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防治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二篇)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96084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f.png)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1.瓦斯性质及瓦斯参数测定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可以燃烧或爆炸的气体,难溶于水,扩散性较空气高。
瓦斯无毒,但浓度很高时,会引起窒息。
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形式主要有两种状态:在渗透空间内的瓦斯主要呈自由气态,称为游离瓦斯或自由瓦斯,这种状态的瓦斯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另一种称为吸附瓦斯,它主要吸附在煤的微孔表面上和在煤的微粒内部,占据着煤分子结构的空位或煤分子之间的空间。
实测表明,在目前开采深度下(1000~xxm以内)煤层吸附瓦斯量占70%~95%,而游离瓦斯量占5%~30%。
煤层瓦斯含量是指单位质量煤体中所含瓦斯的体积,单位为m3/t。
煤层瓦斯含量是确定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基础数据,是矿井通风及瓦斯抽放设计的重要参数。
煤层在天然条件下,未受采动影响时的瓦斯含量称原始含量;受采动影响,已有部分瓦斯排出后而剩余在煤层中的瓦斯量,称残存瓦斯含量。
影响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煤化程度、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2.矿井瓦斯涌出及瓦斯等级开采煤层时,煤体受到破坏或采动影响,贮存在煤体内的部分瓦斯就会离开煤体而涌入采掘空间,这种现象称为瓦斯涌出。
矿井瓦斯涌出形式可分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两种。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指开采过程中正常涌入采掘空间的瓦斯数量,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涌入采掘空间的瓦斯量,单位为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单位质量的煤所放出的瓦斯数量,单位为m3/t。
影响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因素主要有煤层瓦斯含量、开采规模、开采程序、采煤方法与顶板管理方法、生产工序、地面大气压力的变化、通风方式和采空区管理方法等。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为瓦斯矿井。
瓦斯矿井必须依照矿井瓦斯等级进行管理。
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为: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和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瓦斯防治基础知识
![瓦斯防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7c2a616c5da50e2524d7f98.png)
第一章煤矿地质基本知识一、煤层埋藏特征煤层的顶底板:赋存在煤层之上、在煤层之后形成的岩层叫顶板。
由煤层依次向上划分为:伪顶、直接顶、老顶。
伪底、直接底、老底。
在采煤工作面的煤炭采落以后,煤层的顶底板就暴露出来,顶板悬空在工作面的上方,底板在工作的下方。
是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厚度不大,一般在0.5M 以下,岩性多为炭质页岩。
作面移架或回柱工序的完成而自行垮落的岩层,厚度一般可达几米,岩性多为较易垮落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
层,一般在长时间内不易自行垮落,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当达到一定悬露面积之后才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组成。
为0.2~0.3米。
的厚度一般不大,常见的几十厘米,通常为泥岩、页岩或粘土岩。
若直接为粘土岩,遇水后会发生膨胀,造成巷道底板隆起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按厚度将煤层分为以下几类:薄煤层小于1.3 M中厚煤层 1.3 ~ 3.5 M厚煤层大于3.5 M按煤层倾角的大小分为以下四类:近水平煤层小于8°缓倾斜煤层8°~ 25°倾斜煤层25°~45°急倾斜煤层大于45°第二章、矿井瓦斯防治第一节矿井瓦斯基础知识一、概述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是指煤矿井下以甲烷( CH4)为主的有毒、有害的总称,有时单独指甲烷。
矿井瓦斯来自煤层和煤系地层,它的形成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造气时期,从植物遗体到形成泥炭,属于生物化学造气时期;从褐煤、烟煤到无烟煤,属于变质作用造气时期。
由于在生化作用造气时期泥炭的埋藏较浅,覆盖层的胶结固化也不好,因此生成的气体通过渗透和扩散很容易排放到大气中,留存在现今煤层中的瓦斯,只是其中很少的部分。
瓦斯通常指甲烷,分子式CH4,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态下(0℃,大气压为0.1MPa),1M3甲烷的质量为0.7618Kg,而1M3空气的质量为1.293Kg,因此,瓦斯比空气轻,其相对密度为0.554,瓦斯有很强的扩散性,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
煤矿瓦斯防治基本知识
![煤矿瓦斯防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b9527cf7f1922791688e8a0.png)
山西省晋中灵石煤矿有限公司职工安全手册---瓦斯防治基本知识前言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危害,是威胁矿工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纵观国内外煤矿事故,绝大多数集中在以瓦斯爆炸为主的“一通三防”事故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加强井下员工对瓦斯治理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掌握瓦斯防治基础知识和管理技能,做到人人都懂通风知识,把住生产全过程通风工作的各个环节,及时排查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特制作发放此安全手册,望广大职工认真学习,从而实现“人人懂、人人抓、为大家”的全员安全管理目标。
总经理:一、瓦斯的性质煤矿瓦斯是伴随煤层形成而形成的,是随煤而伴生的。
主要成分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的重量较轻,一般浮在巷道的上半部,独头巷道和顶板冒落空间处,渗透性强,不溶解于水,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能使人窒息。
主要危害是爆炸。
二、瓦斯爆炸的条件瓦斯爆炸应当具备三个条件:①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
②混合气体中氧的浓度不低于12%。
③有足够能量的点火火源,既引大温度,一般是450度-650度。
三、瓦斯的来源及积聚特点开采过程中,煤矿井下瓦斯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从采落下来的煤炭中释放出来的瓦斯。
二是从采掘工作面煤壁内释放出来的瓦斯。
三是从煤巷两帮及顶板释放出来的瓦斯。
四是从采空区及围岩中释放出来的瓦斯。
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瓦斯按它的四个来源不间断地向外释放,又被流过的风流稀释、带走,当井下风量不足或停风时,井下瓦斯浓度将升高,形成瓦斯积聚,瓦斯积聚只有快慢之分,没有积聚不积聚之别,简单的说,井下无风瓦斯就积聚,有风瓦斯就乘风而去,这就是瓦斯积聚的基本特点。
四、为什么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容易集聚瓦斯:(1)采煤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内积存着高浓度瓦斯,上隅角是采空区漏风的出口,漏风将采空区内的瓦斯携带到上隅角,又瓦斯相对密度小,采空区瓦斯沿倾斜方向向上移动,部分瓦斯将从上隅角附近逸散出来。
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
![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d2cb1b8f7ec4afe05a1dfd9.png)
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1、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
2、排出或冲淡有害气体,使之达到无害浓度,以保证安全生产。
3、调节井下气候。
4、在处理事故时,创造一个比较合适的救灾条件。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法、通风方式和通风网络的总称。
矿井通风方法:是指矿井主要通风机对矿井的供风方式。
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
矿井通风方式:是指矿井进风井筒与回风井筒的布置方式。
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矿井通风网络:是指风流流经路线的连接形式。
分为串联、并联和复杂连接形式。
一、矿井的通风方法:1、抽出式通风抽出式通风又称负压通风。
通风机从井下或局部地点抽出污浊空气的通风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矿井采取抽出式通风。
抽出式通风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矿井内空气的压力低于同标高大气压力,处于负压状态。
抽出式通风的主要优点是矿井主要进风巷道无需安设风门,便于运输、行人;矿井通风管理工作容易,另外在瓦斯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由于矿井风流处于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风时,井下风流压力提高,在短时间内可抑制采空区内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涌出,相对压入式通风,抽出式通风较安全。
2、压入式通风压入式通风又称正压通风,通风机向井下或风筒输送空气的通风方法。
压入式通风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矿井内空气的压力高于同标高大气压力处于正压状态。
压入式通风机的缺点是矿井通风线路上需要设置控制风流的设施(如:风门、风窗等),从而漏风较大,通风管理工作较困难,且压入式通风使井下风流处于正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时风,井下风流压力降低,在短时间内采空区内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涌出量增加,造成瓦斯积聚,对安全不利。
当开采煤田上部第一水平,瓦斯涌出量小,且地面塌陷区分布较广时,宜采用压入式通风,此时可用一部分回风把塌陷区的有害气体压到地面,形成短路风流,避免了塌陷区有害气体的危害,因此,当矿区火区比较严重,若采用抽出式通风易将火区中的有害气体抽到井巷中,威胁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压入式通风。
瓦斯检查工培训教案(矿井瓦斯防治)
![瓦斯检查工培训教案(矿井瓦斯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423f8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b.png)
瓦斯检查工培训教案(矿井瓦斯防治)第一章:瓦斯基础知识1.1 瓦斯的定义与性质解释瓦斯的组成和特点介绍瓦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讨论瓦斯的燃烧和爆炸特性1.2 瓦斯的产生与运移探讨瓦斯的过程和来源解释瓦斯在矿井中的运移规律分析影响瓦斯运移的因素1.3 瓦斯检查的方法与设备介绍瓦斯检测的基本方法讲解瓦斯检测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讨论瓦斯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第二章:矿井瓦斯防治技术2.1 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分析矿井瓦斯涌出的类型和规律探讨矿井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方法讲解矿井瓦斯涌出控制的技术措施2.2 瓦斯抽采技术介绍瓦斯抽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瓦斯抽采设备的选型和使用分析瓦斯抽采效果的评价指标2.3 瓦斯防治的安全措施讨论瓦斯防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讲解瓦斯防治过程中的个人防护装备分析瓦斯防治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第三章:瓦斯检查工的操作技能3.1 瓦斯检测仪器的使用讲解瓦斯检测仪器的基本操作步骤分析瓦斯检测仪器校准和维护的方法讨论瓦斯检测仪器的故障排除技巧3.2 瓦斯监测数据的记录与报告介绍瓦斯监测数据记录的规范和方法分析瓦斯监测数据报告的交流与汇报技巧3.3 瓦斯检查工的应急处理能力讲解瓦斯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分析瓦斯爆炸事故的应对措施讨论瓦斯检查工在应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方法第四章:矿井瓦斯防治管理4.1 瓦斯防治的组织与管理介绍瓦斯防治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讲解瓦斯防治的管理流程和方法分析瓦斯防治的现场管理要求4.2 瓦斯防治的法规与标准讨论瓦斯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讲解瓦斯防治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分析瓦斯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与监督4.3 瓦斯防治的培训与教育介绍瓦斯防治培训的目的和重要性讲解瓦斯防治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分析瓦斯防治培训的效果评估与改进第五章:矿井瓦斯事故案例分析5.1 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分析一起典型的瓦斯爆炸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原因和教训讲解事故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5.2 瓦斯泄漏事故案例分析分析一起典型的瓦斯泄漏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原因和教训讲解事故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5.3 瓦斯防治工作中的成功案例介绍一起成功的瓦斯防治案例分析成功的原因和经验讨论瓦斯防治工作中的启示和借鉴第六章:瓦斯检查工的职业道德与职责6.1 瓦斯检查工的职业道德讲解瓦斯检查工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分析瓦斯检查工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讨论瓦斯检查工在实践中如何体现职业道德6.2 瓦斯检查工的职责与权利介绍瓦斯检查工的职责和任务讲解瓦斯检查工的权利和义务分析瓦斯检查工在工作中如何履行职责6.3 瓦斯检查工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讲解瓦斯检查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分析瓦斯检查工沟通技巧的基本原则讨论瓦斯检查工在实践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第七章:矿井瓦斯防治新技术与发展趋势7.1 矿井瓦斯防治新技术介绍矿井瓦斯防治的最新技术动态分析新兴技术在瓦斯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讨论瓦斯防治技术发展趋势7.2 矿井瓦斯利用与减排讲解矿井瓦斯利用的技术和方法分析瓦斯减排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讨论瓦斯利用与减排的未来发展方向7.3 矿井瓦斯防治的科研与技术创新介绍矿井瓦斯防治科研的主要方向分析瓦斯防治技术创新的挑战与机遇讨论瓦斯防治科研与技术创新的成果和应用第八章:矿井瓦斯防治现场实习与实操训练8.1 实习内容与安排制定瓦斯检查工实习计划介绍实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分析实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8.2 实操训练与指导讲解瓦斯检查工实操训练的基本内容分析实操训练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讨论实操训练过程中的指导方法和技巧分析实习报告的交流与汇报技巧讨论实习报告的改进与完善途径第九章:矿井瓦斯防治考核与评价9.1 瓦斯检查工考核内容与方法分析瓦斯检查工考核的基本内容讲解瓦斯检查工考核的评价方法讨论瓦斯检查工考核的公平性与合理性9.2 瓦斯防治成果评价与反馈介绍矿井瓦斯防治成果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分析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改进措施讨论瓦斯防治成果评价的意义和价值9.3 瓦斯检查工职业发展与晋升讲解瓦斯检查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分析瓦斯检查工晋升的条件和标准讨论瓦斯检查工如何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第十章:矿井瓦斯防治的未来展望10.1 矿井瓦斯防治面临的挑战分析矿井瓦斯防治的现实问题与挑战讨论矿井瓦斯防治工作的发展瓶颈探索矿井瓦斯防治的改进方向10.2 瓦斯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瓦斯防治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分析新兴技术在瓦斯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讨论瓦斯防治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0.3 矿井瓦斯防治的可持续发展讲解矿井瓦斯防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析瓦斯防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索矿井瓦斯防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举措重点解析本教案《瓦斯检查工培训教案(矿井瓦斯防治)》共十章,涵盖了瓦斯基础知识、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瓦斯检查工的操作技能、矿井瓦斯防治管理、矿井瓦斯事故案例分析、瓦斯检查工的职业道德与职责、矿井瓦斯防治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矿井瓦斯防治现场实习与实操训练、矿井瓦斯防治考核与评价以及矿井瓦斯防治的未来展望等内容。
瓦斯防治的相关知识点
![瓦斯防治的相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71ba0c16fc700abb68fc5f.png)
瓦斯防治的相关知识点1.不管哪种采煤方法,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随产量增大而增加。
(√)2.不管哪种采煤方法,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随产量增大而增加。
(×)3.矿井必须从采掘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
(√)4.降低封闭区域两端的压差可以减少老采空区瓦斯涌出。
(√)5.低瓦斯矿井中,如果个别区域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该区仍按低瓦斯矿井管理。
(×)6.低瓦斯矿井中,如果个别区域有瓦斯喷出现象,则该区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7.一般来说,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可以采用抽出式通风。
(×)8.一般来说,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可以采用抽出式通风。
(×)9.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时间,可以选在瓦斯涌出量较小的一个月份进行。
(×)10.有其他可燃气体的混入往往使瓦斯的爆炸下限降低。
(√)11.惰性气体的加入可以升高瓦斯爆炸的下限,降低其上限。
(√)12.采煤工作面瓦斯积聚通常首先发生在回风隅角处。
(√)13.对于瓦斯涌出量大的煤层或采空区,在采用通风方法处理瓦斯不合理时,应采取瓦斯抽采措施。
(√)14.专用排瓦斯巷内不得进行生产作业,但可以设置电气设备。
(×)15.用局部通风机排放瓦斯应采取“限量排放”措施,严禁“一风吹”。
(√)16.有爆破作业的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的瓦斯检查制度。
(√)17.瓦斯检查人员发现瓦斯超限,有权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向有关人员报告。
(√)18.每个入井职工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19.停工区瓦斯浓度达到3%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
(√)20.专用排瓦斯巷必须贯穿整个工作面推进长度且不得留有盲巷。
(√)21.局部通风机短暂的停风,不需检查瓦斯即可开启风机。
(×)22.瓦斯涌出量的变化与工作面采煤工艺无关。
(×)。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知识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8e4212f5901020207409c31.png)
瓦斯和空气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遇高温火源发生的一链式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及压力上升的现象。瓦斯爆炸时能出现高达2150~2650℃的焰面、爆炸压力可达1.0~2.0 Mpa;爆速可达340m/s、还会产生每秒数千米速度的冲击波,并产生大量剧毒的CO等有害气体,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摧毁井巷设施与设备。有时还会引起煤尘爆炸或火灾,是煤矿特有的后果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例如:重庆中梁山煤矿南井在1960年12月15日12时40分启封5412工作面过程中发生特大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24人、重伤1人、轻伤49人。
9 1.30 0.65 0.39 0.23 0.14 0.044 0.015
10 1.40 0.68 0.41 0.24 0.15 0.049 0.018
12 1.60 0.74 0.44 0.25 0.16 0.055 0.020
在各种热源中,炸药爆破后的产物和电火花的作用时间很短(10-6~10-2S)电弧及瓦斯爆炸的火焰锋面有较长的作用时间(10-4~1S),明火和灼热体的作用时间最长。对于瓦斯矿井,在炸药与雷管质量合格,炮泥充填符合要求,尽管炸药爆破产物温度可达4500℃,但由于作用时间短,不会引起瓦斯爆炸。
我国是世界上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国家之一。建国前在辽源矿务局富国二矿就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建国后,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采掘深度不断加深、地压与瓦斯压力不断加大, 煤与瓦斯突出的次数、强度也不断增加,图( 1)
图 1 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历年煤与瓦斯突出次数统计表
表5感应期与瓦斯浓度、热源温度的关系
瓦斯浓度
(%)
热源温度℃
775 825 875 925 975 1075 1175
矿井瓦斯防治复习资料(完整版)
![矿井瓦斯防治复习资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da1b1d844769eae009ed1e.png)
5
Honour 复习小组内部资料盗版必究
(1)煤层有瓦斯动力现象的;
(2)相邻矿井开采同一煤层发生突出的;
(3)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 0.74Mpa 的。
29、突出煤层鉴定的单项指标临界值
煤层
破坏类型
瓦斯放散初速度 △P
坚固性系数ƒ
瓦斯压力(相 对压力)P/MPa
Honour 复习小组内部资料盗版必究
矿井瓦斯防治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煤矿瓦斯:从广义上讲是指井下有毒气体的总称,从狭义上讲指甲烷。 2、 吸附容积是指由微孔所构成的容积,一般认为是不可压缩的。 3、 瓦斯风化带:是“CO2-N2”“N2”“N2-CH4”带的统称。 4、 煤的孔隙率:空隙的总体积与煤的总体积之比,用 n 来表示。 5、 瓦斯吸附饱和度:是指吸附瓦斯量和极限吸附量的比值。 6、 煤层瓦斯压力:指煤层孔隙内气体分子自由热运动所产生的作用力,由游离 瓦斯形成,即瓦斯作用于孔隙壁的压力。原始煤层瓦斯压力:指煤层未受采动、 瓦斯抽采及人为卸压等影响处的煤层瓦斯压力; 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指煤层受采动、瓦斯抽采及人为卸压等影响后残余的瓦斯所 呈现的压力。 7、 原始瓦斯含量:煤层未收到采动影响而处于原始赋存状态时,单位质量煤中 所含有的瓦斯体积。 残余瓦斯含量:当煤体受到采动等因素的影响或瓦斯抽采后,煤层中剩余的瓦斯 含量称为残余瓦斯含量。 残存瓦斯含量:在标准状态下,煤样自然解吸平衡后,残存在煤样中的瓦斯含量。 8、 煤层渗透性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在 1m3 媒体的两侧,当其压力的平方差为 0.01MPa2 时,通过 1m3 媒面,每日流过的瓦斯量。 9、 煤层瓦斯抽采率:是指对采用各种抽采方法对煤层的某一区域进行抽采的瓦 斯量占该区域煤层瓦斯储量的百分比。 10、(次要)绝对瓦斯涌出量:是指矿井建设或者生产过程中在单位时间内从煤 层和岩层中平均涌出的瓦斯体积,单位为 m3/min. 11、保护层:为降低邻近高瓦斯煤层的瓦斯含量或消除邻近煤层的突出危险而先 开采的煤层或岩层。 上保护层:位于高瓦斯煤层或突出危险煤层上方的保护层。 下保护层:位于高瓦斯煤层或突出危险煤层下方的保护层。 被保护层:可使 邻近的高瓦斯或突出危险煤层的突出危险区域转变为低瓦斯煤层或是无突出危 险区,该高瓦斯煤层或突出危险煤层称为被保护层。 12、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中存储的瓦斯能和应力能的失稳释放,表现为在极短的 时间内向生产空间抛出大量煤岩和瓦斯。 13、(次要)煤与瓦斯的突出机理:煤与瓦斯突出的发动、发展和终止的原因条 件及过程。
《矿井瓦斯防治》PPT课件
![《矿井瓦斯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60a1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d.png)
〔6〕风量变化 风量增加时,由于负压增大,采空区漏风加大, 一部分高浓度瓦斯被漏风从采空区带出,绝对 瓦斯涌出量迅速增加,风流中瓦斯浓度可能急 剧上升,然后开始下降,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到或 接近原值.风量减少时,情况相反. 〔7〕采空区密闭质量 密闭质量差,瓦斯涌出量大.
4.矿井瓦斯涌出量的一般规律
④ 煤的变质程度
变质程度越高,生成瓦斯量越大,其他条件相同时, 瓦斯含量就越大.
⑤ 煤层围岩的性质
围岩致密、完整不透气,易保存瓦斯. ⑥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活跃的地区,裂隙比较发育,且处于开放状 态,为瓦斯排放提供了通道,地下水在漫长的地质历 史时期,也可以带走大量瓦斯,降低煤
层瓦斯含量.地下水对矿物质的溶解和侵蚀,会造成 底层的天然卸压,使得煤层及围岩的透气性增大,增 大瓦斯的散失量.
① 煤田地质史
煤田地层上升,增加瓦斯向地表扩散,煤层瓦 斯含量小.
煤田地层下沉,缓解瓦斯向地表扩散,煤层瓦 斯含量大.
② 地质构造
封闭型的,有利于瓦斯存储. 开放型的,有利于瓦斯排放. ③ 煤层的赋存条件
埋藏深度、倾角、有无露头对瓦斯含量有
重要影响.
同一煤层内瓦斯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倾角越 小,瓦斯运移路程越长,煤层瓦斯含量越大,有露头, 易排放,含量低.
3.煤层瓦斯含量 〔1〕定义:煤层瓦斯含量是指单位体积或 重量的煤在自然状态下所有的瓦斯的数量,其 单位为m3/m3或m3/T. 〔2〕煤层瓦斯含量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 一是成煤和变质过程中瓦斯生成量的多少;
二是瓦斯能被保存下来的条件.〔起主要作 用,决定煤层中 瓦斯含量的大小〕
〔3〕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
①封闭性断层两侧、岩溶陷落柱周围<封闭 的>、背斜地区瓦斯涌出量大.
矿井瓦斯防治培训班讲义
![矿井瓦斯防治培训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ccf93d86c85ec3a86c2c5d6.png)
6995
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
7000 6000 5000 4000
5670
3082
4344
6434
6027
5986
4143
3641
3341
3000
2000
1000
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9
安全技术概述
1.8 2001-2005年度特大事故情况
特大事故起数 特大事故人数
瓦斯煤尘爆炸
147人
14 1996.11.27 山西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东村煤矿 瓦斯煤尘爆炸
114人
15 2000.9.27
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
瓦斯煤尘爆炸
162人
16 2002.6.20
鸡西城子河煤矿
瓦斯爆炸事故
115人
17 2004.10.22 郑煤集团公司大平煤矿
瓦斯爆炸
148人
18 2004.11.28 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
矿井瓦斯防治培训班讲义
安全技术概述
1.1 安全 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先抽后采
1.2 瓦斯治理 十二字方针
以风定产 监测监控
2
安全技术概述
1. 3 矿山安全法规
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⑶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⑷ 《煤矿安全规程》 ⑸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⑹ 《煤矿安全评价导则》 ⑺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⑻ 《煤矿建设工程安全实施竣工验收标准》 ⑼ 其它适用于安全评价的法律、法规、安全标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安 全细则、安全条例以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相关文件。如:《 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 法实施条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等等。
矿井瓦斯基础知识1-1
![矿井瓦斯基础知识1-1](https://img.taocdn.com/s3/m/6f0ee114770bf78a6429541f.png)
第一章矿井瓦斯基础知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着生产的进行,瓦斯涌出到生产空间,岁井下生产构成威胁。
瓦斯,不论其涌出量的多少,一直是矿井生产最主要的一个危险源,瓦斯灭害的治理就成为矿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任务。
本章介绍煤矿井下瓦斯灭害治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瓦斯的基本特性以及瓦斯在煤矿井下的赋存、运动规律。
第一节瓦斯的性质一、瓦斯的概念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要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由此可见,瓦斯指的是一种混合气体,其组分主要包括井下煤层中含有的所有的有毒有害气体.在外啊的各组分中,由煤体及巷道围岩涌出的甲烷往往占总量的90%以上,因此瓦斯的概念通常单独指甲烷(本书中如不特别指明,则瓦斯单独指甲烷)。
从广义上,瓦斯由于其组成成分的不同,性质具有很大的差别,从安全的角度可以将这些组分划分为四类:①可燃性气体,如甲烷等同系烷烃(CnH2n+2)、环烷烃(CnH2n)、H2、CO、H2S等等,这些气体具有可燃烧的特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往往具有爆炸性,对煤矿安全构成严重威胁;②有毒性气体,如H2S、CO、SO2、NH3、NO、NO2等等,这些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直接威胁人体的健康甚至生命;③窒息性气体如N2、CH4、CO2、H2等等,这些气体往往赋存在煤体或其围岩内,开采过程中大量涌出到生产空间,从而使空气中氧气的浓度降低,造成人员窒息;④放射性气体,如氡气。
矿井中的瓦斯主要来源于煤层及围岩内涌出到矿井中的气体。
此外,矿井生产中生产的气体如放炮生产的炮烟,井下空气于煤、岩、矿用材料等反应生成的气体以及井下人员呼吸生成的气体等也都混入井下风流中,从而增加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二、瓦斯的基本性质瓦斯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0.716kg/m3,为空气密度的0.554倍。
瓦斯在空气中具有较强的扩散性,局部地点较高浓度的瓦斯会自动向低浓度的区域扩散,从而使瓦斯浓度趋于均匀。
矿井瓦斯防治
![矿井瓦斯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2622b84680203d8ce2f2497.png)
名词解释1.煤层瓦斯压力:是指煤层孔隙内气体分子自由热运动撞击所产生的作用力,在某一点上各向大小相等,方向与孔隙壁垂直。
2.残余瓦斯含量:相对原始煤层瓦斯含量而言,当煤体受到采动等因素的影响或瓦斯抽采后,煤层中剩余的瓦斯含量称为残余瓦斯含量,单位是m3/t或mL/g。
3.残存瓦斯含量:是指标准状态下,煤样自然解吸平衡后,残存在煤样中的瓦斯含量,单位是m3/t或mL/g。
4.瓦斯涌出量:是指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从煤层与岩层内涌出的瓦斯量。
5.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煤样(10g)自煤体脱落暴露于大气之中第四分钟和第五分钟的瓦斯解吸所产生的压差,单位为Pa。
6.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煤样自煤体脱落暴露于大气之中解吸第一分钟内,每克煤样的瓦斯解吸总量,单位为mL/(g·min0.5)。
7.煤与瓦斯突出:是煤层中存储的瓦斯能和应力能的失稳释放,表现为在极短的时间内向生产空间抛出大量煤岩和瓦斯。
8.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指对矿井和煤层可能具有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鉴定。
9.感应期:烃类从接触引火源起到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氧化反应转为快递燃烧时止的时间间隔。
10.石门和岩石井巷揭煤: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10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填空11.煤矿瓦斯爆炸的瓦斯(甲烷)浓度极限为5%—16%。
12.根据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类,煤矿瓦斯事故分为: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燃烧和瓦斯窒息。
13.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控检测、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着力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
14.煤层瓦斯在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的过程中经历2个成气时期:生物化学成气时期和煤化变质作用成气时期。
矿井瓦斯的有关知识
![矿井瓦斯的有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95ed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a.png)
矿井瓦斯的有关知识矿井瓦斯是指煤矿中存在的一种气体,主要由甲烷组成,也含有一定量的氮气、二氧化碳、氢气等。
矿井瓦斯在采煤和矿井开拓过程中,由于煤体破碎和煤层变形,释放到矿井中,成为一种潜在的危险源。
因此,矿井瓦斯的了解和控制对于矿山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矿井瓦斯的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矿井瓦斯的形成和特性1. 矿井瓦斯的形成:矿井瓦斯主要是由煤层中的有机质在地壳深部经过煤化作用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煤层中的有机质被高压、高温和微生物作用所分解,产生甲烷等气体。
2. 矿井瓦斯的成分:矿井瓦斯主要由甲烷组成,占据了总体积的90%以上。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氮气(约占5%)、二氧化碳(约占2%)和氢气等。
3. 矿井瓦斯的特性:矿井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可燃气体。
它比空气轻,密度约为空气的0.55倍。
矿井瓦斯具有较高的爆炸极限(5%-15%),爆炸范围较宽;同时,矿井瓦斯也是一种强大的媒介,能够导致煤尘、粉尘等其他爆炸源的爆炸。
第二部分:矿井瓦斯的危害和防治1. 矿井瓦斯的危害:矿井瓦斯是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瓦斯浓度超过爆炸极限时,一旦受到明火、静电等火源的引爆,就会产生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爆炸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还会引发其他后续事故,如火灾、塌方等。
2. 矿井瓦斯的防治措施:为了保障矿山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瓦斯防治措施。
包括: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瓦斯抽放、通风与通风废气处理、爆破瓦斯抽放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瓦斯异常情况。
第三部分:矿井瓦斯的检测和监测1. 矿井瓦斯的检测方法:矿井瓦斯的检测主要包括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两种方法。
现场检测主要通过使用瓦斯检测仪等设备,在矿井现场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实验室检测则是将采集到的瓦斯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检测。
2. 矿井瓦斯的监测系统:为了实现对矿井瓦斯的长期、全面的监测,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矿井瓦斯监测系统。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49e56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1.png)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煤矿瓦斯(即煤层气)是煤矿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气体。
它主要由甲烷(CH4)组成,同时也含有少量的其他烃类和气体。
瓦斯在矿井中的积聚和释放会导致爆炸和有毒气体泄漏,对矿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煤矿瓦斯管理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下面将介绍煤矿瓦斯的基本技术知识。
一、煤矿瓦斯形成和释放1. 煤层气的形成:煤层气是在地质过程中形成的。
随着植物残渣埋入地下,经过压力和温度的作用,植物残渣逐渐转化为煤,并产生瓦斯。
瓦斯主要由甲烷(CH4)组成,也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等。
2. 煤层气的释放:瓦斯会随着煤的开采而释放。
当煤体被破坏、破碎或钻孔时,瓦斯会从煤中逸出,在矿井和巷道中积聚。
二、煤矿瓦斯爆炸的原理1. 瓦斯与空气混合:瓦斯与空气在一定比例下混合,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
瓦斯的爆炸极限为5%~15%。
2. 点火源的存在:当混合物中存在点火源(如明火、火花、静电等),就会引发爆炸。
3. 爆炸传导:瓦斯爆炸的第一次爆炸将造成巨大的气浪和冲击波,导致周围的瓦斯层爆炸,形成所谓的“传导波”。
三、煤矿瓦斯治理技术1. 排放和抽采:通过排放和抽采瓦斯,将矿井中的瓦斯排到安全区域或利用瓦斯作为能源。
排放瓦斯主要通过通风系统,抽采瓦斯主要通过坑道、井筒等设备。
2. 监测和控制:煤矿需要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瓦斯抽采的方法和参数。
3. 瓦斯抑制:采取措施减少煤体破坏和瓦斯释放,如加强巷道支护、减少钻孔数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抑制剂来降低瓦斯释放量。
4. 安全管理:煤矿需要建立健全的瓦斯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方案和安全标准,加强瓦斯安全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煤矿人员的安全。
四、煤矿瓦斯防范措施1. 设立瓦斯监测点,定期监测矿井中的瓦斯含量和其他指标。
2. 建立瓦斯防爆设备,如防爆电器、防爆灯等,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定期检查矿井中的瓦斯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矿井瓦斯
![矿井瓦斯](https://img.taocdn.com/s3/m/3ab5741316fc700abb68fca4.png)
N 100/(C1 / N2 Cn / N n )
N——多种可燃气体同时存在时的混合气体爆炸上限或下限, %; C1、C2、——分别为各可燃气体占可燃气体总的体积百分比,%; C1+ C2+ C3+ =100% N1、N2、N3...Nn——分别为各可燃气体的爆炸上限或下限, %;
三、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1)、火源 井下的一切高温热源——电气、放炮、摩擦、静电 (2)、瓦斯积聚
(3)、管理不善
四、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一)防止瓦斯积聚 瓦斯积聚:是指瓦斯浓度超过 1 %,其体积超过 0.5m3
的现象。
1、加强通风。
2、加强瓦斯检查与监控
3、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的瓦斯。
2、开采顺序与回采方法 ---先开采,大;回采率低,大;顶板管理
3、生产工艺---初期大,呈指数下降 4、风量变化---单一煤层,随风量减而增,煤层群 5、通风压力 ---正压通风时涌出量与通风压力成反比,反之成正比 6、采空区管理---采空区管理越好,瓦斯涌出量越少
四、矿井瓦斯涌出来源
按照瓦斯涌出地点和分布状况,瓦斯来
危害:爆炸,突出,人员窒息,环境污染。
作用:能源、化工原料。
瓦斯在煤体内存在的状态
煤体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性固体,包括原生孔隙和运动
形成的大量孔隙和裂隙,形成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和孔
隙表面。
煤层中瓦斯赋存的两种状态: 1.游离状态 2.吸附状态{吸收状态 吸着状态}
二、煤层瓦斯含量
煤层瓦斯含量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的煤在自然状态下所含的 瓦斯量(标准状态下的瓦斯体积),
单位为 m3/m3(cm3/cm3)或 m3/t(cm3/g)。
煤层瓦斯含量包括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含量之和。三、影响瓦斯 Nhomakorabea出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5 我国瓦斯压力与深度的关系
从5图中可以看出:
Ⅰ、我国大多数的煤层的瓦斯压力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加,与煤的变质程度无关;
Ⅱ、地质条件正常,瓦斯风化带深度相同,处于同一深度下的煤层,瓦斯压力基本上是一致的;
Ⅲ、我国矿井实测资料表明,瓦斯压力(P)与深度(H)的关系可用下列直线关系表示;
表6 瓦斯分布带划分标准表
带 CO2 N2 CH4 Ar+Kr+Xe H2+N2 Ar/Xe
(%) M3/t (%) M3/t (%) M3/t (%) M3/t (%) M3/t
N2-CO2 20`~80 0.19~2.24 20~80 0.15~1.42 0~10 0~0.16 0.22~1.44 0.021~0.0178 <0.001 0.012
t------测试时煤样累计解吸时间, min 。
C------比例常数
T= t0+t
通过测定大数据组,用最小二乘方方法处理,可得出煤样的损失瓦斯量。也可直接由图表中算出损失量,见图 (7)
图 7 损失瓦斯量计算图
Ⅲ、间
W游----------游离瓦斯,M3/t;
由于各个煤田的成煤条件不一致,因此,各煤田的瓦斯组分也不相同。例如:辽宁红阳三井,由于受火山活动的影响,在Ⅰ、Ⅳ带之间形成了少见的二氧化碳沼气带。通常将沼气带以上的三个带统称为瓦斯风化带。起划分标准见表(6 )
图 3 煤层瓦斯分布图
成煤过程及伴随的瓦斯涌出过程见图
图 4 煤层瓦斯生成流程
①、煤地层排放瓦斯时期的长短,时间越长,瓦斯风化带的深度越深;
②、层错动程度,错动程度越高。煤层排放瓦斯的不均匀性和排放程度就越大;
③、地层的剥蚀程度,剥蚀程度高,它可使煤层瓦斯排放程度提高或减少;
④、覆盖层的厚薄也会影响瓦斯风化带的深度,
瓦斯风化带它的下部边界可以用下述指标来确定
a、瓦斯浓度CH4≤80%;
CH4 0~10 0~0.37 0~20 0~1.93 80~100 0.16~10.15 0~0.24 0.004~0.0052 0.001~0.06 0.014
确定瓦斯风化带的深度对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瓦斯风化带中,一般瓦斯涌出量不大,为低瓦斯矿井。只有进入沼气带后,矿井的瓦斯涌出量急剧的增加。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瓦斯风化带的深度取决于下列地质因素:
⑦ 、瓦斯含量确定方法
确定煤层瓦斯含量的方法分直接法和间接法。
Ⅰ、直接测定法
A、 气测井法
利用半自动化的测井仪,测定从钻孔中流出冲洗液中溶解的瓦斯量,同时测定钻屑残余的瓦斯量,以此基础确定煤层的瓦斯含量。
B、 密闭式岩芯采取器
将取煤屗后的密闭式岩芯采取器,送入试验室中,对煤芯进行脱气,抽出煤芯中的瓦斯,并计算出煤层中的瓦斯含量。
1.0 6.0
0.01 600.0
0.0001 60000。0
0.000001 6000000。0
煤的超微孔可达几个微米(1×10-8cm),可想而知,其表面积是很大的,因而在低于5~7Mpa的瓦斯压力下,煤中的瓦斯主要是由吸附瓦斯组成。
P=0。01H 或 P=0。01H—0。2
P-------瓦斯压力,Mpa;
H——垂直深度,m。
突出煤层的瓦斯压力值多处于两条直线之间
⑥、煤层的空隙率
煤层的空隙率大小决定了煤中游离瓦斯量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B。B霍多特的意见煤的空隙可分为以下几类:
H2--------煤中的含氢量,%;
Vr -----煤中的挥发分,%
Af ——-煤中的灰分,%
Wf-----煤中的水分,%
煤的空隙率大小与每的变质程度有关,见图 ( 6 )
图 6 煤的空隙率(fn)与挥发分( Vr )的关系图
从图6中可以看出,挥发分达到某一定值时,空隙率达到最小值,挥发分超出或小于此值时,空隙率都会随挥分的增加或减少而增加。
①、瓦斯含量(W含):指在自然条件下煤或岩石中所含有的瓦斯量,单位以m3/t或m3/m3表示。
煤中瓦斯含量由以下以两部分组成:
Ⅰ、游离瓦斯(W游):这部分瓦斯以自由状态存在在煤的空隙中,因而煤的空隙越大、瓦斯压力越高,则这部分瓦斯量就越大,与煤层中的瓦斯压力和煤层的空隙率的乘积成正比。
Ⅱ、 吸附瓦斯(W吸):这部分瓦斯是以吸附状态吸着在煤的分子表面积上的瓦斯。因此,煤的表面积越大,在相同的吸附瓦斯压力下,瓦斯吸附量就越高。但应当指出,煤吸附瓦斯是单分子吸附,即在煤的分子表面积上只能吸附上一层瓦斯,当吸附瓦斯压力达到某一区间时(超过5 Mpa),吸附量增加缓慢而达到饱和,因而煤的吸附量有个极限值。
③、瓦斯储量(W储):是指在某一区段范围内煤炭储量中的含有的瓦斯总量,单位用m3表示。
④、瓦斯涌出量(q)煤层在开采过程中从煤层本身以及围岩和临近煤层中瓦斯涌出量的总和,其表示单位有两种:
Ⅰ、 绝对瓦斯涌出量(q绝)是指单位时间内的瓦斯涌出量,用m3/min或m3/d表示。
Ⅱ、 相对瓦斯涌出量(q相)或称吨当量,是指出24小时内矿井每采一吨煤涌出的瓦斯量,用m3/t标示。
应该注意到相对瓦斯涌出量与瓦斯含量、瓦斯容量的单位是一致的,但其含义不同,相对瓦斯含量高于瓦斯含量与瓦斯容量,这与井下的围岩、煤柱与丢煤的多少有关,除此而外临近层的瓦斯也是使相对瓦斯涌出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⑤煤层瓦斯压力
煤层中的瓦斯压力是决定煤层瓦斯含量和煤与瓦斯突出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此数据需用井下实测取得。煤层中的瓦斯压力是随煤层埋藏深度的加深而增加。我国一些瓦斯矿井实测资料见图 ( 5 )
⑥ 、煤的吸附能力
吸着在煤子空隙表面上的瓦斯被称为吸附瓦斯,煤吸附瓦斯(甲烷)呈单分子吸附,煤的吸附能力大小不取决于煤的空隙的数量,而是空隙的几何尺寸。例如:空隙为球形,1cm3 的物质当其空隙率为10%时,则物质空隙的表面积分布与空隙直径的关系见表(8)
表(8) 空隙直径与表面积关系表
空隙直径(cm) 物质的表面积(cm2) 备 注
目前我国采掘深度下游离瓦斯在瓦斯含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约占75%以上,并随深度的增加而`加大,瓦斯含量(W含)根据实验室中的测定,在不同瓦斯压力下(相当不同埋藏深度),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在煤的瓦斯含量中所占的比重见表(9):
表 9 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在煤的瓦斯含量中所占的比重表
瓦斯压力(Mpa) 游离瓦斯(W游)% 吸附瓦斯(W吸)%
v. 肉眼可以看见的空隙裂隙,直径等于或大于10-2cm ,构成层流和稳流混合滲透的区间,并决定了煤的破坏面。
一般把从小孔到肉眼可见的空隙容积总和成为滲透容积,吸附容积与滲透容积之和成为空隙率。
空隙率可以从实验室中对煤样进行真密度与视密度测定进行计算后取得。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fn --------空隙率, cm3 /g;
②、瓦斯容量(W容):在实验室中,根据自然条件设定瓦斯压力、温度测定出的煤或岩石的瓦斯含有量,假如人们能在实验室中完全复制出自然条件下的全部条件,那么瓦斯含量与瓦斯容量应是一致的,但目前还未能做到,通常瓦斯含量因受地压温度等影响略少于瓦斯容量,在日常确定煤层瓦斯含量工作中将瓦斯容量视为瓦斯含量。
抚顺 龙风 气煤、长焰煤 30 245
抚顺 胜利 气煤、长焰煤 30 188
抚顺 老虎台 气煤、长焰煤 30 180
北票 台吉 气煤 60 125
涟邵 立新 贫煤 30 130
焦作 焦西 无烟煤 30 180
南桐 鱼田堡 瘦煤 20 190
(二)、决定煤层瓦斯量的几个基本参数
(1)几个名词的解释
b、 瓦斯压力P=0。1∽0。15Mpa;
c、 瓦斯含量W=1。0∽1。5M3/t(长焰煤),3∽45M3/t(气煤),3∽45M3/t(肥、焦煤),4∽65M3/t(瘦煤、无烟煤)。
我国几个矿区的瓦斯风化带的深度见表( 7 )
表 7我国几个矿区的瓦斯风化带的深度表
矿区 矿井 煤的牌号 倾角(度) 风化带深度(m)
第二阶段——变质炭化阶段。随着煤层上部冲积层不断加厚、埋藏深度不断加深,在地层温度与压力作用下,泥煤、褐煤不断地转化,煤层中的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增加,成为烟煤、无烟煤,此时,微生物停止活动不再产生生物来源的瓦斯。大部分生成的气体涌向大气,只有少部分保留在岩石和煤层中。
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煤层暴露在地表(露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气和稀有气体也会渗入煤层中。除此而外煤层中的放射性物质也会分解出为氦气,其氦气含量的多少取决于煤层的生成年代,煤层越老,氦含量越高,但煤层不吸附氦,呈游离状态,大部分氦转向地面。除此之外,碳酸盐类的岩石,受火山活动的影响,也会分解出大量二氧化碳。根据煤层瓦斯生成与活动规律煤,г?д李金将煤层中瓦斯成分随深度的分布可划分为4带:Ⅰ——二氧化碳带,Ⅱ——氮气带,Ⅲ——氮气—沼气带, Ⅳ——沼气带。见图 ( 3 ,4)
N2 0~20 0~0.27 80~100 0.22~1.86 0~20 0~0.22 0.61~1.88 0.0037~0.0561 <0.001 0.014
N2+CH4 0~20 0~0.39 20~80 0.25~1.78 20~80 0.06~5.27 0.36~0.81 0.0051~0.0120 <0.001 0.014
二.基础知识
1.矿井瓦斯防治基础知识
(一)煤田瓦斯生成及分带
煤层中的瓦斯是植物残骸在成煤过程中伴生的产物,成煤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硬结成岩阶段。在有机物经积聚,分解成泥煤及褐煤,成煤初期有足够的氧气促使有机物生物反应,分解出大量的沼气、二氧化碳、硫的氧化物和氮气。随着条件的变化,氧气供应量的减少,微生物环境的变化,此时开始转入嫌氧过程,并进一步释放出沼气、重烃、硫化氢、氨气、氢气和其他气体。此时,。绝大多数的沼气散发于大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