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相关知识介绍
政府机关上下班时间表

政府机关上下班时间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忙,许多人都希望知道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表,以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工作。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政府机关上下班时间表的相关知识。
一、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是指工作周内政府机关开放的时间。
一般来说,政府机关的上班时间是从上午8点开始到下午5点结束,中间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但是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上班时间,不同的政府机关还会有不同的上班时间。
二、不同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1.省级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一般来说,省级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是从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半开始,下午5点半结束,中间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2.市级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市级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和省级政府机关类似,一般是从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半开始,下午5点半结束,中间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3.县级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县级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一般是从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半开始,下午5点半结束,中间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机关之间的差异,上下班时间也会略有不同,具体的上下班时间可根据当地政府机关的通知为准。
三、政府机关的异常调整1.特殊节日的调整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变化的,但是在一些特殊的节日或重要的纪念日会对上下班时间进行调整。
例如在春节期间,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会进行调整,一般是提前关门或者延迟上班。
2.突发事件的调整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机关也会对上下班时间进行调整。
例如在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机关可能会提前或延迟上班时间,以便及时应对事件。
四、总结政府机关上下班时间表对于我们了解政府工作的日常节奏非常重要,但也需要注意不同机关和不同地区的差异。
另外,政府上下班时间表并非绝对可靠,政府无法避免一些特殊情况的调整,所以需要我们在实际中关注政府机关的通知,便于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发展对象面试时政理论知识

发展对象面试时政理论知识1. 前言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理论知识被视为发展对象面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面试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时政理论知识对于应聘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时政理论知识的重要内容,以帮助应聘者在发展对象面试中有所准备。
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对于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和领导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和指导思想3. 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政府运行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了解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政府运行对于理解中国的政治体系和决策机制非常重要。
•中国的国家组织架构和政府职能•中国的决策机制和政策实施•国家主席和国务院的角色和职责•中国的政治参与和选举制度4.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中国是一个拥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对于应聘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和国际合作•中国与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关系•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和地位5. 中国的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方向,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对于应聘者来说是必要的。
•中国的法治建设和司法体系•中国的基本人权保障和法律保护•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和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国的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6. 总结时政理论知识对于发展对象面试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展现应聘者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还能帮助应聘者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应聘者可以在面试中更好地回答相关问题,展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注意:本文旨在提供时政理论知识的概述,不涉及具体政治观点和评价。
请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政府的相关知识点

.
政府的相关知识点
1、性质(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决定。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决定了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履行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④加强社会建设。
政府要加快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4、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重点—可单独考查)
①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②坚持依法行政: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建设法治政府。
③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防止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5、树立政府权威。
6、时政:
①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依托现代网络,提高行政职能效率
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
7、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
初中政治省级政府知识点归纳

初中政治省级政府知识点归纳省级政府在中国政治体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管理和治理一个省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事务。
了解省级政府的职责和功能对于理解中国政治体制和现行政府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初中政治中与省级政府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省级政府的组成。
每个省份都有一个省级政府,由省长和若干个副省长组成。
省长是省级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负责省级政府的工作并代表省级政府行使职权。
副省长主要负责协助省长管理和领导省级政府的各项工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省级政府的职责和功能。
省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省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管理。
其中,经济发展是省级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省级政府制定和实施本省的经济发展规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省级政府也负责监管和管理本省的经济活动,加强对经济领域的宏观调控和监测。
除此之外,省级政府还负责社会事务的管理。
这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
省级政府要保证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同时,省级政府也要加强对卫生系统的管理,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人民的健康权益。
此外,省级政府还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传承本地区的文化遗产。
在政治管理方面,省级政府负责本省的政府行政事务和公共安全。
省级政府要推动政府决策和政策的实施,确保政府的决策有效执行。
此外,省级政府还要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和维护,保障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省级政府还负责组织救灾和维护社会稳定。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也是省级政府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省级政府要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和政策,保持与中央政府的良好沟通和合作。
同时,省级政府也要及时向中央政府报告本省重要事务和工作进展。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省级政府的选举和任期。
省级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由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为大家讲解政务服务相关知识介绍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工作

为大家讲解政务服务相关知识介绍的内容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咖啡馆,服务员笑容满面地迎接你,不仅快速帮你点好咖啡,还告诉你今天的特色甜点。
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美好?政务服务就是要给你这样的体验!
政务服务就像那家咖啡馆,我们是政府的“服务员”,而群众则是我们的“客人”。
作为服务员,我们要遵循几个重要的“服务准则”:
首先,我们要依法“泡制”。
这就好比咖啡馆不能随便给你调酒一样,政务服务也必须依法办事,不违规、不越权。
其次,我们要做到信息“透明化”。
别让群众像在雾里看花一样,搞不清楚办事的流程和要求。
我们要把所有的信息都清晰地展示给他们。
再来,我们要追求“快捷便利”。
没有人愿意在咖啡馆等上一个小时,同样,我们也要尽量减少群众的等待时间,让他们轻松办成事。
最后,我们要做到“清廉高效”。
这就好比咖啡馆不能因为生意好就态度差,政务服务也要坚守职业道德,不推诿、不懈怠。
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我们还要不断地“升级”我们的服务:
1. 提升我们的“技能”。
通过培训和学习,让我们更加熟悉业务、更加懂得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2. 优化我们的“菜单”。
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让群众轻松“点单”。
3. 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
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服务。
4. 加强“数字化建设”。
让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轻松办理业务。
总之,政务服务就是要像那家咖啡馆一样,为群众提供贴心、便捷、高效的服务。
只有这样,我们的政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政府作用的政治高中知识点

政府作用的政治高中知识点政府作为国家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在政治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经济发展等多项重要职责。
下面,我们将逐步介绍政府的作用及其相关知识点。
第一步:政府的定义和职能政府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
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等。
立法是指制定和修改法律规章的过程;行政是指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管理公共事务的行为;司法是指政府通过法院来审判和解决争议;军事是指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军事行动。
第二步:政府的角色政府在社会中扮演着多种角色。
首先,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代表全体公民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其次,政府是资源配置者,通过税收和支出来调整经济、社会资源的分配。
此外,政府还是社会服务的提供者,为公民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服务。
最后,政府是决策制定者,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引导国家的发展方向。
第三步:政府的权力制衡为了避免政府滥用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政府的权力需要受到制衡。
权力制衡是指通过不同的机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以避免某一机构或个人滥用权力。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常见的权力制衡机制包括三权分立、宪法约束、选举制度等。
第四步:政府的合法性来源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其受到公民的认可和支持。
合法性可以通过选举来实现,选举是公民通过投票选举代表来组成政府的过程。
此外,政府的合法性还与其依法行使权力、遵守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等有关。
第五步: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政府在行使职能的同时,也承担着一系列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财产权等。
其次,政府应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政府还应当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六步: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能和责任,政府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
其中,政府应当注重加强组织和管理能力,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重要方式之一。
要成功通过公务员考试,掌握公共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介绍公务员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
一、政治基础知识作为政府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
政治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基本路线、党的组织原则等。
同时,还需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政治文化、政党制度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等重要文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公务员工作涉及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因此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法律基础知识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熟悉法律的基本原理、法律的层级体系以及行政执法、合同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等具体内容。
三、经济基础知识在经济方面,公务员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要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增长和发展、价格与通货膨胀、财政与货币等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我国经济的基本情况、产业结构、贸易体制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内容。
四、管理基础知识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公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知识。
管理基础知识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决策管理等。
需要熟悉公共行政的基本原理、政府职能、行政管理体制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等具体内容。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公共基础知识,公务员还需要具备一些其他的综合知识。
比如,现代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知识、信息技术等。
这些知识都是公务员工作所必需的。
公务员考试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要求是全面、广泛、深入的。
考生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勤奋复习,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并进行积累和运用。
同时,注重实际操作和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模拟考试、习题练习等方式提高应试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要注重积累经验,关注时事动态,保持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敏感性和关注度。
时政方针知识点

时政方针知识点1. 引言时政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解决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而制定的政策和行动准则。
掌握时政方针的知识点对于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时政方针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当前政治形势。
2. 经济发展方针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方向,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方针来推动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发展方针: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优化供给结构,增强经济的内在动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该方针强调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该方针强调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3.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指通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该方针强调农村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 社会改革方针社会改革是指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和民众生活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改革方针:3.1.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政府通过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提高就业率,推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改革,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2. 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
政府通过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强法治建设等措施,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3.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政府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政府知识点总结框图

政府知识点总结框图一、政府的定义和职能1.政府的定义政府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执政机构,代表国家或地区管理公共事务、制定政策、执法、解决社会问题,维护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权威和主权。
2.政府的职能(1)行政职能:管理国家或地区的行政事务,包括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经济管理等。
(2)立法职能: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保障国家或地区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3)司法职能:审判案件、执行法律、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4)监督职能:对政府职能行使的行为进行监督,保障政府的公平、公正和效率。
二、政府的组成和机构1.政府的组成政府通常由国家元首、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组成,划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2.政府的机构(1)中央政府:包括国家元首、内阁、行政部门、立法机构等。
(2)地方政府:包括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立法机构等。
三、政府的原则和制度1.政府的原则(1)依法执政:政府应当依法行使职权,维护法律权威和规范行政行为。
(2)民主决策:政府应当听取民意,实行民主决策,并保障民众的政治参与权利。
(3)公平公正:政府应当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不偏袒不干预。
2.政府的制度(1)分权分立:政府的职能应当划分明确,权力应当相互制衡,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和滥用。
(2)民主监督:政府接受民主监督,保障政府的行政决策公开透明、合法合理。
(3)依法治国:政府应当依法行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
四、政府的改革和发展1.政府的改革(1)机构改革:调整政府机构和职能,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平。
(2)体制改革: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化的政府管理模式。
(3)制度创新:创新政府管理制度,推动政府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2.政府的发展(1)政府功能:加强政府职能建设,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
(2)政府效能:提高政府效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提高。
(3)政府形象:改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
五、政府的国际合作和交流1.政府的国际合作政府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包括政治合作、经济合作、文化合作等,共同处理国际事务和解决全球性问题。
新疆基本政治知识

新疆基本政治知识
新疆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以下是一些关于新疆基本政治知识的介绍:
1.行政区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下辖
14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和地级市。
2.政府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是新疆的行政机构,
负责管理和治理该地区的政务和公共事务。
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设多个部门和机构,负责各个方面的事务管理。
3.经济发展:新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农田,是中国
重要的能源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
该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包括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农业和旅游业等领域。
4.文化和宗教: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包括维吾
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
宗教上,伊斯兰教是该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
5.民族自治: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新疆拥有较高的自治权
力,在政治、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享有自治权。
自治区政府和相关机构致力于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益、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等。
6.社会稳定:新疆长期以来面临着一些社会稳定和安全方面的
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社会稳定,包括经
济发展、就业创业、减贫措施、教育培训、严厉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等。
行政预算知识点

行政预算知识点行政预算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财政计划。
它是政府履行职能和实施政策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逐步介绍行政预算的知识点。
1.行政预算的定义和目的行政预算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根据财政收支状况和目标需求,对财政收支进行计划和安排的过程。
其目的是合理分配公共资源,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行政预算,政府能够实现对财政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调控。
2.行政预算的编制步骤行政预算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预算方针:政府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确定预算方针和目标,明确预算编制的原则和要求。
(2)预算编制和执行指南:政府制定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细则和指南,明确预算编制的程序、内容和要求。
(3)收集和分析数据:政府部门收集并分析与预算编制相关的数据,包括财政收入、支出、债务、经济增长率等。
(4)编制预算草案:政府根据数据分析和相关政策,编制预算草案,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5)预算审核和批准:预算草案经过内部审核后,提交给立法机构进行审议和批准。
(6)预算执行和监督:预算获得批准后,政府开始执行预算,同时进行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评估。
3.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行政预算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预算编制应依法进行,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全面性原则:预算编制应涵盖所有财政收入和支出,全面反映财政状况和预算需求。
(3)公平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公平分配财政资源,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4)灵活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变化。
(5)透明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公开透明,便于监督和评估。
4.预算执行和监督预算执行是指政府按照预算方案进行财政收支安排和管理的过程。
预算执行的主要任务包括:(1)预算执行计划的制定:根据预算方案,制定年度预算执行计划,明确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安排和执行时限。
(2)预算执行的授权和管理:明确预算执行的权限和责任,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预算执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政治政府相关知识点总结

政治政府相关知识点总结政治政府是指国家政权机关中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组织和机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要组成部分。
政治政府的功能主要包括执法、行政和司法等,是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治体系中,政府承担着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和控制功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具体执行者。
政治政府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国家政治体系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下面将从政治政府的定义、组成、功能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政治政府的定义政治政府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在行政领域的具体化身,它是对国家行政事务实施管理和支配的组织和机构。
政治政府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权的具体执行者。
政治政府对国家行政事务的管理和控制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行政指导方针政策为依据的,它是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
二、政治政府的组成政治政府主要由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国家政府机构和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组成。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国家权力机关选举或者任命产生,负责领导政府工作,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国家政府机构是国家政府的职能机构,主要负责国家行政事务的管理和执行。
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是国家政府的具体执行机构,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行政职能的直接组织和机构。
政治政府的组成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行政性,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政治政府的功能政治政府的功能主要包括执法、行政和司法等。
执法是政治政府的首要职能,它是政治政府对社会行为实施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政治政府通过执法来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权威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行政是政治政府的重要职能,它是政治政府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和执行的主要手段,是政治政府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司法是政治政府的重要职能,它是政治政府对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执行和司法审查监督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国家法治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四、政治政府的特点政治政府的特点主要包括权力性、官僚性和社会性等。
中国政府机构的基本状况ppt课件

5、政府部门内设机构
国务院行政机构层级图
国务院
部级或 副部级
部、委、办、行、署、局、室
司局级
司、局、厅、室
处级
处、室
19
5.1、省级人民政府层级图
省级人民政府层级图
省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厅局级
厅、局、委、办
处级
处、室
20
5.2、地市级人民政府层级图
地市级
地市级人民政府层级图 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
处级
局、委、办
科级
科、室
21
5.3、市县级人民政府层级图
市县级人民政府层级图
县处级
市县人民政府
科级
局、委、办
股级
科、室
22
5.4、乡镇级人民政府层级图
乡科级
乡镇级人民政府层级图 乡镇人民政府
股级
各类办公室
23
6、政府运行机制
• 领导体制和决策体制 • 首长负责制,领导分管体制 • 民主集中制,科学民主决策 • 会议制度 • 常务会议,全体会议,办公会议 • 文件制度 • 法治型政府(依法行政)
9
2.1、组成部门(28)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事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铁道部 交通部 信息产业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10
2.2、直属机构(18)
海关总暑
国家统计局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相关基础知识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相关基础知识编辑丨笑语盈盈一、依法行政的概念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并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中,依法行政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仅包括法律的规定,也包括法规、规章的规定;不仅包括法律规范,也包括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
行政工作人员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需要做到以下内容:(一)行政主体要合法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公共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设立并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条件。
(二)行政权的取得和行使要合法1.行政权的取得必须有法律依据任何行政机关都必须依法设立,否则不仅不能取得行政主体资格,而且其行为还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追究。
2.行政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首先,行政活动必须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必须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活动,越权无效;其次,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3.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权利、义务等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行政权的行使必须要权责统一行政职权、职责具有同一性,行政职权同时也是行政职责。
行政机关不履行或者不当履行职责,要承担法律责任。
【以案释法】工商执法公报私仇,违法行政处罚无效【案情介绍】李某1999年下岗后依法登记注册一家百货商店。
李某每月准时缴费并依法纳税,其生意经营得很好。
2001年2月13日,三名区属工商人员以检查工作为名来到商店并要求李某请其吃饭,遭到拒绝后,对李某怀恨在心。
2001年3月15日,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三名工作人员借着“打假”的机会再次来到了李某的商店,以李某涉嫌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为由,吊销了李某的营业执照,并当场罚款3000元。
李某一直守法经营,并没有经销过假冒伪劣产品。
此次由于营业执照被吊销,李某遭受了近10000元的经济损失。
李某感到被冤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撤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内阁相关知识点

内阁相关知识点内阁是许多国家的政府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决策机构。
内阁在现代国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制定政策、决策和领导国家各项事务。
本文将分步骤地介绍内阁相关的知识点。
第一步:内阁的定义和职责内阁是由总理或国家首脑领导的一群高级政府官员组成的机构。
它通常由各个部门的部长组成,他们负责管理各自的部门并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
内阁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和实施政府的政策、领导国家的行政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
第二步:内阁的成员和任命内阁的成员通常由总理或国家首脑任命,他们会根据成员的专业能力和政治背景来选择合适的人选。
在一些国家,内阁成员需要获得议会的批准,而在其他国家则无需经过议会的批准。
内阁成员的任命通常是秘密进行的,直至最后一刻才公布。
第三步:内阁的运作方式内阁通常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政府事务。
会议的内容包括政策制定、法案审议、重要决策的讨论等。
会议的决策通常需要获得成员的多数支持才能通过。
在内阁会议之外,内阁成员可能需要参加其他重要会议、国内和国际事务的讨论以及与媒体的沟通。
第四步:内阁的重要性和作用内阁在政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政策制定和决策的核心机构,负责统筹各个部门的工作并确保政府的有效运作。
内阁成员通常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政府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五步:内阁的挑战和争议内阁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和争议。
其中包括内阁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权力斗争和政治利益的冲突等。
此外,内阁的决策也可能受到来自议会、媒体和公众的批评和争议。
总结:内阁作为现代国家政府的核心机构,具有重要的职责和作用。
它是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的重要机构,负责领导和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
内阁的成员通过会议和讨论来共同决策,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然而,内阁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争议,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来解决。
内阁的运作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对内阁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和关注。
乡村振兴政策知识

乡村振兴政策知识
乡村振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加快乡村振兴,我国政府不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本文将围绕乡村振兴政策知识进行介绍。
一、国家政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自2018年起,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政策的实施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三是繁荣乡村文化。
二、乡村振兴经济政策
1. 财税政策
国家对实施乡村振兴的地区予以财政补助,加大对贫困县的扶持力度,降低贫困地区县及以下专项,解决基本民生问题。
2. 劳动力政策
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鼓励人才回归农村、留在农村、发展农村,同时保障农民劳动力的权益。
三、乡村振兴文化政策
1. 传统文化保护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保护好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国家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开展各种文化传承活动。
2. 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保护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乡村振兴科技政策
1. 科技项目支持政策
国家支持各种科技项目,并对科技人才进行培养和扶持,以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
2. 科技创新保护政策
国家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保障农村科技创新的权益。
以上就是乡村振兴政策知识的相关介绍。
政策制定是一项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思想,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面试 时政知识

面试时政知识面试是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需要展示自己的技能和经验,还需要展示对时政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时政知识是面试中常被考察的内容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以面试时政知识为主题,介绍一些常见的时政问题和应对方法。
1. 介绍时政知识的重要性时政知识是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了解。
在面试中展示对时政知识的了解,不仅可以展示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还能够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些与政府政策相关的职位来说,时政知识更是必备的技能之一。
2. 如何获取时政知识获取时政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途径:•阅读新闻:通过阅读报纸、杂志、新闻网站等途径,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关注社交媒体:在社交媒体上关注政府官方账号、新闻机构账号等,及时获取最新的时政信息。
•参与讨论:参与时政相关的讨论,与他人交流观点,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时政问题。
•参加培训和学习:参加一些与政治、经济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3. 面试中常见的时政问题在面试中,面试官可能会问一些与时政相关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政问题及应对方法:3.1 国内经济形势面试官可能会问你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如GDP增长、就业形势等。
•当前面临的挑战:如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升级等。
•国家政府的相关政策:如减税降费、扩大内需等。
3.2 国际形势面试官可能会问你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国际政治关系:如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等。
•国际热点问题:如贸易摩擦、气候变化等。
•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的角色:如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际组织等。
3.3 社会热点问题面试官可能会问你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环境保护:如大气污染、垃圾分类等。
•教育问题:如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等。
行政知识点

行政知识点行政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在执行职权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行政知识点是指在行政领域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行政决策的过程以及行政管理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行政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1. 公正性原则:行政管理应当公正、公平、公开,不偏袒任何一方,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2. 程序正当性原则:行政管理应当依法进行,遵循合法程序,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效率原则:行政管理应当高效、经济,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和服务效果。
4. 服务导向原则:行政管理应当以公众利益为导向,注重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行政管理的步骤通常包括问题识别、政策制定、执行实施、监督评估等环节。
问题识别阶段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分析,确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政策制定阶段包括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为问题解决提供法律依据。
执行实施阶段是根据制定的政策和法规,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和组织实施。
监督评估阶段是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三、行政决策的过程行政决策是指在行政管理中,对具体问题进行决策的过程。
行政决策的过程通常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制定、决策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问题识别阶段是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等方法进行问题识别;信息收集阶段是搜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方案制定阶段是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决策实施阶段是根据方案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和组织实施;评估阶段是对决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四、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行政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它可以有效组织和管理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的诚信体系建设 及相关知识

.我国政府信任关系中的政府作为(1)做到以德用权。
就是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一己私利,按照民意,遵循官德,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告诉人民群众,把政府的关怀送给人民群众,当好信任的桥梁。
(2)政府需要建立起全新的能够充分体现对公民期待的理解、尊重的行政文化:效益取向;民主取向;公正取向。
二、政府信任关系的行为保证(包括3点)l 1.服务价值的选择l 只有当政府以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姿态出现,忠诚地服务于社会公众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以任何手段去追求政府自身的利益,它在公众中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形象,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
l 2.稳定的公共政策l 公共政策是一种政府信用。
l 公共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朝令夕改;执行不力。
l 政府要赢得公众的信任,就需要拥有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公共政策运行机制。
l 3.积极地进行沟通l 沟通在改善政府形象、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不仅因为通过有效的沟通,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社会公众对行政领导、决策效果、管理效率、政策反馈、廉政建设以及行政人员的工作风等等方面的意见,而且可以获得公众的理解、合作、信任和支持。
三、政府信任关系的制度保障l 1.制度建设的方向l 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度,因为,对于公众来说,所能信任的只能是制度。
制度能够保证政府官员讲真话、秉公行事和对公众负责。
结果,公众就会根据经验,对作为一个整体的政府官员们产生信赖感,对于政府发布的信息、政府的行为,就会保持一种基本的信任。
l 2.政府信任关系中的制度安排l 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来看,建构和保障政府信任关系的制度安排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l (1)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机制。
l (2)确立信赖保护原则。
l (3)强化行政程序。
l (4)深化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制度改革:遏制政府规制无度的现象;建立健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公开化和民主化机制;建立公共政策实施的评估机制、反馈机制和纠错机制;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健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形象地说,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治权力结构,是以中共中央为核心的“6+1+2体系”。
“6”是指通常所说的“六大领导班子”,即中央委员会(包含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1”是指国家主席;“2”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中枢中“党”、“政”、“军”、“法”四大方面。
中国的国家政治权力结构就是这四大方面的展开及其相互关系。
“党”的方面一、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提前举行或延期举行,其任期也相应改变。
党的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名额一般为200人左右,候补委员100名左右。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全会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中央政治局委员一般为20人左右。
政治局常委会是政治局中的核心,它的任务和政治局的任务相同,但其成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更为经常地集中研讨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为政治局会议做必要的准备。
政治局常委一般为5—7人组成。
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中纪委”,在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它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它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章和其它重要的规章制度,协助党中央整顿党风,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
“政”的方面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简述,以后专门详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暨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
每五年一届,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由人大常委会召集,时间一般为两周左右。
全国人大会议有四种会议形式:预备会议、主席团会议、全体会议和代表团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数不超过3000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
现在我国逐步增加了的它的监督宪法实施权,扩大了它的立法权,重要的人事任免权,扩大了它的财政监督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简称“国家主席”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的、正式的、合法的代表。
任期与全国人大任期相同,连任不超过两届。
他的职权是,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
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战争状态。
对外,国家主席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缓和废除同国外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在我国,国家主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但不直接处理国家行政事务,不单独决定国家事务,他的责和权都是与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和地位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中国的国家主席不是“虚位元首”,而是“集体国家元首”的一种类型。
在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总,主要是发挥一种代表性、象征性和形式性的作用。
三、国务院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的核心领导是“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它的权力分为五方面的权力:行政执法的权力、行政立法的权力经济管理方面的权力、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权力和对外事务方面的权力。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简称“全国政协”。
人民政协,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的代表所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国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关。
从现实情况来看,人民政协承担着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两大职能。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人民政协实行委员制。
“军”的方面中央军委“中央军委‘既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委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
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军委主席对于军委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有最后决定权,全军必须服从军委主席的命令和指示。
军委主席对党中央、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法“的方面中国的中央司法系统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人民法院体系由四个审级构成,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此外,还有专门的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以及森林、石油、农垦等方面的专门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它的职责主要有:对有关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向全国人民法院涕泣公诉;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有权提出抗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查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设副检查长、检察院若干人。
它与人民法院的系统一样,也分四级。
中国的政治主要有四套班子。
分别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
中国政治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共,中共中央政治局是权力核心二、政府1.含义: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政府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
政府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决策、行政法规、行政司法、行政裁决、行政惩处、行政监察等等,都应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原则和精神,都对其规定的所有适用对象产生效力,并以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的强制执行。
广义: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合,代表社会公共权力。
政府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实现有序统治的机构,它泛指各类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订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机构,即通常所谓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
狭义: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即一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体系。
特点(1)从行为目标看,政府行为一般以公共利益为服务为目标,在阶级社会里,它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服务目标;(2)从行为领域看,政府行为主要发生在公共领域;(3)从行为方式看,政府行为一般以强制手段(国家暴力)为后盾,具有凌驾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之上的权威性和强制力;(4)从组织体系看,政府机构具有整体性,它由执行不同职能的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严密的系统,彼此之间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N on-G overnmental O rganization,缩写NGO)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
虽然从定义上包含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但该名词一般仅限于非商业化、合法的、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关的倡导群体。
非政府组织通常是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缩写NPO),他们的基金至少有一部分来源于私人捐款。
现在该名词的使用一般与联合国或由联合国指派的权威非政府组织相关。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分类1、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类社会组织,是一种有别于党政群机关及企业,受国家管理,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多以服务的方式进行专业性生产劳动,创造出精神和物质产品服务于社会,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谋求合法的经济效益,所需经费靠财政全额拨款或差额拨款或自行解决的实体单位。
2、社区管理型组织社区管理型组织是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政府组织。
社区管理型组织坚持社区服务社会化的原则,在职能上承担了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在性质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福利性和保障性的特征.3、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是指人们为着一定的目的,通过结社成立的各种社会组织的总称。
社会团体是社会进步尤其是社会生活民主化的产物,在社会系统中的诸多社团组织中,因阶级属性、阶层利益、行为倾向、社会职能、成员成分以及职业分工和年龄构成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社团类型的多样性。
从其履行社会职能的角度,可将我国目前的社会团体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①政治性团体。
②经济性团体。
③文化性团体。
4、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由民间主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机构。
这种机构由于是由民间主办的,少有或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了维持自身的运转,它们在开展活动时必需向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但其收入余额不能在组织成员与理事会之间进行分配,这种有偿服务与企业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四、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一)契约失灵和志愿失灵理论契约失灵理论是美国法律经济学家亨利·汉斯曼提出的,从营利性组织的局限性入手对非政府组织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在一些经济领域,由于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比如捐赠者对于慈善机构,如果让营利性企业去经营或提供,捐赠者会担心营利组织会因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能提供令自己满意的服务,而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特点,使消费者更为信赖。
志愿失灵理论是由萨拉蒙提出的,又叫第三方管理理论、优势互补理论。
他认为非政府部门也有固有的缺陷,如慈善供给不足、慈善的狭隘性、家长式作风和业余性,政府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又可以用其在社会需求方面的很好的弹性来弥补政府固有的高层化和制度刚性。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是相互依赖和互补的关系:政府负责资金动员,非政府部门负责提供服务,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二)政府——非政府关系的类型学理论由吉德伦、克莱默和萨拉蒙于1992年提出。
根据福利服务中的两个关键要素即服务的资金筹集与授权和服务的实际配送把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模型分为四种:1、政府支配模式。
即政府既筹措资金又提供服务,通过税收筹集资金,通过雇员传送服务。
2、非政府组织支配模式。
与政府支配模式相反,一切由非政府组织处于支配地位。
3、双重模式。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筹集资金和配送服务,只不过两者各司其职,非政府组织弥补政府的不足,向政府力量无法达到的顾客提供服务或提供政府所没有的服务。
4、合作模式。
即政府提供资金,非政府组织配送服务。
包括“合作的卖者”模式和“合作的伙伴关系”模式,后者与前者区别在于非政府组织更具有自治、决策和发言的权利。
(三)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是在公共行政学中引入治理概念,并对其加以发展和改造而形成的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部门管理在内的新的科学范式。
公共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治理,为打破公共物品政府垄断开启了思路。
整个社会可以划分为三大部门,即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它们依据不同的行为原则分别发挥着不同的社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