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论文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绪论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52087a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c.png)
数字通信设备生产
冷冲压技术在数字通信设备生产中也非常常见, 例如手机中的精密零部件。
航空航天工业
冷冲压技术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例如飞机的外壳部件。
冷冲压的原理和过程
冷冲压是利用冲裁模和冲裁机械的压力,将金属板材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冷 冲压工艺一般包括五个过程:上料、定位、成形、冲裁、废料排除。
模具的精度要求是要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和尺寸稳定一 致,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模具的表面处理及涂层技术
1 石墨涂层
通过镀石墨涂层的方式能够大幅提高模具的防粘脱性、耐磨性。
2 表面喷涂处理
紫铜、白铜、硬铝等材料的表面处理,能够提高其的耐蚀性、耐磨性、耐高温性。
3 电镀处理
表面电镀是提高模具表面硬度、耐磨性的技术之一。
命,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3
确定零件
根据需要打造的元件和件装配关系,确定 加工零件型号和形状。
模具设计
按照所需的零件形状和要求,设计包括上 下模、上下模板、自动卡模等在内的模具 涉及的各项要素。
模具的分类
上下模式模具
上下模式模具是将一块板材放在 上模板上,再由下模板下压,实 现成型。
分段模具
3 材料利用率高
冷冲压能有效节约材料,使得原材料的利
冷冲压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气废液,避免了对 环境的污染。
冷冲压工艺的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加工
冷冲压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应用广泛,例 如车身、底盘等。
家电电器制造
冷冲压技术在家用电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例 如冰箱、洗衣机等。
2 卷料机
卷料机用于卷取成型后的金属板材,为后序加工做好准备。
3 切割机
切割机主要用于将冷卷板剪成所需的厚度及长度,并去除边缘毛刺。
刍议冷冲压工艺与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刍议冷冲压工艺与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84d5c3d31126edb6f1a1051.png)
刍议冷冲压工艺与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摘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配件的模具设计已经成为了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流程。
由于现代机械技术的不断完善,冲压工艺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了模具的制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获取了良好的经济收益。
然而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进展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亟待完善。
前言:汽车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模具的制造和使用,由于现代机械技术运用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的汽车产业就需要相应的进行技术融合的探索与研究,真正的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保证我国的汽车产业向前快速发展。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冷冲压技术与模具制造技术展开研究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1.冷冲压技术1.1.概念冷冲压是在常温条件下,通过利用冲压模在压力机上对生产所用的板料或热料施加一定程度的压力,促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实际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形状及尺寸标准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此种方法由于经常被用于加工板料零部件,也被称之为板料冲压。
1.2.特点分析1.2.1_零部件的尺寸精度高。
由于实际汽车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是采取标准化流水线作业方式,其所需要的板料部件就需要实行统一的标准。
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部件精度的严苛要求,导致被先进的冷中压技术所取代并被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零部件的精度,满足了生产活动所需,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向前稳步发展。
1.2.2.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采取了统一标准的零部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减少了流水线工人的劳动强度,促进了汽车产业信息化发展,增强了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风采。
1_2.3.有效的节约了材料以及成本。
冷冲压技术由于信息化程度较高,在实际的原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懂了充分的利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废料的产生,从根本上提高了材料的使用程度以及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在面对国际竞争激烈的市场时,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数控模具设计]冷冲模具论文精编
![[数控模具设计]冷冲模具论文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53cea45ce53a580217fcfeb4.png)
(数控模具设计)冷冲模具论文摘要冷冲模是广泛运用的模具之壹,种类包括冲孔模、落料模、弯曲模、拉深模等,近年来冷冲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冷冲压具有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能加工多种性能,状态的零件。
同时它的应用和普遍也受到模具寿命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制约。
通过熟悉各类模具的加工特点及内部结构,完成模具总体结构分析;随后作者进行毛坯尺寸、排样、工序尺寸、冲压压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等工艺计算,力争以最好的性价比设计了模具各零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模具的外形,完成了装配图和非标准的零件图。
前言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
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维持在700亿至850亿美元,同时,我国的模具产业也迎来了新壹轮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15%的年增长率(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国内模具进口总值达到700多亿,同时,有近250个亿的出口),到2007年模具产值预计为700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当下的每年9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亿美元左右。
单就汽车产业而言,壹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而当汽车更换车型时约有80%的模具需要更换。
200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550万辆,预计2007年产销量各突破700万辆,轿车产量将达到300万辆。
另外,电子和通讯产品对模具的需求也非常大,在发达国家往往占到模具市场总量的20%之多。
目前,中国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约50多万。
1999年中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达245亿元人民币。
工业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壹。
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11%。
模具的发展是体现壹个国家现代化水平高低的壹个重要标志,就我国而言,经过了这几十年曲折的发展,模具行业也初具规模,从当初只能靠进口到当下部分进口已经跨了壹大步,但仍有壹些精密的冲模自己仍不能生产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生产需要。
电机定子冲裁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电机定子冲裁工艺及其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4e6a0a52d380eb62946d39.png)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2012 班学生学号 2012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机定子冲裁工艺及其模具设计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进行的日期:2015年1月20日起至2016年6月2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四.任务书的内容: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制造业的急剧崛起,促使冷冲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与传统切削加工相比,冷冲压直接成形,所获得的零件一般无需再切削加工,达到“零切屑”,是一种节省能源、节省原材料的少无切削加工方法。
冲压件尺寸公差由冲模保证,产品尺寸稳定、互换性好,质量轻、刚度好。
但由于冲模制造精度高,技术要求高,制造成本高,冷冲压生产只有在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制造业各部门广泛采用电机为动力机,定子是电机的重要件,生产批量大,原材料可采用板料或带料,采用冲压加工可以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设计任务:任务描述:零件名称:电机定子零件图:如后附图材料:电工硅钢(D31),厚度0.35mm技术要求:无毛刺生产纲领:大批量工作任务:制定冲裁加工工艺并设计模具工作步骤:(1)熟悉零件的用途、结构特点、精度要求;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拟订冲压工艺规程。
(2)计算冲压工艺参数,确定电机定子冲裁工序的模具总体结构和工作部分结构参数。
(3)确定模具类型,绘制模具装配图和工作零件的零件图。
(4)根据模具制造工艺知识,选择模具各部分零件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5)选择合适的压力机。
(6)编写设计论文。
要求参见学校、教研室等的要求。
(7)外文资料翻译。
文献阅读摘录笔记。
3、原始资料:电机定子零件图一张(后附),包括尺寸、公差、材料、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等。
4、设计条件:电脑软硬件配置:CPU—1.5G以上,内存≥256MB(Windows 2000\XP),学生自选的CAXA实体创新设计或其它图形设计软件。
5、日程安排:(1)1.20~3.1: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准备相关的模具设计手册。
模具冷冲压模具设计论文
![模具冷冲压模具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3f91d0be1e650e52ea99cb.png)
模具设计说明书前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产品不断的更新,利用模具来制造产品的厂家不断的增多,使得模具技术不断的发展。
本次冷冲模模具设计是为我们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进行一次冷冲模模具设计工作的实践练习,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巩固与扩充“冷冲模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模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冷冲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本套模具设计结合了机械制图,CAD公差配合,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模具工艺学,Pro/E等专业课,讲述了冷冲模具结构设计的步骤,详细介绍了一套冷冲模具设计的全部过程。
由于设计时间仓促,加之本人设计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签名欧阳晋华2008.11目录零件的冲裁工艺分析………………………………………………(一) (1)材料分析(2)工件结构形状分析(3)尺寸精度分析拟定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 (二) 排样、裁板……………………………………………………………(三) 计算工序压力、选用压力机及确定压力中心………………………(四) 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五) (1)落料凸、凹模尺寸及公差计算(2)冲孔凸、凹模尺寸及公差计算确定各个主要零件的结构尺寸…………………………………… (六) ﹙1﹚凹模板外形尺寸的确定的确定﹙2﹚凸模长度的L1设计并绘制总图、选取标准件…………………………………… (七) 校核压力机的选择……………………………………………… (八) 绘制部分非标零件图……………………………………………… (九) ﹙1﹚绘制部分非标准零件图﹙2﹚编写零件加工工艺结束语和参考文献…………………………………………… (十)摘要: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外壳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外壳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cb512b58fb770bf78a5590.png)
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外壳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四年五月五日1前言1.1冷冲压定义及其特点冷冲压是一种简单的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
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金属进行加工,以获得所需要的零件和尺寸。
冷冲压和切削加工相比较,具有生产率高、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产品尺寸精度稳定、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特别适合于大量生产。
1.2冷冲压工艺的应用领域及发展现状由于板料零件具有重量轻,在满足产品的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材料加工成各种尺寸的零件,以满足不同需要。
因此在现代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和各种民用轻工产品中,都大量使用冷冲压零件。
而且在国防方面,如飞机、导弹、枪弹、炮弹等产品中,采用冷冲压加工的零件比例也是相当的大的。
随着汽车和家用电器等的飞跃发展,许多先进工业国家,对发展冷冲压生产给予高度重视。
例如美、日等国家模具产业已经超过机床工业。
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仍需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
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
当今现状表现为:一、进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高的大型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档模具,因此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市场满足率低于冲压模具总体满足率,这些模具的发展已滞后于冲压件生产,而技术含量低的中低档模具市场满足率要高于冲压模具市场总体满足率;二、由于我国的模具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价格低许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其在国际市场的前景看好。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 多吨的模具,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模具CAD/CAM技术的应用,显著缩短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冷冲压落料模具毕业设计论文
![冷冲压落料模具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662a8783d049649b66587f.png)
摘要本次设计了一套冲孔、落料的模具。
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采用冲孔落料工序,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
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
得出将设计的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
在文档中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
第二部分,最后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为本次设计模具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形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尺寸提供依据。
通过前面的设计方案画出模具各零件图和装配图。
本次设计阐述了冲压倒装复合模的结构设计及工作过程。
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字: 冲压凸模凹模模架凸凹模绪论模具工业作为一种新兴工业,它有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较高的生产效率,以及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
模具技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中冲载模具在模具工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模具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要,除少量标准件外购外,大部分工作量均需模具厂去完成。
加工企业管理的体制上的约束,造成模具制造周期长,不能适应市场要求。
二是设计和工艺技术落后,如模具CAD/CAM技术采用不普遍,加工设备数控化率低等,亦造成模具生产效率不高、周期长。
模具是现代加工行业中的基本工艺装备。
模具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现代工业需要先进的模具设备和高技术人才。
前言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厂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课程设计----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599da31a37f111f1855b4a.png)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课题名称冲裁模具设计一、题目:焊片冲压模具设计工件图: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 对教师指定的冲压件进行工艺设计,包括工艺分析及方案选择、工艺计算、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压力机的选定;2. 完成一套冲模的设计,包括确定模具结构尺寸、绘制该冲模的总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3.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冲裁模设计如图1所示零件:焊片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H62 t=0.7设计该零件的冲压工艺与模具。
图1 焊片零件图(一)冲裁件工艺分析1. 材料:H62钢板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2. 工件结构形状:冲裁件内、外形应尽量避免有尖锐清角,为提高模具寿命,建议将所有90°清角改为R0.6的圆角。
3. 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经查公差表,各尺寸公差为:2-0.54 3-0.25 4.5-0.3 24-0.52 Ø12-0.43结论:可以冲裁(二)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经分析,工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形状不大,但工件产量较大,根据材料较厚(2mm)的特点,为保证孔位精度,冲模有较高的生产率,通过比较,决定实行工序集中的工艺方案,采取利用导正钉进行定位、刚性卸料装置、自然漏料方式的连续冲裁模结构形式。
(三)模具设计计算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首先查有关表确定搭边值。
根据零件形状,两工件间按矩形取搭边值b=1.8边按圆形取搭边值a=1.5连续模进料步距为13.8条料宽度按相应的公式计算:B=(D+2a)-⊿查表⊿=0.4B=(35.4+2X1.8)=39-0.4画出排样图图2零件排样图2.计算总冲压力由于冲模采用刚性卸装置和自然漏料方式,故总的冲压力为:P0=P+P t+P XP=P1+P2而式中P1--------落料时的冲裁力P2--------冲孔时的冲裁力按推料力公式计算冲裁力:P1=KL tτ查τ=300MPaP1=2.2[0.5*π*6+0.5π*4.5+24-11.25-2.25]*0.7*300/10000=1.2tP2=2.2*4π*3.5*2*300/10000=1.3(t)按推料力公式计算推料力Pt:P t=nK t P 取n=3,查表2-10,K t=0.09Pt=3*0.095*2.5=0.675tP X=K x P计算总冲压力PZ:P Z =P1+P2+Pt=1.2+1.3+0.675+0.15=3.325(t)3.确定压力中心:X0=L1*X/{L1+L2}=(2*π+2)15.25/(6.3π+2π+2)=4.50mm图3压力中心4.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刃口尺寸计算方法及演算过程不再赘述,仅将计算结果列于表1 中。
冷冲压模具设计论文
![冷冲压模具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ee390e6c85ec3a87c2c5e6.png)
辽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冷冲压模具与制造专业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班级名称:计辅092学生姓名:董瀚泽第一章镶片冷冲压模具设计任务1.1、零件设计任务零件简图:如图1 所示生产批量:小批量材料:Q235材料厚度:0.5mm未标注尺寸按照IT10级处理, 未注圆角R2.(图1)1.2、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一)加工方案的分析.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包含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
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10。
材料低硬度,强度极限为40MPa.根据镶片(如图1)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
模具形状较为规则即可以在一个工位完成所有工序。
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案:(1)方案一(级进模)夹头镶片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在内。
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10。
可采用级进模。
(2)方案二(倒装复合模)将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用一副模具直接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
采用冲孔、落料倒装复合模(弹性卸料)。
模具结构参看所附装配图。
(3)方案三(正装复合模)正装复合模方案完成工序和倒装复合模完成的工序一样。
凸凹模在上模。
弹性卸料板卸料。
方案比较:方案一:采用级进模,安全性好,,但是考虑到级进模结构复杂,工件精度加工精度不高,对称度和位移误差较大,以及加工难度较大,装配位置精度要求高,按照实际生产,级进模成本也高。
方案二:倒装复合模,冲孔废料由下模漏出,工件落在下模表面,需要及时清理。
安全性相对较低。
但工件精度较高,同轴度,对称度及位置度误差较小,生产效率较高,对材料要求不严,可用边角料.方案三:正装复合模,冲孔废料和工件都落在下模表面,安全性更差。
综合以上两个方案分析比较结果说明,本零件采用第二方案最为合适。
(二)模具结构型式的选择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后,应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模具结构型式,使其尽量满足以下要求:(1)能冲出符合技术要求的工件;(2)能提高生产率;(3)模具制造和维修方便;(4)模具有足够的寿命;(5)模具易于安装调整,且操作方便、安全。
电机炭刷架冷冲压模具设计设计论文
![电机炭刷架冷冲压模具设计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fafe721eb91a37f1115cd2.png)
摘要冷冲模是冲压加工工艺的装备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在汽车、飞机、电机、仪表以及在国防工业中。
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能成形复杂零件,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在某些领域已取代机械加工,并正逐步扩大其工艺范围。
因此,冲压技术对发展生产、增强效率、更新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冲压技术的推广受到投入成本低,模具成本高,不适应中小生产规模的特点。
但是总的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模具行业,包括冷压模一定会得到更普及地应用冷冲模的设计包括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拉伸、胀形等模具的设计。
冷冲模的设计也用到材料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特种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电机碳刷架的加工包括了冲孔、落料、和弯曲的加工。
通过对冲孔模、落料模、弯曲模的学习,分析和比较了各加工工艺方案,完成了模具总体的结构分析,进行毛坯尺寸、排样、工序尺寸、冲压压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等工艺计算。
绘制了装配草图并进行零部件初步选用设计,然后确定外形尺寸,选择冲压设备,绘制总的装配图和非标准的零件图。
在冲压模的设计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模具的成本,因此在进行选材,结构设计时,必须尽量不去设计形状复杂的结构,同时采用镶嵌式代替整体式的结构。
针对模具的定位要求高的特点,在零件的设计中必须要有比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
总的一句话,必须在有高的模具寿命和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模具材料的成本,简化模具的结构,这样才能有利于这个行业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冲孔模、落料模、弯曲模、尺寸、冲裁模、装配图AbstractThe Cold Stamping Die Design of the Brushless MotorAbstract:Cold punching mould that is used extensively among the all kinds die ,including punching hole mould, blanking die, bending mould, crooked model, conical die etc.,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ld punching die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in recent years. It is with low costs that there is the cold punchingly, product quality is steady, can process many kinds of performance , Part of the state. Its application and generallying receive the restriction in life-span of the mould and production safety,etc. at the same time . Author of this text proceed from rationality of the craft, analyse electrical machinery charcoal pastes up the structure of the shelf , Precision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ontrol point in the course of processing, Consider and economize cost confirm electrical machinery charcoal brush blanking that shelf optimizes most process the process fully on the basis of satisfying the machining accuracy; And then pass the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 familiar with all kinds of moulds and inside structure, Finish the ensemble architecture analysis of the mould ; Author carry on blank size, arrange kind, process size, punching pressure, pressure in the center afterwards, mould work some size,etc. craft calculate, Strive to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every part of the mould and assembly relation with the best cost performance, Confirm the appearance of the mould on this basis, has finished the installation diagram and non-standard part picture. Confirm the type of the press and main parameter finally.Keyword: punching hole mould;blanking die;bending mould;punching press;punching machine.Keyword: mould;blanking die;bending mould;punching press;punching machine电机炭刷架冷冲压模具设计目录1 前言 (I)1.1 选题研究意义 (I)2.确定工件的工序方案 (1)2,1长度方向的计算 (2)2.2宽度方向的计算 (2)3.落料模的设计 (2)3.1 冲裁件的工艺性 (2)3.2 冲裁间隙3.3 凸凹模工作尺寸制造公差的确定.3.3.1 3.3.1凸凹模尺寸计算应遵循如下原则: (3)3.3.2 凸凹模的工作尺寸的计算: (4)3.4 冲裁力、卸料力和推件力的计算:3.4.1冲裁力的计算 (5): (5)3.4.2 计算推件力F推: (6)3.4.3 计算卸料力F卸3.5确定压力中心排样、搭边与料宽3.5.1 排样 (7)3.5.2 搭边 (7)3.5.3 条料宽度的确定 (8)3.6 凸、凹模的设计3.6.1 凸模的设计 (9)3.6.a 凸模强度 (10)3.6.b压弯凸模的设计3.6.2 凹模的设计 (11)a.凹模的刃口形式 (11)b.凹模的外形及尺寸 (12)3.6.3 凸凹模的固定方法a.凸模的固定 (12)b.凹模的固定 (12)3.7 定位零件的设计与选用3.7.1.导料板的选用 (12)3.7.2.侧刃的选择 (12)3.8 模架的尺寸和结构形式3.8.1 模架的结构形式 (12)3.8.2 模架的尺寸 (12)3.9 卸料零件3.9.1 卸料板的选择 (13)3.9.2 卸料螺钉 (13)3.9.3 弹压装置的选用 (13)3.10 压力机的选择3.10.1 压力机的公称压力 (13)3.10.2 压力机的各参数选择 (13)3.11 导向零件 (13)3.12 落料模的说明 (14)4 冲孔模的设计4.1 冲裁件的工艺性 (14)4.1 冲裁件的工艺性 (14)4.1.1 冲裁体的尺寸精度和断面粗糙度 (14)4.2 冲裁间隙 (14)4.3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与公差 (15)4.3.1 冲孔部分刃口计算 (15)4.3.2 用配合加工法的尺寸计算 (15)4.5冲裁工艺力的确定 (15)4.5 冲模的压力中心的确定 (16)4.6 定位装置 (16)4.7 卸料装置 (16)4.7.1 弹压卸料板的设计 (16)4.7.2 卸料螺钉的结构形式卸料螺钉的设计 (17)4.7.3 卸料板弹簧安装方法与有关尺寸 (17)4.8 漏料孔 (18)4.9 模架的结构形式和有关尺寸 (18)4.9.1 模架的有关尺寸 (18)4.10 导向零件 (18)4.10.1 导柱、导套的尺寸结构 (19)4.10.2 导料销的选择 (19)4.10.3 螺钉及销钉的选择 (19)4.11压力机的选择与模具的安装 (19)4.11.1 作用在模柄上的冲裁力必须不小于P (20)4.11.2 各压力机的各参数选择 (20)4.11.3 模具的安装 (20)4.12 说明5 第一道弯曲模设计 (21)5.1 弯曲件的工艺性 (21)5.1.1 最小弯曲半径 (21)5.1.2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21)5.1.3 弯曲件孔边距离 (21)5.1.4 弯曲件的精度 (21)5.2 弯曲件的回弹5.2.1 影响回弹的因素 (21)5.2.2 回弹角的大小 (21)5.2.3 减少回弹角的措施 (21)5.3 弯曲力的计算5.3.1 弯曲力的大小 (22)5.3.3 弯曲时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22)5.4 弯曲模的间隙5.5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23)5.5.1 凸模圆角半径 (23)5.5.2 凹模圆角半径 (23)5.5.3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与公差 (23)5.6 压力机的选择5.6.1 压力机的公称压力 (23)5.6.2 压力机各参数 (23)5.7 模架的设计与有关尺寸5.7.1 模架的结构形式 (24)5.7.2 模架的有关尺寸 (24)5.8 导向零件5.8.1 导柱、导套的尺寸、结构 (14)5.9 顶出机构5.9.1 顶板与凹模的配合 (25)5.9.2 顶板的尺寸 (25)5.10 模具的安装5.10.1 模具安装的注意事项 (26)5.10.2 模具安装的一般次序 (26)6 最后一道弯曲模设计6.1 弯曲件的工艺性 (27)6.1.1 弯曲件如图所示: (27)6.1.2 最小弯曲半径 (27)6.1.3 弯曲件直边高度 (27)6.1.4 弯曲件的精度 (27)6.2 弯曲件的回弹.6.2.1 影响回弹的因素 (28)6.2.2 回弹角的大小 (28)6.2.3 减小回弹的措施 (28)6.3 弯曲力的计算6.3.1 弯曲力的大小通常采用经验公式 (28)6.3.2 顶件力或压料力F1 (29)6.3.3 弯曲时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29)6.4 弯曲模的间隙6.5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6.5.1 凸模圆角半径rp (29)6.5.2 凹模圆角半径rd及凹模深度L (29)6.5.3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公差 (29)6.6 压力机的选择 (30)6.7 模架的设计与有关尺寸 (30)6.8 顶出机构 (30)6.9 模具的安装 (31)6.9.1模具安装的注意事项 (31)6.9.2 模具安装的一般次序 (31)7. 结论与展望 (32)8. 致谢 (33)9. 参考文献 (34)电机炭刷架冷冲压模具设计1 确定件的工序方案根据工件的形状.材料.厚度及实际加工的需要,生产工件的工序过程如下:1. 从板料上冲出落料件(该落料件即为弯曲体的展开图的外轮廓形体。
(完整版)冷冲模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冷冲模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2c8639af45b307e8719758.png)
目录摘要……………………………………………………………………………………..第一部分一.冲裁模的机理……………………………………………………………………….第二部分一.冲裁件的工作分析……………………………………………………………………二.确定合理的冲裁方案………………………………………………………………….三.进行工艺计算………………………………………………………………………….(一)计算毛坯尺寸………………………………………………………………(二)排样及排样图………………………………………………………………(三)确定凸、凹模间隙,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四)计算冲裁力,确定压力中心………………………………………………四.确定各主要零件的结构尺寸………………………………………………………….(一)落料凹模的结构尺寸………………………………………………………(二)凸凹模的结构尺寸…………………………………………………………(三)冲孔凸模的结构尺寸………………………………………………………(四)凸凹模固定板的结构尺寸………………………………………………….(五)冲孔凸模的结构尺寸……………………………………………………….(六)卸料板的结构尺寸………………………………………………………….(七)卸料块的结构尺寸…………………………………………………………. 五.模具的总体设计……………………………………………………………………….(一)工作零件的设计……………………………………………………………(二)定位零件的设计……………………………………………………………(三)退料零件的设计……………………………………………………………(四)模架零件的设计……………………………………………………………六.模具图样设计………………………………………………………………………….(一)绘制模具总装配图……………………………………………………………(二)编写工艺过程卡………………………………………………………………七.选择冲压设备…………………………………………………………………………..八.模具装备与调试………………………………………………………………………..九.结论…………………………………………………………………………………….十.致谢词…………………………………………………………………………………. 十一.参考文献…………………………………………………………………………….气筒垫片冲裁模作者:周兴盛「摘要」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序,它包括落料、冲孔、切口、切边、部切、修整、精密冲裁等。
(完整版)冷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完整版)冷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dcf50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4d.png)
垫板冲压模具设计摘 要:本设计为一垫板的冷冲压模具设计,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定排样和裁板,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对压力机进行校核,绘制模具总装草图,以及对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编制。
其中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紧固件等进行了设计,对于部分零部件选用的是标准件,就没深入设计,并且在结构设计的同时,对部分零部件进行了加工工艺分析,最终才完成这篇毕业设计。
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凸模;凹模;凸凹模;Abstract: The design for a plate of cold stamping di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design components, materials, mass production, etc.,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blank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di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and then through the process design calculations, determine the nesting and cutting board, calculate the pressure and pressure washed centers, primary presses, computing convex and concave Die Cutting Edge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the final design selection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to press for checking, drawing die assembly drawings, as well as M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main parts to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In which the structural design, primarily to the punch and die, punch anddie, positioning parts, unloading and out of pieces of equipment, mold, pressing equipment, fasteners, etc. designed, for the selection of some components arestandard parts , there is no in-depth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while some partsfor the process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ultimately to complete this graduation project.Key words: mold; stamping parts; punch; die; punch and die;1 前言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2a1cc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6.png)
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是摩托车发动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保护启动电机和承载发动机的安全作用。
在摩托车生产过程中,启动电机壳体的制造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需要借助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技术来完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过程。
一、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的冲压工艺1. 材料准备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的主要材料是钢板,选用的钢板要具备一定的拉伸和弹性能力,同时也需要保证板面的平整度和表面的质量。
材料准备要经过酸洗、切割等工艺,确保材料表面的清洁度和精度。
2. 冲压工艺流程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的冲压工艺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模具设计:根据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的尺寸、形状和结构,设计合适的模具。
模具应该符合产品的工艺需求和质量要求,并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
(2)模具加工: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加工、组装和调试,确保模具的精度和性能。
(3)冲裁:将钢板切割成适当的尺寸,以便于下一步的冲压加工。
(4)成形:在冲压机上使用模具,将钢板加工成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的形状。
成形的过程中要注重控制板材的弹性和变形,保证产品的精度和美观度。
(5)冲孔:在成形的基础上,进行钻、切、冲等操作,制作零部件的形状,例如插销孔、散热孔等。
(6)折弯:将成形的壳体折弯成完整的形状,并进行校正和表面处理,以确保产品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
3. 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冲压工艺的优点相比于其他制造工艺,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的冲压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冲压工艺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冲压工艺的生产成本较低,材料利用率高,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冲压工艺处理出来的壳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能够适应摩托车启动电机的使用环境,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二、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的模具设计1. 模具的分类模具的种类根据其功能及生产要求不同而分为多种类型,例如:(1)成形模具:成形模具用于将钢板冲压成所需的形状,是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制造中最为关键的一种模具。
冷冲模简易论文
![冷冲模简易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ac174fcf84b9d528ea7abd.png)
目录1、冲裁件工艺分析2、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3、模具设计计算1)排样2)计算总压力中心3)确定压力中心4)材料利用率5)冲模刃口及公差的计算4、确定各主要零件的结构尺寸1)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2)凹模长度L的确定3)根据凸凹模尺寸选取模架4)冲模闭合高度的计算5、选用压力机的选取零件名称:支板材料:20#t=0.8如图1-1图1-1一、冲裁件工艺分析冲裁件为20号钢是优质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冲裁件结构形状简单,但外形有尖锐清度,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建议将所有90°清角改为R0.5的圆角。
二、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为保证孔位精度和较高的生产率,根据材料厚度,采用导正钉定位,刚性卸料装置,自然漏料结构方式的连续冲裁模结构形式。
三、模具实际计算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查表确定塔边值。
根据零件形状,两工件间按自动送料取塔边值b=2mm,侧边取塔边值a=3mm。
(查《模具设计》表2-8、2-9取值)连续模进料步距为:23.5mm条料宽度B=58-0.4mm画排样,如图1-2图1-22、计算总冲压力由于冲裁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自然漏料方式,故总的冲压力为:P0=P+P推P=P落+P冲式中P——总的冲裁力P推——推件力P落——落料时的冲裁力P冲——冲孔时的冲裁力计算冲裁力:P落=KLtτ(查表K=1.3 τ=350MPa)=1.3×145.87×0.8×350×2/1000=106.1 (KN)P冲=KLtτ=1.3×23.55×0.8×350×2/1000=17.1 (KN)计算推件力:P推=nK1P (取n=5 查表k1=0.055)P推=0.055×(106.1+17.1)×5=33.5(KN)3、确定压力中心见图1-3根据图形分析,因为两面排样的关系落料冲裁和冲孔冲裁是相互对称的,所以落料冲裁的中心在O1上,冲孔冲裁的中心在O2上。
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33a404551810a6f4248629.png)
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摘要本次设计的零件为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其结构为带凸缘阶梯形圆筒件。
壳体采用的材料20钢及1.5mm厚度保证了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该零件外形基本对称,材料是适于制造高变形性能的钢材。
本次设计首先通过对零件的结构的分析,知道了制造这一零件需要落料、拉深等工序,然后制定多种冲压工艺。
再动过对多种冲压工艺进行比较,选取最好的方案来进行模具设计。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模具结构的设计。
在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对各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及计算,确定模具各部分的尺寸.并通过计算各工序所需要的力,选择合适的压力机。
在整个模具设计过程中,通过导师的指导和提供的资料,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我完成了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的绘制。
再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模具相关的工具书和模具图册,我对模具结构和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摩托车启动电机壳体,落料,拉深,冲压工艺MOTORCYCLESTARTERMOTOR HOUSING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ABSTRACTThe component designing is the motorcycle starter motor housi ng, and thestructure ofit is theflanged stepped cylindrical member。
Shell materialsuse 20steeland 1.5mm thickness to ensuresufficientstrength and stiffness.The basic shape of the component is symmetrical, andthe material is suitablefor the m anufactureof high deformation properties of stee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综合应用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工艺、模具加工工艺学、工程图学等相关课程知识,对启动电机壳体采用多副模的工艺进行模具设计。
本文在已完成开题报告的基础上,着重对复合模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推件零件及模架等主要零件的设计进行说明。
在模具的设计中,按照小批量生产类型,对制件的冲压工艺进行分析,确定工艺方案,拟定排样方法,计算冲裁力,确定压力中心,计算凹凸模刃口尺寸及结构尺寸,得出模具闭合高度,选用标准件进行装配,最终画出模具总装图、三维模型及装配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模具采用倒装结构,后侧导柱导套模架,导料销导料,弹顶式档料销档料,凸缘模柄,刚性推件及弹性卸料,在保证生产率的同时,尽可能的是模具、方便,且满足冲裁的要求。
关键词:启动电机壳体;冲压工艺;排样;模具结构;IAbstract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mold design, cold stamping mold process, m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graphics and other related courses knowledge, start the motor housing using a plurality of mold process for mold design.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complete opening report o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arts of the composite mold parts, positioning parts, discharge push parts and moldbase instructions. In mold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ype of small batch production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 plan, intended nesting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punching power, to determine the center of pressure, calculated the bump Edge size and structure size may the mold shut height, the choice of standard parts for assembly, and ultimately draw card of the mold assembly chart,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and assembly and main parts process planning. Mold flip structure, the rear side of the guide pins and bushings mold, the stock guide pin guide material, playing the top-of-file material off of file material, the flange of the handle, rigid push pieces and elastic unloading, ensuring the productivity, although possible mold, convenient, and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unched.Key words:Start the motor housing; stamping process; nesting; guide pins and bushings;mold struct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1)1.2.1 国外模具发展概况 (1)1.2.2国内模具发展概况 (2)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冲压工艺设计 (4)2.1冲压件简介 (4)2.2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7)2.3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8)2.4冲压工艺计算 (9)2.4.1 工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9)2.4.2 工序分析 (10)2.4.3 拉深尺寸计算 (10)2.4.5 整形 (15)2.4.5 工序汇总 (16)2.4.6 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16)2.5产品所需模具 (16)3 落料拉深模设计 (20)3.1模具结构 (20)3.2确定其搭边值 (20)3.3确定排样图 (21)3.4材料利用率计算 (23)3.5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24)3.5.1落料部份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24)3.5.2 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其公差 (25)3.6落料拉深复合模冲压力 (26)3.6.1 落料部分冲压力 (26)3.6.2 拉深部分冲压力 (27)3.6.3 落料拉深复合模总冲压力 (28)3.7压力机选用 (28)3.8压力中心计算 (30)3.9落料拉深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30)3.9.2 落料凸模的结构设计 (32)3.9.3 落料卸料板设计 (33)3.9.4 凸凹模(落料凸模)固定板设计 (35)3.9.5 凸凹模(落料凸模)垫板设计 (35)3.9.6 拉深凹模的结构设计 (36)3.9.7 拉深凸模设计 (37)3.9.8 落料凹模垫板设计 (38)3.9.9 压边圈设计 (39)3.9.10 推件块设计 (40)3.10标准件确定 (41)3.10.1 模架确定 (41)3.10.2 弹顶器的确定 (41)3.10.3 上模螺钉确定 (42)3.10.4 上模销确定 (42)3.10.5 下模螺钉确定 (42)3.10.6 下模销确定 (43)3.10.7 模柄确定 (43)3.10.8 模柄上固定螺钉的确定 (43)3.10.9 推杆确定 (43)3.10.10 拉深凸模上固定螺钉的确定 (43)3.10.11 下模推杆的确定 (43)3.10.12 条料定位零件的设计 (44)3.11模具闭合高度、校验压力机 (44)4 切边模设计 (45)4.1模具结构 (45)4.2切边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45)4.3切边模冲压力 (47)4.4压力机选用 (47)4.5压力中心计算 (48)4.6切边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48)4.6.1 切边凹模的结构设计 (48)4.6.2 切边凸模的结构设计 (50)4.6.3 切边凸模固定板设计 (50)4.6.4 切边凸模垫板设计 (51)4.6.5 定位柱设计 (52)4.6.6 推件块设计 (53)4.7标准件确定 (53)4.7.2 上模螺钉确定 (54)4.7.3 上模销确定 (54)4.7.4 下模螺钉确定 (54)4.7.5 下模销确定 (54)4.7.6 模柄确定 (54)4.7.7 圆废料切刀确定 (55)4.7.8 推杆确定 (55)4.7.9 模柄紧定螺钉的确定 (56)4.8模具闭合高度、校验压力机 (56)5 结论与展望 (57)5.1结论 (57)5.2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57)致谢 (58)参考文献 (59)1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冲压模具标准件参数化绘图系统研究—中间导柱参数化绘图尽管各类冲压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程度不同,组成模具的零件有多有少,但组成冲压模具的零部件仍主要包括二类零件:1、一类是工艺零件,这类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包括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2、一类是结构零件,这类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冲压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冲压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而且无论是工艺零件还是结构零件,在其相同类别的零件中,它们的结构形态相似度很高,故许多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经过经验总结,针对某一类零件,创建了冲压模具的标准件。
标准件的确立,为标准件参数化绘图提供了一个模板,在现实生产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所谓冲压模具标准件的参数化绘图是指在冲压模具标准件的基础上的一种二次开发,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标准件的绘制过程录制并编辑成程序,同时建立相应的人机程序界面,然后在生产实践中修改标准件的参数,通过所编辑的程序形成所需要的零件。
冲压模具标准件参数化绘图系统的应用可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省略繁琐的绘图过程,节省大量的劳动时间,明显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做出巨大贡献。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1.2.1 国外模具发展概况高新技术在欧美模具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欧美许多模具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际上是一流的。
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快速制造优质模具的有力保证。
1、CAD/CAE/CAM的广泛应用,显示了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
在欧美,CAD/CAE/CAM已成为模具企业普遍应用的技术。
在CAD的应用方面,已经超越了甩掉图板、二维绘图的初级阶段,目前3D设计已达到了70%~89%。
PRO/E、UG、CIMATRON等软件的应用很普遍。
应用这些软件不仅可完成2D设计,同时可获得3D模型,为NC编程和CAD/CAM的集成提供了保证。
应用3D设计,还可以在设计时进行装配干涉的检查,保证设计和工艺的合理性。
数控机床的普遍应用,保证了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30~50人的模具企业,一般拥有数控机床十多台。
经过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可直接进行装配,使装配钳工的人数大大减少。
CAE技术在欧美已经逐渐成熟。
在冲模设计中应用CAE软件,模拟金属变形过程,分析应力应变的分布,预测破裂、起皱和回弹等缺陷。
CAE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意大利COMAU公司应用CAE 技术后,试模时间减少了50%以上。
2、为了缩短制模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普遍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高速切削是以高切削速度、高进给速度和高加工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加工技术,其加工效率比传统的切削工艺要高几倍,甚至十几倍。
目前,欧美模具企业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数控高速铣,三轴联动的比较多,也有一些是五轴联动的,转数一般在 1.5万~3万r/min。
采用高速铣削技术,可大大缩短制模时间。
经高速铣削精加工后的模具型面,仅需略加抛光便可使用,节省了大量修磨、抛光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