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整理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整理复习
一、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我爱阅读,分别编排了《窍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长生果”》四篇课文。
1、《窃读记》一文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省苗粟县,生于日本大阪。
她在北京呆过25年,被她称为“金色年代”,她的作品具有浓重的老北京味。
她的作品有散文集《窗》,短篇小说集《烛心》等。
这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匆匆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和复杂滋味,表达了“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先生进行的访谈的记录。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读书。
本文的课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小苗”指的是张钫,“大树”指的是季羡林。
3、《走遍天下书为侣》本文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特,生于1924年,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认为反复地读一本书 *, * , * ,每一次阅读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以新鲜的比喻来说明了走遍天下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
二、本册书我们学习了一篇以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句子为题的课文是《小桥流水人家》,这组课文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
1、《泊船瓜洲》作者是宋朝王安石,他当时的船停泊在瓜洲,“一水间、只隔”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钟山并不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可以换成到、过、入、满等字,但“绿”字显得更加传神。
“绿”字让我们想到花红柳绿、绿草如茵、绿树红花等描写春天的词语,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首古诗都表达了思乡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但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梅花魂》作者是陈慧英,梅花和竹、松并称“岁寒三友”,和菊、竹、兰、合称“花中四君子”。
“梅花魂”的“魂”是精神的意思,梅花具有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
三、第三组课文编排了四篇说明文,有常识性说明文《鲸》,《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 * ,作者是布封,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
他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
另外两篇说明文是《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
我学到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四、第四组课文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
1、《钓鱼的启示》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气,以事情发展的顺序,回忆记述了“我”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
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得意)→(急切)→(乞求)→(不舍)。
2、《落花生》,作者是落花生,笔名落华生。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述了一家人过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学习花生默默无闻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文章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件事,其中议花生是全文记叙的重点。
3、《珍珠鸟》作者是现代作家冯骥才,这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
课文一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揭示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一个哲理。
五、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第五组课文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进行了综合性学习。
“册”“删”“典”三个字的来历都与人类早期的书籍有关:“册”是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典”是作为典范来遵守的文册;“删”的意思是用刀削去书中的错字。
甲骨文出土的地方。
甲骨文是*多年前我国殷商时代盛行的一种文字。
因这些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成其为甲骨文。
六、第六组课文让我们体会到深深的“父母之爱”,学习了小说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后我被伟大的母爱所感动,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精彩极了”代表的是慈祥的母爱,“糟糕透了”代表的是严历的父爱,这两种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七、第七组课文的主题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1860年10月,英法侵略者入园内,先是抢掠财物,后又放火焚毁了圆明园。
2、《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记叙的是发生在抗日时期的故事,全文的记叙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杀敌、英勇跳崖五个部分。
3、《最后一分钟》是充满激情的现代诗(体裁)。
作者倾述了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我还知道1999 年12月 20 日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日子。
八、第八组课文我们走近一位伟人毛泽东,学习了他的一篇课文《七律·长征》,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 年 10 月,结束于1935 年 10 月。
起点在江西瑞金,终点在甘肃会宁。
历时一年整,行程二万五千里。
诗句中的“透迤”“磅礴”形容山的险峻,这是些现实中的山;而“细浪”“泥丸”是形容山的渺小,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这句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
红军经历的“万水千山”中,作者只举了“千山”中的五岭山脉和乌蒙山,“万水”中的金沙江和大渡河。
1、《开国大典》按照时间和典礼的自然顺序叙述,先讲典礼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然后讲宣告成立,升旗,宣读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1949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新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课内阅读
一、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1、文段选自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2、给文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给文段中的括号加上关联词语。
4、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答: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5、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是什么?
答:儿子在等着我,我一定要去救儿子。
6、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7、听到孩子的喊声后,父亲是怎样的心情?
答:激动,喜悦的心情。
8、儿子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坚持不懈,恪守承诺。
二、五位壮士(矗立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回望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感动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互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文段选自《狼牙山五壮士》。
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英勇跳崖。
2、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掉。
3、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
(改为“被”字句)
答: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被他砸碎了。
(2)、他们的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缩句)
答:脸上露出喜悦。
文中表现声音大的词语是惊天动地,表现英雄气概的词语是顶天立地、气壮山河。
4、“屹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答:不能,屹立指坚定不动摇,更能体现五壮士光辉形象。
而战立没有这个意思。
5、“这声音”指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充分体现出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赞扬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决心。
三、“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cun chun)!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
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yu yue)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ya ya)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gu gu)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用自已喜欢的符号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和品格的句子。
3、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
4、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已的情感的。
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开始他赞
美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中国人的精神最后他希望中国人都有梅花的秉性。
5、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希望作者有梅花的精神。
6、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格的人十分可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人
方志敏,李大钊,岳飞,文天祥。
四、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
1、用“//”给第一自然段分层。
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鲸的形体很大;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十几头大
肥猪作比较,说明了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