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大国外交论文
形势与政策大国外交论文导言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在面对国际形势和内外环境变化时所采取的对外行动的总称。
大国外交政策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所采取的政策举措直接关系到国际格局的演变和国家利益的实现。
本文旨在探讨形势与政策对大国外交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一些相关的分析与建议。
一、国际形势的演变当前,国际形势快速变化,全球化、多极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大国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使得各国外交政策必须随之调整。
而且,地缘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大国的外交选择。
1.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但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例如,环境问题、恐怖主义威胁、贸易保护主义等都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来解决。
因此,大国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机制来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
然而,全球化也为大国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全球化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大国可以通过加强经济联系和互利合作增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例如,中国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2.多极化的崛起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除了传统的大国外,还有其他地区性和区域性大国崛起,如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它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种多极化的趋势使得大国外交政策需要更加注重地区间的平衡和合作,以维护和增强自己的国际地位。
3.地缘政治的变化地缘政治因素也对大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东局势的动荡和东海南海争端等地缘政治争议,使得大国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外交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此外,国际能源安全、海洋资源争夺等问题也对大国外交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大国外交政策的应对策略针对以上形势变化,大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外交政策来应对,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并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
1.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需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我国自建国以来,中国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密集,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三条外交脉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外交政策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一:《浅谈我国外交政策》摘要: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例如"搁置争议"就反映出我国在解决主权争端问题上一厢情愿的和平愿望,而他国则践行社会达尔文主义,"重实利而轻脸面"。
他国对争议地区实际控制日久即为既成事实,从而令我国的愿望彻底落空。
关键词:外交政策我国是外交战略学的发祥地,战国时即产生了纵横捭阖、远交近攻的伟大战略思想。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
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
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
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
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
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外交的实质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极大化,即国家利益。
因此,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必然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最早产生于西方。
西方外交实践遵循的是马基雅维里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曾经是西方殖民地的广大发展我国家在独立后,因袭了这种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实践。
因此,国家利益至上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准则。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的发展1955年,于万隆会议,我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2)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2)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三:《试谈中国未来的外交走向》摘要: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适应新的角色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世界各国适应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也将是一个长期的纠葛进程。
但成长中的中国外交会在磨砺中更加精粹,会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更加成熟自信。
关键词:外交;中国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中国面对的国际安全压力和和国内发展压力都呈现了急剧上升的态势,对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战略原则和思维形成了严峻挑战,使的中国政府推动外交转型,在更宽视野和更高平台上把握中国和平发展的方向,中共对中国外交进行了重新规划,中国外交在心态、姿态、理念及行为上,正从“被动面对内外挑战”的压力型外交向“主动进行布局谋势”的动力型外交转变。
以后的中国外交将呈现为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革命外交,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外交的新版外交,正式步入负责任大国外交的新时代。
一、当前国内外新环境从国内看,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我们已经站在了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发展新起点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最大新兴市场,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人民的生活也在持续改善。
这些,都为我国继续前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和区域开发空间广阔,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资金供给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要素综合优势将长期存在。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基础,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我们党咸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国际看,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学院?????、、、、、、、、、、、、、20088888888)一、世界格局继续调整,国际关系互动更加复杂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势头加强,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保持发展势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1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比重将达52%,历史上首次超过经合组织成员国。
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气候变化以及伊朗核、朝核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二十国集团G20当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了成员国的半数。
“金砖国家组织”、“基础四国”、中俄印、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协调合作机制活跃发展。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仍具有相对优势,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话语权等方面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各大国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纷纷调整对外战略和政策,互动更加活跃。
国际关系的形态更加多样,内涵更加复杂。
传统国家间阵营和界限趋于模糊,利益组合趋于复杂。
围绕气候变化、核安全与防扩散、国际金融改革等议题,各国根据不同利益需要结成不同“议题性联盟”。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国际权力更加分散。
普通民众通过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技术,对外交事务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增加。
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全球治理缓慢推进发展中国家以较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
一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阶段性改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
二是G20峰会正处于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的转型之中,在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是全球金融监管机制有所加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全面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气候变化、发展等问题的全球治理进展缓慢。
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但各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分歧依旧,发达国家仍在推卸和转嫁减排的责任与义务。
外交形势与政策研究论文
外交形势与政策研究论文摘要:本篇论文旨在分析当今世界的外交形势和相关的政策,探讨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首先,文章将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包括主要的国际关系与矛盾,并对其进行评估。
其次,本文将讨论外交政策的重要性以及确定外交政策的因素。
最后,将以中国的外交政策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交形势,外交政策,国际关系,中国,政策建议一、引言外交形势与政策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家的外交政策不仅直接影响着本国的国际地位和利益,还与其他国家的政策形成相互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外交形势和政策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和制定科学的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交形势的分析1.当前的国际形势2.主要的国际关系与矛盾当前,世界上的关键国际关系主要包括:美国与中国、俄罗斯、欧盟的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欧关系;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印巴关系等。
这些关系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些关系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争端,如领土争端、政治意识形态差异、经济利益分歧等。
三、外交政策的重要性四、外交政策的因素与决策过程外交政策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地缘政治地位等都是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
其次,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也对外交政策起着重要影响。
此外,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也会引发外交政策的调整。
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政府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充分考虑本国利益、国际环境以及其他国家的反应。
在实施外交政策时,政府需要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通过外交手段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
在政策评估阶段,政府需要对外交政策的成效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以中国的外交政策为例进行案例研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外交政策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原则,积极推动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202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3000字(通用5篇)
202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3000字(通用5篇)202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3000字篇1摘要20xx年是中国大国战略启航之年,也是中国外交展开新的战略布局的一年。
中国未来20xx年的战略发展规划,仍是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未来20xx年中国政府的注意力,仍聚焦在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和民生议题上。
纵观报告中涉及外交、国防政策等内容,表达了中国在未来20xx年将继续融入国际社会,同时要担当国际秩序的积极建设者和负责任的大国。
以为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面对越益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审时度势、总揽全局,通过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为中国外交开篇布局,展示出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举措、新理念、新气象,勾勒出中国外交的战略方向。
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关键词:中国的外交新布局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再平衡战略”日本右倾化动向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等正文一、我国的外交新布局(一)中国巨大的变迁和变化的周边形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
在20xx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
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xx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从大的格局来说,冷战结束,终结了中国与邻国间的政治分割。
各国之间都基于各自长远战略利益与现实实际利益加以考、处理国家之间的系。
中国的邻国包括了诸多国情差异巨大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复杂性。
(二)中国对邻国的新战略与政策周边地区对于中国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历史事实表明,如果周边地区不稳定,将给中国带来不稳定;如果周边地区保持稳定,邻国对华友好,则中国可以从中受益。
当前,中国积极致力于建立一个长期和平的周边环境,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论文
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国际局势变化微妙,当下的国际是以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为主轴的,各国都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着竞争与合作。
在利益之间的竞争中,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在利益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攻势地位,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守势地位。
在当下的国际局势下要想在国际潮流中站稳脚就必须发展强大的经济实体,采取正确的外交策略,才能使自立于强国之林。
关键词:国际局势;中国外交;和平发展一、当前国际形势1.1世界政治对多极化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多极化格局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的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旧秩序的运行机制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美国想构建单级世界,谋取世界霸权,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全球化条件下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利益呈分化态势,在国际舞台上合力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还将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1]1.2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动荡当前国际形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形势在总体上是和平的,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本国经济作为第一要务。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还很多,世界仍然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对世界和平存在一定威胁,地区之间特别是中东地区局部动乱频繁爆发,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核危机的存在这一切都造成世界格局的不稳定。
同时,国际多边军控谈判停滞不前,军备竞争有增无减,主要大国启动核武库更新换代,太空争夺已现端倪。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核裁军、防扩散问题依然困难重重。
另外,频繁发生的海盗活动、国际贩毒等事件也严重国际社会的安全。
目前的国际热点不少,而且有增多之势,如非洲之角形势、伊朗—美国关系、俄罗斯—格鲁吉亚关系、乌克兰危机、美国在东欧几个国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等。
形势与政策-中俄
论“新普京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摘要】5月7日,普京宣誓就任新一届俄罗斯总统。
随着普京第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执掌俄罗斯政权,“新普京时代”的大幕也随之正式拉开。
普京此次其再度当选俄国最高领导人,一方面对于俄罗斯乃至世界来说都将是一次变革,然而另一方面对我国来说其间将包含众多的“利弊得失”,中俄关系将得到新的发展。
【关键词】普京中俄关系近来世界局势变化多端,国家间博弈风云变幻,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普京再度入主克林姆林宫,成为俄新一任总统。
其“硬汉”形象吸引着世人之目光,在其之前领导俄罗斯十数年中,俄罗斯逐步走出苏联解体之创伤,不断迈向世界大国之路,但其执政之强硬措施,亦是使得世界望而生畏。
俄罗斯作为一个真正的资源超级大国和国际上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始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在“新普京时代”中俄关系将会有怎样新的发展、存在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这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首先:俄罗斯之于中国具有资源、安全、政治以及技术方面的重要意义。
安全方面,近两年来,中国周边环境并不和平,南边是东盟国家领土领海争端,西边中亚国家动乱,东边面临日本、韩国的压力。
这种形势下,北边和俄罗斯关系的和睦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政治角度看,在国际上中俄这两个大国之间的互相支撑尤其重要,在地缘关系上会影响到欧亚政治与军事力量的平衡。
反之,如果没有中俄的互相支撑,不仅中国在国际上会孤立,俄罗斯也真的孤立了。
从能源角度看,尽管目前中国从俄罗斯获取能源占比不大,但是未来亟须思考就近获取能源的问题。
俄罗斯是一个真正的资源大国,仅就中国急需的能源来源,截至2010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石油储量跃居世界第七,仅次于海湾国家和委内瑞拉。
俄罗斯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
而现在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地不但距离远,而且政治环境不稳定。
技术方面,尤其是军事技术方面,虽然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展很快,但很多技术来源于俄罗斯。
2017论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7论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关注中俄关系的论文怎样写,2017年中俄关系的形式与政策的论文是什么。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论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2017论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中俄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摘要:上任后首次外访的第一站就是俄罗斯,而俄罗斯梅德韦杰夫也在第一时间电话祝贺了.这也是中俄高层频繁交流的缩影,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不仅加强了在国际政治事务上的合作,同时还涉及到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领域.随着俄罗斯经济的继续复苏,中国的不断崛起,中俄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俄合作仍然是趋势所在,我们应该把握这一趋势,使中俄关系保持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关键词:中苏关系;现状;新时期;展望中俄关系的渊源始于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而分析当今局势必须以历史为依据,所以,我们从冷战中的中苏关系开始,分析中俄关系.一、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球对抗.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并且在中国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掌握国家政权后,仍然对国民党进行支持,同时对中国进行封锁.因此,中国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即全面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而苏联也派专家对新中国的建设进行指导,中苏关系发展迅速.19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在1960年的布加勒斯特各党会议上,中苏发生争论,苏联不仅在会上组织围攻,而且在会后从中国撤退专家,撕毁合同,停止供应设备,对中国施加政治经济压力,迫使中国听从其指挥.而中国坚决反对苏联对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改为“两个拳头打人”,既反美也反苏,重点发展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此时中苏关系开始转冷.60年代末,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逐渐演变为国家利益的冲突.1969年6月,勃列日涅夫扬言要对中国进行“坚决的反击”,公开发出了战争威胁,多次策划对中国实施核打击.不仅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而且在世界上,大国沙文主义严重,随意干涉别国外交和内政.此时美国深陷战争泥潭,对中国的态度转变并逐步建交.中国面对严峻的军事威胁,开始联美反苏.80年代末,苏联穷兵黩武的政策使其经济衰退,国内问题严重,被迫转为守势.而中美关系也再度恶化,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但“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①二、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的初步恢复冷战结束初期,中俄两国立即达成一些协议,其中有两点最为重要:第一,中国承认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二,中俄两国确认1989年和1991年中苏两国领导人所签署的两个《中苏联合公报》依然是中俄关系的指导文件,中俄两国将继续坚持上述两个《中苏联合公报》所确立的基本原则②.这是实现中苏关系平稳地转变为中俄关系的重要步骤,也是中俄未来加深友好交往的利好因素,这为以后中俄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实际上,俄罗斯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欧洲的俄罗斯,俄罗斯“大西洋主义”思想和“从渥太华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政治安全体系理念都昭示了俄罗斯急切地加入美欧政治安全体系的心情,而中国受困于影响,这一时期在外交关系上遇冷受挫.也就是说,俄罗斯亲西方的外交政策限制了俄罗斯对华政策的推进程度,而中国不稳定的国内形势又影响了两国探究新型关系的深度.同时中俄双方刚刚修复的关系还比较脆弱,历史的消极因素仍然存在,当时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的态度明显要强于对中国的态度,中俄两国的“互视友好国家”的关系就显得有些“低洼”,两国只确认了“好”邻居的状态.然而,虽然俄罗斯努力融入西方国家,中国在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中并未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美国惧怕俄罗斯过于强大,西欧各国对俄罗斯的态度也由热转冷,都对俄罗斯的未来感到担心.此时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实力不断增强,加上俄罗斯和中国的地缘优势,中俄开始接近.三、中俄关系的现状中俄也对双方关系发展进行了研究,采取了新举措,吸取了过去极端化的教训,避免了不是结盟就是对抗的宿命,摸索出一条既符合两国国情,又适合两国利益需要、更顺应时代潮流的合作道路.1996年两国确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这一关系性质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普京认为该条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长期内调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之间关系的文件”,是“世纪条约”但不是上个世纪的条约,这是未来世纪的条约,“因为它确定的是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友好国家在我们合作的基本方面彼此相互协作的原则”③.中俄这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致力于战略上全面促进两国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和人文关系不断深化和拓宽,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永作“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④.不仅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相互支持和依重,在经贸领域加强合作互惠,人文领域的合作日益广泛而富有成果,而且在教育、文化、政党、司法等方面交流频繁.对两国未来的展望应充分考虑两国现阶段的国情以及今后的发展任务.在国内,中俄担负着相同的历史任务:对俄罗斯来说,就是要重振俄罗斯,实现强国富民的战略目标;对中国来说,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中俄两国在经济上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在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形势下,中俄需要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国际上,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且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崛起感到忧虑,并以各种方法减缓中俄崛起的速度.中俄现阶段都没有与美国争霸的实力和意愿.中俄都致力于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维护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因此,为了突破西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封锁,中俄必须走到一起,相互倚重.四、中俄关系未来的展望可以说,目前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边关系发展已经比较稳定和成熟,能够经受得住一些国际重大事件的考验.虽然影响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依然很多,但是双方在考虑自身利益时,已经能够兼顾对方利益关切,而且随着两国国内政局的稳定,两国外交政策不断成熟,中俄关系仍会稳中有进.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化会为两国合作提供更多的平台,而且两国在伊拉克问题,朝核问题等国际问题上也有了相互合作的经验.两国之间“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彼此之间的分歧,要坚持对话,不搞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加以解决,反对动辄进行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⑤.中俄毗邻而居,命运紧密相连,和则两利,不和则两害.两国和睦相处,加强合作不取决于愿意还是不愿意.因为两国除了难以割舍的深厚传统友谊,彼此还处于相似的战略环境,持有趋同的国际政治理念、拥有得天独厚的客观互补条件.深化中俄各领域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它既是两国政府高层的共识,也得到两国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中俄各领域合作已全面启动,两国关系又处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又一次的重要发展机遇.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所起伏,但中俄深化各领域合作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参考文献:[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 《人民日报》1991年12月13日、12月29日.[3] 普京.普京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江泽民同志在莫斯科大学的演讲:共创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新华社莫斯科2001年7月17日电.2017论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中俄贸易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邻国,都是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有着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自1992年以来,中俄贸易额不断上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逐步改善.但两国在贸易总量、进出口商品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中俄双方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中俄贸易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两国经贸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关键词:中俄贸易;问题;对策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于2013年3月22日至24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该《声明》称,中俄面临的战略任务是把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推动双边贸易加快增长,加强产业合作,增强两国的经济实力.1 中俄贸易发展历程1.1 低增长徘徊期(1992—1999年)1992年,中俄贸易额为58.6亿美元,而到了1999年双边贸易额仅为57.2亿美元.在这一阶段,除1993年、1996年双边贸易额分别了为76.6亿、68.4亿美元外,其他年份都在50-60亿美元左右.在这一阶段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贸易额全部是逆差,但逆差额不大.1992年逆差额为11.8亿美元,1999年逆差额为27.2亿美元,逆差额最多的年份是1996年为34.6亿美元.出现此种情况主要原因:一是1993年俄罗斯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使我国出口商品赢利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与此同时,俄方大幅度降低出口关税,鼓励出口;二是由于贸易方式由易货贸易逐步向现汇贸易过渡,两国企业均出现资金匮乏,双边贸易额没能实现稳步增长.1.2 快速增长期(2000-2008年)2000年中俄实现贸易额80亿美元,同比增长39.9%.这一期间,除了2002年增长11.8%、2006年增长14.73%外,其他年份增长速度都超过30%,2007年增长速度高达44%,实现贸易额481.55亿美元.在这一时期的多数年份出现逆差,并且逆差额较大.2000年逆差额为35.4亿美元,2001年逆差额为52.5亿美元,之后各年逆差额有所下降.2007年中俄实现贸易顺差87.77亿美元.在这一阶段两国贸易额之所以增长较快,一方面是1999年普京执政后坚决推行适合俄国国情的改革战略,对原有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料性商品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2000年中俄签署了《中俄政府间2001-2005年贸易协定》、2001年7月两国又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2年12月两国首脑发表的《联合声明》.这些文件的出台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政治、外交上的体制保障.“双方将力争在双边经贸关系整体发展和质量提高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1.3 危机低潮期(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俄贸易额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中俄贸易额仅为387.96亿美元,同比下降31.8%.其中出口额为175.13亿美元,下降47.1%;进口额为212.83亿美元,下降10.7%.1.4 稳步增长期(2010年至今)金融危机过后,中俄两国经济开始复苏,贸易额开始稳步增长.近三年中俄贸易情况如表1.表1 2010年—2012年中俄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贸易总额增长(%) 出口额增长(%) 进口额增长(%) 贸易2010年 554.5 43.1 296.1 69 258.4 21.7 37.72011年 792.5 42.9 389 31.4 403.5 56.2 -14.52012年 881.6 11.2 441.1 13.4 443.4 9.9 -2.3从表1可以看到,2010年、2011年的年增长速度都超过了40%.但在2012年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的影响,加之俄罗斯经济减速等因素的影响,全年增长速度回落到112%.从2013年前7个月来看,中俄贸易额达到51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虽然上半年双边贸易额只有43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但从7月份以来,随着两国各自发展经济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双边贸易的降幅逐步收窄.俄罗斯驻中国贸易代表谢尔盖.茨普拉科夫预测,到2013年底,中俄贸易额有望实现1000亿美元.2 中俄贸易中存在的问题2012年4月28日,中俄贸易和投资促进会议在莫斯科开幕,两国首脑提出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双方存在以下问题.2.1 双边贸易额低位运行且不稳定,贸易比重小从纵向来看,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俄经贸合作总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双边贸易额增长14倍.特别从2007-2011年五年间,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8.67%,出口年均增长率为8.16%.但相对规模却在缩小且贸易额不稳定,如1993年,中俄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9%,而2010年的占比却下跌到不足1.9%,2012年虽有所回升,占比为228%,但贸易增长速度同比下降超过了30%.2013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为431.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出现了金融危机后上半年数据首次出现下降.从横向来看,中国与美国、日本、东盟、欧盟等其他经济体的贸易额远远超过了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贸易比重小,这与两国经济发展是不符合的.2011年俄罗斯成为我国第十大贸易伙伴国,贸易额占比为2.14%;2012年成为第九大伙伴国,占比为2.28%.而同一时期,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贸易额占比分别为8.74%、1045%.2.2 双边贸易失衡有所改善,但仍不平衡中俄贸易失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俄两国间的贸易地位的失衡.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俄罗斯为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到了2010年俄罗斯被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超越,跌至第十一位,2012年虽然提升到第九位,但同期中国成为俄罗斯的第一贸易伙伴国;二是贸易额不均衡.长期以来,中俄贸易处于失衡状态.1991—2006年中俄贸易逆差累计422.1亿美元,2007年中俄贸易逆差形式有所改变,2007年、2008年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顺差为87.77亿美元和92.5亿美元.但2009年中国对俄贸易又出现37.7亿美元的逆差.2010年以来,中俄两国经过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扩大了相互间的进出口贸易,中俄贸易额逐步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中国又出现了贸易顺差37.7亿美元.但是2011年又出现逆差(如表1),并且这种现象正在持续.2.3 商品结构虽得到改善,但没有质的变化长期以来,中国对俄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轻工产品为主,2002年针纺制品、鞋帽、皮革等出口产品占比为54.8%,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为15.8%;而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主要是资源密集型的原材料及其制品等,2002年金属、矿产品、石油和石油产品、木材及其制品进口占比为60.2%.双边贸易产品结构单一,多为附加值较低及初级产品.金融危机过后,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较快,2012年我国对俄出口机电产品220.9亿美元,增长17.3%,占我国对俄出口总值的50.1%.我国自俄进口产品中贱金属制品、陶瓷、家具玩具、玻璃等增长速度较快,但原油和成品油居进口值前2位,分别进口204.9亿和61.3亿美元,分别增长255%和29.3%,两者进口合计占比为60.3%.2013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同比下降1.2%,金融危机后首现负增长.其原因正如谢尔盖.茨普拉科夫认为,双边贸易从高速增长到下降,根本原因是贸易结构仍未发生质的提升,从而容易随着国际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出现起伏.3 中俄贸易发展的对策3.1 以政治为依托,推动双边贸易战略升级自1992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首次访华以来,中俄领导人至少每年互访一次.尤其近年来,两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是政治伙伴关系和经济伙伴关系的发展仍然极不平衡.因此,中俄要共同努力,按照诚信、互利、共赢的原则,尊重对方的利益,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为对方商品、投资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提供有力支持.据中国官方统计,中国对俄累计投资额已接近300亿美元,尤其近10年来,中国对俄非金融类投资年均增长超过40%,俄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中国资本在俄投资结构目前并不合理,其中超过一半投入了俄房地产和服务行业,随后是金融和建筑业,而在制造业和采矿业的份额很少.由此看来,两国政府应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从政策和机制保障上推动和引导企业界的合作.俄中经济贸易中心主任萨那科耶夫认为,两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在企业界营造更好的诚信氛围,并表明两国政府机构将确保经济安全.2012年5月,俄成立远东地区发展部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将远东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俄罗斯要运用中国潜力来提升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这对巩固和拓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着重要意义.3.2 以能源领域合作为重点,拓展中俄合作新领域从中俄经济结构来看,两国具有很强的经济依赖性和互补性.目前,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出口国,而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需求旺盛,这是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基础.2006年3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两国能源合作问题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中国自俄罗斯主要进口矿产品、木材制品和化工产品,2011年上述三类产品进口额占比83.9%,其中矿产品(原油、成品油、煤等)为177亿美元,增长60.8%,占进口额七成以上.2013年3月,主席访俄期间,两国“积极开展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和新能源等能源领域的合作,构建牢固的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维护两国、地区以及世界的能源安全.”而中国向俄出口主要有机电产品和纺织品、鞋帽、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俄两国应巩固传统产业的发展,以此保证和促进双边贸易额稳定上升.在加强现有合作领域的同时,双方还应积极拓展新的合作层面,深化合作广度,推进两国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中俄可在扩大机电、金融、电信、军事科技、房地产、建筑、新能源等领域展开新合作,进而深化两国的经济合作,实现两国经贸的战略升级.3.3 加强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俄罗斯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降低关税,规范市场准入制度,这样会有更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俄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若想与他国平等竞争,进入俄市场,“中国企业要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同国际贸易接轨,强化自身的国际品牌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打破贸易壁垒,赢得国际市场.中国对俄出口的商品中机电产品的份额不断增长,但主要集中在家电、电子、通信、汽车等中低档领域,而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核能、动力设备、采矿设备、金属加工机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如果能够通过双边合作,将机电产品贸易与技术转让和投资结合起来,带动联合生产加工合作,可以扩大共同利益,互利双赢.中国企业也应调整贸易结构,推动对俄贸易出口方式的转变,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实施“科技兴贸”的长期战略.参考文献[1]包淑芝.中俄贸易关系的现状和前景[j].商业经济,2010,(1).[2]曹阳.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东北亚论坛,2012,(6).[3]张仁枫.新形势下中俄贸易合作:历史机遇与挑战[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4).2017论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浅论中俄关系摘要: 作为当今的世界性大国,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当前,中国在外交策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而不断的发展,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中。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外交政策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外交政策论文篇一:《中国“和”外交政策浅析》摘要:纵观美国等西方强权国家的外交策略,他们往往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军事力量,特别是用核武器来威胁他国,导致世界不稳定因素增多,发展严重受挫。
而日益强大的中国则秉持和平的发展理念,始终践行自己的“和”外交政策,与西方的“核”外交形成鲜明对比,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欢迎,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显示出蓬勃生机。
关键词:和平;和谐;合作一、中国“和”外交政策的提出与历史发展中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以和为贵”的思想源远流长,一直是贯穿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主流思想。
2005年12月,温家宝在出访法国时发表《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
‘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
”[1]2006年4月,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演讲中,突出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他说:“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
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2]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的讲话从文化和传统的角度,道出了中国实行“和”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继承性。
新中国“和”外交政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
形式政策论文 中俄关系
形势与政策教育论文中俄关系电气工程学院中俄关系当今世界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消失,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
在这种变动过程中,中俄这两个世界大国的相互关系是世人关心的问题之一。
近现代史上中俄两国的关系充满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种种曲折。
苏联曾经同时支持中共和国民党这两个在国内政治战场上撕杀的对手;当毛泽东满怀革命成功的豪气拜访苏共兄弟时,他却被冷落在莫斯科郊区的客宅,而久久进不了克里姆林宫;紧接着苏共与中共的“蜜月”的,却是牵动整个国际共运的翻脸相向,最后双方甚至走上战场、动刀动枪;为了应付苏联这个昔日盟友、今日仇敌,中共反而与美国这个宿敌牵起了手;中苏关系刚刚正常化就被划上了句号,而变成了中俄、中国哈萨克、中国乌克兰等一大堆不知该如何勾画的老缘分新关系。
突然,中俄这两个国家又都转入一场各自历史上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转型——一种“把鱼汤还原成鱼”的转变,而这种转型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并无任何理论可以预见其结果。
这样的复杂性,使得全世界的中、俄问题观察家常常不知道如何判断这两个国家两三年以后之事,而在两国的演变各自充满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分析两国关系的前景,无疑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俄罗斯的主要特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各个方面。
俄罗斯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些无需更多介绍。
在经济方面,15年来,俄罗斯经济经历了从危机到复苏的过程。
2000年以来,由于国内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和国际石油市场行情很好,俄罗斯经济连年增长。
到2006年底,俄罗斯经济已经基本上恢复到苏联解体前的水平。
2006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8%,GDP总量超过10000亿美元。
照这样发展,俄罗斯国民的工资和收入水平在2007年将达到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最高水平。
而六年前,俄外债累计高达1584亿美元,约占其GDP的87%,基本上是一个破产的国家。
论文
展望中俄的关系发展前景俄罗斯和中国都是世界上的大国。
两国又是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两国关系对我国发展十分重要。
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对俄罗斯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尽管面临一些困难,中俄两国的关系仍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第二个十年,双方一致同意,要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指导,来继续推进双方的关系。
我们对中俄关系发展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中俄关系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第三、第四两代领导人和俄罗斯的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不止一次地将中俄关系定位为“最好”。
但是,作为两个地缘交接的大国,中俄两国的关系也充满了极其复杂的两面性。
两国关系的所谓“最好”,是两国的地缘关系和政治态势所致。
苏联解体,但并未为西方所接受,反而为北约东扩、导弹防御系统等西方的综合遏制举措所挤压。
正基于此,以中俄为核心的上合组织才能够抱团取暖,在中亚地区彰显地缘政治的影响力。
但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是西方遏制下的联合自保。
因此中俄关系受制于外国环境影响。
无论是两国都强大,或是都不强大,或是一强一弱,两国关系都需要重新定位。
另外,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即中俄关系的迅速升温,是由于某些国际因素的强烈刺激,具体来说,主要是对美关系的因素,一旦这一因素消失或淡化,中俄关系也将冷淡和降温。
俄罗斯国情老师在课堂上也不止一次提到,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俄两国的关系也发生变化。
俄罗斯对中国发展过快的不安感也体现的越来越强烈。
这是因为,在中俄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有四个:第一,“中国威胁论”。
在俄罗斯“中国威胁论”由来已久。
其主要表现是:担心中国向俄远东移民,实行“人口扩张”。
舆论的尘嚣直上,干扰了俄高层的对华决策。
第二,担心中国强大起来后向俄提出领土要求,讨还沙俄时期霸占中方的领土。
第三,在中石油、天然气开发、中俄贸易等问题上存在摩擦。
近期传闻的中国租用海参崴的消息就在中俄两国间掀起不大不小的波澜。
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
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第一篇: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形势与政策浅谈中俄关系 13级城规一班宁致远浅谈中俄关系如今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关系也日趋复杂,每天打开电视,各种新闻节目总是将目光聚焦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上。
台海问题,中日关系,钓岛局势,南海问题,中印边界,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听了都头皮发麻。
当然,不能让我们忽视的,还有与中国远隔万里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然而,我们有一个重要的邻居,他曾经辉煌,然后衰落,如今再度崛起,他与我们有着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线内,在历史上,我们与他亦敌亦友。
而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却时常被民众所忽视。
他就是俄罗斯。
中俄关系实际上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
俄罗斯独立以后,由于中俄两国领导人和政府在两国关系上都采取冷静、郑重和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原则,中俄关系不但没有停滞和倒退,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军事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顺利和健康的展,两国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两国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边界勘界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两国边境人员进出交往中的某些无序现象等问题有可能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关系形成和发展是由历史教训、国家利益、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等主导因素决定的。
这些主导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深厚基础的,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浅谈中俄关系13级城规一班宁致远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两国之间有4300多公里漫长的边界线,两国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5个核国家中的成员,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
在世纪之交和下个世纪,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对亚洲和世界会有什么影响,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关注的话题。
俄罗斯所拥有的中西伯利亚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领土。
古代时,我们便与这片土地产生了诸多的联系。
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中俄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最新2篇)
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中俄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最新2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中俄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最新2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此,我代表学校向青年朋友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希望你们在青春的岁月里,点燃激情,放飞梦想。
同学们,94年前的今天,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
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
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
青年是早晨的朝阳,是祖国的希望。
回顾历史上的青年人,他们在血雨腥风的黑暗社会里不畏强敌,为维护民族利益而贡献青春。
今天在这个和平的社会里,我们走在前人开辟的光明大道上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切都是美好的。
但这样就代表青年人可以放弃奋斗吗?当然不是,因为现在的青年正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国家未来的命运都与我们每一个青年人紧密连系在一起。
我们作为现代化的新青年,应该要具有什么条件呢?首先:要有理想。
人们常说理想是大海中的航灯,是黑夜中的灯光。
当我们感叹马克思“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宏伟大志,敬佩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钦佩居里夫人“为探索真理而努力”时,我们应该想想自己,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生存,让我们知道今天是怎样度过的,要懂得明天该做些什么。
就是为了实现我们理想而奋斗。
其次:要有本领。
我们来学校学习就是为了锻炼本领、完善自我。
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特长、都不一样。
国内国际形势政治论文
国内国际形势政治论文当前中国与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国内国际形势政治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国内国际形势政治论文篇一沙俄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的国际国内形势摘要:在中俄关系的历史长河中,沙俄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占是重要一笔。
在这一过程中,沙俄充分利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采取相应的策略顺利完成了目标,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关键词:黑龙江问题;中俄关系;克里米亚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五六十年代,沙俄实现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占,在这一过程中,除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式外,还采取了一定的策略,促使这一目标顺利实现。
在两国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重新梳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认识这一事件,以史为鉴,才能促使中俄关系朝着更为友好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沙俄觊觎黑龙江地区的缘由俄国人原本不知道遥远的黑龙江,第一次关于黑龙江的报告是17世纪30年代从哥萨克那里得到的。
这种报告在新兴的雅库茨克被引起了重视,该地长官派出了远征队探测黑龙江。
[1](10-11)由此,俄国人才逐步了解并渗透到黑龙江地区。
1689年,清朝军队将沙俄势力赶出这一地区,双方通过《尼布楚条约》划定了边界,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
[2](1)由此明确了黑龙江地区(也就是俄国人所说的阿穆尔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自此,俄国势力退出了该地区,然而基于该地区气候、土壤、交通、区位方面的优势,自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直至尼古拉一世、亚历山大二世都没有放弃对此地区的野心。
在整个18世纪,沙俄曾多次准备用兵中国,但由于接连卷入对普鲁士的七年战争和俄土战争,终因兵力不足未能实现。
至19世纪40年代,当沙俄急于打开中国大门时,欧洲又爆发了1848――1849年的革命风暴,导致了彼得堡的统治集团内部在侵华政策上开始出现分歧。
另外,黑龙江能否通航问题也是俄国向远东扩张与否的关键。
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最终版)
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最终版)第一篇: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最终版)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
但总体而言,仍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国际上为本国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
外交作为国与国之间沟通往来的重要手段,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
而我国作为当今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国家,高超的外交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们对我国现有外交政策也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周边有大量邻国:东有朝鲜,韩国,日本等,西有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南有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等,外交环境可谓错综复杂。
我国与周边的日本,越南,印度等国均存在领土争端;特别是对日关系,相对而言一直比较紧张,中日之间面临领土争议、台湾问题、历史遗留等诸多问题。
所以,如何处理好亚洲问题是我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我认为,我国在适当情况下可以采用搁置争议的举措,一切服从经济建设,依靠周边不同阶层国家来推动自身的经济增长——对有的国家可以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有的可以依靠资本技术优势,有的则可以依赖出口市场,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周边各国拉动经济蓬勃发展。
总体来说,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壮大实力,始终是我国的首要任务。
处理亚洲邻国之间的各种问题,都要服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
拓宽视野,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具战略性的视角寻求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深化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共同致力于实现地区稳定和繁荣;正视历史问题,冷静处理领土争议。
中国濒临辽阔的太平洋,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就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自我国建国以来,中美关系可谓历尽坎坷。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得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对我国不断围堵;但由于两个巨大的双边贸易额,美国对于中美关系的考量非常谨慎,2012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美国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提出,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为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将来做出了明确指示。
中俄关系论文范文免费参考(精选6篇)(4).doc
中俄关系论文范文免费参考(精选6篇)(4)
2020年4月
中俄关系论文范文免费参考(精选6篇)(4) 本文关键词:中俄关系,参考,精选,论文范文,免费
中俄关系论文范文免费参考(精选6篇)(4) 本文简介:中俄关系论文范文四:论文题目: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利用国际制度规范国家间的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相互关系时的一种共识。
新时期的中俄两国也在这一共识基础上确立了双边关系的制度化。
中俄关系制度化能够迅速建立并持续发挥积极影响的动
中俄关系论文范文免费参考(精选6篇)(4) 本文内容:
中俄关系论文范文四:论文题目: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利用国际制度规范国家间的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相互关系时的一种共识。
新时期的中俄两国也在这一共识基础上确立了双边关系的制度化。
中俄关系制度化能够迅速建立并持续发挥积极影响的动力不止一种,而是由多个动力因素所构成的动力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国际社会制度化潮流的激励、中苏同盟非制度化的历史反思、中俄关系制度化的国家利益驱动及中俄双
1。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政策的论文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政策的论文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一:《浅析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摘要]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第一次伟大的实践。
本文是从“一边倒”政策对我国的作用,弊端及其启示三个方面来写。
从得出“一边倒”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一边倒”外交政策;作用;弊端;启示“一边倒”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从巩固中国革命胜利成果和维护新中国国家利益出发,在认真分析了当时国际形势之后提出的外交战略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它形成于新中国建国前夕,是建国初期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指南。
在“一边倒”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与禁运,医治了战争创伤,发展了生产,在尖锐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站稳了脚跟。
“一边倒”政策的含意是:在国际上联合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加强中国和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的联系,反对帝国主义的封锁、侵略策略。
其实质仅仅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封锁下的政治方针。
“一边倒”政策的作用“一边倒”外交方针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明智的抉择在于选定利多弊少的决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兴利除弊。
事实上,“一边倒”方针给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来巨大作用:第一有效地抵制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对新中国的颠覆活动,稳固了新政权和提升了在国际上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之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从国内来说,新中国脱胎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文化极其落后,长年的战争更使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国民党残余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和抵抗时有发生,尤其是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也策划有朝一日反攻大陆颠覆新型的人民政权;中间势力由于对中国共产党能否稳定政权产生怀疑,也处于摇摆不定和观望之中。
【免费】2500字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的发展称为了牵动国际形势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在看着中国,无论中国在世界上做什么事都必须考虑我们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应该尽的责任。
这对我国的外交提供了很多的机遇,提出了很严峻的挑战。
众所周知,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总体看来,仍是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两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
而在如今以经济金融市场为核心利益的主流经济时代,只有在发展了强大的经济实体与商业网络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国际地位,才能使自己立于强国之林。
而当今大国关系呈现出了以下特征:一、“总体稳定”保持。
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主要大国间直接对抗的可能性较小。
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
二、“逐利竞争”激烈。
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加紧博弈,能源外交活跃,因竞争引发的矛盾与摩擦增多。
三、“因时谋势”多变。
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一些传统三角关系趋于活跃。
四、“新老互动”明显。
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五、“区域合作”活跃。
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
各种地区多边组织空前活跃,各大国和新兴力量为争夺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加大投入,直接或间接卷入,并争相发挥影响,区域内外国家间力量分化组合继续深化发展。
六、“多边协调”日强。
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朝核伊核、中东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初探》摘要:2022年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由于中俄两国在双边贸易秩序、银行结算机制、仲裁机制、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中俄贸易的发展并不顺利。
因此,认真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一个蓬勃发展,潜力巨大的俄罗斯市场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用新的观念来发展双边经贸合作。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从建国时与苏联的蜜月期,到赫鲁晓夫后的兵戎相见的紧张期,再到如今中俄的战略性建设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经济合作尤其是外贸的发展是两国和平相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基石。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山水相连的邻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一、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在中俄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俄经贸关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我国海关统计1999至2022年,中俄贸易保持连续10年年均近30%的高速增长,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022年创纪录的568.3亿美元,但2022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滑至388亿美元,而在2022年中俄贸易取得很大发展,达到554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70%,基本上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俄海关的统计数字表明,2022年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中俄贸易增长中,投资的贡献率不断增加,据中方统计,2022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增长70%以上。
此外,中国还对中俄重大合作项目提供中长期的信贷。
如果把这些也考虑在内,中国在俄投资额已达几十亿美元。
俄罗斯对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
近年来,两国在能源和高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为两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现存的问题(一)俄罗斯国内对中国有偏见的认识进入九十年代后,中俄间政治关系迅速发展,两国经贸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两国的政治关系相比,经贸合作无论从总量和结构上来说都与两国的经历实力相比相差甚远。
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俄罗斯方面,在俄罗斯国内,相当一部分政治人士和学者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盲目宣传和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对华贸易有害论”,使俄罗斯的一些企业、公司和贸易商在对华贸易中存在不必要的恐惧和担心。
甚至有些人士抓住中国少数商贩在俄罗斯推销伪劣产品的问题大做文章,以偏概全地宣扬不得购买中国商品,以中国少数不法商人的行为诋毁中国商品和中国商人。
这类行为固然有一些政客和学者处于意思形态上一己之私的狭隘名族主义,但同时也体现了俄罗斯民众对于中国这个邻国的不了解,正因为如此,两国才需要加大贸易合作,促进交流,改变中国在俄罗斯民众心中的形象,两国才能长期合作共赢,睦邻友好。
(二)中俄经贸交流差强人意中俄经贸交流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俄两国贸易增长速度很快,但在我国外贸的比重有所下降应该承认,尽管这几年中俄经贸合作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水平并不高。
2022两国贸易额高达568.3亿美元,但这在我国同年外贸总额的所占比重仅有2.2%,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7.4%,而2022年双边贸易额受金融危机影响降至388亿美元只占中国同年外贸总额的1.7%,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7.8%,中俄贸易总量低,在双边贸易额中都占据了较小的比例,有待提高。
一方面,俄罗斯需要中国为其提供工业初级产品,如玩具,布料等等,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资源,两国各具比较优势,贸易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另一方面,在结算方面,两国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金融结算体制以服务两国的贸易,促其发展。
“中国威胁论”是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的一种手段。
其危害主要是:损害中国的国家和人民形象,破坏中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给别有用心者破坏中国经济秩序以可乘之机等。
科学技术并没有国界,在自利的原动力的驱使下,俄罗斯并不愿意将其技术分享给中国,事实上并不有利于其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在商业领域一般来说技术并不涉及到国家核心机密,中国不从俄国获得,从别的国家也能够获得,只不过是时间和成本的问题。
倘若俄罗斯固步自封而不愿意合作,缺少竞争的外部动力和威胁,不啻是对自身创造力的一种扼杀,恐怕更也不能够获得分享中国发展的果实。
2、以初级产品的合作方式不是两国经贸合作的长久之计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革及毛皮制品、机电设备及零件、鞋靴制品和玩具家具等杂项制品。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矿产品、钢铁及贱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木及木制品和动物产品。
近年来中国在技术领域取得了长久的进步和发展有目共睹,我们尽管充当世界工厂的廉价劳动力并没有改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巨大的技术优势,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引进,我们不仅能够出口上述初级产品,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我们也具备了一定实力,比如说电子产品,软件产品等等。
从引进,吸收再到出口,是中国工业走的一条改变我们传统落后工业局面的正确之路,在中俄贸易中中方应立足于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互惠互利。
3、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在中俄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逆差,而俄罗斯处于顺差。
国际收支平衡时一国所追求的一大目标,顺差和逆差都不能维持两国贸易的持续长久发展。
1992年至2006年,中国对俄贸易始终处于逆差,2007年至2022年中国对俄贸易首次出现顺差,2022年开始我国对俄贸易又回到逆差状态。
这对两国来说都是无法长久维系的,贸易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资源的减少,贸易顺差会增加本国持有较多外汇的成本的增加。
只有贸易平衡才能使贸易的理想状态。
贸易顺差可能得一时的利益,但是长久顺差必然导致顺差国不堪重负进而通货膨胀,逆差直接的是本国陷入外汇紧缺性中。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大,本着能源资源的多元化需求结构,俄罗斯是个较好的选择,增加进口是大势所趋。
在改变贸易部均衡状态下,俄罗斯唯有抛弃成见,减少无缘由的防备心,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中国商品,才能造福两国人民。
4、贸易问题层出不穷前不久,莫斯科艾米拉中国市场遭查封事件次给两国经贸合作奏响了不和谐的音调,原因是此次俄方首次把中俄民间贸易中的“灰色通关”定性为走私。
“灰色通关”这一特殊的通关方式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于海关手续繁琐,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办理海关手续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这种服务也经常被称为包机包税、包车包税或包柜包税。
因此在两国的合作中,像这类需要明文规定的方便贸易的方式都应正式的写在条文中,以防出现对于中国商人个人货品所有权的公权力的随意剥夺,这无异于抢劫,而且还是光天化日之下发生的。
既然是存在的合理通关方式,并且也被两国商人认可在不侵犯俄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就应合理运用。
同时俄罗斯在通关上也应及时更换设备,训练工作人员,提高效率,加快通关速度,建设符合现代贸易制度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三、加快推动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对策方针“政冷经热”是对于中俄两国关系的最好形容,如何改变这个窘境,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建立良好的贸易秩序和配套服务体系1、以两国商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为主导,自觉规范贸易秩序行业协会等是一个行业的自律组织,任何一个社会或者群体在生存和发展中都不能离开良好的秩序作保证。
自觉规范行业秩序是主动的本着利己的考虑来遵守秩序,并且违反秩序的成本应该是极其巨大的,不然惩罚力度不大,就不能够给投机取巧之人以有力的震慑。
建议在国内由同一行业内的一些大型企业组成商会或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规范商业行为、统一认证、统一标识、统一质量标准、制定进入行业的标准,将一些不规范的企业从行业中剔除。
建议对我国现有的商会进行改制,转变其职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可率先在两国大宗贸易商品领域,如加工行业或纺织品服装行业进行试点。
一旦大企业进入贸易渠道,便有利于贸易秩序的规范化,有利于相互间的协调。
2、以两国的海关监管为补充,解决灰色通关问题海关是两国商品进入彼此国家的大门,在行政主导的国家中,政府往往存在低效率现象。
俄罗斯尤其如此,报关时间长,手续繁杂,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耽误了中国商品的销售时间,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此,俄罗斯应该引入现代的管理办法,努力提高效率,并且消除不必要的人为影响,为中国商品的进口扫除障碍。
3、利用两国之间的铁路,保证贸易运输的畅通两国有着相当长的边界线,同时两国铁路在两国贸易运输中理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铁路有运量较大,安全平稳,时效性,速度较快等特点。
两国应该将各自的铁路连接起来,规定统一的铁道口径,设立联运的信息和管理机制,同时还应扩大口岸的换装能力,利用等高科技产品建立铁路运输货物信息跟踪系统,为中俄贸易驶入快车道创造顺畅的物流基础。
4、加快两国贸易的信息平台和支付平台的建设信息的及时,快速传递时现代国际贸易的先决条件。
只有信息平台建设的好,两国才能知道各求所需,以需要定进口和贸易的商品种类。
另外支付平台的建设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加速商品流通的目的,在当代商品的交易往往不是现金或者以货易货的过程,通过两国的金融机构的转账就能快速实现交易,同时,双方还应建立货币结算方式的合作协议,同一到一种货币结算上也能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必要的汇率风险。
(二)诉诸于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1、关于关税壁垒问题俄罗斯对于中国商品征收了高额的关税,甚至于某些商品达到了50%的税率,关税的征收阻却了中国廉价商品的竞争优势,增加了俄罗斯普通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只是维护了某一行业的利益,高关税也不符合世贸组织贸易自由化的基本原则,世贸组织的建立初衷就是要降低全球性关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在俄罗斯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之际,中国应该利用与其谈判的过程施加压力,迫使俄罗斯有效降低关税,乃是当务之急,关税壁垒一直是两国贸易不可跨越的一道鸿沟。
2、中俄之间的非关税争端俄罗斯外贸法规定,对于外资给于国民待遇,但是显示却是对中国公民的签证审核太严,签证费用过高,以无形的达到限制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始终是变相的歧视。
相反,在中国,很多外资企业却能够获得超国民待遇,享受更多优惠措施。
谦卑过度便成了自卑的懦弱,傲慢过度就转化为了嫉妒的狭隘。
这两种态度显然都不合时宜,唯有公正平等对待外资,才能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好市场环境。
俄罗斯尤其要敢于容纳中国商人的进入,事实上,中国商人进入俄国,首先获益的肯定是俄罗斯,因为基础性设施的建立即便产权属于外国人,但是存在于俄罗斯国土之上,不是商人能够迁移走的,促进就业,发展经济喝了而不为呢。
3、解决中俄之间的贸易争端问题反倾销措施是国际贸易争端中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和对于对方保护措施的一种以牙还牙的惩罚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