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
(4)了解水对人类的生命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分组讨论,认识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水。
(3)本节课重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学科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水在大自然中的不同形态产生的原因。
2、本节的难点是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器材】多媒体播放设备、课件、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湿沙子、盘子、冰、湿抹布。
【实验探究形式】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关于地球和水的美丽图片,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告诉学生,在大自然中,水以各种形态存在着,神奇的地球上有神奇的水,对物态变化形成概念,并提出问题,云、雾、雨、露、雪、冰、雹、霜都是大自然中水的美丽化身,而他们是怎样变化形成的呢?板书课题: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二、传授新课(一)、水的三态及三态之间的变化1、水和水蒸气之间的物态变化。
A、汽化现象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地上的水为什么干了?形成汽化的概念,并讲解蒸发的定义。
通过实例分析什么是汽化现象。
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汽化现象吗?(学生举例)B、液化现象实验:用嘴巴对玻璃板哈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形成液化概念,分析露水、雾的形成过程。
实验:用嘴巴对着手掌哈气,感觉与对玻璃片哈气有什么不同?点拨学生液化现象是水蒸气遇冷而发生的物态变化。
结合图片,学生再举例,日常生活中见到那些液化现象?2、水与冰之间的物态变化A、熔化出示图片: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形成概念。
B、凝固出示图片,这些冰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概念。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关于如何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建立物理概念的《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课例研究一、课例研究的过程(一)、教学实践一1、教材分析和处理《物态变化》这一章在物理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章,作为新知识的学习,本章的知识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直观、简单常见,学生感性认识非常多,学习难度应该不很大。
第一小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的学习我安排为一课时。
内容安排为水的六种物态变化及规律,能认识一些水循环,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水的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几种物态变化的学习对照分组实验的观察,观察和思考相结合,使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
2、学情分析在学习这节知识前,学生已经熟悉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对于常见物质水的不同状态已经有了许多的感性认识。
对于生活中的雾、露、雨、雪等自然现象有了一些体会。
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不难,主要是理解一些物态变化概念。
3、授课设计一:这节课主要是讲解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在课堂中要呈现出关于水的自然现象、物态变化、水循环等内容。
我将课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入通过观赏自然现象的图片及归纳总结开始,在实验现象分析过程出课题。
第二部分是新课内容讲解,本节内容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物态变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于这个板块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实现,从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开始分析,形成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并对概念加以应用,来解释自然现象。
水的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几种物态变化的学习对照分组实验的观察,观察和思考相结合,使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
第二个板块是地球上的水循环,通过学生的讨论实现,让学生作为一滴水结合水的物态变化去设计自己的旅行。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说课教案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说课稿与教案执教者:青岗片区蒲长柏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态变化》这一章在物理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章,作为新知识的学习,本章的知识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直观、简单常见,学生感性认识非常多,学习难度应该不很大。
第一小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的学习我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就是以水为代表的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及规律,能认识一些水循环,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二课时是补充学习温度的相关知识和温度计的使用。
2、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②、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③、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
④、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通过观察图片、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妙斧神工。
②、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3、难点和重点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1)、重点:设计学生参与的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境。
(2)、难点: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二、选用的教具及准备1、选择教具依据科学的使用教学用具及设备,可以提高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
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准备:烧杯、细沙、水、盘子、冰块、碘、酒精灯、玻璃板等。
三、教材处理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几种物态变化的学习,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观察和思考相结合,使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1)
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目标要求:1 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三种物态;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了解地球上水的循环现象。
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景。
难点是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仪器:铁架台、烧瓶、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烧杯、水;圆底烧瓶、碘等。
教学过程:一物态与物态变化物态:物质存在的形态。
一般来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对应的物质叫:固体、液体和气体。
水的固态:冰、雪、霜和雹水的液态:水流、雨、露水的气态:水蒸气物态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
二认识水的物态变化:演示实验:先介绍实验装置。
伴随着实验进程、适时指名观察点和思考的问题:给烧瓶加热的过程中,在瓶口的玻璃管口你看见了什么?为什么要给烧瓶加热?玻璃管口喷出的“白雾”说明了什么?1.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的方式:(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和的汽化现象。
如:洒了水的地面变干。
湿衣服晾干。
晒粮食等(2)沸腾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如:降水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液化)成的。
雾、露的形成。
实验中看到的“白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液化)成的。
2. 熔化与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如冰化为水,冰冻食物解冻。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如水结冰。
3升华与凝华演示碘的升华与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如: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如:霜、雪的形成,4水的物态变化:三地球上的水循环:这里让同学们结合书P92图5-1-5一起来认识地球上的水循环。
介绍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的意识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课件1 教科版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②、雪山上的雪不风了。 熔化
③、霜的形成。
凝华
④、露水的形成。
液化
2、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啤酒瓶,外壁上会出 汗,为什么?
答:啤酒瓶比较冷,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 的啤酒瓶液化成小水珠。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实验:
用嘴巴对玻璃板哈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玻璃板上的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哈出的水蒸气(气态) 遇冷 水(液态)
液化
(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早晨在草上或树叶上会有露水,它是怎
样形成的呢? 空气中水蒸气
遇冷液化
小水珠
天气晴朗的早晨空中会有雾,雾是怎样形成的? 空气中水蒸气 遇冷液化 小水珠(悬浮在空中)
三、水蒸气和冰之间的物态变化
雾 凇
霜
霜和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凝华
空气中的水蒸气(气态)
小冰粒(固态)
北方严寒的冬天,一直冰 冻的衣服是怎样变干的?
升华
冰(固态)
水蒸气(气态)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节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 教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
(3)了解地球上的水的循环现象。
(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景。
【教学难点】
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环节】
【实践活动】
到网上查找云、雨、雪、露、雾、霜都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都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搜集有关人工降雨、冰雹的资料。
【课后作业】28586 6FAA 澪?38940 981C 頜O35006 88BE 袾$37685 9335 錵32604 7F5C 罜26076 65DC 旜21526 5416 吖21080 5258 剘F 34560 8700 蜀40726 9F16 鼖。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讲解
第五章第一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本章知识的第一节,起到了一个知识引入的作用,通过水这一学生都非常熟悉的载体,引出了自然界的三态变化,使学生知道这六种物态变化的存在及过程,教材的编写图文并茂,以大量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来认识和了解物态变化,并设置了科学探究“制造云和雨实验”来帮助学生学习,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育理念。
我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并努力将其放大,以一种完全开放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认真挖掘了教材中科学探究的课题,并为学生能够顺利的进行实验探究作了充分的准备。
包括合理的小组设置和实验所需器材的准备。
另外本节课还进一步分析了水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的重要性,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珍爱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利契机。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水及与水相关的冰、雪、霜、雾、露、云、雨等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将作为本节课学习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可以将自己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展示给同学们,使学生体会到所学习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如学生习惯的把云、雾等认为是一种气态的形式,这些方面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实例加以强调。
三: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采取“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始终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线,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互动为主。
这样就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能让学生自主探索。
并加以扩展,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实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整理能力能得到了发挥和展示,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自在地进行学习。
为了通过本节课的知识加强学生对水这一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资源的珍视,我在本节课的加入了地球水资源的的概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水资源的危机和节约用水的必要性。
最新教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word教案 (2)
物态变化与温度课题:物态变化与温度三维目标1.初步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及其变化。
2.了解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知识思维重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实验活动知识思维难点对“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描述。
原点分析1、学生已经了解水有三种状态,并且知道水的状态可以相互转化2、学生对温度有感性认识,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在使用温度计的时候一般方法和读数可借鉴,通过检查矫正归纳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板书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一、水的状态及变化二、温度学生活动方案设计问题设计学习方式检查方式反思一、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及水的状态之间的改变1、播放自然界由水形成的美丽景色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水有几种状态?你在刚才欣赏的图片里看见几种?(注意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2、冰、水、水蒸气,它们之间是怎样转化的?试举例说明3、讲解水的物态变化名称将下列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写在空白处:(1)早晨会有大雾________。
(2)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__。
(3)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________。
(4)夏天,自来水管经常“出汗”________。
(5)清晨,小草上出现的霜________。
4、活动:制造云和雨交流:(1)给烧杯加热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这些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其决定因素是什么?观看、思考回答同位交流听讲自主完成小组活动交流追问形成学习提纲回答展示矫正展示回答二、温度及温度计1. 说一说你对温度的理解2.讲解温度的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测量温度的仪器3.交流:(1)温度计有哪几部分组成?(2)你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3)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4)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4.教师补充强调主要注意事项一估;二看;三要;5.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并记录在表格里同位交流回答听讲小组交流听讲实验操作追问归纳得出温度的定义展示回答检查矫正巡视指导三:梳理知识,总结质疑四:反馈练习最新初中物理精品资料设计1.-20℃的正确读法是( )A .零下20度B .零下摄氏20度C .负摄氏20度D .零下20摄氏度 2.读出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下温度的数值。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今天的课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活动过程、活动重难点、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设计意图:我以“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为主题,设计了一节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科学课。
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
2. 让孩子们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的特点。
难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冰块、热水、显微镜、PPT。
2.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实验材料包,包括水、冰块、热水、显微镜。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入课程:“什么东西,放在袋子里,夏天变小,冬天变大?”孩子们积极参与,猜出是水。
2. 讲解:我通过PPT,向孩子们讲解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的特点,以及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
3. 实验: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
他们发现,热水会使水蒸发,冰块会使水凝固,而显微镜则可以帮助他们观察到水的微观结构。
4. 分享:每组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的特点。
2. 难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通过这次课程,发现孩子们对水的物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实验中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
但是,我发现有些孩子在实验中对于显微镜的使用还不够熟练,这需要在今后的课程中进一步加强培训。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实验,探索水的物态变化,以此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我对这次课程感到满意,我相信通过这次课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最新教科版八上《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
最新教科版八上《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第五章第1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
(3)了解地球上的水的循环现象。
(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景。
【教学难点】
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实践活动】
到网上查找云、雨、雪、露、雾、霜都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都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搜集有关人工降雨、冰雹的资料。
反思:本节重点是认识水的各种物态变化,确认水的三种状态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相互转化的过程。
难点是谁循环的物态变化,对于各种物态变化的具体讲解在后面还分别讲到,因此本届涉及的内容是让大家认识和感知的过程,对于物态变化的过程不要死记硬背,增加负担。
2024年秋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5章 物态变化 5.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
每年全球海洋和陆地约有5.77×1014m3的水通过蒸发升 入空中,或随风流动,或化为朵朵白云,形成地球上空的 水汽输送。
云的生消演变是水汽和 大气运动的体现。
云的类型是大气稳定性的反映。
高云 云底高度 中云
低云 云
积云 形态 层云
卷云
来自云层的降水,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水源之一。
保护水资源
植物将土壤中的水输送到叶面,同时也从土壤 中获取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最后通过叶面的蒸腾, 将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人体内的水约 占体重的65%~70%, 人的生命活动靠水 来维系。
讨论交流:水循环过程
观察图中水循环过 程中的各个阶段,思考 下列问题: 1.在哪里有液态的水? 在哪里有固态的水?在 哪里有气态的水? 2.什么情况下水会从一 种物态转化为另一种物 态?导致这些变化的因 素是什么?
地球总水量约1.386×1018m3,淡水只占全球水 储量的2.78%。
大部分淡水分布在极地冰川与雪盖、高山冰川和 永久冻土层中,不便于人类直接利用。
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
水资源危机
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酸雨的污染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污染
农药、化肥引起的污染
人类过量使用水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调查、统计家庭用水的各种用途,并估算各项用途的 用水量,思考在这些用水环节中可采取哪些节水方法。设 计一个家庭节水方案,制作成电子小报、手抄报或演示文 稿,与家人和同学分享、交流。
课堂小结
地球上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形态 水循环过程
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 保护水资源
随堂练习
1.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 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下列分析中错 误的是( C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 大水滴下落可形成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 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五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1. 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2. 水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和特点;3. 水的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理解水的物态变化的概念;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3. 通过对水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特点;难点:水的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科书、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夏天和冬天的河流,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状态变化。
2. 讲解水的物态变化:介绍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解释水的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3. 例题讲解:以生活中的例子,如冰块融化、水蒸发等,讲解水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水的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讨论。
5. 板书设计:板书水的物态变化的名称、特点和应用。
6. 作业设计:题目1:列举生活中水的物态变化的例子,并说明其原理。
题目2:解释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答案:题目1:略;题目2: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包括融化、凝固、蒸发和凝结。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水的物态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水的物态变化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设计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水的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部分内容。
这是因为,虽然学生可能能够理解和记忆水的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但是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却是一个挑战。
这一部分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们需要补充和说明的是,水的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八年级物理教案)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八年级物理教案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
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妙斧神工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本节的重点是设计学生参与的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境。
本节的难点是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三、教学过程1.认识水的物态变化学生对水的固(冰、雪、霜、雹)、液(水流、雨露)、气(水蒸气)态虽不陌生, 但并未认真研究和系统观察。
教学设计宜从章首图和常见的天气现象导入课题着力设计好模拟云和雨的小实验,使学生得以亲历和观察水的物态变化。
伴随实验观察进程,适时指明观察点和思考问题,诸如:给烧杯加热过程中,你在杯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给烧杯加热?为什么在杯口盖着的盘子里放些冰块?为什么在大烧杯里铺一层饱含水分的湿沙?换用别的东西,例如冰块,行吗?烧杯上方出现的朦胧"白雾"说明什么问题?依据教学需要,亦可在本实验前补充加热冰块的小实验:在烧杯中放少许冰块加热,直至烧干。
使学生感悟水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
由此导入本实验。
本实验的湿沙亦可换为冰块。
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应做出示范并强调以下几点: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去加热。
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类似模拟造"冰"、造"雨"、造"雪"、造"霜"、造"露"等活动,还应布置到课处活动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课件(共23张PPT)
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 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 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 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 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应用:
①利用升华干燥食品 ②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③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
舞台上喷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空气中吸收 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
我们看到的所谓白雾。
国内首架人 工降雨飞机
能高飞万米
•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常要用到弥漫的 烟雾,这是人造烟雾,这种烟雾实际 上是由下列哪个制造成的呢?(C)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大自然中的物质存在三种状态:
液态
固态
气态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液态
汽
液
化
化
(
(
吸
放
热
热
) 气态)
熔化和凝固
为什么春天冰雪融化
–固态 了,反而感觉更冷了呢
熔
凝
化
固
(
(
吸
放
热
热
)
)
•液态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这两句话包含什 么物态变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 变成固态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_液__化____、_凝__华_____ 、__熔__化___ ;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熔化 ;
物态变化
升华 吸热
教科初中物理八上《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word教案 (1)
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师寄语】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初步认识水的三种物态及其变化。
2.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本节重点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难点是对“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描述。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自学教材P91,完成以下导学案。
1.物质的三种状态包括:………………态、………………态和………………态。
2.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冰是态,除了冰还有………………、雪、雹、窗花、雾凇等;水是态,除了水还有雨、………………、云、雾、哈出的白气、烧开水时水壶冒出的白气等;水蒸汽是态,我们是看不到的。
3.水很容易从一种状态………………为另一种状态。
请举出一例由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的例子:…………………………………………………………………………………………………………………;举出一例由水蒸汽转化为水的例子:……………………………………………………………………………………………………………………………………………………;举出一例由水蒸汽转化为固态水的例子:……………………………………………………………………………………………………………………………………………………。
目标二测量温度自学教材P92-93,完成以下导学案。
1.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叫做温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常见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等。
3.温度计的刻度常以……………………来标注,它的符号是……………………。
物理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读作零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在……………………和……………………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第一节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 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 相结合。 3、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 本节重点是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 本节难点是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 教学时间 环 节 导 入 1 课时 教学准备
·优选间接加热(例如水浴)法,并用两枚温度计同监测试管内外的温度, 调整控制热源加热力度,使内外温差保持在 2~3℃左右。 ·建议学生先做非晶体熔化实验,再做晶体熔化实验。用意有二:前者较易 成功且易理解;能够对后者产生更强列的印象和反差。 ⑤指导学生分工合作,高效安全地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4)在数据处理、讨论交流和评估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应集中于: ①激活学生寻找和比较数据规律的需要。 ②帮助学生回顾数学上描点作图的一般方法及其优点,指导学生在方格纸上 描画物质熔化曲线。 ③热情支持学生的附加探究实验,允许学生重做或部分重做实验,以便扩大 交流和评估成果。 ④为学生提供讨论和评估的必要物质条件,例如,提供视频展台或实物投影 仪,用以展示各组所得熔化曲线和数据记录表格。 ⑤实验结论不宜绝对化。为了达成共识,应组织学生对比分析、总结晶体和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归纳出二者的同异点,总结出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 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加热(吸收热量) 。 (5)得出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后,教师可予以扩展。 ①给出熔点概念。指出熔点是晶体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生活和自然界中, 生产和技术上,许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熔点有关。 ②引导学生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的吸热过程。 ③介绍常见物质的熔点,使学生对之有定性的了解。要求记住冰的熔点。 3.液体的凝固 (1)列举生活、生产、技术上的液体凝固实例。例如,水结成冰,塑料颗粒 熔化后注入钢模冷却凝固成塑料盒,熔融状态下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 (2)凝固过程和凝固曲线。引导学生对比冰(晶体)熔化过程的三个阶段, 采用类比的方法,分析水(液体)凝固过程的三个阶段的吸放热特点和温度 变化特点。要明确:虽然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但两种曲线却具有 不同的物理含义。同时总结归纳出熔融状态下的晶体凝固的两个必要条件: ①达到凝固点;②放出热量。还应对比分析熔融状态下的晶体与非晶体的凝 固过程的异同点。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固液变化的认识。 为了同一目的,建议布置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利用冰箱设计实验,研究 水的凝固过程并画出水的凝固图像。 (3)组织学生综合运用熔化和凝固规律,特别是联系§5.1 自我评价中的屋 檐上冰锥的形成过程,交流讨论教科书有关“火山爆发后”内容,要求学生 做到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推理分析。 熔岩在流淌过程中,将因向周围放热而导致温度不断降低。虽然刚从火 山口喷出时岩浆温度相同,但凝固点(熔点)高的矿物岩浆将首先凝固,这 些凝固的矿物要么沉积下来,要么随未凝固的岩浆向前推移,直到所有岩浆 均在火山口周围依山傍势凝固。基本上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正长石、白云母、石英排列。 (4)凝固曲线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 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 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的形状。 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要求
一、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二、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三、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
教材内容全解
一、水覆盖着地球约 70%的表面,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的文明社会,我们认 识物态变化就是从水开始的。
二、早上经常可以看到荷叶上都有许多露珠,可到中午就不见了,它们去哪了呢? 像这样的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1.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 2.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3.实验探究:酒精灯的使用: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熄 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禁止吹灭;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 即用湿布铺盖。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聚集形成的。 蒸汽机喷出的“白气”是它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聚集形成的。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聚集形成的。 5.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海平面上升原因之一就是南极冰山的熔化。 6.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冰柱是雪先熔化成水,水又凝固成晶莹剔透的冰形成的。 7.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寒冷的冬天放久的冰雕也会逐渐变小,是由于冰直接升华变成了水蒸气。 8.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聚集形成的。 雾凇是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的冰晶。 三、水的三种状态 水的三种状态:雪(冰)、雨(水)、水蒸气。
中考考点对接
1.(2012 年莆田)如图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答案】C 【解析】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可以自由运动。 2.(2012 年北京)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 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
A.大多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体积要缩小 B.固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很大,能保持一定体积和形状 C.液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比固态物质小,分子运动自由,液体具有流动性 D.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密度都要变大 【答案】D 【解析】A、大多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分子间距离变小,体积要缩小,说法正确,不符 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甲、学生排列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学生之间作用力很大,空间小而紧密, 不易被压缩,故对应的是固态;
乙、学生排列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略显不规则,学生之间作用力大,不 易被压缩,故对应的是液态;
丙、学生排列的间距很大,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学生之间作用力极小,几乎没有,容易 被压缩,对应的是气态
B、固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很大,组成固体的分子被束缚在第、固定的位置上,不能自由地 移动,
所以固体能保持一定体积和形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液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比固态物质小,分子运动自由,液体具有流动性,说法正确,不 符合题意; D、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减小,质量不变,从而密度变大,但也有例外,如水, 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 D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例题二】图中三幅图是形象地描述固体分子、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排列情况,甲、乙、丙 三种情况分别对应的是( )
水的物态变化图形: 四、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水
海水 淡水
97.3% 2.7 %
冰河湖泊 地下河
0.017 % 0.625 %
大气水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请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典型例题剖析
0.001 %
【例题一】如图所示,液态的蜡凝固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5.【答案】B 【解析】A、霜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 B、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符合题意; C、湖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不符合题意; 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液态、气态、固态 D.固态、气态、液态 5.下列几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A.霜的形成 B.樟脑丸变小 C.湖水结冰 D.雾的形成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题目要求的是既没有一定的体积又没一定的形状,所以是气态. 2.【答案】C 【解析】A 中汽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故 A 错误; B 中凝固过程放热,升华吸热;故 B 错误; C 中的液化和凝固都放热;故 C 正确; D 中汽化吸热,升华吸热;故 D 错误 3.【答案】C 【解析】A、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容易压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具有流动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一般要变大,但水由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时,体积减小, 故 C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多数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液态、固态、气态 D.固态、气态、液态 【答案】B 【解析】甲图: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分子运动自如;符合气体分子的模型; 乙图:分子排列规则且非常紧密,符合固体分子的排列方式; 丙图: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移动较自由,符合液体分子的模型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瓶子里的气体减少,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分 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下面的气体分子会向上运动,充满整个瓶子.
知识能力提升
1.既没有一定的体积又没有一定形状是物质哪种状态的正确描述( ) A.固体 B.液体
C.气态 D.固、液、气都行 2.以下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 A.汽化、凝固 B.凝固、升华 C.液化、凝固 D.汽化、升华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容易压缩 B.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具有流动性 C.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一定变大 D.多数物质由液态变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4.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 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