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电磁辐射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

A —吸收损耗; — B ——电磁波在屏蔽材料内部的多重反射损耗; R ——为电磁波的单 次反射衰减。
图 1 电磁 屏 蔽 能 量 消耗 图 2电磁屏蔽材料研 究和开发的国 内外现状 . 根据电磁波屏蔽 的机制 可以把 电磁屏蔽 材料分为三类 : 射型 、 反 反 射吸收型和吸收型 , 按应用形式可分为涂敷型和结构复合型一类 。 21电磁 屏 蔽 涂料 . 将金 、 、 、 、 、 银 铜 镍 碳 石墨等导电微粒掺入 到高分子聚合物 中就 制 成了掺合 型导电涂料 , 相对 于原 高分 子聚合 物 , 其导电性大大增强。掺 合型导 电过程机理较复杂 ,导 电效果 同填料种 类以及填料 在聚合 物中 的分散程度有关。实验发现填料的浓度存 在一 “ 渗滤 阈值” 低于临界点 , 时为绝缘体 , 达到临界浓度时 , 系的电阻急剧 下降直 至能稳定传 导电 体 流, 超过临界点后 , 系电阻变化不大[ 体 6 1 。 导 电涂料的成本低 、 生产工艺简单 , 施工方便 , 得到广 泛应用 , 根据 掺合物 的不同 , 可分为银系 、 碳系 、 铜系 、 系等 。 镍 银 系导 电涂料导 电性高 , 具有优 良的屏蔽性能( 可达 6 d ) 5B, 但价 格 昂贵限制了使用 范同, 主要用在某些特殊领域 。碳系涂料是上世纪 7 0 年代 由美 国作为军用开发 , 密度小 、 成本低 , 电性相对较差 , 导 电磁屏 蔽 效果不是很理想 , 一般用作防静电涂层 。 铜系涂料 的电阻率低 导电性好 , 缺点是易 氧化 、 密度较大 易下沉 , 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不好 。为防止铜粉氧化 , 常用机化合物 、 不活泼金
效果 , 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类 包装材料。 目前我 国在 电磁屏蔽材料领域 同国际水平 差距较 大, 当加 强电磁 屏蔽材料的研 究与 开 应 发, 不断提 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 关键 词 ] 电磁屏蔽 电磁 兼容 包装
新型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新型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依赖各种电子设备,但同时也面临着电磁波辐射的问题。
各种电子设备的运行都会产生电磁波,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研究新型电磁波屏蔽材料成为当下热门的科研课题。
一、电磁波的影响随着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所接触到的电磁波也变得越来越多。
虽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表明电磁波对人体有害,但长时间接触或过度暴露在电磁波中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体造成打击。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电磁波可能会引起神经衰弱、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的病变和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另外,电磁波还可能会对人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人变得更加容易生病。
二、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由于电磁波的危害,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可靠的电磁波屏蔽材料。
1. 金属屏蔽材料金属材料是电磁波屏蔽的主要材料之一。
金属的原子结构足以将电磁波电磁波反射掉。
金属屏蔽材料可用于制造不同种类的电磁波屏蔽设备和建筑物。
然而,金属屏蔽材料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金属屏蔽材料的密度大,重量较大,容易在输送过程中或使用中破损。
其次,这种材料的导电性强,使用中容易形成相互干扰的电磁场。
最后,由于金属屏蔽材料的价格较高,使用寿命较短,因此需要更多的开支。
2. 涂层屏蔽材料涂层屏蔽材料能够有效地屏蔽电磁波,使其不穿透到建筑物或设备内部。
它与金属屏蔽材料相比,更轻便、耐用且使用寿命更长。
涂层屏蔽材料的制造技术在不断创新发展。
有些涂层屏蔽材料使用的是无机物质,有些则是有机物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涂层材料,如压敏材料和纳米粒子。
3. 其他屏蔽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还在不断探索和发现更多的屏蔽材料。
在当前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碳纤维材料、铁氧体材料等都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屏蔽效果。
三、电磁波屏蔽材料的应用前景电磁波屏蔽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首先,在建筑领域,电磁波屏蔽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防电磁波建筑材料和防辐射隔离室等。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报告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电磁屏蔽材料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首先介绍了电磁辐射的危害和电磁屏蔽的重要性,然后重点关注了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性能和制备方法。
通过对各类电磁屏蔽材料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当前研究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电磁屏蔽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 引言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和电子设备正常运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电磁屏蔽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
电磁屏蔽材料作为电磁屏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制备方法对屏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2. 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目前常见的电磁屏蔽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因其高导电性和良好的屏蔽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如铜、铝等。
导电聚合物材料由于其较低的密度和可塑性,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如聚苯胺、聚噻吩等。
复合材料则是将金属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等进行复合,以综合各自的优点,提高屏蔽性能。
3. 电磁屏蔽材料的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电磁波吸收性能、屏蔽效能和机械性能。
电磁波吸收性能是指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影响着屏蔽效果。
屏蔽效能是指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和透射能力,与材料的导电性和厚度等因素有关。
机械性能则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等,直接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4. 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常用的电磁屏蔽材料制备方法包括物理蒸发、溶液法、热压法和电沉积法等。
物理蒸发方法适用于制备金属材料,但存在成本高和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
溶液法适用于制备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的优势。
热压法和电沉积法则适用于制备复合材料,能够在保持导电性的同时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5. 挑战与展望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降低材料的密度和成本等。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发新型的电磁屏蔽材料、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和优化屏蔽结构等。
同时,结合先进的制备技术和理论模拟方法,有望进一步提升电磁屏蔽技术的水平。
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作为现代科技的先锋领域,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享受,但也为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在无线电、移动通信、计算机等高频电子设备广泛应用的年代,电磁波辐射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因此,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研发和发展也愈加重要。
一、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及危害要理解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们交替变化几乎垂直向前传播的能量传播方式。
电磁波具有频率和波长的特性,这些特性是不同种类电磁波的区别之一。
电磁波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它们被用于无线电通信、雷达、微波炉、高音频和医疗设备。
但是,当人暴露在某些类型的电磁波中时,它们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一些可能的影响包括头痛、失眠、心脏病和癌症等。
二、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研究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
这是因为,当许多电器和电磁设备同时存在时,它们将产生大量电磁波辐射。
这些电磁波会相互干扰,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成本合理的电磁波屏蔽材料来保护设备和人类健康。
电磁波屏蔽材料指的是一种可以有效阻止电磁波辐射影响的材料。
通常,这种材料由能吸收、透射、反射等多种机制相结合的屏蔽材料组成。
三、电磁波屏蔽材料的分类电磁波屏蔽材料通常可以分为金属材料、合金材料、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和有机材料等几类。
鉴于各种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不同,各类材料的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金属材料,例如铜、铝、锌、镁等,是最传统的电磁波屏蔽材料之一。
由于金属具有高导电率和良好的反射性,当电磁波射入金属表面时,会迅速被反射或电流耗散,从而遏制了电磁波的扩散。
金属屏蔽材料通常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壳或外部防护层,可以阻挡从设备外部传来或发射出去的电磁辐射。
铜纤维材料是聚合物电磁波屏蔽材料之一,通常由铜纤维和聚合物纤维混合而制成。
电磁屏蔽和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电磁屏蔽和吸波材料1、引言随着现代电子工业的快速进展,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和高频电子器件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电磁干扰现象的增多和电磁污染问题的日渐突出。
电磁波辐射已成为继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之后的又一大公害。
电磁波辐射产生的电磁干扰〔EMI〕不仅会影响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对身体安康也有危害。
目前,主要的抗电磁千扰技术包括:屏蔽技术、接地技术和滤波技术。
其中,屏蔽技术的主要方法是承受各种屏蔽材料对电磁辐射进展有效阻隔与损耗。
吸波功能材料的争论是军事隐身技术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之一,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削减或消退雷达、红外等对目标的探测。
世界上多个国家相继开放了对战机、巡航、舰艇等军事用吸波材料的争论。
由于电磁屏蔽材料和吸波材料在社会生活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其争论开发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
2、电磁屏蔽和吸波材料的根本原理材料对电磁波屏蔽和吸取的程度用屏蔽效能〔SE〕来表示,单位为分贝(dB),一般来说,SE 越大,则衰减的程度越高。
2.1屏蔽体对电磁波的衰减机理屏蔽体对电磁波的衰减机理有3 种: (l)空气·屏蔽体界面的阻抗不连续性,对入射电磁波产生反射衰减; (2)未被外表反射而进入屏蔽体内的电磁波被屏蔽材料吸取的衰减; (3)进入屏蔽体内未被吸取衰减的电磁波到达屏蔽体一空气界面时因阻抗不连续性被反射,并在屏蔽体内部发生屡次反射衰减。
屏蔽效能可用下式表示:SE = SET + SER+ SEA M(1)式中:SE 表示反射损失,SE 表示吸取损失,SE 表示屡次反射损R A M失。
2.2吸波材料的根本物理原理吸波材料的根本物理原理是,材料对入射电磁波实现有效吸取,将电磁波能量转换为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而损耗掉。
该材料应具备两个特性即波阻抗匹配特性和衰减特性。
波阻抗匹配特性即制造特别的边界条件是入射电磁波在材料介质外表的反射系数r 最小,从而尽可能的从外表进入介质内部。
电磁屏蔽材料研究进展

SE=20lg(E0/Es)或 SH=20lg(H0/Hs) 式中 : E0、H0 分 别 为 屏 蔽 前 该 点 的 电 场 强 度 与 磁 场 强 度 , Es、 Hs 分别为屏蔽后该点的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对屏蔽效果 的评价是根据屏蔽效能的大小度量的, 如表 1 所示。
关键词 电磁屏蔽 材料 现状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B303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 ch Pr ogr ess in Electr 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 ials
DING Shijing1, 2, ZHAO Yuezhi3, GE Debiao1
( 1 School of Science,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071; 2 The PLA 61489 Army, Luoyang 471023; 3 Department of Material,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Key wor ds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 progress, application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 电磁波引起的电磁干扰 (EMI)和电磁兼容(EMC)问题日益严重[1 ̄3], 不但 对 电 子 仪 器 、 设备造成干扰与损坏, 影响其正常工作, 严重制约我国电子 产品和设备的国际竞争力, 而且也会污染环境, 危害人类健 康; 另外电磁波泄漏也会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和军事核心机密 的 安 全 。特 别 是 作 为 新 概 念 武 器 的 电 磁 脉 冲 武 器 已 经 取 得 实 质性的突破, 能对电子仪器设备、电力系统等进行直接打击, 造成信息系统等的暂时失效或永久损坏, 其投送方式多样, 破坏 力 极 强[1 ̄4], 而 且 强 大 的 电磁 脉 冲 对 人 体 也 能 造 成损 害 , 使 人 神 经 紊 乱 、行 为 失 控 等 。
电磁屏蔽及吸波材料的研究报告进展

电磁屏蔽与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阐述了研究电磁屏蔽材料和吸波材料的重要性,分析了电磁屏蔽与吸波材料的工作原理,综述了电磁屏蔽材料与吸波材料国外研究进展与应用。
关键词:电磁屏蔽材料、吸波材料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工业的开展,各种电子设备应用的日益增多,电磁波辐射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公害。
电磁波辐射造成的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而且对身体安康也有危害。
特别是塑料制品对传统金属材料的替代,电磁屏蔽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据估计,全世界电子电气设备由于电磁干扰发生故障,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亿美元。
科学研究证实,人长期处于电磁波辐射环境中将严重损害身心安康。
目前播送电视发射塔的强电磁波辐射,城市电工、医疗射频设备附近的电磁辐射污染,移动的电磁波辐射等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因此,世界上一些兴旺国家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的标准和规定,如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制定了抗电磁干扰法规〔FCC法〕和"Tempest〞技术标准,其中"FCC〞规定大于1000HZ的电子装置要求屏蔽保护,并持EMI/ RFI合格证才允许投放市场;我国在八十年代相继制定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和"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等相关法规;国际无线电抗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也制定了抗电磁干扰的CISPR的国际标准,供各国参照执行。
另外,现代高科技战争中的新型电子对抗技术,其核心之一是释放宽频率和波长的强电磁波来破坏对方军事设施中电子装备的遥测、遥感和遥控等功能,使对方的军事设施处于失控状态,到达突袭的目的。
吸波材料在军事隐身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美国U-2高空侦察机、B-2隐形轰炸机以及F-117和F-22隐形战斗机的出现,更是代表了吸波材料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成就。
由于电磁屏蔽与吸波材料在社会生活和国防建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电磁屏蔽与吸波材料的研究开发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
稀土材料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稀土材料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引言电磁辐射对人类生活和健康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人类免受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稀土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稀土材料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稀土材料的特性稀土是指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包括15个元素,即从镧到镥的元素。
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能级分布,使得稀土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稀土材料常见的特性包括高磁性、高导电性、高屏蔽性、高吸波性等。
这些特性使得稀土材料成为理想的电磁屏蔽材料。
稀土材料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1.电磁屏蔽材料的导电增强剂稀土材料可以作为导电增强剂加入到电磁屏蔽材料中,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稀土元素的特殊电子结构使得它们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够增强电磁屏蔽材料的导电性能。
2.电磁屏蔽材料的磁性增强剂稀土材料中一些元素具有较强的磁性,可以作为磁性增强剂加入到电磁屏蔽材料中,提高材料对磁场的屏蔽效果。
3.电磁屏蔽材料的吸波剂稀土材料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吸波性能,可以作为吸波剂加入到电磁屏蔽材料中,提高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
4.电磁屏蔽材料的红外屏蔽剂稀土材料中的某些化合物对红外辐射有较好的屏蔽效果,可以用于制备红外屏蔽材料,保护人体对红外辐射的伤害。
5.电磁屏蔽材料的增强剂稀土材料还可以作为增强剂加入到电磁屏蔽材料中,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稀土材料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稀土材料在电磁屏蔽材料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和成果:1.稀土材料的合成与改性研究者们通过不同的工艺方法,如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成功合成了各种稀土材料。
此外,还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和添加相应的改性剂,改善了稀土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了电磁屏蔽材料的性能。
2.稀土材料在特定领域的应用稀土材料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已经涉及到了多个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名讯, 徐勤涛, 庞旭堂, 连军涛, 刘玉凤, Yu Mingxun, Xu Qintao, Pang Xutang, Lian Juntao , Liu Yufeng
作者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济南,250031
刊名:
宇航材料工艺
英文刊名:Aerospace Materials & Technology
年,卷(期):2012,42(4)
1.周秀芹导电电磁屏蔽塑料研究新进展 2006(01)
2.王锦成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原理及研究现状 2002(07)
3.Lee C Y;Song H G;Jang K 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efficiency of polyaniline mixture and multiplayer films 1999
4.Huang J L;Yau B S;Chen C Y Th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indium tin oxide film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2001
5.赵福辰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现状 2001(05)
6.岩井建;毕鸿章在纤维表面形成金属被覆膜的金属纤维"METAX" 1999(02)
7.于鑫;付孝忠;杜仕国电磁屏蔽材料在火箭弹包装中的应用 1999(01)
8.Dhawan S K;Singh N;Rodrigues K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behavior of conducting polyaniline composites 2003(04)
9.王佛松;王利群;景遐斌聚苯胺的掺杂反应 1993
10.师春生;马铁军;李家俊镀金属炭毡/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2001(03)
11.王光华;董发勤;司琼电磁屏蔽导电复合塑料的研究现状 2007(02)
12.谭松庭;章明秋金属纤维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 1999(12)
13.薛茹君电磁屏蔽材料及导电填料的研究进展 2004(03)
14.潘成;方鲲;周志飚导电高分子电磁屏蔽材料研究进展 2004
15.毛倩瑾;于彩霞;周美玲Cu/Ag 复合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 2004(04)
16.施冬梅;杜仕国;田春雷铜系电磁屏蔽涂料抗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2003(03)
17.李秀荣;刘静;李长珍高频电磁屏蔽用ITO膜结构与性能分析 2000(06)
18.Wojkiewicz J L;Fauveaux S;Redon N High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polyaniline-polyurethane composites in the microwave band 2004(04)
19.闾兴圣;王庚超聚苯胺/聚合物导电材料研究进展 2003(01)
20.Morgan H;Foot P J S;Brooks N W The effects of composition and processing variables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rmoplastic polyaniline blends and composites 2001
21.王杨勇;张柏宇;王景平本征型导电高分子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研究进展 2004(03)
22.Bernhard Wessling Dispersion as the link between basis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conductive polymers (polyaniline) 1998
23.徐勤涛;孙建生;侯俊峰电磁屏蔽塑料的研究进展 2010(09)
24.Hu Yongjun;Zhang Haiyan;Xiao Xiaoting Elce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silicon rubber filled with carbon fiber 2011
25.彭祖雄;张海燕;陈天立镀银玻璃微珠/碳纤维填充导电硅橡胶的电磁屏蔽性能 2011(01)
26.Huang C Y;Wu C C The EMI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PC/ABS/nicked-coated-carbeln-fibre composites 2000
27.邹华;赵素舍;田明镀银玻璃微珠/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2009(08)
28.孙建生;杨丰帆;徐勤涛镀银铝粉填充型电磁屏蔽硅橡胶的制备与性能 2010(01)
29.王进美;朱长纯碳纳米管的镍铜复合金属镀层及其抗电磁波性能 2005(06)
30.徐化明;李聃;梁吉PMMA/定向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导电与导热性能的研究 2005(09)
31.戚亚光世界导电塑料工业化进展 2008(04)
32.Wu Zhuangchun;Chen Zhihong;Du Xu Transparent,conductive carbon nanotube films 2004
33.Petra Potschke;Bhattacharyya A R;Andreas Janke Morphology an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melt mixed blends of polyethylene and carbon nanotube filled polycarbonate 20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hclgy20120400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