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结构复习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基因 的结构和功能 ppt课件
![基因 的结构和功能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14b4d8ba1aa8114531d993.png)
双链DNA/RNA (Double Stranded DNA,dsDNA/RNA) 双链线性DNA/RNA (Double Stranded Linear DNA/RNA) 双链环状DNA/RNA (Single Stranded Circular DNA/RNA)
18
按重要程度
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 : 维持细胞最低限度
功能所不可少的基因, 如编码组蛋白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 基因、线粒体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的基因等。这类基因在 所有类型的细胞中都进行表达。
必需基因(Essential Gene ): 突变时会引起致死表型的
基因.
按拷贝数
ppt课件
25
了解知识
两类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比较
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
ppt课件
26
了解知识
核苷酸及相应的核苷、碱基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ppt课件
27
DNA/RNA链的形式
单链DNA/RNA (Single Stranded DNA, ssDNA/RNA)
单链线性DNA/RNA (Single Stranded Linear DNA/RNA) 单链环状DNA/RNA (Single Stranded Circular DNA/RNA)
单拷贝基因(多出现在原核和病毒); 多拷贝基因;
ppt课件
按物种
原核基因; 病毒基因; 真核基因
19
2、基因序列及链特征
ppt课件
20
了解知识
基因核酸链的化学组成:核苷+磷酸
5’
O
α
P
O
β-D-2-核糖(戊糖)Βιβλιοθήκη 5C-H2O
基因的结构 ppt课件
![基因的结构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c847e6d5bbfd0a79567331.png)
可能发生突变,从而决定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如何决定生物性状?
通过转录、翻译,控制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
顺序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ppt课件
3
练习
某基因有碱基1200个,则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所 B 具有氨基酸数目最多为▁▁▁▁▁。
A.100个
C. 300个
B.200个
D.400个
为什么用“最多”
二字?
ppt课件 4
从以上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基因 其实就是一段DNA,因此其基本结构也就 和DNA是一样的了,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 所要探讨的,我们今天讲的结构主要是指 基因地功能结构。
一个基因
ppt课件 5
这是一个基因,是一段DNA序列, 它携带有遗传信息 它有一定的功能———能控制蛋白 质的合成———进而表达生物的性状。 那么是不是这整个片断的信息都能 编码蛋白质的合成呢
的物理图)
基因的编码序列图(通过确定与DNA序列相应的
信使RNA,确定基因的可转录部分)
ppt课件 17
参与国家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
中国是参与这项研究计划的惟一发展中国家,承担
3号染色体上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约1%。
研究进程
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 1990年启动 2000年6月,完成框架图
ppt课件
22
3. 我国遗传科学家率先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基因 遗传图,为水稻基因组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水稻体 细胞中有 24 条染色体,那么水稻基因组计划要研究的 D DNA分子数为▁▁▁▁▁。 A.48个 B.24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13个
D.12个
第三章--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PPT课件
![第三章--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890d2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1.png)
-
4
③近20年来,由于重组DNA技术的完善和应 用,人们已经改变了从表型到基因型的传统 研究基因的途径,而能够直接从克隆目的基 因出发,研究基因的功能及其与表型之间的 关系,使基因的研究进入了反向生物学阶段。
-
5
• 反向生物学: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 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 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 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表型的过程。
• 例如,对于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用三个小写
字母表示一个操纵子,接着的大写字母表示不
同基因座,lac 操纵子的基因座:lacZ,lacY, lacA;其表达产物蛋白质则是lacZ,lacY,
lacA。
-
37
• 3.质粒和其他染色体外成分的命名 • 自然产生的质粒,用三个正体字母表示,第—
个字母大写,例如:ColEⅠ;
血破裂而使血红蛋白计数减少,造成贫血。
• 其本质是其血红蛋白的β-链与正常野生型
β-链之间的第6位氨基酸,由Val取代了 Glu所致。
-
32
• 这种贫血病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一种分子病,
除溶血后发生贫血外,还会堵塞血管形成栓塞, 从而伤及多种器官。
• 它的纯合子(通过单倍体形成的纯系双倍体)患
者在童年就夭折。
-
40
• 6.线虫基因的命名
• 用三个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突变表型,如存
在不止一个基因座,则在连字符后用数字
表示,如基因unc-86,ced-9;蛋白UNC-
86;CED-9。
-
41
• 7.植物基因的命名
• 多数用1~3个小写英文斜体字母表示。
-
42
• 8.脊椎动物基因的命名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4b224fbd64783e08122b4a.png)
• 在染色体复制、末端保护方面起重要作用。
.
37
反向重复序列 (inverted repeats)
• 指两个顺序相同的互补拷贝在DNA链上呈反向排列。一 种形式为两个反向排列的拷贝之间隔着一段间隔顺序如: 5`AAACCACCGCTGGTAGCGGTGGTTT3`
3`TTTGGTGGCGACCATCGCCACCAAA5`
.
35
卫星DNA:
• 大卫星DNA: • 小卫星DNA:中等大小串联重复
✓ 高度可变:9-24bp,呈高度多态性; ✓ 端粒DNA:见后
• 微卫星DNA:1-5bp,10-60次,总长小于150bp; 遗传标记,亲子鉴定的依据。
.
36
端粒(telomere)
• 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的末 端的一种特殊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 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保守序列:TTAGGG重复序 列.
✓ 重复序列与基因组的稳定性、组织形式及基因的表 达调控有关;
✓ 根据出现的频率不同可以分为高度重复、中度重复 及单拷贝序列。
.
34
• 高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105的DNA 序列如卫星DNA和反向重复序列。
• 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为101~105。 • 单拷贝序列: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结构
基因属这一类。
但在基因外或某些内含子中也有增强子序列。
• 负增强子(negative enhancer)又称沉默子
(silencer):负调控序列。
.
28
• 顺式作用元件:指同一DNA分子中具有转录 调节功能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增 强子等。
• 反式作用因子: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 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 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多为转录因子。
.
37
反向重复序列 (inverted repeats)
• 指两个顺序相同的互补拷贝在DNA链上呈反向排列。一 种形式为两个反向排列的拷贝之间隔着一段间隔顺序如: 5`AAACCACCGCTGGTAGCGGTGGTTT3`
3`TTTGGTGGCGACCATCGCCACCAAA5`
.
35
卫星DNA:
• 大卫星DNA: • 小卫星DNA:中等大小串联重复
✓ 高度可变:9-24bp,呈高度多态性; ✓ 端粒DNA:见后
• 微卫星DNA:1-5bp,10-60次,总长小于150bp; 遗传标记,亲子鉴定的依据。
.
36
端粒(telomere)
• 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的末 端的一种特殊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 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保守序列:TTAGGG重复序 列.
✓ 重复序列与基因组的稳定性、组织形式及基因的表 达调控有关;
✓ 根据出现的频率不同可以分为高度重复、中度重复 及单拷贝序列。
.
34
• 高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105的DNA 序列如卫星DNA和反向重复序列。
• 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为101~105。 • 单拷贝序列: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结构
基因属这一类。
但在基因外或某些内含子中也有增强子序列。
• 负增强子(negative enhancer)又称沉默子
(silencer):负调控序列。
.
28
• 顺式作用元件:指同一DNA分子中具有转录 调节功能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增 强子等。
• 反式作用因子: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 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 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多为转录因子。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PPT优质课件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a3f59aaef8941ea66e050d.png)
双链DNA/RNA (Double Stranded DNA,dsDNA/RNA) 双链线性DNA/RNA (Double Stranded Linear DNA/RNA) 双链环状DNA/RNA (Single Stranded Circular DNA/RNA)
共价闭合环状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 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质粒(Plasmid)
rRNA基因→rRNA→核仁形成区,核糖体组成。 tRNA基因→tRNA→转运氨基酸。
按重要程度
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 : 维持细胞最低限度
功能所不可少的基因, 如编码组蛋白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 基因、线粒体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的基因等。这类基因在 所有类型的细胞中都进行表达。
O
-O
4
32
1
核C 苷T
OH OH
核苷 磷O酸核P 苷O(NMP)
-O
3’
核 苷
A G C
U
了解知识
9
6 51
8
42
73
腺嘌呤A
9
8 7
6 51 42
3
鸟嘌呤G
了解知识
34 5 6
21
胸腺嘧啶T
34 5 6
21
胞嘧啶C
34 5 6
21
尿嘧啶U
了解知识
54
1
3
2
了解知识
基 因 核 酸 链 的 极 性
原核生物:基因数目少,结构简单、紧凑,常具有操纵子结构,序列
利用效率高,易突,大多为多顺反子。
真核生物:基因数目很多,结构复杂,常含重复序列和非编码序列,
共价闭合环状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 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质粒(Plasmid)
rRNA基因→rRNA→核仁形成区,核糖体组成。 tRNA基因→tRNA→转运氨基酸。
按重要程度
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 : 维持细胞最低限度
功能所不可少的基因, 如编码组蛋白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 基因、线粒体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的基因等。这类基因在 所有类型的细胞中都进行表达。
O
-O
4
32
1
核C 苷T
OH OH
核苷 磷O酸核P 苷O(NMP)
-O
3’
核 苷
A G C
U
了解知识
9
6 51
8
42
73
腺嘌呤A
9
8 7
6 51 42
3
鸟嘌呤G
了解知识
34 5 6
21
胸腺嘧啶T
34 5 6
21
胞嘧啶C
34 5 6
21
尿嘧啶U
了解知识
54
1
3
2
了解知识
基 因 核 酸 链 的 极 性
原核生物:基因数目少,结构简单、紧凑,常具有操纵子结构,序列
利用效率高,易突,大多为多顺反子。
真核生物:基因数目很多,结构复杂,常含重复序列和非编码序列,
《基因结构和基因组》PPT课件
![《基因结构和基因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4762ed3968011ca2009150.png)
第一章 基因结构和基因组
➢基因结构(重点) ➢基因组学 ➢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及特点
1
一、基因结构
1. 基因概念:
基因是一段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连 续的DNA片断,是编码蛋白质或RNA 分子遗传信息的基本遗传单位。
2
生物的性状是经由遗传单位传递给下一代,这个概念 在1900年由孟德尔(Gregor Mendel)提出,1909年约 翰森(Wilhelm Johanssen)将这个遗传单位的概念冠 上“gene”的名字,汉文将之翻译成“基因”,日本人 则将之翻译成“遗传子”,更为直接。 最早的观念中,基因是前述的“遗传单位”(unit of inheritance)。这是一个比较功能性的概念,它是一个 自主单位(autonomous unit),能把性状遗传给后代。 相对地,有人认为基因是一个有形的物体(physical entity),它是染色体上面一段固定的序列。这两派看 法多年来,各执一词,不相上下。
17
◆ 2. 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
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下游
与RNA聚酶 结合位点
RNA聚合酶能够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并与其结合。 转录开始后,RNA聚合酶沿DNA分子移动,并与DNA分子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转录完毕后,RNA链释放出来, 紧接着RNA聚合酶也从DNA模板链上脱落下来。
10
11
基因概念的更新和不断发展
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 一个基因的核苷酸与另一个基因的核苷酸之间存
在这一定的重叠现象。
1977年,维纳(Weiner)在研究Q0病毒的基因结构时,首先发 现了基因的重叠现象。1978年,费尔(Feir)和桑戈尔(Sangor) 在研究分析φX174噬菌体的核苷酸序列时,也发现由5375个核 苷酸组成的单链DNA所包含的10个基因中有几个基因具有不同 程度的重叠,但是这些重叠的基因具有不同的读码框架。以后 在噬菌体G4、MS2和SV40中都发现了重叠基因。基因的重叠性 使有限的DNA序列包含了更多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对它的遗传 物质经济而合理的利用,参与对基因的调控。
➢基因结构(重点) ➢基因组学 ➢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及特点
1
一、基因结构
1. 基因概念:
基因是一段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连 续的DNA片断,是编码蛋白质或RNA 分子遗传信息的基本遗传单位。
2
生物的性状是经由遗传单位传递给下一代,这个概念 在1900年由孟德尔(Gregor Mendel)提出,1909年约 翰森(Wilhelm Johanssen)将这个遗传单位的概念冠 上“gene”的名字,汉文将之翻译成“基因”,日本人 则将之翻译成“遗传子”,更为直接。 最早的观念中,基因是前述的“遗传单位”(unit of inheritance)。这是一个比较功能性的概念,它是一个 自主单位(autonomous unit),能把性状遗传给后代。 相对地,有人认为基因是一个有形的物体(physical entity),它是染色体上面一段固定的序列。这两派看 法多年来,各执一词,不相上下。
17
◆ 2. 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
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下游
与RNA聚酶 结合位点
RNA聚合酶能够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并与其结合。 转录开始后,RNA聚合酶沿DNA分子移动,并与DNA分子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转录完毕后,RNA链释放出来, 紧接着RNA聚合酶也从DNA模板链上脱落下来。
10
11
基因概念的更新和不断发展
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 一个基因的核苷酸与另一个基因的核苷酸之间存
在这一定的重叠现象。
1977年,维纳(Weiner)在研究Q0病毒的基因结构时,首先发 现了基因的重叠现象。1978年,费尔(Feir)和桑戈尔(Sangor) 在研究分析φX174噬菌体的核苷酸序列时,也发现由5375个核 苷酸组成的单链DNA所包含的10个基因中有几个基因具有不同 程度的重叠,但是这些重叠的基因具有不同的读码框架。以后 在噬菌体G4、MS2和SV40中都发现了重叠基因。基因的重叠性 使有限的DNA序列包含了更多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对它的遗传 物质经济而合理的利用,参与对基因的调控。
基因的结构PPT课件
![基因的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9d15c652ea551811a6874e.png)
与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
AGGTCACGTCG TCCAGTGCAGC
AGGUCACGUCG
RNA聚合酶
.
6
一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与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
AGGTCACGTCG TCCAGTGCAGC AGGUCACGUCG
成熟的RNA
.
7
二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非编码区
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下游
外显子
D.
21
• 25.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与之相对应的DNA片段位于 ( )
• A.编码区下游的非编码区中 B.编码区最 末端的内含子中 C.基因的编码区内 D.基因的最末端
C
.
22
A
• 26.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小麦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 • B.花生细胞基因的结构中内含子存在编码区中,
.
18
练习
3)关于一个典型的真核基因和原核基因结
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都有不能转录为信使RNA的区段
B、都有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C、都有调控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D、都有内含子
.
19
• 23.以下关于基因结构中“与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转录RNA时与RNA聚合酶的一个 结合点
.
16
• 2.(2005江苏理综)细菌的某个基因发生 了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 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另一个氨基酸。该突 变发生在基因的
A、外显子
B、编码区
C、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非编码区
.
17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692a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b.png)
基因与生物性状物体 的性状。
02 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如身 高、肤色、眼睛颜色等。
03 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影响生物体的 表现型,如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
05
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
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应用
基因工程的定义
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人工操作和 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改变其 性状的技术。
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工业和 基础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例如转基因作物、基因治疗 、基因检测和基因克隆等。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的定义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精确地修改生物体基因组的工具,包括CRISPR-Cas9、 ZFNs和TALENs等。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研究、疾病治疗、作物改良和动物育种 等领域,例如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抗病抗虫作物的培育以及动物模型的构建 等。
DNA的分子结构
双螺旋结构
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 组成,通过碱基配对形成 双螺旋结构。
碱基配对
A与T配对,G与C配对, 形成稳定的碱基对。
方向性
DNA的两条链方向相反, 一条链是5'到3'方向,另 一条链是3'到5'方向。
基因的组成和结构
基因定义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负责编码蛋白质或多肽。
基因结构
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编码区包含有意义的核苷酸序列,负 责转录和翻译为蛋白质或多肽。非编码区则调控基因的表达。
基因复制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的一条链。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可能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影响 生物体的表型。
第一章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共75张PPT)
![第一章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共7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f9249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1.png)
第二节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特点
一 DNA的双螺旋结构及意义〔略〕 二 DNA的理化性质与应用
1 一般理化性质
• 晶形 DNA为白色纤维状固体
RNA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 两性解离
呈酸性
在中性溶液中带负电荷 • 溶解性
均溶于水
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在70%乙醇中形成沉淀
0.14MNacl 1-2MNacl DNA-蛋白 溶解度低 溶解度高
基因的功能〔2〕
近年来,发现细胞内存在为数众多的小 分子RNA,有特殊功能,它们也是转录 产物,但不翻译成蛋白质。有人主张, 编码这些RNA的DNA序列也应该叫做基 因。按此理解,基因就是染色体上具有 转录功能的DNA序列。 〔至于转录物RNA是进一步翻译或是就 以RNA的形式行使功能,是RNA的问题 〕
Chapter 1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的活动是分子水平的核心 内容
• 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 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 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效应 • 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内信号转导
• 总之,人体的生长 发育 衰老 死亡等生命现象,人体 各种疾病的发生,都与一种基因或几种基因的结构与 功能有关。
RNA-蛋白 溶解度高 溶解度低
• 粘度 DNA粘度大 RNA粘度小
• 旋光性 均很强
• 密度 RNA>双链DNA; 环状DNA >开环、线状DNA 单链DNA >双链DNA
• 沉降速度: RNA >环状DNA >开环、线状DNA
• 核酸的紫外吸收
• 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nm的
• 第二个成功实验-噬菌体感染细菌。核酸 进入细菌细胞,并制造出成千上万的子 代。
《基因的结构》PPT课件
![《基因的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4dc57ccc22bcd127ff0c9f.png)
8
2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编码区 间隔的、不连续的
外显子 内含子
编码区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 序列
编码区中不能够编码蛋白质 的序列
非编 码区
不能编码蛋白 质的区域,调 控遗传信息的 表达
启动子 终止子
2021/8/17
位置 编码区上游紧靠着转录起点
功能 引导RNA聚合酶与基因的正确 部位结合
位置 功能
编码区下游紧靠着转录的终点 的位置
知识要点
第二节 基因的结构
1. 识记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2. 识记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3. 知道人类基因组研究
2021/8/17
1
2021/8/17
2
场所 模板 原料 酶
产物
复制 细胞核 DNA双 脱氧核苷 解旋酶、
DNA
链
酸
(DNA聚合酶)
转录 细胞核 DNA单 脱氧核苷 解旋酶、
信使RNA
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 其从DNA模板链上脱离下9来
2021/8/17
10
2021/8/17
11
人类基因组研究
人类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单倍体基因组由24条双链DNA组成 (1-22号常染色体DNA和X\Y性染色体 DNA)
计划内容 :绘制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 和转录图
意义
2021/8/17
12
部位结合
位置 功能
编码区下游紧靠着转录的终点 的位置
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 其从DN模板链上脱离下来6启动子
终止子
起始密码
启动子与起始密码 终止子与终止密码
2021/8/17
终止密码
7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
2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编码区 间隔的、不连续的
外显子 内含子
编码区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 序列
编码区中不能够编码蛋白质 的序列
非编 码区
不能编码蛋白 质的区域,调 控遗传信息的 表达
启动子 终止子
2021/8/17
位置 编码区上游紧靠着转录起点
功能 引导RNA聚合酶与基因的正确 部位结合
位置 功能
编码区下游紧靠着转录的终点 的位置
知识要点
第二节 基因的结构
1. 识记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2. 识记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3. 知道人类基因组研究
2021/8/17
1
2021/8/17
2
场所 模板 原料 酶
产物
复制 细胞核 DNA双 脱氧核苷 解旋酶、
DNA
链
酸
(DNA聚合酶)
转录 细胞核 DNA单 脱氧核苷 解旋酶、
信使RNA
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 其从DNA模板链上脱离下9来
2021/8/17
10
2021/8/17
11
人类基因组研究
人类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单倍体基因组由24条双链DNA组成 (1-22号常染色体DNA和X\Y性染色体 DNA)
计划内容 :绘制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 和转录图
意义
2021/8/17
12
部位结合
位置 功能
编码区下游紧靠着转录的终点 的位置
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 其从DN模板链上脱离下来6启动子
终止子
起始密码
启动子与起始密码 终止子与终止密码
2021/8/17
终止密码
7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描写
谢谢
B 外显子和内含子
C 蛋白质编码基因
D 起调控作用的基因
课前热身
二、简答题 1 原核细胞的基因由成百上千个核苷酸组成。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能转录为相应的信使 RNA,进而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区段,叫做编码区,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区段叫做非编码区 。 2 真核细胞基因结构比较复杂,能够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被不能编码蛋白质的核苷 酸序列分隔开来,而成为一种不连续形式。 3 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绘制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等四张图 。 4 2000年6月26日,美、英、法、德、日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 已经完成。 5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有深远的意义,其中在医学上的意义是利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特别是遗传病的诊治。 6 我国能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有什么意义?在生物基因组研究方面目前已取得哪些进 展。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56个),在这些群体中,有较多的隔离度高的大家系,以及丰富 的遗传病家系病例,为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资源。 目前除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承担1%的测序工作外,还开展水稻基因组序列研究及 中华民族基因组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并已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题干中并未明确是原核细胞的基因,还是真核细胞的基因,实际要考查的就是原 核细胞同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共同点,选项中B、C、D均不是原核细胞同真核细 胞基因结构的共同点,应选A。
【错解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易出现的障碍:不能准确掌握基础知识。 排除障碍的方法是: ①准确掌握基础知识。 ②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
• 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 群众中流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 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 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 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 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 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 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 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情节复述
1、沧州遇故旧 2、密谋害林冲 3、好言劝教头
林冲
逼上梁山
4、草场交接
5、出门沽酒
6、刺杀仇敌
彩
沧州遇旧交
图
密谋害林冲
好言劝教头
草场交接
出门沽酒
刺杀仇敌
小说的结构
高潮 发展 发展 开端
第四部分(10-12节)山神庙复仇 第三部分(6-9节)接管草料场 第二部分(2-5节)密谋害林冲 第一部分(1节)沧州遇故知
外显子3个,内含子2个,能编码146个氨基酸。那么,外显子内的碱基对占整个
基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A )
A 26%
B 30%
C 42%
D 56%
6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中,科学家认为:人类基因组全部DNA约有32亿个
碱基对,而估计基因的碱基对数目约占全部碱基的10%,这里所说的基因是指
( C) A 编码区与非编码区
【解析】此题涉及到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的知识。解答此类题目须从 以 下 三 方 面 分 析 : ① mRNA 上 的 三 个 相 邻 碱 基 ( 密 码 子 ) 决 定 一 个 氨 基 酸 , ② mRNA是由DNA(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来的,③通过计算,只能计算出基因 中编码区的外显子所含核苷酸数目,而非编码区和内含子中的核苷酸数目是计算 不出来的。 根据题意:mRNA上的碱基数为2552×3=7656,基因中的核苷酸数为7656×2= 15312个,即为7656对,外显子中碱基对所占的比例就为7656/186000×100%= 4%。凝血因子基因中有186000个碱基对,而编码蛋白质的却仅占4%,说明调控 序列所占的比例较大,反映出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
施耐庵:
(1296~1370)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 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 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 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 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创作背景
【例2】由200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蛋白质,决定其结构的基因( )
A 在原核生物中较长
B 在真核生物中较长
C 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一样长 D 基因长度不依赖于原核或真核细胞的结构状态
【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中的结构基因是由内含子和外显子组成,在转录时,需把内含 子转录部分剪切掉,把外显子转录部分拼接起来,而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没有内 含子。
这一文学形象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 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 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 然性。
本文有几处描写风雪?
提示: 1、直接描写风雪。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风雪(环境描写)
内容
写法
作用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 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
正
卷下一天大雪来。
第十一课 遗传和基因工程
第二课时
基因的结构
要点、疑点、难点
1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编码区
能够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也就 是说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区段
非编 码区
不能编码蛋白 质的区域,调 控遗传信息的 表达
启动子 终止子
位置 编码区上游紧靠着转录起点 功能 引导RNA聚合酶与基因的正确
部位结合
位置 功能
编码区下游紧靠着转录的终点 的位置
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 其从DNA模板链上脱离下来
编码区
要点、疑点、难点
2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间隔、不连续的
外显子
内含子
编码区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 序列
编码区中不能够编码蛋白质 的序列
非编 码区
不能编码蛋白 质的区域,调 控遗传信息的 表达
能力、思维、方法
【例1】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经转录产生有功能的成熟的信使RNA的过程
是( )
A 转录后直接产生的信使RNA
B 将内含子转录部分剪掉,外显子转录部分拼接而成 C 将外显子转录部分剪掉,内含子转录部分拼接而成
【答案】B
D 三种都有
【解析】外显子是能够编码蛋白质的部分,内含子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部分。
面
(3)那雪正下得紧。
描
(4)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写
(2)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 又被朔风吹撼,动摇得很。
侧
面
(5)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描
(6)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写
渲染气氛 推动情节 烘托人物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4、投宿庙中
风 雪 3、压倒草厅
5、大石倚门 6、隔门偷听
延伸、拓展
【错解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易出现的障碍:(1)审题不清,易把碱基对 数当成碱基个数。(2)不能从计算比例中得出正确结论。 排除障碍的方法是: (1)认真审题。 (2)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脉络
1
作者简介及背景
2
梳理情节
3
人物形象
4
环境描写
作者简介
延伸、拓展
【例4】人的一种凝血因子基因,有186000个碱基对,能够编码2552个氨基酸, ①试计算,凝血因子基因中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基对中所占的比例?② 从此比例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①4%②在真核细胞中,编码序列所占比例很小,调控序列所占比例较 大,说明了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及功能的复杂性。
思 考
1.林冲性格是怎样变化发展的?
提示: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 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提示: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 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提示:当林冲知道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 诡计,这时林冲是什么态度?
提示:草料场火起,想置自己于死地时,林
冲是什么态度?
逆来顺受
妻
计
命
四逼
火 烧 草 场 断 后 路
探讨
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 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 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明确:
“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 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 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 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面 对“逼”,“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 生存。
上梁 山
善良安分
委曲求全
随遇而安
逼
奋起反抗
思考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 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体会林冲这一文学形象的深刻意义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 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 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 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 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那么,走投无路, 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所以我 们说,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 型的例子,
委曲求全
林冲的性格
奋起反抗
听说陆谦到来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善良安分)
杀死陆谦 (奋起反抗) 自下慢心 (随遇而安)
探讨
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 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 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 个字概括吗?
逼
一逼
二逼
三逼
相
白
野
国
虎
猪
寺
堂
林
里
上
中
辱
设
谋
娇
奸
性
2、途中见庙
1、身寒沽酒
理清线索
主线:线索是主 人公由忍辱负重 到奋起反抗的性 格转变过程。
谢谢
B 外显子和内含子
C 蛋白质编码基因
D 起调控作用的基因
课前热身
二、简答题 1 原核细胞的基因由成百上千个核苷酸组成。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能转录为相应的信使 RNA,进而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区段,叫做编码区,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区段叫做非编码区 。 2 真核细胞基因结构比较复杂,能够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被不能编码蛋白质的核苷 酸序列分隔开来,而成为一种不连续形式。 3 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绘制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等四张图 。 4 2000年6月26日,美、英、法、德、日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 已经完成。 5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有深远的意义,其中在医学上的意义是利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特别是遗传病的诊治。 6 我国能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有什么意义?在生物基因组研究方面目前已取得哪些进 展。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56个),在这些群体中,有较多的隔离度高的大家系,以及丰富 的遗传病家系病例,为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资源。 目前除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承担1%的测序工作外,还开展水稻基因组序列研究及 中华民族基因组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并已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题干中并未明确是原核细胞的基因,还是真核细胞的基因,实际要考查的就是原 核细胞同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共同点,选项中B、C、D均不是原核细胞同真核细 胞基因结构的共同点,应选A。
【错解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易出现的障碍:不能准确掌握基础知识。 排除障碍的方法是: ①准确掌握基础知识。 ②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
• 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 群众中流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 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 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 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 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 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 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 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情节复述
1、沧州遇故旧 2、密谋害林冲 3、好言劝教头
林冲
逼上梁山
4、草场交接
5、出门沽酒
6、刺杀仇敌
彩
沧州遇旧交
图
密谋害林冲
好言劝教头
草场交接
出门沽酒
刺杀仇敌
小说的结构
高潮 发展 发展 开端
第四部分(10-12节)山神庙复仇 第三部分(6-9节)接管草料场 第二部分(2-5节)密谋害林冲 第一部分(1节)沧州遇故知
外显子3个,内含子2个,能编码146个氨基酸。那么,外显子内的碱基对占整个
基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A )
A 26%
B 30%
C 42%
D 56%
6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中,科学家认为:人类基因组全部DNA约有32亿个
碱基对,而估计基因的碱基对数目约占全部碱基的10%,这里所说的基因是指
( C) A 编码区与非编码区
【解析】此题涉及到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的知识。解答此类题目须从 以 下 三 方 面 分 析 : ① mRNA 上 的 三 个 相 邻 碱 基 ( 密 码 子 ) 决 定 一 个 氨 基 酸 , ② mRNA是由DNA(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来的,③通过计算,只能计算出基因 中编码区的外显子所含核苷酸数目,而非编码区和内含子中的核苷酸数目是计算 不出来的。 根据题意:mRNA上的碱基数为2552×3=7656,基因中的核苷酸数为7656×2= 15312个,即为7656对,外显子中碱基对所占的比例就为7656/186000×100%= 4%。凝血因子基因中有186000个碱基对,而编码蛋白质的却仅占4%,说明调控 序列所占的比例较大,反映出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
施耐庵:
(1296~1370)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 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 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 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 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创作背景
【例2】由200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蛋白质,决定其结构的基因( )
A 在原核生物中较长
B 在真核生物中较长
C 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一样长 D 基因长度不依赖于原核或真核细胞的结构状态
【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中的结构基因是由内含子和外显子组成,在转录时,需把内含 子转录部分剪切掉,把外显子转录部分拼接起来,而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没有内 含子。
这一文学形象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 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 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 然性。
本文有几处描写风雪?
提示: 1、直接描写风雪。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风雪(环境描写)
内容
写法
作用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 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
正
卷下一天大雪来。
第十一课 遗传和基因工程
第二课时
基因的结构
要点、疑点、难点
1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编码区
能够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也就 是说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区段
非编 码区
不能编码蛋白 质的区域,调 控遗传信息的 表达
启动子 终止子
位置 编码区上游紧靠着转录起点 功能 引导RNA聚合酶与基因的正确
部位结合
位置 功能
编码区下游紧靠着转录的终点 的位置
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 其从DNA模板链上脱离下来
编码区
要点、疑点、难点
2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间隔、不连续的
外显子
内含子
编码区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 序列
编码区中不能够编码蛋白质 的序列
非编 码区
不能编码蛋白 质的区域,调 控遗传信息的 表达
能力、思维、方法
【例1】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经转录产生有功能的成熟的信使RNA的过程
是( )
A 转录后直接产生的信使RNA
B 将内含子转录部分剪掉,外显子转录部分拼接而成 C 将外显子转录部分剪掉,内含子转录部分拼接而成
【答案】B
D 三种都有
【解析】外显子是能够编码蛋白质的部分,内含子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部分。
面
(3)那雪正下得紧。
描
(4)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写
(2)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 又被朔风吹撼,动摇得很。
侧
面
(5)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描
(6)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写
渲染气氛 推动情节 烘托人物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4、投宿庙中
风 雪 3、压倒草厅
5、大石倚门 6、隔门偷听
延伸、拓展
【错解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易出现的障碍:(1)审题不清,易把碱基对 数当成碱基个数。(2)不能从计算比例中得出正确结论。 排除障碍的方法是: (1)认真审题。 (2)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脉络
1
作者简介及背景
2
梳理情节
3
人物形象
4
环境描写
作者简介
延伸、拓展
【例4】人的一种凝血因子基因,有186000个碱基对,能够编码2552个氨基酸, ①试计算,凝血因子基因中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基对中所占的比例?② 从此比例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①4%②在真核细胞中,编码序列所占比例很小,调控序列所占比例较 大,说明了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及功能的复杂性。
思 考
1.林冲性格是怎样变化发展的?
提示: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 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提示: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 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提示:当林冲知道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 诡计,这时林冲是什么态度?
提示:草料场火起,想置自己于死地时,林
冲是什么态度?
逆来顺受
妻
计
命
四逼
火 烧 草 场 断 后 路
探讨
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 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 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明确:
“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 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 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 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面 对“逼”,“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 生存。
上梁 山
善良安分
委曲求全
随遇而安
逼
奋起反抗
思考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 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体会林冲这一文学形象的深刻意义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 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 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 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 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那么,走投无路, 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所以我 们说,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 型的例子,
委曲求全
林冲的性格
奋起反抗
听说陆谦到来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善良安分)
杀死陆谦 (奋起反抗) 自下慢心 (随遇而安)
探讨
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 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 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 个字概括吗?
逼
一逼
二逼
三逼
相
白
野
国
虎
猪
寺
堂
林
里
上
中
辱
设
谋
娇
奸
性
2、途中见庙
1、身寒沽酒
理清线索
主线:线索是主 人公由忍辱负重 到奋起反抗的性 格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