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给药规范
给药法标准规范
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给药原则: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1)实习生(2)助理护士(3)进修生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
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
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6、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c. 窦腔、管腔、瘘腔(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给药程序:医生开出医嘱、处方护士接受医嘱药剂人员接受处方、医嘱并调剂护士执行三查五读原则护士遵医嘱给药进行用药后的评估给药时间:(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
(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操作步骤:1.给药前准备:1)洗手2)准备物品:做好三查: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3)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信息核查: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对床头卡)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
多种给药方式
舌下含服舌下含服(sublingual),指使药剂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完成吸收过程的一种给药方式。
舌下含服给药量有限,但因为无首过(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药物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被吸收,药物分子能顺利通过较大分子间隙,吸收完全且速度较快。
适用于需要快速比较紧急或避免肝脏的(首关)消除的方法。
药物吸收的速度按快慢排序依次为:吸入-舌下-直肠-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经皮吸收,可见口腔黏膜对药物吸收较快,仅次于气雾剂,快于肌肉或皮下注射。
但舌下用药时,药效持续期比口服用药短,所以一般仅用于急救。
舌下用药时身体应靠在座椅上取坐位或半坐位,直接将药片置于舌下或嚼碎置于舌下,药物可快速崩解或溶解,通过舌下黏膜吸收而发挥速效作用。
如口腔干燥时可口含少许水,有利于药物溶解吸收。
应注意切不可像吃糖果似的仅把药物含在嘴里,因为舌表面的舌苔和角质层很难吸收药物,而舌下黏膜中丰富的静脉丛才利于药物的迅速吸收。
直肠给药的吸收机制现代医学已证实直肠的周围有丰富的动脉、静脉、淋巴丛,直肠粘膜具有很强的吸收功能。
直肠给药,药物混合于直肠分泌液中,通过肠粘膜被吸收,其传输途径大致有三:其一,由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直接吸收进入大循环,因不经过肝脏从而避免了肝脏的首过解毒效应,提高血药浓度;其二,由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参与大循环;其三,直肠淋巴系统也吸收部分药物。
三条途径均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亦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因而直肠给药大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中医认为,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其络脉络肺,与肺相表里,而“肺朝百脉”,所以药物经直肠吸收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由肺将药物运送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同时大肠、小肠、膀胱同居下焦,肾主水液,司二便,从而为直肠给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提供了理论基础,酷似“透析”作用。
并且前列腺紧邻直肠,经直肠给药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又有局部热疗作用,不失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小儿直肠给药的正确方法
小儿直肠给药的正确方法小儿直肠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适用于一些无法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儿童患者。
直肠给药是将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治疗作用。
正确的小儿直肠给药方法具体如下:1. 准备工作:a. 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
药物可以是口服药物的悬浮液或溶液制剂,也可以是单独配制的直肠给药制剂。
b.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辅助工具,包括手套、润滑剂、纱布、儿童大小的肛门扩张器或灌肠器等。
2. 患者准备:a. 在给药前,需要让小儿患者排空肠道,通过大小便清理,避免给药时出现意外事故。
b.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姿势,可以采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3. 前庭部清洁:a. 戴上手套,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双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b. 使用湿纱布或湿纸巾轻轻擦洗患者的会阴部,清除附着物或分泌物。
4. 药物准备:a. 按照医嘱测量和准备正确剂量的药物。
b. 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医生建议加入一定量的润滑剂,有助于药物的顺利给予。
5. 给药过程:a. 戴上手套,可将药物放入儿童大小的肛门扩张器中,涂抹足够的润滑剂。
b. 轻轻扩开患者的肛门,用另一只手将药物直接放入肛门,推进直至到达约5-8厘米深处。
c. 药物给予完毕后,尽量保持患者在相同的姿势下,尽量减少因为蹦跳、转身等活动而导致药物排出。
d. 给药完成后,轻轻拔出肛门扩张器或灌肠器,并将患者的臀部轻轻闭合,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一段时间。
6. 善后处理:a. 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双手和工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b.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反应或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是否顺利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直肠给药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和安全操作规范。
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给药,建议随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此外,直肠给药也有一定的禁忌症,如直肠炎、直肠肿瘤等情况下禁止给药。
在给药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当前身体状况,确保直肠给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小儿直肠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辅助治疗儿童患者的疾病。
术后镇痛治疗规范
术后镇痛治疗规范一、镇痛药物最常用的药物有阿片类药,如吗啡、哌替啶和芬太尼;非阿片类药,如曲马多等.解热镇痛药因对锐痛和内脏痛效果较差,故较少使用.硬膜外镇痛时局麻药常选用布比卡因,其作用时间较长,如浓度低于0.2%则对运动神经的阻滞很弱,比较安全.二、镇痛方法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有口服药物,肌内、皮下、静脉注射药物和直肠给药等.由于这些方法:①不能及时止痛;②血药浓度波动大,有效镇痛时间有限,镇痛效果往往不够满意;③不能个体化用药,对于药物需求量很大的病人常镇痛不全,而对于需求量较小的病人又可能用药过量,抑制呼吸;④重复肌内注射造成注射部位,对病人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现以硬膜外镇痛和病人自控镇痛法为好.一硬膜外镇痛包括硬膜外单次和持续给药.常选用吗啡,吗啡可透过硬膜外间隙进入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髓后角的阿片受体.成人常用剂量为2~3mg/次,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 注入,注药后约30分钟起效;持续6~24小时,平均为12小时.疼痛再度出现时,可重复给药.不良反应:常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药液中加入氟哌利多2.5mg,既可增强镇痛,又可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由于注射吗啡可产生延迟性呼吸抑制,故应密切观察,最好控制一次剂量在2~3mg,对老年危重病人更应警惕.二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即在病人感到疼痛时,可自行按压PCA装置的给药键,按设定的剂量注入镇痛药,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它弥补了传统镇痛方法存在的镇痛不足和忽视病人个体差异,以及难以维持血药浓度稳定等问题.PCA装置包括:注药泵;自动控制装置,一般用微电脑控制;输注管道和防止反流的单向活瓣等.1.分类①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②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2.常用术语①负荷剂量loadingdose,指PCA迅速达到无痛所需血药浓度,即最低有效镇痛浓度MEAC 所需药量;②单次剂量bolusdose,是指病人因镇痛不全所追加的镇痛药剂量;③锁定时间lockouttime,是指设定的两个单次有效给药的间隔时间,在此期间PCA装置不执行单次剂量指令;④背景剂量basalinfusion为设定的持续给药量.3.注意事项PCA的药物配方种类较多,PCIA主要以麻醉性镇痛药为主,常用吗啡、芬太尼或曲马多等.PCEA则以局麻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复合应用,常用0.1%~0.2%布比卡因加小量的芬太尼或吗啡.无论采用PCIA或PCEA,医生都应事先向病人讲明使用的目的和正确的操作方法.PCA开始时,常给一负荷剂量作为基础,再以背景剂量维持.遇镇痛不全时,病人可自主给予单次剂量,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在此期间,医生应根据病情及用药效果,合理调整单次剂量、锁定时间以及背景剂量,达到安全有效的个体化镇痛的目的.。
直肠给药操作规范
直肠给药操作规范步骤一:直肠给药准备工作器物准备:注射器、直肠管、甘油(或石蜡油)、碘伏(酒精、生理盐水)、棉签、药品(直肠给药有专用直肠管)病员准备:排便、心理放松药品:拟用药品,38-40℃温水预热。
环境:屏风遮挡、适宜室温、光线充足或足够照明。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步骤二:直肠给药1.选择体位:使患儿采取俯卧位,截石位或左侧卧位(趴伏家长双腿之上)2.抽药:将药品抽进注射器内,继续吸入少许空气,针头向下,使空气进入管腔尾部。
3. 连接直肠管,直肠管涂抹润滑剂。
4. 插入直肠管:平缓、轻柔、插入5~10厘米。
5.注入药品:缓慢推入6.拔出直肠管步骤三:给药后处理1.患儿保持采取卧位6~15分钟。
2.注意观察有没有药液溢出,立即处理。
3.观察给药后反应,是否排便、或有不舒适等。
注意事项01.掌握直肠给药指征,腹泻严重患者临时不宜直肠注射疗法。
02.婴幼儿肠壁薄,灌肠管不要太硬,注意动作轻柔,润滑、消毒。
03.直肠给药容积不宜过大10ml以内为宜。
新生儿---2岁: 4.0ml----6.0ml,3 岁--- 5 岁: 5.0ml----10ml,6 岁--- 9岁: 9.0ml----20ml,10岁---14 岁: 20ml---- 30 ml儿童用药剂量依据小儿用药剂量为准04.把握进管深度,0-1以下5cm,1-6岁5-10cm。
7 ---14 岁: 12--15cm05.直肠给药后务必保留足够时间,以供药品吸收,通常15分钟即可。
06、庆大霉素不能直肠滴入。
07、注意药品配伍禁忌。
易过敏药应作药敏皮试,中药认为是配伍禁忌直肠给药也视为配伍禁忌。
08、直肠给药药液温度在35—40*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直肠给药后全部会产生便意。
09、给药结束后要拍拍孩子屁股,使其肌肉收缩。
10、掌握直肠给药指征: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急腹症,疑有肠坏死穿孔禁用;11,孕妇禁用,以免引发流产。
妇女月经期,产露期应慎用,严重肛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穿孔患者禁用。
护理安全管理——给药规范
护理安全管理——给药规范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三读内容包括: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五对内容包括:(5R)确认药物的剂量正确,核对处方确认药物名称正确,给药时正确执行患者身份的辩识确认正确的给药途径、确认正确的用药时间给药护理各种剂型医嘱处方准备药物严密观察吸收代谢核对5R核对5R 核对5R给药原则: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1)实习生(2)助理护士(3)进修生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
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6、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c。
窦腔、管腔、瘘腔(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给药程序:医生开出医嘱、处方护士接受医嘱药剂人员接受处方、医嘱并调剂护士执行三查五读原则护士遵医嘱给药进行用药后的评估给药时间:(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
(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操作步骤:1.给药前准备:1)洗手2)准备物品:3)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李兵锁谈中药直肠给药在儿科中的应用
李兵锁谈中药直肠给药在儿科中的应用一、相关理论直肠给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吸收使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人体内循环,从而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
中医学中则认为,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
又由于其与肺通过经脉网络连通成表里关系,药物自大肠吸收入体内后便可通过经脉复归于肺,肺朝百脉,宣发肃降,故将药物输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从而达到整体治疗的作用。
二、实践基础中药直肠给药一直是中医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早在2000多年前,名医张仲景就开始将其用于临床治疗。
考虑到婴幼儿的生理发育程度和耐受力的限制,目前直肠给药也是儿科常用给药方法之一。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小儿疾病的反复发作往往与“积食”有关。
积食指小儿乳食过量,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
小儿“积食”状态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地产生和累积的病理过程,由量变逐渐达到质变,可逐渐引发孩子的营养不良、毒素排不出、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重大健康问题,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密切关联,如反复性呼吸道感染、哮喘、泄泻、肺炎、幼儿急疹、发烧、小儿支气管炎、病毒性肠炎等。
“积食”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大致是:食欲减退、舌尖红赤并伴随口臭、唇红面赤、鼻门干燥、呼吸气热、动则汗出、睡中磨牙、喉中痰鸣且睡着尤著、便干食少、肛门红赤、手足心热、夜寐欠安、烦躁辗转、晚上哭闹呕吐等,若在此阶段对“积食”及时清积,大多可防止后续疾病的发生;而若不加调护,则可能引发发烧,咳嗽,腹泻并进而引发上述疾病。
积食危害甚重,但盲目服用消食药物或保健品则会损伤孩子的脾胃,引发或加重消化功能紊乱。
三、技术专利“凊积也”,由藿香、厚朴、枳实等多种名贵中药制成,国家专利配方,操作技术规范标准,方便快捷,无痛苦,不伤孩子脾胃,特别适合口服药物困难、打针输液无效者或不想打针输液的孩子,是优于传统服用泻药的安全用药。
兵锁儿科的清积疗法以“无病防病,有病好的更快”为目的,通过直肠给药,利用“凊积也”积食迅速分解孩子的肠道“积食”,并通过肛门排出体外,保证孩子的健康。
列举动物实验的给药途径
列举动物实验的给药途径
1. 口服给药:这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
通过将药物掺入饲料或饮水中,让动物自行摄取。
口服给药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尤其是需要长期给药的情况。
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适口性、溶解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2. 注射给药: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
这种途径可以确保药物准确、快速地进入动物体内,并可控制药物的剂量和速度。
注射给药常用于需要快速起效或需要高精度给药的实验。
3. 经皮给药:通过皮肤贴片、涂抹或喷雾等方式将药物给予动物。
这种途径适用于局部作用的药物或需要缓慢释放的药物。
4. 呼吸道给药:将药物以气雾剂或滴鼻液等形式给予动物,使其通过呼吸道吸收。
这种途径常用于肺部疾病的研究或需要全身起效的药物。
5. 直肠给药:将药物直接注入直肠内,适用于一些口服难以吸收或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
6. 腹腔给药:通过腹腔注射将药物给予动物,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或需要大剂量给药的实验。
7. 脑室给药:通过颅内注射将药物直接给予动物的脑室,常用于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药物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综合考虑实验目的、药物性质、动物特性等因素,并遵循相关的实验操作规范和伦理要求。
同时,应确保实验过程中动物的福利和安全。
直肠给药ppt课件
直肠给药(灌肠疗法)分类
.
➢ 直肠给药是祖国医学传统的灌肠法与现代医学的药物体内吸收代谢相 结合的给药方法。
➢直肠给药分类:直肠注入 (小剂量直肠推 注)、大剂量直肠灌注,直肠滴入 、直肠 栓剂。
.
工具的区别
.
各种直肠给药的优缺点 (小剂量直肠推注)
1,真正能做到直肠给药给到直肠里的只有小剂量直肠推 注,优点是直肠吸收不进入肝脏,没有肝脏的首过效应, 对于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和婴幼儿安全性高,所用剂量小。
色疗法---直肠给药
.
修正直肠 给药教程
.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直肠给药
1,直肠给药安全,疗效迅速,对于儿童及老年人肝脏脆弱的患 者尤其适用。
2,直肠给药解决了有些中西医常规方法难以治疗的疾病,如, 前列腺疾病,女性盆腔疾病,小儿发热,消化系统疾病等等, 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的给药方式。
3,直肠给药,代替了有些不必要的输液,中药尤其是清热解毒 中药代替了有些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符合国家对于输液和抗 生素的双限政策,减少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减少临床事故的 发生。
➢ 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 输布全身,从而达到全身或局部的治疗目的;
➢ 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
.
直肠给药——现代医学研究
下腔静脉
门静脉 直肠上静脉
直肠中静脉
直肠下静脉
结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 半透膜,具有丰富的静脉丛,血液循环旺盛,吸收力强。
.
直肠给药——现代医学研究
直肠吸收药物三条途径
1、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下 腔静脉)大循环,可以避免首过效应 ; 2、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 3、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直肠癌化疗口服药到底该怎么吃?
直肠癌化疗口服药到底该怎么吃?说到直肠癌,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不浅。
化疗是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手段,那么,直肠癌化疗口服药有哪些?该怎么吃呢?下面进行简要论述。
1.什么是直肠癌?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发生在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的癌,多发于45岁的人群,青年人发病率持续上涨。
当前,临床尚未明确直肠癌的病因,但均认为和遗传、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常见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腹泻、消瘦等,侵犯尿道、膀胱等脏器时,出现下肢水肿、尿路刺激症状等,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2.直肠癌化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直肠癌化疗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有适应证和禁忌证。
具体表现如下:(1)适应证。
①直肠癌晚期或扩散转移的患者,肺、肾、心、肝及骨髓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可以优先化疗。
待症状缓解后,再结合放疗、肿瘤生物治疗;②不适宜手术,或放疗的各期患者;③手术或放疗后巩固治疗,及术后、放疗后复发转移的患者。
(2)禁忌证。
①年老体弱或恶病质的患者;②肠穿孔或出血,并发严重感染的患者;③骨髓功能低下,血小板<50×109/L,白细胞<3.0×109/L,或严重贫血,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④心、肾、肝等重要脏器病变的患者;⑤肿瘤未切除,一般情况差,化疗毒副反应大的患者。
3.直肠癌化疗口服药有哪些?(1)卡培他滨。
卡培他滨是直肠癌化疗常用药,是氟尿嘧啶类药物,可被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胸苷磷酸化酶,转变为5-FU。
利用肿瘤组织中的胸苷磷酸化酶活性,高于正常组织的特性,达到选择性激活肿瘤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杀伤肿瘤的效能,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采用每天2次的给药方式,可模拟持续灌注的5-FU,在药物作用的部位,提供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
(2)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是一种半合成衍生物,通过对拓扑异构酶的抑制,发挥细胞毒作用。
该药物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于拓扑异构酶I,对DNA复制、空间构型、转录、分裂等过程,具有重要的干预效果,使DNA单链或双链断裂,诱导癌细胞凋亡。
中药直肠滴入操作规范
中药直肠滴入疗法
概述
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 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困难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
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肺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它是一种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观念的绿色疗法,它对患者无痛苦、作用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少、操作方便、费用低廉; 适应症
盆腔炎性疾病,妊娠恶阻,放射性直肠炎等; 禁忌症
妇女月经期,产褥期应慎用,严重肛疼,急腹症疑有肠坏死穿孔患者禁用;
中药直肠滴入操作流程
12÷。
护理灌肠操作流程
护理灌肠操作流程1.引言1.1 概述在护理工作中,灌肠操作是一项常见而重要的技术。
它通过将液体药物或溶液通过直肠注入体内,达到清洁或治疗的目的。
灌肠操作可以用于清洁肠道,帮助排除废物和毒素,也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或症状。
无论是在医疗机构还是在家庭护理中,正确的灌肠操作都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和帮助。
本文将重点介绍灌肠操作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护士和护理人员更好地进行灌肠操作。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灌肠操作的定义和作用,包括其背景、原理和目标。
接着,我们将探讨灌肠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便护士能够正确判断和决定是否进行灌肠操作。
灌肠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因此我们在文章的结论部分将重点强调其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正确的灌肠操作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和减轻不适,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护士在进行灌肠操作时,应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卫生性,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洁净和舒适。
总之,灌肠操作是一项需要注意细节和技巧的护理技术。
本文旨在为护士和护理人员提供关于灌肠操作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的指导,以增强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舒适度。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护士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灌肠操作的技巧和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文章的结构是文章内容组织的框架,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内容:引言:本部分简要介绍了灌肠操作的背景和重要性,并阐述了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本部分主要包括灌肠操作的定义和作用、灌肠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内容。
在定义和作用部分,将详细介绍灌肠操作是一种通过直肠将液体药物或液体注入肠道内部的护理操作,以促进肠道的清洁和疾病的治疗。
在适应症和禁忌症部分,将列举灌肠操作的常见适应症,如便秘、肠道洗净等,同时也会提及一些禁忌症,如急性腹症、穿孔性肠梗阻等。
结论:本部分总结了灌肠操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在总结灌肠操作的重要性时,可以指出灌肠操作在疾病的治疗、康复护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强调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必要性。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旳95个病种中医诊断方案及临床途径,结合我县我院旳实际状况,制定各科室常见病种旳中医特色治疗及操作规范。
各科室必须按照执行。
一、脑病科: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针灸治疗(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措施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熏洗疗法康复训练2.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针灸治疗(采用老式针刺措施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治疗措施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熏洗疗法康复训练3.痴呆:针灸治疗:采用辨经刺井法,颞三针疗法。
康复疗法推拿疗法4.眩晕:针刺疗法包括体针、耳穴、耳尖放血疗法。
5.头痛(偏头痛):推拿按摩针灸治疗:根据头痛旳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措施有耳针、电针、腕踝针;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用于偏头痛发作期或防止性治疗)。
6.假性延髓麻痹:针刺治疗:可采用项针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体针疗法。
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和言语训练,参照有关诊断常规进行。
二、急诊科:1.外感发热:退热治疗包括针刺退热、刮痧退热、药物擦浴退热。
三、心病科:1.心悸:包括体针、耳针。
2.病毒性心肌炎:包括体针、耳针。
四、精神科:1.不寐(失眠):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热敏灸、浅针疗法等。
中药足浴。
2.郁病(抑郁症):针灸治疗:体针、耳针、温灸。
理疗五、肺病科:1.风温肺病: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状况,可选用耳尖放血、中药保留灌肠、刮痧法、拔罐法、经络刺激法。
2.咳嗽:针灸治疗药物敷贴砭术、刮痧、拔罐疗法雷火灸、热敏灸、经络刺激法3.哮病(支气管哮喘):针灸治疗其他疗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电磁波疗法、经络刺激法。
六、骨伤科: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包括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
针灸疗法:针刺法、灸法。
牵引疗法其他外治法:敷贴、熏洗、涂擦、刮痧、拔罐、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膏摩、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灌肠操作规范流程
中药灌肠操作规范流程中药灌肠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给药的同时加强患者的肠道吸收,同时促进肠道的排毒和清理。
为了确保中药灌肠的安全和有效性,下面将介绍中药灌肠的操作规范流程。
一、准备工作1.环境准备:确保操作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保持清洁卫生。
2.器材准备:准备好灌肠器、中药材、煮药设备、测量药材用的准确容器、消毒用品等。
二、选择合适的中药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2.保证中药的质量,选择优质的药材,并按照比例准确地称量。
三、煎药处理1.按照药方剂指示,将中药材洗净,剥去外皮、杂质等。
2.将药材放入适量的清水中浸泡片刻,然后加热煮沸。
3.放慢火候,煎煮一定时间以提取药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药液的浓缩等处理。
四、灌肠操作1.首先,告知患者中药灌肠的目的和作用,让患者理解并获得同意。
2.患者排空肠道,保持腹部清洁,并采取舒适的体位(一般为仰卧位)。
3.灌肠器具要事先洗净消毒,并装入适量的药液。
4.输液袋要充分排空气泡,并泄尽余气,然后用管夹夹紧灌肠管。
5.用消毒棉球或纸巾涂抹润滑剂,涂在肛门周围。
6.缓慢插入灌肠管,直至管端进入直肠,并逐渐注入药液。
7.注入药液时要注意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注入,并向医生报告。
8.注入完毕后,将灌肠管轻轻拔出,并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将液体保留一段时间。
9.结束后,患者要小心起身,避免过快或过用力,以免引起不适或意外。
五、后续处理1.清洗灌肠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
2.回收使用过的中药材以及药液残余物,做好垃圾分类处理。
3.记录患者的灌肠治疗情况,包括注入的药液量、患者的反应、治疗效果等。
4.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需求,进行灌肠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的调整。
在中药灌肠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人员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并经过专业培训。
2.操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佩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小儿直肠给药操作流程
小儿直肠给药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小儿直肠给药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小儿直肠给药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简述给药原则
给药原则给药是指将药物引入患者的体内以产生治疗、诊断或预防作用的过程。
给药原则是指在给药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包括剂量选择、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给药间隔、给药速度等。
1. 剂量选择剂量选择是给药原则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合理的剂量选择依赖于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的特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期效果等因素。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药物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年龄、性别、体重、代谢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剂量。
•药物特性: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学特性,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药物靶点等都会影响药物的剂量选择。
•疾病严重程度:疾病的严重程度与药物的剂量选择密切相关,严重疾病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来达到治疗效果。
•预期效果:药物的预期效果也会影响剂量选择,如治疗疼痛需要考虑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
剂量选择时应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
2.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是指药物进入患者体内的途径。
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
给药途径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的特性、疗效要求和安全性考虑。
•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适用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药物浓度不需要迅速达到高峰值的情况。
口服给药简便易行,但对于一些不稳定的药物或存在肠道吸收问题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注射给药:注射给药包括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等,通常用于需要药物迅速达到高浓度的情况,如紧急救治、静脉药物输注等。
注射给药可以绕过肠道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药物吸收迅速而完全。
•其他给药途径:如经皮给药、直肠给药、鼻腔给药等,具体适用于特定药物或疾病的治疗需求。
给药途径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条件、药物特性和治疗要求,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并安全地达到治疗部位。
3. 给药时间和给药间隔给药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给药的时间点,给药间隔是指连续两次给药之间的时间间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肠给药操作规范
步骤一:直肠给药准备工作
器物准备:注射器、直肠管、甘油(或石蜡油)、碘伏(酒精、生理盐水)、棉签、药品(直肠给药有专用直肠管)
病员准备:排便、心理放松
药品:拟用药品,38-40℃温水预热。
环境:屏风遮挡、合适室温、光线充足或足够照明。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步骤二:直肠给药
1. 选择体位:使患儿采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趴伏家长双腿之上)
2. 抽药:将药物抽进注射器内,继续吸入少量空气,针头向下,使空气进入管腔尾部。
3. 连接直肠管,直肠管涂抹润滑剂。
4. 插入直肠管:平缓、轻柔、插入5~10厘米。
5. 注入药物:缓慢推入
6. 拔出直肠管
步骤三:给药后处理
1. 患儿保持采取卧位6~15分钟。
2. 注意观察有无药液溢出,及时处理。
3. 观察给药后的反应,是否排便、或有不舒服等。
注意事项
01. 掌握直肠给药指征,腹泻严重的患者暂时不适宜直肠注射疗法。
02. 婴幼儿肠壁薄,灌肠管不要太硬,注意动作轻柔,润滑、消毒。
03. 直肠给药容积不宜过大10ml以内为宜。
04. 把握进管深度,0-1以下5cm,1-6岁5-10cm。
05. 直肠给药后务必保留足够时间,以供药物吸收,一般15分钟即可。
06、庆大霉素不能直肠滴入。
07、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08、药液温度要控制在40摄氏度以内。
09、给药结束后要拍拍孩子屁股,使其肌肉收缩。
10、掌握直肠给药指征: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急腹症,疑有肠坏
死穿孔禁用;
11、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
12、注意影响药液保留的因素:
药液温度、体位、药液用量、
药液性质、给药深度、情绪变化。
直肠给药的现代作用机理
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具有丰富的静脉丛,血液循环旺盛,吸收力强;
1、由直肠上静脉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有首过效应)
2、由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门静脉吸收经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
3、淋巴组织也参与了药物的吸收。
直肠给药的中医作用机理
祖国医学认为:直肠给药是中医内病外治方法之一。
依据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
药物自大肠吸收入体内,经过经脉复归于肺;肺朝百脉,复发通降,将药物输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从而达到整体治疗效果,若病位在肠腑,灌肠疗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充分发挥局部疗效。
肺与大肠,一脏一腑,一阴一阳,经络相关,表里络属,在中医脏腑联系最为密切。
肺主治节,是大肠按正常规律传导的条件;肺主宣发,是大肠得以濡润的基础;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的动力;肺主通调水道,是大肠润燥的枢纽。
一旦发生病变,肺肠之病可以相互传变、累及以致恶性循环。
直肠给药的优点:
1、70%药物避免了肝脏首过消除,提高了药物疗效,也减低了对肝脏的副作用。
2、不经过上消化道,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还可避免胃酸和各种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大
3、大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更安全、更高效。
4、吸收快、起效快,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
国内外有关人员曾对片剂、胶囊、注射剂、栓剂四种剂型进行生物利用测定研究,结果:直肠给药半小时就能起效,
口服约一个小时起效:崩解、溶解、吸收
注射给药吸收快,但清除也快,在体内维持血药浓度时间很短,呈直线下降。
5、操作简单,无创伤,刺激小,病人乐意接受;
6、剂量准确、方便、安全。
7、儿童直肠给药堪称绿色疗法,即:无创伤,无痛苦,恢复快的无创理念。
直肠给药指导组方:
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38.5度以下者:
鱼金注射液+柴胡注射液
直肠给药,每日一至两次。
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较重者:
鱼金注射液+布洛芬(安痛定+地米);
直肠给药,每日一至两次。
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流涕较重者:
鱼金注射液+扑尔敏注射液
直肠给药,每日一至两次。
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咳嗽症状较重者:鱼金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乳糖酸阿奇霉素;
直肠给药,每日一至两次。
胃肠道感染及腹痛,伴轻中度腹泻:
鱼金+蒙脱石散+654-2+蒙脱石散
常见病症:
风热感冒:直肠给药重用桑姜,伴有发热者可使用鱼金1支滴鼻,一侧2-3滴反复滴鼻,4h一次,38.5度以下40min退热。
风热感冒:直肠给药鱼金,3-6个月一次各0.5ml,6h一次,发热用鱼金1支滴鼻,3-6个月一支分3-4次使用,4h一次。
暑湿感冒:直肠板蓝根+鱼金,鱼金调敷桂枝贴于神阙穴。
直肠鱼金(夹热),鱼金滴鼻,鱼金调敷大黄贴于神阙穴
风燥感冒:直肠鱼金,
流行性感冒(时疫感冒)直肠:鱼金+板蓝根+扑尔敏(可加僵蚕+蝉衣各5g+水熬至5ml分开灌)雾化鱼金注射液。
急性支气管炎:直肠给药鱼金,使用鱼金滴鼻一日6-7次,雾化(首选)鱼金+氨溴索+DEX,
肺炎:直肠给药上午阿奇+氨溴索+DEX,下午鱼金+异丙嗪,雾化鱼金++DEX(鱼金+氨溴索+糜蛋白酶)
病毒性腹泻:鱼金+VB12+蒙脱石散+利巴韦林,主用鱼金呕吐时加VB12,发热时用柴胡,后期可加酶(乳酶生等),病愈后补充叶酸,复合维生素B,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和免疫增强剂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鱼金雾化方案:
疱疹性咽峡炎:
鱼金注射液8ml加0.9%氯化钠溶液20ml
压缩雾化吸入,每次20min,2次/d,疗程5d。
毛细支气管炎:
鱼金注射液0.4ml(kg.次)雾化吸入,
1、采用空气压缩泵为动力吸入。
2次/d,疗程3-5d。
2、以氧气作为驱动力,氧流量4-5l/min,经面罩雾化吸入,
1岁以内者鱼金注射液1ml+0.9%盐水10ml,
大于1岁者鱼金注射液2ml+0.9%盐水10ml,每天2次,每次20mi。
婴幼儿病毒性肺炎
鱼金注射液以1:15稀释,5l/min的速度雾化,以年龄大小
每次15-30分钟,每天2次,疗程5-7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鱼金注射液儿科组每次4ml,急诊科成人组每次6ml,
每次15min,2次/d,连用3d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