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司马迁的名言、名句、名言警句
司马迁的名言、名句、名言警句2、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
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司马迁3、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司马迁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5、不知其人,视其友。
——司马迁6、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司马迁7、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9、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司马迁10、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司马迁1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1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司马迁13、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司马迁14、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司马迁15、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司马迁16、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司马迁17、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司马迁18、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司马迁1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司马迁20、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21、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22、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司马迁23、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司马迁24、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姦富为下。
——司马迁25、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
——司马迁2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司马迁27、酒极则乱,乐极生悲。
——司马迁28、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司马迁29、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司马迁30、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司马迁《史记》中80句经典名言名句
司马迁《史记》中80句经典名言名句《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货殖列传》解释: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来;天下人碰碰撞撞,拥挤奔忙,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往。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龟策列传》解释:灾祸不会胡乱发生,幸福不会凭空到来。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商君列传》解释: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淮阴侯列传》解释: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货殖列传》解释:别人不要的我要下来,别人要的我就给予。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孙子吴起列传》解释: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这件事情。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滑稽列传》解释:相马因其外表消瘦而漏掉良马,相士因其外貌贫困而漏失人才。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勾践世家》解释: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
野兔死了,狗也没用了,就要烹煮着吃了。
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赵世家》解释:一千张羊皮也不如一张狐狸皮,一千个人的小心的低语也不如一个士人直言批评。
关于司马迁的名言名句大全带出处
关于司马迁的名言名句大全带出处导读:1、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司马迁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司马迁《史记》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司马迁《史记》7、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8、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马迁《史记》9、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销毁骨。
——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10、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史记》11、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
——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12、高祖本纪: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13、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司马迁14、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5、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司马迁《史记》16、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17、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1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司马迁19、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司马迁2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21、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史记》22、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司马迁23、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24、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司马迁说过的名言
司马迁说过的名言
司马迁(约前145年-约前86年)是中国历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书《史记》。
以下是一些司马迁的经典名言:
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意思是天下的兴衰变化,责任在于每个个体,每个人都有责任。
2.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强调学习中寻找良师的重要性,师者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解答疑惑的存在。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 强调通过广泛阅读,可以提升写作水平,使笔下之功如神。
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 意思是身为士人,必须拓展胸怀、坚定意志,扛起重任,以道义为准则。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强调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的不懈努力和上升之路。
这些经典名言体现了司马迁对于责任、学习、修养和奋发向上的思考和观点,深受后人的尊重和引用。
司马迁名言及解释
司马迁名言及解释1.司马迁的名言翻译1.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4.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5.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义。
6.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9.士为知己者死10.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1.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12.不识其人视其友。
不知道这些够不够?!2.司马迁的名言司马迁的名言:1、不知其人,视其友。
——汉司马迁《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义:如果不了解某个人,只要看看他所结交的朋友便可知一二,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所以朋友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交友者的思想品德以及为人处世准则。
2、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释义: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兴旺,失去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败亡。
3、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汉司马迁《史记·郑世家》释义:因为权势和货财结交的人,一旦权势货财消失,交情就疏远了。
指建立在私利基础上的关系最不可靠。
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释义:一个人,为了国家、民族的事业,可以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释义: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
后世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司马迁《齐悼惠王世家》释义:应当果断做决定的时候,却踌躇不决,必然会招致灾祸,而受其困扰。
司马迁最出名的名句
司马迁最出名的名句一、引言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6年),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人物。
他的最出名的名句让人们铭记于心,深刻地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思想。
二、《史记》与司马迁《史记》是司马迁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这部巨著以其严谨的史料收集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闻名于世。
司马迁在《史记》中无愧地展示了他卓越的史学才能和文学表达能力。
2.1 在《史记》中的名句1.“盛衰之理,尽备于斯矣。
”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通过对秦始皇的记述,深思盛衰之理,并从中总结出历史的不可预测性和人事的变幻无常。
2.“天下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在《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司马迁通过对五帝时代历史的总结,提出了一种历史规律,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他认为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帝国都按照这个规律演化。
3.“夫以平治天下,未有过于太平者也。
” 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司马迁对太平时代的评价充满了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在太平时期,人们往往不思进取,社会停滞不前。
2.2 司马迁的史学观点1.“无窮者,变则通。
” 司马迁认为历史是永无止境的,它以变化为本质。
他相信,只有通过对历史变迁的研究,才能够洞察世事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
2.“观古而知今,知古而明理。
” 司马迁主张通过观察和研究古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认识当下,从而明白事物发展的道理。
他认为,对于历史的深入了解是认识现实的基础。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司马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想拓宽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同时,只有有志向并努力追求,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成就。
三、司马迁的名句的影响司马迁的名句不仅仅是笔墨之间的智慧和精神寄托,更是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些名句影响深远,被人们广泛引用和传颂,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3.1 对历史的思考司马迁以其博学多才的特点,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叙述,提出了许多深刻的历史观点和思考。
司马迁名言名句
司马迁名言名句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字子长,汉朝末年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公元后世尊称为‘史圣’,被封为‘千金散人’,自号‘子夜君’,是我国古代史学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史记》等。
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独特的叙事技巧、高度的思辨能力,使他的著作在中国史学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
在他广阔的史学智慧中,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名言名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司马迁的智慧之光。
一、名言名句: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是司马迁自述《史记》著作时的感慨,也是他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自信。
这句话中的“读书破万卷”意味着他广泛阅读了海量的书籍,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使自己的写作水平达到了极高的境地,“下笔如有神”即为指他能够驾驭了自己已读书籍中的知识能够熟练地诠释出来。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的名言,是他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责任感的体现。
他认为,天下的兴衰决定于一人之所能做与不能做,每个匹夫都有责任追求真理,改变现实,改变历史。
3.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这一句出自《史记·卷十一·秦始皇本纪》中的一个小故事,比喻小人企图反抗大人物的可笑行为。
司马迁借此警示人们不要轻易挑战权势强大的人,也让人们明白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应当谦虚谨慎。
这一句短小的名言道出了司马迁对权谋的深入见解。
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出自《史记·卷一·封禅书》中描写秦始皇宴会上的演讲,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一死,但人的生命价值却各不相同。
这句话既表明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也凸显了司马迁在历史上千古一人的见解力与想象力。
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这句话出自《史记·卷十八·李斯列传》中,司马迁在描述李斯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的说辞中说的。
司马迁的名言(11篇)
司马迁的名言(11篇)司马迁的名言11. 民不知君,何以得国。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5.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6. 累累若丧家之狗。
7.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9.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10.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11.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12. 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
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13.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14.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15.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16.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7.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8.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9.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20.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21.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2.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3.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4. 舜,崩於苍梧之野。
葬於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25.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26. 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27. 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
28. 象贫则恩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29.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30.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31.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32.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义。
33. 怒发上冲冠。
34.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35. 窃钩者诛,窃国者矦。
矦之门,仁义存。
36.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37. 骐骥之踞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司马迁的诗句
司马迁的诗句一、司马迁的生平简介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字子长,汉族,司马相如之后代,东汉末年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司马迁以他的巨著《史记》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之父。
二、司马迁的诗句司马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也以他的诗句展现了他的才华与智慧。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司马迁诗句: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这句诗意味着自满和安逸会带来人的堕落与灭亡,而危难和艰辛则培养人的意志与才华。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这句诗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和社会的兴衰负责,无论是位高权重还是平凡百姓。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在诗中,司马迁鼓励有坚定志向的人永不言败,只要付出努力和冒险,即使面对困境也能最终获得胜利。
4.“鸟穷则啄,人穷则学。
” 司马迁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人陷入困境时应该不断努力学习和进步的观点。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这句诗道出司马迁在那个混乱时期,保持与众不同的独立思考和清醒认识。
三、司马迁的诗句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1.对于个人奋斗:司马迁的诗句激励了人们在面对逆境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勇气。
这一思想对于个人的奋斗和成长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对于社会责任:司马迁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负责。
这种思想引导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到社会改革和建设中去。
3.对于独立思考:司马迁在混乱的时期中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为后世人树立了榜样。
这种思想教导人们要勇敢地表达独立的意见,并不随波逐流。
4.对于学习进取:司马迁的诗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不放弃追求知识和进步。
四、司马迁的诗句在当代的启示1.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司马迁的诗句提醒人们不能陷入安逸和自满,应时刻保持危机感和警惕。
2.司马迁的思想教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负责。
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司马迁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要审视和分析信息,不盲目跟随大众舆论。
司马迁的152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的152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年代:汉朝司马迁作品:《史记》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90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腐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名言: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2.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史记》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货殖列传》4.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
《报任安书》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史记·李斯列传》6.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史记》7.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8.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襃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史记》9.“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10.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11.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史记经典名句
司马迁史记经典名句
1. "天下之事,至大至小,必以书传之" (《史记》序)
2.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史记·货殖列传》)
3. "故曰:以史为鉴,则知兴替;以人为鉴,则知得失"
(《史记·五帝本纪》)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史记·前书》)
5. "古之善为士者,微傅说以言其志" (《史记·白虎通》)
6. "天下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史记·五帝本纪》)
7. "故非无智者,非无勇者,非无政者,不可以治天下"(《史记·夏本纪》)
8. "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史记·邹阳倭贼传》)
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史记·陈涉世家》)
10. "史言之而不过,实事之而不饰,道古今之变,本始之情"(《史记·李斯列传》)。
司马迁的名言名句手抄报内容
司马迁的名言名句手抄报内容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3、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7、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8、不识其人视其友。
9、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10、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11、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义。
司马迁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司马迁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原文: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
云:“於,语发声也。
”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
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
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
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於槜李,射伤吴王阖庐。
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范蠡谏曰:“不可。
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越王曰:“吾已决之矣。
”遂兴师。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於会稽。
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於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
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勾践曰:“诺。
”乃令大夫种行成於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
”吴王将许之。
子胥言於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
”种还,以报勾践。
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
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
”於是勾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
嚭受,乃见大夫种於吴王。
种顿首言曰:“原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
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
”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
”吴王将许之。
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後必悔之。
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
”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於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饹翟,齐小白饹莒,其卒王霸。
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十大名言!
“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十大名
言!
司马迁说:“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司马迁十大名言:
1、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6、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7、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9、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
10、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1-5] [6] 。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
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
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
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司马迁名言警句
精心整理司马迁名言警句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着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原123、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4、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5、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7891011121314、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14、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15、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71819202122232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6、悲莫痛于悲哀,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
27、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28、法令因此导民也,刑罚因此禁奸也。
29303132333435,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36,民人以食为天。
37、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38、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39、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40414243444546、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47、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司马迁的名言大全赏析
司马迁的名言大全赏析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司马迁的名言,希望能帮助大家!司马迁的名言1、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司马迁2、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司马迁3、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司马迁4、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司马迁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司马迁6、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司马迁7、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9、不知其人,视其友。
——司马迁10、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司马迁11、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司马迁12、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司马迁13、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司马迁14、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司马迁15、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司马迁16、女无美恶,入宫见嫉;士无贤肖,入朝见妒。
——司马迁17、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司马迁18、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司马迁19、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销毁骨。
——司马迁20、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司马迁21、酒极则乱,乐极生悲,万事尽然。
——司马迁22、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司马迁23、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司马迁24、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司马迁25、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司马迁2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司马迁27、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司马迁28、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司马迁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30、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司马迁3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
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司马迁32、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司马迁33、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司马迁《史记》中的100句经典名言名句
司马迁《史记》中的100句经典名言名句《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1.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3.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4.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5.虽被万戮,岂有悔哉!6.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7.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9.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0.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1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12.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1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14.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15.居视其所亲, 富视其所与, 达视其所举. 窘视其所不为, 贫视其所不取, 五者足以定之矣!16.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17.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18.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9.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20.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2.聪以知远,明以察微23.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24.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5.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26.白首如新,倾盖如故,何也,知与不知也。
太史公司马迁的名言
太史公司马迁的名言马迁,字子长,又称司马迁,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主要作者。
他以严谨的历史研究态度和卓越的笔墨才华成为中国史学领域的巨擘。
在其悠久的学术生涯中,马迁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言,这些名言不仅是对历史理解的总结,更是他个人的智慧结晶。
本文将介绍太史公司马迁的几句名言,以及其背后的深意和价值。
名言一:“史书既繁,言语愈少。
”这句名言表达了马迁在历史著述中所坚持的原则。
马迁认为,著述史书虽然内容丰富、信息繁杂,但好的史书应当注重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他主张以简洁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历史事实和观点,避免文字繁琐、冗长的情况。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史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史记》成为一部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的史学巨著。
这句名言的深意在于,马迁强调了历史著述中的文字审美和表现力。
简洁明了的语言可以让读者更加轻松、迅速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言简意赅的文字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可以更好地传达历史的价值观和启示,引导读者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名言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名言是马迁对自己研究历史的一种总结和自我评价。
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最多产的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数量之繁多几乎可谓破万卷。
这句名言表达出了马迁在学术研究中的恒心和毅力,以及他对历史的严谨态度和专注精神。
马迁的这一名言,同时强调了学术研究中的难度和要求。
读书破万卷代表了广泛阅读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素材;而“下笔如有神”则要求学者在写作时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能够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点。
这种对学术的要求和自我要求,为马迁在历史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打下了基础。
名言三:“详星辰移斗转,数劫夺魄归阴。
”这句名言展现了马迁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马迁是一位卓越的历史学家,但他并不仅限于历史的研究,他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等更为广阔的话题也有敏锐的触觉和洞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迁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____《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2、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____《史记·汲郑列传》
3、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____《史记·太史公自序》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史记·陈涉世家》
5、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____《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6、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____《史记·货殖列传》
7、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____《史记·魏世家》
8、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____《史记·五帝本纪》
9、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
10、智也____《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____《史记·货殖列传》
12、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____《史记·滑稽列传》
13、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____《史记·乐书》
14、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____《史记·淮阴侯列传》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____《史记·李将军列传》
1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____《史记·项羽本纪》
17、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____《史记·赵世家》
18、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____《史记·五帝本纪》
19、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____《史记·五帝本纪》
2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____《史记·淮阴侯列传》
21、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____《史记·郑世家》
22、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____《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3、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____《史记·货殖列传》
24、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____《史记·楚元王世家》
25、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____《史记·赵世家》
26、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____《史记·日者列传》
27、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____《史记·佞幸列传》
28、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____《史记·货殖列传》
29、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____《史记·鲁周公世家》
30、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____《史记·郑世家》
31、法之不行,自于贵戚。
____《史记·秦本纪》
32、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____《史记·商君列传》
3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____《史记·陈涉世家》
34、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____《史记·淮阴侯列传》
35、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____《史记·高祖本纪》
36、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____《史记·秦始皇本纪》
37、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____《史记·货殖列传》
3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____《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9、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____《史记·苏秦列传》
40、故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
____《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
41、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____《史记·日者列传》
42、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____《史记·龟策列传》
43、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____《史记》
44、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____《史记·货殖列传》
45、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____《史记》
46、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____《史记》
47、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____《史记》
48、观话剧《司马迁》:“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汉武帝是一个开拓者,谋霸业的时代,本就不适合文人生存。
然而正是如此,才显出一个不畏死,更不惧生的文人有多么可贵可敬。
历史可以证明,一个受刑之人,活得并不苟且。
话剧《司马迁》,尽管这算不上任鸣和冯远征的巅峰作品,在感情的浓烈、情节的巧妙,或者历史的厚重感方面,似乎都可以再加强,然而司马迁本身就是一个有魅力的角色。
一家之言,千古流传。
49、唯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
____司马迁
50、人总是要死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____司马迁
51、是谁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司马迁,是太监!是阉党!是谁改良了造纸术,传承了人类文明?答案:蔡伦,是太监!是阉党!是谁伏边定远,为大唐平定西南蛮夷?答案:杨思勖,是太监,是阉党!是谁操持国政,挽唐廷于既倒?答案:鱼朝恩,是太监,是阉党!是谁拓边西北,经略幽燕?答案:童贯,是太监,是阉党!是谁扬帆远航,扬国威于万里之外?答案:郑和,是太监!是阉党!是谁只手遮天,压制祸国殃民的东林党?答案:魏忠
贤,是太监!是阉党!是谁发此水贴,图谋有爱的道友们回复?答案:楼主,是太监,是阉党............
52、东方朔是呗司马迁写入《滑稽列传》的,他在汉武帝那里的地位也相当于席子。
然而,当汉武帝宴请馆陶公主的情人董偃时,东方朔为了维护朝廷尊严,竟然横戟拦在门前,逼得武帝只好换地方,董偃也只好走后门。
奇士的风骨甚至存在于小人物的身上。
53、三千年以来,华夏各族之烈烈志士,皆求以文字固化记忆,此乃为天地存心也。
司马迁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而这一切,其根本价值原在“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郑世平《身边的江湖》这位没能留下姓名的小人物,是宫中掌印的郎官。
某天晚上,宫中闹鬼。
值班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怕出事,让郎官把印玺交给他。
郎官不给,霍光去夺。
郎官便手按剑柄正声说:臣头可得,印玺不可得!
54、三千年以来,华夏各族之烈烈志士,皆求以文字固化记忆,此乃为天地存心也。
司马迁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而这一切,其根本价值原在“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55、这位才俊,他先是用他稀疏的头发和鸭梨一般的体型颠覆了我对“俊”这个字的理解,再用关公战秦琼和龙门山周口店发现元谋人的历史故事颠覆了我对“才”这个字的理解。
当我好不容易调整出听穿越故事的心态,他却用“司马迁遭受腐刑之后,身体全腐烂了,该是多么痛苦啊”这个感叹句再一次深深地刺激了我。
56、拥有是美丽的,但不要因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的生命。
失去了太阳,你还会有星光的照耀;可以设想,屈原不失去生活的优裕和舒适,怎么会写出《离骚》这样灿烂的篇章?司马迁不失去个人的名誉和尊严,哪里会成就《史记》这样辉煌的巨著?可我等闲人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又怎么办
5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____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