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血压防治指南_概述及范文模板

合集下载

中国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防治指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持续性高血压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风险。

如何进行有效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和防治成为了当下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防治进行探讨,为患者提供相关指南和建议。

一、认识高血压1. 高血压的定义根据我国高血压预防指南(2018年修订版)的定义,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称为高血压。

单次测量高血压、自测不准确像体检时医生测是可以确诊,但如果一直保持血压升高,就要非常重视了。

2. 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

它还会损害肾脏,引起肾衰竭,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二、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食疗1. 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和戒烟限酒(1)饮食:高血压患者应该少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适当的体重。

(2)运动: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比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3)戒烟限酒:吸烟和喝酒会使高血压风险增加,患者应该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 食疗方面的注意事项(1)注意荤素搭配,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食物的摄入。

(2)多吃富含钾、钙、镁等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薯类、奶制品等。

(3)控制饮食总能量,并适量摄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

(4)尽量少吃加工食品,少摄入精制食品。

三、药物治疗1.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药物治疗适应症包括:1)一年内有一次以上地或口服血压药物常规量但血压仍>140/90mmHg者;2)高危人裙无论血压水平,应优先选用药物联合治疗;3)血压升高伴有本科人裙靶器官损害,尤其是心、脑、肾、血管者,都应该给予药物治疗。

2. 药物治疗的原则药物治疗方法有:1)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应达到75以上;2)单药治疗 3-6 个月后,未能实现降压标准要换药。

如果血压达标要坚持治疗以维持良好的血压控制;3)控制血压的同时坚决防治并发症,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

2018高血压指南

2018高血压指南
咳嗽、血K升高、血管性神经水肿
血K升高,血管性神经水肿(罕见)
低K,低Na,尿酸增高 低K 血K升高 血K升高,男性乳房发育 支气管痉挛、心功能抑制
体位性低血压,支气管痉挛
复方制剂
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是常用的一组高血压联合治疗药物。通常由不同作用机制的两种降压药组成,也称为
单片固定复方制剂。 与分别处方的降压联合治疗相比,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可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及疗效,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 原发性或继发性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评估靶器官损害: 心、肾、大血管、
眼底、脑
继发性高血压
鉴别诊断: • 肾实质性高血压 • 肾动脉狭窄及其他血管病 •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其他内分泌性高血压 • 药物性高血压 • 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 其他少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我国2015年调查高血压:
•知晓率:51.5% •治疗率: 46.1% •控制率:16.9%
中国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
高钠低钾膳食是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超重和肥胖: 过量饮酒:少量饮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证据尚不
充足。 长期精神紧张 其他:家族史,污染…… 合并血脂和/或糖代谢异常的比例较高 最主要的心血管风险是脑卒中
是联合治疗的新趋势。 对2或3级高血压或某些高危患者可作为初始治疗的药物选择之一。 应用时注意其相应组成成分的禁忌症或可能的不良反应。
传统复方制剂
新型复方制剂 降压药与非降压药物
组成的复方制剂
复方利血平(复方降压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0号)、珍菊降压 片等
ACEI+噻嗪类利尿剂;ARB+噻嗪类利尿剂; 二氢吡啶类CCB﹢ARB;二氢吡啶类CCB+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

为了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高血压的措施,中国心血管病学会于2018年对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了修订,本文将对修订版指南的重要内容进行介绍,以期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诊断标准的修订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订版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一系列修改。

与之前的标准相比,修订版在血压水平、测量方法、诊断时间等方面做出了调整。

血压水平上,修订版将正常血压的上限由之前的≤120/80mmHg修改为≤130/80mmHg,进一步降低了高血压的阈值,以更早地发现和干预高血压患者。

测量方法上,修订版强调使用标准化的血压计进行测量,并规定血压测量应在静息状态下进行,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诊断时间上,修订版强调确认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在至少2次不同时间点进行,以避免偶然性的血压偏高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二、高血压的分级与危险分层修订版指南将高血压分为3个级别:I级高血压(130-139/80-89mmHg)、II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和III 级高血压(≥160/≥100mmHg)。

在危险分层上,指南根据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无危险因素、低危、中危和高危四个等级。

通过准确的分级与危险分层,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危险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

三、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修订版指南强调,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防治的首选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1.饮食调整:推荐低盐饮食,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量,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2.减轻体重:适度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病风险。

3.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心血管功能。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近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发布(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从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特点、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诊断评估、治疗手段、防治策略、社区规范化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科学的阐述,为我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指明方向。

领衔者说“2018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未改变高血压定义,建议按危险分层进行管理,初始即可使用联合治疗与单片复方制剂。

希望能够以简单路径实现指南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新指南制定领衔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力生教授表示。

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民族、地区间存差异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且具有2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要点2:卒中仍是最主要并发症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包括心衰、左心室肥厚、房颤、终末期肾病。

要点3:诊室血压为常用诊断方法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家庭血压监测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要点4:高血压定义不变按危险分层管理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高血压,也被普遍称为“隐形杀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它可能在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的情况下长期存在,却对人体的多个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肾脏和大脑。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中国前瞻医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旨在提供最新指导,帮助医生和患者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该指南是在对最新研究结果和全球指南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制定的。

它涵盖了高血压的定义、流行病学、筛查和诊断、治疗目标、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内容。

以下将对指南的修订点进行概括介绍。

首先,指南首次提出了高血压的定义。

根据指南,高血压被定义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和老年人,高血压的定义有所调整,以反映针对这些特定人群的更严格监测。

其次,指南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做了详细阐述。

高血压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了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在内的大量人口。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指南还关注了高血压在特定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

指南第三部分是关于高血压的筛查和诊断。

尽早发现高血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指南提供了详细的诊断流程和标准。

包括临床问诊、动态血压监测和静态血压测量等多种方法用于确诊和评估高血压。

治疗目标是指南的重点之一。

根据最新证据,指南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治疗目标,包括将收缩压控制在130-139mmHg之间,舒张压控制在80-89mmHg之间。

这是考虑到在高血压达标的过程中,越低的血压将带来更多的好处。

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营养咨询。

指南鼓励减盐、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此外,针对特定人群,如儿童和孕妇,指南提供了适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夜间低血压或夜间高血压多见,清晨高血压也 增多。
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增多。 常与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并存,
使治疗难度增加。
老年高血压 降压目标值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 SBP 达标。 共病和衰弱症患者应综合评估后,个体化确定血压起始治疗水平和治疗目标值。 65~79 岁的老年人,第一步应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目标血压<
二、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要点
1、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2、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三、诊断性评估
诊断性评估包括:确立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水平,判断原因为原发性或继发
性,寻找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情况。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遗传学分析 血压测量 靶器官损害
✓ 适用人群: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患者 ✓ 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 ✓ 禁忌症:噻嗪类利尿剂痛风患者禁用,高尿酸血症及肾功能不全慎用;醛
固酮拮抗剂肾衰及高血钾患者禁用;
β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 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
✓ 代表药:XX洛尔 ✓ 适用人群: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律失常、慢性心衰患者 ✓ 不良反应:疲乏、肢冷、激动不安、胃肠不适,可能影响糖脂代谢 ✓ 禁忌症:二度至三度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患者,慢阻肺、运动员、周围血
年人以及有体位血压变化的老年人使用时应当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高血压伴脑卒中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高血压伴冠心病
高血压伴冠心病药物选择
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药物首选β 受体阻滞剂或CCB( I,A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04
降压治疗的时机
04
生活方式干预
0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0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0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可以考虑
推荐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 CCB + ACEI/ARB CCB + 噻嗪类利尿剂 CCB + β受体阻滞剂 ACEI/ARB + 噻嗪类利尿剂
可以考虑使用的联合治疗方案: 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α 受体阻滞剂 + β受体阻滞剂 CCB + 保钾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 + 保钾利尿剂 不常规推荐: ACEI/ARB + β受体阻滞剂 ACEI + ARB 中枢作用药 + β受体阻滞剂
LOGO

2
部分
诊断性评估
02 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
确定高血压的诊断,确定高血压的水平分级。 A.诊室血压:未使用降压药情况下,非同日3次 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ISH:SBP≥140mmHg和DBP<90mmHg B.动态血压ABPM: 平均SBP/DBP 24h≥130/80mmHg 白天≥135/85mmHg 夜间≥120/70mmHg C.家庭血压监测HBPM: SBP/DBP≥135/85mmHg 判断高血压的病因,区分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 寻找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
THE MAIN CONTENTS
01
02 04
诊断性评估 高血压治疗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现状
03 05
高血压分层分类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
LOGO

1
部分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现状
0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现状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1.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1],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与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和2012年进行过的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2]相比,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完全一致,但患病率总体呈增高的趋势,详见表1。

表1 我国六次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但青年高血压亦值得注意,据2012—2015年全国调查,18~24岁、25~34岁、35~44岁的青年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0%、6.1%、15.0%[1]。

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南方低的现象仍存在,但目前差异正在转变,呈现出大中型城市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特点,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5.9%、34.5%和29.1%[1]。

农村地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较城市快,2012—2015年全国调查[1]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患病率(粗率28.8%,标化率23.4%)首次超越了城市地区(粗率26.9%,标化率23.1%)。

不同民族间比较,藏族、满族和蒙古族高血压的患病率较汉族人群高,而回、苗、壮、布依族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低于汉族人群[3]。

高血压发病率的研究相对较少,一项研究对我国10 525名40岁以上的非高血压患者于1991—2000年进行了平均8.2年的随访[4],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男性和女性的累计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28.9%和26.9%,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018高血压指南

2018高血压指南

2018高血压指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018 年,新的高血压指南发布,为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在 2018 高血压指南中,正常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小于 120mmHg 和舒张压小于 80mmHg。

而高血压被定义为收缩压大于等于 140mmHg 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根据血压水平的不同,高血压又分为 1 级、2 级和 3 级。

1 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 140-159mmHg 之间和(或)舒张压在 90-99mmHg 之间;2 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 160-179mmHg 之间和(或)舒张压在 100-109mmHg 之间;3 级高血压则是指收缩压大于等于180mmHg 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 110mmHg。

那么,如何诊断高血压呢?不能仅凭一次测量血压升高就诊断为高血压。

通常需要在不同的日期测量多次血压,如果多次测量结果都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才能确诊。

而且,测量血压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测量方法,比如测量前要安静休息 5 分钟以上,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测量时手臂要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等。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降低血压,还要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

这包括合理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6 克;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控制体重也很关键,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此外,还要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控制血压。

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有效控制血压时,就需要考虑药物治疗了。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五类,分别是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导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现有研究,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严重疾病密切相关。

为了引导中国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中国高血压学会与国家心血管疾病防控中心等单位联合发布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一、高血压概述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

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不同组合,高血压分为不同的级别,即正常、正常高值、高血压一级、高血压二级和高血压三级。

二、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早期预防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环节。

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包括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减轻体重、限制饮酒和戒烟等。

此外,降低钠盐的摄入也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措施之一。

三、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及分类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是根据血压测量结果和患者的病史进行判断。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形式,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生活习惯等。

四、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治疗高血压的原则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减轻体重、限制饮酒和戒烟等。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并遵循适宜的用药原则。

五、高血压并发症的防治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并发症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环节。

除了正确的药物治疗,患者还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运动、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

六、高血压的长期管理与随访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管理和随访,以保持良好的血压控制。

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评估疗效,并指导患者改善生活习惯。

此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支持。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精简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精简

状性亚临床靶器官损害。
• 早期检出并及时治疗,亚临床 靶器官损害是可以逆转的。
• 提倡因地因人制宜,采用相对
简便、费效比适当、易于推广 的检查手段,开展亚临床靶器 官损害的筛查和防治。

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umol/L(1.3~1.5mg/dl), 女性107~124 umol/L(1.2~1.4mg/dl)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 或白蛋白/肌酐比:≥30mg/g(3.5 mg/mmol)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指南更新要点
关于中国高血压和血压控制的流行病学数据
诊室血压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淘汰
更新了影响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总胆固醇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阈值,房颤等) 更新了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分层的方法 更新了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 修改了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监测程序 修改了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 修改了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评估靶器官损害
• 在高血压患者中,评估是否有
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诊断评估 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检出无症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Sokolow-Lyon电压>3.8mV或Cornell乘积>244mV·ms
超声心动图LVMI:男≥115g/m2,女≥95g/m2 •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选择使用) •踝/臂血压指数<0.9(*选择使用)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30~59ml/(min-1.73m2)]
●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

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完整版)

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完整版)

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完整版)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24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

根据诊室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需要治疗吗?IDH是一种以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特征的高血压表型。

IDH在男性中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在腹型肥胖更常见。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降压药对IDH具有保护作用。

由于IDH与不良心血管结局关联的证据在年轻患者中比在老年患者中更充分,因此对年龄<50岁的患者进行降压药物治疗也是合理的。

特别提醒:对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患者,应进行降压治疗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如何治疗?ISH定义为诊室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ISH患病率为30.33%。

ISH与心血管结局和死亡率的风险升高相关,即使1级ISH患者也是如此,在直立性高血压的ISH人群中则更为显著。

四、降压药是早晨服,还是夜间服?一般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在早晨服用降压药。

早上与晚上服药降压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与早上服药相比,晚上服用降压药并不能带来更多心血管获益。

除非明确需要控制夜间血压升高,不应常规推荐睡前服用降压药。

五、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而非仅依据血压水平。

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六、心血管危险因素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导致更多的脑卒中发生,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显示,控制血压的同时补充叶酸,可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风险21%。

2、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360μmol/L;合并痛风发作者控制血尿酸水平<300μmol/L;不建议将血尿酸水平降至<180μmol/L以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降压治疗策略
(1)降压治疗的目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
中、心肌梗死、心 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 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
(2)降降压达标的方式: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
病情,在 4 周内或 12 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Ⅰ,C)。
诊室血压
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是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 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诊室自助血压测量(automated office blood pressure,AOBP)可以减少白大衣效应。
如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需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在桡动脉搏 动消失后再升高 30 mmHg,然 后以恒定速率(2 mmHg/s)缓慢放气。
③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 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 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④精神高度焦 虑患者,不建议家庭自测血压。
评估靶器官损害
心脏:左心室肥厚(LVH)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
肾脏: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或尿白蛋白排
③症状及既往史:询问目前及既往有无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
动、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症状及治疗情况。
④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例如肾炎史或贫血史;肌无力、发作性软瘫等;阵发性头痛、心
悸、多汗;打鼾伴有呼吸暂停;是否长期应用升高血压的药物。
⑤生活方式:盐、酒及脂肪的摄入量,吸烟状况、体力活动量、体重变化、睡眠习惯等情况。

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

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

降压药物治疗策略
• 1.降压药应用的基本原则 • • ➤ 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初始治疗用药, 建议根据特殊人群的类型、合并症选择针对性的药 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 ➤ 应根据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选择初始单药或联 合治疗。 • ➤ 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 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根据需要, 可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 • ➤ 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h血压, 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 3)联合治疗: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 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 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 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对血压 ≥140/90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 疗。 • 4)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合并症的不同和药 物疗效及耐受性,以及患者个人意愿或长期承 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降压药物。 • 5)药物经济学:高血压是终生治疗,需要考 虑成本/效益。
• ➤ 将房颤列入伴随的心脏疾病(新增); • ➤ 将糖尿病分为新诊断与已治疗但未控制 两种情况,分别根据血糖(空腹与餐后) 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诊断; • ➤ 将心血管危险因素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 症的诊断标准改为≥15 µmol/L,高同型半胱 氨酸血症是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 根本目标和治疗原则 •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 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 低本身。 •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 险水平决定给予降压药物,同时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疾病。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策略,以 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LOGO
02 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
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 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 血压计、手指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家 庭监测。 电子血压计每年≥1次校准。 初诊/血压不稳:早晨-晚上每天监测 血压稳定:1-2次/周

3
部分
高血压的分层分类
03 高血压的分层分类
LOGO
诊断:原发性高血压(3级 很高危)

4
部分
高血压的治疗
04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降低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在条件允许下,采取强化降压治疗,以取得最大的 心血管获益。 治疗:生活方式改善+药物 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140/90mmHg; 能耐受及部分高危以上患者<130/80mmHg。
04
降压治疗的时机
04
生活方式干预
0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0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0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可以考虑
推荐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 CCB + ACEI/ARB CCB + 噻嗪类利尿剂 CCB + β受体阻滞剂 ACEI/ARB + 噻嗪类利尿剂
可以考虑使用的联合治疗方案: 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α 受体阻滞剂 + β受体阻滞剂 CCB + 保钾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 + 保钾利尿剂 不常规推荐: ACEI/ARB + β受体阻滞剂 ACEI + ARB 中枢作用药 + β受体阻滞剂
LOGO

2
部分
诊断性评估
02 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
确定高血压的诊断,确定高血压的水平分级。 A.诊室血压:未使用降压药情况下,非同日3次 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ISH:SBP≥140mmHg和DBP<90mmHg B.动态血压ABPM: 平均SBP/DBP 24h≥130/80mmHg 白天≥135/85mmHg 夜间≥120/70mmHg C.家庭血压监测HBPM: SBP/DBP≥135/85mmHg 判断高血压的病因,区分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 寻找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

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精选全文

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每年的 5 月 17 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据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 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已达到27.9%(标化率23.2%),这就意味着,平均每4 个成年人里,可能就会有一个高血压患者。

并且此次调查与过去的5 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相比,患病率总体呈增高的趋势。

值世界高血压日来临之际,就让我们回顾学习一下这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吧。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危险因素•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

研究人群24 小时尿钠排泄量中位数增加2.3g (100mmol/d) ,收缩压(SBP) /舒张压 (DBP) 中位数平均升高 5 ~7 /2~4 mmHg。

现况调查发现 2012 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的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为 10. 5g,较推荐的盐摄入量水平高了 75. 0%,且中国人群普遍对钠敏感。

•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全球人群全因死亡的风险,同时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体质指数(BMI) 的增加,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的1.16 ~1.28 倍。

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关联最显著。

•过量饮酒:限制饮酒与血压下降显著相关,酒精摄入量平均减少67%,SBP 下降 3.31mmHg,DBP 下降 2.04mmHg 。

目前有关少量饮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证据尚不足,相关研究表明,即使对少量饮酒的人而言,减少酒精摄入量也能够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长期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

•其他危险因素:除了以上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新指南的治疗流程
早 体现了更早进行药物干预的治疗理念
初诊高血压
血压单位为mmHg
*中危且血压≥160/100mmHg 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评估其他危险因素、亚临床 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患
生活方式干预
PP-NOR-CHN-0422 Expire Date:2019-
很高危
高危
中危*
立即开始 药物治疗
监测血压及其他 危险因素数周
治疗 2018中国高血压指南
治疗
治疗策略 治疗目标值 治疗流程 药物治疗原则



足/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PP-NOR-CHN-0422 Expire Date:2019-
2018中国高血压指南:强化降压

的治疗策略
•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 症和死亡的总危险。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 身。
冠心病患者<14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 应注意DBP不宜降得过低
血压目标应<130/80mmHg
CKD
无白蛋白尿者<140/90mmHg,有白蛋白尿者<130/80mmHg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130/80mmHg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DBP:舒张压;CKD:慢性肾脏疾病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略,以取 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降压目标值仍为140/90mmHg,
但同时指出,如可耐受可进一步降


PP-NOR-CHN-0422 Expire Date:201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要点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要点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要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于2018年12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指南共分为10个章节,并对重要章节和段落进行了要点总结。

现将指南所有的要点汇总如下,供广大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学习和了解新版指南的核心内容。

要点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

-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

-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要点2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

要点3A 诊室血压测量步骤- 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 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淘汰。

- 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气囊长22~26 cm、宽12 cm),肥胖者或臂围大者(>32 cm)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

- 首诊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 测量血压时,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如果SBP或DBP的2次读数相差5 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

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3分钟时测量。

- 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

要点3B 各种血压测量方法评价-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血压防治指南概述及范文模板
1. 引言
1.1 概述
高血压,即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之一。

它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等。

为了更好地防治高血压这一全球性挑战,各国医学专家和研究机构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定期发布高血压防治指南以提供医务人员和患者参考。

本文将对2018年发布的最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概述,并详细解读其中的要点内容。

1.2 文章结构
本文分为引言、相关背景、2018高血压防治指南概述、详细解读和结论及展望五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体介绍,说明撰写该篇文档的目的以及文章结
构安排。

在相关背景部分,我们将介绍关于高血压的定义和流行病学数据,以及它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和风险。

同时,我们还将总结过去防治高血压的经验,并介绍现在的进展情况。

接下来,在2018高血压防治指南概述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该指南的发布机构及背景,并概述指南的主要内容和更新之处。

此外,我们还会介绍参与制定指南的专家团队和制定方法论。

然后,在详细解读部分,我们将重点讲解2018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要点内容。

具体包括血压测量及诊断标准的更新、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的推荐与权重评定以及药物治疗策略及用药选择建议的更新。

最后,在结论及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所讨论内容对患者与医生产生的影响,并强调防控高血压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会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上需要关注和深入探索的问题。

1.3 目的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并解读2018年发布的高血压防治指南。

通过对相关背景、指南要点和意义的介绍,希望能够提高读者对高血压防治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本
文也将为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相关背景:
2.1 高血压的定义和流行病学数据: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成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人数已经超过10亿,并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2.2 高血压带来的健康问题和风险: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和其他相关健康问题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并损害动脉壁,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患病风险。

此外,长期不控制高血压还会对肾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2.3 过去防治高血压的经验总结和进展:
过去几十年间,在公共卫生层面广泛开展了针对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包括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供有效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努力,使得高血压患者管理和控制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尽管已有重要进展,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高血压患者未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标。

通过对相关背景的介绍,可以看出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预防高血压,发布最新指南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2018年发布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探讨其中包含的更新内容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3. 2018高血压防治指南概述:
2018年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是一份关于高血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最新指南,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权威的指导。

3.1 指南发布机构和背景介绍:
本次指南由多个国际权威医学组织合作发布,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等。

这些组织在高血压领域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3.2 指南的主要内容和更新之处:
该指南对于诊断标准、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以及药物治疗策略进行了全面更新。

其中,诊断标准方面主要侧重于血压测量方法的改进和精确度提升;生活方式干预则提出了更具体、实用的建议,并给予不同干预措施相应的权重评定;药物治疗策略方面对用药选择建议进行了更新,并结合个体化情况给出了相应建议。

3.3 指南制定过程中的参与者和方法论:
指南的制定是基于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结果,并经过多次专家讨论和权威机构的审查。

在制定过程中,科学证据以及专家共识起到了关键作用,确保指南内容准确可靠。

同时,各类医疗机构、药企以及患者代表等也积极参与指南的制定,
以确保其中包含了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声音。

综上所述,2018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是一份权威且全面更新的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最新的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准则。

这一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促进对高血压疾病认知的提高,并推动相关领域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4. 详细解读:2018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讲解
4.1 血压测量及诊断标准更新
在2018年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测量和诊断标准也得到了更新。

根据最新的指南,成人的正常血压应该低于120/80毫米汞柱(mmHg)。

高血压被定义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30 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80 mmHg。

对于老年人来说,150/90 mmHg以下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目标值。

4.2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的推荐与权重评定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一直被视为预防和管理高血压的重要方法。

按照最新指南,在2018年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仍然被强烈推荐。

这些干预措施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当体重、增加体力活动、改善饮食结构(DASH 饮食法)以及限制饮酒。

此外,根据权重评定,改善饮食结构(DASH饮食法)和限制钠盐摄入是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中最重要的两项措施。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的风险,
并且能够对身体其他系统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4.3 药物治疗策略及用药选择建议更新
针对药物治疗策略,2018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提供了最新的用药选择建议。

根据指南,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可能不足以达到目标血压值,因此联合用药被推荐作为较为常见的处理策略。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等。

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需要,医生也将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南中还强调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从整体角度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通过详细解读2018年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这些要点,可以更好地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这些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控制和预防高血压,并降低相关健康风险。

5 结论及展望
5.1 对于患者与医生的影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

根据2018
年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点讲解,这份指南为医生提供了更新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对于患者而言,该指南推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并给出了具体的权重评定。

这些干预措施包括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限制饮酒和减少盐摄入等。

遵循这些建议将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并最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同时,指南还强调早期诊断和及时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5.2 对于防控高血压的意义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并伴随着肥胖、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不断增加而日益严重。

2018年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发布对于防控高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份指南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更可靠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促进了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其次,该指南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的重要性。

如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量等,并具体列出了权重评定。

这将帮助公众了解并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从而降低患病率和相关合并症的发生。

5.3 对于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
虽然2018年高血压防治指南针对目前已有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总结,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首先是针对不同人群或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等)的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制定。

由于这些人群在生理和病理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

其次是关于药物治疗策略和用药选择的更新。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进步,新型抗高血压药物不断涌现,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与传统药物相比的优势。

最后,还需加强高血压防控领域的科学研究,如寻找新型标志物来预测高血压发生风险、深入探索高血压与遗传背景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将有助于完善目前指南中的内容,并为未来高血压防治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综上所述,2018年高血压防治指南不仅影响着患者与医生,在患者管理和控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公共卫生工作者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份指南也给予我们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以期在高血压防治领域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