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综合实验)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 专业综合实验

课程设计 专业综合实验

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是高校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时,学生需要结合所学专业知识,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实验内容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最终形成实验报告或实际产品。

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制定实验计划和方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实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路抢答器设计电子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数电 华北电力大学

六路抢答器设计电子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数电 华北电力大学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 -- 20 年度第1 学期)名称:课程或实验名称题目:六路抢答器设计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108班学号:学生姓名:陈子君指导教师:刘向军设计周数:一周成绩:日期:年月日《电子技术》综合实验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目的1.1综合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综合实验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1.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1.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

1.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2.要求2.1 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2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

要求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综合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2.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利用“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5学会撰写综合实验总结报告。

2.6通过综合实验,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力争少损坏元件。

2.7在综合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二、设计(实验)正文2.1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智力竞赛抢答器,此抢答器可以容纳六组参赛队,每组设置一个抢答按扭供抢答者使用。

设置一个“系统复位”或“抢答准备命令”按扭和一个“抢答开始命令”按扭供主持人使用。

在主持人将系统复位并发出“抢答开始命令”后,若参赛者按下抢答按扭,就显示最先抢答者的组号,指示抢答有效,并以灯和声音警示。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0篇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0篇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0篇【第1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指导老师:王建明姓名:张国生学号:XX0233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班级:05信计2班重力加速度的测定一、实验任务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二、实验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X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 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ncosα-mg=0(1)nsinα=mω2X(2)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y/X=ω2X/2g.∴ g=ω2X2/2y..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 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 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g=4π2n2h/t2.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则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材料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材料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材料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材料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材料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技能目标:学生将学会使用实验设备进行材料制备和性能测试,掌握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材料综合实验,学生将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2.材料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3.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4.材料的应用领域及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大纲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最新发展动态;4.实验法:通过材料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材料科学的原理和实验过程;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材料性能测试和制备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和功能模块;2. 学生能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具备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3.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单片机接口技术,实现与外围设备的通信和控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系统;2. 学生能熟练使用编程软件和开发工具,进行单片机的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3.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意识;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综合实验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编程基础,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学有所获。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实现,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单片机原理与结构- 熟悉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掌握其功能模块;- 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理解指令执行过程;- 学习单片机编程语言,掌握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

教学大纲:参照教材第1章至第3章,共计6学时。

2. 单片机编程与接口技术- 学习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掌握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技巧;- 了解单片机接口技术,掌握I/O口、定时器、中断等应用;- 学习外围设备与单片机的通信协议,实现数据交换和控制。

教学大纲:参照教材第4章至第6章,共计10学时。

2024综合实践课教案通用模板

2024综合实践课教案通用模板

综合实践课教案通用模板目录CONTENCT •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活动与指导•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学评价与反思•课程特色与创新01课程介绍与目标综合实践课概述综合实践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课程。

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01020304课时安排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资源利用课程设置与安排采用小组合作、个人探究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活动内容。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实践活动的充分展开。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社区资源等,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

02教学内容与方法综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时代性原则教学内容选择原则选择涉及多学科知识、技能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

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紧跟时代步伐,选择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和资源。

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信息技术手段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01明确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确保学生能够掌握。

教学难点0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难点和困惑,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突破。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目标
本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小学四年级学生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内容
1. 手工制作
学生将参与各种手工制作活动,如折纸、剪纸、画画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科学实验
学生将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循环、物体浮沉等。

通过实验,学生将研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巧。

3. 社区服务
学生将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清洁公园、帮助老人等。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学生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责任感。

4. 健康教育
学生将研究有关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如正确的洗手方法、健康饮食等。

通过健康教育,学生将学会如何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课程安排
本课程将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上进行。

每节课的时间为45分钟。

评估方式
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1. 手工制作作品展示和评价
2. 科学实验报告的撰写和评价
3. 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记录和评价
4. 健康教育知识测试和评价
注意事项
- 学生需要自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如剪刀、纸张等。

- 每位学生需要自行记录实践活动的进展和心得体会。

- 课程中的实践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和成长。

风力机叶片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

风力机叶片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

风力机叶片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2 -- 2013 年度第 1 学期)名称:风力机空气动力学题目:风力机叶片设计与制作院系:可再生能源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成绩:日期:2014年1 月11日一、目的与要求主要目的:1.掌握动量叶素理论设计风力机叶片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工程中绘图软件及办公软件的操作3.掌握科研报告的撰写方法主要要求:1.要求独立完成叶片设计参数的确定,每人提供一份课程报告2.每小组提供一个手工制作的风力机叶片二、设计(实验)正文设计并制作一个风力机叶片1.原始数据三叶片风力机功率P=6.03KW来流风速7m/s风轮转速72rpm风力机功率系数Cp=0.43传动效率为0.92发电机效率为0.95空气密度为1.225kg/m35人一组,每个小组采用一种风力机翼型,翼型的气动数据(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已知。

2.设计任务1)风力机叶片设计:根据动量叶素理论对各个不同展向截面的弦长和扭角进行计算,按比例画出弦长、扭角随叶高的分布。

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手工制作风力机叶片,给出简单的制作说明。

三、进度计划四、 数据计算选用翼型s830 1.叶片半径的计算:由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212381ηηπρP r C D V P =得,叶片直径:mC V PD P r 863.992.095.043.07225.11003.68833213=⨯⨯⨯⨯⨯⨯⨯==πηηπρ 叶片半径:m DR 932.42386.92===2.叶尖速比的计算:整个叶片的叶尖速比:31.57329.460/72260/2110=⨯⨯=⨯=Ω=ππλv R n V R设计中取9处截面,分别是叶片半径的0.15,0.20,0.30,……,0.90.3.各截面处翼型弦长:确定每个剖面的形状参数N:可根据公式:求得:由气动数据表查得最大升力系数 LC =1.5283 ,取风机叶片数 B=3,不同半径处叶片弦长的计算由程序直接给出结果及线性优化后修正弦长如下:图如下(系列1为计算弦长;系列2为修正后弦长) 94)(/9162200+=R r r R N λλπ94)(9162200+==R r B C R B C rN C l l λλπ3. 各截面处翼型的扭角:由右上图知各截面处的扭角 :αφθ-=其中φ为各截面处的入流角,α为翼型临界攻角,且由气动数据表查得最大升力系数对应的攻角为α =5°即为翼型临界攻角 根据相关关系式就可以通过迭代方法求得轴向诱导因子a 和周向诱导因子b ,迭代步骤如下:1) 假设a 和b 的初值,一般可取0;2) 计算入流角;3) 计算扭角θ = φ -α;()()r b V a Ω+-=11arctan1φ0.00000.20000.40000.60000.80001.00001.200000.51 1.52 2.53 3.54 4.55弦长随叶高的分布修正后的弦长未修正的弦长4) 根据翼型空气动力特性曲线得到叶素的升力系数Cl 和阻力系数Cd ;5) 计算叶素的法向力系数Cn 和切向力系数Ctφφφφcos sin sin cos d l t d l n C C C C C C -=+=6) 计算a 和b 的新值 2πBcr σ= φφσφσcos sin 41sin 412F C b b F C a a t n =+=-7) 比较新计算的a 和b 值与上一次的a 和b 值,如果误差小于设定的误差值(一般可取0.001),则迭代终止;否则,再回到(2)继续迭代。

水污染课程设计

水污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8 -- 2019 年度第二学期)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某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班级:环工1601学号:201605010113学生姓名:刘超轩指导教师:王淑勤设计周数:1周成绩:日期:2019年6 月20 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目的是利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技能;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介绍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步骤与设计内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特点,企业污水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处理工艺的选择依据。

然后由学生从给出的设计题目中任选一个,设计出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并进行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画出设计图。

3.要求3-7人选择一个题目和有关参数,并进行计算,因各人选择参数不同,故设计的结果也会各不相同。

要求设计出自己的风格和水平;严禁抄袭、拷贝他人成果,对于雷同结果,两人均降低1~2档设计成绩。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的编写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应装订成册,但应分两部分编写。

它一般由封面、目录、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计算书、附件、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1. 封面应包括课程设计名称, 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名称,学院及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与指导教师姓名.编写日期等。

2. 设计说明书由工程概述和设计概要两部分组成。

工程概述主要是对设计依据、设计资料、工程现状与背景、工程概况的说明。

设计概要主要是对设计指导思想的阐述、方案确定的论证和对主要设计成果的说明。

3.设计计算书主要设计内容的设计计算,包括计算过程与计算简图。

4.附件包括设计题目及其他的设计依据文件。

三、进度计划本课程设计为分散进行,在讲课过程中布置题目,于课程结束后答辩并提交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题目1. 某造纸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某造纸厂废水流量 73000 m3/d,主要污染物为COD 1153 mg/L, BOD5 308 mg/L,SS 125 mg/L,pH 11。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8 -- 2019 年度第 1 学期)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题目: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班级:环工1601学号:201605010109学生姓名:胡言午指导教师:郝润龙设计周数:二周成绩:日期:2019 年 1 月12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1.目的 (3)2.要求 (3)3.任务 (3)二、设计正文 (4)1.设计题目分析 (4)2.消声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隔声罩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隔振设计......................................................................... 1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12)四、参考文献 (13)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1.1.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通过设计,了解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噪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实验】会计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会计模拟实验报告

【关键字】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3-- 2014年度第二学期)名称:会计模拟实验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成绩:日期:一、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某个模拟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资料作为模拟实验对象,采用直观的、逼真的实验材料和道具,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及其他会计实验用具等,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更迅速、更轻松地加入角色,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本实验以模拟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为基础,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操作训练,有目的地检验和复习学生所学的会计理论、方法、技能和技巧。

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把枯燥、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具体的操作,使学生形象地掌握各种业务的处理及记账凭证的填写方法,掌握账簿的处理及登记方法,掌握成本核算方法,掌握各种报表的编制方法,掌握会计资料的整理归档方法,同时,学生在不同岗位进行不同操作,使之在实验中,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提高职业工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财务会计实训,使得学生较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

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每位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能够切身的体会出纳员、材料核算员、记账员等会计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巩固学习内容,掌握会计核算操作的基本技能加深对会计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过硬的会计人员。

频率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频率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频率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频率综合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了解频率分布、概率等概念。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频率综合实验,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兴趣,增强探究精神,提高对科学实验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频率综合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

教材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章节涉及频率分布、概率计算、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等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频率分布表的绘制,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讲解频率综合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技能;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资料等。

教材以《物理实验》为主,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频率分布表、概率计算器等,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多媒体资料包括实验视频、动画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实验现象。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能力;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频率综合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规定了教学进度、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考虑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兴趣爱好,尽量在学生感兴趣的时段进行教学。

教学地点选择实验室,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七、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进行设计。

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项目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1 -- 2012 年度第 1 学期)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题目: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成绩: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补充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途径。

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中噪声污染,振动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的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物理性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设计正文实验室通风系统配有风机一台(风机流量5712~10652m3/h,风机叶片数为10,风机进气口和排气口尺寸均为φ300mm,风机外形尺寸为880×380×730mm),转速800r/min,风机与其同轴的电机总重量为1500Kg,经实测,风机、电机近声场噪声频谱如下表所示,根据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实验室等作业场所的噪声标准为80dB(A),震动降低15dB,电磁辐射也超出了国家标准,为了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本人将对该风机进行物理性控制工程设计。

设计依据:(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设计方案简述:根据噪声测试和声源分析,主要噪声为风机、电机运转的振动和进气口气流搅动引起,声源位置位于建筑物内实验室房间,主要影响范围为房间内以及相邻区域的工作、流动人员,设施在隔声、减振上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根据GBZ 1-2002标准允许限制为80dB(A),振动级也超出15dB,可采取建造隔声罩、加装减振设施、进风口消声改造、构建接地辐射的方法达到目的。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及相关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

3. 学生能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分析实际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和程序编写。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相关开发工具和调试技巧,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3. 学生能运用单片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培养对电子信息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感兴趣,但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单片机基础理论:回顾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等,重点讲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等模块的功能和应用。

2. 单片机编程语言:以C语言为基础,介绍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单片机实验操作:结合教材章节,进行以下实验:-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学习单片机I/O口控制,实现LED灯、蜂鸣器等设备的控制。

- 中断控制实验:掌握中断系统的使用,实现外部中断控制。

-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学习定时器/计数器的配置,完成定时控制等功能。

- 串行通信实验:了解串行通信原理,实现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机械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机械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机械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基本原理,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与功能。

2.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设计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掌握基本的加工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加工。

2.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机械故障排查与维修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项目中发挥各自专长,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

2.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遵循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敢于面对挑战,勇于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综合实训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欲望高,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备的构造、功能、工作原理等,涉及课本第一章内容。

- 机械零件的识别与分类- 机械运动与传动方式- 常用机械设备的结构与功能2. CAD软件应用: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设计,涉及课本第二章内容。

-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功能- 简单机械零件的绘制方法- 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与渲染3. 机械加工工艺:包括基本加工方法、加工工艺过程等,涉及课本第三章内容。

- 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及设备- 铣工、车工、钳工等基本操作-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编制与实施4. 实践操作: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 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机械零件的加工与装配- 小组项目: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机械设备5. 故障排查与维修: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故障排查与维修能力,涉及课本第四章内容。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202X姓名:X X学号:1207050227指导教师:XXX设计时间:2014.12.22—2015.1。

4成绩:评实验一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定理的验证实验一、设计目的1。

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理论.要求掌握模拟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以及如何选择采样频率才能使采样后的信号不丢失信息;2. 要求掌握频率域采样会引起时域周期化的概念,以及频率域采样定理及其对频域采样点数选择的指导作用。

二、程序运行结果1。

时域采样定理验证结果:2。

频域采样定理验证结果:三、参数与结果分析1。

时域采样参数与结果分析:对模拟信号()ax t以T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的采样信号的频谱会以采样角频率Ωs(Ωs=2π/T)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

采样频率Ωs必须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才能使采样信号的频谱不产生频谱混叠。

() ax t的最高截止频率为500HZ,而因为采样频率不同,得到的x1(n)、x2(n)、x3(n)的长度不同。

频谱分布也就不同。

x1(n)、x2(n)、x3(n)分别为采样频率为1000HZ、300HZ、200HZ 时候的采样序列,而进行64点DFT之后通过DFT分析频谱后得实验图中的图,可见在采样频率大于等于1000时采样后的频谱无混叠,采样频率小于1000时频谱出现混叠且在Fs/2处最为严重。

2.频域采样参数与结果分析:对信号x(n)的频谱函数进行N点等间隔采样,进行N 点IDFT[()NXk]得到的序列就是原序列x(n)以N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的主值区序列。

对于给定的x(n)三角波序列其长度为27点则由频率域采样定理可知当进行32点采样后进应该无混叠而16点采样后进行IFFT得到的x(n)有混叠,由实验的图形可知频域采样定理的正确性.四、思考题如果序列x(n)的长度为M,希望得到其频谱在[0, 2π]上的N点等间隔采样,当N<M 时,如何用一次最少点数的DFT得到该频谱采样?答: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可以先对原序列x(n)以N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取主值区序列,再计算N点DFT则得到N点频域采样。

FPGA综合实验期末课程设计

FPGA综合实验期末课程设计

FPGA综合实验期末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FPGA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能够综合运用FPGA进行电子系统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FPGA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熟悉FPGA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

3.了解FPGA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4.能够使用FPGA开发工具进行程序设计。

5.能够进行FPGA硬件编程和调试。

6.能够独立完成FPGA综合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FPGA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FPGA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

3.FPGA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4.FPGA综合实验的设计和实现。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FPGA概述1.1 FPGA的基本原理1.2 FPGA的结构和分类1.3 FPGA的应用领域第二章:FPGA编程语言2.1 硬件描述语言(HDL)2.2 VHDL语言的基本语法2.3 Verilog语言的基本语法第三章:FPGA开发环境3.1 FPGA开发工具的使用3.2 设计流程和步骤3.3 FPGA硬件编程和调试第四章:FPGA应用案例4.1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4.2 数字通信应用4.3 嵌入式系统应用第五章:FPGA综合实验5.1 实验目的和意义5.2 实验内容和步骤5.3 实验结果和分析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讲解FPGA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FPGA应用案例。

4.实验法:进行FPGA综合实验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FPGA综合实验》2.参考书:相关的FPGA技术书籍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实验视频等4.实验设备:FPGA开发板、编程器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充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刘春林_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刘春林_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实验报告综合课程设计(LTCC材料研制)学号: 2013030302008姓名:刘春林指导教师:苏桦实验日期: 2016年9月21号实验名称: LTCC材料研制一、实验室名称:211楼601、609(电子陶瓷制备实验室)二、实验原理:三、实验目的:四、实验内容:1.称量并得到Mg2SiO4为主料的陶瓷材料,经过LTCC工艺制作成品陶瓷;2.对主料中分别进行掺杂,掺杂分别为:2wt%BBSZ玻璃、4wt%BBSZ玻璃、2wt% V2O5、4wt% V2O5、2wt% Bi2O3、4wt% Bi2O3;3.对不同掺杂得到的物料进行宏观参数测量,如介电常数、品质因数Q和频率的乘积以及物料的密度、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QM-3SP2行星式球磨机、SX-7.7-17硅钼棒超高温电炉、电子天平、烧杯、研钵、烘箱、液压机、筛子。

六、实验步骤:1.配料。

首先采用计算工具准确计算出各种原料的理论值,其中主料为Mg2SiO4,需要150g,原料为MgO和SiO2,再根据其纯度换算出实际值,实际称量MgO 为87.693593g,SiO2为64.707352g;然后在电子天平上称量,称量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统一的精度,力求称量结果准确无误,同时还需注意不要引入杂质;2. 一次球磨。

将所得的配料依次倒入尼龙罐,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置于QM-3SP2星型式球磨机上球磨10h,采用的转速为 300 r/min;3. 烘干。

将一次球磨所得的均匀混合物倒出置于100℃的烘箱中快速烘干,这一步骤应该注意观察静止的混合物是否出现水分层,如果出现则应该减少一次球磨中的加水量,因为水层将导致材料的混合不均;4. 预烧。

将上一步得到的烘干物碾碎过40目筛子,将粉料倒入刚玉坩埚,以 3℃/min的速率升温到 1150℃保温 3h 后自然冷却、碾碎;5. 为了使Mg2SiO4陶瓷能够在 900℃附近实现致密烧结,必须添加助烧剂。

浮力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浮力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浮力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浮力的基本概念,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以及学会使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浮力大小的计算。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1.了解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3.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4.能够运用浮力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5.能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浮力大小的测量。

6.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基本概念、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1.浮力的基本概念:介绍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使学生理解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其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重量。

2.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应用,使学生知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从而能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浮力大小的测量。

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使学生掌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即浮力随着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增加而增加。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浮力的基本概念、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法:学生进行浮力实验,使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和体验浮力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一和实验二结果图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
提供编码位时钟
模块8:TH5(单极性码)
模块13:TH3(滤波法位同步输入)
滤波法位同步时钟提取输入
模块13:TH4(BS1)
模块8:TH9(译码时钟输入)
提供译码位时钟
模块8:TH1(HDB3输出)
模块8:TH7(HDB3输入)
将编码信号送入译码单元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信号源】→【通信原理实验】→【滤波法及数字锁相环位同步法提取】。将13号模块S2拨上。将S4拨为1000。
实验名称
实验一:滤波法位同步提取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滤波法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及其对信息码的要求。
2、掌握用数字锁相环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及其对信息代码的要求。
3、掌握位同步器的同步建立时间、同步保持时间、位同步信号同步抖动等概念。
实验器

1、主控&信号源、2、13、8号模块各一块
2、双踪示波器一台3、连接线若干
提供编码位时钟
模块2:TH10(辅助观测帧头指示)
模块6:TH3(辅助观测-帧头指示)
提供编码帧头指示
模块6:TH5(编码输出-编码数据)
模块6:TH7(译码输入-数据)
将数据送入译码
模块6:TH6(编码输出-时钟)
模块6:TH8(译码输入-时钟)
提供译码时钟
模块6:TH4(延时输出1)
模块6:TH9(辅助观测-NRZD-IN)
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滤波法位同步电路带通滤波器幅频特性测量。
概述:该项目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测信号经滤波后对应输出幅度,从而了解并绘制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的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A-OUT
模块13:TH8(滤波法位同步输入)
码基带传输信号输入
2、开电,设置主控,选择【信号源】→【输出波形】。设置输出波形为正弦波,调节相应旋钮,使其输出频率为200KHz,峰峰值3V。
注:为了便于观测,测试点TP3是对输入信号的延时,对比TH10译码输出,这两个信号是同步的。
4、对比观测插错指示与误码指示,验证循环码的检错能力。
5、将6号模块S3按照插错控制表中的拨码方式,逐一插入不同错误,按下6号模块S2系统复位。重复步骤3~4,验证循环码的检纠错能力。
6、将示波器触发源通道接TP2帧同步信号,示波器另一个通道接TP1插错指示,可以观测插错位置。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时钟信号,帧同步信号为64K,音频信号为幅度3V、频率1KHz的正弦波。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先打开其他模块电源,7号模块最后上电。观测在没有误码的情况下“失步”,“捕获”,“同步”三个灯的变化情况。
(2)关闭7号模块电源。按住“误码插入”按键不放,打开7号模块电源。再“失步”,“捕获”,“同步”三个灯的变化情况。此时,“捕获”灯是否有闪烁的情况,为什么?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输入频率200KHz、幅度3V的正弦波。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分别观测13号模块的“滤波法位同步输入”和“BPF-Out”,调节信号源的频率。再测量“BPF-Out”的幅度填入下表,并绘制幅频特性曲线。
频率(KHz)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4、掌握CPLD实现循环码编译码的方法。
实验器材
1、主控&信号源,6号、2号模块各一块
2、双踪示波器一台
3、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框图
2、实验框图说明
循环码编码过程:数字终端的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后数据进行了分组,分组后的数据再经过循环码编码,数据由4bit变为7bit。
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循环码编码规则验证
思考:分析时钟不均匀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4)对比观测“鉴相输入1”和“鉴相输入2”,记录波形。比较两路波形的幅度和相位。
(5)对比观测“滤波法位同步输入”和“BS1”观测恢复的位同步信号。
实验名称
实验二:帧同步提取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巴克码识别原理。
2、掌握同步保护原理。
3、掌握假同步、漏同步、捕捉态、维持态的概念。
概述:本项目通过改变输入数字信号的码型,观测延时输出,编码输出以及译码输出,验证循环码编译码规则,并对比汉明码编码规则有何异同。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的端口
连线说明
模块2:TH1(DoutMUX)
模块6:TH1(编码输入-数据)
编码信号输入
模块2:TH9(BSOUT)
模块6:TH2(编码输入-时钟)
1 1 1 0
1 1 1 1
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二循环码检纠错性能检验
概述:本项目通过插入不同个数的误码,观测译码结果与输入信号验证循环码的检纠错能力,并与汉明码检纠错能力对比。
1、保持以上连线不变。
2、将6号模块S36#拨成0001(即插入单个错),按下6号模块S2系统复位。
3、对比观测译码结果与输入信号,验证循环码的纠错能力;
输入
编Hale Waihona Puke 输出输入编码输出α6α5α4α3
α6α5α4α3α2α1α0
α6α5α4α3
α6α5α4α3α2α1α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输入PN15为256K。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以“BPF-Out”为触发,观测“门限判决输出”,记录波形。
思考:分析在什么情况下门限判决输出的时钟会不均匀,为什么?
(2)以“BPF-Out”为触发,观测“鉴相输入1”,记录波形。
(3)对比“门限判决输出”和“鉴相输入1”的波形。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2号模块提供32K编码输入数据,6号模块进行循环编译码,无差错插入模式。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用示波器观测TH5处编码输出波形。
注:为方便观测,可以以TH4处延时输出作为输出编码波形的对比观测点。此处观测的两个波形是同步的。
(2)拨动拨码开关S1前四位观测编码输出并填入下表中:
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框图
2、实验框图说明
设置信号源输入,将单刀双掷开关S2上拨选择滤波法位同步提取电路,信号经一个窄带滤波器,滤出同步信号分量,通过门限判决和四分频后提取位同步信号。锁相法位同步提取,在接收端利用锁相环电路比较接收码元和本地产生的位同步信号的相位,并调整位同步信号的相位,最终获得准确的位同步信号。4位拨码开关设置BCD码控制分频。
信号源:FS
模块7:TH11(FSIN)
提供复用帧同步信号
模块7:TH10(复用输出)
模块7:TH18(解复用输入)
复用与解复用连接
模块7:TH12(复用输出时钟)
模块7:TH17(解复用时钟)
提供解复用时钟信号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实验】→【帧同步】。调节W1使A-OUT为3V。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标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CLK
模块1:TH11(编码时钟)
提供PCM编码时钟
信号源:FS
模块1:TH9(编码帧同步)
提供PCM编码帧同步
信号源:A-OUT
模块1:TH5(音频接口1)
提供PCM编码信号源
模块1:TH8(PCM编码输出)
模块7:TH13(DIN1)
提供复用第一时隙数据
实验器材
1、主控&信号源、1号、7号模块各一块
2、双踪示波器一台
3、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框图
2、实验框图说明
帧同步是通过时分复用模块,展示在恢复帧同步时失步、捕获、同步三种状态间的切换。以及假同步及同步保护等功能。
帧同步电路状态图
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帧同步提取实验
概述:该项目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误码插入情况,观测失步、捕获以及同步等指示灯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帧同步提取的原理。
300
幅度(V)
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二滤波法位同步恢复观测
概述:该项目是通过比较和观测滤波法位同步电路中各点幅度及相位,探讨滤波法位同步的提取原理以及影响因素。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的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PN15
模块8:TH3(编码输入-数据)
码基带传输信号输入
信号源:CLK
模块8:TH4(编码输入-时钟)
延时输出,便于观测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实验】→【循环码】。
(1)将2号模块的拨码开关S12#拨为10100000,拨码开关S22#、S32#、S42#均拨为00000000。
(2)将6号模块的拨码开关S16#拨为0010,即编码方式为循环码。拨码开关S36#拨为0000,即无错模式。按下S26#系统复位键。
(3)在“同步”状态下单次按下“误码插入”按键,观测三个LED灯的变化情况。然后,再长时间按住“误码插入”按键不放,观测三个LED灯的变化情况。试着按照图4分析电路状态变化的情况。
实验名称
实验三:循环码编译码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信道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2、掌握循环码编译码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