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提出重大战略部署。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使用财政性资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必须着力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众服务质量。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工作,文章就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提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的改善对策,以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的重要保障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对策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概述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预算资金的运行结果为目标导向的管理模式,是把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预算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绩效评价等手段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调节、分配和使用的动态管理过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不同于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后者更注重经济效益,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直接反映了政府的绩效管理水平,在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

1.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特征

第一,系统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是由预算管理系统决定的,从绩效目标的制定出发,通过预算控制、绩效考核、评价应用等系统的方法实施管理,内容涉及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第二,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不同于企业,单位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实施绩效管理要重点考虑资金支出的效益,针对预算资金支出效益最大化制定绩效管理目标。第三,复杂性。行政事业单位各自的职能不同,不同行业开展的经济业务也各不相同,设置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相对复杂,既有共性指标也有个性化指标。

1.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从根本来说,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单位公共服务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绩效管理水平。财政部也下发通知明确时间要求,到2022年底市县要基本建成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1)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是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则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要求。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有了很大改观,但仍然

存在沿用历史数据编制预算、重编制轻执行、甚至突击花钱等现象。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督促单位把预算管理做实做细,财政管理部门也可以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依据,审核安排预算资金,从另一方面强制要求单位强化预算管理。(2)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效能提升,增强单位竞争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涉及全员全过程,以财务部门牵头,其他业务部门协同配合,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细化管理流程,提升内部控制规范化程度,推动单位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单位内部各部门均衡积极发展,单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3)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社会效益,提升社会公信力。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有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促使单位健康、稳步发展,通过预算控制使单位花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例如一些涉及民生、公共事业的项目,通过预算绩效管理能够有效节约财政资金,取得良好的评价结果,政府将好的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就能够最大限度实现效益最大化,使政府公信力得到极大提升。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足够的主观认识和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缺乏竞争压力,部分单位领导对预算绩效管理不重视,认为把财政资金花在工作上,没有违规、资金安全就可以了,至于花得怎么样,花得好不好并不重要。有些单

位人员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次,甚至大部分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由财务人员负责完成预算绩效目标的编制。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将绩效目标进行详细分解实施控制,当然目标控制和绩效评价也就流于形式了。

2.2起步缓慢,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涉及单位各项事务,需要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要求单位要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督,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大多停留在编制预算环节进行绩效目标申报的初级阶段,工作仍处于被动状态。有些单位只是在财政部门的要求和组织下,对部分项目资金开展事后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如何却并无信息反馈和结果运用。因此,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涉及内容并不全面,有目标无监督,有监督无评价,有评价、无运用的情况比比皆是,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实效。

2.3缺乏科学适用的评价指标,无法实施有效评价

随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逐步推进,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纷纷出台政策、制定工作规程,但这些规定大都停留在政策层面,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实用性和操作性。加之行政事业单位职能不同,涉及的业务复

杂,因此很难制定出一整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将绩效指标划分为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可参照设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和信息技术落后,单位难以实现指标量化细化,无法根据需要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绩效评价指标,因此绩效评价无法有效实施。

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现状是机构精简、经费少、人员少,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困难。虽然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的同时就要求单位编制绩效目标,很多单位并没有对目标进行分析控制,只是为了获得预算经费,因此绩效管理更是无从谈起。财政部门对于重大项目通常会采用事前评审、事中控制、事后审计,并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评估。这种财政监督的方式并不能激发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时只会陷入应付检查的状态,实际工作中,甚至会出现项目进度难以把控,无法按进度拨款的情况。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和财政部门共同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明确绩效实施主体,才能真正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从主观的角度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对于预算绩效管理认同度不高,极大地阻碍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另外,绩效评价的结果并没有同干部的考核任用挂钩,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激励措施,甚至对于单位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也没有太大影响。这种现状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程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