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蒋捷,生卒不详。

咸淳十年(1274)进士。

南宋亡,流浪漂泊,深怀亡国之痂,隐居不仕。

晚年过着半隐半僧的生活。

长于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①秋娘渡与泰娘桥,渡口和桥名。

②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指的是在家里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简析“抛”字表达效果。

(2分)2.本词写景极为出色,看似平凡实为非凡。

试赏析上下阕末尾“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四个写景句。

(5分)3.简析“何日归家洗客袍”在全词结构上的作用。

(5分)4.赏析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6分)参考答案:1.“抛” 字用拟人手法写出时光流逝之快,(1分)表现了人生易老,岁月的无情的感慨。

(1分)2.“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用叠词手法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渲染凄凉氛围,烘托人在旅途的凄苦。

(1分)两个“又”暗示漂泊是诗人生活的常态。

(1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红绿色彩的变化暗示时光易逝,以动写静,以实写虚。

(1分)大自然可以年年叶绿叶黄,花开花落,但人呢?家国呢?青春一去便不再来,故国一失便不再有。

绿肥红瘦意味着青春不再,家国衰亡(1分)。

这是一个亡国遗民的深沉慨叹,乐景中寄寓了无限的悲凉(1分)。

3、此句在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分)既总结上片他对风雨阻归的恼意,又引出下片对回家后温暖生活的想象,(2分)进而引出流光易逝的感慨。

(1分)(意思相近即可)4、词人先直接抒情,“流光容易把人抛”,指出时光流逝之快。

(2分)然后抓住初夏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涉江采芙蓉》《一剪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涉江采芙蓉》《一剪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汉末]《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6.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是取首句为诗题;“一剪梅”是词牌名,规定了该词的形式。

B.“荷花”这一意象常象征着美好、爱情和高洁,“芙蓉”“红藕”均指荷花。

C.《涉》诗“浩浩”寓相思无尽,李词两个“自”道出对不解人情外物的怨怼。

D.《涉》诗的“忧伤”一直伴老,李词的“忧伤”无法消除,都极写忧伤之多。

17.两首诗词抒情方式有什么共同点?试简要分析。

答案:
16.C 17.①均有直接抒情。

《涉》诗“忧伤以终老”,李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直接抒发相思之情。

②均借景抒情。

《涉》诗借芙蓉、兰泽等意象抒情,李词借红藕玉簟等抒情。

③均借想象(虚写)抒情。

《涉》诗着笔于想象的游子;李词“雁字回时”拟想雁归情景。

④借对写抒情。

《涉》诗一二联写女子的相思,三四联写男子的相思,同心离居,对写彼此的相思;李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设想,也是对写双方的相思。

⑤均借设问方式,自问自答抒发情感。

李清照《一剪梅》练习答案及赏析精选十二篇

李清照《一剪梅》练习答案及赏析精选十二篇

李清照《一剪梅》练习答案及赏析精选十二篇篇1:李清照《一剪梅》练习答案及赏析李清照《一剪梅》练习答案及赏析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练习题】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

B.“云中”三句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C.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说,自身与丈夫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D.“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是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的。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派遣。

B.上片写相似,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

C.“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怀念。

D.后三句新颖别致,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试作分析。

【一剪梅参考答案】1.A2.C3.“情”至于要用“计”来消除它,其重可知;然而又“无计可消除”。

其深可见,其深可见,更可贵的,李清照将“情”说成是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其“情”运动之谜,词人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而且从一“下”一“上”中还可领略她的万般愁绪,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表现出词人深婉细腻的风格。

【一剪梅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中的纯洁心灵。

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赏析及阅读练习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赏析及阅读练习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赏析及阅读练习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此处为床的雅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⑤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一剪梅》阅读题的答案及赏析

《一剪梅》阅读题的答案及赏析

《一剪梅》阅读题的答案及赏析《一剪梅》阅读题的答案及赏析一剪梅杨佥判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

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①不用舞婆娑,丑也能②多,恶也能多。

朱门日日买朱娥③,军事如何?民事如何?注①《柘枝》:一种舞曲。

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宫乐有《柘枝》队。

②能:方言,如许、这等之义。

③朱娥:美女。

(1)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4分)(2)“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两问其实在词中可以找到答案,请就词的内容具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4分)参考答案⑴这首词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词的上片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久,军民死守抗敌,伤亡惨重,给养难继(1分),下片写统治者在国难当头,仍鱼肉百姓,醉生梦死,与将士们浴血沙场形成鲜明对比(1分),表现了词人关心百姓、体恤民生的情怀(1分)或这首词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上片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久,人民的和平生活被破坏(1分),下片写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的死活,不考虑国家的安危,仍过着歌舞升平的腐败生活,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表现了词人关心国事的爱国情怀和大胆揭露奸佞权贵的大无畏精神(1分)。

(如果说该词突出地运用了借代手法,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⑵军事:襄樊被围长达四年,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却得不到援助,亡国之危险就在眼前。

民事:长期的战事破坏了人民的和平生活,不见“渔歌”,不见“樵歌”,弹尽粮绝。

而这一切,都源于统治者丑态多多,罪恶多多,是他们将国事民事糟蹋得不像样子。

(军事、民事3分,根源1分)赏析:杨佥判,其真实名字不详。

佥判是一个幕职官。

1268年9月,蒙古大军南侵,包围襄樊,围城达四年多。

守城军民顽强抵抗,但内外交围,竟达到以孩肉为食,以人骨为薪的地步。

但临安城里仍是过着酒醉神迷、歌舞升平的生活。

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直把杭州做汴州。

”贾似道权奸当路,卖国求荣,杨佥判闻之深为不满,拍案而起,作《一剪梅》一首,痛斥贾似道一流的无耻行径。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阅读答案与翻译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阅读答案与翻译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阅读答案与翻译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练习题及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练习题及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练习题及赏析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练习题及赏析导语:《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也是高中语文教材古诗中一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剪梅》的阅读练习题及诗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练习题1.简要分析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在全词中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2.词的上片与下片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词的上片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写了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为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一剪梅》阅读题答案

《一剪梅》阅读题答案

漠漠春阴酒半酣。

风透春衫,雨透春衫。

人家蚕事欲眠三。

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

樯燕呢喃,梁燕呢喃。

篝灯强把锦书看。

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此词作于江上舟中。

(1)结合全词,分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

(4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4分)
参考答案:
14.(8分)(1)强有勉强之意。

写出了诗人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评分标准:强字的解释分析2分,感情2分。

(2)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充满生机的江南风景图;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井怀乡的深沉愁苦之情。

上片的乐景与下片的离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
现了诗人的深切的思乡之情。

评分标准:景情分析2分,效果2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1《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蒋捷,生卒不详。

咸淳十年(1274)进士。

南宋亡,流浪漂泊,深怀亡国之痂,隐居不仕。

晚年过着半隐半僧的生活。

长于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①秋娘渡与泰娘桥,渡口和桥名。

②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指的是在家里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题:1.简析“抛”字表达效果。

(2分)2.本词写景极为出色,看似平凡实为非凡。

试赏析上下阕末尾“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四个写景句。

(5分)3.简析“何日归家洗客袍”在全词结构上的作用。

(5分)4.赏析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6分)《一剪梅.舟过吴江》参考答案:1.“抛” 字用拟人手法写出时光流逝之快,(1分)表现了人生易老,岁月的无情的感慨。

(1分)2.“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用叠词手法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渲染凄凉氛围,烘托人在旅途的凄苦。

(1分)两个“又”暗示漂泊是诗人生活的常态。

(1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红绿色彩的变化暗示时光易逝,以动写静,以实写虚。

(1分)大自然可以年年叶绿叶黄,花开花落,但人呢?家国呢?青春一去便不再来,故国一失便不再有。

绿肥红瘦意味着青春不再,家国衰亡(1分)。

这是一个亡国遗民的深沉慨叹,乐景中寄寓了无限的悲凉(1分)。

3、此句在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及赏析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及赏析原文: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舟过吴江字词解释:1.吴江:今江苏县名。

在苏州南。

2.浇:浸灌,消除。

3.帘招:指酒旗。

4.秋娘渡:指吴江渡。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称善歌貌美之歌伎者。

又称杜仲阳,为唐德宗时镇海军节度史李侍女。

渡:一本作“度”。

5.桥:一本作“娇”。

6.萧萧:象声,雨声。

7.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

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

8.心字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一剪梅·舟过吴江翻译: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

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试题:1.简析“抛”字表达效果。

(2分)2.本词写景极为出色,看似平凡实为非凡。

试赏析上下阕末尾“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四个写景句。

(5分)3.简析“何日归家洗客袍”在全词结构上的作用。

(5分)4.赏析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6分)答案:1.“抛” 字用拟人手法写出时光流逝之快,(1分)表现了人生易老,岁月的无情的感慨。

(1分)2.“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用叠词手法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渲染凄凉氛围,烘托人在旅途的凄苦。

(1分)两个“又”暗示漂泊是诗人生活的常态。

(1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红绿色彩的变化暗示时光易逝,以动写静,以实写虚。

《涉江采芙蓉》《一剪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涉江采芙蓉》《一剪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涉江采芙蓉》《一剪梅》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汉末]《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

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落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清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4.以下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涉江采芙蓉”是取首句为诗题;“一剪梅”是词牌名,规定了该词的形式。

B.“荷花”这一意象常象征着美妙、爱情和高洁,“芙蓉”“红藕”均指荷花。

C.《涉》诗“浩浩”寓相思无尽,李词两个“自”道出对不解人情外物的怨怼。

D.《涉》诗的“悲伤”一贯伴老,李词的“悲伤”无法清除,都极写悲伤之多。

15.两首诗词抒情方式有什么共同点?试简要分析。

答案:14.C“道出对不解人情外物的怨怼”错误,“花自飘落水自流”⑤均借设问方式,自问自答抒发情感。

是说“落花独自地飘落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它既是写景,又兼比兴。

“花自飘落”,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

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落水自流”,正是表达她和丈夫真挚爱情的详细表现。

15.①均有径直抒情。

《涉》诗“悲伤以终老”,李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径直抒发相思之情。

②均借景抒情。

《涉》诗借芙蓉、兰泽等意象抒情,李词借红藕玉簟等抒情。

③均借想象〔虚写〕抒情。

《涉》诗着笔于想象的游子;李词“雁字回时”拟想雁归情景。

④借对写抒情。

《涉》诗一二联写女子的相思,三四联写男子的相思,同心离居,对写彼此的相思;李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设想,也是对写双方的相思。

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答案

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答案

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答案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答案1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红藕香残”,虽然是表明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红藕香残”——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

“玉簟秋”——从主观感受表达秋的到来。

(2)、轻:轻手轻脚。

怕惊动别人、小心翼翼。

独:借泛舟以消愁,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独:——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3)、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谁——赵明诚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4)、1、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2、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无可奈何花落去,水流无限似侬愁(5)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6)、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幻起伏,真实形象,给人以遐想。

一剪梅古诗阅读题答案

一剪梅古诗阅读题答案

一剪梅古诗阅读题答案一剪梅古诗阅读题答案漠漠春阴酒半酣。

风透春衫,雨透春衫。

人家蚕事欲眠三。

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

樯燕呢喃,梁燕呢喃。

篝灯强把锦书看。

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此词作于江上舟中。

(1)结合全词,分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强”有勉强之意。

写出了诗人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2)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充满生机的江南风景图;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井怀乡的深沉愁苦之情。

上片的乐景与下片的离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语文古诗文阅读方法(1)以教材为起点,系统积累。

在课本中有许多经典的古诗词,在对这些古诗词进行赏析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进行学习,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累。

比如,教师在讲《春晓》的时候,可以先不对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析,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之前对于古诗词的掌握,自主进行相关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积累应用于实际的课内学习,这样学生对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都会有所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开展教学,学生对古诗所蕴含的意境的体会会更加深刻。

在进行古诗词的赏析时,教师可以将同样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归类比较,一同分析研究,让学生体会每首诗的特色和不同。

比如《咏柳》《绝句》等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经典古诗。

教师通过对同类诗词的分析,建立学生知识的纵向联系,让学生不仅能够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还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之后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同样以“春景诗”为主题,搜集更多描写春天的古诗,将其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摘录下来,并在课上与大家分享。

一剪梅李清照阅读答案

一剪梅李清照阅读答案

一剪梅李清照阅读答案一剪梅李清照阅读答案《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下面对这首词词句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A.“红藕香残”,词人一开始将目光投射到远处,以环境描写来点染“秋”的季节特征。

同时,一个“残”字,所透露出的,是淡淡的哀愁,暗示出词人心绪的不佳。

B.“玉(diàn)秋”三字,表明作者已将目光收回,关注近处的事物。

词人身边竹席如玉,不仅浸透着秋凉,而且以此直露地抒发自己的孤独感。

这样,一个形单影只的少妇形象,便鲜活地站在读者面前了。

C.“独上兰舟”,这无疑是从正面表现孤独。

试想,倘若丈夫在家,何至于“独上兰舟”?可见,一个“独”字,直率地袒露了女词人的情感世界。

D.“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七个字中,竟连用两个“自”,不仅形象地写出了花与水的无人欣赏,受到冷落,而且,词人寓情于物,借花与水自然形态的自落自流,来深层次地影射自身的孤独与寂寞。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表现闺情的词。

我国文学史上,闺情诗词不在少数,但大多为男性所作。

有的尽管描写细腻,但对女性内心世界的刻画往往不到位,李清照的这首诗独领风骚。

B.《一剪梅》是女词人写给丈夫赵明诚的,堪称一位少妇的内心独白。

全词60个字,只有“两处闲愁”4字写到夫妻双方各自的愁闷;词中的'56字,都在写自己,可以说,它勇于创新,笔调奇特,风格纯真,耐人寻味。

C.词的上阕,表现女词人的独居生活,以及为排遣孤独与寂寞所采取的举动,并由此催生联想与想象;下阕又回到现实中来,借眼前物感怀,又用“计”来消除孤寂生活和思念之苦。

D.《一剪梅》虽为词,但其律诗的身影却隐约可见,也难怪有人将词称为“诗余”。

全词8个长句中,竟有4个完全可视为七言律诗;另4个长句均切分为两截,每分句为4字,其音韵和旋律统一,这又体现出词的另一特色:长短句相间。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理解答案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理解答案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理解答案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题答案,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古诗文阅读理解:一剪梅舟过吴江 (含答案解析)
鉴赏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释】吴江:今江苏省县名,在苏州南面、太湖东面。

“秋娘渡”、“泰娘桥”:均为吴江地名。

银字笙:乐器名,是笙管的一种。

心字香:一种香名,据说是以香粉成心字形。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

①后人认为这首词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极妙,它的妙处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②这首词除了表现浓烈的思归之情外,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两句还表达了什么情?
古诗文阅读理解:一剪梅舟过吴江 (含答案解析)
①“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或“化虚为实”)(2分)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

(2分)
②芭蕉叶绿,樱桃果红,花落花开,回黄转绿,(2分)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2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及赏析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及赏析“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也是渲染。

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

下面让我们鉴赏一下蒋捷的这首《一剪梅》。

一剪梅·舟过吴江宋代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翻译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

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诗词鉴赏吴江指滨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

“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

“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

词人的愁绪因何而发,这片春愁缘何而生。

接着便点出这个命题。

随之以白描手法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江”即吴江。

一个“摇”字,颇具动态感,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飘泊之感。

“招”,意为招徕顾客透露了他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

这里他的船已经驶过了秋娘渡和泰娘桥,以突出一个“过”字。

“秋娘”“泰娘”是唐代著名歌女。

作者单用之。

心绪中难免有一种思归和团聚的急切之情。

飘泊思归,偏逢上连阴天气。

作者用“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

“又”字含意深刻,表明他对风雨阻归的恼意。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

《一剪梅·舟过吴江》是宋末词人蒋捷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的一首词。

整理了《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及赏析,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阅读训练】1.简析“抛”字表达效果。

(2分)2.本词写景极为出色,看似平凡实为非凡。

试赏析上下阕末尾“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四个写景句。

(5分)3.简析“何日归家洗客袍”在全词结构上的作用。

(5分)4.赏析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6分)【参考答案】:1.“抛”字用拟人手法写出时光流逝之快,(1分)表现了人生易老,岁月的无情的感慨。

(1分)2.“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用叠词手法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渲染凄凉氛围,烘托人在旅途的凄苦。

(1分)两个“又”暗示漂泊是诗人生活的常态。

(1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红绿色彩的变化暗示时光易逝,以动写静,以实写虚。

(1分)大自然可以年年叶绿叶黄,花开花落,但人呢?家国呢?青春一去便不再来,故国一失便不再有。

绿肥红瘦意味着青春不再,家国衰亡(1分)。

这是一个亡国遗民的深沉慨叹,乐景中寄寓了无限的悲凉(1分)。

3、此句在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分)既总结上片他对风雨阻归的恼意,又引出下片对回家后温暖生活的想象,(2分)进而引出流光易逝的感慨。

(1分)(意思相近即可)4、词人先直接抒情,“流光容易把人抛”,指出时光流逝之快。

(2分)然后抓住初夏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4分)(答拟人、借景抒情等亦可酌情给分)【注释】:蒋捷,生卒不详。

咸淳十年(1274)进士。

南宋亡,流浪漂泊,深怀亡国之痂,隐居不仕。

【诗词阅读及答案】一剪梅 舟过吴江 蒋捷 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诗词阅读及答案】一剪梅 舟过吴江 蒋捷 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诗词阅读及答案】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诗词阅读及答案】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划船横渡乌江蒋捷春愁待酒。

河上的船摇晃着,窗帘上楼去了。

秋娘渡与台南大桥① 风在飘,雨在沙沙作响。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②。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 秋娘渡口和台南大桥,渡口和大桥名称。

② 银笙调心香是指在家里玩银笙,在熏蒸炉里点燃心形香。

8.简析“何日归家洗客袍”在全词结构上的作用。

(5分)9.欣赏著名的句子“流光容易把人扔掉,红樱桃和绿香蕉”。

(6分)8、此句在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分)既总结上片他对风雨阻归的恼意,又引出下片对回家后温暖生活的想象,(2分)进而引出流光易逝的感慨。

(1分)(意思相近即可)9.诗人首先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飘带很容易把人扔掉”,指出时间过得很快。

(2分)然后在初夏抓住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香蕉叶从浅绿色变为深绿色,将看不见的时间流逝转化为难以捉摸的图像,将抽象化为具体。

通过“红”和“绿”的颜色变换,表达了中国容易死亡、生命容易衰老的感叹。

(4分)(在回答诸如通过风景拟人化和抒情等问题时,也可酌情给予分数)赏析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都有“春愁”的主题。

《一片》充满忧郁,而《等酒》则渴望驱散忧郁;“船在河上摇摆”和“窗帘上楼”是线条图,显示船在波动的水面上移动。

酒馆里的酒吸引了寻找酒的诗人;《秋娘》和《秋娘》是当地的特色旅游景点,风和秋娘是萧瑟的风景。

下片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洗客袍”、“调笙”和“烧香”白描,是词人想像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白描是为了渲染归情,用美好和谐的家庭生活来突出思归的心绪。

更微妙的是,下一部电影的最后三句话《流光很容易把人扔掉》,指出了感叹时间流逝的感觉,“红樱桃、绿香蕉”将抽象的时间变成了一个可感知的形象,并用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表达了时间的快速流逝,这也是一种渲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