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教案
支气管哮喘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2)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3)熟悉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医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进行临床沟通和健康教育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提高关爱哮喘患者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2.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3.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哮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哮喘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角色,进行临床沟通和健康教育演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哮喘患者的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 讲解哮喘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哮喘的基本概念。
- 分析哮喘的病因,包括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
- 阐述哮喘的发病机制,使学生掌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
3. 讲解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 介绍哮喘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
- 讲解哮喘的诊断标准,使学生掌握哮喘的诊断方法。
- 分析哮喘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
5. 讨论与角色扮演:- 组织学生针对哮喘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等。
- 让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角色,进行临床沟通和健康教育演练。
6. 总结与回顾: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章节一: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1.1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定义1.2 解释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1.3 描述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症状1.4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章节二: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2.1 解释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2.2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方法2.3 阐述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2.4 强调支气管哮喘的正确诊断的重要性章节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3.1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3.2 阐述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3.3 讲解支气管哮喘的非药物治疗方法3.4 强调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个体化原则章节四: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措施4.1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期护理4.2 讲解支气管哮喘的慢性持续期护理4.3 阐述支气管哮喘的康复护理4.4 强调护理人员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章节五: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5.1 解释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目的5.2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方法5.3 阐述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内容5.4 强调护理评估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重要性章节六: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6.1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原则6.2 讲解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作用6.3 阐述环境控制对预防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性6.4 强调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的诱因章节七:支气管哮喘的急救处理7.1 介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措施7.2 讲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药物的使用方法7.3 阐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环境调整7.4 强调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急救包的准备和使用章节八: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8.1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的目的8.2 讲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其家属应掌握的知识8.3 阐述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8.4 强调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治疗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章节九: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9.1 解释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9.2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9.3 阐述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9.4 强调护理人员在与支气管哮喘患者沟通中的作用章节十: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的持续改进10.1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的质量评估10.2 讲解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0.3 阐述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的改进措施10.4 强调护理人员在学习、实践和改进中的专业成长章节十一: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家庭护理11.1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护理的目标和重要性11.2 讲解家庭环境中应避免的支气管哮喘诱因11.3 阐述家庭中常用的支气管哮喘管理工具和设备11.4 强调家庭护理在支气管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作用章节十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社区护理12.1 解释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护理的意义12.2 介绍社区护理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12.3 阐述社区资源和支持系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帮助12.4 强调社区护理人员与家庭、医院的协作重要性章节十三: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护理13.1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康复护理的目标13.2 讲解康复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13.3 阐述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呼吸练习和体能训练13.4 强调康复护理在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重要性章节十四: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安全管理14.1 解释支气管哮喘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4.2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意外14.3 阐述药物管理在保证支气管哮喘患者安全中的作用14.4 强调护理人员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安全管理中的责任章节十五:支气管哮喘护理的研究与发展15.1 介绍支气管哮喘护理研究的最新进展15.2 讲解支气管哮喘护理研究的意义和方法15.3 阐述支气管哮喘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15.4 强调护理人员在支气管哮喘护理研究与发展中的参与和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临床诊断、治疗原则、护理措施、预防措施、急救处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护理的持续改进等方面。
支气管哮喘教案

支气管哮喘教案2005/2006学年度第2学期教师姓名:王恩举职称:副主任医师系(部):临床教学部教研室:二附院内科学教学小组讲授对象:2003级秋本专业:临床医学班级:二附院4、5、6班授课时间:2006-2-18支气管哮喘教学大纲目的要求:一、了解哮喘是多发病、常见病以及其危害性,提高对哮喘的认识。
二、熟悉本病的发病机制,掌握本病常见的病因炎性本质和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临床表现和抓住防治环节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四、根据本病的发病机制,掌握控制哮喘发作的措施和预防复发的方法。
讲课时数: 1.5 学时教学内容:概述:定义、疾病特征和流行病学。
病因和发病机制:哮喘是由多种变应原引起速发性哮喘反应,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以及迟发性哮喘反应即气道变应性炎症,且有多种炎症介质参予,导致通气障碍和气道高反应性。
用示意图说明发病机制,并指出不同反应选择药物类型。
强调哮喘的本质(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病理:主要是慢性气道炎症的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一、病史特点。
二、症状和体征。
三、变异性哮喘和重症哮喘的概念及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皮肤过敏原试验,特异性过敏原的体外试验。
诊断及鉴别诊断:讲述诊断标准,诊断时应注意分期,并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是否正确决定治疗方案是否正确。
应以下列疾病鉴别并说明鉴别要点:一、心源性哮喘。
二、喘息型支气管炎。
三、支气管肺癌。
四、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并发症: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COPD,肺气肿,肺心病等。
治疗:一、治疗目的: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维持正常活动能力,避免治疗副作用,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避免死亡。
二、消除病因:脱离变应原。
三、重点介绍各种支气管舒张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问题,强调吸入治疗的重要性。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第一章: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1.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1.2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1.3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1.4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二章: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2.1 控制药物2.1.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2.1.2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2.1.3 缓释茶碱2.1.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2.2 缓解药物2.2.1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2.2.2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2.2.3 短效茶碱2.3 特殊情况下药物的应用2.3.1 重度哮喘发作时的药物治疗2.3.2 儿童与成人哮喘药物使用的差异第三章:非药物治疗3.1 哮喘行动计划3.2 环境控制3.2.1 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3.2.2 控制空气污染3.3 呼吸锻炼3.3.1 腹式呼吸3.3.2 缩唇呼吸3.4 中医护理措施3.4.1 针灸治疗3.4.2 拔罐治疗3.4.3 中药护理第四章: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4.1 病史采集4.1.1 发作史4.1.2 家族史4.1.3 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4.2 身体状况评估4.2.1 呼吸系统症状评估4.2.2 肺功能检查结果评估4.2.3 过敏性疾病的相关评估第五章: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措施5.1 发作期的护理5.1.1 给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5.1.2 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5.1.3 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5.1.4 给予心理支持5.2 缓解期的护理5.2.1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5.2.2 加强呼吸锻炼5.2.3 健康教育5.2.4 定期随访与评估第六章:支气管哮喘的并发症及其护理6.1 呼吸衰竭6.1.1 识别呼吸衰竭的早期征兆6.1.2 给予高流量吸氧和呼吸支持6.1.3 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6.2 肺部感染6.2.1 观察发热、咳嗽等症状6.2.2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6.2.3 给予充足的休息和水分6.3 气胸与纵隔气肿6.3.1 观察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6.3.2 紧急情况下需协助医生进行胸腔闭式引流6.3.3 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第七章:特殊人群支气管哮喘的护理7.1 儿童哮喘的护理7.1.1 儿童哮喘的特点7.1.2 儿童哮喘的药物治疗7.1.3 儿童哮喘的护理措施7.2 老年性哮喘的护理7.2.1 老年性哮喘的特点7.2.2 老年性哮喘的药物治疗7.2.3 老年性哮喘的护理措施7.3 孕妇哮喘的护理7.3.1 孕妇哮喘对母儿的影响7.3.2 孕妇哮喘的药物治疗7.3.3 孕妇哮喘的护理措施第八章: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8.1 疾病知识指导8.1.1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诱因8.1.2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和发作规律8.1.3 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8.2 生活方式的调整8.2.1 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8.2.2 控制环境湿度8.2.3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8.3 心理支持8.3.1 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8.3.2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第九章: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研究进展9.1 新型药物治疗的研究9.1.1 生物制剂的应用9.1.2 吸入性抗炎药物的研究9.2 非药物治疗的研究9.2.1 肺康复训练的应用9.2.2 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的影响9.3 护理模式的研究9.3.1 责任制护理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9.3.2 延续性护理对哮喘患者的影响第十章: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质量评估10.1 护理质量评估指标10.1.1 哮喘发作的控制率10.1.2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10.1.3 患者的生活质量10.2 护理质量改进措施10.2.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10.2.2 完善护理工作流程10.2.3 增强护理团队协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难点解析:正确指导患者使用吸入性药物,区分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以及在特殊情况下药物的应用。
儿童支气管哮喘教学课件

儿童支气管哮喘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儿科学》第十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的第四节“支气管哮喘”。
详细内容包括: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重点掌握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处理、预防措施及长期管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 学会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急性发作处理。
3.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及长期管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急性发作处理。
教学重点: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支气管哮喘模型、哮喘喷雾剂。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及危害。
2. 理论讲解:(1)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发病机制。
(2)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3)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急性发作处理。
3. 实践操作:(1)展示支气管哮喘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2)示范哮喘喷雾剂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2.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急性发作处理。
3.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及长期管理。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发病机制。
(2)列举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3)谈谈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及急性发作处理。
2. 答案:(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因素及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2)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
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肺功能测试等。
支气管哮喘教案讲稿

支气管哮喘教案讲稿第一章:支气管哮喘概述1.1 定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特点是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
1.2 发病率支气管哮喘是全球常见的疾病,全球约有3.3亿人受到哮喘的影响。
在我国,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
1.3 病因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过敏原、感染、空气污染等。
第二章: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2.1 典型症状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发作性呼吸困难、哮鸣音、胸闷和咳嗽。
症状通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
2.2 非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症状,如长期咳嗽、运动后呼吸困难等。
2.3 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症。
轻度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受到影响,重度哮喘患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第三章: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1 诊断标准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依据包括:1) 典型的临床表现;2) 肺功能检查显示气道阻塞;3) 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
3.2 鉴别诊断需要与支气管哮喘鉴别的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心脏病等。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的治疗4.1 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包括:1) 缓解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2) 控制药物: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皮质激素等。
4.2 非药物治疗包括:1) 避免过敏原和刺激因素;2) 康复锻炼;3) 中医中药治疗。
第五章: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护理5.1 预防措施1) 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因素;2)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3) 遵循医嘱,规范用药。
5.2 护理要点1)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刺激;3)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
第六章: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管理6.1 急性发作的症状识别了解哮喘急性发作的早期迹象,如咳嗽、胸闷、呼吸加快等。
6.2 急性发作的处理1) 立即使用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吸入剂;2) 保持冷静,采取舒适的坐姿或半躺位;3) 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和刺激性气味;4) 寻求紧急医疗帮助。
支气管哮喘教案讲稿

支气管哮喘教案讲稿一、课程目标1.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掌握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3. 学习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
4.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发作期管理。
5. 提高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能力和健康教育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和发病机制:介绍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解释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的特点。
2.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介绍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如喘息、气促、咳嗽和胸闷,并解释不同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症状差异。
3.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介绍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和常用诊断方法,如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测试,并讲解如何鉴别哮喘与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
4.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介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讲解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法用量。
5.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发作期管理:介绍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如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接触、定期监测肺功能等,并讲解发作期的紧急处理和家庭治疗计划。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管理策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角色扮演:模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场景,训练学生进行呼吸道急救和护理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积极性。
2. 病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病例的分析能力和诊断思路。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护理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有关支气管哮喘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自学和参考。
2.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的医学网站和在线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最新支气管哮喘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教案

支气管哮喘教案教案首页授课时间:2010-3-14授课名称:支气管哮喘的教育和管理授课教师:XXX教学目的及任务:1.熟悉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理。
2.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3.了解哮喘的病因、防治及引起哮喘发作的各个环节。
教学内容:一、定义及流行病学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气道慢性炎症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素刺激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特应性体质/过敏体质、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湿疹、食物或药物过敏、过敏原(螨、花粉、动物皮毛、牛奶等)、呼吸道感染、运动和过度通气冷空气、药物、职业性粉尘和气体、心理、强烈的情绪变化等。
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炎症和神经机制。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激发试验。
鉴别诊断主要是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区分。
四、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包括控制症状、预防发作和治疗急性发作三个方面。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支气管扩张术、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等。
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过敏原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等。
辅助检查包括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镜检查等。
六、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包括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
七、并发症支气管哮喘的并发症包括肺气肿、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等。
八、教育和管理支气管哮喘的教育和管理包括患者教育、家庭环境改善、药物管理等。
教学方法及准备: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和启发式,辅助工具包括电子课件、模型及板书。
所用教材为XXX、XXX《内科学(第8版)》XXX,参考资料为钟南山、XXX主编《呼吸病学(第2版)》。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 掌握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3. 培养护理人员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关爱和护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4.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管理5.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案例,讨论护理措施的正确性和改进方法。
3. 情景模拟法:模拟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紧急处理和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价1. 考核:评估学生对支气管哮喘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掌握程度。
2. 护理操作技能评价:观察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支气管哮喘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的课件。
3. 模拟人:用于模拟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护理操作。
4. 视频资料:播放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5. 网络资源:提供支气管哮喘相关的研究论文和临床实践指南,供学生查阅。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1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课时1:介绍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课时2:讲解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课时3:阐述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课时4:讲解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管理课时5:讨论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课时6:案例分析,分析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案例课时7:情景模拟,模拟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紧急处理和护理操作课时8:小组讨论,讨论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问题课时9:复习和考核,评估学生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掌握程度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护理操作相符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支气管哮喘教案讲稿

支气管哮喘教案讲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和缓解方法。
3. 培养学生关注哮喘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二、教学内容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特点是气道高度敏感,易于发生阻塞性症状。
2.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因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过敏原、感染等。
3.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胸闷等。
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症状,如乏力、发热等。
4.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测试、呼气流量峰值测试等。
5.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预防复发和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吸入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日常生活调理和饮食建议,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支气管哮喘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的理解程度。
3. 小组报告: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支气管哮喘相关教材或课件。
2. 案例资料: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例。
3. 肺功能检查视频:展示肺功能检查的操作过程。
4. 吸入治疗设备:演示吸入治疗的正确方法。
5. 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关于支气管哮喘的信息。
六、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支气管哮喘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
支气管哮喘教案

支气管哮喘教案二、熟悉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常见病因和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特点,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分期、严重程度评估和鉴别诊断等,为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掌握控制哮喘发作和预防复发的方法。
重点:1.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分期、分级。
3.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难点:1.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分期、分级。
2.危重症哮喘的治疗。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练法。
多媒体课件(32张幻灯片,其中包括6张图片)。
教学内容:1.概述与流行病学(4分钟)。
2.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8分钟)。
3.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12分钟)。
4.诊断与鉴别诊断(14分钟)。
5.并发症(4分钟)。
6.治疗(14分钟)。
7.哮喘的教育与管理、预后(4分钟)。
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址:1.《内科学》第六版,XXX,XXX高主编。
2.《协和呼吸病学》,XXX,XXXXXX主编。
反思:发病机制复杂,特别是各种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作用,难以理解掌握。
应制成图表说明。
强化重症哮喘的诊断和治疗。
时间分配:总共60分钟,每个部分分配的时间如上所示。
教学地点:二附院阶梯教室。
教师姓名:XXX。
职称:副主任医师。
系(部):临床教学部。
教研室:二附院内科学教学小组。
授课对象:2003级秋本专业临床医学班级二附院4、5、6班。
授课时间:2006-2-18.本次授课的对象是2003年秋季在临床医学二附院4、5、6班的学生,授课时间是2006年2月18日。
本次课程主要讲解哮喘的定义和发作机制,并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讲解,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特征是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可逆性、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喘鸣。
哮喘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遗传因素表现为有家族史的患病率较高,而环境因素包括吸入物、感染、食物、气候变化、精神因素、运动、药物、月经、妊娠等。
哮喘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护理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技能。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关爱意识。
教学内容:一、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病因及分类二、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体征及诊断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及药物护理四、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措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支气管哮喘?它有哪些常见症状?2. 引导学生思考:支气管哮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有哪些影响?二、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病因及分类1. 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特点。
三、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体征及诊断1. 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流程。
第二课时一、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及药物护理1. 讲解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
2. 介绍常用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
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措施1. 讲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过程。
三、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2.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知识、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流程及护理措施。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过程,提高护理技能。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支气管哮喘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护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支气管哮喘教案教案.doc

详细教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第九节支气管哮喘病例导入:病人,男,18岁,2h前游园时突然张口喘息、大汗淋漓,入院后查:T36. 5°C, P130次/分,R32次/分,Bpll0/70mmHg,神志清醒,仅能说单字,表情紧张,端坐位,口唇发纟甘,双肺叩诊过清音,呼气明显延长,双肺野闻及广泛哮鸣音, 有奇脉。
病人自幼常于春季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其母患有支气管哮喘。
【启发思考】诊断是?有何特点?什么原因诱发疾病发作?★概念------ 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徊—概述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哮喘是呼吸道常见病,也是多发病。
目前全世界有近1.6亿患者,我国患病率批注[微软用户1]: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与COPD比较气流受限的特点?接近1 -4%,约3000万患者,其中半数在12岁以前发病,儿童高于青壮年,城市高于农村,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
成人男女患病率相近,约40%的病人有家族史/它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减弱劳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而且难以得到才艮治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与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和环境激发双重因素影响1.遗传因素哮喘被认为是多基因遗传病。
遗传率约为70% - 80%.且亲缘关系越近、病情越重,其亲属患病率越高。
2.激发因素(急性发作诱因)(1)陵入物:|(2 )离染:|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3)食物:婴幼儿尤其容易对伶物过敏,阻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4)气候改变:气温、湿度、气压、空气中离子等改变可诱发哮喘,故在寒冷季批注[微软用户2]:结合图片,举例:尘!W,花粉,真菌,动物毛屑。
比如某妈妈养宠物猫,猫毛诱发其女儿哮喘发作;小儿科某患儿因接触其姑姑送来的百合花后出现哮喘发作。
批注[微软用户3]:尤其是病毒感染。
原因:气道炎症加重批注[微软用户4]:引起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鱼、虾、蟹、蛋、牛奶等。
支气管哮喘文档资料学习教案

第二十九页,共43页。
吸入疗法(liáo fǎ)的方法
气雾剂 气雾剂+储雾罐 干粉吸入 持续(chíxù)雾化
第30页/共43页
第三十页,共43页。
气雾剂的四步吸入法(一)
1.移开喷口(pēn kǒu)的盖,如图所示拿着气 雾剂, 并用力 摇匀。
第31页/共43页
第三十一页,共43页。
一 .咳哮嗽变喘异的型特哮喘殊(tèshū)类型
1.不明原因的咳嗽 2个月以上 ,尤其是夜间 发作性咳嗽 ,与闻到刺激性气味 ,气候改 变 ,运动有关 ,伴有过敏素质者 ;
2.体查(tǐ chá)无阳性体征 ,肺功能 、 X线胸 片均正常 ,五官科检查未见异常 ;
第15页/共43页
第十五页,共43页。
是指在吸入少量刺激物或变应原后 ,正常 人的气道并不发生收缩(shōu suō)反应或仅 发生微弱的反应 ,而某些病人的气道则发 生异常性的过度收缩(shōu suō)反应 ,引起 气道的管腔狭窄和气道阻力的明显增加 , 这就是气道高反应性 。
第8页/共43页
第八页,共43页。
主要(zhǔyào)治疗措施
3.存在有气道高反应性 ,或24 小时 PEF变异率 >=20%;
4.使用抗生素或止咳药物无效 , 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 有效 ,短期内停药易复发 ,
5.排除其它可以引起慢性(màn xìng)咳嗽的疾病 。
第16页/共43页
第十六页,共43页。
2.激素抵抗型哮喘
对糖皮质治疗不敏感(mǐngǎn) 的哮喘
磷酸二酯第6酶页/同共4功3页酶抑制剂
第六页,共43页。
哮喘的本质--气道炎症(yánzhèng)+平滑 肌痉挛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和治疗教学设计

道通畅。
01
02
呼吸衰竭处理
一旦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应 立即就医进行紧急处理,包 括吸氧、使用呼吸机等治疗 措施。同时加强患者护理和
营养支持。
03
04
肺气肿处理
对于肺气肿患者,应积极控 制哮喘症状,同时进行呼吸 锻炼和氧疗等治疗措施。
指导患者识别并记录哮喘 症状,如喘息、咳嗽、胸 闷等。
峰流速监测
教授患者使用峰流速仪监 测呼气峰流速,以评估病 情。
记录哮喘日记
指导患者记录每日症状、 用药情况、峰流速等,以 便医生评估病情和调整治 疗方案。
急性发作应对措施
识别急性发作
指导患者识别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如严重喘 息、呼吸困难等。
紧急处理
04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治疗目标与原则
缓解哮喘症状
通过治疗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 缓解哮喘症状。
控制慢性炎症
长期规范治疗,控制气道慢性炎 症,预防哮喘发作。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减少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的反应 性。
改善肺功能
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生活质 量。
药物治疗方案及选择依据
•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 喘的首选药物。
数和减轻发作程度。
05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患者教育内容
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知识
包括定义、发病原因、常见症状等。
非药物治疗知识
强调患者自我监测、按时服药、定期 随访等。
药物治疗知识
介绍常用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副 作用等。
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如呼吸锻炼、避免诱发因素等。
世界哮喘日《支气管哮喘》教案

世界哮喘日《支气管哮喘》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诱发因素(二)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三)了解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检查方法(四)熟悉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二、教学重点(一)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二)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三、教学难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四、课的类型大课五、教授方法讲授法六、教具电脑、磁盘、激光笔、粉笔、黑板等。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支气管哮喘1、支气管哮喘概述:定义、流行病学特征哮喘的定义: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
流行病学特征:哮喘是一种全球性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全球有逾3亿哮喘患者;我国有逾2千万哮喘患者;儿童患病率0.11%~2.03%。
2、支气管哮喘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哮喘为多基因遗传病atopy:特应性体质/过敏体质,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湿疹、食物或药物过敏等环境因素:过敏原、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运动、天气变化、食物、添加剂、药物等免疫因素:Th1/Th2,IgE,cytokines,histamine,protaglandins, leukotrients,等神经、精神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等3、发病机制: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免疫机制、神经、精神和内分泌因素气道炎症学说: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共同病理学特征,是哮喘的本质。
哮喘的基本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是气道高反应性的病理基础。
气道变应性炎症(airway allergic inflammation):Inflammation≠Infection4、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严重度分级Clinical picture:Cough, wheeze or chest tightness after exposure to airborne allergens or pollutants or after exercise。
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中班教案

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中班教案教案标题: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中班)教学目标:1. 了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能够简单描述其症状和原因。
2. 培养学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关爱和理解,培养同理心。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和原因。
2. 教具:支气管哮喘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资源,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 引导学生思考:询问学生是否有亲戚或朋友有过类似的症状,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会导致人们在呼吸时感到困难。
- 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如咳嗽、喘息等,并解释这些症状是因为支气管变窄导致空气流通不畅所致。
- 强调支气管哮喘不是传染病,但有些人可能天生容易患上它,或者环境因素会引发症状。
3. 同理心培养(15分钟)- 读取支气管哮喘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让学生通过故事中的角色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生活体验和困扰。
-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身边有支气管哮喘的朋友,我们应该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们?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4. 情景模拟(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几个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朋友。
- 每个小组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如何正确应对支气管哮喘症状,如何帮助患者避免诱发因素等。
-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强调学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关爱和理解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关心和帮助身边有支气管哮喘的人。
教学延伸:1. 邀请医生或护士来班级进行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讲解和答疑。
2.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的健康讲座,让他们向其他班级的同学分享支气管哮喘的知识和应对方法。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 掌握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 提高护理人员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
4.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措施。
5.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康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案例,讨论护理措施的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康复措施。
四、教学评价:2. 课堂参与: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3. 知识测试:进行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相关的教材或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相关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3. 案例资料:收集一些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支气管哮喘的案例,引入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主题。
2. 讲解病因和发病机制:详细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让学生了解哮喘的根源。
3. 分析临床表现和诊断:介绍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如喘息、气促、咳嗽等,并讲解诊断方法。
4. 讲解治疗方法:阐述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吸入治疗等。
5. 分析护理措施:讲解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措施,如观察病情、给予吸氧、帮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教师解答。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措施,分享各自的观点。
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案例,提出护理措施的应用。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
2. 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康复护理,如呼吸训练、运动指导等。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教案

• 6. 肺功能:PEF变异率>30%,PEF<100L/min。 PEF<60L/min,提示有严重的气道阻塞。
• 上述情况持续12-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时,可称为哮喘持 续状态。
原因
• 变应原持续存在; • 呼吸道感染未能控制; • 脱水使痰液粘稠咳不出,小气道阻塞; • β2受体激动剂“失能”; • 情绪过度紧张; • 糖皮质激素突然停用; • 酸中毒; • 严重并发症、气胸、心功能不全。
治疗前分级
治疗期间分级
目前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
原设定的治疗级别
急性发作时分级
药物的进展
一、糖皮质激素 • 吸入剂 二丙酸倍氯米松
布地奈德: 受体结合较强, 肝清除率高 丙酸氟替卡松: 受体结合强 , 脂溶性高,
生物利用度低
• 干粉剂型 • 溶液剂型
特点
• 口服: 半衰期较短者: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
重症哮喘的治疗
• 恰当氧疗; • 纠正脱水; • β2激动剂雾化吸入; • 茶碱; • 抗胆碱能药; 6.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7. 纠正酸碱失衡; 8. 控制感染
支气管扩张剂
• 茶碱类 • 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氨醇 雾化吸入溶液 5~10mg(<12 岁儿童减半)每日3~4次
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溶液 10mg 吸入
芬太尼: 5mg/kg 静滴。 • 小剂量肝素:50mg+250-500ml液体静滴。 • 东莨菪碱:0.3mg-0.6mg+葡萄糖溶液静滴。 • FDP:二磷酸果糖 静滴。
机械通气
指征:神智改变 呼吸机疲劳 PaCO2 低→正常→>45mmH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哮喘教案
2005/2006学年度第2学期
教师姓名:王恩举职称:副主任医师系(部):临床教学部教研室:二附院内科学教学小组
讲授对象:2003级秋本专业:临床医学班级:二附院4、5、6班授课时间:2006-2-18
支气管哮喘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一、了解哮喘是多发病、常见病以及其危害性,提高对哮喘的认识。
二、熟悉本病的发病机制,掌握本病常见的病因炎性本质和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临床表现
和抓住防治环节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四、根据本病的发病机制,掌握控制哮喘发作的措施和预防复发的方法。
讲课时数: 1.5 学时
教学内容:
概述:定义、疾病特征和流行病学。
病因和发病机制:
哮喘是由多种变应原引起速发性哮喘反应,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以及迟发性哮喘反应即气道变应性炎症,
且有多种炎症介质参予,导致通气障碍和气道高反应性。
用示意图说明发病机制,并指出不同反应选择
药物类型。
强调哮喘的本质(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病理:主要是慢性气道炎症的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一、病史特点。
二、症状和体征。
三、变异性哮喘和重症哮喘的概念及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皮肤过敏原试验,
特异性过敏原的体外试验。
诊断及鉴别诊断:讲述诊断标准,诊断时应注意分期,并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是
否正确决定治疗方案是否正确。
应以下列疾病鉴别并说明鉴别要点:
一、心源性哮喘。
二、喘息型支气管炎。
三、支气管肺癌。
四、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并发症: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COPD,肺气肿,肺心病等。
治疗:
一、治疗目的: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维持正常活动能力,避免治疗副作用,
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避免死亡。
二、消除病因:脱离变应原。
三、重点介绍各种支气管舒张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问题,强调吸入治疗的重要性。
四、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五、重症哮喘的处理。
六、哮喘的长期治疗:按照指南介绍预防哮喘发作的阶梯治疗方案、免疫疗法等。
哮喘的教育和管理:自学
预后:
坚持缓解期处理,可减轻发作或达到临床控制。
若诱发哮喘因素持续存在,可使哮喘反复发作加重。
如有
并发症如气胸,COPD,肺源性心脏病等预后较差。
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理解,如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示意图,病理图,哮喘发作的视频资
料,药物的作用机理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