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小学阶段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是他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与人交往的重要时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小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是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这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2、人际关系问题小学生开始与同龄人交往,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人际关系的挑战。
例如,与同学发生矛盾、被孤立、社交焦虑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3、情绪波动小学生情绪容易波动,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失控。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也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的。
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
4、行为问题小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例如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不遵守纪律等。
这些行为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人际关系,需要及时干预。
三、解决方法1、学习困难:家长和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和鼓励,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压力影响学习效果。
2、人际关系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也要孩子的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3、情绪波动: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技巧,帮助他们稳定情绪。
同时,也要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情绪问题。
4、行为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和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也要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行为问题。
四、结论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困难、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波动和行为问题等。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措施方案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浮现入学适应不
良。
1.2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难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伤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1、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目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为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份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份儿童则会浮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胆怯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普通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其措施
小学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中学生乃至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其实从小学时期就已滋生。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是身心成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表现为困惑、烦恼、心理失衡、不适应学习生活的现象,有些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因此,普通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动力。
小学生心理行为障碍与干预ppt课件
要想纠正学生已经习惯成癖的行 为,则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 信念。因此,小学教师应该正确 引导学生,应特别注意要督促学 生持之以恒。学生自身也一定要 坚持到底。
14
15
2
小学生病理性偷窃
病理性偷窃:又称偷窃癖,属于冲 动控制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的 、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虽屡遭惩 罚而难于改正。与一般偷窃行为本 质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这种偷窃 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不具有 其他明确目的,纯粹是出于无法抗 拒的内心冲动,是一种成瘾行为。
3
病理性偷窃的特点
1.反复出现 2.周期性 3.无预计性
4
病理性偷窃的原因
1.父母的教养方式 2.学校中不良的人际 3.缓解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手段
5
案例
• 小丁:四年级学生 • 最近,某小学四年级某班出现了怪事,多
为同学反映丢失新买的文具。老师在小丁 的书包里发现了同学们丢失的文具,老师 向小丁的妈妈反映了这种情况,小丁妈妈 在家里发现小丁的抽屉里也有很多文具, 在妈妈的追问下,小丁承认那些都是从同 学那里拿来的,面对妈妈,老师和同学, 小丁非常难为情。
10
(4)厌恶心理疗法
条件反射的原理指出,一个人在出现某种 行为行为时,如果受到一个满意的刺激, 其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并容易再次出现;反 之,如果这种行为受到了一个厌恶性的刺 激,那么这种刺激就会对神经反射产生抑 制作用,并使其相关的行为反应逐渐消退 。
11
橡圈厌恶疗法是厌恶疗法中一种简单易行的 方法,主要是通过拉弹早先固定在手腕上的 橡圈,作为厌恶刺激,以抑制存在的病态行 为。这种方法操作过程必须正确,否则会影 响效果。操作时:1)拉弹必须尽量用力,使腕 部产生疼痛感;2)拉弹时需要集中注意力记忆 病态现象消失的拉弹次数;3)拉弹若300次以 上,病态行为仍不消失,需要考虑拉弹方法 是否存在问题,如方法无误,此法可能对此 病人无效;4)每日坚持记录治疗日志。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以及对策
附件1:绥德县第四届优秀教科研成果交流评选申报表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以及对策明德小学宋亚茸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现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__________孟洪英厌学:厌学是目前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虽然目前都在谈“减负”,可学习任务仍旧繁重,孩子们每天都忙于完成一大堆作业,学习兴趣日渐消减,但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学习差的同学,由于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造成孩子心理困惑甚至愤恨,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表现为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
近年来,因厌学而发生的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报道屡见报端。
厌学,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焦虑:很多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
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之所以形成学习焦虑,一般是大脑高度紧张,尤其是学习上的失败,会引起学生高度焦虑。
他们总埋怨自己笨、学不好,每当考试来临,心情更加紧张,担心考不好。
长期以往,它将束缚学生的认识活动,导致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低,爱生气,常发脾气,看不惯别人的事。
天津教科院的心理工作者曾经做过调查,事实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已经渗透到其他活动领域,表现出多种不安的倾向。
逆反: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常发生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之中,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喜欢搞“独立”,愿意自作主张,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常采用吵闹、公开顶撞、离家出走的方式来表示抗议。
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其后果是严重的,甚至有的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偏激: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很多家长只要孩子的成绩好,什么都依着他们,特别是从小成绩较好的孩子,更是如此。
因此,很多学生一直被纵容着,导致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无理地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如果碰到不顺他意的事,或者被老师、家长批评几句,就容易出现过度的行为举止。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
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自卑心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有关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类型及表现
分析出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八种类型及其主要表现一、缺乏同理心二、不能正向选择和关注三、缺乏尊重和温情四、缺乏具体性五、逃避即刻性六.充满对立性七.缺乏一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八.宾格被控1、闭锁心理此类心理表现为从不轻易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独来独往,更不愿意向教师说出心里话。
即使努力改善其情境,仍然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活动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孤僻,沉默寡言,人际关系一般较差,也无知己。
闭锁心理表现为对外界评价过于敏感,回避失败的意识较强,封闭内心世界,压抑情绪体验,孤独感强,行为表现为胆怯、退缩。
如有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偶尔被教师叫起来便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另外,在升学竞争压力下同学之间互相戒备,学习情况彼此保密。
闭锁心理阻断了学生和他人的交流,从而妨碍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变态人格。
2、自卑心理自卑心理表现为在学习上缺乏自信,遇到困难时感到无能为力,对成功不抱希望,伴随有沮丧、悲观、不安等消极情绪体验,自卑心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表现较明显。
这类学生自身成绩不太好,或者说能力不强,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怕与老师、同学说话,即使说话时也很勉强,显得局促不安,要么抓耳挠腮,要么满脸通红,要么手足无措。
以至于遇事不能果断决定,对是非、正误不能及时抉择,常常犹豫再三也不能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当然,这在一部分各方面都不错的学生身上同样也存在。
3、依赖心理这类学生表现为依赖性强,习惯于求助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助或别人的帮助,便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消极情绪。
在家里,由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愿当孩子的家庭“助教”,许多应该由孩子独立完成的内容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多年“保姆式”的教育使孩子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结果出现了教育的负效应。
4、懒散心理这类学生精神松懈,行动散漫。
有的课堂上无精打采,或歪头,或趴在桌子上,不动脑筋,作业拖拉;有的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精神,推一推,动一动,应付差事;有的千方百计摆脱纪律的约束,借种种理由逃避集体活动,对老师撒谎,编造不完成作业的理由;有的在老师面前积极勤快,老师一走,他便自由散漫,外勤内懒。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第一,不同年级均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研究心理障碍。
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作业多,做作业依赖家长,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大脑呈抑制状态。
第二,对人多疑恐惧。
表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虑,极度胆小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
遇事很少相信别人,总怕对自己不利,喜欢独处。
向往幻想世界,异想天开。
第三,对他人冷漠敌视。
表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
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
第四,逆反心理严重。
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综合起来,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缘故原由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考虑。
首先,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上,心理学健康教诲知识未周全遍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诲的认识不够,许多家长以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成绩”当学生呈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打骂的方式,而不会采用沟通、了解的方式。
其次,学校里面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的交流与引导,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刻板。
例如,一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行为惯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这位老师为纠正该生的毛病,竟然每次上课都让他站在课桌旁听课,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不但没有摘掉“后进生”的帽子,连原有的手工制作特长也丢弃了。
第三,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学生放任自流,所以导致学生在学校乖巧听话,回到家后又成为皇帝、公主。
经常听到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说:“这孩子就听你们老师的,老师说一句顶我们说十句。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7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7篇)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常识篇一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渡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他们渴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反对大人把自己当孩子。
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性,他们很容易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
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涉及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简要描述:一、学习障碍学习障碍通常指的是智力正常的小学生在阅读、书写、计算等方面存在的一种或多种特殊性学习困难。
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甚至学习成绩差。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认知功能缺陷或不利的教育环境导致的。
二、情绪障碍情绪障碍涉及小学生情绪状态的异常变化。
包括分离性焦虑(如不愿意上学、担心家长外出等)、情绪急躁易怒、抑郁等。
导致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家庭关系不和谐、学习压力、社交困难等原因。
三、社会适应障碍社会适应障碍指的是小学生在与同龄人交往、适应学校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表现为长时间不与他人接触、入学不适应、与同龄人沟通交流困难等。
这个心理问题可能与小学生的性格特质、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等多种因素有关。
四、品德缺陷品德缺陷是指小学生在道德行为、价值观念等方面出现的偏差或不足。
表现为叛逆、不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教诲、缺乏责任感等。
这个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等都可能对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产生影响。
五、其他常见问题焦虑:小学生可能因学习压力、家庭期望、社交关系等因素而产生焦虑情绪。
孤独感:在社交圈中感到孤立无援,缺乏亲密关系和归属感。
自责倾向: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容易将责任归咎于自己,产生自责心理。
羞怯:在公共场合或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害羞、胆怯等情绪。
六、应对措施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建立支持系统: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为小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关爱小学生的良好氛围。
提供个性化辅导: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措施。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浅析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及其教育对策
浅析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及其教育对策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学习焦虑、学习压力、学习困难、学习无助等。
本文将结合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原因及教育对策进行浅析。
一、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1.学习焦虑:学生产生一种无处不在的焦虑感,紧张不已,担心自己学不好,成绩不理想。
表现为全神贯注地看书、考试时容易心神不定。
2.学习压力:心理压力来自于家庭、老师和社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期望值和要求,导致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的状态。
表现为学生经常疲乏乏力,失眠或睡眠质量差。
3.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遭遇各种难题,难以理解和吸收,不知如何解决。
表现为惧怕上课、学习缓慢、注意力不集中、失去兴趣等。
4.学习无助:学生在长期不成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悲观和无助的心态。
表现为消极抵触、自卑、失去自信心等。
1.生理因素:小学生的大脑未发育完全,神经系统也未成熟,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上的不稳定现象,影响了学习过程;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差异、家庭环境的压力等,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负面影响;3.学校因素:过多的学科任务、众多的考试压力、老师的教育方法等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会增加学生学习心理障碍。
1.调节情绪:运动、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有助于缓解学习焦虑和学习压力。
2.建立学习模式: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3.设立情境: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等方式,从而拓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开拓眼界;4.关注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是降低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实现他们的学习与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应对措施心理健康是指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欢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环境具有高效、欢乐的适应状况。
心理健康的人应坚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
让我为你的心灵插上一双放飞的翅膀。
1、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1)学习焦虑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
(2)人际交往焦虑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
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人际交往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小学生的家庭交往环境不利所致。
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结果。
(3)自责倾向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我不好,对自我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
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
当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朋友不认可时,往往构成自责倾向。
(4)挫折感小学生的挫折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
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当别人比自我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见不得别人比自我好,觉得自我才是的。
(5)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期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
异常是自我表现好却得不到教师的夸奖,便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6)自卑胆小、不敢表现自我、对自我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方面
⼩学⽣常见的⼼理问题有哪些⽅⾯⼩学⽣常见的⼼理问题有哪些⽅⾯ ⼼理问题不同于⽣理疾病,它是由⼈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下⾯是⼩编带来的⼩学⽣常见的⼼理问题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学习⽅⾯: (1)⼊学不适应。
主要表现:对上学的态度消极。
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
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
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
(2)厌学。
主要表现为: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注意⼒分散,有意注意少,⽆意注意多,明显的分⼼状态。
常常听课不专⼼、作业不⽤⼼、预复习⽆恒⼼,形成⼼不在焉的不良习惯。
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提到学习就⼼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
(3)学习疲劳。
学⽣年龄越⼩,越容易产⽣疲劳。
在情绪情感⽅⾯: (1)羞怯。
主要表现:见到⽣⼈脸红,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慢声细语。
上课时不敢举⼿,不敢⼤声回答问题。
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愿去做某件事。
(2)焦虑。
分离性焦虑。
主要表现: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家长出意外,担⼼⾃⼰⾛失或被拐⾛。
考试焦虑:主要表现:怀疑⾃⼰的能⼒,缺乏⾃信。
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3)易怒。
主要表现:⾃我约束能⼒差,情绪不稳定。
说话、做事好感情⽤事、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
遇事易冲动、任性。
在困难⾯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
对符合⾃⼰⼼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顺⼼的事则怨⽓冲天,满腹牢骚。
(4) 嫉妒⼼。
主要表现:盲⽬骄傲,不愿意看到别⼈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挑剔和贬低。
感情上⾃私,只要求⽼师对⾃⼰关⼼、重视,看到⽼师关⼼、重视别⼈,就⽣⽓,甚⾄怨恨别⼈。
与同伴相处,喜欢显⽰⾃⼰,讥笑别⼈。
发现⽐⾃⼰强的⼈或事,轻则有意视⽽不见,重则想破坏。
在⾏为⽅⾯: (1)说谎⾏为。
主要表现: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
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不惜说谎。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措施方案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其措施小学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许多中学生乃至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其实从小学时期就已滋生。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是身心成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表现为困惑、烦恼、心理失衡、不适应学习生活的现象,有些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
因此,一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动力。
1、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
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
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
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
通常个性内向、word版本整理分享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1.2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
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
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
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小学生常见的20条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小学生常见的20条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1. 分离焦虑•表现:不愿意离开父母,上学时哭闹,害怕独处,经常感到不安。
•原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
•后果:影响学习和社交,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和自信心下降。
•教育及应对:o逐步适应:提前带孩子参观学校,熟悉校园环境。
o正面鼓励:表扬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o建立信任:与孩子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让孩子知道父母会按时接他们回家。
•预防:o培养独立性: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如整理书包、穿衣等。
o提前准备:在开学前与孩子讨论学校的日常生活,减轻恐惧感。
2. 学习压力•表现: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下滑,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
•原因:作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家长期望过高。
•后果:可能导致厌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教育及应对:o合理安排: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避免过度压力。
o情感支持: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鼓励和支持,减轻心理负担。
o兴趣引导: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预防:o家校合作: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解决问题。
o减压活动: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释放压力。
3. 人际关系问题•表现:不合群,经常被同学排斥或欺负,情绪低落。
•原因:性格内向,社交技能不足,同伴关系紧张。
•后果:可能导致孤独感、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教育及应对:o社交技能:教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如分享、合作、表达感受等。
o情感支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提供帮助和安慰。
o积极干预:发现欺凌行为时,及时与学校沟通,寻求解决办法。
•预防:o团队活动:组织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
o情感教育:开展情感教育课程,帮助孩子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4. 自卑感•表现:对自己评价过低,不敢尝试新事物,害怕失败。
•原因:家庭环境不支持,同伴比较,学习成绩不佳。
•后果:可能导致自信心下降,影响学业和社交。
•教育及应对:o正面肯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分析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分析小学生阶段是一个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但是一些小学生在这个阶段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情况。
本文将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1. 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常见表现之一。
一些小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感到焦虑,害怕考试失败或者被同学嘲笑。
这种焦虑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甚至导致身体不适。
2. 社交困难部分小学生有社交障碍,难以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们可能缺乏自信,害怕与他人交流,导致孤独感增加。
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3. 情绪波动一些小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为小事感到沮丧、焦虑或愤怒。
他们可能缺乏情绪管理能力,表现出情绪失控的行为,影响自己和他人。
4.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常见表现之一。
一些小学生无法持续关注学习任务,容易分心或者丧失兴趣。
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同时也给老师和家长带来困扰。
5. 自我否定一些小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自卑。
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无法做到某些事情,或者不值得受到他人的关注和肯定。
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
应对措施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小学生尝试、坚持,勇敢面对困难。
2. 指导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3. 关注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合理表达情感,学会情绪管理。
4.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5. 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促进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建立。
总结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帮助。
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社交能力、关注情绪变化等方式,帮助小学生克服心理困难,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其措施
1.5.3自制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大。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时常不完成作业等。
1.7.4妒忌心。主要表现: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者事,轻则故意视若无睹,重则想破坏。
1.8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
1.6.3退缩行为。逃避、依赖、爱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行为。
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普通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者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往往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
;..
.
志力非常薄弱。当他们面对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销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浮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1.6问题行为。
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2、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
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其中,生理因素如遗传、发育、疾病等是能否实现心理健康的自然基础,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其成熟发展水平等内部因素则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因此,对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普通来说,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几个方面来分析。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智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
学生的智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智利异常,注意力涣散、厌学,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等。
此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太严,或任意责备,或受嘲笑,歧视而引起他们紧张心理,最终表现为记忆力效果下降,思维迟缓,考试焦虑等症状。
2、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与攻击性行为等。
A、羞怯。
主要表现: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记事说话也慢声细语。
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感大声回答问题.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某事。
抑郁、冷漠、缄默、易于幻想或者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被激怒、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多疑、害怕、烦躁不安、过分依赖父母等。
B、焦虑:a、分离性焦虑:主要表现:不远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
b、考试焦虑:主要表现: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C、易怒,主要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说话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的处理问题。
遇事易冲动,任性。
在困难民间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
对符合自己心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顺心的事则怒气冲天,满腹牢骚.D、嫉妒心:主要表现: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长队别人挑剔和贬低。
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
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破坏。
3、意志问题:主要变现为意志薄弱,感情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特别是禁不住强烈诱因的引诱,容易上当受骗。
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易受暗示和容易动摇,缺乏行动的自主性和一致性,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竞争,行动放任自流。
4、人格问题: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1)四个方面:1、学习方面问题:厌学、弃学、逃学行为;视学习为最大的痛苦,抄袭他人的作业,对考试产生焦虑、恐惧。
2、人际关系方面问题:不能和父母、教师形成亲密关系,不服从父母、教师的管教,与同学关系紧张,鲁莽好斗或者过分胆怯、退缩,缺乏知心朋友,独来独往。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2)3、情绪方面问题:抑郁、冷漠、缄默、易于幻想或者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被激怒,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多疑、害怕、烦躁不安,过分依赖父母等。
4、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打人、骂人、破坏公共财物、说谎、偷窃、过分任性、离家出走等。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2)——小学生心理行为障碍心理行为障碍:指由不良因素引起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包括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人格障碍、行为异常及各种精神疾病等。
其本质是由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心理活动异常,以致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贻害公众、家庭和自身。
小学生情绪障碍(1)1、焦虑症: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不良的环境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焦虑的重要原因。
焦虑症可突然发生,患者常有恐惧、心慌、气急、振颤,重者瞳孔散大;慢性焦虑者可有多动、学习能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
小学生情绪障碍(2)2、抑郁症:某些遗传素质不良、经历坎坷的小学生易发生本病。
一般女生多于男生。
抑郁表现可持续很久,甚至达数年以上。
常表现有自责自罪、易激惹、敏感、哭闹、违拗;厌倦、孤独、不安,好发脾气;以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没有价值;对周围不感兴趣,退缩、抑制等。
患抑郁症的小学生很少主动诉说抑郁情绪。
小学生情绪障碍(3)3、恐怖症:小学生易患学校恐怖症,常发生在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听话的乖孩子身上。
发病时常有焦虑,也可有抑郁;惊恐,大发作时脾气大、暴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愿一个人呆在家里,怕教师、同学。
拒绝上学的原因常常与某些情绪障碍有关,如与亲人分离,意外惊吓;教师态度粗暴,怕考试成绩不理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孟洪英
厌学:厌学是目前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虽然目前都在谈“减负”,可学习任务仍旧繁重,孩子们每天都忙于完成一大堆作业,学习兴趣日渐消减,但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学习差的同学,由于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造成孩子心理困惑甚至愤恨,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表现为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
近年来,因厌学而发生的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报道屡见报端。
厌学,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焦虑:很多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
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之所以形成学习焦虑,一般是大脑高度紧张,尤其是学习上的失败,会引起学生高度焦虑。
他们总埋怨自己笨、学不好,每当考试来临,心情更加紧张,担心考不好。
长期以往,它将束缚学生的认识活动,导致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低,爱生气,常发脾气,看不惯别人的事。
天津教科院的心理工作者曾经做过调查,事实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已经渗透到其他活动领域,表现出多种不安的倾向。
逆反: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常发生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之中,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喜欢搞“独立”,愿意自作主
张,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常采用吵闹、公开顶撞、离家出走的方式来表示抗议。
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其后果是严重的,甚至有的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偏激: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很多家长只要孩子的成绩好,什么都依着他们,特别是从小成绩较好的孩子,更是如此。
因此,很多学生一直被纵容着,导致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无理地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如果碰到不顺他意的事,或者被老师、家长批评几句,就容易出现过度的行为举止。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
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自卑心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有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氛围的不同,在同学中会形成一种差异。
有的学生过分看重家庭条件,认为自己家庭贫穷、父母社会地位不高,还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或生理上的某些缺陷,所以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因此悲观失望、惭愧、羞涩甚至畏缩不前,产生自卑心理。
严重的自卑感会造成人的心理变态,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危害。
嫉妒:嫉妒是由于心胸狭窄,虚荣心强,而自信心缺乏,再加上家长、教师教育不当而造成的。
小学生好胜心强,见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心里就不服气、不舒服。
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占优势之后,不但不学习别人的优点,努力进步,而且还极力贬低,进行造谣中伤、挑拨离间,甚至公开侮辱。
莎士比亚说:“警惕嫉妒,它是开创恶例的绿
眼睛怪物,这意味着它贪得无厌。
”所以嫉妒心过重或自己不善于转化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严重的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