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民间的谚语、谜语、歇后语和顺口溜24页PPT

民间的谚语、谜语、歇后语和顺口溜24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民间的谚语、谜语、歇后语和顺口溜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谚语与歇后语.正式版PPT文档

谚语与歇后语.正式版PPT文档
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儿比你这儿强十倍,来个“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不做亏心事,哪怕半夜鬼叫门。
它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3、过“六一”,开联欢会,同学们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4、新班主任到了,因为对情况不大熟悉,她一进教室就宣布各项规定
话说不出”,老人说:“你是黄鼠
狼给鸡拜年吧?来者道:我可是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 白”哟,你不说便罢,别赖好人,
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儿比你这 儿强十倍,来个“砌墙的砖头— —后来者居上”。老者回答:你 不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吧。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 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夜里星光明,明朝忆旧晴。
5、小海打了一个下午的球,进教室拿书包,发现很多同学瞪着他,一付愤怒的样子,他被搞得

映深刻的道理,内容富有教 5、小海打了一个下午的球,进教室拿书包,发现很多同学瞪着他,一付愤怒的样子,他被搞得
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儿比你这儿强十倍,来个“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形象的比喻 解释、说明 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歇后语王国,那里住着许多居民,他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什么叫做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一般 有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 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 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 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 “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 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趣谈歇后语课件课件.pptx

趣谈歇后语课件课件.pptx
第16页/共19页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其中的歇
后语说一两句话。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古代的石像——老实(石)人 光打雷不下雨——虚惊一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白日做梦——胡思乱想 铁公鸡——一毛不拔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十五个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
第17页/共19页
第18页/共19页
第14页/共19页
☆赏析与运用
1、根据以下各种情况,说一句最恰当的歇后语。
a.小明这学期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大家 都夸他有进步,小明这叫……
b.刚才还是晴天,转眼间就刮起了大风, 下起了大雨,这真是……
c.我今天放学回家,还没放下书包,妈妈就 劈头盖脸地训了我一顿,使我……
d.人们都说雷虎修车是把好手,这次看了 他的修车表演,果真如此,真可谓……
感谢您的观看!第19页/共9页☆根据图画的内容,说一句最恰 当的歇后语
对牛弹琴 —— 一窍不通
第9页/共19页
老鼠进书房 —— 咬文嚼字
第10页/共19页
两虎相争 —— 必有一伤
第11页/共19页
龙王爷出海 —— 兴风作浪
第12页/共19页
狗咬吕洞宾 —— 不识好人心
第13页/共19页
看《水浒》掉泪 —— 替古人担忧
☆歇后语的特点
•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幽默诙谐于 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就是谐音和比喻,比如“外甥打灯笼——照 旧【舅】”,还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 歇后语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 和延伸,比如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e.寒假中,谋初中为远在山区的小朋友们送 去书籍,文具,尽管这不是新的,贵的,却 是孩子们需要的,这真是.....

字谜歇后语ppt(共21张PPT)

字谜歇后语ppt(共21张PPT)
字谜 与 歇后语
一只狗四个口。 一个人搬两个土。
一口咬掉牛尾巴。
一只狗四个口。(哭) 一个人搬两个土。(佳)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有水可养鱼虾,
有土可种庄稼,
有人不是你我,
有马走遍天下。
有水可养鱼虾, 有土可种庄稼,
有人不是你我,
有马走遍天下。(也)
七人头上长了草。
太阳西边下,月儿东边挂 。
二人手拉手,钢丝绳上走。 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 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不认输(书)
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 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
碗底的豆子 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十个哥哥力量大, 一切困难都不怕。
十个哥哥力量大, 一切困难都不怕。(克)
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 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 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磨)
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 少三。
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 少三。(七)
闭着眼睛进学堂 ——不认输(书)
没嘴的茶壶
——道(倒)不出来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 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
——历历(粒粒)在目
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
老虎拉车——谁敢(赶) 咸菜煎豆腐
——有言(盐)在先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精装茅台——好久(酒)
二人手拉手,钢丝绳上走
七人头上长了草。(花)
太阳西边下,月儿东边挂。(明)
二人手拉手,钢丝绳上走。(丛)
大门开,有客来, 先脱帽,再进来。

民间谚语与谜语(课堂PPT)

民间谚语与谜语(课堂PPT)

.
3
民间谚语与谜语
谚语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哲理 性,这一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杜文澜编的《古谣谚》引《说文长笺》 说:“传言者,一时民风土著议论也, 故从彦言。……观谚言而知寓教于文 矣”。“寓教于文”,它是谚语区别 于一般俗语、歇后语以及成语的显著 标志(有的谚语与成语相近,相互转 化者例外)。
子钻天蛇盘道,水缸穿裙山戴 帽”等,是靠土法来预测天气,
.
19
民间谚语与谜语
对农民、渔民、牧民都很适用,就 是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用仪器测 量天气,有时也要参考民间的谚语, 特别是节令性谚语,如什么节气种 什么、收什么。对农民来说具有很 大的实用价值。
.
20
民间谚语与谜语
如“夏至种芝麻,头顶一棚
.
22
民间谚语与谜语
(2)谚语与歌谣的区别。
a.在内容上谚语是经验的结晶。 具有哲理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有 指导和训诫意义;而歌谣重于抒情、 写景、叙事。它或借景抒情,或托 物言志。有的有哲理性和实践性, 但多数没有哲理性,也不一定指导 实践。
.
23
民间谚语与谜语
“穷人的汗,富人的饭”。
“不种泥田吃好饭,不养蚕花着好 丝”。
语。这从总体上指出了谚语的某
些特征,但尚未深入其内去全面
把握谚语不同于其它语言的质的
规定性。也就是说没能把握谚语
之所以能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
俗语的一种主要形式的内在规律
与特性。
.
2
民间谚语与谜语
那么,谚语的内在规律和特征是什么呢? a、从谚语的内容看,它是千百年来人 民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斗争经验以及传 统道德的积累和判断性的总结,一般具 有知识性,哲理性和实践性,而反映社 会生活、斗争经验和道德情操的谚语, 则具有阶级性。

民间的谚语、谜语、歇后语和顺口溜24页PPT

民间的谚语、谜语、歇后语和顺口溜24页PPT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民间的谚语、谜语、歇后语 和顺口溜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歇后语俗语谚语(课堂PPT)

歇后语俗语谚语(课堂PPT)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安石 《元日》
杜 牧 《清明
弟》 陆 游 《示儿》
17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杜 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
什么叫做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 一般有两部分构成,前半截 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 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 十分自然贴切。
10
1、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2、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3、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 礼) 4、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5、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6、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37
[含反义词的成语]
天昏地暗 前因后果 生离死别 一无所有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黑白分明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改邪归正 轻重缓急 博古通今 铺天盖地 东倒西歪 南辕北辙 前赴后继 左推右挡 承前启后 舍近求远 扬长避短 弃旧图新 优胜劣汰 38
[带有近义词]
7
1、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5、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6、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7、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8、天上掉下馅饼来。 9、满招损,谦受益。
8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3、树挪死,人挪活。 4、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 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6、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7、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8、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趣谈歇后语谚语PPT课件

趣谈歇后语谚语PPT课件

9、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活哲理)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3、树挪死,人挪活。 4、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 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6、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歇后语和谚语的区别
谚语是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定型化语言。谚语一般都能揭示一个 客观规律或反映一个事理,使人从中受到启发, 一般为句子。 歇后语是由前语和后语组成,并且只要说 出前语,就可猜出后语的意思的一种口头用语, 后语一般是对前语的解释。
1、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朋友与敌 人 )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与金 钱)
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求知与学艺)
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表示学习方法) 5、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美好与丑恶) 6、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天上掉下馅饼来。(勤劳 与懒惰) 7、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与骄傲) 8、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礼貌与修养)
1.根据歇后语的前一部分, 说出后一部分。 卢沟桥的狮子—— 数不清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 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 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 鸡蛋碰石头—— 自不量力 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竹篮打水—— 一场空
小结:
今天,我们游览了动物园、探索了 数字城堡、表演了歇后语,学习了谚语, 收获一定不小,用歇后语来概括,可以 说是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歇后语王国 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宝藏等待同学们去开 采,去挖掘,歇后语的天地里到处充满 着奇珍异宝,愿同学们多多采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谚语大多为双句与其特殊作用有关。 一般说,一句话不易概括复杂的内容, 多句式又易于拖沓冗长。唯有双句式整 齐和谐,又易构成对偶、对照、回环往 复,排比、复沓等句式以加强表现力。 如“人薄土,土薄人”,再如“富人四季穿 衣,穷人衣裳穿四季”。
第一节 民间谚语

谚语大都押韵,“不怕不识货,就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2)反映社会斗争情况和经验的谚 语
• 谚语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多方面的 社会生活,形象地概括了阶级斗争的经 验教训。
• 谚语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及其政府 的丑恶本质。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谚语反映腐化堕落的社会风气。 • 谚语反映了人民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 谚语还介绍了劳动人民的斗争经验。
• 关于谚语的概念和范围,一些研究 者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解释,狭义 指上面所说的那种富有教育意义的传言 ;广义既包括“俚谚”也包括“俗语”,即 所有流传在民间的脍炙人口的传言都在 谚语的范围之中。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谚语与歌谣的区别点在于:谚语重哲 理,不重抒情;重讽诫,不重生活描绘; 重传言,不重歌咏;重概括,不重铺陈 叙述。
第二节 民间谜语
• 谜,“从言,迷“(《说文解字》)它 是一种有迷惑作用的语言艺术。主要特 征是:对事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隐 喻的暗示去表现,让人根据暗示提供的 根据、线索,通过思考猜出这个事物。 因此,它在结构上具有和其它民间文学 、形式不同的特点。它是由谜面、谜底 组成。谜底又叫本体,是谜语的题旨, 问题的答案。底面之间由事物的共同点 相联系的。
• 谚语的作用在于向劳动人民传授生产 知识和生活经验。它在指导人们分清善 恶是非、鼓舞斗争意志、培养高尚的道 德情操等方面,都发挥了而且将继续发 挥着主要的作用。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二、民间谚语的基本内容 • (1)认识自然和总体生产经验的谚
语。 • 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具有
宝贵的科学价值。农谚是其中的主要部 分。农谚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 家禽饲养等各方面的内容。
怕货比货”是相同字尾押韵;“鸟美在羽
毛,人美在勤劳”是不同字尾押韵。这是
最常见的两种押韵方式。另外还有“笑破
不笑补,笑过不笑改”相同字头押韵,“
今天来客,往日有意;今天打架,往日
有气”押头尾韵,“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头、腰、尾都押韵。
第二节 民间谜语
• 一、民间谜语的含义、源流及其作用 。
• 谜语是民间文学中一种特殊的韵文形 式作品,它是表现人民智慧、培养和测 验人民智慧的民间语言艺术。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什么叫谚语,古人作过各种解释:“ 谚,俗语也”(《礼记》);“谚,传言 也”(《说文解字》);“谚,俗所传言 也”(汉书·五行志)“谚,俗之善谣也” (《国语》)“谚,直语也”(《文心雕 龙》)。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练的语句,总 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各种社会生 活经验的语言艺术。它是一种有教育意 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 。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 总结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的谚语
反映了人民的世界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 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总离不开互相帮 助,共同协作,这就产生了集体观念和 互助精神。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劳动人民的感情是最真挚、淳朴的, 他们主张对人要真诚相待:“有酒大家喝 才香,有话当面说才亲”;“浇树浇根, 交人交心”;“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 。
第七章 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
•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一、民间谚语的含义、范围及其作用
。 • 民间谚语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有
特点的体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包 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有的 还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教训的意味。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谚语源远流长,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在 我国先秦的《易经》、《诗经》、诸子 著作以及少数民族古老的史诗中,都保 存和引用了许多古代人民的谚语。后魏 的《齐民要术》、宋代的《农书》、元 代的《农政全书》和《田家五行志》、 明代的《古今谚》、清代的《古谣谚》 等书中,不同数量地收录了我国古代谚 语。每一时代都有谚语产生。
• 谚语总结了许多学习和为人处世的好 经验,成为劳动人民的生活教科书,“要 得惊人艺,须下死工夫”;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三、民间谚语的艺术特点 • 谚语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
广泛、形体很简短的民间文学样式。这 种作品,大都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句 式整齐,音韵和谐,通俗易懂,耐人寻 味。 • 精练是谚语最基本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形象性是谚语的又一特点。谚语是哲理 的小诗,科学的小诗,又是充满形象的 警句诗。它的形象性是十分突出的。例 如:“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的形象性,主要是通过各种修辞 手法的运用来表现的,其中用得最多的 是比喻和对比。“贼来如梳,兵来如篦, 官来如剃。”用排比的句式,层层递进, 通过比喻把封建官僚对人民残酷的搜括 揭露得淋漓尽致。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谚语的对比用得也很精采。矛盾的普 遍性是对比手法的基础。一切事物都是 对立统一的,如穷与富、善于恶、美与 丑、好与坏等。将这些相互矛盾又互相 联系的事物、现象并列在一起,进行对 照,就能给人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如“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整齐和谐是谚语的另一突出特点。除 少数单句或多句外,大都由两句组成。 形式整齐,音调和谐,琅琅上口,易于 记诵,给人以愉快的美感!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谚语的精练是由它的概括生活和提练经 验的特点决定的。谚语是记载、保存、 传授各种经验的工具,是过去的不识字 的劳动人民的生活教科书,只有形式短 小,记得住,讲得出,用得上,才便于 创作便于接受的和使用。
第一节 民间谚语
• 谚语和歌谣对生活的概括各有不同。 如《不平歌》“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 ,没衣裳;卖盐的老婆喝淡汤,种田的 吃米糠,磨面的吃瓜秧,炒菜的光闻香 ,编凉的睡光床,抬棺材的死路旁。”而 谚语在说明这种情况时,一般只选择一 两件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手法加以概括 ,如“木匠家里无凳坐,卖油娘子水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