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全球化中步履蹒跚的老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文化:全球化中步履蹒跚的老人
摘要:印度文化在全球范围可谓自成一系,拥有很多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在这些特点中,有一些是利于全球化进程的,譬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印度教中对万物平等的信奉以及“达摩之治”的建立;而同时,在印度文化中,更多的却是与全球化相矛盾的因素——鄙视物质享受而追求精神的超脱、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抵制、对宗教及种姓制度的执着。这一切都解释了为何印度在全球化中进程缓慢。
关键词:印度文化,全球化,老人的文化,宗教,市场经济
印度,一个拥有10亿多人口、数千年文明传承的大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使印度形成了独特的、自成一系的文化。在现今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市场经济的发展几乎成为每个寻求发展的国家的必经之路,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独树一帜的印度文化又将有怎样的表现?
印度文化的特点
想要分析印度文化的优劣,当然先要来看印度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正如王来金老师所说,印度文化是一个“老年人文化”,印度文化的特点无不带有“老年人”的气息。
首先印度文化具有包容性,这种包容体现在印度文化的多样性——最具有典型性的是印度的语言,印度目前使用的主要语言有18种之多,可以划分为四个语系,占世界语系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在全球范围可谓是一个奇迹。不仅如此,同中国一样,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12.1亿印度人种有46.3%是印度斯坦族,除此之外还有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1等。这种多民族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同印度历史上外来民族的入侵有关,印度文化将之同化吸收,包括这些外来民族的宗教和文化。因此印度同样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等,不仅如此,占据印度主流的印度教中更是派别众多,信奉的神灵也让人眼花缭乱。
说到印度的宗教,便要说印度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宗教性。印度人对宗教是虔诚的,1数据资料来自百度百科/view/2174.htm
在印度人的生产生活中,到处可见浓厚的宗教气息。作为印度的主流宗教,印度教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印度传统文化的内容,而这些东西至今仍对印度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印度教讲一个“梵”,认为梵是万物的本源和始基,无论人、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从大我中分化出来的小我,都具有梵性,所以印度教宣扬众生平等,圣雄甘地也提出了“非暴力”的思想。印度教追求“解脱”,追求把神性的精神从肉体中解放出来并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重视精神而轻视物质享受。而“达摩”作为印度教的法则,为印度教徒们提供了一切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达摩”比法律更能起到规范的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正如老师课上所讲,印度文化内部是充满矛盾的,就比如印度教宣扬众生平等,却同时运用种姓制度严格地将人分出等级,并且各等级的社会地位严重不平等,而处于四大种姓之外的贱民则更是饱受蹂躏。
除此之外,又不得不说印度是一个守旧的民族,虽然印度文化传承了上千年,其中古板腐朽的内容也已不在适合如今市场经济盛行的现代社会,然而确有大批印度民众对其传统文化依依不舍、大加吹捧。近年来传统主义对现代性的强烈抵制最典型的反应,就是标以“印度化”或“印度教复兴”的复旧主义趋势1。印度教最大的极端主义组织——国民自愿服务团(RSS)的新领袖K·S·苏大山在RSS成立75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指出:“只有坚持印度教思想和本土化的原则,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把本国文化、传统和习俗纳入视野,然后走自己的发展道路”2。伴随这种“印度化”复旧主义趋势而来的便是对西方文化以及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抵制和排斥。这也是印度教的矛盾之一,它有很强的包容性,却又对外来宗教和文化怀有敌意。
包容,追求精神超脱而轻视物质享受,向往社会和谐平等,同时又传统守旧——印度文化就是这样一个“老年人的文化”,那么这样的印度文化在全球化中又将呈现怎样的优势和劣势呢?
全球化背景下印度文化的优势
全球化背景下印度文化的优势,我将之理解为印度文化中顺应全球化要求的部分。其中很重要的,便是印度文化的包容性。印度在历史上多次受到外来种族或民族的入侵,却可以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存活下来。不仅如此,印度文化在受到冲击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中于己有利的方面,不断完善和壮大自己,从而充满活力,经久不衰,成长为如今丰富1张力,“传统和‘西化’阴影下的现代化——印度现代化的文化心理浅析”
2朱明忠,“传统文化对印度现代社会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10期
多样的印度文化。印度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它与世界上许多其他文化拥有共性,而这种共性为全球化中相互理解与学习提供了前提基础,从而使印度文化更易加入到全球化的文化融合中去,也为印度改革提供了空间和支持。
此外,印度教提倡万物平等以及对自然的尊重,这一点与当今全世界提倡的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不谋而合。与一些市场经济中的工业大国相比,印度的发展更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印度无疑在环保方面更胜一筹,从而能够更快地适应全球化的步伐。
现代化中不可忽视的一步便是法制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开始,全世界都在树立法治意识,法律规范了人们的现代生活,使生产生活更具规范性,从而提高现代社会的工作效率,同时法律也限制了市场经济中的人们为了追逐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可能性。而早在千年前,印度人便已经拥有了这种法治意识,那就是印度教中的“达摩”。因此,印度人千百年来对“达摩”的坚守也使得印度文化在全球化的法治进程中获得优势。
全球化背景下印度文化的劣势
同理,全球化背景下印度文化的劣势,我理解为印度文化中不顺应全球化,甚至与之矛盾的部分。
印度教重视精神的解脱而鄙视物质享乐,使得印度人民在经济生产活动中缺乏热情。私有制的物质利润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而抛开物质追求精神安宁的印度文化很显然与这种追求物质利润的市场经济相矛盾。这种不进取心态势必影响印度市场经济的发展,阻碍其全球化进程。
印度教中的另一重要内容——种姓制度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印度在全球化环境中的发展。种姓制将印度人严格分出等级,使得不同种姓的印度人产生严重的排斥心理,不仅妨碍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不利于国家安定,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效的市场经济中,分工合作无疑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而由于种姓制度,使得不同种姓的工人很难做到分工合作,这将会使印度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此外,美国的一位印度问题学者F·R·弗兰克尔在对印度独立后30年的政治经济作了一番研究后得出结论:“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是必须首先摧毁陈旧的宗教观念、文化模式和社会结构,印度经济问题只有直接向有产种姓和阶级发动进攻才能得到解决。”1而种姓制度却妨碍了农村贫苦农民的团
1洪笙,“从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种姓问题看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九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