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初探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中小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攻击性行为在中小学生中逐渐显露出来,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不小的困扰。
了解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一、成因分析1.心理因素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心理因素。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自卑、焦虑、沮丧、不满、挫折感等负面情绪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同学关系不和谐、家庭矛盾等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态度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家庭冲突、家庭矛盾、父母忽视等不良家庭环境中,原本温和文静的孩子也有可能变得暴躁易怒、攻击性增强。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影响。
学校暴力、同龄人之间的欺凌、社交媒体的不良影响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
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不良影响,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会增加。
二、预防对策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认知、情绪管理、压力释放等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扰,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营造和谐家庭环境家长要注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家庭矛盾和冲突对孩子的影响。
多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之间也要和睦相处,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让学生身处的社会环境更加清朗。
学校应该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学校暴力、欺凌行为的打击力度,社会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受到积极健康的社会影响。
三、治理对策1.心理疏导一旦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学校和家长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与解析
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与解析攻击行为在儿童中时有发生,这种行为可能涉及身体接触、言语或情绪的表达等形式。
儿童攻击行为的出现,往往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了解儿童进行攻击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析这些行为,对于帮助儿童纠正问题行为并促进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尽管每个儿童的攻击行为可能有所不同,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解析,有助于理解儿童攻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图:1. 情绪困扰:儿童可能因为内心的愤怒、恐惧、沮丧、挫败感等情绪困扰而表现出攻击行为。
这些负面情绪可能源于各种原因,例如家庭问题、学校挫折或人际冲突等。
解析:儿童缺乏发泄情绪的途径,攻击行为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方式。
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情绪管理技巧和正面的倾诉渠道,有助于促进情绪的健康表达,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2. 学习问题:某些儿童可能出现学习困难,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控制冲动、情绪不稳定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选择攻击行为。
解析:毫无疑问,攻击行为对学习环境的干扰是不可接受的。
了解并帮助儿童应对学习困难,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和资源,以及制定适合他们的课堂策略和规则,有助于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3. 缺乏社交技能:对于一些儿童来说,攻击行为可能是他们在社交互动中应对挑战的方式。
他们可能不熟悉如何以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或者缺乏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
解析:为儿童提供社交技能培训、情感智力培养以及冲突解决的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活动和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儿童掌握积极的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模仿行为:有时,儿童可能通过模仿来展示攻击行为,尤其是在家庭或同伴关系中存在暴力行为的情况下。
解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儿童需要被教育并提供正面榜样。
家庭和学校应该强调非暴力和尊重的价值观,提供包容和和谐的环境。
5. 特殊需求和挑战:一些儿童可能有特殊的认知或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增加他们表现出攻击行为的风险。
解析:为特殊需求的儿童提供定制的支持和教育计划,确保他们能够获得适当的关注和辅导。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背后心理是什么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背后心理是什么在小学阶段,我们有时会观察到一些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推搡、打架、辱骂他人等。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孩子自身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生活,也会给周围的同学带来困扰和伤害。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小学生出现攻击性行为呢?其背后的心理原因又是什么呢?首先,家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冲突、暴力或者缺乏关爱与支持的家庭中,他们可能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例如,父母经常争吵、打架,或者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惩罚方式,如打骂等,孩子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模式,并将其带到学校和与同伴的交往中。
另外,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纵容他们的不良行为,也可能让孩子变得任性、自我中心,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通过攻击他人来发泄情绪。
其次,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还不够成熟,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意图,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
比如,当一个孩子不小心碰到另一个孩子,而被碰到的孩子却认为这是故意的挑衅,就可能引发攻击行为。
同时,有些孩子可能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当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只能通过攻击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无助。
情绪管理能力的欠缺也是导致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
小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而且他们可能还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他们感到愤怒、沮丧、焦虑等强烈情绪时,可能无法通过合适的方式释放,从而选择了攻击他人这种不当的方式。
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老师批评或者与同学发生矛盾,都可能让孩子的情绪失控,进而出现攻击行为。
此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现代社会中,各种媒体(如电视、电影、游戏等)中常常包含暴力内容。
小学生如果过多地接触这些暴力信息,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认为攻击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或者模仿其中的角色和行为。
同时,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很大。
如果孩子所在的群体中存在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同学,他们可能会受到同伴的压力和诱导,逐渐也表现出类似的行为。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治疗建议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治疗建议引言: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建议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环境。
家庭暴力、亲子关系紧张、父母缺席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
一些研究表明,家庭暴力的经历会对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此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影响。
缺乏父母的关注和指导可能导致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
治疗建议:1. 提供家庭治疗:家庭治疗可以帮助改善家庭关系,增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通过家庭治疗,青少年可以与父母一起解决问题,学会处理冲突,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 培养积极的亲子关系: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支持和指导。
父母可以参与孩子的生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这样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情感连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因素。
不良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可能导致青少年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一些研究表明,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关联。
治疗建议:1. 心理咨询: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扰。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学会有效地应对负面情绪,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训练和练习,青少年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
例如,他们可以学习使用深呼吸和放松技巧来缓解紧张情绪,以及采用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冲突。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社交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社交环境。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近年来,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给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攻击性行为不仅影响他人,也会对行为者自身造成伤害。
研究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因分析1. 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和睦、稳定的家庭对儿童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而家庭中的不良因素往往是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成因。
比如父母的长期争吵、家暴、对孩子的忽视和虐待等行为都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心理。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对孩子纵容过度,不加以制约和引导,有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
2. 学校因素学校是中小学生的第二家庭,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性格和行为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师生关系不和睦,校园暴力现象严重,学生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必然会有所增加。
3. 社会因素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大,信息发达,却也使人陷入焦虑、孤独之中,这种心理状态也会产生攻击性情绪。
社会上一些消极不良的行为模式、价值观也会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产生负面作用。
4. 自身因素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还与其自身的特点和成长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春期的学生由于激素分泌增多,情绪波动大,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二、预防与治疗措施1. 建立和谐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对于预防孩子攻击性行为至关重要。
父母要善于沟通和谐相处,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2. 强化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严格性对于预防和减少学生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 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逆境抵抗能力,增强自我控制力,降低攻击性情绪的产生。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问题日益凸显。
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在遇到挫折、不满、焦虑等情绪时,以言语或身体的方式对自己或他人的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儿童本人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也对周围的其他儿童和教师工作产生了困扰。
对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在个体因素方面,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家庭因素是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环境的和睦与否、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与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息息相关。
学校因素是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学校的教育环境、教师是否能够有效的引导儿童发展等都与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一定关系。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风气、社会价值观等,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不仅对攻击者本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还对被攻击者和周围的人员造成巨大的伤害。
攻击性行为不仅容易导致身体伤害,还可能导致心理创伤,造成长期的心理影响。
攻击性行为也容易破坏学校的正常秩序,影响教学效果和学校的正常运转。
针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教育对策,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情感管理技能和行为控制能力。
1. 培养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针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首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儿童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处理负面情绪,在遇到挫折或激烈的情绪时,能够理智地进行情感调控,避免以攻击性的方式来释放情绪。
2. 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儿童需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动机,并且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角色扮演、情境演练等方式,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
3.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也是帮助儿童克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手段。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儿童攻击性行为仍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攻击性行为有很多种形式,包括物理暴力、言语攻击、欺凌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复杂,常常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等。
本文将分析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一、遗传因素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攻击性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家们发现,有些人天生就有更多的暴力基因,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容易感到愤怒和受到刺激时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而且,若父母中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出生的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机率更高。
二、生物因素研究也表明,生物因素对攻击性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神经系统的缺陷会导致儿童情绪的不稳定,这可能是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因素。
另外,饮食不良、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足等也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家庭环境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也是产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的稳定性、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等都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1、家庭稳定性家庭稳定性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家庭不稳定,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失落和无助,这会使他们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2、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非常重要,父母的爱、关注和支持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研究显示,那些得到父母关注、认同和支持的孩子,比那些没有得到父母关注、认同和支持的孩子,更容易在社会上成功发展。
3、父母关系和互动父母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影响。
如果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冲突和不和谐,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失落和孤独,这会使他们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四、同伴关系同伴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一个孩子在社交中感到自卑、孤立、不受欢迎或被欺负,他就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
五、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也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理解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
理解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儿童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家长和教育者都面临着如何理解和应对这种行为的挑战。
理解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探讨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和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定义和特点儿童攻击行为是指儿童以肢体接触、言语侮辱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伤害或威胁的行为。
这种行为常常伴随着情绪的失控和冲动的表现,例如抓打、推搡、踢踹等。
儿童攻击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发生频率高:在幼儿园和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儿童攻击行为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而且发生频率较高。
2. 多样性:儿童攻击行为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包括肢体接触,也包括言语上的伤害或威胁。
3. 行为规律不明显:儿童攻击行为往往没有明显的行为规律,难以预测和防范。
二、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与多个社会心理因素相关。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因素:1. 情绪管理困难:儿童攻击行为往往与情绪管理困难有关。
儿童在面对挫折、不满和压力等情绪冲突时,可能会选择以攻击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2. 不良示范:家庭和社交环境中存在的不良示范也是引发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之一。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了过多的暴力和攻击行为,他们可能模仿这些行为,将其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3. 自我认知问题:儿童攻击行为与自我认知问题有关。
如果孩子自我认知能力较弱,无法准确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就容易以攻击的方式表达。
4. 社会压力:社会压力也是儿童攻击行为的一种触发因素。
儿童在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面临的压力过大,也会增加他们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三、理解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性理解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我们制定合理的干预策略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儿童攻击行为的背后因素,我们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帮助儿童实现积极的行为变化和心理成长。
1. 个体层面:对个体来说,理解儿童攻击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从而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引导。
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儿童攻击行为是指儿童在行为中以暴力或冲突方式尝试控制或伤害他人。
这种行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并不少见,但却需要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探讨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处理这一问题。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1.1 生理原因儿童攻击行为的一种原因是生理驱动。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身体和脑部发育的变化。
他们会面临情绪波动、无法控制的冲动以及对推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这些都可能导致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
1.2 情绪原因情绪是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
孩子们可能因为沮丧、愤怒、挫败感或焦虑等负面情绪而发作。
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选择使用攻击行为来发泄情绪或控制他人。
1.3 学习环境原因学习环境对儿童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孩子身处家庭或学校环境中,这些环境存在暴力或冲突情境,那么孩子学习到的模式就会倾向于攻击性行为。
例如,如果家庭中存在家庭暴力,或者学校中存在欺凌现象,孩子可能模仿这种行为。
1.4 社交技能不足儿童攻击行为还可能与他们的社交技能不足有关。
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解决冲突以及理解他人的情感。
如果他们缺乏这些社交技能,攻击行为就可能成为他们与他人交往的一种方式。
二、应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方法2.1 教育与引导对于儿童攻击行为,教育与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与孩子讨论攻击行为的危害性,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鼓励积极的行为模式和学习解决冲突的技巧,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情绪管理孩子往往因情绪波动而产生攻击行为。
因此,帮助他们学会管理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如何通过深呼吸、找到适当的发泄方式、识别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此外,亲密关系的建立也有助于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3 社交技能培养为了防止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教育者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必要的社交技能。
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孩子的攻击行为常常让家长、老师和其他孩子感到困惑和无措。
为了更好地理解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处理,我们有必要探讨这个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因素。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1. 情绪压力:儿童常常在面对情绪压力时表现出攻击行为。
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学校中的竞争、家庭中的争吵、朋友关系的困扰等,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处理情绪。
2. 学习困难:儿童面对学习困难时,可能感到挫败和自卑。
为了自我保护或寻求关注,他们可能会选择采取攻击行为来转移注意力。
3. 欠缺沟通技巧:儿童发展中的沟通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可能会用攻击行为代替言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4. 欲望与欲求:某些儿童攻击行为源于对于物质或其他东西的强烈欲望。
当他们无法满足这些欲望时,可能会变得愤怒和具有攻击性。
5. 模仿行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家庭、社交环境中的行为。
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攻击行为被认为是正常或解决问题的方式,他们可能会学会使用攻击。
二、处理儿童攻击行为的方法:1. 创造安全的环境:为了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和和谐的环境。
这包括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确保这些规则公平、一致地执行。
同时,提供积极的激励和奖励,以鼓励他们采用正确的行为方式。
2. 学习情绪管理:通过教育和训练,帮助儿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例如通过深呼吸、放松练习或寻求帮助来缓解压力。
同时,鼓励他们寻找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3. 发展沟通技巧:教育孩子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是减少攻击行为的重要一环。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他们使用言语、感情表达和共情来帮助他们发展沟通技巧。
此外,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也是有效的沟通方式。
4. 鼓励合作与分享:教育儿童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分配合作任务和鼓励分享玩具等方式,增强他们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攻击性行为是指生活中发生的用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向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在中小学生中,攻击性行为往往会带来许多负面后果,如影响学习、影响社交关系等。
因此,了解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及早对其进行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
一、成因分析1.环境因素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往往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有关。
例如,家庭关系紧张、亲子沟通不畅、家庭成员常争吵,都可能会让孩子无法释放负面情绪,从而借助攻击性行为来发泄。
学校的过度竞争与评价制度,以及同伴排挤、欺负等行为,也会使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2.个体因素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与他们的个性特点、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因素也密切相关。
调查发现,孤僻、内向、性格偏执、情绪不稳定、失眠等人群更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部分孩子由于缺少社会交往机会,面对社交场合时会感到自卑、不安,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二、防治策略1.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情感支持、轻松愉快的互动和家庭成员间的理解、尊重和爱是孩子能否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因此照顾好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传统,为孩子提供第一道防线,是防治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手段。
2.加强学校培训通过加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训,教育学生增强情绪控制、抵御压力等方面的能力,加强激励信念,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通过个人评价、社会评价等机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
3.心理干预面对已有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和学校应及早发现并及早干预,建立与发动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平衡、和谐和信任的关系,通过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方式,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拒绝和放弃攻击性行为。
总之,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现象。
加强家庭关爱、育人、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以及加强学校教育和防治系统的建立,都是有效预防和遏制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措施。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频繁发生的儿童攻击性事件引起了家长、教师、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危害。
深入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对于有效预防和干预儿童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环境、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但各种因素之间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有必要从多个层面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以便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为社会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促进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现在请你输出中关于的内容。
2. 正文2.1 家庭环境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家庭环境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稳定与否、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家庭暴力是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儿童在家庭中遭受暴力或亲身目睹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时,会对其心理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导致儿童模仿这种行为,并将其表现在攻击性行为中。
家庭教养方式也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过于溺爱或严厉惩罚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溺爱会造成儿童无法正确处理挫折和压力,而严厉惩罚则会导致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也会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兄弟姐妹之间是否互相尊重与理解都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到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2.2 心理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心理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心理因素的影响,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各种攻击性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一种复杂和多元的现象。
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可能对儿童产生影响,促使其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首先,家庭环境是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中缺乏父母关爱和支持会使孩子感到孤独和不满,进而表现出攻击行为。
另外,家庭暴力、家庭冲突、家庭贫困等环境的不利因素也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些不利因素会使孩子情绪不稳定,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之下,进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其次,生物因素也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一些生物因素,如基因、神经生物学、荷尔蒙水平等与攻击性行为有关。
有些儿童天生就具有攻击性,他们在基因层面上就具有一定的倾向。
此外,荷尔蒙水平不稳定可能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第三,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因素。
学校暴力、同龄人影响、社交不良等社会因素可能会促使儿童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此外,媒体暴力、拥有暴力玩具等因素也会激发儿童攻击性行为。
最后,心理因素也是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因素。
孩子的个性、性格等个体差异还有精神疾病可能会影响攻击性行为。
例如,孤独、沮丧和自卑等负面情绪可能会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
同时,一些心理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等可能会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总而言之,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缘故。
综合上述原因,家庭环境、基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家庭教育,保持家庭和睦和稳定,防止孩子受到不良社会影响。
此外,我们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精神疾病。
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对策探析摘要:攻击性行为是消极的问题行为,它不但会给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而且还会使行为发出者本人得到较多来自环境的否定态度,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通过对小民的心理个案分析和疏导,来探讨对此类儿童的辅导方法及辅导的有效性,以期对相关研究和当前学校教师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成因;对策;合理情绪行为疗法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
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攻击性行为是消极的问题行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本文通过对一名14岁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的观察分析和疏导,来探讨对此类儿童的辅导方法及辅导的有效性,为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一、案例介绍小民,男,14 岁,初中一年级,智力正常,脾气暴躁。
家庭结构完整,父母都是在工厂打工,父母文化水平都不太高,照顾孩子的时间也较少。
父亲性格暴躁,在家中是权威,对孩子多以打骂等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
母亲比较懦弱,在父亲的权威之下尽管疼惜儿子,也没有太过干涉父亲的教育方式。
小民是班级里出了名的调皮大王,随意骂脏话、打架、捣蛋无所不干,每一次“事件”基本上都与他有关。
不要说老师看见小民头疼,就连同学也拒绝和他一起玩,因为他“老是欺负人”。
一天上课,他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拿尖尖的铅笔头使劲同桌的手指,痛得同桌大叫起来。
在课堂上他喜欢随意插嘴,甚至有时与同学吵起来,还喜欢做小动作,揪前排女生的头发,将废纸团扔到别人桌上,起立时故意将旁边同学的椅子拿开,好让同学坐下时摔跤出洋相,惹全班发笑。
下课后,也非常喜欢恶作剧,如有人从自己身边路过时,装作不注意把脚伸出去绊倒别人等。
受了欺负的同学要是敢跟老师告状,他便怒目而视,咬牙切齿,一副“你等着瞧”的架势。
二、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通过和小民及其家人的交流,结合我们的观察,我们初步认为小民表现出来的是攻击性行为。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也日渐增多。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还给学校安全和教育管理带来了严重挑战。
因此,探究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生物因素: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性激素水平高,情绪不稳定,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2.家庭因素:家庭是中小学生最主要的社会化环境。
如果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负责任或家庭暴力,都会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引发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
例如,媒体宣传的暴力色情影视作品和恶性案件等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促进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4.自我因素:自我因素也是导致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例如,对自我价值的过高要求,培养了一种攻击行为作为抵抗的方式;过度自以为是,傲慢自负,容易产生与人发生冲突的行为。
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一种情感上的自卫反应。
因此,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聆听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
2.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要密切合作,协助学生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
家长应该重视和照顾孩子的情感需求,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则应当建立完善的心理服务机制,介入并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规范行为标准: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标准,使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状态,避免不必要的与人发生冲突。
同时,建立行为惩戒和引导机制,对于攻击性行为实施严厉的惩罚,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冲动。
4.加强监控和管理:学校管理者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安全系统,对于学生的攻击行为实现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置,同时加强社会对学校的服务和保障,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
结论通过分析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和防治策略,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强化预防与打击意识,尽快引起重视和控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严重影响孩子成长和社会安全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正在逐渐增加。
在学校和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儿童之间的斗殴、欺凌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伤害到他人,也对孩子自身的健康和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家庭纠纷等都可能成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诱因。
而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媒体的影响、同伴互动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造成影响。
深入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影响,为未来的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通过对家庭环境、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等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为有效预防和干预儿童攻击性行为提供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分析家庭冲突、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2. 研究社会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考察社会环境、同伴关系等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程度;3. 探讨遗传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分析家族遗传史、基因表达等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方式;4. 研究心理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分析情绪调节、认知特点等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路径;5. 探讨教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评估不同干预方法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实际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对儿童个体、家庭和社会都具有负面影响。
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干预这种行为,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通过深入研究家庭环境、社会、遗传、心理等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可以为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持,指导实践工作。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施加的、有意伤害行为。
在中小学生中,攻击性行为可能表现为言语上的欺凌、肢体上的打闹、甚至是攻击同学或老师。
攻击性行为不仅会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探讨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成因分析: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家庭中的家长行为和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果孩子在一个激烈、暴力的环境中成长,很可能会学习到攻击性行为,并将其在学校中表现出来。
2. 情绪管理不当:有些中小学生在面对挫折或者情绪波动时,缺少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力,就会将情绪转化为攻击性行为。
这些情绪可能是愤怒、焦虑、沮丧等,孩子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绪,于是就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
3. 学习和生活压力: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不佳或者面对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以试图减轻压力或者寻找存在感。
4.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可能成为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学生之间的欺凌、学校中的暴力事件、老师的不公正等都可能引发攻击性行为。
防治措施:1. 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教育孩子时,要以身作则,倡导和平理念,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不轻易动手解决问题。
2. 学校管理:学校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和谐、包容的校园环境,遏制暴力行为的滋生。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学生明白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3. 个体心理辅导:对于一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需要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培训、情绪调解等活动,帮助他们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增强自我控制和冷静思考的能力。
4. 社会支持:社会对于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防治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摘要】儿童攻击性行为在现代社会中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学校环境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家庭环境中的家庭纷争、家庭暴力等都可能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社会因素中的媒体暴力、社会环境影响也是重要因素;心理因素中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等也会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生物因素中的基因遗传等也不可忽视;而学校环境中的同伴关系、教育方式也会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综合分析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未来应该加强对家庭、社会、心理、生物和学校等方面的研究,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儿童攻击性行为、成因、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学校环境、综合分析、预防策略、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一个让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其成因复杂多样。
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干预这一问题,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从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学校环境这五个方面来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通过综合分析不同因素的作用,我们可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并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有效应对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
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议题,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2. 正文2.1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在儿童攻击性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塑造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家庭的亲子关系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家庭中缺乏温暖和支持的亲子关系会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或攻击他人。
家庭中的暴力行为和冲突也会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儿童在暴力环境中长大很容易模仿家人的行为。
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娇惯或过分纵容的父母容易让孩子变得任性和暴躁,缺乏约束和规矩的家庭容易造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初探摘要: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基于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突然、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包括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
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有众多影响因素,了解它们,有助于教育者对症下药,加强预防。
资料显示,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主要有:生理原因、心理情绪原因、家庭养育方式、社会原因、自我意识等。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引言攻击性行为是儿童青少年中很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状况既关乎青少年道德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日后人生,研究资料显示,如果在青少年期表现出高攻击性行为与日后犯罪率有强相关。
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是不受社会规范接受的消极行为,不利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会阻碍其个性、社会性和认知的健康发展。
由于伴随其负面影响,攻击历来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1 生理原因1.1 攻击性行为与体液的关系实验与临床研究显示,攻击性行为有其生物化学基础。
首先,科学家对激素、内分泌腺在攻击行为中的意义早有研究,例如女性长期睡眠不足导致雌性激素分泌不足,进而会导致易烦易怒,攻击性提高。
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攻击性行为都有一定作用【1】。
1.2攻击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研究指出“暴躁少年”的大脑结构与众不同,澳大利亚和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其发现说,与”懂事”的孩子相比,那些”坏脾气”的青少年,大脑内的杏仁核区域通常较大,而大脑内的这一区域负责情绪处理(2008,迟毓凯)。
早期研究也指出某些严重的攻击行为起因于颞叶癫痫障碍。
1ewis等人以及Wiliarm发现许多暴力犯罪的青少年和成人的脑电(EEG)异常。
Devinsky和Bear对边缘叶癫痫病人的考察也发现病人在癫痫发作时出现了攻击行为。
Raine&Scerbo指出暴力行为可能与前额皮质缺陷或受损有关.John Mann在其关于自杀与攻击的神经生物学的综述中也指出各种形式的抽搐失调(seizure chsorder),特别是涉及颞叶的失调,也与冲动性攻击相联系。
痴呆患者普遍存在攻击行为,颞叶边缘(temporolimbic)和前额叶皮质(prefmntal co ca1)损害能产生病理的攻击。
Hirono等用SPECT比较了有攻击行为与无攻击行为的痴呆患者之间脑区的血流,患者的攻击与其左前颞叶皮(anterior tempmal ortex)缺血灌注呈现显著相关;此外,双侧前额叶背外侧(dorofronta1)和右顶叶皮质(parietal cortex)也有明显的缺血灌注.这些结果揭示攻击与左前颞叶皮质之间可能存在关系.眶额皮质(orbitofronta1)和前额叶皮质的腹外侧(ventromedial frontal e.ortex)被认为有抑制不恰当的社交决定和攻击行为的功能【1】。
2 心理、情绪原因2.1 移情与攻击行为移情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情绪体验发生质变的结果。
它指个体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立场上,对他人情景进行积极与共、平等分担和迅速应答的深层次过程体验。
移情是个体亲社会行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移情发展较好的青少年更多的表现出利他、分享、慷慨等行为。
他们能够很好的理解他人行为,在不明确别人行为的动机时较少做出敌意归因,因而不易产生愤怒情绪,相反,那些移情水平低的青少年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会给对方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多的采取攻击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高攻击性青少年往往持有与社会规范相悖的价值观。
有的青少年把欺负作为谋取同伴地位的手段,有较强的支配欲。
由于缺乏基本的移情能力,他们往往深知受欺负者的痛苦而又不愿停止自己的攻击行为,形成所谓的“冷认知”(cold cognition)。
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对外界的社会性刺激极为敏感,但又缺乏基本的应对能力,不能承受正常的环境压力或轻微的挫折;当人际冲突产生时,他们又易为情绪和冲动所支配,凭借力量的优势武断而非理智的控制环境。
2.2 愤怒情绪与攻击行为高水平愤怒与高频次身体攻击显著相关,青少年罪犯比普通青少年报告更多的愤怒情绪体验(Sukhodolsky)对学校攻击行为的研究发现,攻击者情绪的不稳定性较高,对自己冲动性的自我评价远高于一般学生,高攻击者特别是高冲动性攻击者存在情绪调节缺陷(张蔚、张文新,2006),这表明攻击者可能缺乏某种基本的自控能力【2】。
3 庭养育方式的影响家庭养育方式永远与儿童青少年各方面的成长密切相关,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婴儿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Baumrind的早期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态度、养育方式对子女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影响。
放纵型养育方式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的溺爱、无原则的宽容和肯定,缺乏必要的控制,易造成孩童的成长缺乏必要的移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性格上表现为自私、专横、缺乏责任心、势力、喜怒无常,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攻击性行为;专制型父母又可能过于严苛地控制孩童日常生活,并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不合适行为而非积极沟通引导,结果常常也会增强了攻击性行为。
另一方面,如果家庭成员间经常争吵或家长随意体罚都会给孩子提供错误的模仿和学习对象,这会给未成年人造成一种错误信息:攻击、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形式,对其日后发展有负面影响。
有研究直接显示,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养育态度、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关系密切,父母过分干涉和保护会抑制自我意识的发展,不利于孩子的中小学;采用眼泪、惩罚的态度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拒绝、否认则易伤害孩子,从而导致他们产生攻击性行为。
特别是,男生在家庭的幸福与满足感越低,攻击性行为越易发生,女生在家庭得到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越少,出现攻击性行为越多【6】。
4 社会的多元影响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儿童的攻击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
而来自社会的影响是多元的、立体的。
4.1“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社会排斥指一种被冷落的感觉,具体来说,社会排斥是个体由于缺乏对团体必要和足够的贡献,或违反团体规则,或自身形象不佳,或带有某些不受他人欢迎的人格特征而缺少人际吸引力,不被团体所接纳,遭到排斥、驱逐的人际互动现象。
自1999年美国科罗拉多哥伦比恩高中的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制造一起血腥的校园枪击案后,世界各地关于“校园杀手”的事件就频繁发生,哈里斯和克莱伯特不会是第一个,马加爵赵承熙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2009年,美国心理学教授DeWall等人关于探讨社会排斥、敌意与攻击行为的研究指出,处事中,自认孤独的被试比自认积极的被试有更多敌意。
可以说,先遭他人排斥,然后对他人充满敌意,最后以暴力面对人际困境,这是许多校园杀手共有的心理历程【8】。
我国研究人员也指出,社会交往能力、恶劣的社会交往环境、教育者的干预对校园暴力、校园里的攻击性行为起到关键性作用。
4.2 媒体暴力社会学习理论证明了儿童对于攻击性行为具有不同一般的模仿能力。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他们大多在模仿周围环境,在与世界互动状态中学习。
当今社会的电影、电视、电脑书刊及游戏、娱乐节目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
影视人物教给儿童医学攻击性行为方式,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行为的一种。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反正,越来越多的儿童涉足虚拟暴力游戏,主要是合作互动式及真实性很强的角色扮演暴力游戏,此时儿童已经不仅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赏”,而是以真实的方式直接体院被人攻击和攻击别人的感受。
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与游戏总量之间呈正相关。
用同样的自我曝光进行研究发现,攻击性行为与游戏拼了和游戏总量之间都呈正相关【11】。
印刷媒体的诱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书店里我们经常看到内容不健康、印刷低劣的书籍刊物,不少影视作品所谓的“武功秘籍”其实就是一书面文字形式呈现的排列侵蚀的精神毒品。
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一直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
国外研究表明,个体早期的攻击性是成人期暴力犯罪的预测指标。
许多在儿童期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在青春期或成年后也会出现同样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另外,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往。
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帮助儿童青少年塑造良好人格,为社会培养健康的下一代。
【1】张蔚,张文新. 攻击行为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65~67【2】张蔚,张文新. 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青少年研究,2006年第二期【3】魏晓娟,岳慧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矫正.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8月第15卷第4期【4】谭雪莲.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幼教新视野,2008年第3期【5】王萍.儿童攻击性行为探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第4期【6】沈鉴青,吴慧娟、陈红卫.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8月第15卷第8期【7】李斌.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归因与对策.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7月第5卷第4期【8】迟毓凯.什么人会成为“校园杀手”.世纪心理沙龙, 2009/06/02【9】郑开诚,张芳德.校园暴力溯源机器防治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18卷第2期【10】陈兴玲,攻击性初中学生的执行功能的初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01【11】周志明,张静.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媒体暴力因素分析及对策.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2】邱微微.媒体暴力内容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活力, 2009.6 【13】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教育探索,200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