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姜黑土
[指南]山东省土壤状况
山东省土壤状况山东省土壤状况山东省土地广袤,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
2000年底有耕地660.74万公顷。
土地的类型及分布。
山东土壤大体可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水稻土等六大类型。
(一)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
全省约有2771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8.1%。
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及鲁东南丘陵地区,泰山等山体也有存在。
除部分山地外,棕壤大部分已开垦耕种。
根据其成土过程和发育阶段,可分为棕壤性土、棕壤、白浆化棕壤和潮棕壤四大亚类。
其中:潮棕亚类广泛分布于丘陵坡麓边缘的山前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分较充足,保肥蓄水能力较强,土壤多呈中性反应,适于栽培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山东省主要的高产稳产农田。
(二)褐土全省约有3607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3.5%,集中分布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及胶济、津浦铁路两线的山麓平原地带,褐土与棕壤土过渡地区的蓬莱、龙口、莱州也有分布。
(三)潮土潮土是全省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土壤,约68189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4.1%。
集中分布在鲁西北和鲁西南黄泛平原,在山丘地区的河谷平原、滨海洼地也有分布。
这类土壤质地适中,多含钙、磷、钾等矿质养分,是省内粮、棉重要生产区。
(四)砂姜黑土砂姜黑土全省997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5%。
主要分布在莱西、即墨盆地,胶莱河谷平原,临、郯、苍洼地。
(五)盐渍土盐土、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统称盐渍土或盐碱土。
全省共476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
主要要分布在鲁西北黄泛平原地势低平地段、河间洼地和滨海地带。
(六)水稻土水稻土主要分布在鱼台、金乡、济南市郊区、临沂、章丘、历城等地。
济南市土壤类型及分布土壤类型依地形、水文、气候、植被、母岩、母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及人为生产活动的影响,在全市范围内由南到北、从高到底,依次分布着显域性土壤棕壤、褐土,隐域性土壤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风砂土6个土类,13个亚类,27个土属,72个土种。
日照土壤类型
日照土壤类型日照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其土壤类型因地形、气候、水文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而异。
总体来说,日照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棕壤、砂姜黑土、潮土和盐土等。
以下是对这几种土壤类型的详细描述:1、棕壤:棕壤是日照市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
该土壤类型的形成与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物积累和脱钙化过程有关。
棕壤的pH值通常在6.5到7.0之间,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
由于母质多样,棕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较大。
尽管日照市山地棕壤的养分含量不高,但它们富含有机质,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适合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2、砂姜黑土: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东港区和岚山区的一些低洼地区,是典型的半水成土壤。
该土壤类型的形成与黄河、淮河带来的沉积物密切相关。
砂姜黑土的表层质地相对较轻,砂姜层则相对较重。
由于母质中含有的矿物元素不同,砂姜黑土的养分含量和理化性质也有所差异。
这类土壤的pH值通常在6.0到7.0之间,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
在改良利用方面,砂姜黑土需要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加强水土保持,同时采取深耕晒垡、掺砂等方法改良土壤质地。
3、潮土:潮土是日照市仅次于棕壤的第二大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沿海一带的平原地区。
该土壤类型的形成与河流冲积物和海相沉积物密切相关。
潮土的质地多为砂质或砂黏相间的亚类,通透性好,适合于种植多种作物。
同时,潮土的pH值一般在7.0以上,呈碱性反应,这与其成土母质中碳酸钙的积累有关。
针对潮土的改良利用,需要合理施肥,调节土壤酸碱度,同时加强水利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4、盐土:盐土主要分布在日照市沿海一带,是典型的滨海盐碱土。
该土壤类型的形成与海水浸渍和地下水影响密切相关。
盐土的pH值一般在8.0以上,呈碱性反应。
由于盐分高、养分低、通透性差,作物在这样的土壤上生长受限。
为了改良盐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洗盐、排水、种植耐盐作物等。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土壤类型外,日照市还分布有部分其他类型的土壤,如黄棕壤、紫色土等。
砂姜黑土地泡桐苗木培育技术
砂姜黑土地泡桐苗木培育技术—\育苗技术(一)品种选择选择速生品种9502泡桐,又名9502速生杂交泡桐,以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而著称,在黄淮海平原已大量种植,种根来源为河南兰考。
(二)圃地选择和整地作垄苗圃地选择在固镇县良种苗圃南队,属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浇灌便利,肥力较好,PH 值7.5,气候温暖湿润,2019年12月下旬冬季深耕土壤40CnI以上冻堂,施入腐熟的猪粪2500kg∕667m∖饼肥80kg∕667m2,结合施入3kg∕667n?的5%辛硫磷颗粒剂,消灭地下害虫。
2023年3月,春季精耕细耙30cm,施入复合肥50kg∕667m∖尿素25kg∕667m20砂姜黑土地土壤易旱易涝,为了土壤保湿保墙,实行地膜起垄覆盖育苗,南北走向,垄宽60Cnb垄间步道20cm,垄高25cm,垄面整实,做到疏松、土碎、无杂物,覆盖厚度0.007mm,宽80cm的地膜,两侧用土封严压实,覆盖地膜的目的是保温增墙,保持土壤水分,也利于控制杂草生长。
(S)沙藏催芽为提高泡桐苗圃地的发芽率和成活率,需要对种根进行沙藏催芽。
种根根段截长15T8cm,粗度10-2.0cπι,每捆50根,4月上旬开始沙藏催芽,沙子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一层根段一层沙,沙床上搭弓棚,高度15m,控制温湿度,中午高温时段及时通风降温。
(四)埋根育苗4月下旬,催芽根段上的芽长3-5mm时,分批次从催芽棚内移至大田地埋根,密度为0∙8πι><0∙8πι,1042株∕667∏12,采取直埋方式,将催芽后的根直插入打好的孔内,然后覆土厚2-3cm,多数根段可自行顶破地膜出土,少数需要人为破膜,破膜后稍围土。
(五)苗期管理1.定苗苗木发芽出土后,嫩梢长至5cm左右时,每棵保留1个健壮新梢作为主干培养,多余的应剪除并于根部培土,5月底前完成定苗。
2.除草和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泡桐进入生长旺盛季节后,需要加强肥水管理,结合排灌水,共施肥3次,以速效肥为主,6月25-26日施肥1次,复合肥35-40kg∕667ι∏2,7月13-14日,施尿素25kg∕667∏)2,7月30日追肥1次,施尿素35-40kg∕667m2,采用穴施法。
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措施
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措施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措施砂姜黑土在南阳盆地分布面积大,占总耕地面积的36%左右,是主要耕种土壤之一。
它的产量高低在整个地区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砂姜黑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易旱、易涝、易渍,有效肥力低和耕性差三个重要问题。
其中水是主要矛盾,根据多年来改良治理经验,笔者提出几点治理措施;一、挖沟修渠,排灌配套(1)五沟相通、五渠相连、排灌配套五沟:墒沟、地畛沟、地头沟、支沟、干沟;五渠:毛渠、农渠、斗渠、支渠、干渠。
排水用五沟,灌水用五渠,这样既除涝又防旱。
挖沟修渠基本上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第一,渠走高处,沟走低处,高处是灌水区,低处是排水沟。
第二,根据土地平整与高差大小,确定地畛沟的距离,一般地面较平时,地畛沟距离远些,地面起伏不平时,地畛沟可近些,地面高差大且坡度一致时,地畛沟距离可稍长,反之可稍短。
第三,沟、渠、路、林四结合,挖沟之土修渠,可节省劳力,造林可保护路、沟、渠充分利用土地。
第四,砂姜黑土地区主要是排除地面和土壤上层积水,所以排水沟不必挖过深,以能顺利排水为原则。
(2)沟、渠、路、林四结合农沟两侧可种紫穗槐、白蜡条,每隔1米左右种一墩,农渠斗沟以上两侧植树、乔灌结合。
交通大路两边植树,乔灌结合,每侧1~2行距离2米树间种紫穗槐。
道路两侧挖沟起到排水截根作用。
(3)拆墒沟这是黑土上浸地改良的最简单方法。
拆墒沟的作用主要是排除地面多余的水分,特别在秋季多雨季节拆墒沟与不拆墒沟粮食增产非常明显。
二、埂畛种植小畛种植:小畛种植是埂畛种植的一种方式,小畛种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畛面宽2.5米左右,主要种春作物,如棉花、玉米、高粱等。
另一种是畛面宽4米左右,主要种小麦与夏作物,如玉米等。
畛长120米左右,根据地畛长短而定,畛面宽窄主要是以排水方便为宜。
沟埂种植:沟埂种植主要是栽培红薯。
一般埂宽1米左右,埂高0.3米左右,沟口宽0.4米左右,底宽0.25米左右,埂长依地块长短而定,沟埂规格主要便于排灌,同时根据红薯生长特点而定,红薯怕涝不怕旱,而且需要较厚的松土层,土温日差大,薯块膨大迅速,因此,需要宽沟高埂。
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与改良措施
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与改良措施摘要介绍了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对其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良措施,以期提高砂姜黑土地区耕地的肥力水平,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砂姜黑土;形成特点;理化性质;改良措施砂姜黑土是一种具有“黑土层”和“砂姜黑土”的暗色土壤,在安徽省广泛分布,由于受土壤环境因素及其内在性质的影响,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状态,是太和县主要的中低产土类之一。
砂姜黑土在太和县分布较广,全县31个乡镇均有分布,面积10.83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6.47%,其中以坟台、宫集、三堂、洪山、原墙、赵庙、双浮、关集、倪邱9个乡镇面积最大,均在6 666.67 hm2以上,面积为8.85万hm2,占全县砂姜黑土的81.75%,砂姜黑土分布地势低平,海拔24.9~30.9 m,地下水埋深0.56~3.10 m,雨季上升到1 m以内,有时会接近地表。
矿化度﹤1 g/L,水质多属于HCO3-Cl-Ca-Mg型。
现对砂姜黑土的改良利用途径进行研究,以利于提高砂姜黑土的肥力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1 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砂姜黑土是太和县古老的耕作土壤,其成土年代久远,该土母质是由黄土性古老沉积物发育而成,是在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下,富含碳酸钙的母质,经过淋溶沉淀积累、生物积累和旱耕熟化过程逐步演变而形成的区域性土壤类型。
砂姜黑土主要成土过程有以下2个阶段。
1.1 草甸潜育化成土阶段该阶段形成了2个基本发生层,即黑土层和砂姜层。
黑土层厚30~40 cm,多为暗灰色或黑色,质地重壤土至黏土,有机质含量不高,一般无石灰性,呈碱性反应;砂姜层位于黑土层之下,多为灰黄色重壤土,有潜育化特征,并有锈斑,夹有面砂姜(未硬化的石灰结核)和硬砂姜(已硬化的石灰结核)。
这2个基本发生层的形成不仅与土壤的水分状况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太和县地处暖温带地区的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以及富含碳酸钙的黄土性成土母质有密切关系。
南阳市砂姜黑土土壤板结的原因、危害及防止方法
土埴舵料咅南阳市砂姜矍土土瘵扳猪的原®、亦害g彷止方法南阳市宛城区种子技术服务站徐钊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
砂姜黑土是南阳市第二大土类,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中心的低平地段,以宛城区、卧龙区、唐河县、新野县、镇平县、社旗县等县区分布面积较大。
近年来,南阳市受施肥方式、耕作方式及种植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砂姜黑土土壤板结现象逐年加重,使土壤水、肥、气、热等特性受到抑制,从而使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作物产量的提高。
一、土壤板结的原因(一)有机肥施入量减少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改善及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有机肥基本不施或很少施用,土壤中消耗的有机质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中有机质质量分数不足,导致土壤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二)耕作方式单一随着玉米免耕技术的推广,土壤耕作基本以冬小麦播种时旋耕作业为主。
砂姜黑土土壤本身黏重,旋耕作业深度较浅,土壤中毛细管空隙较少,通透性差,遇到雨水或农田灌溉后,毛细管被堵塞,加之连年的大型机械旋耕、机械播种、喷药、收获等作业,基本不深松、深耕和深翻,造成耕作层变浅,耕作层以下长期受机械作业而板结。
(三)种植方式单一南阳市砂姜黑土地基本以冬小麦一夏玉米一冬小麦,或冬小麦一大豆一冬小麦轮作种植模式为主,辅以其他种植模式。
由于长期单一的循环种植模式,造成单一的耕作方式,减少了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外在因素,长期累积造成土壤板结。
(四)长期单一过量施用化肥农户在有机肥施入量减少或不施的基础上,过量施用化学肥料,这些化学肥料除部分被作物当季吸收利用外,多余的肥料沉积于土壤中,使土壤中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从而引起土壤板结,遇到土壤含水量低或干旱时,造成土壤龟裂。
一是向土壤中施入过量氮肥后,适合土壤微生物活动分解的C/N为25:1,土壤中微生物的氮素供应每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素就相应增加25份。
砂姜黑土地小麦品种烟农1212超高产栽培试验浅析
小麦是我国主要口粮作物[1]。
临沂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2-3],2018年小麦种植面积为29.61万hm2,总产170.16万t,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的7.30%、6.88%[4]。
郯城县是临沂市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现有砂姜黑土田地0.87万hm2,砂姜黑土质地黏重、适耕性差,保肥保水能力差[5]。
烟农1212为烟台市农科院选育的半冬性小麦品种, 201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04),具有高产、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抗衰老等优点,产量潜力较高[6]。
2015年,实打产量809.13kg/亩,创山东省年度小麦实打最高记录; 2016年,实打产量828.5kg/亩,刷新我国冬小麦实打验收记录;2017年,实打产量801.3kg/亩,为当年山东省小麦最高产量[7]。
我们于2019-2020年在郯城县泉源乡砂姜黑土地块进行了烟农1212超高产栽培,对烟农1212在砂姜黑土超高产栽培特性进行了探索。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地点试验于2019年10月14日播种,前茬玉米。
试验地位于郯城县泉源乡泉南村,属于五湖高产创建点。
交通便利,地块平坦,土壤属砂姜黑土,连续多年秸秆还田。
有机质含量42.23g/kg,碱解氮含量73.82mg/kg,速效磷含量68.51mg/kg,速效钾含量142mg/kg,pH4.77。
1.2试验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烟农1212,种子由烟台市农业科学院提供。
1.3试验方法前茬玉米收获后,将秸秆打碎打细还田,深耕翻入地下,每亩施入施可丰有机肥500kg、施可丰复合肥65kg,之后旋耕整地。
试验地采用亚奥-300小麦播种机播种,行距29cm,播种量13.5kg/亩,试验地面积6670m2。
11月18日化学除草,2020年3月8日喷施麦巨金化控。
视墒情分别于10月16日浇蒙头水、11月21日浇越冬水、5月1日浇灌浆水,浇水采用喷灌方式,每亩喷水20m3。
砂姜黑土改良的原理与技术
砂姜黑土改良的原理与技术
砂姜黑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其土质疏松、排水性好、肥力较低。
为了提高砂姜黑土的肥力和改善其土壤结构,可以采用改良技术,其中以砂姜黑土改良的原理与技术为主要内容。
砂姜黑土改良的原理是通过添加有机物质和矿物质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肥力。
有机物质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矿物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砂姜黑土变得更加肥沃,更适合植物生长。
砂姜黑土改良的技术主要包括有机物质和矿物质的添加、深翻和覆盖等。
有机物质可以选择农家肥、腐熟堆肥、秸秆等,将其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翻,使有机物质充分混合到土壤中。
矿物质可以选择石灰、磷酸二铵、钾肥等,将其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翻,使矿物质充分混合到土壤中。
覆盖可以选择秸秆、草皮等,将其覆盖在土壤表面,可以起到保水、保温、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
砂姜黑土改良的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添加有机物质和矿物质的量应该适量,过多会导致土壤肥力过高,过少则无法达到改良效果。
其次,深翻时应该注意不要破坏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板结。
最后,覆盖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材料,避免影响植物生长。
砂姜黑土改良的原理与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使其更适合植物生长。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和材料,以达到最佳效果。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淮北地区位于中国北方,具有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小麦,尤其是砂姜黑土地区的小麦产量较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我们选取了砂姜黑土地区的几个代表性样地,进行了土壤测定和土壤肥力评价。
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土壤酸碱度适中,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同时缺乏一些重要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
我们决定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方式,为小麦提供适宜的营养元素,以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在施肥配方上,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室测试,确定了小麦生长期需要的氮磷钾配比,然后根据实地土壤测试结果,调整了施肥配比。
我们选取了几种常用的有机肥和无机肥,进行了不同比例的混合施肥试验,以期找到最适宜的施肥方案。
在施肥试验过程中,我们分别在不同的地块进行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施肥处理。
实验组采用了经过调整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案,对照组则采用了常规的施肥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小麦长势更加旺盛,株高增长快,叶片颜色鲜绿,且抗逆性更强,与对照组相比,产量明显提高了。
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适当的施肥配方可以为小麦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量。
2. 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混合施肥效果更好。
有机肥和无机肥各有其优势,混合施肥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提高施肥效果。
3. 测土配方施肥需要结合土壤肥力评价和实地试验。
不同地区、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小麦生长需求不同,因此施肥配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方案,并推广应用于砂姜黑土地区的小麦种植生产中,以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地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实践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小麦种植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砂姜黑土小麦超高产栽培技
砂姜黑土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摘要总结了砂姜黑土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精选种子、秸秆还田、施足基肥与平衡碳氮比、精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砂姜黑土小麦超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砂姜黑土;超高产;栽培技术砂姜黑土是淮北地区代表性土壤,其特点是质地黏重,耕性不良,整地播种质量低,缺磷少氮,保肥、保水能力差,但增产潜力大。
安徽省夹沟农场以农业部“夹沟农场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为契机,研究出以“坚持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改变轮作制度和耕种方式,实行精量宽幅播种和氮肥后移”为核心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体系,2012年6月2日超高产创建田经专家测产验收达到9 945.6 kg/hm2。
1 品种选择与精选种子选择高产、优质、穗形紧凑的多穗型小麦品种,如济麦22。
选用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精选后的包衣种子。
2 秸秆还田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土壤供肥占2/3,当季供肥占1/3[1],因此超高产攻关田必须熟土层深厚,营养元素含量充足,即肥力要高。
换言之,要在砂姜黑土上获得小麦高产,首先应结合整地进行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一是运用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优势,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
二是更新轮作制度。
将一麦一豆模式改为一麦一鲜食玉米模式。
利用鲜食玉米生长周期短、收获早的特点,实现小麦和玉米2季秸秆直接还田,加快土壤改良进度。
三是鲜食玉米收获后抓紧粉碎秸秆,减少水分流失[2],以利腐解。
使用大马力灭茬机具粉碎秸秆,要求粉碎后秸秆长度≤10 cm。
实践表明,秸秆长度在5~8 cm对小麦播种和出苗影响较小。
3 施足基肥,平衡碳氮比秸秆粉碎后深耕前施鸡屎粪30 t/hm2、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375 kg/hm2、氯化钾187.5 kg/hm2、硼肥22.5 kg/hm2、锌肥22.5 kg/hm2 [2]。
4 精细整地整地质量是播种质量的保证。
河南省砂姜黑土土壤剖面特征及利用改良建议
根系 状况 、 有无 石灰 反应 以及 p H 值 等. 河南 省 砂姜
黑 土 划 分 为 砂 姜 黑 土 和 石 灰 性 砂 姜 黑 土 2个 亚 类 , 砂 姜 黑 土 亚 类 又划 分 为 砂 姜 黑 土 、 青黑 土 、 覆 盖 砂 姜 黑土、 漂 白砂 姜 黑 土 4个 土 属 ; 石 灰 性 砂 姜 黑 土 亚 类 又划分 为石 灰性 砂姜黑 土 、 石灰性 青 黑土 、 覆 盖 石 灰 性 砂姜 黑 土 、 洪 积 石 灰 性 砂 姜 黑 土 4个 土 属 . 笔 者 就 河 南 省 砂 姜 黑 土 的 2个 亚 类 , 8个 土 属 的分 布范 围和 土壤 剖 面 特征 进 行 研 究 , 采 用 传 统 方
该 土属 发 育 在第 四纪 浅湖 沼 相 沉 积物 上 , 主 要 分 布 在 南 阳地 区 的 唐 河 、 南 阳、 社旗 、 邓县 、 镇平等 5 个县; 驻 马店 地 区的新 蔡 、 上蔡 、 平玉 、 汝南 、 西平 、 泌
阳 6个 县 ; 周 口地 区 的项城 、 沈丘 、 商水 3个 县 ; 平 顶
中下游 洼地 . 就行 政 区域 而言 , 包 括 驻 马 店 地 区 的 大 部分 , 周 口、 信 阳两地 区 的一部 分 , 南 阳地 区东 南 部 , 漯河 、 平 顶 山 市 的 一 部 分 .
1 . 1 砂 姜 黑 土
之一, 研 究其 分 布及剖 面特 征 , 对 根据 不 同土壤 剖面
砂 姜黑 土亚类 , 就 自然 区 域 而 言 , 主 要 分 布 在 黄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1. 引言1.1 砂姜黑土及其特点砂姜黑土,又称淮北黑土,是淮北地区一种典型的黑色壤土。
其主要由淮北地区的黄壤演变而成,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良好的土壤结构。
砂姜黑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适宜种植作物生长。
砂姜黑土还具有良好的肥力,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砂姜黑土是淮北地区一种优质土壤类型,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适宜种植各类作物,尤其适宜种植小麦。
对于砂姜黑土种植小麦而言,科学施肥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接下来将介绍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的相关内容。
1.2 小麦生长特点小麦生长特点是指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和规律。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是一种比较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类型,因此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对于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生长特点主要包括生长周期长短、生长速度、生长旺盛期、生长阶段等方面。
一般来说,小麦的生长周期大致分为发芽期、生长期、穗肥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小麦的生长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在生长旺盛期,营养需求较大,对土壤中的养分要求也相应增加。
小麦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小麦喜光,受温度影响较大,在高温干旱或低温湿冷条件下生长会受到抑制。
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施肥方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农民增加收益具有积极意义。
在进行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时,需要充分考虑小麦的生长特点,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
2. 正文2.1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主要包括试验地点选择、试验方案制定、试验区划设置、施肥方案确定和对照组设置等内容。
试验地点选择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统一性的砂姜黑土地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试验地点时,要考虑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作物种植历史等因素。
制定试验方案是试验设计的关键步骤,需要明确试验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根据砂姜黑土的特点和小麦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和试验设计方案。
砂姜黑土小麦生产现状的研究
砂姜黑土小麦生产现状的研究摘要砂姜黑土是一种僵黏瘦瘠,易涝、渍、干旱的中低产土壤。
通过对漯河小麦综合试验站5个示范县砂姜黑土地小麦生产的调研,分析当前砂姜黑土小麦生产现状,研究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问题,并提出措施,以为当地的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AbstractShajiang black soil is a kind of stiff thin barren low-yielding soil,which is subjected to flood,stains and drought.This paper investigated wheat production of five demonstration counties in Luo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ation,analyzed the wheat production status in Shajiang black soil,and researched the problems that restricted yield and quality of wheat.Appropriate measures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wheat production .Key wordsShajiang black soil;wheat;yield;quality;Luohe Henan砂姜黑土发育于黄土性的古老河湖相沉积物,在成土过程中形成2个基本发育层:黑土层和砂姜层。
该土壤通透性能差,耕作层浅(12 cm左右)而较疏松,犁底层厚(15~20cm)而坚实,基本上是一层不透水层。
砂姜黑土僵黏瘦瘠,又易涝、渍、干旱,是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限制因子[1];农民常说砂姜黑土地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多灾地[2],其耕作时间也难以把握。
砂姜黑土改良——障碍因子消减与地
1. 杜拉纤维 2. 聚丙烯酰胺 3. ·····
技术验证
秸秆还田方式-耕作方式-控水组合技术 河南郸城城郊乡马寨村
秸秆还田-粉煤灰(黑炭)-控水组合技术试验 河南唐河上屯镇
秸秆还田方式-耕作方式-控水组合技术 安徽涡阳城东镇盛庄村
秸秆还田-粉煤灰(黑炭)-控水组合技术试验 安徽宿州市农科所试验农场
白黄土 0 61.3 0
611.01 0 100
52.9 200 141.9 300
400
1m土2层00储水量(3m0m0)
400
1m土12层--原毛储始管水含水量水上(量升mm; 稳)定后含水量;
3-田间持水量
原状土:0-20cm容重1.32;20-100cm容重1.51 磨细土:0-20cm容重1.34;20-100cm容重1.45
2%黑炭 4.01b 3.06b 9.04b 8.04ab 76.24a 0.41c 0.3034b
4%黑炭 8.54a 4.14ab 10.37b 8.07ab 68.87ab 0.51ab 0.3044b
6%黑炭 10.89a 5.44a 10.87b 9.10a 63.71b 0.57a 0.5048a
5861.590.40 525.68.2 200131.2 2053.020 6557..48 4596.1.92m土层9储4.水5 量2(05.m2m)
易效水 易难效效水水 难极效难水效水 极无难效效水水 4无00效水
沙白粉黄土土 6651..63 (56g71/..g81) 4592..99
94.5141.9
智能墒情监测与精准控水
2.调控减低内聚力
(1)激发式秸秆还田快速提升有机质
两个重要发现 稳定性地力提升:
沙姜黑土
3.培肥土壤(根本途径) 一般低产地区缺少新鲜的有机质和磷 元素,微量元素(尤其是锌)严重缺乏。 应广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微肥。 4.确定合理种植结构 应根据土壤和水利条件,优化种植结 构。例如,长期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 物的土地,应间歇种植胡萝卜、西瓜、蔬 菜等经济作物。
但是,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地势低洼) 和人为条件, 具体表现为旱、涝、瘠、僵、 凉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作物高产。应 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综合改良利用措施。
七、改良措施
当地传统措施:掺红壤土 常规措施: 1.排水 及时排去地面积水,防止土壤内涝,是改良 利用砂浆黑土的治本措施。 2.灌溉 其分布地区水质好,水量丰富。应当充分利 用地下水,进行井灌。有地表水源的应当充分利 用。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北平原淮北平原砂姜黑土砂姜黑土7个方面一砂姜黑土与黑土的区别二砂姜黑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三砂姜黑土适宜种植的作物四砂姜黑土的概念及剖面五砂姜黑土的理化性质六砂姜黑土的成土过程七砂姜黑土的改土措施一砂姜黑土与黑土的区别一砂姜黑土与黑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六、砂姜黑土的成土过程
1.草甸潜育化及碳酸盐的集聚过程 很久以前,淮北平原是一片湖沼景观, 地势低洼,易形成大量淮河沉积物,有机 质在干湿条件下,腐烂与分解,形成黑土 层。 据安徽省濉溪县对砂姜黑土的测定,这 一过程大约需1.4万年。
2.耕种熟化及脱潜育过程 勤劳的淮北人民经过几千年的耕作, 使裸露的黑土层逐渐分化为耕作层、犁底 层和残余黑土层。
• • •
•
砂姜黑土的腐殖质性质: ①活性腐殖质的相对含量极低,一般只占全碳量 的2%-5%。 ②腐殖酸的相对含量较低,只占全碳量的23%37%,肥力高的土壤略高。 ③腐殖质中残渣的相对含量较高,占全碳量的 62%-80%,且以难以分解的胡敏素为主,这可能 是砂姜黑土肥力较低原因之一。 ④腐殖质中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较大,在0.71.1之间,大于棕壤和黄棕壤,尤其大于红壤和黄 壤,但却小于东北的黑土和黑钙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地势低洼) 和人为条件, 具体表现为旱、涝、瘠、僵、 凉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作物高产。应 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综合改良利用措施。
七、改良措施
当地传统措施:掺红壤土 常规措施: 1.排水 及时排去地面积水,防止土壤内涝,是改良 利用砂浆黑土的治本措施。 2.灌溉 其分布地区水质好,水量丰富。应当充分利 用地下水பைடு நூலகம்进行井灌。有地表水源的应当充分利 用。
二、砂姜黑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
主要分布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域,具体指 安徽淮北平原、山东南部丘陵周围、河南 南阳盆地。 在暖温带半湿润条件下,主要受地形、 母质、地下水等地方性因素,及生物因素 作用,形成一种半水成土壤。
三、砂姜黑土适宜种植的作物 除适宜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粮食作物 外,还适宜种植大蒜、胡萝卜、西瓜等经 济作物,一年两熟。
• • •
•
砂姜黑土的腐殖质性质: ①活性腐殖质的相对含量极低,一般只占全碳量 的2%-5%。 ②腐殖酸的相对含量较低,只占全碳量的23%37%,肥力高的土壤略高。 ③腐殖质中残渣的相对含量较高,占全碳量的 62%-80%,且以难以分解的胡敏素为主,这可能 是砂姜黑土肥力较低原因之一。 ④腐殖质中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较大,在0.71.1之间,大于棕壤和黄棕壤,尤其大于红壤和黄 壤,但却小于东北的黑土和黑钙土。
3.培肥土壤(根本途径) 一般低产地区缺少新鲜的有机质和磷 元素,微量元素(尤其是锌)严重缺乏。 应广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微肥。 4.确定合理种植结构 应根据土壤和水利条件,优化种植结 构。例如,长期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 物的土地,应间歇种植胡萝卜、西瓜、蔬 菜等经济作物。
剖面形态
耕作层 厚度不等,与耕作水平有关,一般为10~20cm。 黑土层 厚约20~40cm,湿时多呈腐泥状,故又有腐泥 状黑土之称。 脱潜层 位于黑土层和砂姜层之间,干时多呈黄棕色, 与砂姜层颜色相近 砂姜层 质地较黑土层轻,以棕壤土居多。土体颜色湿 态多为棕色~黄棕色
五、砂姜黑土的理化性质
• 砂姜黑土有机质含量并不高,耕作层也不 过10-15克/千克。 • 砂姜黑土的结构(两个特点): 一是土壤质地粘重的耕作层在冬季经过冰 冻以后,形成棱角明显的非水稳性碎粒状 结构; 二是心土层具有灰色胶膜的棱柱状结构。 • 砂姜黑土的粘粒矿物组成以蒙脱石为主, 其次为水云母,还有少量高岭石。
胡萝卜
西瓜
花生
棉花
豌豆
大蒜
四、砂姜黑土的概念及剖面
砂姜黑土是在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主要受地方性 因素(地形、母质、地下水)及生物因素作用,形成的一种 半水成土壤。
剖面构型为耕作层------黑土层 剖面构型为耕作层 黑土层------脱潜层 脱潜层-----砂姜层。 砂姜层。 黑土层 脱潜层 砂姜层
六、砂姜黑土的成土过程
1.草甸潜育化及碳酸盐的集聚过程 很久以前,淮北平原是一片湖沼景观, 地势低洼,易形成大量淮河沉积物,有机 质在干湿条件下,腐烂与分解,形成黑土 层。 据安徽省濉溪县对砂姜黑土的测定,这 一过程大约需1.4万年。
2.耕种熟化及脱潜育过程 勤劳的淮北人民经过几千年的耕作, 使裸露的黑土层逐渐分化为耕作层、犁底 层和残余黑土层。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北平原
砂姜黑土
7个方面 一、砂姜黑土与黑土的区别 二、砂姜黑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 三、砂姜黑土适宜种植的作物 四、砂姜黑土的概念及剖面 五、砂姜黑土的理化性质 六、砂姜黑土的成土过程 七、砂姜黑土的改土措施
一、砂姜黑土与黑土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 颜色 土壤肥力 成土过程 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