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治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民族政治学/Nationality Politics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周学时/学分:3/3
4、授课对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5、使用教材:周平.民族政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二、课程简介
《民族政治学》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本课程主要以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为教学和研究对象,描述和解释民族政治生活和民族政治现象,探讨民族政治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方式。主要内容包括:民族政治学的学科知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属性;民族国家政治体系;多民族国家政治体系;民族的非国家政治体系;民族政治关系;民族政治组织;民族政治人;民族政治文化;民族主义;民族统治;民族运动;民族政治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民族政治学的基本发展历程;基本掌握民族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熟悉民族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领域和范畴。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政治学和民族学的分析方法,拓宽对民族与政治相关范畴的理解;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从中国民族政治关系为切入点,理解民族政治学的相关知识。
四、课时分配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分、20分、70分(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构成)。
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3)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民族政治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民族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民族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民族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民族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民族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历程。
【教学难点】民族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民族政治学的学科性质、民族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
第一节民族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一、民族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民族政治学的对象,就是民族政治生活和各种民族政治现象。
二、民族政治学的界定
人们在思考民族政治问题,探索民族问题的政治解决方式,研究民族政治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地构建起了一门专门以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这便是民族政治学。因此,民族政治学,就是一门以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首先,民族政治学要研究民族政治生活的基本结构。
其次,民族政治学要研究民族的政治行为。
再次,民族政治学要研究民族政治关系。
复次,民族政治学要研究民族政治文化。
最后,民族政治学要研究民族政治的发展。
三、民族政治学的性质、特点和功能
1、民族政治学的性质
政治学与民族学构成了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基础和学科母体,因此,民族政治学便具有一定的交叉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从学科的归属来看,它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研究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问题而形成的一个特定学科,因而属于政治学学科。
2、民族政治学的特点
综合性。民族政治学具有突出的综合性,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这样的综合性又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二是学科自身的交叉性。三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时代性。民族政治学在研究民族政治生活和民族政治现象的过程中,固然要历史地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但是,它的重点永远是现实的民族政治生活和民族政治现象,运用的概念工具和研究方法永远是当下最先进的,从而体现出突出的时代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政治学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的,要以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为转移。因此,民族政治学是一个开放性的科学,它一旦封闭起来,其生命力就枯竭了。
实践性。
民族政治学特别注意在大量深入研究和得出的科学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为现实的政治服务。
民族政治学在研究中,虽然要进行规范的研究,但是更侧重于经验性的研究,强调通过观察、调查等经验手段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要求从经验的调查材料中归纳和提炼出理论,并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性的结论。
3、民族政治学的功能
一是描述功能。二是解释功能。三是预测功能。四是批评功能。
第二节民族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民族政治学形成的条件
1、解决民族政治问题的需要
2、学科结构空间的需要
二、民族政治学的构建和发展
1、民族政治学的构建
首先,要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创建民族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规范,从而确立民族政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
其次,要根据学科框架的要求,来确定民族政治学的知识范围,整合其他学科有关民族政治研究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补充新的知识内容。
再次,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发现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所有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组织。
最后,要根据民族政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和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对民族政治学的内容进行逻辑的论证和规范,从而形成民族政治学的严密的知识体系。
2、民族政治学的发展
第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日本学者平野义太郎的《民族政治学理论》(1943年);
新西兰学者拉季·K·瓦西尔的《马来西亚民族政治学》(1980年);
前苏联学者在“民族政治学”名义下进行的大量研究;
日本学者田口富久的《民族政治学》(1996年);
英文文献中的“种族政治学”研究,以及“民族关系社会学”、“民族自治的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第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周星的《民族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宁骚的《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周平的《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周平的《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惠岩教授认为:“它是我国第一部从政治学的角度研究民族政治生活和民族问题,全面阐述民族政治学基本理论,构建完善民族政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
王宗礼等人的《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和《中国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