《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

合集下载

【政策解读】《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重点完善了六方面内容

【政策解读】《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重点完善了六方面内容

【政策解读】《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重点完善了六方面内容编者按:2016年12月7月,《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经市政府同意,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发布实施。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是直接指导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核心技术文件,同时也是检验规划质量的重要标尺。

自2011年发布实施以来,指导本市控规编制800余项,有效推进了控规全覆盖,也提高了控规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

近年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强化五个统筹”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要求,上报国务院审批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也明确提出了“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及具体策略。

对照新形势和新要求,为了不断与时俱进、提升控规编制水平,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详规处牵头、市规划编审中心负责开展了技术准则的评估修订工作。

在7个国际城市案例研究、6项重点专题研究,并广泛征询专家、市级相关委办局、区县政府、控规编制单位、开发建设单位等基础上,工作组编制形成了《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于2016年11月经市政府研究批准,12月初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发布实施。

为了便于广大控规编制、管理单位正确理解和执行,现对其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在原准则基础上,重点完善了以下六方面内容:(一)促进土地混合弹性使用,提升城市活力现行《技术准则》统筹衔接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的城乡用地分类标准,优化地类划分,鼓励土地混合使用。

本次修订重点加强土地使用的混合引导,提高业态使用弹性。

1、新增“综合用地”地类借鉴新加坡的“白地”,在区位条件最为优越、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如中央活动区),选取核心地块作为“综合用地”,用于商业、办公、住宅、文化等多个用途的混合。

在透彻研究和深入协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开发需求确定功能用途和具体比例,实现土地的最优配置。

临港新城发展规划.doc

临港新城发展规划.doc

临港新城发展规划.doc1、首期启动:进一步推进主城区和物流园区首期建设步伐;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园区的建设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有效推动重点城镇的建设改造,为临港新城的全面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近中期:2003-2010年初步形成生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的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港口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新城。

人口规模从现状的15万增加到40万人。

3、远期:2011年-2020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并成为上海东南地区最具有集聚力和发展活力的中等规模的滨海新城。

人口规模达到60万人。

4、远景:2020年以后全面实现规划目标,成为上海的辅城。

一、规划背景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要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航运中心强力支撑。

国务院1996年1月明确提出要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港为城用,城为港兴”的战略思想,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高度,审时度势提出规划建设上海临港新城,实现港、区、城的联动发展这一项关系上海21世纪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根据规划,上海临港新城是洋山港的陆域腹地和主要的集疏运基地,并包括了环境优美的生活区和高效益的产业区。

整个临港新城是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举措。

从前期的规划选址论证和战略策划研究,到后来的概念规划的深化工作,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2004年1月,上海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实施。

临港新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北至大治河,西至A30高速公路-南汇区界,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的区域,其中,目前已经成陆的约209平方公里。

本次上报的临港新城总体规划,是在2002年原经市政府批准“海港新城”的基础上,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城市发展目标,增加了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区、高科技的综合区发展而来的。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标准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标准

2. 3.

语 ........................................... 4
土地使用 ........................................... 7
3.1. 3.2. 3.3. 规划导向 .................................................................................................................. 7 用地分类 .................................................................................................................. 7 混合用地 ................................................................................................................ 12
9.
综合交通 .......................................... 37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10. 9.11. 规划导向 ................................................................................................................ 37 基本要求 ................................................................................................................ 37 道路系统 ................................................................................................................ 38 轨道交通系统 ........................................................................................................ 41 交通枢纽 ................................................................................................................ 42 常规公交 ................................................................................................................ 43 出租车 .................................................................................................................... 44 加油(气)站 ........................................................................................................ 44 静态交通 ................................................................................................................ 45 慢行系统 ................................................................................................................ 46 地块机动车出入口控制......................................................................................... 47

上海临港建筑规划方案

上海临港建筑规划方案

上海临港建筑规划方案上海临港是上海市的东部新城,位于浦东新区南端,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临港新片区发展,上海临港在未来的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上海临港作为一片新兴的城市区域,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在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绿化率。

同时,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水循环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

此外,还应该注重空气质量改善,在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上,要尽可能减少对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

其次,要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上海临港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区域,需要完善的公共设施来支持其发展。

在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商场等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还应该注重交通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地铁等,以提高区域的交通便利性。

再次,要注重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临港的建筑规划应该注重将不同功能的建筑融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多样性和高效率的城市环境。

在建筑设计和用途选择上,要兼顾住宅、商业、办公等多个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建筑等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要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上海临港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建筑规划方案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资源。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同时也要注重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的体现。

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和旅游开发,提高人们对本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综上所述,上海临港的建筑规划方案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和传承。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上海临港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区域,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正文:----------------------------------------------------------------------------------------------------------------------------------------------------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2003年12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临港新城的管理,促进临港新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域)上海临港新城(以下简称临港新城)由主城区、产业区和洋山深水港后方配套区等组成,东起南汇滨海,西至郊区环线(远东大道)及至南汇区与奉贤区界,北以大治河为界。

第三条(发展方向)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临港新城应当建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鼓励临港新城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综合性试验区。

第四条(管委会)本市设立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

管委会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依据本办法的委托行使如下职责:(一)制订、修改、实施临港新城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二)负责临港新城内投资项目、土地使用的审批;(三)负责临港新城内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四)负责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五)协调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临港新城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六)负责为临港新城内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七)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公共事务的管理)管委会负责临港新城有关行政事务的归口管理。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报送《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的报告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报送《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的报告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报送《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2.01.21•【字号】沪环法〔2022〕16号•【施行日期】2022.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报送《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的报告生态环境部:2021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力保障了本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中关于“年度报告”的要求,我局总结形成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报告包括四个方面,主要是2021年我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以及2022年我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现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报上,请审阅。

报告内容将通过我局门户网站向社会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1月21日附件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力保障了本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关于容积率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容积率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容积率的认识与思考
马明
【期刊名称】《住宅科技》
【年(卷),期】2011(031)006
【摘要】容积率是"宗地"面积允许的建筑容量,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指标,是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分析了影响容积率的诸多因素,指出了过高容积率的多种危害,论证了加强容积率科学管理的几个问题.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马明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补偿性容积率计算的工业用地容积率管理 [J], 何健元;邱浩锋;樊惠萍
2.新时期城市住宅容积率的分析与建议--以上海临港新城四个(镇)城市社区容积率的情况为例 [J], 杨晰峰
3.基于补偿性容积率计算的工业用地容积率管理 [J], 何健元;邱浩锋;樊惠萍;
4.广州首个容积率计算办法印发实施明确地下停车库不计入容积率 [J],
5.容积率1.0左右的传统院落空间与现代住区设计应用研究——以上海安亭新镇莱茵半岛项目为例 [J], 袁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文本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文本
简称《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 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 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 和改善民生,注重远近结合、城乡统筹,注重减量集约、多规合一, 符合上海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上海城市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
II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编制目的 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和市民需求,立足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促进 上海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编制本规划。
第2条 规划作用 国务院 2001 年 5 月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确立了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 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对上海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上海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的法定依据,是引领上海城市创新转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 间资源配置的战略蓝图、政策平台和行动纲领。凡在规划范围内涉及 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的各项政策、规划的制定,以及各类规划建设活 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六章 公共服务和文化风貌 ............................ 64
第一节 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 ........................ 64 第二节 高等级公共服务 ............................ 69 第三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71 第四节 总体城市设计 .............................. 81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布日期】2010.02.21•【字号】沪规土资法[2010]166号•【施行日期】2010.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的通知(沪规土资法〔2010〕166号)各区(县)规土局、临港新城管委会、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已经2009年12月23日第7次局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含义)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规划公示,是指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在批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前,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向公众公开展示、听取公众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市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涉及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但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等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一)拟建工程与现有居住建筑相邻的,对相邻居住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二)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需要公示的。

第四条(责任主体)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同时负责本机关审批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规划公示工作。

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本机关审批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规划公示工作。

市和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委托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公示活动,项目建设单位应当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临港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 临港物流园区位于上海东南角临港新城西侧的重装备产业区及物流园区片区的东部,东临A2(沪芦高速)公路,距洋山深水港区32公里,距中心城54公里,距郊区环线10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32公里.根据已批准的<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物流园区作为临港新城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城发展的产业依托之一;作为洋山保税港区"区港联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港区--洋山深水港的延续和发展,是洋山港的配套服务辅助区.
【总页数】2页(P23-2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临港新城书院社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J],
2.低碳城镇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索——以江阴市申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 张勤;陶特立;虞初;余德春
3.山地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研究与实践——以贵州蔗香临港开发实验区过袍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J], 万轶凌
4.协同规划视角下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探究——以珠海洪湾港及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为例 [J], 刘利霞
5.浅议对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索与研究——以大庆物流园区(北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J], 王宏志;朱广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6号

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6号

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6号)《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2月10日市政府第15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2日起施行。

市长韩正2012年12月12日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在临港地区加快集聚高端制造业、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强化产城融合,促进临港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域范围)临港地区由中心区(南汇新城)、主产业区、综合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和临港奉贤分区等组成,北至大治河,西至G1501高速公路-奉贤浦东新区界-浦东铁路四团站(平安站)预控制用地-三团港接规划两港大道接中港,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区域,不含洋山保税港区(陆域)。

第三条(功能定位)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突出高端制造、研发创新、综合服务、生活宜居等功能,将临港地区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区、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和现代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第四条(管理职责)本市成立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为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浦东新区管理,负责统筹推进临港地区开发建设。

管委会行使如下职责:(一)制订、修改、实施临港地区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二)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临港地区内投资和开发建设等项目的审批;(三)负责临港地区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等日常管理事务;(四)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临港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初审以及软件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五)协调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等管理部门对临港地区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六)协调有关管理部门在临港地区履行行政执法职责;(七)为临港地区内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指导和服务;(八)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上海临港新城》课件

《上海临港新城》课件

历史发展
2003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设立 临港新城,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临港新城已经从 一片滩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城 ,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入驻。
城市规划
规划理念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规划结构
形成“一城、一轴、两带、两区”的空间布局,即以滴水湖为中心的城市核心区,以沪通 铁路和沪乍杭铁路为轴线的综合发展带,以滨海生态走廊和沪南生态走廊为依托的生态保 育带,以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功能区。
新城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了传统元 素,如采用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 ,展现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现代建筑风格
新城也注重现代建筑风格的体现, 如高层建筑、商业中心等,展现出 现代都市的风貌。
绿色建筑
新城提倡绿色建筑理念,推广节能 、环保的建筑设计和技术,促进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事业
04
教育事业
总结词
教育资源丰富,注重人才培养
《上海临港新城》ppt 课件
目录
• 上海临港新城概述 • 经济发展 • 城市建设 • 社会事业 • 未来展望Βιβλιοθήκη 上海临港新城概述01
地理位置
01
位于上海市东南部,地处长江口 和杭州湾的交汇处,是上海沿海 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周边交通便捷,紧邻浦东国际机 场和洋山深水港,与上海市区有 高速公路和地铁连接。
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人工智能、生物 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 展的制高点。
重点企业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1.22•【字号】沪卫规划〔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新城所在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为做好2024年新城卫生健康工作,我委制定了《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1月22日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部署,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和保障“五个新城”建设的决定》的要求,聚焦产城融合、提升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持续推进《新城医疗卫生资源规划配置方案》落地,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新城集聚和优化配置,提升新城医疗卫生服务功能,现制定2024年工作要点。

一、持续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一)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新建院区和新建项目的运行管理工作。

加强对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院区、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的业务指导,加强新华医院奉贤院区竣工和投入运行前期指导。

推进嘉定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青浦区公共卫生中心、奉贤区公共卫生中心投入使用。

完成松江区公共卫生中心新建工程竣工验收准备。

启用奉贤新城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

(二)继续推进在建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有序推进嘉定新城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二期扩建项目、青浦新城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国家医学中心)新建项目、松江新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二期扩建项目、南汇新城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二期扩建项目建设。

临港新城书院社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新城书院社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新城书院社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新城书院社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ISSN:1673-8985
年:2009
卷:000
期:004
页码:16-19
页数:4
正文语种:chi
摘要:@@ 1 规划背景rn书院社区是临港新城建设规模最大的城市社区和新城北部门户,也是新城主产业区的重要生活服务配套基地.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实施以后,随着产业项目以及大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以书院为代表的在原城镇基础上建设的城市社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于2004年正式启动编制该规划,2006年8月由市规划局批准实施.。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沪府办〔2011〕51号令精编版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沪府办〔2011〕51号令精编版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沪府办〔2011〕51号发)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印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1.总则 (1)1.1.目的和依据 (1)1.2.适用范围 (1)1.3.基本要求 (1)1.4.编制范围 (1)1.5.规划原则 (2)1.6.编制深度 (2)1.7.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 (2)2.术语 (4)3.土地使用 (7)3.1.规划导向 (7)3.2.用地分类 (7)3.3.混合用地 (12)4.开发强度 (15)4.1.规划导向 (15)4.2.控制方法 (15)4.3.中心城及宝山新城、闵行新城、虹桥商务区等的开发强度控制 (15)4.4.其它城镇的开发强度控制 (16)4.5.地块容积率的确定 (17)4.6.其它用地开发强度控制 (17)5.空间管制 (18)5.1.规划导向 (18)5.2.空间景观构架 (18)5.3.建筑高度 (21)5.4.建筑界面 (22)5.5.公共空间 (23)5.6.风貌保护 (23)5.7.地下空间 (24)5.8.其它 (25)6.住宅 (26)6.1.规划导向 (26)6.2.基本要求 (26)6.3.具体标准 (26)7.公共服务设施 (28)7.1.规划导向 (28)7.2.基本要求 (28)7.3.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28)7.4.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30)7.5.基础教育设施 (32)8.生态环境 (34)8.1.规划导向 (34)8.2.基本要求 (34)8.3.生态建设 (34)8.4.防护距离 (35)9.综合交通 (37)9.1.规划导向 (37)9.2.基本要求 (37)9.3.道路系统 (38)9.4.轨道交通系统 (41)9.5.交通枢纽 (42)9.6.常规公交 (43)9.7.出租车 (44)9.8.加油(气)站 (44)9.9.静态交通 (45)9.10.慢行系统 (46)9.11.地块机动车出入口控制 (47)10.市政设施 (48)10.1.规划导向 (48)10.2.基本要求 (48)10.3.给水 (48)10.4.雨水 (50)10.5.污水 (51)10.6.供电 (52)10.7.燃气 (54)10.8.通信 (55)10.9.邮政 (55)10.10.环卫 (56)10.11.水系 (57)10.12.市政设施的设置方式 (58)11.防灾避难 (60)11.1.规划导向 (60)11.2.基本要求 (60)11.3.防洪除涝 (60)11.4.消防 (60)11.5.应急避难场所 (61)12.地名 (63)12.1.规划导向 (63)12.2.基本要求 (63)12.3.道路命名 (63)12.4.河流和湖泊命名 (64)12.5.公共绿地命名 (64)12.6.公共广场命名 (65)13.规划执行 (66)13.1.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适用规定 (66)13.2.地块边界/用地面积的适用 (66)13.3.土地使用性质的适用 (66)13.4.容积率的适用 (67)13.5.建筑高度的适用 (67)13.6.贴线率的适用 (68)13.7.住宅套数的适用 (68)13.8.保留用地的适用 (68)13.9.现状用地的适用 (69)13.10.特定建(构)筑物的适用 (69)13.11.建筑面积、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退界线的适用 (69)14.附则 (70)14.1.动态更新 (70)14.2.用词说明 (70)14.3.生效日期 (70)附录 (71)附录一中心城及宝山新城、闵行新城、虹桥商务区等强度区划分方法 (71)附录二轨道交通站点300米服务范围示意 (72)附录三容积率修正规则 (73)附录四建筑控制线和贴线率的计算规则 (74)附录五准则用词说明 (78)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适应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规范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保障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参考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准则。

inter上海临港泥城分城三期-(1)动迁基地设计说明

inter上海临港泥城分城三期-(1)动迁基地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设计构思1.1项目概述本案地处上海市南汇区泥城镇内,基地分A、B两块。

A块由三个地块组成:DE05-F-1地块、DE05-H-1地块、DE05-L-4地块。

其中DE05-F-1地块东至DEY5路、南至DEX9路、西至E6路、北至DEX8路;DE05-H-1地块东至DEY5路、南至N3路北侧20米绿化带、西至E6路、北至DEX9路;DE05-L-4地块东至DEY4路、南至N3路北侧20米绿化带、西至DEY5路东侧20米规划河道、北至DEX9路和托老所边界。

B块由三个地块组成:DE07-Q-2地块、DE07-M-1地块、DE07-R-1地块。

其中DE07-Q-2地块东至规划河道西侧20米绿化带、南至DEX9路、西至DEY6路和35KV变电站边界、北至DEX8路和35KV变电站边界;DE07-M-1地块东至DEY6路、南至N3路、西至DEY7路、北至DEX9路;DE07-R-1地块东至规划河道西侧20米绿化带、南至N3路北侧20米绿化带、西至DEY6路、北至DEX9路。

总用地面积27.77公顷(277700平方米)。

根据规划拟建成为一个适宜居住的,以多层为主,小高层为辅,配以社区配套商业、物业等用房,形成现代化的生态家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精髓,又处处体现现代的时尚。

1.2设计原则⏹多样性规划布局与建筑单体设计中始终贯穿多样性的原则。

社区布局充分体现文化多元性;功能多样化;住宅房型多样化;住宅形式多样性;住宅层次多样化;环境设计多元化。

⏹景观性具有良好的空间、视觉的景观环境是住宅社区脱颖而出的决定性要素。

本规划将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相互对比烘托,自然通过景观要素融入建筑,而建筑是点缀自然景色的生花妙笔。

使景观房的数量最大化。

⏹开放性开放性的社区活动和人际之间的真情交流,体现在空间、功能等实体模块的设计上,例如:户外公共空间,组团绿地,健身天地,亲水平台等。

⏹生态性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成为在居住生活中情趣与感性表现的基础,结合本地块优越的水体自然环境条件,形成“泛舟小泐港”的独特生态人文景观。

基于精细化规划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临港为例

基于精细化规划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临港为例

基于精细化规划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临港为例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背景,结合现实需要,进一步阐述创建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以上海市临港城市为例,分别从系统规划与精细化设计两方面,重点阐述如何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面向该城市采用精细化规划方式展开海绵城市建设。

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精细化规划;城市建设引言:海绵城市建设中处处体现着城市规划中因地制宜的原则,强调在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天人和谐、统一发展。

尤其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水灾害持续加剧,现有水资源供应与实际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海绵城市的构建更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1.海绵城市建设背景每逢暴雨季节,城市居民小区、街道等处均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积水,特别是对于旧城区而言,暴雨过后积水现象尤为严重,即使有关部门及时设置了临时泵站用以城市排水,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积水问题,为城市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各类绿色设施数量大幅减少,城市绿地面积急剧下降,水生态循环更是遭到不小的破坏。

再加上我国水资源逐渐呈现出急剧短缺的趋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阶段内我国已有水资源总量仅仅占据全球水资源的6%,已然列入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行列之中[1]。

雨水收集并二次利用就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另外,各城市中普遍存在着水体污染严重、污水处理率与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为水体生态系统带来恶劣影响。

海绵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是解决的当前我国水生态系统问题的一大重要举措,力求在保证城市排水正常、安全的基础上,在最大限度上渗透城市区域雨水,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时兼具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绿色建筑屋顶、透水路面一类设施,通过与城市原有管网建设的充分结合,可将二者的排水作用最大化,有效提升雨水利用率。

2.实际工程案例以南汇新城中涟河河道绿化工程为例,该工程由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前言:根据上海市政府于2004年1月批准并实施的《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明确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和具有辅城地位的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并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满足临港新城工业园区重装备产业用地的需要,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要求,实施了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围滩造地工程。

工程圈围顺堤沿-2m (吴淞高程)线布设,顺堤长6896.9m,西侧堤长512.4m,东侧堤长312.0m,圈围成陆约3.01k ㎡(合4518亩),将为上海沪东重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众汽车等一大批大型企业落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提供必需的土地资源。

与此同时,企业相应所需的码头岸线的规划建设也迫在眉睫。

根据《上海港总体规划(2003~2020年)》(送审稿)芦潮港以西8.0 km作为港口岸线,重点拓展临港产业功能,配合临港新城和洋山港的建设,规划布置货运码头、公务码头、陆岛交通客运码头岸线。

为适应临港新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要求,明确临港新城港区的发展方向,确定临港新城港区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指导和规范临港新城港区岸线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港区综合物流功能和临港新城产业功能,促进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受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下编制了《临港新城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港区建港条件的分析研究该港区属强潮海域,水流急,含沙量高,浪大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为此,对其自然条件、现状进行了详实调研分析,进行了潮位、潮流、泥沙、波浪现场观测,着重对海岸演变和潮流、泥沙及波浪对规划港区可能出现的影响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分析研究和评价,对规划港区建设5000吨级码头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一)、岸滩演变和海床稳定性分析历史上南汇咀在长江丰富的泥沙供应下不断向海淤涨。

历史时期兴建的海塘忠实地记录了南汇海岸变迁的历史过程。

可见不同时期的淤涨速率是不同的,而且期间也曾有过停顿或冲刷时期,但向海推展是南汇咀海岸发展的总趋势。

南汇咀处在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水流和泥沙条件比较复杂。

因受长江口下泄沙量和长江入海汊道分流分沙变化的影响,南汇咀岸滩地形曾出现过多次冲淤转换,表现为南汇东滩和南汇南滩常呈现此冲彼淤的交替变化,即东滩冲南滩淤,南滩冲则东滩淤。

南汇咀岸滩的前端因此而发生往复性摆动,故此俗称“摇头沙”。

追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南汇咀经历着一个由冲转淤的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南汇咀芦潮港一侧滩地处在强烈冲刷状态,当时0米等深线贴岸而过。

岸线靠修建的丁坝和顺坝等海工建筑物来抵御强潮和风浪对海岸的强烈侵蚀,-5m等深线亦在当时修建的丁坝坝头前沿经过,当时芦潮港验潮亭建在海堤外-6m水深的海中,如今早已成为陆地。

至1983年后,南汇咀南滩开始由冲转淤,淤涨速度逐年加快,表现为0m以上的滩地不断展宽,以-5m 水深线为代表的水下斜坡随之向海推进。

1985~1990年,芦潮港断面0m和-5m等深线分别外推了70m和270m;在新开港断面0m、-5m等深线分别外涨了20m和480m。

1990~1996年间,水下滩坡继续外涨,而-7m~-8m等深线以外的平坦海床则开始由淤转冲。

1994年开始,南汇咀两侧滩地开始大规模的人工促淤造地工程,0m以上滩地大部分被圈围,相继上马的工程有南汇东滩的一、二期,人工半岛一、二期以及南汇南滩的东临港围垦和西临港促淤工程,被围滩地面积达22万亩,近150km2。

如此大规模的促淤造地工程其所产生的影响,一是固定了南汇咀东0m线以上滩地的边界,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稳定了“摇头沙”的摆荡范围;二是阻隔了南汇咀附近水域滩槽水流和泥沙的交换,削减了沿岸水体的泥沙来源,降低了含沙浓度;三是筑堤后原先大量进滩水流被阻,加强了堤前水流强度,有利于堤前海床的冲刷。

在这种水沙环境下,地形变化的反映是:堤前滩地变窄,滩坡变陡,表明目前已处在大规模围地工程后期水下地形的稳定调整阶段。

这就给码头的建造提供了一个较稳定水深的水域条件。

(二)、自然条件对临港新城港区的影响影响港口建设和营运的气象因素有风、雨、雾和冰,海象因素主要有潮流、近岸海流和波浪。

临港新城规划港区不宜作业因素标准见表1。

表1 港区不宜作业因素通过上述岸滩演变和海床稳定性分析和自然条件对临港新城港区影响的分析为规划港区5000吨级码头的建设条件提供了依据。

二. 规划港区码头总平面布置的试验研究规划港区码头工程的建设势必造成规划区域潮流、泥沙、波浪运动和泊稳条件的变化。

因此,对规划港区码头总平面布置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

主要试验研究有:《上海临港产业区5000吨级码头潮流、泥沙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2005.1)和《上海临港新城工业区5000t级码头详细规划阶段水流、泥沙问题定床潮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2005.8)结论如下:(1)拟建中的5000吨级码头所在的芦潮港海域,为杭州湾北岸强潮流、高含沙区域,水流泥沙条件是直接影响到码头今后能否正常运营的关键因素。

(2)近10年来,随着长江下游输沙量的下降、南汇东滩大型围垦工程的建设,使南汇芦潮港附近海域的流速增强,造成南滩芦潮港东侧深水区出现冲刷,并有逐渐向西和向近岸区发展趋势。

位于芦潮港以西的临港工业区附近水域地形处于过渡调整时期。

(3)两个重件码头和5000吨级码头的建设,使近岸1200m范围水流减缓,形成淤积环境。

(4)定床水流泥沙试验结果表明,5000吨级码头的接岸引桥座数越少,近岸区水流强度减弱幅度也越少,进而可减少近岸区泥沙回淤;在近岸区范围内,五引桥方案泥沙淤积厚度比三引桥方案要大10cm/a左右。

(5)随着5000吨级码头口门宽度的增加,口门中部水流(主要为落潮流)强度随之增强,平均回淤率减少,但口门宽度大于600m后,水流和泥沙增加幅度逐渐变缓。

(6)5000吨级码头口门宽度的变化对对码头后侧近岸区及两个重件码头前沿水域水流、泥沙条件的影响较小,一般讲,随着口门宽度的减小,近岸区和重件码头前沿水域水流均稍有增加,码头前沿水域回淤率变化不大。

综合考虑水流、泥沙等条件后,推荐三引桥口门宽度600m方案。

(7)三引桥方案中西侧公共重件码头的布置方案基本合理,2#和3#码头单元之间的口门设置,为西侧近岸区清淤提供了方便。

(8)本报告中提供的工程区泥沙回淤率为一般条件下的年回淤率,根据经验,码头施工期和建成初期回淤率可达试验值的1.5~2.0倍。

(9)根据工程经验,因码头后方引桥桩基范围内泥沙清淤困难,将会逐渐减弱近岸区水域水流强度、增加泥沙回淤。

由于引桥桩基范围泥沙回淤的累积作用,常常使码头后方近岸区为泥沙强淤积区域。

为此,应特别重视对近岸区泥沙淤积的情况的监测、并及时采取有效清淤措施。

(10)今后尚需结合波浪泊稳问题尽快开展波浪(包括风暴潮、台风等极端恶劣天气条件)泥沙问题专题研究。

三. 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一)吞吐量预测结论根据临港新城的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定位规划,新城建设营运与发展需要,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上海港总体规划,该港区的性质为:临港新城港口将成为集公务、货运和客运为一体的,主要面向临港新城地区的,具备公共型和货主型码头特征的,集重大件、滚装件、集装件杂和大件等为一体的多用途、综合性港口。

通过对临港新城港区经济腹地的调查,对港口货运生成量的分析研究,在对大量实际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预测得出了规划年所规划港区的货物吞吐量:近期2010年: 565万t其中砂石料运量340万t远期2020年: 900万t其中砂石料运量270万t客运码头客运量:随着舟山诸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临港新城规划实施人口的聚增,以及东海二桥等大型工程的拉动,海岛旅游、大桥观光等一系列客运、旅游航线的开辟和航班增加。

预测:2010年客运量130~180万人次/年2020年客运量250~280万人次/年。

(二)港区规划范围本规划区域范围为芦潮港以西到南汇与奉贤区交界处,岸线全长约8.0 km,以及与岸线相对应的D1路以南的港口和工业用地。

(三)岸线利用规划根据规划区的水域条件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对岸线水深条件的要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岸线布置于规划岸线的西段,即布置于奉贤与南汇交界处向东1312 m的岸段,其东段为东海二桥预留备用岸线,西段为污水处理厂岸线。

目前的芦潮港车客渡码头位于规划港区东端,其客运吞吐能力已不能满足发展规划要求,需改扩建,车客渡码头规划岸线865m。

货运码头岸线位于芦潮港车客渡码头以西,至预留备用岸线东端,岸线长5823m。

由于上海沪东重机、上海电气集团已先期植入该岸线,因此该岸线形成了东、中、西三个港区的布局,中港区为业主专用货运码头,东、西港区为公用货运码头。

公务码头布置在东港区公用码头一线与二线副码头内外两侧。

(四)码头前沿线港区规划设计船型为5000吨级杂货船,满载吃水7.4m,相应的码头前沿设计水深需要8.90m,东港区1500m公用码头前沿线布置在-8.50m~-8.80m等深线附近,中港区为业主专用码头,其码头布置在-6.50m等深线附近,西港区2800m公用码头前沿线布置在东港区码头前沿线的延长线-8.0m~-8.2m等深线附近。

港区码头前沿经少量浚深后,可满足5000吨级设计船型满载吃水靠泊要求。

(五)码头平面布置方案根据前述岸线利用规划,综合该港区的四大功能(公用、专用、公务和客运),码头平面布置提出推荐方案,为三座单引桥宽码头布置方案。

东港区布置一座单引桥宽码头,西港区布置两座单引桥宽码头,三座码头间留有二个宽600m口门,西港区两座码头间的岸侧水域布置公用重大件码头一座。

(六)码头水域布置根据该岸线水域自然水深、设计船型与工艺需求,按照《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确定码头前沿水深与回转水域等技术参数,参见表2。

表2 码头水域布置主要技术指标(七)码头陆域布置1、防汛码头引桥接围堤处,围堤开口,开口处标高需经防汛部门批准,并设闸门并与防浪墙连成一体。

大堤堤顶标高为8.8~9.1m,防浪墙顶标高为10.0~10.3m,为便于道路接坡与车辆行驶,大堤闸门处标高可适当放低。

2、陆域形成与标高拟吹填沙性土形成陆域。

该地区详细规划,控制标高为4.20m,建议港区地面总体设计标高适当高于地区标高。

3、陆域布置从芦潮港起向西至E4路,D1路以南至围堤驳岸为东港区,其中东港区公用码头陆域平均纵深700m,陆域面积为77万㎡,可满足港区公用码头需要,拟布置杂货堆场、滚装停车场、集装箱堆场及有关相应设施,入口大门设在南芦路(右进),出口大门设在D1路的E41路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