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试题

合集下载

平行与相交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平行与相交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平行与相交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平行与相交专项练30题(有答案)1.下列对于线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无数条平行线D.有一条直线长6分米2.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条.A.1B.2C.无数3.下面的图形中,()只有2组平行线.A.B.C.D.4.如果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直线,它们都和第三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不垂直也不平行5.下列各句话中有()句是错误的.(1)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这两条直线的垂足.(3)平行线之间的线段到处相等.(4)两条直线都与另一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A.1B.2C.3D.46.在同一平面内,若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那么这两根小棒()A.相互平行B.相互垂直C.相交7.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最多有()个交点.A.B.1C.28.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展开,折痕()A.相互平行B.相互垂直C.可能相互垂直,也可能相互平行9.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垂直线段,第一条长7厘米,第二条长()A.大于7厘米B.小于7厘米C.等于7厘米10.关于平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线段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11.直线a、b、c在同一平面里,a与b相互垂直,b与c 相互垂直,那么a与c相互(A..垂直B.平行C.平行或垂直12.有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与相交----1))A.相互垂直B.相互平行C.相交13.在同一个平面上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两种都有可能D.A、B两种都不可能.1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_________,也可能_________,互相垂直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_.15.指出左图形中各有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写在括号里,(_________).1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_________,也可以说这两条直__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17.语文课本的封面,相对的两条边是相互_________的,相邻的两条边是相互_________的.18.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_最短.19.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不但相互_________,并且长度_________.2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干系有_________、_________.21.上面有一排字母:TEFNKHXZ有互相垂直线段的字母是_________;有互相平行线段的字母是_________;既有互相垂直,又有互相平行的线段的字母是_________.22.如图,能找到_________组相互垂直的线段.23.两条直线不相交,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_________.24.图中有几组相互垂直的线段?_________组.25.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_________.26.在一张纸上画若干条直线后发现,凡是不平行的,就一定会相交._________.平行与相交----227.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干系可分红哪两类?相交或垂直_________相交或平行_________平行或垂直_________.28.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的垂线._________.29.小猪要过河,它走下面的哪条路最近?这条路有什么特点?30.点A是大象的家,XXX表示河.大象要去河岸边饮水,请设想一条使大象饮水近来的线路图.平行与相交----3参考答案:1.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说法错误,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B、根据互相垂直的含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法正确;C、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无数条平行线,说法错误,应为一条平行线;D、因为直线无限长,所以有一条直线长6分米,说法错误;故选:B.2.按照平行的性质得: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应选:A.3.A、是正六边形,有3组平行线;B、没有平行线;C、有2组平行线;D、是正八边形,有4组平行线;故选:C.4.如图:在同一平面内,p⊥d,k⊥d,所以XXX,故选:B.5.(1)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法错误,应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2)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这两条直线的垂足,说法错误;因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交点叫做垂足;(3)平行线之间的线段处处相等,说法错误,应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4)根据垂直的性质可知:两条直线都与另一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说法错误,前提必须在同一个平面内;故选:D.6.如图所示,,a和b都垂直于c,则a和b平行;应选:A.7.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应选:B.8.由阐发可知: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折痕的干系是可能相互平行,也可能相互垂直;应选:C.9.由阐发可知:两条平行线中可以画无数条垂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都相等,所以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垂直线段,第一条长7厘米,第二条也长7厘米;应选:C.10.因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故A、B错误;应选:C.11.由垂直和平行的特征和性质可知:直线a、b、c在同一平面里,a与b相互垂直,b与c相互垂直,那么a与c互相平行;故选:B.12.根据平行的性质可得:有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故选:B13.由垂直的性质可得: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故选:B.1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互相垂直是一种特殊的相交.15.指出左图形中各有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写在括号里,(9组).如图:平行与相交----4图中的平行线段有:AD∥EF,BD∥EF,DE∥FB,DE∥FC,DF∥AE,DF∥EC,DE∥BC,DF∥AC,EF∥AB;共有9对;故谜底为:9组1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能够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干系有相交、平行两种情形.由阐发得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两种情况.故答案为:平行线;线互相平行;相交;平行17.语文课本的封面,相对的两条边是相互平行的,相邻的两条边是相互垂直的.18.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19.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不但相互平行,并且长度相等.2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干系有相交、平行.21.上面有一排字母:XXX有相互垂直线段的字母是T、E、H;有相互平行线段的字母是E、N、Z、H;既有相互垂直,又有相互平行的线段的字母是E、H.22.如图,能找到8组相互垂直的线段.23.两条直线如果永不相交,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说法错误,前提是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错误.24.图中有几组互相垂直的线段?6组.25.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错误.26.在一张纸上画若干条直线后发现,凡是不平行的,就一定会相交.正确.由分析可知:在一张纸上画若干条直线后发现,凡是不平行的,就必然会相交;故答案为:正确.27.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分成哪两类?相交或垂直×相交或平行√平行或垂直×.28.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正确.29.如图:PC近来,这条路垂直于河对岸的路.30.如图所示:根据垂直线段最短的性质,红色的垂线段就是使大象饮水最近的线路,。

初中数学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道计算题包含答案(专项练习)(综合题)

初中数学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道计算题包含答案(专项练习)(综合题)

初中数学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道计算题包含答案(专项练习)一、解答题(共100题)1、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D,BC的中点,对角线AC分别交BE,DF于点G,H.求证:AG=CH.2、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AB∥CD∥GH,EG平分∠BEF,FG平分∠EFD,求证:∠EGF=90°.3、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如果∠BMN=∠DNF,∠1=∠2,判断MQ与NP关系,并说明理由.4、已知,AC⊥AB,EF⊥BC,AD⊥BC,∠1=∠2,请问AC⊥DG吗?请写出推理过程.5、如图,∠B=42°,∠A+10°=∠1,∠ACD=64°,说明AB∥CD6、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AE∥BC,求∠AFD的度数.7、如图,已知,点在的右侧,的平分线相交于点.探索与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8、已知:如图,∠C=∠1,∠2和∠D互余,BE⊥FD于点G.求证:AB∥CD.9、如图,已知∠1=∠2,∠B=∠C,可推得AB∥CD.请说明理由10、某校要在一块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花草,如图所示,AC=13米、AB=14米、BC=15米,若线段CD是一条引水渠,且点D在边AB上.已知水渠的造价每米150元.问:点D与点C距离多远时,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元?11、如图,点E,C,F,B在同一条直线上,EC=BF,AC∥DF,∠A=∠D.求证:AB=DE.12、如图,∠C=∠1,∠2与∠D互余,BE⊥DF,垂足为G.求证:AB∥CD.13、如图,已知∠1=∠2,DE⊥BC,AB⊥BC,求证:∠A=∠3.证明:∵DE⊥BC,AB⊥BC(已知)∴∠DEC=∠ABC=90°________∴DE∥AB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又∵∠1=∠2________∴∠A=∠3________14、如图,在△ABC中,AC⊥BC,CD⊥AB于点D,试说明:∠ACD=∠B.(提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15、如图,在△ABC中,∠ABC=36°,∠C=64°,AD平分∠BAC,交BC于D,BE⊥AC,交AD、AC于H、E,且DF∥BE.求∠FDC和∠AHB的度数.16、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试说明△EPF为直角三角形.17、小明在学习三角形知识时,发现如下三个有趣的结论: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M为直线AC上一点,ME⊥BC,垂足为E,∠AME的平分线交直线AB于点F.(1)如图①,M为边AC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如图②,M为边AC反向延长线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如图③,M为边AC延长线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2)请就图①、图②、或图③中的一种情况,给出证明.我选图来证明.18、如图,直线AD与AE相交于点A,直线BC分别交AD、AE于点B、C,直线DE分别交AD、AE于点D、E,分别写出图中的两对同位角、两对内错角、两对同旁内角.19、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DE,AC=CE,∠ACD=∠B.求证:ABC≌CDE.20、如图,已知∠1=∠2,∠5=140°,求∠3的度数。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

A. 垂直B. 平行C. 相交D. 重合2.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A. 垂直线B. 平行线C. 相交线D. 重合线3. 直线a和直线b相交,如果a与b的交点是A,那么a和b的交点A叫做()。

A. 交点B. 垂足C. 端点D. 焦点4. 如果直线a和直线b平行,那么a与b之间的距离()。

A. 相等B. 不相等C. 无法确定D. 为零5.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侧的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

A. 平行B. 垂直C. 相交D. 重合二、填空题6.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同位角不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__。

7.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这两条平行线中任意一点到另一条平行线的_________。

8. 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的交角是锐角,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__。

9.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_______。

10. 当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的对顶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__。

三、判断题11.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12. 两条直线相交,它们的交点只有一个。

()13.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14.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15.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不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不平行。

()四、简答题16. 解释什么是平行线,并给出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

17. 描述什么是垂线,并说明垂线的性质。

18. 给出两条直线相交时,同位角、内错角和对顶角的定义。

19. 解释什么是相交线,并描述相交线的性质。

20. 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五、解答题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的方程为y=2x+3,直线l2的方程为y=-x+1。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条不是相交线的特征?A. 相交线在平面内相交于一点B. 相交线可以是曲线C. 相交线相交后形成4个角D. 相交线相交后,对角线相等2. 平行线的定义是什么?A. 永远不会相交的直线B. 相交于一点但不是直线C. 相交于两点的直线D. 永远不会相交的曲线3. 以下哪个条件不能保证两直线平行?A. 同位角相等B. 内错角相等C. 同旁内角互补D. 两条直线相交4.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它们可以形成多少个角?A. 1个B. 2个C. 4个D. 无数个5. 平行线的性质中,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B. 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C. 平行线可以是曲线D. 平行线相交于无穷远处二、填空题6.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中,如果两个角是内错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________。

7.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一个角是锐角,那么它的对角是________。

8. 平行线的性质之一是,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的和为________。

9.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________。

10. 如果两条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夹角是________。

三、简答题11. 解释“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定义,并给出它们在平行线中的性质。

12. 描述如何使用“同位角”来证明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13.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它们形成的角有哪些可能的组合?请列举所有情况。

四、计算题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的方程为 y = 2x + 3,直线L2的方程为 y = -x + 5。

求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15. 如果两条平行线在y轴上的距离为5,且一条直线的方程为 y =3x + 7,求另一条平行线的方程。

五、证明题16. 给定两条直线AB和CD,已知AB平行于CD,且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10。

如果AB上的点E到CD的距离为8,求点E到与AB平行且与CD相交的直线的距离。

中考数学总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1.如图,直线a与直线b被直线c所截,b⊥c,垂足为A,∠1=69∘若使直线b与直线a平行,则可将直线b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 )A.69∘B.49∘C.31∘D.21∘2.下列四个命题中,它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A.如果x=y,那么x2=y2B.直角都相等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D.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等于60∘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OF,OG分别是∠AOC,∠BOD,∠BOC的平分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DOF与∠COG互为余角B.∠COG与∠AOG互为补角C.射线OE,OF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D.射线OE,OG互相垂直4.如图,直线a∥b,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35∘,则∠2等于( )A.45∘B.55∘C.35∘D.65∘5.如图,下列几组角的位置关系是内错角的是( )A.∠1和∠2B.∠3和∠4C.∠2和∠3D.∠1和∠46.如图,ED,CM与AO交于点C,OB,ON与AO交于O点,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2和∠4是同位角;② ∠1和∠3是同位角;③ ∠ACD和∠AOB是内错角;④ ∠1和∠4是同旁内角;⑤ ∠ECO和∠AOB是内错角;⑥ ∠OCD和∠4是同旁内角.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⑤⑥7.如图,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所标注的角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与∠5是同旁内角B.∠1与∠2是邻补角C.∠3与∠5是内错角D.∠2与∠4是对顶角8.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OD若∠AOC=120∘,则∠BOD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二、填空题(共5题,共15分)9.已知∠AOB和∠BOC互为邻补角,且∠BOC:∠AOB=4:1,射线OD平分∠AOB,射线OE⊥OD,则∠BOE=.10.如图,若∠ADE=∠ABC,则DE∥BC,理由是.11.如图,已知∠B=∠D,要使BE∥DF,还需补充一个条件,你认为这个条件应该是.(填一个即可)12.如图,已知∠1=60∘,∠2=60∘,∠3=120∘,则直线a,b,c之间的位置关系为.13.如图,如果∠2=100∘,那么∠1的同位角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3题,共45分)14.如图EF∥AD,AD∥BC,CE平分∠BCF,∠DAC=116∘,∠ACF=20∘求∠FEC的度数.15.如图,已知两条直线DM∥CN,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分别在直线OM,CN上∠C=∠BAD,点E在线段BC上,且DB平分∠ADE.(1) 求证:AB∥CD.(2) 若沿着NC方向平移线段AB,那么∠CBD与∠CED度数之间的关系是否随着AB 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请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化,请确定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16.如图,已知DG⊥BC,AC⊥BC,EF⊥AB,∠1=∠2求证:CD⊥AB.参考答案1. 【答案】D2. 【答案】D3. 【答案】C4. 【答案】B5. 【答案】B6. 【答案】D7. 【答案】C8. 【答案】A9. 【答案】72∘或108∘10. 【答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答案】∠B=∠COE(答案不唯一)12. 【答案】a∥b∥c13. 【答案】80∘14. 【答案】∵EF∥AD,AD∥BC∴EF∥BC.∵AD∥BC∴∠ACB+∠DAC=180∘.∵∠DAC=116∘∴∠ACB=64∘.∵∠ACF=20∘∴∠FCB=∠ACB−∠ACF=44∘.∵CE平分∠BCF∴∠BCE=22∘.∵EF∥BC∴∠FEC=∠ECB.∴∠FEC=22∘.15. 【答案】(1) ∵DM∥CN∴∠BAD=∠NBA∵∠C=∠BAD∴∠C=∠NBA∴AB∥CD.(2) ∵DB平分∠ADE∴∠ADB=∠EDB∵DM∥CN∴∠ADB=∠CBD∴∠CBD=∠EDB∵DM∥CN∴∠CED=∠EDA∵∠EDA=2∠EDB∠CED.∴∠CDB=1216. 【答案】∵DG⊥BC,AC⊥BC(已知)∴∠DGB=∠ACB=90∘(垂直定义)∴DG∥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已知)∴∠1=∠ACD(等量代换)∴EF∥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F=∠AD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F⊥AB(已知)∴∠AEF=90∘(垂直的定义)∴∠ADC=90∘(等量代换)∴CD⊥AB(垂直的定义).。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练习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练习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DE ∥AB ,∠CAE=31∠CAB ,∠CDE=75°,∠B=65°则∠AEB 是 ( ) A .70° B .65° C .60° D .55°1题 2题 3题 4题2.如图所示,∠1的邻补角是( )A.∠BOCB.∠BOE 和∠AOFC.∠AOFD.∠BOC 和∠AOF3.如图所示,内错角共有( )A.4对B.6对C.8对D.10对4.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1)∠1=∠5;(2)∠1=•∠7;(3)∠2+∠3=180°;(4)∠4=∠7,其中能判定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1)、(2)B .(1)、(3)C .(1)、(4)D .(3)、(4)5.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在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A.∠1=∠2B.∠B=∠DCEC.∠3=∠4D.∠D+∠DAB=180°5题 6题7题 8题6.如图,如果AB ∥CD ,则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 )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7.如图,AB ∥CD ,那么∠A ,∠P ,∠C 的数量关系是( )A.∠A+∠P+∠C=90°B.∠A+∠P+∠C=180°C.∠A+∠P+∠C=360°D.∠P+∠C=∠A8.如图,AB ∥CD ,∠ABF=32∠ABE ,∠CDF=32∠CDE ,则∠E ∶∠F 等于( ) A .2:1 B .3:1 C .3:2 D .4:39.如图,AB ⊥EF ,CD ⊥EF ,∠1=∠F=45°,那么与∠FCD 相等的角有( )B DE 1 3 A CF 2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二、填空题:10.观察图中角的位置关系,∠1和∠2是______角,∠3和∠1是_____角,∠1•和∠4是_______角,∠3和∠4是_____角,∠3和∠5是______角.10题11题12题13题11.如图,已知CD ⊥AB 于D ,EF ⊥AB 于F ,∠DGC=105°,∠BCG=75°,则∠1+∠2=____度.12.如图,AB ∥CD ,∠BAE = 120º,∠DCE = 30º,则∠AEC = 度。

中考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复习综合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复习综合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复习综合练习题-附带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对顶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2.如图,直线a∥b,∠1=70°,那么∠2的度数是()A.50°B.60°C.70°D.80°3.如图,下列四个条件中,能判断DF∥AC的是()A.∠AED=∠ACB B.∠EDC=∠DCFC.∠FDC=∠DCE D.∠ECF=∠EDF4.如图,七年级(下)教材第4页给出了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一种方法能说明AB∥DE的条件是()A.∠CAB=∠FDE B.∠ACB=∠DFE C.∠ABC=∠DEF D.∠BCD=∠EFG5.如图,把周长为10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FE,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14 B.12 C.10 D.86.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①∠1=∠4;②∠2=∠4;③∠1=∠3;④∠5=∠4 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7.轩轩准备参加马拉松比赛,得知一段跑道示意图(如图),其中AB∥DE 测得∠EDC=110°,∠ABC=130°则∠BCD的度数为()A.120°B.100°C.240°D.90°8.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硬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二、填空题9.如图,已知AB∥CD ,∠1=130°,则∠2= .10.若∠α与∠β的两边分别平行,且∠α=(x+20)°∠β=(3x−40)°则∠α的度数为. 11.如图,AB∥CD 直线PQ分别交AB CD于点E F FG•是∠EFD的平分线交AB于点G ,若∠FEG=70°那么∠FGB等于.12.如图,DA是∠BDF的平分线∠3=∠4 若∠1=40°∠2=140°则∠CBD的度数为.13.如图,把一块三角板的60°角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2∠2 则∠1= °.三、解答题14.已知:如图,AD⊥BC FG⊥BC.垂足分别为D G.且∠ADE=∠CFG.求证:DE∥AC.15.如图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AOE=40°∠BOC=2∠AOC 求∠DOF.16.如图,AB⊥BF CD⊥BF∠1=∠2.求证:∠3=∠E.17.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交于点C点P为直线AB、CD外一点根据下列语句画图并作答:(1)过点P画PQ//CD交AB于点Q;(2)过点P画PR⊥CD垂足为R;(3)点M为直线AB上一点连接PC连接PM.18.如图所示:(1)若DE//BC∠1=∠3∠CDF=90°求证:FG⊥AB .(2)若把(1)中的题设“DE//BC”与结论“FG⊥AB”对调所得命题是否是真命题?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2.C3.C4.A5.B6.C7.A8.D9.50°10.70°或50°11.125º12.70°13.8014.证明:∵AD⊥BC FG⊥BC且∠ADE=∠CFG∴∠C+∠CFG=90°∠BDE+∠ADE=90°∴∠BDE=∠C∴DE∥AC.15.解:设∠AOC=x°则∠BOC=(2x)°.因为∠AOC与∠BOC是邻补角所以∠AOC+∠BOC=180°所以x+2x=180解得x=60所以∠AOC=60°.因为∠DOF与∠EOC是对顶角所以∠DOF=∠EOC=∠AOC-∠AOE=60°-40°=20°16.证明:如图所示:∵AB⊥BF CD⊥BF∴∠ABD=∠CDF=90°∴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DGF∵∠1=∠2∴∠2=∠DGF(等量代换)∴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7.(1)解: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直线PQ即为所求;(2)解:如图所示垂线段PR即为所求;(3)解:如图所示线段PC、PM即为所求.18.(1)解:∵DE//BC(已知)∴∠1=∠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3(已知)∴∠2=∠3(等量代换)∴DC//FG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FG=∠FDC=90°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G⊥AB .(垂直的定义);(2)解:是真命题理由如下:∵FG⊥AB(已知)∴∠BFG=90°=∠FDC∴DC//FG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已知)∴∠1=∠2 .(等量代换)∴DE//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doc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doc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B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它们一定平行B.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一定垂直C.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永不相交D.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一定平行答案:C3.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是:A. 相交B. 平行C. 垂直D. 无法确定答案:B4. 两条直线相交,交点处的夹角为90°,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是:A. 相交B. 平行C. 垂直D. 重合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且交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____。

答案:平行2.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它们是____。

答案:平行3.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是____。

答案:平行4.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互补,同旁内角和为____。

答案:180°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且∠AOB=∠COD=90°,求证:AB∥CD。

证明:因为∠AOB=∠COD=90°,所以AB⊥OB,CD⊥OD。

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所以AB∥CD。

2. 已知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于点P,且l1∥l3,l2∥l4,求证:l3与l4相交。

证明:因为l1∥l3,l2∥l4,所以∠l1P=∠l3P,∠l2P=∠l4P。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l3∥l1,l4∥l2。

又因为l1与l2相交,所以l3与l4相交。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在同一平面内,直线m与直线n相交,交点为O。

已知∠1=45°,求∠2的度数。

答案:∠2=180°-45°=135°2. 已知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c与直线a相交于点A,且∠BAC=60°,求∠ABC的度数。

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共3小题)1.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A.3个 B.2个 C.1个 D.0个3.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6对 B.8对 C.10对D.12对二.填空题(共4小题)4.一块长方体橡皮被刀切了3次,最多能被分成块.5.如图,P点坐标为(3,3),l1⊥l2,l1、l2分别交x轴和y轴于A点和B点,则四边形OAPB的面积为.6.如图,直线l1∥l2,∠1=20°,则∠2+∠3=.7.将一副学生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43小题)8.已知: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F,E,EM平∠FED,AB∥CD,H,P分别为直线AB和线段EF上的点.(1)如图1,HM平分∠BHP,若HP⊥EF,求∠M的度数.(2)如图2,EN平分∠HEF交AB于点N,NQ⊥EM于点Q,当H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探究∠FHE与∠EN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9.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只有三个交点,那么,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一般地,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说明理由.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0°,求∠BOD的度数.(2)若∠EOC:∠EOD=4:5,求∠BOD的度数.11.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0,OA⊥OB,且OC平分∠AOF,(1)若∠AOE=40°,求∠BOD的度数;(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和∠BOD有何关系?12.如图1,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00°.(1)若∠ADQ=130°,求∠BED的度数;(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3.如图,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6°(1)求∠2的度数(2)若∠3=19°,试判断直线n和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和l1、l2分别交于点A、B、C、D,点P 在直线l3或l4上且不与点A、B、C、D重合.记∠AEP=∠1,∠PFB=∠2,∠EPF=∠3.(1)若点P在图(1)位置时,求证:∠3=∠1+∠2;(2)若点P在图(2)位置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15.如图,已知AB∥PN∥CD.(1)试探索∠ABC,∠BCP和∠CP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C=42°,∠CPN=155°,求∠BCP的度数.16.如图,AD∥BC,∠EAD=∠C,∠FEC=∠BAE,∠EFC=50°(1)求证:AE∥CD;(2)求∠B的度数.17.探究题:(1)如图1,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直线CD有什么位置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若将点E移至图2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4)若将点E移至图3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5)在图4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直接写出结论.18.如图1,AB∥CD,在AB、CD内有一条折线EPF.(1)求证:∠AEP+∠CFP=∠EPF.(2)如图2,已知∠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试探索∠EPF与∠EQF之间的关系.(3)如图3,已知∠BEQ=∠BEP,∠DFQ=∠DFP,则∠P与∠Q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4)已知∠BEQ=∠BEP,∠DFQ=∠DFP,有∠P与∠Q的关系为.(直接写结论)19.如图所示,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20.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70°,∠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15°,若设∠AOE=x°.①则∠EOF=.(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求∠AOC的度数.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AOC=75°,OE把∠BOD分成两个角,且∠BOE:∠EOD=2:3.(1)求∠EOB的度数;(2)若OF平分∠AOE,问:OA是∠COF的角平分线吗?试说明理由.2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72°,射线OE在∠BOD的内部,∠DOE=2∠BOE.(1)求∠BOE和∠AOE的度数;(2)若射线OF与OE互相垂直,请直接写出∠DOF的度数.2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且∠EOC:∠EOD=2:3.(1)求∠BOD的度数;(2)如图2,点F在OC上,直线GH经过点F,FM平分∠OFG,且∠MFH﹣∠BOD=90°,求证:OE∥GH.2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COF=90°.(1)若∠BOE=70°,求∠AOF的度数;(2)若∠BOD:∠BOE=1:2,求∠AOF的度数.26.几何推理,看图填空:(1)∵∠3=∠4(已知)∴∥()(2)∵∠DBE=∠CAB(已知)∴∥()(3)∵∠ADF+ =180°(已知)∴AD∥BF()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30°,求∠AOC的度数.28.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DCE的平分线CF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29.看图填空,并在括号内注明说理依据.如图,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AE与BF平行吗?解:因为∠1=35°,∠2=35°(已知),所以∠1=∠2.所以∥().又因为AC⊥AE(已知),所以∠EAC=90°.()所以∠EAB=∠EAC+∠1=125°.同理可得,∠FBG=∠FBD+∠2=°.所以∠EAB=∠FBG().所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0.已知如图所示,∠B=∠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EAC=∠B+∠C,且AD平分∠EAC,试说明AD∥BC的理由.3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为,∠BOE的邻补角为;(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32.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交CD 于点F(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求证:∠PFD﹣∠AEM=90°;(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33.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所以a∥c.()又因为∠2+∠3=180°(已知)∠3=∠6()所以∠2+∠6=180°,()所以a∥b.()所以b∥c.()34.已知:如图,AB∥CD,FG∥HD,∠B=100°,FE为∠CEB的平分线,求∠EDH的度数.35.已知:如图,AB∥CD,FE⊥AB于G,∠EMD=134°,求∠GEM的度数.36.如图,∠B和∠D的两边分别平行.(1)在图1 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在图2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2)用一句话归纳的命题为:;并请选择图1或图2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3)应用: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互相平行,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求这两个角的度数.37.已知AD∥BC,AB∥CD,E为射线BC上一点,AE平分∠BAD.(1)如图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求证:∠BAE=∠BEA.(2)如图2,当点E在线段BC延长线上时,连接DE,若∠ADE=3∠CDE,∠AED=60°.①求证:∠ABC=∠ADC;②求∠CED的度数.38.如图,已知a∥b,ABCDE是夹在直线a,b之间的一条折线,试研究∠1、∠2、∠3、∠4、∠5的大小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9.如图,AB∥DC,增加折线条数,相应角的个数也会增多,∠B,∠E,∠F,∠G,∠D之间又会有何关系?40.已知直线AB∥CD,(1)如图1,点E在直线BD上的左侧,直接写出∠ABE,∠CDE和∠BE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点E在直线BD的左侧,BF,DF分别平分∠ABE,∠CDE,直接写出∠BFD和∠BED的数量关系是.(3)如图3,点E在直线BD的右侧BF,DF仍平分∠ABE,∠CDE,那么∠BFD和∠BE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41.(1)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3=2∠1,∠2=155°,求∠4的度数.(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求∠AOF 的度数.42.如图,已知CD⊥DA,DA⊥AB,∠1=∠2.试说明DF∥AE.请你完成下列填空,把解答过程补充完整.解:∵CD⊥DA,DA⊥AB,∴∠CDA=90°,∠DAB=90°.()∴∠CDA=∠DAB.(等量代换)又∠1=∠2,从而∠CDA﹣∠1=∠DAB﹣.(等式的性质)即∠3=.∴DF∥AE.().43.如图1,AB∥CD,EOF是直线AB、CD间的一条折线.(1)说明:∠O=∠BEO+∠DFO.(2)如果将折一次改为折二次,如图2,则∠BEO、∠O、∠P、∠PFC会满足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若将折线继续折下去,折三次,折四次…折n次,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请写出你的结论.44.如图,已知∠1=60°,∠2=60°,∠MAE=45°,∠FEG=15°,EG平分∠AEC,∠NCE=75°.求证:(1)AB∥EF.(2)AB∥ND.45.如图,∠E=∠1,∠3+∠ABC=180°,B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DF∥AB.46.已知,直线AB∥CD,E为AB、CD间的一点,连结EA、EC.(1)如图①,若∠A=30°,∠C=40°,则∠AEC=.(2)如图②,若∠A=100°,∠C=120°,则∠AEC=.(3)如图③,请直接写出∠A,∠C与∠AEC之间关系是.47.如图,已知AB∥CD,EF⊥AB于点G,若∠1=30°,试求∠F的度数.48.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学知识,只要同学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图两幅图都是由同一副三角板拼凑得到的:(1)请你计算出图1中的∠ABC的度数.(2)图2中AE∥BC,请你计算出∠AFD的度数.4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对折,延长DE交BF于点G,若∠EFG=50°,求∠1,∠2的度数.50.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1)图中和AB平行的线段有哪些?(2)图中和AB垂直的直线有哪些?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分析】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与另一条一定也垂直.再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知L1与L8的位置关系是平行.【解答】解:∵l2∥l3,l3⊥l4,l4∥l5,l5⊥l6,l6∥l7,l7⊥l8,∴l2⊥l4,l4⊥l6,l6⊥l8,∴l2⊥l8.∵l1⊥l2,∴l1∥l8.故选A【点评】灵活运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A.3个 B.2个 C.1个 D.0个【分析】由OE⊥AB,OF⊥CD可知:∠AOE=∠DOF=90°,而∠1、∠AOF都与∠EOF互余,可知∠1=∠AOF,因而可以转化为求∠1和∠AOF的余角共有多少个.【解答】解:∵OE⊥AB,OF⊥CD,∴∠AOE=∠DOF=90°,即∠AOF+∠EOF=∠EOF+∠1,∴∠1=∠AOF,∴∠COA+∠1=∠1+∠EOF=∠1+∠BOD=90°.∴与∠1互为余角的有∠COA、∠EOF、∠BOD三个.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初中数学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道选择题包含答案(专项练习)(历年真题)

初中数学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道选择题包含答案(专项练习)(历年真题)

初中数学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道选择题包含答案(专项练习)一、选择题(共100题)1、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A.25°B.45°C.35°D.30°2、如图,已知AB∥FE且AB=FE,要证明△ABC≌△EFD,需补充条件( )A.BC=FDB.AD=CEC.CD=DOD.AE=EA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二象限,点的坐标是,与关于y轴对称,再将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 B. C. D.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CD,∠BOE=54° ,则∠AOC等于()A.54°B.46°C.36°D.26°5、如图,AB∥CD,CB平分∠ABD.若∠C=40°,则∠D的度数为()A.90°B.100°C.110°D.120°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C在直线b上,若直线a∥b,∠1=34°,则∠2的度数为( )A.26°B.28°C.34°D.36°7、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DC,则∠1=∠2B.若AD∥BC,则∠3=∠4C.若∠1=∠2,则AB∥DCD.若∠2+∠3+∠A=180°,则AB∥DC8、如图,∠1与∠2是同位角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9、如图所示,点在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的是()A. B. C. D.10、如图,直线a∥b,将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置于直线b上,若∠1=28°,则∠2的度数是()A.62°B.108°C.118°D.152°11、如图,在△ABC中,AB=AC,DE∥BC,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D=AEB.DB=ECC.∠ADE=∠CD.DE= BC12、如图.在▱ABCD中,AB=6、AD=9,∠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DC的延长线于点F, BG⊥AE,垂足为G,若BG=4,则△CEF的面积是( )A.2B.C.3D.413、下列语句: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作弧,两条弧相交于点G,作射线AG交CD于点H.若∠C=140°,则∠AHC的度数是( )A.20°B.25°C.30°D.40°15、如图,C、D分别为EA、EB的中点,∠E=30°,∠1=110°,则∠2的度数为()A.80°B.90°C.100°D.110°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ABC经过平移得到△A′B′C′,若A(1,m),B(4,2),点A的对应点A′(3,m+2),则点B对应点B′的标为()A.(6,5)B.(6,4)C.(5,m)D.(6,m)17、如图,已知AB∥CD,∠1=56°,则∠2的度数是()A.34°B.56°C.65°D.124°18、如图,四边形中,,点是的中点,连接、,,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 ;② 平分,其中正确;③ ;④ ;⑤ S四边形ABCD的有()A.3个B.2个C.5个D.4个19、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1=∠2B.∠3=∠4C.∠5=∠6D.∠2=∠320、如图,DE∥BC,EF∥AB,图中与∠BFE互补的角共有()A.3个B.2个C.5个D.4个2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110°,则∠2等于()A.70°B.75°C.80°D.85°22、若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相互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不能确定23、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使点A在DE上,BC∥DE,∠C=45°,∠D=30°,则∠ABD的度数为()A.10°B.15°C.20°D.25°24、如图,,,则()A. B. C. D.25、下列图形中,由如图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图形是()A. B. C. D.26、如图,已知A(3,1)与B(1,0),PQ是直线上的一条动线段且(Q在P的下方),当AP+PQ+QB最小时,Q点坐标为()A.(,)B.(,)C.(0,0)D.(1,1)27、如图,在Rt△ABC中,∠BAC=90°,AB=6,AC=8,P是斜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EF与AP相交于点O,则OF的最小值为()A.4.8B.1.2C.3.6D.2.428、如图,等腰中,,,顶点A,B分别在,上,且,已知,则的度数为()A. B. C. D.29、如图, 于点, 于点, 于点, 则以下四条线段、、和最短的是()A. B. C. D.30、下列说法错误的结论有()( 1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是相交,垂直,平行;(3)若∠A与B∠互补,则互余,(4)同位角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31、如图,已知,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32、下列四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内错角相等B.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这两个角是邻补角 C.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3、如图∠1=∠2,∠3=∠4,∠AOF=∠AOB=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OC是∠DOF的平分线B.∠4是∠AOC的余角C.∠2的余角是∠EOFD.∠3的补角是∠BOD34、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则∠ABC=()A.73°B.56°C.68°D.146°35、下列图形中,线段AD的长表示点A到直线BC距离的是()A. B. C. D.36、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A.68°B.56°C.28°D.34°37、如图所示,∠BAC=90°,AD⊥BC于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①AB⊥AC;②AD与AC互相垂直; ③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④点D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度; ⑤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 ⑥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⑦AD>BD.A.2个B.4个C.7个D.0个3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1与∠2是邻补角B.∠1与∠3是对顶角C.∠2与∠4是同位角D.∠3与∠4是内错角39、如图,已知AB∥CD,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A.2个B.3个C.4个D.5个40、下列著名商标设计中,请选出与其他三个设计方法不同的一个是()A. B. C.D.41、如图,AB∥DE,FG⊥BC于F,∠CDE=40°,则∠FGB=()A.40°B.50°C.60°D.70°42、如果∠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则∠2与∠4的数量关系是()A.∠2=∠4B.∠2<∠4C.∠2>∠4D.无法判断43、如图所示,AB∥CD,BC平分∠ABD,若∠C=40°,则∠D的度数为()A.90°B.100°C.110°D.120°4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长度为 5cm、2cm 和 3cm 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B. 的平方根是±3C.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45、在平面内,将一个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在一组平行线上,若,则∠2的度数是()A.35°B.40°C.45°D.50°46、如图,将沿BC方向平移1 得到,若的周长为8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8B.9C.10D.1147、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3=∠4B.∠1=∠2C.∠B=∠DCED.∠B+∠BCD=180°48、如图,在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A.∠ABD=∠BDCB.∠3=∠4C.∠BAD+∠ABC=180° D.∠1=∠249、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对于下列命题:①b﹣2a=0;②abc<0;③4a+2b+c<0;④8a+c>0.其中正确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50、如图,△ABC沿着由点B到点E的方向,平移到△DEF,已知BC=5.EC=3,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2B.3C.5D.751、如图,点C在∠AOB的边OA上,用尺规作出了CP∥OB,作图痕迹中,是()A.以点C为圆心、OD的长为半径的弧B.以点C为圆心、DM的长为半径的弧C.以点E为圆心、DM的长为半径的弧D.以点E为圆心、OD的长为半径的弧52、数轴上一点A表示﹣3,若将A点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则此时A 点表示的数是()A.﹣1B.﹣2C.﹣3.D.153、如图,直线a∥b,若∠1=120°,则∠2等于()A.60°B.80°C.120°D.150°54、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BD折叠,得到△BC′D,C′D与AB交于点E.若∠1=35°,则∠2的度数为()A.20°B.30°C.35°D.55°55、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BAD+∠ADC=180°,所以AB∥CDB.因为AB∥CD,所以∠BAC=∠ACDC.因为∠ABD=∠CDB,所以AD∥BCD.因为AD∥BC,所以∠BCA=∠DAC56、如图是运动员冰面上表演的图案,下列四个选项中,能由原图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57、如图,在△ABC中,AB=AC,D、E两点分别在AC、BC上,BD是∠ABC的平分线,DE∥AB,若BE=5cm,CE=3cm,则△CDE的周长是()A.15cmB.13cmC.11cmD.9cm58、如图,∠1+∠B=180°,∠2=45°,则∠D的度数是()A.25°B.45°C.50°D.65°59、如图,BD平分∠ABC,若∠1=∠2,则( )A.AB∥CDB.AD∥BCC.AD=BCD.AB=CD60、下列语句: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1、如图,直线a∥b,c∥d,∠1=56°,则∠2等于()A.56°B.112°C.124°D.134°62、如图,在△ABC中,∠CAB=70º,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DE的位置,连接EC,满足EC∥AB, 则∠BAD的度数为()A.30°B.35°C.40°D.50°63、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36°,则∠2 的度数为( )A.14°B.36°C.30°D.24°64、如图,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A在直线DE上,且BC∥DE,则∠DAB等于()A.30°B.45°C.60°D.90°65、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已知∠ADE=65°,则∠CFE的度数为()A.60°B.65°C.70°D.75°66、如图所示,已知直线BF、CD相交于点O,∠D=40°,下面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正确的是()A.当∠C=40°时,AB∥CDB.当∠A=40°时,AC∥DEC.当∠E=120°时,CD∥EFD.当∠BOC=140°时,BF∥DE67、如图,已知AB∥CD,∠A=70°,则∠1度数是( )A.70°B.100°C.110°D.13068、如图,已知a∥b,∠1=130°,∠2=90°,则∠3=()A.130°B.140°C.150°D.160°69、下列说法错误的共有()个.①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⑤等角的补角相等.A.0B.1C.2D.370、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110°,∠2=40°,则∠3=()A.40°B.50°C.60°D.70°71、把一块直尺与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34°,则∠2的度数为()A.114°B.124°C.116°D.126°72、如图,有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A.30°B.25°C.20°D.15°73、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交AB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若∠A=54°,∠B=46°.则∠CDE的大小为()A.45°B.40°C.39°D.35°74、如图,已知∠1=∠2,∠3=80°,则∠4=()A.50°B.60°C.70°D.80°75、如图,将正方形网格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经过平移后得到,若上一点平移后对应点为,点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对应点为,则点的坐标为()A. B. C. D.76、直线a∥b,直角三角形如图放置,若∠1+∠A=65°,则∠2的度数为()A.15°B.20°C.25°D.30°77、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三条边上的点,EF∥AC,DF∥AB,∠B=45°,∠C=60°.则∠EFD=()A.80°B.75°C.70°D.65°78、如图,四边形ABCD中,点E是BC边上一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AB∥DC,则∠B=∠CB.若∠A+∠2=180°,则AB∥DCC.若∠B+∠1=180°,则AB∥DED.若AD∥BC,则∠2=∠179、如图,,交于点,,,则的度数为()A. B. C. D.80、如图,直线∥ ,,,则()A. B. C. D.81、如图□ 的对角线交于点,,,则的度数为()A.50°B.40°C.30°D.20°82、如图,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AB∥CD,∴∠ABC+∠C=180°B.∵∠1=∠2,∴AD∥BC C.∵AD∥BC,∴∠3=∠4 D.∵∠A+∠ADC=180°,∴AB∥CD83、如图,把一副三角尺叠放在一起,若AB∥CD,则∠1的度数是()A.75°B.60°C.45°D.30°84、如图,直线∥ ,AB=BC,CD⊥AB于点D,若∠DCA=25°,则∠1的度数为()A.70°B.65°C.60°D.55°85、如图所示,将△PQR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顶点P平移后的坐标是()A.( - 2, - 4)B.( - 2,4)C.(2, - 3)D.( - 1, - 3)86、如右图,下列条件中:⑴∠B+∠BCD=180°;⑵∠1=∠2;⑶∠3=∠4;⑷ ∠B=∠5;能判定AB∥CD的条件个数有()A.1B.2C.3D.487、小明在操场上从A点出发,先沿南偏东30°方向走到B点,再沿南偏东60°方向走到C点.这时,∠ABC的度数是()A.120°B.135°C.150°D.160°88、如图,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40°,∠AOB=75°.则∠C等于()A.40°B.65°C.75°D.115°89、设a,b,c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线段,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若a⊥c,b⊥c,则a∥bB.若a∥c,b∥c,则a∥bC.若a⊥b,b⊥c,则a⊥cD.若a∥b,b⊥c,则a⊥c90、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是三角形内的任意一点,PD∥AB,PE∥BC,PF∥AC,若△ABC的周长为36,则PD+PE+PF=()A.12B.8C.4D.391、如图,∠BAC=90°,AD⊥BC,则下列的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①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②线段AC是点C到AB的垂线段;③线段AD是点D到BC的垂线段;④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A.1个B.2个C.3个D.4个92、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直线y=2x﹣1与直线y=2x+3一定互相平行D.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93、下列四幅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1)、(2)B.(3)、(4)C.(1)、(2)、(3)D.(2)、(3)、(4)94、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的是()A.∠BAD=∠ADGB.∠GCE=∠AEFC.∠GDH+∠DHF=180°D.∠FE B+∠GCE=180°95、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若∠1=47°,则∠2=()A.40°B.43°C.45°D.47°96、如图,已知l1∥l2∥l3∥l4,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相等.若等腰直角的三个顶点分别在三条平行直线上,则∠α的正弦值是()A. B. C. D.97、如图,由AB∥CD,可以得到()A.∠1=∠4B.∠2=∠3C.∠1=∠2D.∠3=∠498、如图,AB∥CD,CD∥EF,则∠BCE等于( )A.∠2-∠1B.∠1+∠2C.180°+∠1-∠2D.180°-∠1+∠299、如图,BA//DE,∠B=30°,∠D=40°,则∠C的度数是()A.10°B.35°C.70°D.80°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⑤P是直线a外一点,A、B、C分别是a上的三点,PA=1,PB=2,PC=3,则点P到直线a的距离一定是1.A.1个B.2个C.3个D.4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0题)1、C2、B3、B4、C5、B6、A7、D8、D9、B11、D12、A13、C14、A15、A16、B17、B18、D19、D20、D21、A22、C23、B24、A25、C26、A27、D28、D29、C30、C31、B32、C33、B35、A36、B37、B38、D39、A40、A41、B42、A43、B44、C45、A46、C47、A48、A49、B50、A51、C52、B53、A54、A55、C56、C57、B59、B60、C61、62、C63、D64、C65、B66、D67、C68、B69、C70、D71、B72、B73、B74、D75、A76、C77、B78、D79、B80、B82、C83、A84、B85、A86、C87、C88、B89、C90、A91、C92、D93、A94、C95、B96、A97、A98、C99、C 100、B。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在平面上,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称为()。

A. 平行线B. 垂直线C. 相交线D. 对称线答案:B. 垂直线2. 单选题: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B. 相交线永远不会平行C. 平行线和相交线可以同时存在D. 平行线和相交线不能同时存在答案:C. 平行线和相交线可以同时存在3. 多选题:判断下列述句是否正确。

1) 平行线没有交点。

2) 相交线可以有无数个交点。

3) 两条垂直线的交点一定是直角。

A. 正确的有1)、2)、3)B. 正确的有1)、3)C. 正确的有2)、3)D. 正确的只有3)答案:B. 正确的有1)、3)4. 填空题: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度。

答案:90度5. 判断题:两条平行线的夹角为180度。

答案:错误6. 判断题:两条相交直线一定不平行。

答案:正确7. 计算题:已知直线L1与直线L2互相垂直,L1的斜率为2,过点(1,3)的直线L2的斜率为()。

答案:-1/28. 计算题:已知直线L1过点(1,2)且斜率为3/4,直线L2与L1平行且过点(3,5),求直线L2的斜率。

答案:3/49. 解答题:请解释什么是相交线和平行线,并举例说明。

答案:相交线是指两条直线或线段在平面上有唯一一点相交。

例如,在平面上有两条直线,一条通过点A和点B,另一条通过点C和点D,如果点A与点C不重合并且点B与点D不重合,则这两条直线相交于点E。

平行线是指在平面上没有任何交点的两条直线。

例如,在平面上有一条直线通过点A和点B,另一条直线通过点C和点D,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任何一点相交,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10. 解答题:如何通过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答案: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即斜率相同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的乘积为-1,即斜率之积为-1的两条直线是垂直线。

总结:在平面几何中,相交线是指两条直线或线段在平面上有唯一一点相交,平行线是指在平面上没有任何交点的两条直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解:①符合对顶角的性质,故本小题正确;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本小题错误;③符合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故本小题正确;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本小题错误.故选B.2.如图,若AB∥CD,则∠α、∠β、∠γ之间关系是()A.∠α+∠β+∠γ=180°B.∠α+∠β﹣∠γ=360°C.∠α﹣∠β+∠γ=180°D.∠α+∠β﹣∠γ=180°【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如图,作EF∥AB,∵AB∥CD,∴EF∥CD,∵EF∥AB,∴∠α+∠AEF=180°,∵EF∥CD,∴∠γ=∠DEF,而∠AEF+∠DEF=∠β,∴∠α+∠β=180°+∠γ,即∠α+∠β-∠γ=180°.故选:D .3.如图,已知ABC ∆,若AC BC ⊥,CD AB ⊥,12∠=∠,下列结论:①//AC DE ;②3A ∠=∠;③3EDB ∠=∠;④2∠与3∠互补;⑤1B ∠=∠,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 ∥DE ,根据垂直定义得出∠ACB=∠CDB=∠CDA=9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详解】∵∠1=∠2,∴AC ∥DE ,故①正确;∵AC ⊥BC ,CD ⊥AB ,∴∠ACB=∠CDB=90°,∴∠A+∠B=90°,∠3+∠B=90°,∴∠A=∠3,故②正确;∵AC ∥DE ,AC ⊥BC ,∴DE ⊥BC ,∴∠DEC=∠CDB=90°,∴∠3+∠2=90°(∠2和∠3互余),∠2+∠EDB=90°,∴∠3=∠EDB ,故③正确,④错误;∵AC ⊥BC ,CD ⊥AB ,∴∠ACB=∠CDA=90°,∴∠A+∠B=90°,∠1+∠A=90°,∴∠1=∠B ,故⑤正确;即正确的个数是4个,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定义,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已知正五边形ABCDE ,AF ∥CD ,交DB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A 的度数是( )A .28°B .30°C .38°D .3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DFA=∠CDB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CDB 的度数从而得到∠DFA 的度数.【详解】 解:∠C=(52)1801085︒-⨯=,且CD=CB , ∴∠CDB=∠CBD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C+∠CDB+∠CBD=180°∴∠CDB+∠CBD=180°-∠C =180°-108°=72°∴∠CDB==∠CBD=72362︒︒= 又∵AF ∥CD∴∠DFA=∠CDB=3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正n 边形的内角读数为(2)180n n-⨯.5.下列结论中:①若a=b a b ;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c ,则a ⊥c ;③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33(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解:①若a=b 0≥a b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 ⊥b,b//c ,则a ⊥c ,正确③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33正确的个数有②④两个6.如图,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因为∠1=∠2,所以c∥d B.因为∠3=∠4,所以c∥dC.因为∠1=∠3,所以a∥b D.因为∠1=∠4,所以a∥b【答案】C【解析】分析:由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得出A、B、C正确,D错误;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因为∠1=∠2,所以c∥d,故正确;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因为∠3=∠4,所以c∥d,故正确;因为∠1和∠3的位置不符合平行线的判定,故不正确;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因为∠1=∠4,所以a∥b,故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如图所示,b∥c,a⊥b,∠1=130°,则∠2=().A.30°B.40°C.50°D.60°【答案】B【解析】【分析】证明∠3=90°,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4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反向延长射线a交c于点M,∵b∥c,a⊥b,∴∠3=90°,∵∠1=90°+∠4,∴130°=90°+∠4,∴∠4=40°,∴∠2=∠4=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8.下列五个命题:①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平方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两个无理数的和可以是无理数也可以是有理数,进行判断即可.【详解】①正确;②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②错误;③正确;④反例:两个无理数π和-π,和是0,④错误;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实数,平面内直线的位置;牢记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理解概念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对顶角互补C.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D .如果点P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点P 在直线y x =-的图像上.【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对A 、C 进行判断;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对B 进行判断;根据直角坐标系下点坐标特点对D 进行判断.【详解】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A 是假命题;B .对顶角相等,故B 是假命题;C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C 是假命题;D .如果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点P 在直线y x =-的图像上,故D 是真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真命题与假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利用了平行线性质、对顶角性质、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特点等知识点.10.如图,11,,33AB EF ABP ABC EFP EFC ∠=∠∠=∠∥,已知60FCD ∠=︒,则P ∠的度数为( )A .60︒B .80︒C .90︒D .100︒【答案】B【解析】【分析】 延长BC 、EF 交于点G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180ABG BG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平角的性质得60180120EFC FCD BGE BGE BCF FCD =+=︒+=︒-=︒∠∠∠∠,∠∠,最后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延长BC 、EF 交于点G∵//AB EF∴180ABG BGE +=︒∠∠∵60FCD ∠=︒∴60180120EFC FCD BGE BGE BCF FCD =+=︒+=︒-=︒∠∠∠∠,∠∠∵11,33ABP ABC EFP EFC ∠=∠∠=∠ ∴360P PBC BCF PFC =︒---∠∠∠∠2236012033ABG EFC =︒---︒∠∠ ()223606012033ABG BGE =︒--︒+-︒∠∠ 223604012033ABG BGE =︒--︒--︒∠∠ ()22003ABG BGE =︒-+∠∠ 22001803=︒-⨯︒ 80=︒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角的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下列图形中线段PQ 的长度表示点P 到直线a 的距离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得PQ ⊥a ,P 到a 的距离是PQ 垂线段的长,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题关键.12.如图,在△ABC中,AB=AC,∠A=36°,D、E两点分别在边AC、BC上,BD平分∠ABC,DE∥AB.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B=AC,∠A=36°,∴∠ABC=∠C=72°,∵BD平分∠ABC,∴∠ABD=∠DBC=36°,∴∠BDC=180°﹣36°﹣72°=72°,∵DE∥AB,∴∠EDB=∠ABD=36°,∴∠EDC=72°﹣36°=36°,∴∠DEC=180°﹣72°﹣36°=72°,∴∠A=∠ABD,∠DBE=∠BDE,∠DEC=∠C,∠BDC=∠C,∠ABC=∠C,∴△ABC、△ABD、△DEB、△BDC、△DEC都是等腰三角形,共5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由已知条件利用相关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BCD =95°,AB ∥DE ,则∠α与∠β满足( )A .∠α+∠β=95°B .∠β﹣∠α=95°C .∠α+∠β=85°D .∠β﹣∠α=85°【答案】D【解析】【分析】 过点C 作CF ∥AB ,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进行推理证明即可.【详解】解:过点C 作CF ∥AB∵AB ∥DE ,CF ∥AB∴AB ∥DE ∥CF∴∠BCF=∠α∠DCF+∠β=180°∴∠BCD =∠BCF +∠DCF∴∠α+180°-∠β=95°∴∠β﹣∠α=8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4.如图,直线//a b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90︒∠=C )按所示摆放.若180︒∠=,则2∠的大小是( )A .80︒B .75︒C .55︒D .35︒【答案】C【解析】【分析】 先根据//a b 得到31∠=∠,再通过对顶角的性质得到34,25∠=∠∠=∠,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给图中各角标上序号,如图所示:∵//a b∴318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4,25∠=∠∠=∠(对顶角相等),∴251804180804555A ∠=∠=︒-∠-∠=︒-︒-︒=︒.故C 为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熟练掌握直线平行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1B ∠=∠,2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①//AD BC ;②B D ∠=∠;③//AB CD ;④2180B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1=∠B可判断AD∥BC,再结合∠2=∠C可判断AB∥CD,其余选项也可判断.【详解】∵∠1=∠B∴AD∥BC,①正确;∴∠2+∠B=180°,④正确;∵∠2=∠C∴∠C+∠B=180°∴AB∥CD,③正确∴∠1=∠D,∴∠D=∠B,②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的证明和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AD∥BC推导出∠B+∠2=180°,为证AB∥DC 作准备.16.如图,DE∥BC,BE平分∠ABC,若∠1=70°,则∠CBE的度数为()A.20°B.35°C.55°D.7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BC=7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DE∥BC,∴∠1=∠ABC=70°,∵BE平分∠ABC,∴1352CBE ABC∠=∠=︒,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4)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互补的角互为邻补角.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1)应强调过直线外一点,故错误;(2)正确;(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没有说明是否是在同一平面内,所以错误;(4)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不一定互为邻补角,角平分线的两个角也满足,但可以不是,故错误.错误的有3个,故选C.18.如图,小慧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要将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为()A.左转80°B.右转80°C.左转100°D.右转100°【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延长AB到D,过C作CE//AD,由题意可得∠A=60°,∠1=2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2,∠3=∠1+∠2,进而可得答案.【详解】如图,延长AB到D,过C作CE//AD,∵此时需要将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此时沿CE方向行走,∵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A=60°,∠1=20°,AM∥BN,CE∥AB,∴∠A=∠2=60°,∠1+∠2=∠3∴∠3=∠1+∠2=20°+60°=80°,∴应右转8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有关的知识及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时要注意以北方为参照方向,进行角度调整.19.如图a 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b ,再沿BF 折叠成图c ,则图c 中的∠CFE 的度数是( )A .110°B .120°C .140°D .150° 【答案】B【解析】【详解】解:∵AD ∥BC ,∴∠DEF=∠EFB=20°, 图b 中∠GFC=180°-2∠EFG=140°,在图c 中∠CFE=∠GFC-∠EFG=120°,故选B .20.如图,在矩形ABCD 中,6AB =,8BC =,若P 是BD 上的一个动点,则PB PC PD ++的最小值是( )A .16B .15.2C .15D .14.8【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当PC ⊥BD 时,PB PC PD ++有最小值,由勾股定理求出BD 的长度,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PC 的长度,即可求出最小值.【详解】解:如图,当PC ⊥BD 时,PB PC PD BD PC ++=+有最小值,在矩形ABCD 中,∠A=∠BCD=90°,AB=CD=6,AD=BC=8,由勾股定理,得226810BD +=,∴=10PB PD BD +=,在△BCD 中,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1=22BD PC BC CD ••, 即1110=8622PC ⨯⨯⨯⨯, 解得: 4.8PC =, ∴PB PC PD ++的最小值是:10 4.814.8PB PC PD BD PC ++=+=+=;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最短路径问题,垂线段最短,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正确确定点P 的位置,得到PC 最短.。

【必刷题】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与相交线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与相交线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与相交线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条平行线可以相交B. 两条相交线一定不平行C. 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D. 两条相交线的斜率一定相等2. 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的倾斜角()A. 相等B. 互补C. 互余D. 无法确定3. 下列图形中,不是由平行线与相交线构成的是()A. 矩形B. 正方形C. 梯形D. 圆4.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B=4cm,AD=6cm,则对角线AC的长度可能是()A. 2cmB. 5cmC. 7cmD. 10cm5. 下列关于平行线的性质,错误的是()A. 同位角相等B. 内错角相等C. 同旁内角互补D. 同旁内角相等6. 下列关于相交线的性质,正确的是()A. 对顶角相等B. 邻补角相等C. 内错角相等D. 同旁内角相等7. 若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直线EF与直线AB、CD相交,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EF + ∠CFD = 180°B. ∠BEF + ∠DEF = 180°C. ∠AEF = ∠CFDD. ∠BEF = ∠DEF8. 在三角形ABC中,若AB=AC,直线DE平行于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AC = ∠ABCB. ∠BAC = ∠ACBC. ∠BAC = ∠DCED. ∠ABC = ∠ACB9. 下列关于平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B. 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平行线的距离相等C. 平行线的斜率相等D. 平行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10. 若两条直线垂直相交,则它们的斜率之积为()A. 0B. 1C. 1D.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1. 两条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

()2. 两条相交线的对顶角相等。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 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5. 在三角形中,若两边平行,则这两边所对的角相等。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难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难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难一、选择题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或平行B. 相交或重合C. 平行或重合D. 相交、平行或重合答案:D2.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是()。

A. 相交B. 平行C. 重合D. 不确定答案:B3. 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角,这两条直线是()。

A. 相交线B. 垂直线C. 平行线D. 异面直线答案:B二、填空题4.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且交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

答案:平行5. 在平面几何中,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它们被称为()。

答案:平行线三、判断题6.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答案:正确7.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答案:错误四、解答题8. 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且∠AOB=90°,求证:AB⊥CD。

证明:因为∠AOB=90°,所以AB与CD相交成直角,根据垂直的定义,AB⊥C D。

9. 若直线m平行于直线n,直线n平行于直线p,求证:直线m平行于直线p。

证明:根据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因此,直线m平行于直线p。

五、综合题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的方程为y=2x+3,直线l2的方程为y=-x+5,求证:l1与l2相交。

证明:首先,我们可以将两个方程联立求解。

\begin{cases}y = 2x + 3 \\y = -x + 5\end{cases}将第一个方程中的y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2x + 3 = -x + 5解得:x = 1将x=1代入任意一个方程求得y,例如第一个方程:y = 2(1) + 3 = 5因此,l1与l2的交点为(1,5),所以l1与l2相交。

11. 已知直线l1平行于直线l2,直线l2平行于直线l3,求证:直线l1平行于直线l3。

证明:根据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与相交线测试题及答案

平行线与相交线测试题及答案

平行线与相交线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篇:平行线与相交线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2、如图3,AB∥CD,那么∠A,∠P,∠C的数量关系是()A.∠A+∠P+∠C=90°B.∠A+∠P+∠C=180°C.∠A+∠P+∠C=360°D.∠P+∠C=∠A3、一个人从点A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到B点,再从B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点,那么∠ABC等于()A.75°B.105°C.45°D.135°ABABBACFEDCCD图3D图4 图54、如图5所示,已知∠3=∠4,若要使∠1=∠2,则需()A.∠1=∠3B.∠2=∠3C.∠1=∠4D.AB∥CD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⑤若a∥b,b∥c,则a∥c.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6,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图形:△OCD,△ODE,△OEF,△OAF,•△OAB,其中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7、命题“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是.8、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个交点.EDBDAC43BADCACB图7图8图99、如图8,已知AB∥CD,∠1=70°则∠2=_______,∠3=______,∠4=_______.10、如图10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O⊥AB,∠EOD=25°,则∠BOD=______,∠AOC=_______,∠BOC=________.11、如图11所示,四边形ABCD中,∠1=∠2,∠D=72°,则∠BCD=_______.12、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_________,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度.三、作图题13、如图,(1)画AE⊥BC于E,AF⊥DC于F.(2)画DG∥AC交BC 的延长线于G.(3)经过平移,将△ABC的AC边移到DG,请作出平移后的△DGH.AD四、解答题BC14、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EF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P的度数15、如图,E在直线DF上,B为直线AC上,若∠AGB=∠EHF,∠C=∠D,试判断∠A与∠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6、已知AD⊥BC,FG⊥BC,垂足分别为D、G,且∠1=∠2,猜想∠BDE与∠C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1.B2.C3.C4.D5.B6.B二、7.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线平行;8.1,3;9.70°,70°,110°;10.65°,65°,115°;11.108°;12.相等或互补;三、13.如下图:FADBE14.如图,过点P作AB的平行线交EF于点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试题
————————————————————————————————作者:————————————————————————————————日期:
B D E
1
3 A C F
2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练习题
1:直线AB 、CD 被EF 所截,若已知AB//CD , 求证:∠1 = ∠C 。

2:如图:已知∠A =∠F ,∠C =∠D , 求证:BD ∥CE 。

3.如图:已知∠B =∠BGD ,∠DGF =∠F , 求证:∠B + ∠F =180°。

4.已知,如图11,∠BAE+∠AED=180°, ∠M=∠N,试说明:∠1=∠2.
5、如图EF ∥AD ,∠1=∠2,∠BAC=70 o ,求∠AGD 。

7、如图,已知∠BED=∠B+∠D ,试说明AB 与CD 的关系。

8、如图,EB ∥DC ,∠C=∠E ,请你说出∠A=∠ADE 的理由。

9、如图,AD 是∠EAC 的平分线,AD ∥BC ,∠B=30 o , 求∠EAD 、∠DAC 、∠C 的度数。

10、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OD 平分∠BOF,EO ⊥CD 于O, ∠EOF=1180,求∠COA 的度数。

11、如图所示,如果OA ⊥OC,O 是垂足,OB 是一条射线,且∠AO B ︰∠AOC=2︰3,求∠BOC 的度
数。

12、如图,MN ⊥AB,垂足为M,MC 平分∠AMD, ∠BMD=440
,求∠CMN 的度数。

13、OC 把∠AOB 分成两部分且有下面两个等式成立:①∠AOC=1/3直角+1/3∠BOC;②∠BOC=1/3平角-1/3∠AOC.
问:(1)OA 与OB 的位置关系怎样?
(2)OC 是否为∠AOB 的平分线?并写出判断的理由。

14 如图,BE 平分∠ABC ,∠1=∠2,你能推断哪两条线段平行?说明理由。

15、 如图,已知AC ⊥AE,BD ⊥BF, ∠1=∠2,AE 与BF 平行吗?为什么?
16、如图,AB ∥EF,∠ECD=∠E,则CD ∥AB.说理如下:
F
E
D
C B A
A
C
D
E F B
1
2
A B C D E 3 2 1 A
B
C
O
A B
C D
M N A B C D E
F O
17、如图所示,已知∠1=∠2,AC 平分∠DAB,试说明DC ∥AB.
D
C
B
A 2
1
18、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e,且∠1=∠2,∠3+∠4=180°,则a 与c 平行吗?•为什么?
d e
c
b a 34
12
19、已知,如图,点B 在AC 上,BD ⊥BE,∠1+∠C=90°,问射线CF 与BD 平行吗?试用两种方法说明理由.
F
E
2
1
D
C
B A
20、如图所示,已知AB 、CD 被EF 所截,EG 平分∠BEF,FG 平分∠EFD ,且∠1+∠2=900,试说明A B ∥CD.
19、如图,当∠BEF=∠B,∠BED =∠B +∠D 时,A B 与CD 有什么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20 如图,已知∠1=110°,∠2=110°,∠3=70°,求∠4的度数.
21 如图,已知B 、E 分别是AC 、DF 上的点,∠1=∠2,∠C=∠D. (1)∠ABD 与∠C 相等吗?为什么.(2)∠ A 与∠ F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4
321
D
C
B
A
E
F
G
H
M
N P
Q
B A
C D E F
1
2
B A
C D
E F G
F
E
2
1
D
C
B
A
22、如图9所示,AD ∥BC,∠1=78°,∠2=40°,求∠ADC 的度数.
D
C
B
A
1
2
23、如图,已知E 、A 、B 在一条直线上,AD ∥BC,AD 平分∠EAC,则∠B =∠C ,试说明理由.
E D
C B
A
24、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若∠EFG=50°,求∠AEG 的度数.
N M
G F E
D
C
B
A 25、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CD ⊥A
B 于D,FG ⊥AB 于G, ∠1=∠2,试问
ED ∥BC 吗?说说你的理由。

26、如图,直线AB 、CD 被EF 所截,EH 是∠GEF 的平分线,GF 是∠EFC 平分线,EH 和GF 有什么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由此猜想,∠MEB 平分线与∠MFD 的平分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27.如图5-24,AB ⊥BD ,CD ⊥MN ,垂足分别是B 、D 点,∠FDC =A C D
E F B
G
2
1
A C D
E F B G
H
M
N
(
(
∠EBA .
N
M
F
E D
C
B
A
(1)判断CD 与AB 的位置关系;(2)BE 与DE 平行吗?为什
么?
28.如图5-25,∠1+∠2=180°,∠DAE =∠BCF ,DA 平分∠BDF . (1)AE 与FC 会平行吗?说明理由.
(2)AD 与B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3)BC 平分∠DBE 吗?为什么.
F E
2
1
D
C
B
A

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