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小慎微 诚意慎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谨小慎微诚意慎独
【摘要】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从不同角度对慎独思想的内涵加以剖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本质精髓和现实意义,从而诚意践行慎独精神,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关键词】慎独;自律;道德
一个人若能在无人知晓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道德操守,我们就说其做到了慎独;慎独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追求的崇高境界。
一、对“慎独”思想内涵的理解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思想家对“慎独”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思想却是基本一致的——强调了“须臾不可离道”之精神。
首先,“慎独”与“自省”。屈原曾讲到“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橘颂》)在无人监督的暗处做到问心无愧是难能可贵的。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在独处时其行为及意识也不为良知所察觉,明代刘宗周在此基础上提出“独体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工夫”。自省包含内省与自讼:内省即以人为鉴,特指对自己的审视与反省;自讼即寻找不足、自我批评。只有时常自省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正视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才能加以纠正而不断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
其次,“慎独”与“自律”。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讲“要留心,
即使当你独自一人,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别人面前更知耻。”自律是通过自身的信念实现的,“应该意识”告诉我们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主要表现为道德主体对自我的调控与约束能力。道德律令犹如人们心中的“主人”,通过道德理性来约束感性的欲求,这一过程既促进了自身的道德理性,更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自由意志;既是道德主体性精神的体现,又是人为自身立法的道德实践能力的体现。
再次,“慎独”与“慎隐、慎微”。朱熹“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件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大学章句》)‘慎其独’之义应该是在君子对道有隐、微不明之处,君子必须谨慎小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隐,暗处也。微,细事也。”“慎隐”强调在无人监督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慎微”侧重于小事中和细微之处,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以,道德修养应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值得表扬,即使是很小的错误也要警惕和重视。
最后,“慎独”与君子之浩然正气。“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不要欺人也不要自欺,只有一切发自内心且意念真诚才可心
安理得。君子之浩然正气在于时时处处坚持自己意志的独立自主,深知操行修炼意志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而绝不是给别人看的。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终究是伪装不了的,小人的行为是自欺欺人,而君子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一份祥和宁静的坚守,这一点对于当今这一浮躁的社会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慎独”思想的现实意义
独处——道德、人性和良知成为人内心欲望的最后一道堤坝。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孟子“养浩然之气”、柳下惠“坐怀不乱”、东汉杨震“四知”箴言①、曾国藩“日课四条”②……慎独可净化心灵,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无疑有着深远意义。
首先,慎独精神强调道德自律,是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关键。慎独精神是主体自觉性的体现,要求人们履行道德原则是出于主体自身反思后的自觉自愿,而非出于外在的干涉或强制;也即遵守道德标准纯粹完全是出于对其的尊重与认同,而不是因为所谓的“良心安慰”,更不是为了他人的赞扬。“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慎独是一种道德品质,只能依靠道德主体的自觉和自律来实现;在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中,自律意识的培养与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重中之重。一个慎独之人也必定是一个有着良好道德习惯与道德修养之人。
其次,慎独精神体现着自身的道德修养与道德素质,是处理好自身与社会、自身与他人关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人作为社会中的人必定会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要想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可,必须从自身做起,只有首先做好自己才能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慎独”不仅是每个个体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更是我们每个人为人处世的需要;不仅关系到个体自觉道德意识的形成,更是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基础。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是要求人人能够真正做到慎独,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慎独是我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修养方法,慎独而不唯独,不因无人知晓而肆意妄为,也不因有人知晓而专注表面。怎样能够做到时刻专注于内心信念,使慎独成为一种时刻伴随我们的道德自觉和自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三、实现“慎独”的主要途径
道德的发展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他律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道德行为,并没有触及到道德的本质,属于道德发展的初级阶段;为此,只有重视道德的自律性本质才是实现道德升华的根本。加强道德自觉与自律、诚心践行慎独精神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努力:首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独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逐步形成的。只有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积累,在之前的每一个基础上不断实现巩固和升华。“故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日积月累打好自己的慎独修养之基础。
其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其一言一行不仅体现着自身的人格品质,更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无论思想还是行动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恶之大小”都要坚决制止,不论“善之大小”都要尽力而为,每一次的道德选择和判断都是一次历练自身本心的过程,坚持自尊自爱、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不断激励自己走向更高的道德境界。
最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断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对于高尚道德修养的形成具有无形的作用。毋庸置疑,文化知识的增长必然会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及道德修养以提高整体的人格素质,从而帮助道德主体实现慎独。所以,我们要终身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不断地提升慎独修养的层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地追求更高的道德修养境界。
注释:
①“四知”箴言指的是: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慎独拒礼。
②“日课四条”指的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参考文献】
〔1〕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