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灸法总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针灸学课件: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胃 戊土 辰 解溪 巳
脾 己土 巳 大都 午
心 丁火 午 少冲 未
小肠 丙火 未 后溪 申
膀胱 壬水 申 至阴 酉
肾 癸水 酉 复溜 戌
心包 丁火 戌 中冲 亥
三焦 丙火 亥 中渚 子
泻法 子穴 时间 阳辅 子 行间 丑 尺泽 寅 二间 卯 厉兑 辰 商丘 巳 神门 午 小海 未 束骨 申 涌泉 酉 大陵 戌 天井 亥
徐、迎随等补泻内容。
•晋代,南北朝:《针灸甲乙经》(皇甫谧 )。
•隋唐:太医署针灸专科,针博士、针助教、针师、 针工、针生从事针灸工作。彩色经络穴位图《明堂 孔穴图》;专著《千金方》(孙思邈 ),《外台秘 要》(王焘 )。
•宋元:提出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针法学说;针 灸铜人;专著多,《针灸资生经》(王执中 )、《流 注指微赋》(何若愚) 、《十四经发挥》(滑寿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王惟一 )。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第一节 刺灸法的概念与分类
• 刺法,又称针法,是指使用不同的针具,刺入人体的 穴位(或一定部位),并施以不同的手法,给予一定的 刺激,从而激发经气,达到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 法。
• 灸法,是指采用艾绒和药物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在体 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热 刺激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经络、 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 刺法灸法学,研究刺法、灸法等的理论及其临床使用 的学科。
刺灸法的源流与发展
一、 刺法的源流与发展
• “砭石”——最早的针具。
– 《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
• 金属针具如青铜针的出现,“九针”。
• 《内经》中的九针,标志着针法的形成。 • 在针刺方法上,提出了“九刺”、“十
《刺灸法总论头针》PPT课件
语、面瘫、口腔疾病。 颔厌: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
操作:由颔厌穴透刺至悬
上1/4与下3/4交点处。 悬厘: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
厘穴,行快速捻转手法。 上3/4与下1/4交点处。
精选PPT
16
11、 MS11 颞后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从 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 鬓穴连一直线。
主治:偏头痛,耳鸣、 耳聋、眩晕。
精选PPT
6
(一)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MS1 额中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督脉 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 1寸。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 鼻病。 操作:从神庭向前平刺1 寸,行快速捻转手法。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精选PPT
7
2、MS2 额旁1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 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 一直线,长1寸。
主治:心绞痛、哮喘、 支气管炎、失眠等。
操作:从眉冲穴向前 平刺1寸,行快速捻转 手法。
精选PPT
眉冲:前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开0.75寸。
8
3、MS3 额旁2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胆经 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 1寸。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 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
操作:从头临泣穴向前平
精选PPT
3
17个相关腧穴
神 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前 顶: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 前神聪: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 百 会: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强 间: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 脑 户: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
精选PPT
4
17个相关腧穴
头维:额角发际直上0.5寸。 曲鬓:耳前发际后缘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颔厌: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上1/4与下3/4交点处。 悬厘: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上3/4与下1/4交点处。 率谷:耳尖直入发际1.5寸。 头临泣: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刺灸总各论治疗总论PPT幻灯片
觉可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热、凉、痒蚁行 感 ❖ 医者:针下沉紧、涩滞
❖ 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 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 堂之深邃。”
得气的意义
❖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针 刺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
五、毫针刺法
❖ (一)进针法 ❖ 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刺手”, ❖ 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之为
“押手”。 ❖ 刺手的作用: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
指力于针尖,使针顺利刺入皮肤,行针时左右捻转、 上下提插和弹刮搓震,以及出针时的操作。
❖ 押手的作用:固定腧穴的位置,挟持针身协助刺手 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而保持垂直,力达针尖,便 于进针,减少刺痛,协助调节和控制针感。
二、毫针刺法的练习
❖ 必须练好指力和手法 ❖ (一)指力练习 ❖ 纸垫或棉团练习 ❖ (二)手法练习 ❖ (三)自身试针
指和消毒
❖ 选择合适的长短和粗细
❖ 消毒:针具
❖
医者手指
❖
针刺部位
❖
治疗室
四、针刺前的准备
❖ (一)体位的选择 ❖ 卧位和坐位 ❖ 卧位又可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 坐位又可分为仰靠坐位、侧伏坐位、俯伏坐位。 ❖ (二)定穴和消毒 ❖ 1定穴: ❖ 腧穴的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针刺的疗效。 ❖ 2.消毒
基本手法 ❖ 提插法
❖ 捻转法
六 行针
辅助手法 ❖ 循法 ❖ 弹法 ❖ 刮法 ❖ 摇法 ❖ 飞法 ❖ 震颤法
可单独应用, 也可相互配合运用
七、得气
❖ (一)概念 ❖ 亦称气至、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
❖ 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 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 堂之深邃。”
得气的意义
❖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针 刺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
五、毫针刺法
❖ (一)进针法 ❖ 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刺手”, ❖ 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之为
“押手”。 ❖ 刺手的作用: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
指力于针尖,使针顺利刺入皮肤,行针时左右捻转、 上下提插和弹刮搓震,以及出针时的操作。
❖ 押手的作用:固定腧穴的位置,挟持针身协助刺手 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而保持垂直,力达针尖,便 于进针,减少刺痛,协助调节和控制针感。
二、毫针刺法的练习
❖ 必须练好指力和手法 ❖ (一)指力练习 ❖ 纸垫或棉团练习 ❖ (二)手法练习 ❖ (三)自身试针
指和消毒
❖ 选择合适的长短和粗细
❖ 消毒:针具
❖
医者手指
❖
针刺部位
❖
治疗室
四、针刺前的准备
❖ (一)体位的选择 ❖ 卧位和坐位 ❖ 卧位又可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 坐位又可分为仰靠坐位、侧伏坐位、俯伏坐位。 ❖ (二)定穴和消毒 ❖ 1定穴: ❖ 腧穴的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针刺的疗效。 ❖ 2.消毒
基本手法 ❖ 提插法
❖ 捻转法
六 行针
辅助手法 ❖ 循法 ❖ 弹法 ❖ 刮法 ❖ 摇法 ❖ 飞法 ❖ 震颤法
可单独应用, 也可相互配合运用
七、得气
❖ (一)概念 ❖ 亦称气至、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
《刺灸方法》ppt课件
患者无感觉。 • 《标幽赋》“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
如鱼吞钓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 《金针赋》“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2、针刺不得气的原因:
• 腧穴定位不准确; • 针刺角度有误; • 深浅失度; • 机体功能低下。
3、促使针刺得气的方法:
• 砭石以下,有骨针、竹针、陶针等的应用。
• 夏、商、周时代,冶金术的发明,使针具进入了
金属时代。“九针”就是萌芽于这个时代。
• 春秋战国时代,有了铁器的发明,砭石逐渐被九
针所取代。
• 针具由砭石到九针,标志着针具的形成。
• 金属针具的广泛应用,为针刺法的发展创造了有
利条件。
二、刺法的起源和发展
(2)迎随补泻
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经斜刺为补;针尖迎着 经脉循行的方向,迎经斜刺为泻。
(3)呼吸补泻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退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 退针为泻
(4)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
(5)平补平泻
进针后均匀地题插、捻转,得气后出针;
(二)复式补泻手法 1 烧山火
柔,针身不可全部刺入体内,针后嘱咐病人不要变动体位, 均可有效地预防折针。
(五)血肿 原因: 现象: 处理: 预防:
十一、针刺注意事项
1、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需待 其恢复后再治疗。
2、体质虚弱的患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
3、避开血管针刺,以防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 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 《内经》:九刺、十二刺、五刺等;提出了徐
疾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提 插补泻、开阖补泻等。
如鱼吞钓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 《金针赋》“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2、针刺不得气的原因:
• 腧穴定位不准确; • 针刺角度有误; • 深浅失度; • 机体功能低下。
3、促使针刺得气的方法:
• 砭石以下,有骨针、竹针、陶针等的应用。
• 夏、商、周时代,冶金术的发明,使针具进入了
金属时代。“九针”就是萌芽于这个时代。
• 春秋战国时代,有了铁器的发明,砭石逐渐被九
针所取代。
• 针具由砭石到九针,标志着针具的形成。
• 金属针具的广泛应用,为针刺法的发展创造了有
利条件。
二、刺法的起源和发展
(2)迎随补泻
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经斜刺为补;针尖迎着 经脉循行的方向,迎经斜刺为泻。
(3)呼吸补泻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退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 退针为泻
(4)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
(5)平补平泻
进针后均匀地题插、捻转,得气后出针;
(二)复式补泻手法 1 烧山火
柔,针身不可全部刺入体内,针后嘱咐病人不要变动体位, 均可有效地预防折针。
(五)血肿 原因: 现象: 处理: 预防:
十一、针刺注意事项
1、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需待 其恢复后再治疗。
2、体质虚弱的患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
3、避开血管针刺,以防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 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 《内经》:九刺、十二刺、五刺等;提出了徐
疾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提 插补泻、开阖补泻等。
刺法灸法总论
●押手 固定腧穴 协助进针
《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 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减轻疼痛 调节针感
持针法
二指持针法 多指持针法
02.04.2021
整理课件
18
进针法
单手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 管针进针法
毫针的针刺方法
02.04.2021
整理课件
19
毫针的针刺方法
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 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 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 至所要求的深度。
整理课件
7
规格
长短规格
寸
1 1.5 2 2.5 3 4 5
毫米mm 25 40 50 65 75 100 125
粗细规格
号数 26 27 28 29 30 31 32
毫米mm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0.28
收藏 防止损坏与污染
02.04.2021
整理课件
8
二、针刺练习
部分(前侧面)腧穴
02.04.2021
整理课件
11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 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02.04.2021
整理课件
12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刺灸法
02.04.2021
整理课件
1
刺灸法定义与作用
基本原理 操作技术 应用方法
刺灸法源流与发展
针具的发展 刺法、灸法的发展
刺灸总论ppt课件
• 现代临床广泛应用不锈钢针。另有电针、光 针、磁针等。
4
5
6
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内经》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方法,继而 《难经》又有所阐发,为后世奠定基础。 •唐宋时期一直继承《内经》和《难经》之说。 •金元时期许多医家创立的针刺手法目前仍具 实用价值。 •清代中叶以后,针灸衰落,针法亦无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刺手法的研究取 得了较大进展。
11
(二)刺激的时间
1、作用力持续的时间 2、刺激强度的变化率
12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 艾炷的大小和壮数 ❖ 艾条施灸的距离 ❖ 施灸时间的长短
13
中篇 针 灸 技 术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一、刺灸法的定义 刺灸法主要阐述刺法、灸法的基本知识及
其具体操作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 技能。
刺法:刺法又称针法,而刺法的意义较广, 是指采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刺激人体的 一定部位(腧穴),并运用各种手法以调整 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1
灸法:是指采用艾绒或其它药物制成的灸炷或 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腧穴), 以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方法。 二、作用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 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
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 灸法的起源
8
二、灸法的发展 ❖ 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内经》,
以后历代出现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 ❖ 古人多采用直接灸,且艾炷较大,壮数
较多,现代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 化出多种灸法,根据病情不同,还常采 用间接灸法。
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2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4
5
6
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内经》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方法,继而 《难经》又有所阐发,为后世奠定基础。 •唐宋时期一直继承《内经》和《难经》之说。 •金元时期许多医家创立的针刺手法目前仍具 实用价值。 •清代中叶以后,针灸衰落,针法亦无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刺手法的研究取 得了较大进展。
11
(二)刺激的时间
1、作用力持续的时间 2、刺激强度的变化率
12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 艾炷的大小和壮数 ❖ 艾条施灸的距离 ❖ 施灸时间的长短
13
中篇 针 灸 技 术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一、刺灸法的定义 刺灸法主要阐述刺法、灸法的基本知识及
其具体操作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 技能。
刺法:刺法又称针法,而刺法的意义较广, 是指采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刺激人体的 一定部位(腧穴),并运用各种手法以调整 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1
灸法:是指采用艾绒或其它药物制成的灸炷或 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腧穴), 以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方法。 二、作用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 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
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 灸法的起源
8
二、灸法的发展 ❖ 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内经》,
以后历代出现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 ❖ 古人多采用直接灸,且艾炷较大,壮数
较多,现代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 化出多种灸法,根据病情不同,还常采 用间接灸法。
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2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刺灸法ppt课件
• 医者则以捻转、提插针体的频率、幅度和角度来调节刺激 量的大小。 • 轻度---捻转的角度小于90°,频率小于60次/分; • 中度---捻转的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在60~90次/ 分之间; • 重度---捻转的角度大于180°,频率大于90次/分以上。 • 另外,在捻转、提插操作中,当医者手、腕、臂同时用力 时,刺激量就大,若仅用手指力量刺激量就小。
体位的选择
• 常用体位: • 1.仰卧位:指患者身体平卧于床,头面、胸腹朝上的体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 2.侧卧位:指患者身体一侧着床,头面、胸腹朝向一侧的 体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 3.俯卧位:指患者身体俯伏于床,头面、胸腹朝下的体位 。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 分腧穴。
刺法的量学要素
• 广义----毫针刺法的量学要素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 具体手法操作的强度和时间,及留针时间的长短等环节; • 狭义----刺法量学要素主要包括手法操作的强度和时间两 大要素。
刺法的量学要素——刺激的强度
• 针刺刺激的强度是通过手法作用力的强弱而实现的。 • 针刺的有效刺激强度是激发经络功能的基本条件。在毫针 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是以得气为标志。通过对针感强 弱的判定,刺激量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 轻者,针下感应柔和; • 中者,针下感应明显; • 重者,针下感应强烈。
刺灸法
• • • • • •
1.刺灸法总论 2.毫针刺法 3.耳针 4.三棱针法 5.灸法 6.拔罐法
一、刺灸法总论
• 刺灸法——主要阐述刺法、灸法的基本知识及其具体操作 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 刺法——古称“砭刺”,又称“针法”,指采用特殊的针 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的腧穴或部位,以防治疾病 的方法。 • 灸法——古称“灸炳”,又称“艾灸”,指采用以艾绒为 主的施灸材料烧灼、熏熨人体的一定部位或腧穴,以防治 疾病的方法。
刺灸方法ppt课件
2021/3/4
毫针的针刺方法
19
双手进针法
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毫针的针刺方法
指切进针法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手持 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2021/3/420双手进针法挟持进针法
押手拇食两指捏住 针身下段,露出针 尖,刺手拇食指执 持针柄, 将针尖对 准穴位,双手配合 动作,用插入法或 捻入法将针刺入皮 下.
或传导或见局部肌肉跳动
行针与得气
2021/3/4
刺灸法定义与作用
基本原理 操作技术 应用方法
刺灸法源流与发展
针具的发展 刺法、灸法的发展
2021/3/4
1
针法的发展
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 灸法、拔罐法 电针、穴位注射、穴位磁疗、埋线、腕踝针 耳针、头针
2021/3/4
2
2021/3/4
3
教学要求
●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 重点掌握捻转、提插等手法。 ●掌握得气及其意义,掌握候气、催气、行针等 操作方法。
针刺的方向
依腧穴所在部位 依经脉循行 依穴位与病位
毫针的针刺方法
2021/3/4
26
针刺的深度
毫针的针刺方法
部位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
个体差异 年龄、体质、胖瘦等
经络
阴经与阳经 刺经与络
病情
虚实表里寒热/急慢
时令
春夏浅 秋冬深
2021/3/4
凡刺浅深,惊针则止
《针灸大成》
27
五、行针与得气——行针手法
●行针概念
广义 从进针至出针的整个过程 狭义 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
毫针的针刺方法
19
双手进针法
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毫针的针刺方法
指切进针法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手持 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2021/3/420双手进针法挟持进针法
押手拇食两指捏住 针身下段,露出针 尖,刺手拇食指执 持针柄, 将针尖对 准穴位,双手配合 动作,用插入法或 捻入法将针刺入皮 下.
或传导或见局部肌肉跳动
行针与得气
2021/3/4
刺灸法定义与作用
基本原理 操作技术 应用方法
刺灸法源流与发展
针具的发展 刺法、灸法的发展
2021/3/4
1
针法的发展
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 灸法、拔罐法 电针、穴位注射、穴位磁疗、埋线、腕踝针 耳针、头针
2021/3/4
2
2021/3/4
3
教学要求
●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 重点掌握捻转、提插等手法。 ●掌握得气及其意义,掌握候气、催气、行针等 操作方法。
针刺的方向
依腧穴所在部位 依经脉循行 依穴位与病位
毫针的针刺方法
2021/3/4
26
针刺的深度
毫针的针刺方法
部位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
个体差异 年龄、体质、胖瘦等
经络
阴经与阳经 刺经与络
病情
虚实表里寒热/急慢
时令
春夏浅 秋冬深
2021/3/4
凡刺浅深,惊针则止
《针灸大成》
27
五、行针与得气——行针手法
●行针概念
广义 从进针至出针的整个过程 狭义 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
刺法灸法ppt课件
得气的表现
医者:手下沉紧/如鱼吞勾饵/徐和 患者:酸/麻/胀/重(热/凉) 或传导或见局部肌肉跳动
影响得气的因素
医生 取穴、方向/角度/深度、手法 患者 体质 病情 环境 温度 噪音
六、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原则
《灵枢 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 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灵枢 九针十二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 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提插法 捻转法
刺手挟持针柄前后、左右交替旋转 捻转法 捻动(180-360) 角度/频率/时间
辅助手法
循法 弹法 刮法 摇法 飞法 震颤法
循法
方法 经脉循行路线揉按 作用 疏通气血 激发经气
弹柄法
方法 弹动针尾/针柄,使针体振动 作用 催气 守气
刮柄法
方法 刮动针柄,使针体振动作 用 催气 守气
掌握得气及其意义,掌握候气、催气、行针 等操作方法。
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 二、针刺的练习 三、针刺前的准备 四、毫针的针刺方法
五、行针与得气
六、针刺补泻 七、留针与出针 八、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九、针刺注意事项
一、毫针的构造、检查和规格
针尖:松针状 钩 钝 针身:光滑挺直 弹性 锈蚀 弯曲 针根:牢固 锈蚀 松动 针柄:圈柄、花柄 (盘龙针)平柄、管柄 针尾:角度 艾灸
摇柄法
方法 直立而摇边摇边退 卧针而摇不进不退 作用 泄气,细细捻搓数 次,然后放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 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 催气、行气
作用
震颤法
方法 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 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 作用 催气 守气
针刺得气
得气的定义 经气感应 针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隋唐时代 ,盛行隔物灸(如隔姜、蒜、盐、 豆豉饼、附子饼等)。
❖ 明代盛行艾条灸 (包括太乙神针灸、雷火神 针灸等)、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 灸等。
第三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 针刺和艾灸都是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腧 穴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针刺和艾 灸本身就包含着刺激量等有关量学方面的问 题。实践证明,刺法、灸法的相关量学要素 是关系疗效的关键环节之一。
❖ 唐宋时期,在针刺手法方面一直继承《内经》 和《难经》之说。
❖ 金元时期又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 针刺学说。窦汉卿的《针经指南》创立了 “针刺十四法”, 目前部分仍具有实用价 值。
明代刺法的发展
❖ 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现仍 适用于临床。
❖ 徐凤的《金针赋》又提出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 对“烧山火”和“透天凉”也做了系统的论述。
(二)刺激的时间
❖ 正确掌握针刺作用持续的时间。在施行针刺手 法时,作用力持续的时间直接关系着疗效 ;
❖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证和情况,确定作用力持续 的最佳时间参数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
❖ 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在毫针操作中,由于患 者自身的敏感性不同,对刺激阈的要求也不一 样,要注意针刺刺激强度的及时增加和调整。
❖ 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的《备 急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
❖ 公元3世纪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 方》,宋代有《黄帝明堂灸经》《灸膏盲俞穴法》 《备急灸法》,元代有《痈疽神秘灸经》,清代有 《太乙神针》《神灸经纶》等。
灸法方式的发展
❖ 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采用直接灸治病。
❖ 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是以得气为 标志 。通过得气的强弱来判定刺激量的大 小,分为轻、中、重三种不同的刺激量。 轻者,针下感应柔和;
❖ 中者,针下感应明显; ❖ 重者,针下感应强烈。
捻转的频率、角度决定刺激量的大小
❖ 轻度---捻转的角度小于90°,频率小于60次 /分;
❖ 中度---捻转的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 在60~90次/分之间;
❖ 重度---捻转的角度大于180°,频率大于90 次/分以上。
提插的频率、幅度决定刺激量的大小
❖ 轻度---提插的幅度小于0.3厘米,频率小于 60次/分;
❖ 中度---提插的幅度在0.3~0.5厘米之间, 频率在60~90次/分之间;
❖ 重度---提插的幅度大于0.5厘米,频率大于 90次/分。
一、刺法的量学要素
❖ 广义----毫针刺法的量学要素应包括进针 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手法操作的强度和 时间,及留针时间的长短等环节;
❖ 狭义----刺法量学要素是指与毫针刺激量 及效应密切相关的量学因素,主要包括手 法操作的强度和时间两大要素。
(一)刺激的强度
❖ 针刺刺激的强度是通过手法作用力的强弱 而实现的。
灸法的概念
❖ 灸法----古称“灸炳”,又称“艾灸”,是 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 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的方法,又可 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刺法和灸法的关系
❖ 共同点-----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刺激人体的 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 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 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 一、灸法的起源 ❖ 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
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 人”或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乃至更 远。 ❖ 煨火取暖 ----草木灸----艾灸 ❖ 用“艾” (moxa)为主要灸料。 标志着灸 法的形成。
二、灸法的发展
❖ 灸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说: “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 来。”
❖ 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载的 针刺手法,都是在《金针赋》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撰 成。
❖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又汇集了明代以前有关针刺 手法的精华,提出“刺有大小”,有“大补、大 泻”,“平补、平泻”,“下针十二法”和针刺 “八法”。
现代刺法的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灸学术有了 很大的发展。针刺手法的研究也步人了 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文献考证到临床 观察,从实验研究到规律性的探索,均 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这对于规范操作手法,提高针刺临床疗 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刺灸法的概念
❖ 刺灸法(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techniques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 技能。
刺法的概念
❖ 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 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目前其含义 已非常广泛,即指使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 具,通过一定的手法(manipulation technique)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 (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 灸法的量学要素,是指与灸法刺激量及效应 密切相关的量学因素,包括艾炷的大小和壮 数、艾条施灸的距离、施灸时间的长短等。
❖ 灸法的艾炷数量的计数单位定为“壮”,艾 炷越大,刺激量就越大;艾灸壮数越多,刺 激量就越大。
❖ 艾条施灸,距离皮肤的距离越大,刺激量越 小,距离越小,则刺激量越大;施灸的时间 越长,刺激量就越大。
❖ 不同点-----刺法属机械性刺激,偏于疏通;
❖
灸法有组织化学变化,偏于温通。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砭石---最初的“针具”。
《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 “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刺痈肿、
排脓、放血的工具。
砭石-----骨针----竹针
刺法的发展
❖ 明代盛行艾条灸 (包括太乙神针灸、雷火神 针灸等)、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 灸等。
第三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 针刺和艾灸都是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腧 穴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针刺和艾 灸本身就包含着刺激量等有关量学方面的问 题。实践证明,刺法、灸法的相关量学要素 是关系疗效的关键环节之一。
❖ 唐宋时期,在针刺手法方面一直继承《内经》 和《难经》之说。
❖ 金元时期又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 针刺学说。窦汉卿的《针经指南》创立了 “针刺十四法”, 目前部分仍具有实用价 值。
明代刺法的发展
❖ 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现仍 适用于临床。
❖ 徐凤的《金针赋》又提出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 对“烧山火”和“透天凉”也做了系统的论述。
(二)刺激的时间
❖ 正确掌握针刺作用持续的时间。在施行针刺手 法时,作用力持续的时间直接关系着疗效 ;
❖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证和情况,确定作用力持续 的最佳时间参数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
❖ 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在毫针操作中,由于患 者自身的敏感性不同,对刺激阈的要求也不一 样,要注意针刺刺激强度的及时增加和调整。
❖ 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的《备 急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
❖ 公元3世纪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 方》,宋代有《黄帝明堂灸经》《灸膏盲俞穴法》 《备急灸法》,元代有《痈疽神秘灸经》,清代有 《太乙神针》《神灸经纶》等。
灸法方式的发展
❖ 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采用直接灸治病。
❖ 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是以得气为 标志 。通过得气的强弱来判定刺激量的大 小,分为轻、中、重三种不同的刺激量。 轻者,针下感应柔和;
❖ 中者,针下感应明显; ❖ 重者,针下感应强烈。
捻转的频率、角度决定刺激量的大小
❖ 轻度---捻转的角度小于90°,频率小于60次 /分;
❖ 中度---捻转的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 在60~90次/分之间;
❖ 重度---捻转的角度大于180°,频率大于90 次/分以上。
提插的频率、幅度决定刺激量的大小
❖ 轻度---提插的幅度小于0.3厘米,频率小于 60次/分;
❖ 中度---提插的幅度在0.3~0.5厘米之间, 频率在60~90次/分之间;
❖ 重度---提插的幅度大于0.5厘米,频率大于 90次/分。
一、刺法的量学要素
❖ 广义----毫针刺法的量学要素应包括进针 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手法操作的强度和 时间,及留针时间的长短等环节;
❖ 狭义----刺法量学要素是指与毫针刺激量 及效应密切相关的量学因素,主要包括手 法操作的强度和时间两大要素。
(一)刺激的强度
❖ 针刺刺激的强度是通过手法作用力的强弱 而实现的。
灸法的概念
❖ 灸法----古称“灸炳”,又称“艾灸”,是 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 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的方法,又可 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刺法和灸法的关系
❖ 共同点-----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刺激人体的 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 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 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 一、灸法的起源 ❖ 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
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 人”或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乃至更 远。 ❖ 煨火取暖 ----草木灸----艾灸 ❖ 用“艾” (moxa)为主要灸料。 标志着灸 法的形成。
二、灸法的发展
❖ 灸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说: “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 来。”
❖ 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载的 针刺手法,都是在《金针赋》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撰 成。
❖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又汇集了明代以前有关针刺 手法的精华,提出“刺有大小”,有“大补、大 泻”,“平补、平泻”,“下针十二法”和针刺 “八法”。
现代刺法的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灸学术有了 很大的发展。针刺手法的研究也步人了 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文献考证到临床 观察,从实验研究到规律性的探索,均 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这对于规范操作手法,提高针刺临床疗 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刺灸法的概念
❖ 刺灸法(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techniques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 技能。
刺法的概念
❖ 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 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目前其含义 已非常广泛,即指使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 具,通过一定的手法(manipulation technique)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 (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 灸法的量学要素,是指与灸法刺激量及效应 密切相关的量学因素,包括艾炷的大小和壮 数、艾条施灸的距离、施灸时间的长短等。
❖ 灸法的艾炷数量的计数单位定为“壮”,艾 炷越大,刺激量就越大;艾灸壮数越多,刺 激量就越大。
❖ 艾条施灸,距离皮肤的距离越大,刺激量越 小,距离越小,则刺激量越大;施灸的时间 越长,刺激量就越大。
❖ 不同点-----刺法属机械性刺激,偏于疏通;
❖
灸法有组织化学变化,偏于温通。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砭石---最初的“针具”。
《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 “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刺痈肿、
排脓、放血的工具。
砭石-----骨针----竹针
刺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