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
近几年中国对外开放的例子
近几年中国对外开放的例子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速,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也更加紧密。
这些开放的举措涉及到诸多领域,如经济、文化、教育等。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些例子。
一、经济方面的开放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开放越来越深入。
在国内,中国不断推出开放政策,吸引外资、拓展市场。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例如,中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在此基础上,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建立了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
二、文化方面的开放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文化也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等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接受。
例如,中国武术、中医、茶艺等都在海外广受欢迎。
同时,中国还积极拓展国际文化合作,如与各国签署文化合作协议、在海外开设文化中心等。
三、教育方面的开放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所在,也是人民的希望所在。
因此,教育开放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近年来,中国在拓展国际教育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推出了“丝绸之路”奖学金计划、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等。
综上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速,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外开放,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发展成就和前景,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我们相信,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将会更加坚定和平稳,推动全球化和平方向的发展。
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是中国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而艰难的议题。
自19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由弱国到强国的转变,并在外交政策上追求国家利益与维护国家主权的平衡。
一、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从封闭到开放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封建社会的束缚。
曾经的中国帝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交往极为限制。
这使得中国在与外界接触方面相对滞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未能跟上国际潮流。
然而,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欧洲列强的强大威胁与压力,中国开始逐渐意识到封闭政策的弊端。
此时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寻求现代化的道路。
二、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自强与保守并行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可以概括为自强与保守并行。
面对外来侵略与压力,中国明智地保留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同时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
在自强方面,中国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改革。
例如,自19世纪末开始的戊戌变法,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国家机器、加强军事实力,并改革现有的政治与经济体制。
此外,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更是开创了“推翻专制,建设民主国家”的思潮,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保守主义观念在中国同样深入人心。
在国家利益和独立之间,中国往往倾向于稳定和保守。
这导致中国在一些重大时刻的外交政策上更为保守,不愿冒险。
三、改革开放与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迎来了经济与社会的巨变。
改革开放以开放为基础而非封闭,中国更加注重与世界的互动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推动与各国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和平崛起”。
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同时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以实现自身发展与国际合作的双赢。
四、副政策与新时代中国外交当前,中国正处于新时代的起点,外交政策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并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以推动国际体系的变革。
第二节 外交政策
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这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 1982年宪法中,都规定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主要是: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独立自主体现着中国国家主权至高无上的性质。中国坚决 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和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 的压力,保持国家主权尊严和独立,捍卫主权的完整性。在国 际事务中,中国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自己的判断,决 定自己的立场、方针、政策,不受任何大国的影响,也不受社 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实行真正的不结盟,中国永不 称霸。
(5)中国愿意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 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二)中国对发达国家关系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巩固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 要组成部分。中国为促进现代化建设,有必要和需要同发达国家在经济技 术等领域进行合作。发达国家从各自不同时期的国家利益出发,不同程度 的重视中国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也积极谋求扩大对华关系。因 此,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 1、中国对于美国关系的政策
在这些战略方针指导下,这一时期外交成交十分可观:与苏联及其他一 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争取到了苏联在军事、经济、技术 方面的援助;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发展合作关 系,并在与印度和缅甸的外交往来中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总之,这一阶 段的外交政策,捍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主权和尊严。但是,与此 同时,也开始显露出局限性,即把意识形态的异同作为是否建立亲疏关系的 标准,从而使外交工作初露“左”的倾向。 第二阶段,60年代,世界局势剧烈动荡,美国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外交 政策,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放弃了“一边 打”的政策,采取同时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毛泽东提出了“两个 中间地带”的思想:把亚非拉国家划分为第一中间地带,作为直接同盟军; 把西欧、北美和大洋洲国家划分为第二个中间地带,作为间接同盟军。同时, 也积极谋求改善同一些西方国家的关系,如1964年与法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以民促官”的方针同日本等国家开展外交。
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外交政策的结构:政策目标、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达到外交政策目标的行动方案和具体手段.外交政策目标的分类:1、从时间角度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目标;2、从作用的对象可分为对俄政策目标、对美政策目标等等;3、从涉及的问题可分为对外安全、经济、援助目标等.制约外交政策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中国的外交不是单向的,不是非此即彼式的,而是全方位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更重视搞均衡外交,即同世界所有重要力量都发展关系,同步前进。
中国会继续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不结盟”是中国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而确立的,是一个战略选择。
如果中国结盟,会束缚自己的手脚,会得罪许多国家,特别是同盟友有利害冲/突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此外,结盟还有可能影响本国的独立自主性,而中国外交一直坚持独立自主。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富邻和安邻”是中国对周边的长远的根本大策。
周边国家大小、强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各异,但中国坚决遵循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关系,尊重周边各国的国情和选择,决不干涉他们的内政,坚持在“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加强友好合作,推动建设和谐的周边关系。
中国曾受尽列/强的欺/凌,有过惨痛的历史遭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一直遵循这一古训,历来把周边国家视为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平等合作伙伴。
对于中国而言,全球视野和大国责任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中国就要在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进全球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上升,影响力也在扩大,但是中国所采取的外交政策,所奉行的外交原则和处理国际事务的准则,不同于西方的扩张式的或者说带有很强侵/略/性的外交扩/张政策。
中国外交的总体思路,是承认国际关系的多元化,包括各种民主价值观、各种民族宗教文化的多元共存,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寻求的是共赢、多赢,构建和谐世界。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专题复习近代现代中国外交 最新
近代现代中国外交第一:历届政府的外交:1840-1912一、清政府的屈辱外交。
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
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所谓对外政策,主要是指一国对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考察认识、判断评价及相应的决策措施。
19世纪及20世纪初,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比较零散,未形成明显的特征框架。
笔者按其历史发展的进程将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
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至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
专题10近现代大国外交政策
10.近现代大国外交政策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背景材料近现代大国外交政策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并且各具特点。
像英国的“势力均衡”政策、日本的大陆政策、美国的霸权政策和英、法的绥靖政策。
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因素:⑴各国的历史传统。
⑵各国的国家实力。
⑶各国的国家利益。
⑷各国的意识形态。
⑸各国的国内斗争。
模拟练习一、选择题1.19世纪初,英国曾多次组织反法同盟,20世纪初却又同法国结成同盟。
这一变化突出说明了A.英国外交政策反复无常B.英国对欧洲大陆奉行“势力均衡”政策C.英法两国有共同的利益要求 D.英国政党政治影响了其对外政策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发生动摇的表现不包括A.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美国开始改变战后初期对苏全面强硬政策C.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D.日本、西欧成为强大竞争对手3.下列历史内容中,和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大国”有根本关系的是①1789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②不断进行殖民扩张和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工业发展最为迅速④内战结束了奴隶制度,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4.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
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
”此话表明英国:A.力图保存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C.力图维护欧洲和平与安全 D.实力开始衰落5.下列哪项不属于“冷战”政策实施的内容A.提出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入侵朝鲜和越南二、非选择题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为争霸世界,美国把在全球推行霸权政策作为了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请指出美国霸权政策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6.一、经济霸权政策1.1944年,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扮演着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晚清时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巨大变革。
本文将就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I. 晚清时期:闭关自守与维护国家利益晚清时期,中国实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闭关锁国政策,封闭了对外交流的大门。
这种外交政策的背后原因主要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
然而,这种封闭政策也带来了中国在科技、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滞后。
II. 鸦片战争后的开放政策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
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以恢复国家尊严、争取平等地位为核心。
中国开始积极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模式,力求实现国家现代化。
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转变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国际支持,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III. 辛亥革命后的外交政策调整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外交政策进一步调整。
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转向恢复领土完整、增强国家实力和民族尊严。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开始与世界主要大国建立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
IV. 抗日战争期间的外交政策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围绕着联合各国共同对抗日本侵略。
中国采取了争取国际支持、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外交策略。
中国积极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的侵略行为,争取援助和支持,最终取得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
V.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倡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推动全球民主、公正和合作。
中国的外交政策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建设性的国际合作。
总结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巨大变革。
晚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而后的开放政策使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
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恢复国家尊严、争取平等地位、维护国家利益为基本原则,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从1949年建国至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哪些变化?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也是高中历史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到你。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②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4.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因为它是在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提出的,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莫定了基础。
②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9.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5.(2015·天津卷)790多年前,成吉思汗带领蒙 古大军挥舞弯刀驰骋征战,如今他的后代用马头 琴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70周年,内蒙古野马乐团准备了《初升的 太阳》等曲目,寓意“和平就是我们的太阳”。 这反映了( ) A.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真诚愿望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1)中国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要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 的主题,和平崛起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的合作 与发展。 (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 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和平崛起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 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综合国力。 (3)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 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中国和平发展充分彰 显中国是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4)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 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和平发展,根本上是由我国的国家利 益决定的。 (5)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中国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要求和体现。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 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机器人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技术且市场前 景广阔,发展机器人产业对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 要意义。 ③许多国家都想抓住和利用这一重要战略机 遇期,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占据 有利地位。
12.(西北狼教育联盟高2016级摸底考试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12个谈判国达成基本协 议,规模占全球四成的巨大经济圈将应运而生。TPP极为强势,对成员国的主 权有所削弱。媒体解读TPP是与中国主导的“一路一带”经济圈相抗衡的。美 国总统奥巴马声称:“当超过95%的潜在客户生活在我们的国境之外,我们不 能让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美国遏制中国的意图非常直白。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就中美在亚太地区实 现积极互动等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在5大方面,49项问题上达成广 泛共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中美是当前国际舞台上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 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两个“大块头”,经贸交流素来密切,相互 依赖日趋加深。但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逐渐增强,美国出现了一些声音, 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会不会陷入发生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等等疑虑影响着 中关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中美在网络安全、南海问题、民主主权等 问题上仍有明显分歧。 材料三 习近平参加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 宣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同时,宣布将设立“南南合作 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
大国外交
什么是大国外交大国外交是指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
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中国古代称外交为外事,清末称外务,近代才开始使用外交一词。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确立了主权国家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主体的地位,也明确了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职能作用。
20世纪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国际交往的便利,形成了现代外交的开放、联系和世界性的特点。
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一、中国外交面临着六大挑战,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
中国现有的不结盟外交战略受到重大挑战;中国现有的以承认各国的独立自主权为基础的外交战略受到重大挑战;中美关系受到受到重大挑战;中国的多极化战略受到重大挑战;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受到重大挑战;中国的“一国两制、解决统一的战略构想受到重大挑战。
二、以大国恣态对待美国,确定既反对美国的强权政治,又在世界事务中与美国进行合作的双向战略美国的霸权和强权政治的倾向,美国把西方国家拉在一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发展中国家,是造成当今世界许多问题的根源。
中国外交必然强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单极世界,建立多极世界。
应客观地看到美国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对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大势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在维护和平,制止地区冲突方面起了一些作用。
中国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美关系对中国所具有的三个战略性意义●中美关系是涉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能否维持这样具有全球性战略意义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对维护世界和平负有一定责任的大国,必然会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发生越来越多的联系;维护中美两国的正常关系,不光是对维护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国际局势的和平与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中美关系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所需要的外部市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信息来源,管理经验,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美国;●中美关系直接涉及中国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利益。
中国近现代外交
1.近代中国的外交(1) 清政府的外交: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迫对外开放。
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了通商口岸,使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联系。
(2)北洋军阀时的外交: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
在五四运动等中国人民反抗运动的抵制下,中国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⑶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国共联合抗日,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建国初期: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1)新中国成立后,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但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2)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会议结果形成“万隆精神”2、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2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关系。
3、新时期外交:改革开放以来(1)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长期坚持改革开放。
(2)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9.3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2.我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
则各是什么?
4.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主要
外交成就有哪些?
5.为什么可以取得这些外交成就?
(一)外交政策
1.含义: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 内容 范围 、方式和手段。主体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独立自主(对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人)
巴拿马馆
在23个未建交国中,有巴拿马等21个国家参展上海世博会。 邀请未建交国参展上海世博,是透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这 些国家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发出使团照会的方式进行的。这体现了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
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共同点,坚持从双方的长远利
益和世界和平的大局出发,通过协商谈判妥善地解决与其他国家 的分歧
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往来、解决合作、科学
技术及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积极寻求共同利益,坚持大局求同存异;全面实行对外开放,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执勤
G20峰会大手笔刺激经济,全 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 达成多项共识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有国内和国外两个层次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
族的最高利益。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国能否自立
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
促进交流与合作等等
4.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作用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和演变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和演变:一、世界主要大国的外交政策演变:每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原则的。
每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基础的。
美国;1、门罗主义:时间:19世纪中后期内容:美国不干涉欧洲内部事务,也不允许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实质:独霸美洲2、门户开放政策:时间:1899年内容: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实质: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列强争夺在中国的利益3、大棒政策:时间:1903年西奥多〃罗斯福表现:获得巴拿马运河地区4、中立政策:时间:一战前期实质:大发战争横财5、金元外交:时间:一战结束后实质:利用经济实力,力图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支配作用6、领导建立反法西斯联盟时间:二战期间7、冷战政策:时间:1947年——1991年内容:提出杜鲁门主义实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实质: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8、单边主义政策:时间:今天实质:依靠其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企图达到支配世界的目的英国:1、打败欧洲列强,争夺世界海上霸权:16世纪打败西班牙和葡萄牙17世纪打败荷兰18世纪打败法国2、组织和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大革命: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实质:阻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3、通过疯狂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时间:19世纪中后期表现:发动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4、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光荣孤立)时间:一战前5、参加协约国:时间:一战期间实质:阻止德国实现灾民欧洲大陆以及世界霸权6、重新回到欧洲大陆均势政策:时间:一战结束后表现:阻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反对肢解德国7、推行绥靖政策:时间:20世纪三十年代实质:避战反苏,“祸水东引”8、追随美国;时间:二战以后实质:因为自身实力下降,所以利用美国的力量和影响达到自己的目标法国:1、称霸欧洲:时间:19世纪初期表现: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的对外战争2、阻止德国称霸欧洲大陆时间:19世纪中后期到一战期间表现:发动普法战争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3、企图称霸欧洲大陆:时间:一战结束后表现:主张严厉制裁德国,甚至肢解德国4、推行绥靖政策:时间:20世纪三十年代实质:避战反苏,“祸水东引”5、摆脱美国控制,企图领导欧洲时间:二战以后表现:主张由欧洲联盟取代北约的地位德国:1、推行大陆政策:时间:19世纪中后期2、推行世界政策: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表现:建立同盟国发动一战3、建立统治世界的法西斯帝国:时间:20世纪三四十年代表现:建立法西斯轴心同盟发动二战4、摆脱美国控制,企图领导欧洲时间:二战以后表现:主张由欧洲联盟取代北约的地位二、世界近现代国际格局的发展和演变:1、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格局:存在时间:17世纪——一战前夕主要特征:欧洲列强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超群欧洲成为国际舞台的中心欧洲列强围绕欧洲霸权和世界海上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争夺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时间:一战结束后到二战爆发前主要特征: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体系具有极大的不稳固性欧洲列强仍然主宰世界美、日、苏等国国际地位大大增强3、美苏两极体制下的雅尔塔格局:存在时间:1945年——1991年主要特征:二战后德意惨败,英法削弱,欧洲列强主宰世界格局不复存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4、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格局——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时间:40年代——70年代战后三大经济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银行,关贸总协定5、新旧世界格局的过渡时期:存在时间:1991年——今天主要特征: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和平和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三、大国外交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1、18世纪在法国、荷兰、西班牙的支持下,美国打败了英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2、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发动连年对外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3、19世纪初欧洲反法联盟多次干涉法国大革命,并最终打败了拿破仑4、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由大陆政策到世界政策,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最终导致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爆发了一战6、一战结束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就是英、法、美、日外交斗争的结果7、20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德、意、日建立法西斯联盟,并最终发动了二战8、20世纪三十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并加速了二战的爆发9、20世纪四十年代:美、英、苏、中为核心的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0、1943年苏、美、英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灭亡11、1945年,苏、美、英雅尔塔会议,讨论了德国问题和联合国问题12、1945年,苏、美、英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13、1945年,在各国的努力下,联合国建立14、20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美苏两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了两极体制出现和长期的冷战15、20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出现了美、苏、中大三角格局四、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大国外交政策:美国:1、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门罗主义2、1899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3、20世纪初期的美国的大棒政策:4、一战以后美国的金元外交:5、二战后的冷战政策和美苏军备竞赛:6、今天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英国:1、19世纪中后期通过疯狂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2、二战以后追随美国;法国:1、19世纪初期称霸欧洲的政策2、今天摆脱美国控制,企图领导欧洲德国:1、19世纪后期推行大陆政策:2、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行世界政策:3、今天摆脱美国控制,企图领导欧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⑤二战期间英美联合反法西斯侵略,进行四次会议。
⑥二战后英国接受美国援助,参加北约,成为美国进行冷战的战略伙伴。
4、美日关系
①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
②活动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国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雅尔塔体系 (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
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雅尔塔会议。
③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不同点
①凡-华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③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④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运动。
中国近现代外交政策
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1.晚清政府(1840-1912)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洋务运动即将步入正轨,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充当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工具,比袁世凯统治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后,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危机与机遇
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危机与机遇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全球化的推进,对外开放政策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来说,对外开放更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命运选择。
自19世纪以来,在中西方交流上华夏大地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思潮、文化、科技、贸易等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中华民族自身也随之演化出独特的历史轨迹。
而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历史上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些危机和机遇。
因此,本文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危机与机遇。
一、经济方面近百年来,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对外开放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危机和机遇。
首先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西方经济合作,中国以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西方资本的注资,这些注资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还遭受了西方国家在贸易、知识产权等方面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例如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国际社会摆出了一大堆条件,其中不少为西方营利做铺垫。
同时,西方国家也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争取所谓的“公平竞争”,从而对中国市场进行掠夺。
虽然这样做有利于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市场份额,但对于中国来讲则是一种失败的代价。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崛起,中国开始寻求与西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从而打破了这种不公平的局面。
二、政治方面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对外交往主要是以外交关系为主、两国之间的平等交流比较少。
此时,欧洲列强通过合约条款等方式强行将政治体系打入中国,从而占据了中国的领土和资源。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对外开放。
这种方式是建立在政治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基础之上的。
例如中国采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等措施,架起了新中国与外界的“桥梁”,大力发展亚非友好合作关系,成功地谋求了国际地位的提高。
现在,中国对外开放早已不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多领域、多角度地进行。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四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 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 扶蒋控制中国。1927年后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控制 中国。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 卷人战争,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抗日。
四、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1、英法关系 2、法德关系 3、英德关系 4、英美关系 5、美日关系 6、美苏关系
1、英法关系
⑴18世纪 —19世纪中期,英法间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 发生多次战争。 ⑵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 败俄国。 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 协约”对付共同敌人德国 。 ⑷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 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⑸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 务。
(三)、二战后至今: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
阶段特征: 1.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级格 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2.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雅尔 塔体系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雅尔 塔体系最终解体。 3.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的 过渡时期;
(一)中美关系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为达到控制 中国的目的,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援助蒋介石发动内战。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成 立,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并 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的?
坚持独立自主 自创品牌
看到了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重要 性但不懂得吸收 和借鉴外国的先 进科技和管理经 验,故步自封, 不求创新,其结 果必然导致落后 于其他国家。
坚持对外开放 全面引进
把独立自主、 看到了对外开放 自力更生作 的必要性,但一 为自己发展 味依靠别人,全 的根本基点 盘西化,忽视自 身的努力,其结 但是又必须 果必将是失去自 善于借鉴和 我,失去民族特 利用国外的 色,发展缓慢。 有益经验
我国应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 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 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 腐朽的东西。
师生共识:
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全方位,宽领域坚持全面对外开放。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进行 对外开放。 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4、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 一切腐朽的东西。
放眼世界: •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中国要融入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 放. 回顾历史: •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要实行 对外开放! 立足现实: 3、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 需要实行对外开放。
•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 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 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彩电——世界第一
DVD播放机——世界第一
我国是美国、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 手机——世界第一 纺织品——世界第一 第二大,东盟、韩国第一大。巨额贸易联 系,有力地配合了国家政治外交战略。
计算机相关产品——世界第一
美国外贸总额从1000亿美元到10000亿美 此外,机电产品中还有 30种居世界第一 增速快 元,用了20年;德国 25年;日本30年;我 国只用了16年!
中国坚定奉行什么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坚定奉行什么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定奉行什么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扩展资料中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都决定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
首先,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是个遭受帝国主义欺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饱经战乱和穷困之苦。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终于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建设自己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自己的悲惨遭遇中深刻体会到,和平是十分珍贵的。
这样的经历和认识促使中国外交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目标。
其次,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
绝不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绝不愿像过去那样受别国维护的奴役促进和压迫、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中国外交的宗旨和首要目标必须是和平与发展。
第三,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需要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作为保证,和平是中国发展繁荣最根本的前提。
这是中国外交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宗旨和首要目标的重要原因。
最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
从优化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出发,也要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现代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甘肃省临夏中学王鹏1、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①含义:是指英国为维持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各国之间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②实施:从拿破仑帝国崛起到二战结束,英国长期推行这一政策a、联合抗法:拿破仑帝国崛起后,英国先后七次组织反法同盟,打败强大的法国b、联合败俄:1853年-1856年,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打败俄国c、联合抗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英国在一战中联合法俄击败德国d、扶德抑法:一战后,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e、纵德反苏:20世纪30年代,英国采取绥靖政策纵容德国入侵苏联直到二战结束后,英国因实力削弱,被迫放弃这一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③原因:a、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这一政策b、英国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了掌握欧洲和世界霸权而长期实行这一政策c、英国处于欧洲大陆之外,对于欧洲强国之间的争斗,可以坐山观虎斗,同时法、俄、德为争夺大陆霸权的斗争从未停止,为英国这一政策创造了客观条件2、日本的大陆政策①制定原因a、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b、日本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极力发展军国主义,疯狂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c、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②内容:以征服中国为中心2、英法的绥靖政策①含义:一战后,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②内容: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③“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实质也是绥靖④西方推行绥靖的原因a、英法一战后经济、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使得统治集团中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试图通过对侵略者做出部分让步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b、“和平主义”思潮盛行,c、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交替频繁,且忙于应付危机,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d、帝国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仇视和希特勒制造的假象e、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⑤绥靖的表现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对意实行经济制裁,但未把石油等战备物质列入禁运范围,苏伊士运河仍供意军使用b、日本侵略中国,国联偏袒日本,企图把东北变成各国共管的殖民地c、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国联采取不干涉政策d、美国对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推行中立政策,实质也是一种绥靖e、1939慕尼黑阴谋(顶点):⑥绥靖的目的与实质:为了保全自己,避免与德日法西斯国家直接冲突,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把强烈矛头引向苏联⑦绥靖的恶果a、“绥靖政策”的最大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而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法首先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法国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4、美国的中立政策(1)中立的背景:(理解)①传统的孤立主义的影响②垄断资本经济利益的驱动:美国统治集团认为,美国有两洋天险,任何外来威胁都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不卷入欧洲或国际纠纷,实行中立政策,既可免于国内分裂造成的社会动荡,又可维护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利益,控制欧洲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左右欧洲政局③美国政治外交的需要:当时美国既要遏止苏联的强大,又要阻止法西斯势力的增长,还要遏止英法的扩展,中立政策正是使苏联、法西斯势力和英法三股力量相互牵制和削弱的最好外交手段(2)中立的演变:①1933年罗斯福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认为将武器运往某国会危及和平时实行武器禁运②1935国会通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向发生战争的交战国输出武器和军备③1939年,由于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开始调整中立法案④1941年以租借法案代替中立法案,开始公开反对法西斯(3)中立的影响:①发展了美国的对外贸易,壮大了美国的势力;②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归类: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述论来源:点击数:107 发布日期:2008-12-131.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美国对外扩张分为三个阶段:即19世纪上半期的美洲大陆扩张阶段、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的海外扩张阶段和二战后的全球扩张阶段。
对外扩张政策则经历了由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门户开放、金元外交、冷战到美苏争霸及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演变。
早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就提出“门罗主义”,积极推行起“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的政策。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
”他又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
明确表示出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意向。
19世纪末美国又提出“泛美主义”,多次派兵干涉拉美国家内政。
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夺走波多黎各,并将古巴沦为“保护国”。
1903年,美国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强迫哥伦比亚共和国签订《美巴条约》,攫取巴拿马运河开凿权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加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霸权地位。
同时美国资本也大量渗入拉美,奴役和剥削当地人民,这就是大棒和金元并用的帝国主义政策。
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企图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一外交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而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步骤。
一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1)一战使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战后出现经济繁荣。
美国妄图支配世界事务,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并操纵巴黎和会。
由于在欧洲获利不多,特别是国联问题上逊色于英、法诸国,美国竭力巩固它在拉美的殖民利益,积极在亚太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扩张势力,实行海军军备竞赛。
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推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政策,打击了日本利益。
其间通过金元外交,发挥了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
(2)30年代,美国与苏联建交,通过“中立法”,实际上对法西斯侵略推行绥靖政策。
(3)40年代初,美国卷入大西洋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继修改“中立法”后又通过“租借法案”。
珍珠港事件后,美对日作战,推动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并与苏英等国协同作战,安排战后问题,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
(4)二战后,美国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在亚洲发动侵朝、侵越战争,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之所以能确立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主要由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统治地位。
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垄断原子弹。
它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表现是:A.采取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包括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
B.在亚洲扶植蒋介石打内战,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C.力图控制广大亚、非、拉国家。
美国外交政策演变的基本依据是: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和军事力量的日益增强。
主要特点:以“公正”为幌子,用资本作渗透,以武力相威胁获得更大的利益。
2.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欧洲“均势”政策。
如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打破拿破仑称霸欧洲的局面;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沙俄,遏制沙俄在欧洲扩张;与法俄结成协约国,打败了对其在欧洲大陆和全世界利益有巨大威胁的德国;一战后又扶德抑法,拒绝与法结盟;纵容德国侵略扩张,极力将祸水东引苏联。
由此可见,英国均势政策的目的是反对大国谋求欧洲大陆霸权,巩固欧洲大陆沿岸阵地,保持自己海上霸权。
其政策实质是使欧洲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国操纵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和海外的利益。
另外在外交政策上,自拿破仑以后,英国长期实行所谓“光荣孤立”政策,即英国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以便英国随时按照本身需要,变换对外关系,弹性地调整和维持均势,让英国挟其优势在经济上巧取豪夺,保持霸权。
但是进入到19世纪末,英国一方面丧失了“世界工厂”的世界工业垄断地位,作为这一外交政策的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又面对俄国在东方和德国在西方咄咄逼人的严峻挑战,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先是在东方与日本订立《英日同盟》对付俄国,英日同盟标志着英国外交政策的大转变。
英国继英日同盟后,于1904年和法国调整了关系,缔结了英法协约。
日俄战争结束后,远东均势有了新的改变,俄国战败,力量削弱,已不再成为英国在远东的威胁,加之这时英德矛盾又已超过了英俄矛盾;这样英国又于1907年与俄国缔结协约。
这样在西方形成了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集团,同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集团对立,并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3.美苏争霸的经过及其两国对中国分别采取的政策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苏联战略意图是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在这一阶段美国采取孤立和反对中国的政策,原因是它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原因是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苏联实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在这一阶段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原因是这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第三阶段:80年代。
苏联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在这一阶段苏联开始注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其原因是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曲折发展,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4.一战后法国在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的恢复与丧失一战后,特别是巴黎和会后,法国先后与比、波、捷等国结盟,势力弥漫于欧洲,成为抑制德国、遏制苏俄的欧洲盟主。
主要原因有:一战后奥匈瓦解、德国战败、俄国革命、波兰孤立,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惟一强大国家;英国势力均衡政策在战后欧洲大陆难以立即奏效;美国因巴黎和会失利,外交重点放在拉美和东亚,争夺目标尚未转向欧洲;凡尔赛和约基本体现了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的要求,成为其称霸欧洲大陆的基石。
但法国这一霸主地位维持时间不长,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后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法对其妥协纵容,这就标志着法国欧洲霸主地位丧失。
其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具体表现就是英国扶德抑法,尤其是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使德国迅速振兴,打破了法国一时称霸欧洲的局面。
5.日本的大陆政策大陆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大陆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