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沪粤版《14.1认识内能》课堂测评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2021—2021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单元检测题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l、以下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B.双手互搓发烧C.晒太阳取暖D.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烧2、一杯热水慢慢变凉了,那么( )A.水的内能不变C.水含有的热量减小B.水内部份子无规那么运动速度变小D.水的比热容减小3、以下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B.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必然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必然增加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必然升高D.物体放出了热量,温度必然降低五、关于比热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六、有关热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用热值大的燃料,就能够提高热机效率B.多燃烧一些热值大的燃料,就能够提高热机效率C.不管用什么方式,都不能提高热机效率D.不管用什么方式,都不能是热机效率等于或大于17、用高压锅烧水,拧紧锅盖后水温缓慢上升,在水烧开前,锅内水的( )A.体积变小B.内能变大C.密度变大D.比热容变小八、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其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吸气冲程B.紧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九、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必然大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材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必然比燃烧干木材放出的热量多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必然要用热值高的燃料10、以下关于热机和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热机的大量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B.因此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为燃料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的气体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能够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排除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水的比热容是×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假设水结成冰,那么它的比热容(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二、从内能、热量和温度当选择一个适当的物理量填在下边的空线上:(1)热水放热的“热”是指。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2.1 认识内能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2.1  认识内能

12.1 认识内能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 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 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D.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答案:D解析: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无论物体静止还是处于0℃以下,组成物体的分子都具有动能和势能,因而都具有内能,所以A、B错误;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宏观运动状态有关,它们不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所以C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越大,因而内能与物体温度有关,D正确。

故选D。

2、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A.地球外的陨石,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炎热的夏天,西瓜在冷水浸泡后吃起来更加凉爽可口C.划着火柴,火柴燃烧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答案:B解析:流星是由于陨石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燃点燃烧形成的,是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西瓜在冷水浸泡后温度降低,是由于西瓜与冷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改变了它的内能,B符合题意;划火柴、锯木头,都是由于外界对他们做功内能增大,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在下列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答案:D解析: A、B、C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只有D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选D。

4、从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来看,下列取暖的方法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B.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C.双手摩擦,手心发热D.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答案:C解析: A、B、D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只有C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选C。

5、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答案:B解析:玉米粒内能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通过铁锅对其加热,故A不正确,B正确;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内能减少,所以C、D不正确。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认识内能 同步练习(教师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认识内能 同步练习(教师版)

2022-2023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认识内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2八下·合江期末)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大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答案】B【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内能的概念【解析】【解答】A.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A不符合题意;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B符合题意;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C不符合题意;D.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2022八下·房山期末)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C.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D.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答案】B【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解析】【解答】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大,B符合题意;C.将冰块放入热饮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D.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3.(2022·黔东南)今年端午节期间,热爱家务劳动的小红与妈妈一起在家包粽子、煮粽子,做出来的粽子非常可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煮粽子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粽子的内能B.煮粽子时,锅的上方“白气”腾腾,“白气”属于汽化现象C.煮粽子时,香气满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煮熟的粽子出锅后,由于温度较低所以粽子没有内能【答案】C【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内能的概念;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A.煮粽子时,粽子吸收水的热量即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B.“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不符合题意;C.煮粽子时,粽叶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符合题意;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D不符合题意。

2022-2023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B.汽油机用压燃式点火,柴油机用点燃式点火C.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混合物,柴油机只吸入空气D.小汽车、摩托车通常用汽油机做发动机;卡车、挖掘机用柴油机做发动机2、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可能会出现A.同体积的水质量会减半B.沿海地区的夏季比内陆地区更凉爽C.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会变大D.水的沸点会升高超过100摄氏度3、小汽车已成为大多数家庭出行代步的工具,其发动机大多数为汽油机,下列有关汽油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B.汽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柴油机的效率高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把盛有冷水的铝壶放到电炉上加热,则发生热传递三种方式的先后顺序应该是()A.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B.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C.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D.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5、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B.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C.排气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尾气D.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柴油6、陕西秦岭以南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

如图为一杯陕南富硒绿茶,茶叶翠绿,茶香袭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B.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绿色的茶叶吸收绿光D.茶香袭人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7、关于燃料及其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燃烧的燃料,热值等于零B.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C.燃料的热值与质量和燃烧状态无关D.燃料燃烧时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8、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这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九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沪科版)

13.6 探究串、并联电 路中的电压
13.4 探究 串、并联电 路中的电流
13.5 怎样 认识和测量
电压
13.1 从闪 电谈起
13.2 电路 的组成和连
接方式
13.3 怎样 认识和测量
电流
04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第十四章 探究欧 姆定律
14.1 怎样认识电阻 14.2 探究欧姆定律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02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十二章 内能与 热机
12.1 认识内能 12.2 热量和热值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2.4 热机与社会发展
03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 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05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第十五章 电能与 电功率
15.1 电能与电功 15.2 认识电功率 15.3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15.4 探究焦耳定律
感谢聆听
九年级物理上 册(沪科粤教 版)(沪科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01.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02.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03.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04.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05.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01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第十一章 机械功 与机械能
11.1 怎样才叫做功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初中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测试:12.1《认识内能》(答案解析)

初中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测试:12.1《认识内能》(答案解析)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测试:12.1《认识内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3.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C.用热水袋取暖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4.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所示,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内能小的物体温度低D.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6.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它的内能的变化情况是()A.内能变大B.内能减小C.内能不变D.不能确定7.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B.一个物体可能只有内能,没有机械能C.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8.用磨刀石磨刀时,边磨边洒一些水,这是因为( )A.使磨出的刀更干净B.磨刀时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用水来降温C.这是人们的习惯动作D.磨刀石是石头,防止损坏刀具B二、填空题9.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粤教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习题课件::12.1《认识内能》(2)(11页含答案)

粤教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习题课件::12.1《认识内能》(2)(11页含答案)

(C) (B )
课堂演练
知识点2 综合应用 典例精练
【例2】法国工程师发明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迷你猫” 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储存气体,这其实是通过 做__功____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汽车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 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__机__械__能.
【例3】关于能量及能量之间的转化,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C ) A.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 B.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C.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 D.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 压缩气体产生的热主要是在气筒下端传给 筒壁.从题中描述的现象得知,气筒上部只 是略有发热,而气筒下端却很热,甚至烫 手,所以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使气筒发热 应该是主要原因.
课堂演练
模拟演练
3.如图12-1-7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 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 地来回拉动,过了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 化为__内___能. (2)请说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 因 . 现 象 : __出__现__“__白__雾__”__ ; 原 因 : _酒__精__蒸__气__顶__起__塞__子__,对__塞__子__做__功__,_内__能__减__小__, _温__度__降__低__,酒__精__蒸__气__发__生__了__液__化__._______.
8.如图12-1-10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 过程中,会发现打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打气 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 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粤教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试题单元检测试题:第14章内能与热机B卷.docx

粤教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试题单元检测试题:第14章内能与热机B卷.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一、单项选择题。

(共2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0102.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和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B .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C .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 .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03.质量相等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A.初温不知,无法判断B.吸收的热量一样多C.热水吸收的热量多D.冷水吸收的热量多 04.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05.质量相同的两个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 .3∶4B .4∶3C .1∶3D .3∶1 06.通常情况下,一个三口之家使用燃料的月消耗量最少的燃料的是( )A .燃烧值为1.2×107焦/千克的木材B .燃烧值为3.4×107焦/千克的煤C .燃烧值为7.1×107焦/千克的液化气D .一样多0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4-6中a 图线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 系图式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二、多项选择题。

(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答案A B C D图14-508.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B.一个物体可能只有内能,没有机械能C.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09.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新沪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认识内能 教材习题课件

新沪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认识内能 教材习题课件
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实现了电热置换;燃气热水器要消耗 燃气,燃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的内能转移给热
水器里面的水。
第四页,共四页。
教材习题
2.如图所示,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很快变得烫手,金属勺子的内
能_______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答案:增加 热传递
第三页,共四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材习题
3.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式来改
变水的内能的?
答案: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增加自己的 内能的,即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电热水器消耗电能,将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1节 认识内能
教材习题---自我评价与作业
第一页,共四页。
教材习题
1.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两杯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中水的内能多
B.乙杯中水的内能多 C.甲杯和乙杯中水的内能一样多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其内能就会越大。
第二页,共四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港口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4.1 认识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港口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4.1 认识

14.1认识内能一、情景引入“好冷啊……”教室里有的同学在搓手,有的同学在对着手哈气.这种现象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为什么搓手和哈气都可以使手变暖和。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教材研究问题1-什么是内能?我们知道,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相互作用的物体间存在。

而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着相互。

那么,分子有能量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6图14-1,分组讨论,解答如下问题:物体内大量分子由于而具有动能,同时由于分子间而具有势能,我们将物体内叫做物体的内能。

问题2-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取一铁丝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说明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取一锅放在炉子上烧,锅温度会上升,说明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三、典例分析小强在课外物理兴趣小组开展活动时,做了如下两个小实验,如图14.1-1:A.如甲图所示,他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里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抽拉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被冲开。

B.如乙图所示,他在一个试管中装适量的水,用塞子塞紧,然后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当水沸腾时,塞子也被冲开。

请你对比两个试验分析:1.这两个实验的相同之处:。

2.这两个实验的不同之处:。

解析: 上述实验证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1、都是由液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甲图是通过做功改变液体内能,乙图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液体的内能。

四、达标训练目标知识1——知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能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1、炽热的铁水具有能,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随着;冰冷的冰块具有能,当温度升高时,内能会随着。

2、一杯10℃的水和一桶10℃的水相比较,它们的内能(填“相等”或“不相等”),1kg0℃的水跟1kg0℃的冰比较,的内能大。

目标知识2——知道改变内能的方法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和,但其实质不同,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是实现内能与其它形式的能的转化。

九年级物理上册 . 认识内能 内能典型例题 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 认识内能 内能典型例题 新版粤教沪版

内能典型例题例1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必然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必然高升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选题角度:本题用于观察对内能看法的理解,剖析:由于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暂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因此所有物体都有内能,即使在0℃,物体的分子仍在运动,且分子间仍有相互作用力,它们之间仍有动能和势能,也即仍有内能.A错,内能的多少其实不能够简单地由温度高低来判断,必定同时考虑到物体所含的分子数以及分子间的势能等.某一物体诚然温度较低,但若是分子数多,内能也能够较大,某一物体温度虽高,但若是分子数少,内能也不用然大.B错.物体的温度高升,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的动能增加,因此物体的内能也增加.但不等于说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必然高升,由于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若分子势能增加了,即使物体的温度不高升,分子动能不增加,物体的内能还可以随分子势能的增加而增加,比方,冰在熔点消融成同温度的水,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故C也错,因此应选A、B、C.知道物体内大量分子作无规则运动拥有动能,知道物体内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使得分子拥有势能,知道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知道内能的多少其实不能够简单地由温度高低来判断,必定同时考虑到物体所含的分子数以及分子间的势能等.解题要点是正确理解内能的看法,明确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本题易错点在于没有时决定内能大小的几个因素全面考虑,错误地认为物体的内能只决定于物体的温度.例2冰冷的冰块,它的().A.分子热运动停止B.内能为零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D.温度必然是0℃选题角度:本题用于观察对内能看法的理解.剖析:由于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暂停地作无规则热运动,因此所有物体都有内能,即使在0℃,物体的分子仍在运动,且分子间仍有相互作用力,它们之间仍有动能和势能,也即仍有内能.正确答案为C.错选A的原因是对大量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认识不清.错误地认为温度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速度快,温度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速度慢,温度为0℃时,分子热运动停止.错选B是由于对内能的看法不理解,所有物体不论它的温度高低如何,都拥有内能.例3关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高升,内能增大C.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必然大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必然高选题角度:本题用于观察理解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理解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物态、体积等因素的关系.剖析: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从宏观看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是独一地只和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物态、体积等因素也有关,因此一个物体内能大小不能够只看温度,物体的温度低,但质量大也可能内能大.当物体的温度高升时,由于其他条件都没变,而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激烈,分子动能增大,因此内能增大,因此B选项正确.解题要点是明确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本题易错点在于没有对决定内能大小的几个因素全面考虑,错误地认为物体的内能只决定于物体的温度.例4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运动的速度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温度高升,分子运动速度变快,内能必然增加B.物体的内能增加,则物体的温度必然高升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分子热运动将停止,物体也没有内能D.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必然不变选题角长:本题用于观察理解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剖析:内能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动能增加,分子的内能增加,故A正确.若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不变,物体内能仍增加,因此即使温度不高升,物体内能仍随分子势能的增加而增加,故B、D错误.所有物体都拥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C不正确.答案:A.。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 12.1认识内能(解析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 12.1认识内能(解析版)

12.1 认识内能一、单选题1.(2022·云南·中考真题)据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2年10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届时远方的宾客将有机会品尝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热汤表面的油层加快了汤汁的蒸发B.加入米线后,热汤从米线吸收热量C.放入热汤中的肉片很快熟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内能D.汤的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A.热汤表面的油层减慢了汤汁的蒸发,故A错误;B.加入米线后,热汤温度高,米线从热汤吸收热量,故B错误;C.放入热汤中的肉片很快熟了,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故C错误;D.汤的香气扑鼻,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2022·广西广西·中考真题)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答案】B【解析】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符合题意;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下列现象和推断不符合实际的是()A.现象:抽去玻璃板,两瓶中的气体都会变成红棕色。

推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粤版《14.1认识内能》课堂测评题及答案
1. 物体的内能是( )
A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 .物体所含一切能量的总和
C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 .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慢
B .对一个物体而言,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无关
D .温度为0℃时,物体没有内能
3. 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则( )
A .一定是其他物体对它做了功
B .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其他物体
对它做了功
C .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D .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4. 如图14-1所示,把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
中,工件会凉下来。

这是利用 方法改变物体内能。

在此过程中,烧红的工件 热量,温
度 ,内能 。

5.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会 。

这是由于弯折铁丝时手对铁丝 ,使它的内能 ,温度 ,在这个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6. 指出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⑴雪在阳光下融化 ;
⑵火车驶过后,铁轨温度升高 ;
⑶双手搓一搓,使手暖和 ;
⑷一杯热水慢慢变凉 ;
(5)暖气片散热,使室内温度升高 。

7. 如图14-2所示,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座
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

把一根粗糙的皮
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皮条,过一会儿,会看到
塞子“呯”的一声被冲开,而且管口还会出现“白雾”。

请你
解释其中的道理。

图14-1 用淬火方法冷却工件 图14-2
【参考答案】
1.C 2.B 3.B 4.热传递放出降低减少5.发热(或发烫)做功增加升高机械内6.⑴热传递;⑵做功;⑶做功;⑷热传递;(5)热传递
7.分析:本实验的过程中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有两个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

一是拉动皮条时的“摩擦生热”,二是酒精蒸气对塞子做功,把塞子冲开;还有一个热传递过程,即管子由于摩擦变热后,会把内能传递给里面的酒精。

另外,还包含两个物态变化过程,一是酒精受热时发生汽化,二是塞子被冲开时,由于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而发生液化,出现“白雾”。

如有条件,建议教师演示本实验,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答案:把一根粗糙的皮条缠在管子上,迅速来回拉动皮条,克服摩擦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管子的内能,使管子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管子的内能传递给管内的酒精,使酒精的温度也升高,酒精会发生汽化,甚至可能沸腾,使管内酒精蒸气的压强增大,压强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把塞子冲开。

当酒精蒸气把塞子冲开时,蒸气对塞子做功,其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酒精蒸气和周围的水蒸气发生液化,产生微小的液珠飘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