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基础知识介绍资料
硬 盘
![硬 盘](https://img.taocdn.com/s3/m/6e793006ec3a87c24028c4fd.png)
2.SCSI接口的硬盘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 系统接口)最早研制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不断的发展, 今天的SCSI已划分为SCSI-1,SCSI-2以及最新的SCSI-3三 个类型。不过,目前最为流行的版本是SCSI-2。
目前,SCSI硬盘接口有三种,分别是50针、68针和 80针。我们常见的硬盘型号上标有“N”“W”“SCA”,就 是表示接口针数的。N即窄口(Narrow),50针;W即宽 口(Wide),68针;SCA即单接头(Single ConnectorAttachment),80针。其中80针的SCSI硬盘一 般支持热插拔。
四、硬盘的主要参数 硬盘的主要参数有磁头数、柱面、每磁道扇区数和 交错因子。 (1)磁头数。硬盘的每一个盘片均有两个磁面,每 个磁面都有一个磁头,磁头数的多少与硬盘内部的盘片 数有关。一般情况下,磁头数数量是盘片数的两倍。 (2)柱面。硬盘由一组重叠的盘片组成,每个盘面 都被划分为数量相等的磁道,最外圈是0磁道,内部的磁 道编号依次加1。具有相同磁道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 因而磁道数就等于柱面数。
图5.1.6 浮动磁头装置
3.主轴组件 主轴组件包括轴承、马达等。用户存取的资料是通过 马达的转动被带到磁头下方的,因而马达的转速越快,用 户存取数据的时间就越短,磁盘马达的转速决定了硬盘最 终的速度。
三、硬盘的性能指标 我们只有熟悉硬盘的性能指标,才能根据这些指标 来判断硬盘品质的优劣,硬盘的性能指标很多,其中主 要的几个性能指标如下: (1)主轴转速。硬盘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 产生浮力使磁头源浮在盘片上方,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 区带到磁头下方来进行数据的存取。转速越快,数据传 输率就越高,硬盘性能就越好。目前的硬盘转速有5 400 r/m和7 200 r/m,也有一些高端硬盘达到了10 000 r/m,甚 至15 000 r/m。
硬盘参数
![硬盘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052526ed102de2bd96058814.png)
硬盘的基础知识什么是硬盘问:什么是硬盘?答:英文“hard-disk”简称HD。
是一种储存量巨大的设备,作用是储存计算机运行时需要的数据。
计算机的硬盘主要由碟片、磁头、磁头臂、磁头臂服务定位系统和底层电路板、数据保护系统以及接口等组成。
计算机硬盘的技术指标主要围绕在盘片大小、盘片多少、单碟容量、磁盘转速、磁头技术、服务定位系统、接口、二级缓存、噪音和S.M.A.R.T. 等参数上。
什么是硬盘的平均潜伏期问:什么是硬盘的平均潜伏期?答: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然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继续转动(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头下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平均潜伏期是越小越好,潜伏期小代表硬盘的读取数据的等待时间短,这就等于具有更高的硬盘数据传输率。
什么是DMA和PIO问:人们在谈论硬盘时经常提到DMA和PIO,那到底什么是DMA和PIO呢?答:这两种模式就是目前硬盘与主机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
PIO模式是一种通过CPU执行I/O端口指令来进行数据的读写的数据交换模式;而DMA则是不经过CPU而直接从内存了存取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式。
PIO的英文全称为“Programming Input/Output Model”,即“程序输入/输出”模式。
这种模式使用PC I/O端口指令来传送所有的命令、状态和数据。
由于驱动器中有多个缓冲区,对硬盘的读写一般采用I/O串操作指令,这种指令只需一次取指令就可以重复多次地完成I/O 操作,因此,达到高的数据传输率是可能的。
DMA的英文全称为“Direct Memory Access”,即“内存直接存取”模式。
它表示数据不经过CPU,而直接在硬盘和内存之间传送。
在多任务操作系统内,如OS/2、Linux、Windows NT等,当磁盘传输数据时,CPU可腾出时间来做其它事情,使服务器的数据性能大大提高。
而在DOS/Windows3.X环境里,CPU不得不等待数据传输完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DMA 方式的意义并不大。
第一章:硬盘基础知识-认识硬盘-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一章:硬盘基础知识-认识硬盘-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ec20e2acfc789eb172dc8c6.png)
第一章:硬盘基础知识-认识硬盘-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1.1.3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硬盘的性能指标包括品牌、容量、单碟容量、转速、数据传输率、平均寻道时间、主轴转速与缓存等,它们是衡量硬盘好坏的主要标准,而熟悉这部分知识可以使我们更深地了解硬盘。
本书不对全部的性能指标进行一一介绍,只讲解几个主要的性能指标。
1.品牌目前硬盘的品牌主要有希捷(Seagate)、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富士通(Fujitsu)、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迈拓(Maxtor)、昆腾(Quantum)、日立(Hitachi)、IBM等。
其中迈拓公司于2000年并购昆腾,而迈拓公司又在2006年与希捷公司合并。
因此现在市面上已基本看不到昆腾硬盘,只在一些二手市场中时有出现;而迈拓硬盘也只有少量在出售。
2.容量(Volume)容量即硬盘的大小,其单位为兆字节(MB)、吉字节(GB)与太字节(TB)。
早期的硬盘容量很低,大多以MB为单位,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5MB,而目前主流硬盘的容量都在160GB以上。
随着硬盘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大容量的硬盘也在不断推出,如现在已出现1TB容量的硬盘。
许多人发现,操作系统中显示的硬盘容量与官方标称的容量不符,即少于标称容量,容量越大则这个差异越大。
如标称容量为40GB的硬盘,在操作系统中显示为38GB,80GB的硬盘显示只有75GB,160GB的硬盘则只显示140GB。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硬盘厂商对容量的计算方法与操作系统的计算方法不同,以及单位转换关系不同。
我们知道,计算机中所采用的计数方式是二进制的,这样在操作系统中对容量的计算就是以1024为一进制,即1024B=1KB,1024KB=1MB,1024MB=1GB;而硬盘厂商在计算容量方面是以1000为一进制的,即1000B=1KB,1000KB=1MB,1000MB=1GB,这些进制上的差异就造成了硬盘容量的差异。
硬盘的基础知识
![硬盘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269a8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6.png)
硬盘的基础知识硬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存储设备之一,也是人们常说的硬盘驱动器或磁盘驱动器。
它是一种用来存储和读取数据的装置,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硬盘的基本构造是由一个或多个盘片组成的,每个盘片的表面都被划分成许多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可以存储一定数量的数据。
盘片通常由铝合金或玻璃材料制成,表面涂有一层磁性材料,用来记录数据。
盘片之间通过一个主轴相互连接,整个硬盘机构被安装在一个盘片驱动器中。
硬盘的读写原理是利用磁头在盘片上扫描来读取和写入数据。
磁头是硬盘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它类似于唱片机上的唱头。
当硬盘工作时,磁头会在盘片上不断移动,将数据记录在盘片上或从盘片上读取数据。
每个盘片上都有两个磁头,一个用于读取数据,另一个用于写入数据。
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只有几纳米,因此需要非常精密的控制和定位技术。
硬盘的存储容量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硬盘的存储容量也在不断增加。
早期的硬盘容量较小,一般只有几十兆字节或几百兆字节。
而现在,常见的硬盘容量已经达到了几十或上百个千字节。
甚至还有更大容量的企业级硬盘,可以达到几个千字节或几个百字节。
硬盘的读写速度也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硬盘的转速、缓存大小、接口类型等。
硬盘的转速是指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每分钟转数(RPM)来表示。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硬盘转速有5400转/分钟、7200转/分钟和10000转/分钟等。
转速越高,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越快。
硬盘的接口类型也会影响其读写速度。
常见的硬盘接口有SATA、SAS和SCSI等。
其中,SATA是最常见的硬盘接口,具有较高的兼容性和性价比。
SAS和SCSI接口则主要用于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硬盘也需要一个控制器来管理和控制其工作。
控制器是硬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硬盘的读写操作、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等。
电脑硬盘基本知识介绍(磁道、扇区、柱面、磁头数、簇、MBR、DBR)
![电脑硬盘基本知识介绍(磁道、扇区、柱面、磁头数、簇、MBR、DBR)](https://img.taocdn.com/s3/m/d057c6d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8.png)
电脑硬盘基本知识介绍(磁道、扇区、柱面、磁头数、簇、MBR、DBR)硬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由坚硬金属材料制成的涂以磁性介质的盘片,不同容量硬盘的盘片数不等。
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记录信息。
盘片被分成许多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
在DOS中每扇区是128×2的2次方=512字节,盘片表面上以盘片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磁道。
硬盘中,不同盘片相同半径的磁道所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
磁道与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径的圆,在许多场合,磁道和柱面可以互换使用,我们知道,每个磁盘有两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磁头,习惯用磁头号来区分。
扇区,磁道(或柱面)和磁头数构成了硬盘结构的基本参数,帮这些参数可以得到硬盘的容量,基计算公式为: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要点:(1)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为磁道(2)盘片被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即扇区(3)硬盘有数个盘片,每盘片两个面,每个面一个磁头(4)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即柱面(5)公式: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6)信息记录可表示为:××磁道(柱面),××磁头,××扇区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
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
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
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
硬盘知识点总结归纳
![硬盘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d8cfd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a.png)
硬盘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硬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一种设备,它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圆盘及其上的读/写磁头、马达和控制电路组成。
硬盘可以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两大类。
1. 机械硬盘:机械硬盘采用磁性圆盘和读写磁头的机械结构来存储数据,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相对较低的价格。
机械硬盘的转速一般为5400rpm、7200rpm或10000rpm,较低的转速意味着较低的性能。
机械硬盘在读写速度、噪音和耗电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
2. 固态硬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采用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更低的耗电量和没有机械部件的优点。
固态硬盘的工作原理和普通U盘相似,但由于采用了更高速的闪存芯片和更高级的控制器,其性能和寿命要远远超过普通U盘。
二、硬盘的工作原理硬盘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据存储和读写过程。
1. 数据存储:硬盘内部的磁性圆盘被分成许多以扇区为单位的磁道,每个扇区中的信息以磁性形式存储。
读写磁头通过磁场的变化来读取和写入数据,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
2. 读写过程:在读取数据时,磁头会感知磁盘上的磁场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传输给主机;在写入数据时,磁头会向磁盘表面施加磁场,改变磁性材料的磁化方向,从而实现数据的存储。
三、硬盘的常见问题和维护方法硬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坏道、读写错误、文件系统损坏等。
为了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和保证数据安全,需要进行一些维护工作。
1. 检测和修复坏道:坏道是指硬盘中部分扇区由于磁场的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会导致数据读写错误。
可以使用硬盘维护工具对硬盘进行坏道扫描和修复,如Windows中的磁盘检查和磁盘碎片整理工具。
2. 防止硬盘震动和碰撞:硬盘内部的磁盘和磁头都是非常精密的部件,对震动和碰撞非常敏感。
因此,在移动硬盘时需要尽量避免震动和碰撞,可以使用硬盘保护套或垫片来减轻震动。
《硬盘知识详细介绍》课件
![《硬盘知识详细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ccbfc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5.png)
缓存
总结词
缓存是指硬盘内部用于存储数据的临时存储器,可以提高数据读取和写入的效率。
详细描述
缓存的大小也是硬盘性能的指标之一。较大的缓存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减少数据读取和写入的次数 ,提高硬盘的整体性能。常见的缓存大小有64MB、128MB和256MB等。
接口类型
总结词
接口类型是指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方式,常见的接口类型有SATA、SAS和 SSD等。
当我们要从硬盘中读取数据时,控制电路 会控制磁头读取盘片上的数据,然后通过 控制电路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
寻道操作
转速和缓存
当我们要访问硬盘中的某个数据时,控制 电路会控制磁头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这 个过程叫做寻道操作。
硬盘的转速和缓存大小也会影响其性能, 转速越快,缓存越大,硬盘的性能就越好 。
硬盘的数据存储方式
SSHD混合硬盘可以在不同工 作负载下自动调整工作模式, 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能耗表现 。
HHD三维硬盘
HHD三维硬盘是一种基于垂直存储技术的硬盘,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提供更高的存储 密度。
HHD三维硬盘采用了先进的磁头和介质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 性。
HHD三维硬盘在需要高存储密度和高可靠性的应用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 数据中心、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
THANKS.
VS
详细描述
不同的接口类型对硬盘的性能也有影响。 较新的接口类型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 速度和更稳定的数据传输质量。选择合适 的接口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提高硬盘 的性能。
数据传输率
总结词
数据传输率是指硬盘在单位时间内可 以读取和写入的数据量,通常以 MB/s为单位。
详细描述
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性能的重要指 标之一。较高的数据传输率可以更快 地完成数据读取和写入操作,提高整 体系统性能。
硬盘基础知识
![硬盘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89b151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9.png)
硬盘基础知识硬盘是计算机中的一种重要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
它由一系列的磁盘片组成,每个磁盘片都有两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磁头用于读写数据。
硬盘通过旋转磁盘片和移动磁头来实现数据的读写操作。
硬盘的容量是指其可以存储的数据量,通常以字节为单位。
硬盘容量的增大主要是通过增加磁盘片的数量和提高磁盘片的密度来实现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硬盘的容量也在不断增加,从最早的几兆字节到现在的几十或几百TB。
硬盘的读写速度是指数据在硬盘上的传输速度。
它受到硬盘的转速和磁头的寻道速度的影响。
硬盘的转速通常以每分钟转数(RPM)来表示,转速越高,读写速度越快。
磁头的寻道速度是指磁头从一个磁道移动到另一个磁道的时间,寻道速度越快,读写速度也越快。
硬盘的接口是指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接口有IDE、SATA、SCSI等。
IDE是最早的硬盘接口,传输速度较慢,容量较小;SATA是一种新一代的硬盘接口,传输速度更快,容量更大;SCSI 是一种用于连接高性能硬盘的接口,适用于服务器等高性能计算机。
硬盘的寿命是指硬盘的使用寿命,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硬盘的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使用环境、使用频率、温度等。
一般来说,硬盘的寿命在2-5年左右,但也有部分硬盘可以使用更长时间。
硬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磁性材料在磁盘片上存储数据。
当数据被写入硬盘时,磁头会将数据转换为磁信号,并将其记录在磁盘片上的磁性材料上。
当需要读取数据时,磁头会读取磁盘片上的磁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硬盘的故障是指硬盘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读写错误、马达故障、磁头损坏等。
硬盘故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因此备份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还可以定期对硬盘进行检测和维护。
总结起来,硬盘是计算机中的一种重要存储设备,具有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等优点。
在使用硬盘时,需要注意硬盘的寿命和故障问题,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硬盘的容量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硬盘基础知识大全
![硬盘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f3aa30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2.png)
硬盘基础知识大全硬盘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运行计算机时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目前绝大部分都存储在硬盘上。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关于硬盘基础知识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关于硬盘的一些基础认识机械硬盘的认识硬盘的组成硬盘的物理结构磁头主要任务完成盘片上数据的读写操作,盘片在高速旋转时,磁头会飞行在盘面上方,而不是接触盘面每个盘片的两面都会有一个磁头,当然有的硬盘有可能只有一个磁头,磁头的编号从0开始机械臂使磁头部件作径向移动的装置,已完成磁道变换盘片含有磁性的合金盘片,用来存取写入的数据:每张盘片的容量成为单碟容量,而硬盘的容量就是所有盘片容量的总和;由于单碟容量的限制,通常一个硬盘会含有多张盘片盘片的厚度在0.5mm左右,盘片的转速与盘片大小有关每个盘片都会有上下两面,都可以被利用来存储数据;能存储数据的盘面成为有效盘面,每个盘面都会有一个盘面好,其和磁头编号是相对应的,从0开始编号盘片的逻辑划分扇区盘片在转动时,磁头在盘面上画过的一段圆弧,称扇区,即sector扇区并不是连续的,在磁道上被划分成一段一段的,从1开始编号是硬盘最小的物理存取单位,每个扇区为512byte磁道磁盘在格式化时被划分成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叫做磁道,即track磁道从外向内从0开始编号,盘面的容量越大,包含的磁道数越多磁道是看不见的,只是盘面上一些被磁化的区域柱面所有盘面上相同编号的磁道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即cylinder每个柱面上的磁头由上到下从0开始编号数据的读写是按照柱面进行的,而非按照盘面进行柱面是分区的最小单位柱面是所有盘片表面上到中心主轴的距离相等的磁道集合数据的读写按柱面进行,即磁头读写数据时首先在同一柱面内从“0”磁头开始进行操作,依次向下在同一柱面的不同盘面即磁头上进行操作,只在同一柱面的所有磁头全部读写完毕后磁头才转移到下一柱面。
因为选取磁头只需要通过电子切换即可,而选取柱面则必须通过机械切换。
硬盘所有知识点总结
![硬盘所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9f7d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9.png)
硬盘所有知识点总结一、硬盘的工作原理硬盘是由一系列盘片(platter)、读写头(head)、主轴(spindle)和逻辑控制器(controller)组成的。
盘片由铝合金制成,表面覆盖了高密度磁表面材料。
读写头位于盘片上方,并能够在盘片表面上移动。
主轴是盘片的主要运转部件,可以旋转盘片,让读写头可以访问盘片的任何区域。
当数据需要被写入硬盘时,硬盘的逻辑控制器会将数据信号转换为磁场,并且通过读写头写入盘片中。
当需要读取数据时,读写头会通过逻辑控制器读取盘片上的磁场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据信号。
二、硬盘的类型1. 机械硬盘(HDD):机械硬盘使用磁性盘片来存储数据,并且由读写头访问数据。
机械硬盘容量大,价格低,但速度较慢,适合用于存储大量数据。
2. 固态硬盘(SSD):固态硬盘使用闪存存储器来存储数据,没有移动部件,因此速度更快,耐用性更高,但价格更高。
固态硬盘适合用于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速度。
三、硬盘的接口1. SATA接口:Serial ATA(SATA)是一种用于连接硬盘和主板的接口标准,速度一般可达6Gb/s。
2. SAS接口:Serial Attached SCSI(SAS)是一种用于连接高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接口标准,速度更高,可达12Gb/s。
3. PCIe接口: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是一种用于连接固态硬盘和主板的接口标准,速度更高,可达32Gb/s。
四、硬盘的安装1. 硬盘安装位置:硬盘通常安装在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盘槽中,需要根据计算机主板和机箱的接口类型选择合适的接口连接线。
2. 主从设备设置:在连接多个硬盘时,需要根据主板的设备设置将硬盘设置为主设备或从设备。
3. 供电连接:硬盘需要通过电源线连接到电源供应器,保证正常工作。
五、硬盘的维护1.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和保养硬盘,例如,使用吹气枪或压缩空气清理硬盘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电脑硬盘基础知识解析
![电脑硬盘基础知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17ba3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8.png)
这两个侧向定位磁头能够被用于削减邻道所带来的干扰,从而凸显出目标磁道的真实信号。
这一技术,完全能够突破当前读取点位区无法进一步缩小的瓶颈,从而有效提升磁道密度,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
磁体呈闭合形态固定在硬盘底座上磁头臂有转动轴承线圈位于磁体中央当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可以按某个方向灵活摆动带动磁头臂的动作磁头臂装有前置换向放大芯片通过柔性排线与
电脑硬盘基础知识解析
从生产、物理到逻辑层面去讲述硬盘不为人知的一面。我相信只要读者看完这些内容,对硬盘的认知产生巨大变化,也为自己日后购买提供强力的知识保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电脑硬盘基础知识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硬盘分类
现在市面上硬盘有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HHD):就是一直在使用的普通硬盘,由内部构成而得名,通过硬盘磁头改变极性方式进行读写操作。硬盘作为精密设备,要注意防摔防尘。
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不同的地方在于其是由固态存储芯片组成,但是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接口定义是和机械硬盘统一的,所以才被广泛应用。
再到隧穿磁阻磁头(TMR)直至当今的二维记录磁头(TDMR) 。
对于已经淘汰的磁头技术了解的意义不大,毕竟本文不是专门研究磁头的,我只重点讲一讲时下最流行的TDMR磁头。
不过,在谈及TDMR磁头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下当今磁头结构的鼻祖一一-MR磁头。
在MR磁头出现之前,传统的TEI磁头是读写功能合一-的薄膜式感应磁头。但磁头的读和写的工作性质有着天壤之别。
容量=盘面数×柱面数×扇区数×512字节
电脑中存储容量的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此外还有KB、MB、GB、TB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机械硬盘基本知识
![机械硬盘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e1686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9.png)
机械硬盘基本知识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是一种存储数据的设备,它是电脑中最常见的存储介质之一。
机械硬盘采用机械式的工作原理,通过磁头读写磁盘上的数据。
1. 硬盘结构机械硬盘由多个金属盘片叠放而成,每个盘片上都有两面磁性镀层。
盘片通过一个主轴固定在硬盘上,并以高速旋转的方式工作。
磁头被悬浮在盘片表面上方,通过气流或磁力的方式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
2. 磁头和盘片之间的读写机械硬盘的读写过程是通过磁头接触盘片表面上的磁性镀层进行的。
当硬盘读取数据时,磁头会靠近盘片表面并感应出盘片上的磁场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
当硬盘写入数据时,磁头会改变盘片上的磁场,以记录新的数据。
3. 磁道、扇区和柱面盘片表面被划分为许多同心圆,每个同心圆称为一个磁道。
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数据。
所有盘片上相同位置的磁道组成了一个柱面。
计算机通过柱面、磁头和扇区的组合来定位和访问硬盘上的数据。
4. 寻道和旋转延迟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或写入数据时,磁头需要移动到正确的柱面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寻道。
寻道的时间取决于磁头移动的距离。
除了寻道时间,机械硬盘还需要等待所需数据旋转到磁头下方,这个等待时间称为旋转延迟。
寻道和旋转延迟是机械硬盘访问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5. 缓存为了提高硬盘的读写性能,机械硬盘通常内置了一定容量的缓存。
缓存是一块高速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即将读取或写入的数据。
通过缓存,硬盘可以更快地响应计算机的读写请求,提高整体性能。
6. 机械硬盘的优势和劣势机械硬盘的优势在于价格相对较低,容量较大,适合存储大量数据。
然而,机械硬盘的速度相对较慢,寻道和旋转延迟会导致较长的访问时间。
同时,机械硬盘也比较脆弱,对震动和磁场的敏感度较高。
7. 机械硬盘的维护为了保持机械硬盘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进行维护。
首先,避免在硬盘正在读写数据时突然断电,以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其次,定期进行磁盘清理和整理,删除不需要的文件和软件,以释放存储空间并提高硬盘的性能。
硬盘知识详细介绍
![硬盘知识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ff09a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f.png)
硬盘知识详细介绍
硬盘(硬碟)是计算机和存储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用来存储大量的数
据文件,由于其容量大、性能稳定、延迟小、价格低廉、数据传输率高等
优点,而成为最常用的存储介质之一、它的原理是,在硬盘驱动器内,配
有一个或多个磁盘,这些磁盘在一个非常精密的方式上被覆盖有一层磁性
材料。
磁盘上有刻入许多小,圆周的磁极。
然后,将一个由马达驱动的机
械设备,称作“磁头”,精确地放在每一个磁盘的表面上。
磁头有一种特
殊的磁性磁体,它可以感应磁场的变化,读取磁盘上的信息。
硬盘的主要结构由磁盘面(磁臂)、转子(磁头)和磁头夹等组成,
磁头夹用来安装磁头,磁臂用来安装磁头夹和磁轮,磁轮用来控制磁头的
移动,保持磁头与磁盘之间的距离,使磁头获得较高的精度。
硬盘的外壳
上有一个电机,通过电机的转动来驱动磁盘旋转。
硬盘的工作原理是,用电机驱动磁介质,并通过磁头读取或写入信息。
当电机转动时,磁头受磁场的作用,妥善的地覆盖在磁介质上,这样就形
成了精确的磁回路,随着磁介质的旋转,磁头向外移动,并读取磁介质上
的信息。
硬盘的基本知识
![硬盘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77eb2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6.png)
硬盘的基本知识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存储设备,用来保存和检索数据。
它由一个或多个旋转的盘片组成,每个盘片上有可在其表面上动态读写的磁道和扇区。
硬盘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长期存储的能力,并且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硬盘的基本知识。
1. 硬盘结构硬盘由盘片、磁头和传动机构组成。
盘片通常由金属或玻璃材料制成,通过主轴固定在一起,并可以在高速旋转。
每个盘片上都有一个可供磁头读写的磁道和扇区。
磁头是通过悬浮在盘片表面上方的气垫来保持接触,并可以快速移动到所需的磁道上。
传动机构包括马达和传动带,它们控制着盘片的旋转和磁头的移动。
2. 硬盘工作原理硬盘的工作原理基于磁性媒介和磁臂感应。
当计算机写入数据到硬盘时,磁头会通过一个薄的磁性被写入特定的磁道和扇区上。
磁头可以感应磁盘上的磁场,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数据时,磁头则会定位到相应的磁道和扇区,并从磁盘上读取磁场信号,然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计算机。
3. 硬盘容量硬盘的容量指的是硬盘可以存储的数据量大小。
目前市场上的硬盘容量越来越大,已经从几十兆字节发展到几十或上百兆字节,甚至更大。
硬盘容量与盘片的数量,磁头的数量以及扇区的密度有关。
随着技术的发展,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量增加,盘片数量也增加,从而提升了硬盘的容量。
4. 硬盘速度硬盘的速度通常由转速来衡量,以每分钟旋转次数(RPM)计算。
硬盘的转速越高,其读写数据的速度也越快。
现代硬盘一般有5400 RPM,7200 RPM,10000 RPM以及15000 RPM等不同转速可选。
高速硬盘通常用于要求较高数据访问速度的应用,如游戏和视频编辑等。
5. 硬盘接口硬盘接口是硬盘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接口。
常见的接口有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和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大学计算机硬盘知识点总结
![大学计算机硬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532b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5.png)
大学计算机硬盘知识点总结硬盘的类型硬盘按照接口类型可以分为IDE接口和SATA接口两种。
IDE接口是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集成驱动电子学。
IDE硬盘使用40线或80线数据线缆连接到主板的IDE 接口上,传输速度较慢。
SATA接口是指Serial ATA,即串行ATA接口。
SATA硬盘使用SATA数据线连接到主板的SATA接口上,传输速度更快。
硬盘根据外形结构可以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两种。
机械硬盘是指使用机械结构实现数据存储的硬盘,包括硬盘盘片、磁头和马达等部件。
固态硬盘是指使用固态存储器实现数据存储的硬盘,不含任何机械部件。
硬盘的工作原理机械硬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头读写数据到盘片上。
盘片上被划分为许多磁道和扇区,磁头在盘片上移动并读写数据。
固态硬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固态存储芯片实现数据的读写操作,不需要机械部件。
硬盘的性能指标硬盘的性能指标包括容量、传输速度、寻道时间和旋转速度等。
容量是指硬盘可以存储的数据量,通常以GB或TB为单位。
传输速度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通常以MB/s为单位。
寻道时间是指硬盘寻找特定数据的时间,通常以ms为单位。
旋转速度是指机械硬盘盘片旋转一圈所需的时间,通常以RPM为单位。
硬盘的维护方法为了确保硬盘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硬盘进行维护。
维护方法包括定期清理硬盘垃圾文件、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等。
总之,硬盘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硬盘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保护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硬盘的相关知识,并掌握相应的维护方法。
电脑硬盘的基础知识大全
![电脑硬盘的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2ca5e4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1.png)
电脑硬盘的基础知识大全首先简单认识一下硬盘的物理结构,硬盘内部的物理结构很复杂,只能从大的颗粒度去看内部的结构总体来说,硬盘结构包括: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那些关于电脑硬盘的基础知识大全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硬盘基础知识基本的结构就是这样子的,至于硬盘是如何进行读写的,必须要知道磁盘盘片是如何划分的?否则你只知道磁头在盘片上动来动去。
盘片上涉及的基本概念整个硬盘上一般有很多的盘片组成,每个盘片如同切西瓜一样被“切”成一块一块的扇面,同时沿着半径的方向被划分成了很多同心圆,就是传说中的磁道,每条磁道被扇面切成很多的扇形区域叫做扇区(扇区是从磁盘读出和写入信息的最小单位,通常大小为512字节),不同盘片上的同半径磁道组成了柱面,这些都是磁盘物理上的概念,知道便可。
有了这些概念,我帮便可以计算磁盘的容量:磁头数× 磁道(柱面)数× 每道扇区数× 每扇区字节数磁头(head)数:每个盘片一般有上下两面,分别对应1个磁头,共2个磁头;磁道(track)数:磁道是从盘片外圈往内圈编号0磁道,1磁道...,靠近主轴的同心圆用于停靠磁头,不存储数据;柱面(cylinder)数:同磁道数量;扇区(sector)数:每个磁道都别切分成很多扇形区域,每道的扇区数量相同;圆盘(platter)数:就是盘片的数量。
硬盘上的数据定位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的数据(一般为512B),扇区为数据存储的最小单元,从上图可知,外圈的扇区面积比内圈大,为何存储的数据量相同,这是因为内外圈使用的磁物质密度不同,但现在的硬盘已经采用内外圈同密度物质来存储数据了,以减少类似“大面积小数据”的浪费情况。
(此时的内外磁道的扇区数量将不同,具体细节省略)有了扇区(sector),有了柱面(cylinder),有了磁头(head),显然可以定位数据了,这就是数据定位(寻址)方式之一,CHS(也称3D),对早期的磁盘(上图所示)非常有效,知道用哪个磁头,读取哪个柱面上的第几扇区就OK了。
硬盘知识培训讲义(ppt)
![硬盘知识培训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f5d8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a.png)
固态硬盘(SSD)
利用闪存芯片存储数据,读写速度快、 稳定性高,但价格相对较高。
硬盘的接口类型
SATA接口
串行ATA接口,传输速度快、普 及率高,是当前主流的硬盘接 口类型。
SAS接口
串行Attached SCSI接口,传输 速度更快、扩展性更好,多用 于企业级存储设备。
NVMe接口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接口,针对固态硬盘设 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 低的延迟。
总结词
硬盘无法启动通常是由于硬件故障或固件问题导致的。
详细描述
硬盘无法启动可能是由于电路板损坏、电机故障、固件损坏或硬盘接口问题等 原因。解决方案可能包括更换损坏的部件、重新安装固件或检查硬盘接口等。
硬盘数据丢失
总结词
硬盘数据丢失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如硬件故障、病 毒攻击或误操作等。
详细描述
硬盘内部的主轴电机带动盘片 转动,使磁头能够读取盘片上
的数据。
控制电路板
控制电路板是硬盘的核心控制 部分,负责控制磁头的读写操
作和盘片的转动。
硬盘的工作流程
寻道
当需要读取或写入数据 时,磁头会移动到相应 的位置,这个过程称为
寻道。
等待
当磁头移动到指定位置 后,会等待盘片转动到 相应的位置,以便进行
IDE接口
集成设备电路接口,已逐渐被 SATA接口取代,但仍有一些旧
设备使用。
硬盘的工作原理
02
硬盘的物理结构
01
02
03
04
盘片
硬盘内部由多个盘片组成,每 个盘片表面都涂覆了一层磁性
材料,用于存储数据。
磁头
硬盘通过磁头来读写数据,磁 头可以在盘片上方的浮动间隙中移动,以实现数据的读写。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cd5d6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b.png)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硬盘是电脑缺一不可的硬件之一,在电脑中起着存储的作用。
目前DIY装机在选购的硬盘时候,一般固态硬盘是目前装机首选,而机械硬盘多数作为存储盘使用。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硬盘的参数知识大全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硬盘的接口类型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ATA(IDE)和SATA以及SCSI和SAS。
接口速度不是实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目前非基于闪存技术的硬盘数据实际传输速度一般不会超过300MB/s。
1.IDE硬盘接口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接口,也称之为ATA接口,即“电子集成驱动器”,,是用传统的40-pin 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接口速度最大为133MB/s,因为并口线的抗干扰性太差,且排线占用空间较大,不利电脑内部散热,已逐渐被 SATA 所取代。
2.SATA硬盘接口SATA,全称Serial ATA,也就是使用串口的ATA接口,因抗干扰性强,且对数据线的长度要求比ATA低很多,支持热插拔等功能,SATA-II的接口速度为375MB/s,而新的SATA-III标准可达到750MB/s的传输速度。
SATA的数据线也比ATA的细得多,有利于机箱内的空气流通,整理线材也比较方便。
3.SCSI硬盘接口SCSI,全称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机系统接口),经历多代的发展,从早期的 SCSI-II,到目前的 Ultra320 SCSI 以及Fiber-Channel (光纤通道),接口型式也多种多样。
SCSI 硬盘广为工作站级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所使用,因此会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如碟片转速15000rpm的高转速,且资料传输时CPU占用率较低,但是单价也比相同容量的 ATA 及 SATA 硬盘更加昂贵。
4.SAS硬盘接口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取序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Gb/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盘基础知识硬盘的分类:硬盘英文全称:HARD DISK DRIVER 简称:HDD尺寸大小图:2.5寸盘下面是1.8寸盘,分别有IDE接口和CE接口,SATA接口接口分类图:先看IDE接口PCI槽的SCSI转接卡,用普通电脑检测SCSI服务器硬盘,就要买个这样的卡68针转80针SCSI盘转接卡2.5寸转3.5寸转接卡1.8寸转3.5寸转接卡1.8寸CE接口盘转3.5寸转接卡SATA接口盘转3.5寸转接卡SATA数据线和电源转接线按品牌分类:第一品牌希捷简称ST 在06年收迈拓08年底出固件门,对希捷影响非常坏,市场份额由开始的70%降到了50%左右,2011年收购三星第二大品牌西数简称WD 以OEM(代工)为主2011年有限收购日立东芝09年收购富士通日立06年收购IBM硬盘事业部抛弃了日立技术,完全使用的是IBM技术。
倒闭的:迈拓、易拓(中国长城公司生产,2011年倒闭)加密技术全球最好与日立完全一样的技术、三星、IBM、富士通、昆腾三星硬盘标签希捷硬盘标签,在2006年收购了迈拓,2011年收三星西部数据是一家以OEM为主的公司,2011年有限收购日立日立硬盘标签,2006年收购了IBM硬盘事业部,完全接收了IBM的技术,把原本的日立技术丢弃了,所以,现在的日立其实就是跟以前的IBM一样。
迈拓硬盘标签迈拓在2001年收购了昆腾,2006年被希捷收购易拓硬盘,是中国长城公司生产,易拓用的技术跟日立完全一样,维修工具也相同。
加密技术最强,经常给日立代工,2011年倒闭。
硬盘的组成:最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板,第二部分是盘体。
板坏会造成不认盘,硬盘不转,硬盘不稳定。
板---跟电脑主板差不多的功能,是电脑和盘片数据交换的平台,起到桥梁作用。
硬盘内部结构介绍:外壳-----保护盘片和硬盘内部磁头,以免灰尘和水汽损伤盘片。
永久性磁铁----产生磁场力,与音圈电机产生的磁场相互有力的作用,带动磁头摆动,用于寻道的。
磁头组件------分磁头,磁臂,磁头电机,音圈电机等。
所谓的换头,其实就是换磁头组件,是硬盘最重要最核心的部件,技术含量最高。
电机------带动硬盘7200的速度旋转,坏盘中的电机被玩具工厂回收以后,用于玩具动力。
盘片------存放数据的地方,一旦损坏,数据就丢失了,无法恢复。
存储数据的介质是磁粉,又叫微磁粒,通过南北极表示01数据,就是传说的二进制。
过滤灰尘的挡片刚性盘片电机,7200转最前端小的黑色晶片是磁头,有读写两个磁头磁臂与板交换数据的磁头电机电路连接,有的时候会出现接触不好的情况,会造成敲盘永久性磁铁过滤灰尘的过滤碳粉层音圈电机永久性磁铁机械硬盘数据存取的介质是磁粉,又叫微磁粒,通过南北极表示0和1两个数据,就是传说的二进制。
固态硬盘的前身是U 盘,存取介质是电容,通过充放电来存取数据,充电的时候是1,放电以后是0,不管是固态硬盘还是U 盘不能长期放着不用,放久了不用的话,电容中的电跑了,数据就丢失了,每次使用的时候,都会给充电的电容,充电一次。
透气孔 避免热胀冷缩整个一起是磁头组件,平时说的开盘换磁头,其实是错误的,应该说换磁头组件,磁头组件市场上没有卖的,只有买好盘来拆磁头组件换,而且,要买同容量型号的硬盘来换磁头组件,对于修盘不太划算。
主要用于做数据恢复磁头组硬盘维修前景不是太好,容量越来越到,修复时间越来越长,修复率越来越低,修复难度越来越大,硬盘价格越来越低,很多客户都不太愿意修了,买个新盘也不贵,款且,修过的盘,不敢存放重要数据。
数据恢复前景非常好,俗话说,硬盘有价,数据无价,所谓无价,就是无法给数据定个价格,比如,500G硬盘恢复数据500元,40G硬盘恢复数据要1000,这个无法用硬盘的价格来衡量数据恢复的价格,这样就给了数据恢复技术员,很大的报价和定价的空间。
有句话叫做,中国比美国落后50年,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中国50年以后的经济情况,跟现在美国的经济情况差不多呢?如今的美国,基本上没人修主板,也没人修硬盘了,不过,数据恢复却很多,价格也很贵,起步价是100美金。
所以,数据恢复的前景非常好,一百年一千年以后,依然会有数据恢复这个行业的。
硬盘坏了,你可以买新的,但是,数据丢失了,你找谁买呢??学习数据恢复非常的抽象,所以,维修思路和维修流程非常重要,时刻要牢记,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多提问,但是,提问的同时,希望大家把问题和答案,都记录在自己的笔记上,不希望一个问题,问了十次八次,还没有记下答案。
我们了解了硬盘的内部结构,也了解了硬盘的组成,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修盘到底是修什么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的维修目标是什么,我们的敌人是谁。
外壳是不用我们修的,也修不了。
永久性磁铁,也是不用修的,也不会坏。
磁头组件坏了,也无法修复,只能更换,而且,要用同容量型号品牌的好盘,取出里面的磁头来更换,不能说,1000G的磁头组件坏了,用100G的硬盘去换。
所以,从硬盘维修来说,是没什么价值的,做数据恢复的时候,就要购买相同的好盘,来更换磁头组件,换磁头是有风险和成本的。
电机坏了,也无法修复,只能找一样的盘更换。
盘片坏了,变形了也无法维修。
那我们修盘,到底修什么呢?其实就修三个东西:板-----换元件换芯片,或者换板等 固件----识别固件-----找固件-----写模块坏道:CHS 地址,其中C 是柱面 H 是磁头 S 是扇区固件是什么呢?固件有什么作用呢?固件损坏会有什么影响呢?在我们平常生活中,硬盘常见故障有哪些 ?MP3、MP4、数码相机等,都含固件。
XP 系统是由N 多文件组成,不同的文件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文件有不同的重要性,重要文件损坏后,系统会蓝屏,或者根本无法启动,不重要的文件损坏,不影响系统的使用。
固件是存放在硬盘的盘片上,在0磁道以前,又称为负道(-1,-2,-3,。
),英文名字FIRMWARE(FW),还有一个名字叫服务区SERVER AREA(SA)。
固件在硬盘中的作用与地位,就相当于XP 系统在电脑中的作用与地位。
固件由许多模块组成,一个模块,就是一个文件,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重要性,重要模块损坏后,硬盘会检测不到型号容量,会认不到盘,不重要的模块损坏,不会影响硬盘的使用,总之,固件就是硬盘的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对固件不理解时,就用操作系统做对比,固件的维修,也跟XP 系统的安装相似。
操作系统损坏无法上网无法玩游戏 无法编辑文档 无法看碟 无法听歌 无法看图片 固 件 坏BIOS 里找不到盘全盘坏道 无法分区格式化 型号乱码 容量变大或小 异响无法删除复制文件固件的维修思路:识别坏盘固件,找一个匹配固件,把坏的模块写好,固件就修复OK了。
坏道就是坏扇区,要了解坏道,首先要学习一下硬盘的地址,因为,硬盘有坏道了,我们要知道坏道在哪里,当然得有个地址。
先学习的时候C H S 地址,C柱面,H磁头,S扇区,叫物理地址,现在已经不使用了,在以前8.4GB以下的盘使用的。
我们现在用的地址是LBA地址,又叫逻辑地址。
就是给每一个扇区编号,这个编号就是LBA地址,LBA地址代表了硬盘的容量。
LBA:156301488X512B=真实容量1G=1000M 1M=1000K 1K=1000 1G=1000000000156301488X512/1000000000=80GBLBA值去掉后面6位,除以2,就是大概的GB容量。
512B 地址效验ID 512B由于地址信息、效验信息、ID信息出错,引起的坏道,叫逻辑坏道,假象坏道,可以修复。
由于磁粉失去磁性或者磁性变弱,引起的无法读取,造成的坏道叫物理坏道,真正坏道,不可以修复,只能屏蔽。
屏蔽在GP表里面,GP表是模块,是存放在固件区的。
加G表:是映射方式,记录两个地址,一个是保留区地址(200000009),一个是坏道地址(如坏道位置为26),意思是用200000009这个扇区,顶替26扇区这个位置。
200000009G 表是一种映射方式,记录两个地址,用LBA 地址记录坏道位置和保留区位置,用保留区顶替坏道位置。
P 表是一种跳过方式,记录一个地址,用一个CHS 地址记录坏道位置,并跳过坏道位置,保留区补在最后。
坏道就是坏扇区,ID 信息、地址信息、效验信息出错,是假象坏道,磁粉失去磁性,是真正G 表G-list (增长缺陷表) 用户级缺陷表 容量从几百到几千 LBA 地址表示方式 P 表 P-list (永久缺陷表) 工厂级缺陷表 容量可以达到好几万 CHS 地址表示方式加P 表:是跳过方式,记录一个地址,只记录坏道地址,保留区补在最后。
如下图:访问23 24 25以后,不访问26,直接访问27,这样27就变成了26,28就变成了27,以此类推,在最后就空出来一个位置,保留区就补在最后。
补在硬盘最后。
坏道,用GP表屏蔽。
动P表会破坏数据,修坏道会破坏数据,要恢复数据,就不要动P表,不要修坏道。
坏道是怎么来的?第一是突然断电,第二是震动,第三蓝屏死机,第四下载软件,磁粉有读写寿命,第五是扩散。
什么是柱面磁头扇区呢?柱面就是圆柱体的表面,每个盘片上,半径相同的磁道,合一起就是一个圆柱体。
把八个圆,和一起,是不是像一个圆柱体呀。
CHS 通过译码模块转化成LBA0面就是0磁头1面就是1磁头以此类推S就是扇区,一个格子是一个扇区,这个地址,是物理地址,是方便你查找扇区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