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苯》教学设计-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苯》教学设计-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苯》教学设计现象:1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苯和液溴后,反应迅速进行,溶液几乎“沸腾”,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2 反应结束后,三颈烧瓶底部出现红褐色油状液体(溴苯)3 锥形瓶内有白雾,加入AgNO3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4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原理:+Br2+HBr〖实验探究4〗(视频)演示实验:苯的硝化反应。

百度贴吧:现象:混合物倒入盛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出现淡黄色油状液体。

原理:+HO-NO2+H2O〔引导学生归纳苯的化学性质〕苯的性质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该既能发生饱和烃的特征反应(取代反应),又能发生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加成反应)。

总之,苯的性质表现为能氧化,易取代,难加成这样的特点。

〖信息提示〗动画模拟苯的加成反应百度网页:结论:说明苯分子具有不饱和性。

〖理论提升〗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的结构研究:(引导学生对凯库勒式的正确认识;展示苯的球棍模型和比拟模型以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科学认识苯的结构。

)1 苯分子为平面六边形结构,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2 各个键角都是120°3 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为1 40 ×10 - 10m ,介于单键1 54 ×10 - 10m 和双键1 33 ×10 - 10m 之间〖总结〗苯的性质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该既能发生饱和烃的特征反应(取代式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新鲜的、美观的刺激,动静协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目标。

通过化学史的介绍,丰富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的思路。

对重大化学成就进行情绪体验,对伟大的化学家杰出成就表示崇敬,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学生可以更好地感悟世界的美好与神奇,不断探索自然的奥秘。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动脑思考,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课始检测】(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导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

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探究问题1】(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苯是饱和烃吗?(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___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__交替形式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板书】苯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凯库勒结构式: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探究问题2】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

《苯》 教学设计

《苯》 教学设计

《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苯的分子结构特点,掌握苯分子的凯库勒式和现代价键理论表示方法。

(2)学生理解苯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3)学生掌握苯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苯分子结构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苯的分子结构特点。

(2)苯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2、教学难点(1)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化学键的特殊性。

(2)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机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有苯的物质,如油漆、胶水、汽油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苯。

2、苯的物理性质(1)展示一瓶苯,让学生观察苯的颜色、状态。

(2)让学生闻苯的气味,强调苯具有特殊气味。

(3)通过实验测定苯的密度,与水进行比较。

(4)演示苯在水中的溶解性实验。

3、苯的分子结构(1)介绍苯的发现历史,引导学生思考苯分子的结构。

(2)讲解凯库勒式,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3)介绍现代价键理论对苯分子结构的解释,强调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特殊性,即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键。

4、苯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演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火焰的颜色、产生的黑烟等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2)取代反应①卤代反应实验演示苯与液溴在铁粉催化下的反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讲解反应机理。

②硝化反应实验演示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讲解反应机理。

苯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苯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苯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苯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苯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用途。

熟练掌握苯的性质是以后学习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的前提和基础。

本节课将分析确定苯的结构,由苯的结构推测并验证苯的性质,在知道苯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苯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的特点,2.知道其结构特点如何影响其化学性质,3.掌握苯的基本化学性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苯分子式的可能结构的分析,然后通过观看实验视频,确定苯的分子结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2.通过结构分析,猜测苯的化学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证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2.认识苯这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3.了解苯的危害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苯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苯的结构如何影响苯的化学性质五、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苯的物理性质:由法拉第发现苯的故事引入,并展现一瓶苯,通过学生观察颜色、状态、闻气味等让学生了解苯的物理性质;二是苯的结构:通过燃烧法知道笨的化学式,并讲述凯库勒结构的发现过程,接下来实验验证凯库勒式是否正确,最后介绍苯的现代结构理论;三是苯的化学性质:首先根据苯的现代结构理论,推测苯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然后分别播放相应实验视频对学生的猜测和假设予以肯定;四是苯的应用:将介绍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学生体验苯对于社会和生活的巨大作用,同时,介绍苯是一种就是污染气体,学生对苯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客观。

环节一.苯的物理性质1.科学小故事【苯的发现】19世纪初,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城市的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从生产煤气的原料中制备出煤气之后,剩下一种油状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法拉第是第一位对这种油状液体感兴趣的科学家.他用蒸馏的方法将这种油状液体进行分离,得到另一种液体,实际上就是苯2.展示苯展示一瓶苯,学生观察颜色状态,用正确的方法闻气味3.苯的物理性质学生总结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环节二.苯的结构1.科学小故事【苯的结构】1825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首先从煤焦油里提取了苯。

高中化学人教版苯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苯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苯教案
主题:苯的结构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苯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2. 掌握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苯的重要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
1. 苯的分子结构和芳香性。

2. 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1. 确定苯的芳香结构。

2. 解释苯分子的化学反应机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苯的历史及重要性。

2. 讲解苯的分子结构和芳香性:讲解苯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强调芳香性的特点。

3. 展示苯的物理性质:进行苯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实验,让学生感受苯的特殊性质。

4. 探讨苯的化学性质:讲解苯的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机理,引导学生理解苯分子中的不饱和性。

5. 拓展应用领域:介绍苯在染料、药品和合成材料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6. 总结:总结苯的结构和性质,强调苯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苯的合成方法。

2. 研究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报告。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围绕苯的结构和性质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苯分子的特点和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拓展应用领域,培养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认识。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苯 教案

苯 教案

《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教材先直接给出了苯的物理性质以及分子式和结构式,然后通过“学与问”栏目引入了验证苯结构的实验,并在这基础上指出了苯的化学性质与烯烃有很大区别,最后通过“科学视野”栏目来拓宽学生的眼界。

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有机物烃的知识将会更为完善和升华。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知识点之一。

二、学前分析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典型代表物的性质,烷烃的代表物为甲烷,不饱烃的代表物为乙烯,这就为探究苯的结构并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本节以学生自己推断、实验、验证为主,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而且还使他们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2)掌握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3)理解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内容;(2)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逻辑推理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2)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征。

五、教学策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以探究苯的物理性质为切入点,以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为顺序进行教学。

具体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得出苯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并且在探究苯的物理性质时穿插讲述苯的用途,这样将苯的物理性质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苯的物理性质。

《苯》教学设计范文

《苯》教学设计范文

《苯》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苯的基本性质、结构和命名规则,掌握苯的结构公式和化学反应。

2.技能目标:能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推导出苯的化学反应,能够正确命名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苯及其衍生物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苯的结构和命名规则,苯的化学反应。

2.难点:苯环的共轭结构和苯的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学平台:黑板、投影仪。

2.教具:苯分子模型、示范装置和实验仪器。

3.实验药品:苯、苯溶液、溴水、硫酸、硝酸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学习1.利用投影仪播放有关苯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苯的兴趣。

2.讲解苯的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和用途,介绍苯在化学实验室中的应用。

3.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为什么苯在实验中常用作溶剂?为什么苯有稳定作用?Step 2 给予基础知识1.介绍苯的分子式和结构,引导学生了解苯环的共轭结构和芳香性质。

2.教师通过示范装置展示苯环的多种共轭结构,如共轭对位、共轭邻位和共轭间位。

3.基于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共轭结构的规律,并与芳香性质进行关联解释。

Step 3 讲解苯的命名规则1.引导学生从已学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出发,总结出苯的命名规则,并给予正面和负面的例子,巩固学生对命名规则的掌握。

2.通过黑板板书和示范模型演示,教师总结并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和误解,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苯的命名规则。

Step 4 讲解苯的化学反应1.引导学生思考苯的化学反应与其芳香性质之间的关联,了解苯的稳定作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从已学有机化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了解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并通过生动的例子阐述。

3.结合实验,讲解苯与溴的取代反应和与硝酸的加成反应的机理和条件,并进行相关实验演示。

Step 5 小结与扩展1.总结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对苯的结构、命名和化学反应进行复习和梳理。

2.引导学生扩展知识,探索苯衍生物的应用和研究方向,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苯教学设计方案

苯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苯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

- 掌握苯的制备方法、用途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理解苯的物理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特别是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掌握。

-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苯的发现历史2. 苯的分子结构3. 苯的物理性质4. 苯的化学性质5. 苯的制备方法6. 苯的用途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苯的实例,如苯的衍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苯?苯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新课1. 苯的发现历史:介绍苯的发现过程,强调化学史的重要性。

2. 苯的分子结构:- 讲解苯的平面六元环结构。

- 介绍共振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在解释苯的结构中的作用。

3. 苯的物理性质:- 讲解苯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 分析苯的物理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4. 苯的化学性质:- 讲解苯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性质。

- 通过实例说明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 苯的制备方法:- 介绍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 讲解苯的工业制备方法,如芳烃的催化重整。

6. 苯的用途:- 介绍苯及其衍生物在化工、医药、农药等领域的应用。

(三)课堂讨论1. 讨论苯的结构特点对其化学性质的影响。

2. 分析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实例,探讨如何提高合成效率。

(四)实验演示1. 演示苯的制备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实验原理。

2. 演示苯的取代反应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苯化学性质的理解。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初中化学苯教案

初中化学苯教案

主题:苯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苯的化学式和结构;
2. 了解苯的性质和用途;
3. 掌握苯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苯的化学式和结构、性质和用途。

难点:苯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滴管、酒精灯等。

实验药品:苯的前体物质(如甲苯)、浓硫酸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苯的基本信息,引导学生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

2. 讲解苯的化学式和结构,引导学生画出苯的轮廓结构式。

3. 探究苯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案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苯的应用领域。

4. 带领学生学习苯的制备方法,进行实验展示苯的制备过程。

5. 总结:回顾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五、延伸拓展:
1. 让学生了解苯类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2. 带领学生做有关苯的实验,加深对苯性质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分析苯的结构对其化学性质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
1. 复习苯的结构式和化学性质;
2. 查找苯的用途及相关研究。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苯的结构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验环节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苯的教案设计

苯的教案设计

苯的教案设计引言:教案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苯的教案设计来展示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够:1. 理解苯的化学结构和性质;2. 掌握苯的命名方法和基本反应类型;3. 理解苯的用途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苯的化学结构和特性、苯的命名方法和基本反应类型。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试剂、苯的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苯的结构式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苯的外观特征,并提问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二:学习苯的结构和性质1. 介绍苯的分子式、结构式以及环形共轭体系的概念;2. 讲解苯的平面六元环结构,以及苯分子中π电子的共轭运动;3. 探讨苯的稳定性来源,解释苯的共振现象;4. 引导学生思考苯的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步骤三:学习苯的命名方法1. 介绍苯环上取代基的命名规则,重点讲解直接命名法和数字命名法;2. 通过举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苯的命名方法。

步骤四:学习苯的基本反应类型1. 讲解苯的常见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环加成反应等;2. 通过实例演示和讨论,巩固学生对苯基本反应类型的理解。

步骤五:展示苯的应用和重要性1. 利用实例和图片,介绍苯在化工、医药、染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2. 引导学生思考苯的特性和结构如何决定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步骤六:实验操作设置合适的实验环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苯的相关实验现象,如苯的溶解性、酸碱性等。

步骤七:作业布置和讲评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在下一堂课上进行作业讲评,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本次教学活动的综合评定,旨在检验学生对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个人报告、实验报告或者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苯的相关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化学苯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苯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苯优秀教案课题:苯及其衍生物教学目标:1. 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2. 掌握苯的结构表示方法;3. 掌握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 了解苯的衍生物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1. 苯的结构和性质;2. 苯的结构表示方法;3. 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苯的分子结构;2. 苯的杂化问题;3. 苯的共振现象。

教学准备:1. 讲义、黑板、彩色笔;2. 实验装置和试剂:苯、氯苯、硝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呈现苯分子结构,引导学生讨论苯的特点及重要性。

二、讲解苯分子结构(10分钟)1. 介绍苯的结构表示方法;2. 讲解苯分子的共振现象。

三、实验演示(15分钟)展示苯与氯苯、硝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

四、讲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5分钟)1. 分析苯的物理性质;2. 探讨苯的化学性质。

五、讨论苯的衍生物及其应用(10分钟)介绍苯的常见衍生物及其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苯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六、总结归纳(5分钟)综合讲解苯及其衍生物的重要性、结构特点和应用。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认真复习苯及其衍生物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苯及其衍生物展开教学,通过导入、讲解、实验演示、讨论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苯的结构及其重要性,掌握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苯的衍生物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苯的优质教案

高中化学苯的优质教案

高中化学苯的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
2. 学生能够解释苯的共振结构;
3. 学生掌握苯的化学反应及应用。

教学重点:
1. 苯的结构和性质;
2. 苯的共振结构及稳定性;
3. 苯的化学反应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苯的共振结构的表达;
2. 苯环的稳定性解释;
3. 苯的化学反应的机理。

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教科书;
2. 实验器材:苯、浓硫酸、硝酸等;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以化学反应的例子引入苯的讨论,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30分钟)
1. 苯的结构和性质:
介绍苯的结构,谈论其特殊的六元环结构和π电子云的分布。

2. 苯的共振结构:
利用投影仪展示苯环的共振式,让学生理解苯环的稳定性来源。

3. 苯的化学反应:
介绍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讨论其机理和应用。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苯的一些典型化学反应,帮助学生加深对苯性质的理解。

四、讨论及练习(15分钟)
让学生结合实验和讲授内容,讨论苯的其他化学反应和应用,进行相关的练习。

五、总结(10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苯的重要性和应用,引导学生拓展思路。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有关苯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苯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苯的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苯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苯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有关苯的知识:熟悉苯的结构、性质、合成工艺和利用,同时要求学生理解分子核心知识,掌握苯相关知识的基本原理;2. 提高学生分析和实验技能:让学生熟悉各种实验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流程的能力,培养实验研究的能力与创新思维;3. 提高学生的危险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实验技能,让学生明白试剂的危险性,知道如何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以防止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及人身安全受到危害;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运用团队的力量针对复杂的实验任务进行有效的实验分工,培养学生彼此合作作为个人行为的具体注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苯的结构性质、合成路线、合成实验的设计;2. 难点:掌握苯上的活性中心点,掌握合成路线的预测反应。

三、教学内容1. 苯的结构和性质:学习苯分子结构及其有关性质,及熟悉苯中属性点结构;2. 苯的合成工艺:介绍苯的合成路线及合成中的关键步骤,并对合成条件和反应过程及分离离过程进行全面的指导;3. 苯的分析与使用:学习苯的分析方法及识别方法,以及苯的各种使用方面;4.实验操作:结合实验课题进行实验操作,长期活跃课堂、强化实验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讲座与讨论: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讲座和讨论并对学生提出在苯上合成实验中现存问题和难点;2. 实物&示意图:展示出苯的结构和性质及苯的实物过程,采用多媒体动画或示意图的形式;3. 实验:根据教学内容,按实验环节,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操作,加强苯的实验性以及实际应用性;4.分组合作:组队完成课堂任务,增加学生参与实验材料分析和讨论,加强学生彼此合作的互动性。

五、教学评价1. 开展实验前和实验中的调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2. 开展实验后的讨论,评估学生实验和归纳性思维的综合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思维的活跃度;3. 督促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和实验报告书撰写,评估学生实验路线的设计,以及实验材料和实验环境的分析;。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苯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苯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苯
教学目标:
1. 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苯的分子结构;
3. 理解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1. 苯分子的结构;
2. 苯的共轭结构。

教学内容:
1. 苯的结构特点;
2. 苯的电子结构;
3. 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1. 讲述法: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
2.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苯的性质;
3. 互动讨论: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苯的理解。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引入一些常见化合物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
2. 讲解:简单讲解苯的结构和电子结构,并介绍苯的一些化学性质;
3. 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苯的性质实验,观察其化学反应;
4. 深入讲解:深入讲解苯的共轭结构和稳定性;
5. 互动讨论: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加深对苯的理解;
6. 总结:总结苯的结构和性质,并强调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
2. 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
3. 学生对苯的化学性质是否有一定的理解。

拓展延伸:
1. 可以通过实验或案例介绍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可以讨论苯的环状共轭结构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
2. 可以通过更多实例和实验,增强学生对苯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苯的发现史、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通过对苯分子结构的探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3.通过实验观察,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分子结构。

难点:苯的化学性质及分子结构。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苯的发现史,引导学生了解苯的发现过程。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苯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0.1℃,不溶于水等。

教师讲解苯的化学性质,如:苯的稳定性、可燃性、取代反应等。

4.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1:苯的物理性质将苯滴入水中,观察苯是否溶于水。

观察苯的颜色和气味。

实验2:苯的化学性质将苯与溴水混合,观察苯是否与溴水发生反应。

将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观察苯是否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

5.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苯的分子结构,如:苯环的结构、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等。

6.知识拓展教师讲解苯的应用,如:苯的工业用途、有机合成等。

四、作业布置1.巩固练习:完成课后习题。

2.拓展阅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苯的发现史、应用及其在我国化学工业中的地位。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了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还需加强规范意识。

4.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实验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化学素养。

2.教师评价: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掌握了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苯的化学性质、分子结构及其反应特点。

苯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苯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苯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苯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篇一:《苯》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苯》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中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中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中第二课时。

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也是日常生活及化学实验中常用试剂。

苯的结构推导和苯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

本节学习是在初中了解有机化学常识的基础上,为引领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打下基础,更是掌握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质”的主要学习方法。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通过一年半的化学学习,已经了解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他们渴望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掌握研究物质结构及性质的学习方法。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设置情境,解决问题,实验探究,推理验证等方法获得新知识。

三、资源利用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了解苯的结构及发现。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苯的结构和性质。

四、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苯的物理性质,猜测分子结构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2.通过苯的结构分析推导苯的性质,渗透有机化学的“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

3.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苯的物理性质,关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问题。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难点:掌握探究苯的分子结构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篇二:苯的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生产、生活和食物中的有机物作为切入点,采用“从生产、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生活”的编写思路,将学生对身边、生活中熟悉的物质的认识和生活经验与化学实验的科学探究相联系,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构建新的认知框架。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要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

《苯》教学设计

《苯》教学设计

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苯分子结构特点;(2)了解苯的结构探索过程。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2)培养学生多向思维、逻辑推理、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学的态度及创新精神;(2)通过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研究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苯的结构特点。

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探索苯的结构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验证、引导探索、理论解释、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投影展示:1825年,麦可·法拉第花5年时间从煤焦油中提取了一种无色液体,并命名为“氢的重碳化合物”。

根据“氢的重碳化合物”名称,推断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可燃性,并与甲烷、乙烯燃烧现象比较,推测燃烧现象。

3分钟新课讲解演示实验:苯的燃烧(三角架+蒸发甲,烧杯倒扣在蒸发皿上面)。

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氢的重碳化合物”中含碳量确实大。

那么,它是什么?含碳量有多大?投影:1834年,米尔德里希命名苯,日拉尔确定分子量,得到分子式。

讲解:其实,1825年,法拉第也测得了大量数据,有机会推导出分子式,但由于种种原因,与之擦肩而过。

今天,处于21世纪的各位同学,我给你们相同的数据,看看你们能否推导出苯的分子式。

投影:〖信息1〗法拉第测出苯的密度是H2密度的39倍。

体会苯的燃烧现象。

4分钟2分钟2分钟〖信息2〗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苯完全燃烧产生H2O和CO2的质量比为9:44。

〖思考〗根据信息1和信息2,可以得出苯的分子式为。

过渡:与甲烷、乙烯比较一下,苯中含碳量大不大?苯中的含碳量这么大,给科学家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

我们知道烷烃的通式,6个碳应该有14个氢,形成一个双键可以减少两个氢,现在要少8个氢,大家看看要形成多少个双键?如果苯是链状的,请同学们尝试着书写苯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

指出矛盾:有机物中同一个碳原子连接两个双键不稳定。

“苯”的教学设计

“苯”的教学设计

“苯”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a. 掌握苯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反应;
b. 理解苯的芳香性和共轭体系;
c. 熟悉苯的重要应用领域。

2. 教学内容:
a. 苯的物理性质: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等;
b. 苯的结构:六元环的稳定性、平面结构和芳香性;
c. 苯的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电子亲和力和碳碳键长的
变化、光化学反应;
d. 苯的应用:制药、染料、香料、树脂和燃料等领域。

3. 教学方法:
a. 通过示范、讲解、实验等方式引入苯的概念,从浅入深地逐
步介绍苯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b. 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实际操作苯的反应、观察反
应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c.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扩展学生的思维,掌握苯在实
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4. 教学评估:
a. 利用教学中进行的实验、习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
b. 通过小组讨论、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检查教学效果;
c. 对于不理解或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教师应及时进行辅导和帮助。

5. 教学资源:
a. 实验室:对于实验教学,需要配备苯的基本实验仪器、试剂等;
b. 教学课件:可根据课程的需要,制作苯的各个方面的教学课件,使用图像、动画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效果;
c. 参考书:如全面的化学、有机化学书籍等。

苯的教学设计

苯的教学设计

苯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苯的物理性质,知道苯的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和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掌握苯的取代和加成反应。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分析事实、阅读、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结构。

3、通过苯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结构与性质”的认识,养成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化学热情,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二、学生情况分析在苯之前,已学习了甲烷,不饱烃中乙烯。

知道烷烃的特征反应是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官能团碳碳双健的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这为探究苯的结构并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苯的主要化学性质2、有关实验及反应类型的问题3、用苯分子结构推导有关性质的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苯的发现史阅读材料:1803年~1811803年~1819年G. T. Accum制出了许多产品,其中一些样品用现代的分析方法检测出有少量的苯。

1825年,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从鱼油等类似物质的热裂解产品中分离出了较高纯度的苯,称之为“氢的重碳化物”(Bicarburet of hydrogen)。

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用化学方法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该液体物质,并命名为苯。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引入新课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

(二)探究苯的物理性质1、展示苯样品和生活中常见的快干漆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也可以适当的问一问气味,极少的苯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探讨归纳苯的物理性质。

2、苯和红墨水混合将苯溶液和滴入红墨水的水混合,发现滴有红墨水的水分层在下层,由此我们推断苯不溶于水,而且密度比水小。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的东西和课本知识联系到一起,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动力。

简单直观的小实验增强了学生对苯的感性认识,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也能让学生很容易的得到推论,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溴在苯里的溶解度大,高锰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大。
取上层液体加入水中,观看是否分层。
答:没有。
答:没有。
答:不能。
学生书写反应方程式。
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既有烷烃的性质,又有烯烃的性质。
讨论结果: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
4分钟
2分钟
2分钟
4分钟
4分钟
5分钟
4分钟
2分钟
6分钟
根据实验现象,填写活动三中物理性质及实验现象的表格。
实验讨论1:
组织汇报物理性质
密度部分重点突破:
你如何知道苯的密度比水小
可是两只试管中一只上层有色,一只下层有色。
为什么两只试管中一只上层有色,一只下层有色。
如果我取1mL苯和1mL水混合在一起,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推断出苯的密度是否大于水。
介绍苯的熔沸点和毒性。
不但如此,在FeBr3的催化条件下,苯遇液溴还能像烷烃一样发生取代反应,不过只能取代一个氢原子,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过的甲烷的取代反应,写出苯与Br2的取代反应。
知识迁移:苯与硝酸的取代反应,
过渡:为什么苯与硝酸反应要控制温度在50℃-60℃,因为到70℃苯就会和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
知识迁移:苯与浓硫酸的取代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苯分子结构特点;(2)了解苯的结构探索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2)培养学生多向思维、逻辑推理、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学的态度及创新精神;(2)通过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研究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实验讨论2:
问:溴水有没有褪色高锰酸钾有没有褪色
问:有机物中,有双键一定能够是溴水褪色,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现在请你判断苯中有没有双键。
问:那么苯能否发生加成反应
投影苯的加成反应。
苯+H2
苯+Cl2发生加成反应
过渡:如果说苯没有双键,苯又能发生加成反应,如果苯有双键,苯又不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投影:
〖信息1〗法拉第测出苯的密度是H2密度的39倍。
〖信息2〗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苯完全燃烧产生H2O和CO2的质量比为9:44。
〖思考〗根据信息1和信息2,可以得出苯的分子式为。
过渡:
与甲烷、乙烯比较一下,苯中含碳量大不大
苯中的含碳量这么大,给科学家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我们知道烷烃的通式,6个碳应该有14个氢,形成一个双键可以减少两个氢,现在要少8个氢,大家看看要形成多少个双键
3分钟
新课讲解
演示实验:苯的燃烧(三角架+蒸才的实验,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氢的重碳化合物”中含碳量确实大。那么,它是什么含碳量有多大
投影:1834年,米尔德里希命名苯,
日拉尔确定分子量,得到分子式。
讲解:其实,1825年,法拉第也测得了大量数据,有机会推导出分子式,但由于种种原因,与之擦肩而过。今天,处于21世纪的各位同学,我给你们相同的数据,看看你们能否推导出苯的分子式。
如果苯是链状的,请同学们尝试着书写苯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
指出矛盾:有机物中同一个碳原子连接两个双键不稳定。
组织讨论:除了形成双键能减少氢原子,还有什么方法能减少氢原子
投影演示:
凯库勒介绍。
凯库勒的梦。
凯库勒的结构式。
过渡:
按照这样的结构,苯应该能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今天我们实验室中为大家准备了苯、溴水、酸性KMnO4,取两只试管,各加2mL滴苯,向其中分别加入1mL溴水和1mL高锰酸钾溶液。
第二句话,
“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尊重不等于盲从,科学精神的关键就在于不断进步,人类发展就是要推陈出新,我相信,同学们将会在吸收科学养分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1分钟
【教学重点及难点】
苯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探索苯的结构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验证、引导探索、理论解释、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入
投影展示:
1825年,麦可·法拉第花5年时间从煤焦油中提取了一种无色液体,并命名为“氢的重碳化合物”。
根据“氢的重碳化合物”名称,推断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可燃性,并与甲烷、乙烯燃烧现象比较,推测燃烧现象。
组织讨论:苯的结构
投影展示:
1931年,鲍林的发现。
总结:比较甲烷、乙烯、苯的性质。
甲烷
乙烯

颜色
状态
燃烧
KMnO4
溴水
H2
液溴
体会苯的燃烧现象。
计算,回答。
书写
讨论:三键、环状
每形成一个环减少两个碳原子。
推测反应。
实验:苯与高锰酸钾反应,苯与溴水反应。
汇报物理性质。
因为上层有色,下层无色。
因为苯体积比较大。体积大的在上面。
3分钟
5分钟
2分钟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最后,和同学们分享两句话。
第一句话,“如果说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英国科学家牛顿
苯从发现到较完美的解释它的结构共用了106年,很多科学家都依次作出了贡献,后面科学家的发现往往都建立在前面科学家成果的基础上。每个科学家在他的那个时代都是伟大的。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
组织总结:学生归纳苯的化学性质。
既能像烷烃那样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像烯烃那样发生加成反应。
过渡:我们知道,性质反映结构,同学们,苯具有这样特殊的性质,它应该是什么结构呢是凯库勒提出的这种结构吗
投影展示:
实验事实一:根据凯库勒式,苯的邻二氯代物有两种,实验表明苯的邻二氯代物只有一种。
实验事实二:科学家测出“C-C”键长为×10-10m,“C=C”键长为×10-10m,如果按照凯库勒式,苯的结构应该是一个斜六边形,而科学家们测出苯的结构是正六边形,键长为×10-1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