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临床应用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93feb9a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7.png)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甘草,又称甘草草、扁担杆子,属于豆科植物,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成分。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广泛,包括具有润肺止咳、解毒祛痹、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但是,甘草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慎用或避免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同时列举甘草的禁忌症。
一、润肺止咳甘草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喉痛、支气管炎等。
甘草中的甘草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镇咳作用,并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此外,甘草还能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痰液的排泄,缓解呼吸道症状。
二、解毒祛痹甘草还具有解毒祛痹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毒素引起的炎症和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等。
甘草中的活性成分—甘草次酸能抑制溶酶体酸性糖苷酶的活性,以减少细胞膜的损伤,从而发挥解毒作用。
此外,甘草中的甘草苷等成分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发炎反应,缓解疼痛。
三、抗氧化甘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甘草中的甘草酸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物质,能显著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预防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
此外,甘草中的一些成分还能阻止DNA的氧化和酸化,减少DNA损伤的发生。
四、抗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甘草中的甘草苷还能通过抑制转录因子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五、抗炎甘草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
甘草中的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甘草苷还能抑制炎症相关的蛋白激酶的活性,起到抗炎的作用。
然而,甘草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慎用或避免使用。
以下是对甘草的禁忌症的介绍:禁忌症一:过敏体质部分人群存在对甘草过敏的情况,对甘草过敏的人群慎用甘草,以免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红肿、瘙痒等。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甘草及其制剂。
甘草的功能主治适用人群
![甘草的功能主治适用人群](https://img.taocdn.com/s3/m/e3e7286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f.png)
甘草的功能主治适用人群1. 甘草的功能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它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抗炎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对于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抗溃疡作用:甘草中的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胃粘膜的抗酸性和黏膜屏障功能,对于胃溃疡等相关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保护肝脏作用:甘草中的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抗过敏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甜素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对于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解热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素具有一定的退热作用,可以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抗氧化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
2. 甘草的主治甘草具有广泛的主治作用,适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咳嗽痰多:甘草具有止咳平喘、化痰导滞的作用,对于咳嗽痰多的病人有一定的疗效。
•胃炎、胃溃疡:甘草具有抗溃疡作用,可以保护胃粘膜,缓解胃炎和胃溃疡引起的不适症状。
•肝炎:甘草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肝炎引起的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过敏性疾病:甘草的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的症状。
•口腔溃疡:甘草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消炎作用,可以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神经衰弱:甘草具有镇静、抗焦虑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焦虑等症状。
•结膜炎:甘草具有抗炎和消炎作用,对于结膜炎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甘草的适用人群甘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适用于以下人群:•咳嗽、咳痰症状明显的人群。
•胃炎、胃溃疡患者。
•患有各种类型肝炎的人群。
•过敏性疾病患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口腔溃疡病人。
•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焦虑等症状的患者。
•结膜炎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甘草具有一定的血压升高作用,高血压患者、孕妇以及对甘草过敏的人群禁用甘草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甘草的保护肝脏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甘草的保护肝脏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141c4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2.png)
甘草的保护肝脏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甘草,又称甘草、炙草,是中医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据古籍记载,甘草具有养阴润燥、解毒提神、止咳平喘、护肝等功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甘草对肝脏有着显著的保护作用,并且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与肝脏相关的疾病。
甘草的保护肝脏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氧化作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之一,因此容易受到氧化损伤。
甘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三萜类和酚酸类化合物等天然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脏造成的损害。
2. 抗炎作用:肝脏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后,会引发炎症反应。
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并促进肝脏组织的修复。
3. 抗病毒作用: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抑制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肝炎。
4. 促进肝细胞再生:肝脏受到损伤后,需要大量新的肝细胞来替代受损的组织。
甘草中的甘草酸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增殖和再生,并加速受损肝脏的修复。
据临床研究表明,甘草不仅对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有着显著疗效,还可以在其他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甘草在临床应用中的几个常见方面:1. 肝炎治疗:甘草具有抗病毒、抗炎和解毒作用,对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有显著疗效。
临床上多用甘草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甘草与丙酸阿昔单抗联合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肝炎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害。
2. 肝功能保护:甘草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肝脏受损后的氧化应激,并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
临床上常用甘草与其他肝脏保护药物合用,如甘草与氯已定联合用于急性中毒性肝损伤的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3. 肝硬化治疗:甘草对肝硬化的治疗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研究发现,甘草可以减轻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临床上常用甘草与其他中药合用,如甘草与黄芪联合用于肝硬化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甘草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甘草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d1bd127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3.png)
甘草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甘草片是一种中药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它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和症状:1.清热解毒:甘草片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痈肿疮毒等病症。
2.祛痰止咳:甘草片有较好的祛痰止咳效果,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3.调和药性:甘草片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可用于调和其他药物的药性,增强其他药物的疗效。
4.润肺止渴:甘草片具有润肺止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热干咳、口干口渴等症状。
5.保护胃黏膜:甘草片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
用量甘草片的用量因个体情况、疾病类型和临床表现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掌握以下用量指导:1.常规用量:成人每次口服3-6片,一日3次。
儿童每次口服1-3片,一日3次。
2.调整用量:根据疾病的不同病情,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用量的调整。
3.服用方法:将甘草片研磨成粉末,饭前或饭后用温水送服。
4.禁忌与注意事项:甘草片不适用于上火、阴虚火旺、痰湿重或脾胃湿热的患者。
在服用甘草片期间,应避免烟、酒、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5.不良反应:过量使用甘草片可能会导致水肿、高血压、低钾血症等副作用,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在使用甘草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甘草片,不宜自行超量使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甘草片前应咨询医生。
3.非处方药时,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说明正确使用。
4.如出现过敏反应、体温升高、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
5.使用甘草片的过程中,应避免饮酒、吸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请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甘草片。
以上是对甘草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使用中药时,应始终遵循医生的嘱咐,合理使用,以获得最佳疗效。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5fe02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f.png)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甘草,即甘草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不仅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也被用于食品、化妆品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甘草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其抗炎抗菌作用、镇咳平喘作用、护胃作用、解毒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等方面。
一、抗炎抗菌作用甘草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菌作用。
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同时,甘草还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起到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常见细菌的作用,对一些耐药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甘草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
二、镇咳平喘作用甘草被广泛应用于咳嗽与喘息等症状的治疗。
甘草含有一种叫甘草甜素的物质,具有镇咳作用。
甘草甜素能够减轻咳嗽症状,增加细支气管的分泌物,减少气道阻力,舒张支气管,缓解喘息。
此外,甘草还具有稀痰作用,能够润滑气道粘膜,改善痰液的排出,减少痰液的黏稠度。
三、护胃作用甘草具有很好的护胃作用。
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减轻胃痛、胃灼热等症状。
此外,甘草还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能够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增加黏液的分泌,形成一层保护屏障,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损伤。
研究还发现,甘草具有抗胃溃疡的作用,可用于胃溃疡的治疗和预防。
四、解毒作用甘草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甘草中的一种物质叫甘草次酸,能够抑制有毒物质的吸收和转化,减少对器官的损害。
甘草还能够活化肝细胞内的解毒酶系统,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与排泄,减轻中毒的症状。
此外,甘草还具有抗辐射作用,能够减轻放射线对身体的伤害。
五、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甘草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甘草中的一种物质叫甘草甜素酸,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人的警觉性和反应能力。
临床上,甘草常用于治疗昏迷、呼吸抑制等症状。
综上所述,甘草具有抗炎抗菌、镇咳平喘、护胃、解毒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甘草的研究报告范文
![甘草的研究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887b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1.png)
甘草的研究报告范文甘草(Glycyrrhiza)是一种常见且广泛使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本研究报告旨在总结甘草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以及潜在的研究方向。
一、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
2. 抗溃疡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胃黏膜修复来发挥抗溃疡作用。
3. 抗病毒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等疾病。
4. 抗氧化作用: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二、化学成分:甘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甘草酸、黄酮类化合物、甘露醇以及多种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对甘草的药理作用起到重要的贡献。
三、临床应用:甘草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抗炎、止咳、化痰、抗过敏、解热、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
例如,甘草可以作为胃药,用于治疗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等疾病;甘草还可以作为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等疾病。
四、潜在的研究方向:1.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甘草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常与其他药物联用。
研究甘草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结果,有助于指导合理用药。
2. 抗肿瘤作用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甘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进一步研究甘草的抗肿瘤机制和适用范围,有助于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
3. 抗糖尿病作用研究:甘草中的甘露醇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受体等途径来改善糖尿病病情。
4. 抗氧化作用研究: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机制和效果,有助于开发新的抗衰老和抗氧化药物。
综上,甘草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甘草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糖尿病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发掘其更多的药用价值。
甘草的活性成分与临床应用及禁忌
![甘草的活性成分与临床应用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ad72a50c90c69ec3d5bb75dd.png)
1 活 性物 质 及生理 功 能
合 物 。药 理学研 究证 明 , 草 黄 酮 类 物 质 有 较 强 的生 甘 物活性 , 发挥 抗肿 瘤 、 氧化 、 炎 、 菌等 多 种药 理 可 抗 消 抗 功能 , 已成 为 医药 界关 注 的焦 点 J 。甘 草 黄 酮 类 物 质
11 活 性 多糖 .
e n .Ga c o,s e t n tse a d n ur l n n t r ,e t r h n eso e r ,l n ie na w e t n e t a u e n e sc a n l f at u g,s l e ,so c a d c na n a iu cie c mp — i a ai h p e n tma h, n o t isv r sa t o o o v n n s Ga c o c n ds e h e m o so o g i g l va e p i s u p e sv r s a d b ce i e t. o a a ip lp l g t t p c u h n ,a l it a n ,s p r s iu n a tr e a,a d h r nz d oh r me i ie .T e n a mo ie t e dc n s h a t l s a l e a e i w o e ci ia p l a in o n a ,i cu ig t e c n r i d c t n . ri e i i rlr v e ft l c la p i t fGa c o n l d n h o t n ia i s c t h n c o a o Ke o d G n a ;Glc rh ze a i yW r s a co y y r i cd;Glc rh z oy a c ai e i y y r ia p ls c h rd
甘草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甘草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5657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3.png)
甘草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其特征是骨骼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甘草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的草药,也被认为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甘草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情况。
一、甘草的药理作用及成分甘草,又称甘草、甘油,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茎叶。
它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甘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三萜皂苷和人参皂苷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骨骼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保护骨骼免受炎症的破坏。
此外,甘草还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流失。
二、临床应用甘草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
研究表明,甘草可以显著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降低骨折风险。
甘草对骨骼系统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促进骨形成:甘草中的成分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增加骨骼的形成。
2. 抗骨质吸收:甘草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吸收过程。
3. 抗炎作用:甘草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骨骼的炎症反应,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此外,甘草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髓的生长与更新,增强造血功能。
三、研究进展目前,关于甘草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然而,一些小规模的研究表明,甘草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一项研究表明,甘草提取物对老鼠模型中的骨质疏松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这些实验结果显示,甘草可以显著提高老鼠骨密度,并减少骨质流失。
另一项研究发现,甘草对人体骨骼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促进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甘草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骨骼细胞来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然而,这些研究结果还需要更多的实验验证和临床研究的支持。
此外,甘草的用量和剂型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四、安全性与副作用甘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安全性和副作用也是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
甘草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甘草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8ef435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f.png)
甘草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一、甘草的简介甘草,学名为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为甘草、甘杨梅,是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茎。
甘草具有甜味,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镇咳等功效,在中医学中常用于治疗不同疾病。
二、甘草的用法用量甘草可以用于煎剂、泡酒、泡茶等多种制剂,以下是甘草的常见用法和用量:1.成药剂型用法:–煎剂:将甘草研磨成粉末,加水煎煮后饮用。
–口服颗粒:甘草制成颗粒剂,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服用。
2.茶剂用法:–将干燥的甘草片或甘草颗粒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沸水,冲泡成茶后饮用。
–每次饮用的用量视个人体质和疗效需要而定,一般为3克至6克。
3.外用用法:–甘草提取物可以用于外用药膏或贴膏中,按照医生指导使用。
甘草作为药物,用量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疾病进行调整,不同的病症使用剂量有所差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三、甘草的功能主治甘草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常用于治疗以下病症:1.清热解毒:–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痈肿疮疖等病症。
2.润肺止咳:–甘草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咳嗽、咳痰等症状。
3.祛痰化湿:–甘草能够帮助身体祛痰化湿,适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病症,如黄疸、泄泻等。
4.缓解疼痛:–甘草对缓解疼痛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胃痛、头痛等症状。
5.抗溃疡作用:–甘草具有一定的抗溃疡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6.调节免疫系统:–甘草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总之,甘草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病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然而,由于甘草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超量使用。
甘草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甘草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950cd850e2524de5187e8b.png)
EFH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甘草甜素能直 接 破 坏 试
管内病毒细胞, 对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也有抑制作 用。 甘草甜素的抗病毒作用除了对病毒粒子的直接 作用, 与其诱生干扰素、 增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也 有一定关系M%N。
EFI
解毒作用
实验证明甘草 及 其 多 种 制 剂 对 多
种药物中毒、 动物中毒、 细菌中毒等都有一定的解 毒作用, 能缓解中毒症状, 降低中毒动物的死亡率。
中国药房 C !$$!, %"D1EF!!) [B] @#A 徐惠明) 芍药甘草汤临床应用近况 ) 广西中医药C !$$!C
科疾病, 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2D"EF!%) D收稿日期: !$$#=$1=%1E
@%A 王
访, 苏耀海 ) 甘草的药理作用及 临 床 应 用 @BA) 时 珍 国
9 987 989
98987
: :87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 症状基本消失, 每天睡眠 2 ; 以上为显效; 症
明、 攒竹、 鱼腰、 角孙、 百会、 风池、 安眠穴。 手法: 一指禅推法 、 抹法、 按揉法、 扫散法、 拿法。 操作: 患者坐位或卧位。 医者行一 继之指按、 指揉印堂、 神庭、 太阳、 指禅推法, 反复分推 "42 遍。 睛明、 攒竹、 鱼腰、 角孙、 百会, 每穴 % 567 ; 结合抹前额 "42 遍; 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 反复 "42 遍。 行双手 扫散法, 约 % 567 ; 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 反复 "4. 遍。 作者单位: "$$%0" 作者简 介 : 徐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昭 (!#$$% ) , 男, 医师, 从事骨伤推拿临床治
甘草对肾脏疾病的保护与治疗作用
![甘草对肾脏疾病的保护与治疗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451b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7.png)
甘草对肾脏疾病的保护与治疗作用甘草,又称甘草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在中医中,甘草被广泛用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护肝利胆、舒缓神经等方面。
除此之外,研究发现甘草还对肾脏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甘草对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情况。
一、甘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甘草主要由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苷等多种活性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赋予了甘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与肾脏疾病相关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氧化作用: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肾脏的损伤,降低肾脏疾病的风险。
2.抗炎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脏炎症的程度,保护肾脏功能。
3.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甘草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免疫反应过度,减少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的发生。
4.抗纤维化作用: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肾脏纤维化的进程,减少肾脏组织瘢痕形成,维护肾脏结构的完整性。
二、甘草在肾脏疾病中的保护作用甘草对肾脏疾病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一方面,甘草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肾脏炎症的进展,降低肾脏损伤。
另一方面,甘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对肾脏的伤害,维护肾脏功能的稳定。
此外,甘草还可以抑制肾脏纤维化的发展,减少肾脏结构的破坏。
实际临床应用中,甘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常见的应用方式包括口服、中药煎剂、针灸等。
此外,甘草还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增强其保护作用。
然而,在使用甘草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特点来确定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甘草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除了保护作用,甘草还被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的治疗中。
一方面,甘草可以改善肾脏炎症状态,减轻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甘草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降低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的发生。
此外,甘草还可以辅助改善肾脏功能,促进康复进程。
中药甘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中药甘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8cf83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b.png)
中药甘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在中医药领域,甘草有着“百搭之王”的称号,属于临床医学上比较常用的配伍药材。
甘草性味甘平,在我国中医药历史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能够起到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药性等功效。
中药甘草的药理作用突出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尤其在抗病毒、抗肿瘤、抗炎、抗菌、神经保护等方面有着突出功效。
基于此,本文对中药甘草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药甘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引言中药甘草在《伤寒论》中有着极高的“出场率”,超过7成的方剂使用了甘草,这充分展现出了甘草在临床医学上的药用价值。
虽然甘草的药用价值显著,但并非任何疾病的临床治疗都可以应用甘草,必须要在辩证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灵活使用中药甘草[1]。
1.中药甘草的药理作用1.1抗肿瘤作用肿瘤是目前临床医学上比较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之一,肿瘤的治愈率偏低,患者生存期普遍较短,身体需要长期承受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绝大多数人群都“谈癌色变”。
中药甘草能够起到比较好的肿瘤预防及肿瘤治疗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癌细胞凋亡,有效降低肿瘤细胞活性。
中药甘草在抗肝癌、胃癌、肾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结肠癌、舌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等均有重要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中药甘草中含有大量甘草苷、异甘草素、光甘草定、甘草多糖、甘草查耳酮H等物质,这些活性成分是中药甘草具备抗肿瘤药理作用的重要因素。
以中医治疗肝癌为例,中药甘草入药可以有效应对肝癌的快速发展。
甘草苷能够起到诱导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除了甘草苷以外,甘草素同样可以起到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药理作用。
另外,甘草中的黄酮、光甘草定等活性成分,都能够比较好地应对肝癌疾病的持续发展。
1.2抗炎作用中药甘草具有比较强的抗炎作用,对于很多炎症疾病有着突出的治疗和抑制不良反应效果。
从整体上来看,甘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肝损伤、哮喘、肠炎、结肠炎等炎症疾病中有着突出的药理作用。
甘草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论文
![甘草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ac7b5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5.png)
甘草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论文甘草,学名为光叶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甘草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药用价值被人们充分认可。
本文将探讨甘草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以帮助读者更全面了解甘草的功效。
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苷等,这些成分赋予了甘草多种药理作用。
首先,甘草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头痛、牙痛等疼痛症状。
其次,甘草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咽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此外,甘草还具有抗痉挛、抗溃疡、抗过敏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治疗中。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甘草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研究结果显示,甘草中的甘草苷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对多种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甘草中的甘草酸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复制,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了以上临床应用外,甘草还常用于调配中药方剂中,发挥着协同作用。
甘草可以增加其他药材的药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中药方的疗效。
因此,在中医临床中,甘草常与人参、黄芪等配伍使用,共同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总之,甘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多种临床应用及研究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甘草的药理作用、药效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增进对甘草的认识,推动甘草在临床应用和科研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中药甘草功效与作用
![中药甘草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6483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c.png)
中药甘草功效与作用中药甘草,又称甘草、甘草炭,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治疗中。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补益脾胃、解毒清热、止咳化痰、缓解疼痛等功效与作用。
首先,甘草具有补益脾胃的功效。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脾胃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能量的供应。
甘草含有大量的甘草酸和黄酮类物质,具有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增进消化液分泌等作用。
此外,甘草还有滋阴养胃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其次,甘草具有解毒清热的作用。
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毒素,增强人体抵抗力。
中医常用甘草配制药方,用于治疗温病、热症和感染性疾病,如发热、咽喉肿痛、口疮等。
甘草还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快病情恢复。
此外,甘草还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甘草含有甘草酸和甘草皂苷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过敏、祛痰作用,可减少喉部炎症和分泌物的产生。
甘草还能促进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改善支气管通畅。
因此,甘草常用于治疗咳嗽、咽喉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能够缓解症状、降低炎症反应。
最后,甘草还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中医认为,甘草能够与其他药物配伍,具有增强药物功效、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的作用。
甘草与一些解痉镇痛药配合使用,可增强药物的镇痛效果,减轻疼痛感。
同时,甘草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因此,中医常用甘草治疗疼痛症状,并且甘草本身也有镇痛效果。
综上所述,甘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益脾胃、解毒清热、止咳化痰、缓解疼痛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然而,甘草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大量服用易引起高血压、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甘草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滥用和长期大量服用。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吃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be941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7.png)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吃法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ex DC.),又称甘草、苏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茎的地下部分。
甘草的药用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的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甘草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包括镇咳平喘、抗炎止痛、保护肝脏、降低血压、增强免疫力等。
下面将结合科学研究和中医药学理论,详细介绍甘草的功效和作用以及正确的食用方式。
首先,甘草具有镇咳平喘的功效。
甘草中含有丰富的甘草酸,这种化合物能够减少咳嗽引发的痉挛,并且具有镇痛作用。
因此,甘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咳嗽,尤其是由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此外,甘草还能够缓解哮喘和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因此也被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其次,甘草具有抗炎止痛的功效。
甘草中的活性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性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此外,甘草还能够抑制一些炎性物质的合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甘草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牙龈炎等。
再次,甘草具有保护肝脏的功效。
甘草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多种具有保护肝脏功能的成分,如甘草酸和甘草次酸。
这些成分可以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降低肝脏炎症水平,从而保护和恢复肝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甘草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此外,甘草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油三酯酸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钠离子重新吸收的作用,从而降低血液循环阻力和血压。
这些成分还可以减轻血管内皮的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最后,甘草还可以增强免疫力。
甘草中的苷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和抗体的产生,加强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此外,甘草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增加水杨酸的合成,从而对抗肿瘤细胞。
中药学《甘草临床应用》
![中药学《甘草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f090f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70.png)
【临床应用】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应用甘草流浸膏或甘草粉可改善患者症状,使患者体力增强、血钠增加、血压升高及皮肤色素沉着减退。
2.消化性溃疡甘草流浸膏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3.呼吸系统疾病甘草流浸膏和甘草片可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4.食物中毒甘草水煎灌服可用于多种食物中毒。
5.皮肤病甘草酸铵霜剂可用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
6.肝炎甘草煎剂、甘草甜素片或胶囊可用于急、慢性肝炎的治疗。
此外,甘草还可用于高脂血症、疱疹性角膜炎等疾病。
甘草制剂有抑制HIV病毒的作用,治疗艾滋病有一定前景。
【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可出现类醛固酮增多症,症状为血容量增加、浮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头痛、眩晕、心悸等,停药后症状可以消失,可给予螺内酯治疗。
甘草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总结
![甘草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e0572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a.png)
甘草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总结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发作、尿酸结晶沉积和尿酸石的形成。
甘草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痛风的治疗。
本文将从甘草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经验和副作用等方面,对甘草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甘草是一味温和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补气养阴、和中止痛等功效。
它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甘草酸、甘草皂苷、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
这些成分合作作用,发挥甘草的药理作用。
甘草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关节炎症状。
研究发现,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减少白细胞的活性,降低炎症反应。
此外,甘草还能够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水平。
甘草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经验丰富。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甘草能够改善体内的阴阳失衡现象,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症状。
临床上,通常将甘草与其他草药配伍使用。
例如,甘草和桑葚可以合用,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甘草和川芎可以合用,可以行气活血、消除瘀血和疏通经络。
此外,甘草还可以作为辅助药物搭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可待因等镇痛药一起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甘草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仍需注意一些使用事项。
甘草中的甘草酸会增加血压,因此有高血压的病人慎用。
另外,长期大量使用甘草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甘草治疗痛风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使用剂量和治疗时长。
总而言之,甘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在痛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其具有抗炎、清热解毒、补气养阴等多种功效,可以缓解症状,改善体内的阴阳平衡。
在临床应用中,甘草通常与其他草药配伍使用,通过不同的药物组合发挥治疗作用。
然而,患者在使用甘草治疗痛风时,仍需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控制使用剂量和治疗时长,以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
![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8bc8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a.png)
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甘草,又称甘草根,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药用功效和临床应用广泛。
甘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
一、抗炎作用甘草含有大量的甘草甜素,具有强烈的抗炎作用。
它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
甘草还能促进溃疡的愈合,对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二、镇痛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镇痛作用,对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都有一定效果。
甘草还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对于关节炎、肌肉疼痛等有良好的疗效。
三、抗溃疡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抗溃疡作用,能够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的愈合。
临床上常用甘草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四、增强免疫功能甘草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甘草可以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增加淋巴细胞的活性,对于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非常有效。
五、临床应用甘草在临床上有多种用途。
首先,甘草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等胃部疾病。
其次,甘草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咳嗽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甘草还可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等。
另外,甘草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如湿疹和荨麻疹等。
总之,甘草是一种药效广泛的中药材,其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备受肯定。
抗炎、镇痛、抗溃疡和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使得甘草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甘草时,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的介绍,相信读者对甘草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于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发现的地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将中药的价值发掘出来,造福于人类的健康。
甘草化痰止咳的中药利器
![甘草化痰止咳的中药利器](https://img.taocdn.com/s3/m/c8bdb8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2.png)
甘草化痰止咳的中药利器甘草,又称为甘草,是中医药学中常见的一味药材。
其性味甘平,入脾、肺经,具有补益脾胃、滋养肺阴、化痰止咳的作用。
甘草化痰止咳的功效在中药临床应用中广受好评。
本文将介绍甘草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合理用药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甘草的药理作用甘草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主要成分包括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水合膦、甘草苷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甘草酸。
甘草酸具有抗炎、解痉、镇痛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咳嗽、咽痛等症状。
甘草酸还可以促进胃肠道黏膜细胞分泌黏液,形成保护膜,有助于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另外,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镇痛、抗病毒等作用,可缓解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喉咙痛等不适。
二、甘草的临床应用甘草化痰止咳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 慢性咳嗽:甘草具有祛痰作用,能化解痰液,缓解咳嗽。
尤其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引起的咳嗽效果显著。
2. 咽喉疼痛:甘草的药理成分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可缓解咽喉疼痛、发炎引起的不适。
3. 经典感冒症状:在中医中,感冒主要表现为风寒、风热、风湿等不同类型。
无论何种感冒类型,甘草都可以作为辅助药物,具有祛痰止咳、解毒、抗炎等作用。
三、甘草的合理用药甘草作为中药,使用剂量需要合理掌握。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病情和患者体质进行调整,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1. 口服:常规情况下,甘草的口服剂量为3-9克/日,分2-3次服用。
但对于特殊情况,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应减少剂量,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 外用:甘草还可以外用,可以用于制作煎剂、冲剂,也可以通过研磨成粉末后直接涂抹于患处。
在使用甘草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如皮肤过敏、恶心、呕吐等。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四、总结甘草作为中草药中的一员,具有祛痰止咳、抗炎镇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临床应用
近年来经临床及药理研究,甘草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乙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有良好的作用,并具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及对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lensis)的根及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具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泻火解毒之功,为常用中药之一。
近年来经临床及药理学研究,拓宽了它的应用领域。
1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甘草流浸膏口服,能覆盖发炎的咽部黏膜,缓和炎症对它的刺激,从而达到镇咳作用。
在临床上如以甘草配桔梗、麦冬、马勃、射干等药治疗咽炎、喉炎等,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由甘草、黄芩、丹皮、桂枝组成的抗敏合剂,具有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
甘草中含甘草次酸的苷元糖蛋白(LX)成分,对鼠过敏性休克有保护效应,抑制IgE和组织胺合成,甘草多糖(GPS)和甘草甜素(GL)亦有上述作用,用大剂量甘草配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环形血斑、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过敏性疾病,有良好效果。
以小青龙汤(含麻黄、甘草)治疗过敏性鼻炎10例,3周治疗后自觉症状改善者占73%。
在使用本方后血清IgE、组织胺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由此可见,甘草治疗的疾病与中医理论中的“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脾胃之门户”,“肺合皮毛”等观点和“甘草归肺经”相一致。
2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常配人参、茯苓、白术等补气健脾药使用,使以治疗脾胃虚弱诸症。
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是胃炎及溃疡,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寻求临床高效、低毒、低不
良反应的药物已成为医药工作者的课题。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病率高,治疗较为困难,含主要成分为甘草次酸的生胃酮,可促使胃液分泌增加,胃黏膜上皮细胞生命延长,其与胃蛋白酶结合沉淀,破坏或抑制胃蛋白酶活力。
甘草有缓急止痛的功效,对于急性腹痛疗效显著,但需大剂量应用。
甘草煎剂注入动物胃中,少量时对胃仅有轻微的抑制作用,量大的抑制作用增强,甘草解痉止痛作用是作用于末梢神经,使其弛缓,消除挛急痛,而芍药则是作用于疼痛中枢和骨髓反射方向,故在临床上甘草配以白芍则效果更好,它们不仅对浅层平滑肌,而且对深层平滑肌性脏器,如胃肠、胆囊、输卵管、膀胱、尿道或血管也能缓解其挛急,制止其疼痛,近年来实验证明甘草的解痉镇痛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3 对肝病的治疗作用
3.1 乙型肝炎乙肝在临床上发病率高,症状重,病程长,病毒标志物转阴率低,预后不良,是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中药甘草对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方法是:先用甘草甜素(GL,1支20 ml,含生药40 mg)1个疗程,120 mg GL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静滴,每日1次,30日为1个疗程后,接着用阿糖腺苷(1支200 mg 粉剂)400 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静滴,每日1次,28日为1个疗程,两药合并使用比单独使用的效果有明显提高。
治疗前进行肺穿刺活检,可见桥样坏死,腺泡样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治疗后4个月复查,见炎性细胞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范围明显缩小。
其治疗机制为:先用GL使体内干扰素增加,从而阻止病毒在肝细胞内增殖,提高以后阿糖腺苷的作用。
3.2 非甲非乙型肝炎本药是治疗慢性肝病的有效药物,它有可靠的降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作用,对肝炎炎症有相应改善,临床有效病例实现e抗原/e抗体转换较对照组多,对慢性活动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效果显著,GL和小柴胡汤与激素一样能抑制磷酸酯酶A
的活性,诱导类似脂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和膜保护作用亦为其降酶机制之一。
4 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作用
艾滋病是由性传播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病例逐渐上升,迅速蔓延,它以发热,盗汗疲倦,食欲不振,腹胀,淋巴结肿胀,肝脾肿大为主要症状,直到目前,还没有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
日本的伊藤正彦教授在体外实验中表明:GL对艾滋病毒(HIV)的增殖及细胞变性有抑制作用,他认为GL除阻止HIV增殖作用外,还能激活网状内皮系统,使血中产生干扰素,增强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使免疫力增强。
在国内研究报告表明,甘草多糖(GPS)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腺病毒Ⅲ(AdV-Ⅲ)的抑制对数可达2.5~3.0,经定量试验证明GPS 1∶32稀释对VSV仍有抑制作用,而且对多数病毒有效。
5 对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芍药甘草汤对治疗高雄激素的女性不孕症有作用,它可降低血清睾酮,促其妊娠。
动物实验证明:甘草酸治疗明显抑制了大鼠间质细胞产生睾酮的作用,也抑制雄甾二酮转化为睾酮的过程,可降低血睾酮浓度及睾丸间质细胞刺激反应性。
芍药甘草汤中芍药和甘草均有减轻卵巢、肾上腺重量的作用。
用甘草次酸处理大鼠4天,低剂量无影响,高剂量[500 mg/(kg·d)]可明显减轻日体重增长和胸腺重量,而肾上腺却呈肥大倾向,有人参皂苷样作用。
甘草有效成分的研究表明:它对人体多脏器、系统的多种疾病均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上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也必须注意甘草的一些不良反应,并在临床使用时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