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0008学前游戏论离线作业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c16f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e.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近年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关注,游戏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智力、社交和情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学前游戏的理论与实践,并提供一些试题及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学前游戏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第一部分:学前游戏的理论基础学前游戏是指专门为3至6岁的幼儿设计和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游戏活动。
它通过积极、灵活、愉悦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通过互动和体验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学前游戏主要应用于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具有以下基本理论基础:1. 幼儿发展理论:学前游戏基于幼儿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特点,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幼儿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等多方面能力。
2. 游戏认知理论:学前游戏强调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游戏中的操作、观察、比较等过程能够促进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社会文化理论:学前游戏强调社会文化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社会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学前游戏试题及答案下面是一些关于学前游戏的试题及答案,供读者参考。
1. 问: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游戏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可以帮助幼儿开发思维、培养创造力、促进社交能力、提升动手能力等。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主动、积极地参与,从而在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全面发展。
2. 问:学前游戏的设计原则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说明两个。
答:学前游戏的设计原则包括:适应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游戏的设计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年龄阶段和个人发展需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获得合适的游戏体验。
趣味性原则要求游戏的设计应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游戏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度。
3. 问:列举三种适合学前游戏的游戏类型,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ad34b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1.png)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A. 工作B. 学习C. 娱乐D. 社交答案:A2. 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具有以下哪种功能?A. 娱乐放松B. 认知发展C. 社交互动D. 以上都是答案:D3.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竞技游戏D. 学习游戏答案:D4. 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可以促进其()的发展。
A. 语言B. 社会性C. 想象力D. 创造力答案:B5.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对儿童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A. 身体B. 心理C. 情感D. 认知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___。
答案:工作2. 儿童在游戏中通过_________来探索世界。
答案:模仿3. 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发展_________能力。
答案:社交互动4.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_________的重要途径。
答案:学习5.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_________的发展。
答案:认知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答案: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探索环境,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记忆和注意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2. 描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
答案: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表达和理解情感,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互动,儿童可以学习控制情绪,发展同理心,增强自我意识。
3. 阐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贡献。
答案:游戏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合作、竞争、分享和遵守规则,这些都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技能。
4. 举例说明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
答案:游戏中的跑跳、攀爬等活动可以增强儿童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促进身体发育。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2c108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7.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A. 仅是娱乐- B. 促进身体发展- C. 促进认知、情感、社会技能的发展- 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A. 自主性- B. 目的性- C. 规则性- D. 强制性3. 学前儿童游戏的类型包括哪些?- A. 角色游戏、建构游戏、体育游戏- B. 角色游戏、数字游戏、体育游戏- C. 建构游戏、数字游戏、智力游戏- D. 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答案:1. D2. D3. A二、填空题1.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______,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方式。
2.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通过______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3. 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是他们自然发展的一部分。
答案:1. 基本活动2. 模仿和想象3. 内在需要三、简答题1. 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答案: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社交技能: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儿童学习如何交流、合作和解决冲突。
- 培养角色意识:在角色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理解社会角色和期望。
- 增强同理心:在游戏中,儿童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培养同理心。
- 学习社会规则:游戏通常有规则,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理解社会秩序。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答案:学前儿童游戏与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游戏是儿童的自然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游戏探索环境、尝试新事物、解决问题。
其次,游戏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儿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尝试和犯错,从而促进认知发展。
此外,游戏还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
在游戏中,儿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他们的情感发展。
最后,游戏还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他们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和共处。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c90d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1.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对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A. 社交技能B. 语言能力C. 精细动作D. 认知发展E. 情绪管理答案:A, B, C, D, E二、判断题1.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学习到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正确)2. 游戏只是娱乐,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不大。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角色扮演游戏对学前儿童自我认知的影响。
答:角色扮演游戏能够让儿童暂时置身于不同的角色之中,通过模仿和想象,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的社会职能和情感状态。
这种游戏有助于儿童发展同理心,增强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自我认知的深化,帮助他们形成更为复杂的社会认知结构。
2. 描述游戏在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答: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和尝试的环境,他们可以通过游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可以创造出新的游戏规则,设计自己的游戏情境,或者用想象力创造出各种游戏道具。
这些活动都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四、论述题1. 论述游戏在学前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
答:游戏在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游戏,儿童学习遵守规则、等待轮流、分享玩具以及处理冲突等社会行为规范。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不仅能够体验到不同角色的责任感,还能够通过模拟情境学习公平、正义等道德观念。
此外,合作游戏要求儿童相互协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利他主义和团队精神。
游戏的非正式和自愿性质使得儿童在遵守规则和学习道德规范时感到更加自然和愉快,从而更容易内化这些社会行为规范。
2. 分析游戏在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答:游戏是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媒介。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与同伴的互动,自然而然地练习语言交流和表达。
角色扮演游戏和故事讲述游戏等需要儿童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描述情境、表达想法和感受,从而促进了他们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增长。
2018年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1edce4afe04a1b171de1a.png)
2018年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游戏中,_________是婴儿阶段游戏的基本特征。
2.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__________游戏。
3.象征性游戏中,_________成为幼儿游戏的重心,规则是内隐的。
4.1996年颁布的__________提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5.游戏的觉醒理论是从__________理论演化出来的。
6. _________试图解释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
7.__________突出表现游戏的本性特征。
8 .20世纪40—60年代__________理论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
9.使用积木、积塑、橡皮泥、沙土等各种材料进行游戏属__________玩具。
10.席勒和__________是剩余精力说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
11.__________课程有抑制幼儿游戏的数量、水平的倾向。
12.婴儿游戏开展侧重于_________。
13.__________是幼儿结构游戏的结构中的核心要素14. _________是幼儿深入自主的开展角色游戏的决定性条件。
15.创造性游戏包括__________、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16.角色游戏的教育既表现为具有价值独特性作用和__________作用。
17.根据游戏与教育教学关系的角度对学前游戏进行分类,可分为本体性游戏和__________。
18.学前期典型的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__________。
19.狭义的游戏评价指对__________。
20.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是_________。
21.皮亚杰认为__________游戏的出现标志着练习性游戏结束。
22.教师可以两种身份介入儿童游戏即游戏者和__________。
23.认为活动在幼儿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前苏联学派__________。
24.艾利康宁认为象征性游戏中至少有两种象征的表现形式,首先是以人代人,其次是__________。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243da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2.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有何作用?A. 促进身体健康B. 增强社交能力C. 激发创造力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种游戏适合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A. 拼图游戏B. 角色扮演游戏C. 音乐游戏D. 运动游戏3.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观察模仿B. 听讲理解C. 实践操作D. 记忆背诵4. 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什么?A. 指导者B. 旁观者C. 参与者D. 以上都是5. 在学前游戏活动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避免身体伤害B. 预防心理创伤C. 保护环境卫生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1.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2. 所有的游戏都对儿童的成长有积极作用。
()3. 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应当完全放手,让儿童自由玩耍。
()4. 游戏活动中的材料和设施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5.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到遵守规则和合作的重要性。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2.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3. 描述一种适合学前儿童的团队合作游戏,并解释其教育意义。
四、论述题1. 论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2. 分析当前学前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1. 根据所提供的学前游戏活动案例,分析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 假设你是一名幼儿园教师,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方案,并说明其教育目标和实施步骤。
六、综合题1. 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游戏活动,旨在提升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详细说明游戏规则、所需材料和预期效果。
2. 假设你是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如何规划和组织全园的游戏体验日活动?请考虑活动目标、内容安排、资源配置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东师20春离线《学前儿童游戏论》参考答案
![东师20春离线《学前儿童游戏论》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4dab918bd63186bcebbcd8.png)
离线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
1.娃娃游戏
答:娃娃游戏是一种典型的游戏疗法,它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一般是给学前儿童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例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然后让儿童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
2.本体性游戏
答:本体性游戏也称目的性游戏,是指儿童进行自主、自发表现的游戏,游戏目的在于游戏本身,强调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和游戏的自发性。
3.游戏特征“三内说”
答:纽曼认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可以确定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他认为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
4.情景转变
答:情景转变是指儿童的行为脱离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它是儿童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
5.结构造型玩具。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7493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3.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引言学前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游戏的理论基础、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学前游戏活动。
二、学前游戏的理论基础1. 玩耍的本质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通过玩耍,幼儿能够获得直接而全面的发展。
根据奥斯特伯格的理论,玩耍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交发展。
2. 游戏的分类根据游戏的性质,可以将游戏分为身体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符号游戏、建构游戏等。
不同类型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在不同方面的发展。
三、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1. 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游戏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探索、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常识和经验。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游戏中,幼儿能够与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幼儿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3. 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身体游戏是学前游戏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活动身体,幼儿可以发展肌肉协调性、平衡感和灵活性。
这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四、设计有效的学前游戏活动1. 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游戏的需求和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游戏形式。
2. 创造积极的游戏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游戏体验,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安全、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并确保游戏空间的安全和整洁。
3. 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应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五、结论学前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幼儿的认知、社交和身体发展。
通过设计有效的学前游戏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地成长。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6ce44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4.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A. 工作B. 学习方式C. 娱乐活动D. 社交手段答案:B2. 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A. 身体B. 认知C. 情感D. 所有选项答案:D3.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是游戏的核心要素。
A. 规则B. 角色扮演C. 互动D. 创造性答案:A4.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方式。
A. 探索世界B. 表达自我C. 应对压力D. 所有选项答案:D5. 学前游戏论强调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A. 社会性B. 情感C. 认知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游戏是儿童自发的、自主的活动。
()答案:√2.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唯一途径。
()答案:×3.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答案:√4.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逃避现实的手段。
()答案:×5.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学前游戏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也是他们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式。
游戏论强调游戏的自发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认为游戏是儿童探索世界、表达自我和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
2. 描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游戏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
其次,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新知识,发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游戏也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表达情感,学习情绪调节。
最后,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社会规则,发展社交技能。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fa5e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9.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游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娱乐B. 学习C. 社交D. 所有以上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游戏的特点?A. 自由性B. 创造性C. 竞争性D. 游戏性答案:C3. 学前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身体发展B. 认知发展C. 情感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4. 学前游戏是儿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重要方式。
答案:认知世界;情感表达5.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自然表现。
答案:内在动机;发展需求三、简答题6. 简述学前游戏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学前游戏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语言交流技巧,同时通过游戏互动,儿童能够学习新词汇和语法结构,为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7. 描述学前游戏在培养儿童社交技能方面的重要性。
答案:学前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通过游戏,儿童学习轮流、分享、合作等社交技能。
游戏过程中的规则遵守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儿童理解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同理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论述题8. 论述学前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学前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媒介。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探索环境,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思维和创造力。
例如,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空间智能,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游戏还能帮助儿童理解因果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学前游戏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9. 观察一个学前儿童在玩积木游戏时的行为,并分析其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哪些认知和社交能力。
答案:在玩积木游戏时,儿童可能会展现出以下认知和社交能力:首先,儿童通过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表现出对物体属性的认知能力;其次,儿童在搭建过程中可能会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表现出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再次,如果儿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他们可能会展现出轮流、分享和合作的社交技能;最后,儿童在游戏中可能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东师】2020年秋季《学前儿童游戏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20年秋季《学前儿童游戏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fad5c680203d8cf2f2408.png)
《学前儿童游戏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感觉运动游戏参考答案: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游戏期现象参考答案:人与动物都游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游戏,只有动物演化到高级阶段,才出现“游戏期”这种特殊的现象。
3.前练习说参考答案:又称生活预备说。
代表人物是格鲁斯。
主要观点是: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
4.游戏的个体因素参考答案:性别、年龄、能力、个性、健康的构成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身心因素。
5.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参考答案: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为直接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游戏过程。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20世纪70年代以来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错误2.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以人代人和情景转变。
参考答案:错误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松弛说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参考答案:主要观点是:游戏不是为了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儿童需要用游戏来恢复精力。
2. 学前儿童规则游戏的结构是什么?参考答案:(1)以认知发展为依据的游戏包括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四类;(2)以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及其在游戏中的不同表现对儿童游戏进行分类包括偶然的行为或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3)根据教育实践中游戏如何促进幼儿发展为依据包括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3. 如何指导学前儿童的角色游戏?参考答案:1.丰富儿童的知识体验。
丰富儿童知识经验的途径主要有:1)教师可通过各科教育或偶的那个、日常观察、生活活动、劳动、娱乐活动等多种形式拓宽儿童知识面;2)要善于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定期组织儿童外出参观、郊游,邀请社区有关人士来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特点,加深儿童对周围环境和现实生活的印象。
东北师范2019年春季《学前儿童游戏论》离线考核....含答案
![东北师范2019年春季《学前儿童游戏论》离线考核....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5a797c2b160b4e767fcf32.png)
东北师范2019年春季《学前儿童游戏论》离线考核1、19年春季《比较教育概论》离线考核-答案2、19年春季《比较学前教育学》离线考核-答案3、19年春季《大学语文》离线考核--答案4、19年春季《行政管理学》离线考核--答案5、19年春季《计算机应用基础》离线考核--答案6、19年春季《教师专业发展》离线考核--答案.7、19年春季《教育学》离线考核--答案8、19年春季《劳动法》离线考核--答案9、19年春季《现代教育技术》离线考核--答案10、19年春季《小学班主任工作》离线考核--答案11、19年春季《小学教学心理学》离线考核--答案12、19年春季《小学生心理咨询》离线考核--答案13、19年春季《小学数学教学论》离线考核--答案14、19年春季《学前儿童心理学》离线考核--答案15、19年春季《学前儿童游戏论》离线考核--答案16、19年春季《学前教育评价》离线考核--答案17、19年春季《学前教育学》离线考核--答案18、19年春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离线考核--答案19、19年春季《学前教育原理》离线考核--答案20、19年春季《学校管理》离线考核--答案21、19年春季《幼儿园管理学》离线考核--答案22、19年春季《幼儿园教育评价》离线考核--答案22、等等其它科目--答案领答案加wx:weimingjiaxc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结构游戏2.剩余精力说3.形象玩具4.游戏的内部真实5.游戏的元交际理论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
2.松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 物理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 学前儿童游戏的组织实施包括哪些主要内容?4. 家庭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5.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36ef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4.png)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
A. 工作B. 学习C. 娱乐D. 社交答案:C2. 根据学前游戏论,以下哪项不是游戏的特点?A. 自发性B. 规则性C. 目的性D. 重复性答案:C3. 学前游戏论强调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哪些方面有积极作用?A. 身体发展B. 认知发展C. 情感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4.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是他们探索世界和学习的重要方式。
答案:自然行为5.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自发性指的是儿童在游戏中______,不受外部压力。
答案:自由选择活动三、简答题6. 简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答案:游戏通过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操作机会,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探索和实验来学习新概念、解决问题,以及发展思维和创造力。
四、论述题7. 论述学前游戏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学前游戏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包括创造一个支持游戏的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以及鼓励儿童自主选择和参与游戏。
其重要性在于游戏是儿童自然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8. 阅读以下案例:小明在幼儿园的沙池里玩沙子,他用小铲子挖沙,然后倒进桶里,再倒出来,重复这个过程。
请分析小明的游戏行为如何体现了学前游戏论的观点。
答案:小明的游戏行为体现了学前游戏论的多个观点。
首先,小明的游戏是自发的,他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玩沙子。
其次,游戏具有重复性,小明通过重复挖沙和倒沙的动作,体验控制和操作的满足感。
此外,游戏过程中小明可能会探索不同的挖沙和倒沙的方法,这有助于他的认知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最后,如果小明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还能促进他的社交技能发展。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ee6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1.png)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1. 学前游戏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 请列举学前儿童游戏的几种主要类型,并简要说明每种类型的特点。
3. 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扮演了哪些角色?4. 请解释“自由游戏”与“指导游戏”的区别。
5. 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地实施游戏教学?6. 描述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7. 游戏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8.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发展。
9. 游戏在儿童情感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什么?10. 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平衡游戏的自由性与教育目的?答案1. 学前游戏论的核心观点是游戏是儿童的自然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学习社会规则的重要途径。
游戏不仅能够满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还能促进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
2.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类型包括:- 探索性游戏:儿童通过触摸、操作物体来了解世界。
- 角色扮演游戏:儿童模仿成人或其他角色,通过想象进行游戏。
- 建构游戏:儿童使用积木、沙子等材料建造结构或场景。
- 社交游戏:儿童与同伴互动,学习社交技能。
- 运动游戏:通过身体运动来发展大肌肉群和协调性。
3. 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角色包括:- 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学习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
- 情感发展:游戏帮助儿童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情感。
- 社会性发展: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学习合作、分享和遵守规则。
- 身体发展:游戏促进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4. “自由游戏”是指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方式,而“指导游戏”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儿童参与有特定目标和规则的游戏。
5. 在幼儿园中实施游戏教学的方法包括:- 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 鼓励儿童自主选择游戏,尊重他们的游戏意愿。
- 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支持者,适时介入以提供帮助或引导。
- 通过游戏活动,整合语言、数学、科学等领域的学习。
6. 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学习合作与分享:在集体游戏中,儿童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6c041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9.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学习知识B. 社交互动C. 锻炼身体D. 培养创造力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游戏的特点?A. 自由性B. 规则性C. 目的性D. 教育性答案:C3.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哪些能力?A. 语言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社交能力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1. 学前游戏是儿童______和______的一种重要方式。
答案:学习和成长2. 游戏是儿童______和______的自然表现。
答案:情感和想象3.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培养______和______。
答案: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学前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学前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还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学习规则,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游戏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2. 描述一下家长如何引导儿童进行健康有益的游戏活动。
答案: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儿童进行健康有益的游戏活动:首先,家长可以参与儿童的游戏,与儿童一起玩耍,增加亲子互动;其次,家长可以为儿童选择适合其年龄和兴趣的游戏,确保游戏内容健康、积极;再次,家长可以鼓励儿童参与集体游戏,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家长应该监督儿童的游戏时间,确保游戏时间不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学前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游戏中,儿童通过探索、实验和解决问题来学习新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例如,通过拼图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形状和颜色的概念;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儿童可以学习社会规则和人际交往技巧。
此外,游戏还能促进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论》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论》网课测试题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6d3775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0.png)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
()A、错误B、正确2.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3.游戏的觉醒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元交际的过程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A.错误B.正确4.游戏是学前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愉快的活动。
()A.错误B.正确5.学前儿童游戏内容的发展趋势是:()A.婴儿时期游戏更多反映儿童周围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和现象B.3岁儿童游戏反映的社会现象的范围逐步扩大C.4岁儿童游戏由反映日常生活过渡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D.5岁以后儿童游戏的主题更具有社会意义6.游戏场地是指儿童创设的游戏场所,它既为儿童游戏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空间和物质条件。
()A、错误B、正确7.儿童会区别左右,能建造更加精细和结构更加复杂的物体出现在以下哪个阶段:()A.小班B.中班C.大班D.托班8.经典的游戏理论从儿童生理的不同侧面对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进行解释。
()A、错误B、正确9.儿童在游戏中的语言可以分为:()A.师幼之间的互动语言B.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D.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E.旁白语言10.游戏的“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A.格鲁斯B.帕特里克C.拉察鲁斯D.斯宾塞11.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一种主体性活动。
()A.错误B.正确12.认为儿童具有天生的本能,但其本能并不能适应未来复杂的生活的观点是:()A.剩余精力说B.松弛说C.前练习说D.成熟说13.规则游戏没有明确的任务、玩法、规则和结果。
()A.正确B.错误14.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A、错误B、正确15.儿童进行角色游戏时应使假装活动符合角色身份要求,这是指游戏应具有:()A.以物代物B.情景转变C.以人代人D.内部规则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娱乐玩具主要指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
学前游戏论离线作业答案DOC(推荐文档)
![学前游戏论离线作业答案DOC(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7283056172ded630a1cb6a8.png)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学 号:第一章 幼儿游戏概论 关枪、一把手枪,接着就对着打起来,一边嘟嘟地开着枪,一边炫耀着自己 的枪最厉害。
(是)简答题游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积极的情绪体验;内在动机;自主性;特殊的真实与想象;重过程,轻结果;内在规 则与次序。
2、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游戏能促进儿童肢体动作和运 动力能力的发展;(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游戏能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游戏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游 戏促进儿童思维发展;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游戏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有助于儿童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章游戏的理论流派一、 名词解释生活预备说:德国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卡尔、格罗斯认为,在幼儿时代就要游戏,而游戏 是未来生活中最好的预备。
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
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二、 连线题(请将下列游戏理论及其代表人物用画线的方式进行匹配)姓名: 年级:2014 秋学习中心:余杭学习中心1、2、 3、 名词解释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
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 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
游戏精神:是超越自己,不断挑战,能欣赏游戏,能从游戏中得到快乐于满足感。
辨析题(请判断以下儿童行为是否是游戏)明明在数学区里,拿起卡片,对应卡片上的数字夹夹子,夹好之后立起来, 数字小人就可以站好了,他看起来对自己的本领很自豪。
今天莉莉选择的是玩橡皮泥,老师请她做一个小胖猪试试, 例,莉莉就努力做起来。
(否)浩浩早上一到幼儿园就拉上他的好朋友袁帅进了建构区, (是) 并为她提供了范 两个人插了一把机1、剩余精力说 生长说 ---- - 生活预备说 复演说 松弛说 觉醒说 权能-效果说 同化说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三、简答题1简述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推荐]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春[0243]《学前游戏论》答案
![[推荐]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春[0243]《学前游戏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235e50a26925c52cc5bfcf.png)
单项选择题1、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做体操.画画.进行娃娃游戏.玩恩物及进行作业2、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画画.玩恩物及进行作业.进行娃娃游戏.做体操3、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进行娃娃游戏.做体操.玩恩物及进行作业.画画4、下面哪项不是教师参与学前儿童的进行指导的职能().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职能.更好的维持秩序的职能.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职能.促进儿童的发展的教育职能5、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与发展起来的功能特性,包括创造性,独立性与().连贯性.积极性.整体性.主动性6、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 B. 进行娃娃游戏. D. 画画.玩恩物及进行作业.做体操7、游戏观察的重点是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是()。
.婴儿班.小班.中班.大班8、在幼儿园的3、4岁的孩子身上,常常看到这种形式的游戏:一个孩子在切菜,其他孩子看到后马上过来切菜;一个孩子把菜放到玩具动物嘴里,马上有孩子会跟着这么彼此没有交流,说明这时儿童游戏发展到( )。
.独自游戏阶段.合作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9、为大班儿童选择的玩具,正确的说法是()。
.应以成型的形象玩具为主.应多提供发展感觉运动的玩具.玩具的种类应该多一些,但是每一种玩具的数量可以少一些.玩具的种类可以少一些,但是每一种玩具的数量一定要充足10、室内游戏区中图书区的设置应注意().可考虑与娃娃家临近.要避免干扰,采光良好.靠近盥洗室.设置在楼梯或过道旁,以便儿童取书11、使用“娃娃游戏”作为游戏治疗技术的理论流派是().角色动机说.精神分析理论.游戏宣泄论.游戏的认知结构说12、当儿童个体发现用手挤压橡皮鸭会使其发出叫声,处于第四循环反应的儿童会 ( ) .连续不断地用手挤压鸭子.将这个行为仪式化.停止挤压鸭子.探索另外一些使橡皮鸭发声的方法13、现代学前教育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学习.自我服务性劳动.游戏.作业14、拼图、拼板、魔方、棋类玩具、纸牌等属于( ).结构造型玩具.体育玩具.音乐玩具.智力玩具15、下列游戏不属于角色游戏的是().“餐厅”游戏.过家家.扮演动物.跳房子16、规则游戏的核心要素是(). E. 游戏主题.玩法.游戏的任务.结果17、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C. 画画 .F. 进行娃娃游戏 .做体操 . 玩恩物及进行作业18、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 A. 进行娃娃游戏. 做体操. 画画 .玩恩物及进行作业19、 松弛说参考答案:松弛说是德国学者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关于儿童游戏的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论一、名词解释●游戏:荷兰学者胡伊青加把游戏定义为: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活动或事业,依照自觉接受并完全遵从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目标,并伴以紧张、愉悦的感受和“有别于”“平常生活”的意识。
●游戏精神:游戏精神不是指从事游戏的人的心境或精神状况。
而是指游戏做为一个自律自足的统一体,其本身体现着意义,它将游戏者卷入其中,使它充满了它的精神。
包括自由的精神、体验的精神、对话的精神和和谐的精神。
二、辨析题(请判断以下儿童行为是否是游戏)1、明明在数学区里,拿起卡片,对应卡片上的数字夹夹子,夹好之后立起来,数字小人就可以站好了,他看起来对自己的本领很自豪。
(是)2、今天莉莉选择的是玩橡皮泥,老师请她做一个小胖猪试试,并为她提供了范例,莉莉就努力做起来。
(否)3、浩浩早上一到幼儿园就拉上他的好朋友袁帅进了建构区,两个人插了一把机关枪、一把手枪,接着就对着打起来,一边嘟嘟地开着枪,一边炫耀着自己的枪最厉害。
(是)三、简答题1、游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游戏的基本特征:1、积极的情绪体验。
2、内在动机。
3、自主性。
4、特殊的真实与想象5、重过程、轻结果。
6、内在规则与秩序2、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一)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1、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发育2、游戏能促进儿童肢体动作和运动力能力的发展(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1、游戏能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3、游戏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4、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三)游戏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游戏有助于儿童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
2、游戏有助于儿童学习交往规则,掌握交往技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3、游戏有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四)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发展1、游戏可以是儿童有更多积极的情绪情感2、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消极情绪的转移与宣泄(五)游戏与儿童的人格发展第二章游戏的理论流派一、名词解释生活预备说:生活预备说是关于游戏的一种生物效用观,是由德国学者格鲁斯提出来的他指出动物具有生来不成熟的本能,在实际需要它们之前必须通过游戏加以练习。
游戏是一种练习本能的普遍冲动,它与模仿——另一种普遍的本能——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游戏中通过模仿使成年生活所必须具备的、以本能为基础的能力得到锻炼,使之趋于完善。
所以,游戏就是学习或练习,就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
这种学说虽然过分依赖“本能”的概念,把动物的游戏与人类的游戏等量齐观有其局限性,但是它从生物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儿童游戏的价值。
同化:皮亚杰认为,从认知的本质来看,游戏的特征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同化,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接纳”和“整合”。
就是主体用自己已有的动作图式或认知结构去合并或整合外部事物,从而加强和丰富自己的动作图式或认知结构。
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二、连线题(请将下列游戏理论及其代表人物用画线的方式进行匹配)剩余精力说霍尔生长说阿普利登生活预备说拉察鲁斯复演说格鲁斯松弛说伯莱因觉醒说席勒权能-效果说维果茨基同化说怀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皮亚杰三、简答题1、简述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答: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一个详尽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他指出,儿童参与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符合的游戏,即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巩固和练习。
其主要观点有:(1)游戏的认知基础是适应。
适应需要两个互补的过程的平衡,即同化和顺应的平衡。
同化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
而顺应就是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游戏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时发生的。
(2)他把儿童的游戏也划分为与认知发展相适应的阶段:实践性游戏(机能游戏2岁前)对应的是认知的感觉运动阶段;象征性游戏(2-7)对应的是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规则性游戏(7-12)对应的是具体运算阶段。
所以,儿童在游戏中虽不能学习新的技能,但可以练习和巩固新近获得的技能。
(3)同时,皮亚杰也指出了儿童的游戏能够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欲望。
这主要表现在象征性扮演游戏当中,他看到了游戏对儿童情感的作用。
这方面精神分析学派有更深入的分析。
评价:皮亚杰的游戏理论,看到了游戏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游戏是儿童的自我表达。
但游戏与认知被认为是一种单向关系,游戏仅仅是智慧(认知)的练习与巩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维果茨基继他之后,指出了游戏对认知的促进作用。
2、简述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
答:维果茨基关于儿童游戏的研究是在皮亚杰游戏研究的基础上来提出的,它认同皮亚杰所指出的儿童游戏的重要作用是认知发展,但同时又与皮亚杰不同,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游戏观。
其主要观点有:首先,游戏的发生。
维果茨基认为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超出儿童实际能力的、不能立即实现的愿望的时候,就发生了游戏。
所以他主张,3随以后,儿童才开始有了真正的游戏,3岁之前的幼儿典型的行为方式是“立即满足”。
其次,游戏活动的特点。
他与皮亚杰都非常关注儿童的象征性游戏,但又与皮亚杰不同,皮亚杰特别关注儿童象征性游戏中的以人代人,而忽视了以物代物。
但维果茨基更强调儿童象征性游戏中的以物代物,可以促进游戏以符号的使用为标志的表征思维机能的发展。
可以帮助幼儿词作为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来掌握。
最后,游戏能够促进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可以促进儿童以意志行动为特征的随意机能的发展。
因为扮演角色的游戏要求幼儿学会把“真实的自我”和一个“虚构的自我”——即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该角色的行为规则——联系起来,这种角色扮演活动有助于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最终,维果茨基从游戏的发展价值的分析中得出结论:游戏可以创造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游戏能够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如皮亚杰所说的游戏只是巩固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
评价: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被人们重新认识和肯定,尤其是他提出的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意义,是对皮亚杰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同时,他也提出了游戏是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对幼儿园实际教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他的同事和学生得以将他的理论扩充和丰富。
但是由于“最近发展区”无法和很难把握,所以运用中也受到限制。
3、简述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
答:答: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游戏理论也被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他的游戏观主要有以下几点:1、他的游戏理论与他的人格构成学说有密切的关系。
他认为人格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伊特”、“自我”和“超我”。
“伊特”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和原始的生物内驱力,它们不受约束只受“唯乐原则”的支配,而“自我”和“超我”则是要求人接受社会的制约与教导,克服“伊特”的冲动,他们之间的矛盾要达到协调,即人格的完善发展,必须借助于假想的游戏。
2、游戏对于儿童人格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童年期,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释放因内驱力受社会压制而产生的紧张与压力,帮助儿童处理适应不良的经验,因而具有“治疗”的作用。
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可以在游戏的想象中得到满足。
3、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生活”。
游戏能够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为表现受压抑的、不能为社会所允许接受的冲动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场所,也为儿童战胜“现实”,从被动的“牺牲品”转变为对情景或事件的积极主动的“掌握者”提供了途径。
评价:弗洛伊德本人关于游戏的论述虽然在他的著作中只占据很小的篇幅,但是却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游戏的看法的基调。
他的思想的影响也是非常广泛的,从理论上看,可以说,20世纪以来的游戏理论很少没有收到他的思想游戏在影响的。
从实践上看,游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发展成为专门的游戏治疗技术,以直接可以追溯到他的影响。
但他的理论对于游戏的原因的解释过于主观臆测、穿凿附会,把研究者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游戏者。
四、分析应用题请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分析“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现象。
答: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游戏有了关键性的变化,即象征性游戏发展起来了,这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典型形式,也是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游戏特征。
如在儿童驾着木棍当马骑的这个象征游戏中,木棍就是信号物,马及骑马的景象就是被信号化之物。
在象征性游戏的表征结构中,同化超过了顺应而占优势,这在被信号化的图示中,信号物与被信号化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号物本身都有所体现。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过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他似乎在试图超越他现有的水平。
如儿童棍子当马骑,他们明知觉到是棍子,但他却把它想象成为“马”,棍子帮助他把“马”这个词与真正的马分离开来。
这说明游戏使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进行了符号抽象思维的锻炼。
第三章幼儿游戏的分类及发展一、名词解释象征性游戏:儿童喜欢模仿同伴或者成人的行为,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再造想象占优势。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并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形式。
本体性游戏:是指儿童不是按照成人意愿游戏或者受外界强加因素的影响而游戏,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主动地进行的活动。
工具性游戏:是指可以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教师把教育的目标、内容融于游戏中,使儿童在玩中学习,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简答题1、皮亚杰从儿童认知发展角度对儿童游戏的分类是怎样的?答:1. 感觉运动游戏2. 象征性游戏3. 结构性游戏4. 规则游戏2、按照儿童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分类儿童游戏可分为哪几类?答:1. 无所事事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2. 旁观行为3. 单独游戏4. 平行游戏5. 联合游戏6. 合作游戏3、我国传统的儿童游戏分类是怎样的?答:首先,根据功能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分为创造性和规则性游戏。
其次,根据游戏形式和内容的差异,创造性游戏分为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而规则性游戏分为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
三、应用题列举本体性游戏和工具性游戏各5个,并分析其特点,说明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答:本体性游戏:角色游戏(老鹰抓小鸡、好警察)、结构游戏(积木)、表演游戏(拔萝卜)、自由游戏(魔法水)工具性游戏:智力游戏(送球宝宝回家)、音乐游戏(洗衣机、碰一碰)、体育游戏(趣味接力赛、吹乒乓球)本体性游戏是指儿童不是按照成人意愿游戏或者受外界强加因素的影响而游戏,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主动地进行的活动。
其特点是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