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LOQUJIANSHE2021年第10期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杨蕾朱梦蓝[提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要求引导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也日趋丰富,其中,围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开罠询後必:■:I■■:賈专没烈辰研究认为.扌:吋代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提出了新要求,为使之实现,有必咚引入汽臼n,-!%;•]■.<iL-i.'v同与爱n A址教育的联结之处,并结合实际情况,研讨其开展策略,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关键词]文化认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作者简介]坷gm济拧理「祁学院文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离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朱梦蓝,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思想政33OOSS)[基金项目]工門:济管戸干邙学洗红耸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K Yf■'.r'L-t20201IS\\II<Z()()2)爱国主义教育,其实质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增强对中国政治冲国历史冲国文化冲国国情、中华民族的认可,并将其转化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群体性认可。
为使其实现,有必要引入文化认同理论,并在此视域下探讨行之有效的策略。
因此,有必要对文化认同理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要求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研讨如何增强其实效。
一、认同理论与文化认同(一)认同理论的内涵与外延1.认同的内涵对“认同”概念的解释,诸多学者结合自身研究提出见解。
崔新建认为,认同指作为个体的人,对共同的对象进行相互确认。
认同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双向和互动的关系,真正的认同会建立起认同关系丿]韩震认为,认同具有历史性。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不断交融,传统意义上的认同出现动摇,认同真正成为一个问题,甚至上升到政治与文化安全层面。
⑵Tajfel在研究人类最简群体范式后指出,社会认同即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随之会产生群体内偏好与群体外偏见现象。
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历史文化认同意识《魏书》创设《序纪》,通过叙述拓跋氏的族属源流,从血统上把拓跋氏融入中华民族,有利于其从文化上认祖归宗。
《魏书》没有纠缠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能否列入正统这个难以说清的问题,而是转换一个角度,提出了正统不是根据族称,而是以德相承的理论。
《魏书》为三国两晋和十六国的历史画出一个历史发展统序,即汉——魏——西晋——北魏,客观上起到了淡化夷夏之防的历史作用,为多民族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中国历史发展看,《魏书》不仅是西晋末年以降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历史进程的生动记录,也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总结。
《魏书》中鲜明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魏书》开篇的《序纪》,是12篇帝纪的引言,也是全书的总纲,作者的匠心和微旨贯彻其间。
从历史编撰角度看,史书体例不仅是史书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表述形式问题,也是通过一定的编撰体例,表达史家一定的历史观念和史学观念。
在华夏正统观念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鲜卑拓跋氏进入中原并依靠军事征服统一北方,他们既有战胜者的优越感,也有因华夏正统观念影响而形成的夷狄民族的自卑感。
如何有效说明像鲜卑拓跋氏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存有和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就成为当时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从历史上论证少数民族与汉族同根同源,同宗共祖,论证汉人与长期居住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不是夷夏关系而是兄弟关系,从血统论上找到少数民族政权存有和统治中原地区既合理又合法的历史根据。
《魏书》创设《序纪》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叙述拓跋氏的族属源流,从血统上把拓跋氏融入中华民族,从文化上认祖归宗,并以此论证北魏政权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正统地位。
黄帝被确立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魏书?序纪》开篇说:“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
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文化认同论》
3新西部 NEW WEST 2018年10月上旬刊Think Tank Frontier 丨智库前沿T新著NEW BOOK《文化认同论》郑晓云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化认同论》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郑晓云研究员一部研究文化认同问题的学术专著。
这部专著的第一版于1992年出版,原名《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第二版出版时根据出版社的建议书名改为《文化认同论》。
本次出版的第三版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订并增加内容而成。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一种倾向性的共识和认可,也是人类对文化的一种归属性意识。
”郑晓云研究员在介绍《文化认同论》时说。
《文化认同论》深入研究了文化认同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理论,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的新内涵,讨论了中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西安、郑州排名垫底8月25日,由郑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报告(2018)》显示,上海、北京、广州处于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第一梯队,天津、重庆、成都、武汉处于第二梯队,西安、郑州处于第三梯队。
截至2018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发函支持,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实际情况,蓝皮书构建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指数评价体系。
评估结果显示,2016年,上海、北京为第一方阵;广州排名第三;天津、重庆、成都和武汉依次排名第四至第七;西安和郑州依次排名第八、第九。
蓝皮书分析,国家中心城市代表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但内部差距较大,不均衡态势显著,侧面反映了各自所依托城市群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发布近日在天津举办的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
这是国家信息中心连续第三年推出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反映“一带一路”建设进展与成效的综合性年度报告。
报告力求突出三个特点:一是用数据说话,采用文本聚类、情感分析、社交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包括网络舆情、贸易、投资、旅游、跨境电商等在内的数十个数据源,超过500亿条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二是全方位覆盖,覆盖72个“一带一路”国家、1000多家智库、2400多家媒体;三是指数化评估,重点推出“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度、省市参与度、投资环境指数、数字丝路畅通度、媒体关注度、智库影响力等六大指数,其中,投资环境指数和数字丝路畅通度指数是国内首次发布。
2020西城区高三语文期末议论文《文化认同》5篇优秀范文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期末议论文《文化认同》范文文化意义上的“认同”,是指“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
真诚而又深沉的文化认同,能够真正打动人心,催人奋进....请以“文化认同”为题,写-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文化认同纵览古今,许多古老的民族历经融合与发展,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
谈及历史,人们总把语言、文字与留存至今的文明成就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文化乃是其最醒目的标志,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与发展的根脉。
发自本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让民族得以凝聚与维系;来自外部世界的文化认同,让民族得以书写历史,创造未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发源于内部的、本民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得以凝聚、维系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同文同种”的文化认同感,让华夏先民追求统一与稳定,在文明的发源期就囊括起广大的统治范围;“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历史认同,自大分裂的南北朝到内忧外患的宋代,让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总能凝聚如初。
封建时代,民族文化认同不可避免地局限于贵族统治者中,当历史进入近现代,全民共有的文化认同更加凸显出作用。
八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旋律激发起人民同仇敌忾的斗志;今日的和平年代,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让古典文学艺术得以复苏与传播,新一代中国青年对于民族的复兴更多了一份自信与抱负。
大而观之,炎黄子孙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血脉自上古延续至今;小而观之,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激励他们砥砺奋进,为铸就民族的辉煌添砖加瓦。
当一个民族的影响力扩展到周边的区域乃至全世界,来自外界的文化认同逐渐成为这个民族文化得以长青的滋养,让这个民族在历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回望历史,罗马帝国的建筑、雕塑与戏剧艺术代表着当时世界的巅峰,其开拓进取的精神也让它的文化广为传播。
当时的无数外族人为成为罗马人而骄傲,后世的新兴统治者常把自己的帝国冠名为罗马。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文化认同的几点看法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文化认同的几点看法论文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
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
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文化认同的几点看法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文化认同的几点看法全文如下: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交织过程,既包含着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化”中国文化,也存在着以中国文化“化”马克思主义方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应关注“文化认同”,更应关注“文化差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文化认同”不仅在于“形似”,更在于“神似”,即在于两者某种程度上都注重实践性;此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认同”要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Abstract:The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a dynamic and complex process, which includes the conversion of Marxism into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onvers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to Marxism on the basis of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should pay closer attention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than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The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lies more in the “spirit” than in “form”,both of which focus on the practicality to some extent. Moreover, concrete circumstances on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shall be analyzed concretely.党的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必将掀起又一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热潮。
论文化认同的实质与核心
[ 作者简介 ] 赵菁 , 女, 甘肃庆 阳人 , 甘肃政法学院行政 学院教授 、 硕士 生导师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思想政 治教 育; 张胜 利 , 西 北师范大学外聘 导师 , 兰州市第六十六 中学教师 , 主要研 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 育教学。 [ 基金项 目] 2 0 1 1 甘肃省教 育科 学规划项 目: 甘 肃回族学 生国家意识 与文化融合研 究( 项 目编号 : G S[ 2 0 1 1 ] G H B G 0 2 9 ) ; 2 0 1 1 年度甘 肃省哲 学社会科 学规 划项 目“ 民族优 惠政策对甘肃少数民族青年 国家认 同的影 响研 究”; 2 0 1 2年度甘 肃政法 学院
了人 的文化本 质, 并在文化的创造活动 中不断地 实现 和提 升 自我价值 。参与到 文化 中是人 趋 向于 中心的 需求。在这 一过程
中, 文化作为人类理性的 象征符号 , 始终 能够以 自身与意 图和表 征物之 间建 立关 系, 以传达 、 交流 、 沟通 特定语 境 中符 号的创
造者和运 用者相 互间的 目的和意 图。 因此 , 文化认 同的 实质与核心就是共 同体共享的意义或价值体 系。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甘肃兰州730030摘要文化认同是指对一个群体或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或个体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的认可或赞同其指标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甚至利益取向性
确 州 警列 2 0 1 3 . 0 6
l A N ZHo U XU E KAN
论 文化认 同的实质与核心
化是凝集在一个民族世世代代 的人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体 。 ” [ 3 文化认 同是指对一个群体或 文化身份 的认同感 , 或个体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 而对该群体或文化的认可或赞 同。 [ 4 这种认 同往往 通过人们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 、 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 、 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表现出来。因此 , 文化 认同的指标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 , 甚至利益取向性。文化认 同中的文化理念 、 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 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 _ 5 因此, 文化认同的实质与核心就是共同体共享的意义或价值体系。
论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视点论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张更生【摘要】文化认同是族群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的动力之源,是国家认同最深厚的基础。
通过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凝聚共识,提升民族的整体认同感,尤其重要。
【关键词】民族全球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_、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认同(identity)最早由Frued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 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
后来,经埃里克 森等心理学家的引人,成为心理学中分析自我同一性的核 心范畴所谓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有时指一个 人对其个体身份的自觉意识,有时指个体对性格连续统一 体的无意识追求,有时指自我综合的无言操作,有时则指 对某个群体的理智和特征的内心趋同等[1]。
认同一词被广 泛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后,常被用于表示某个特定主体与特 定客体之间的关系,认同一词一般用来表示个体对自己与 特定的群体组织或政治单位之间同一性或一致性的确认[']。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 根基,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民族和国家的意义也就不 存在了。
当然了每个民族或者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 些文化同时又反过来塑造着其中的成员[)]。
心理学的一些研 究认为[(],文化认同在心理上表现为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 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进而在行为上表现为对这种文化所包 含的价值体系、精神结构进行不断地内化、保持与发展。
文 化认同不仅要求我们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同时 也要追求在国家疆界内的所有民族之间建立和发展一种共有 的、新的国民文化纽带或体系,从而在全体国民间产生一种 新的、有凝聚力的国家观念、国家情感和国民意识[#]。
国家认同,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 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
具体 说,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 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 同。
许多心理学研究者也对国家认同的做了大量研究,认为 国家认同感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份的知悉和接受,是 一个包括许多成分的复杂心理结构系统,这些成分可以相对 被区分为知识和观念亚系统、情感与评价亚系统[%]。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认同理论的内在逻辑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认同理论的内在逻辑周金凤【摘要】斯图亚特·霍尔在英国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化认同理论是在受多种理论及其生活经历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表征与反表征""新族性"是霍尔文化认同理论中的三个关键点.正是多元的文化身份引起了霍尔对文化认同的思考,通过表征与反表征的意指实践进行对英国主流文化的抗争,从而建构起独立于英国文化与黑人文化的"新族性".理清三个关键点的内涵及其内在关系是把握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认同理论内在逻辑的关键.【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认同;内在逻辑【作者】周金凤【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9.1纵观斯图亚特·霍尔的一生,可以发现,其学术生涯后期提出的文化认同理论深受其生活经历和学术经历的影响。
斯图亚特·霍尔作为非裔英国人,他的童年是在牙买加渡过的。
在牙买加,霍尔的家庭和他所接受的教育对他后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霍尔接受的是英国人的高等教育,这使他熟知英国文化,有强烈的反殖民意识;另一方面,霍尔生长在一个复杂的混合家庭中,他来自于中下阶层的父亲供职于英国人的公司,他的母亲成长于中产阶级的种植园。
在这个复杂的家庭中,霍尔的母亲控制欲极强,她认为自己是“英国人”,也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英国人”,他排斥霍尔的黑人朋友,阻止霍尔的姐姐嫁给黑人医生,这一切都让霍尔有着逃离这个家庭尤其是母亲控制的强烈愿望。
随着霍尔来到英国留学并获取奖学金,霍尔决定留在英国,霍尔在英国以“两栖人”的视角见证了黑人在英国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以非裔学者的身份参与新左派、伯明翰学派,这些综合因素对霍尔文化认同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论李长之的文化认同
下了温文尔雅的豪言壮语与和谐健康 的审美追求 : “ 我们要考 壤之 中,那么他 的传记批评 已经部分地溢 出了文学批评 的范
来认识我们的大作家 , 在我们文 学史 上几个煊 赫的人物 , 像孔 子孟轲荀况庄周韩非屈原司马迁董仲舒阮籍 陶潜李 白杜甫韩 愈李商隐李煜朱熹苏轼辛弃疾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王 阳明曹 雪芹吴敬梓金圣叹鲁迅等 ,是必须抉发他们 的真面 目和真价
批 评 这 些 古 典 人 物 的个 性 精 神 的 。他 虽 然 特 别 注重 择取 那些
李 长之非常赞赏冯友 兰在《 新理学 》 中的两 句名言 : 一是
在 宋 明 理学 的基 础 上 “ 接着 说 ” 而非 “ 照着说” , 二是 “ 怀 昔 贤 之
高风 , 对 当世之巨变” 。他希冀在传统 的中国本土文化 中汲取 营养 , 寓 民族文化的 自然发展中提升民族 文化 的 自觉 自信 ; 同 时借助 民族先贤 的精神资源应对 当时历史境遇 中出现 的诸多
作 。他在《 司马迁 的人格 与风格》 中就从 “ 伟大 的时代 ” 、 “ 楚文
化 的胜利 ” 、 “ 齐学” 、 “ 异 国情调 和经济 势力 的膨 胀” “ 这个时代
的象 征 人 物 — — 汉 武 帝 ”等 方 面来 烛 照 时 代 精 神 影 响 下 的司
个时代 的符应契合之处在 于“ 都是企求完人 , 都提 高了人 的地
位, 同时那些思想家本人都是一些有生气的活人。” 这是针对 世界范围来说 的。 然而就中国本土而言 , 中国文化的时代精 神 可以秦汉为界一分 为二 : “ 大抵 是秦汉以前是 一元 的 ,是和大
马迁 的真精神真价值 。 他 的这种批评理路 恰恰印证 其在《 论研 究 中国文学者之路》 中曾直言不讳地指 出文学 与文化 的关 系 : “ 文学内容不是独 立的 , 而是有着文化价值 的整个性 的。专就
2020西城区高三语文期末议论文《文化认同》5篇优秀范文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期末议论文《文化认同》范文文化意义上的“认同”,是指“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
真诚而又深沉的文化认同,能够真正打动人心,催人奋进....请以“文化认同”为题,写-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文化认同纵览古今,许多古老的民族历经融合与发展,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
谈及历史,人们总把语言、文字与留存至今的文明成就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文化乃是其最醒目的标志,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与发展的根脉。
发自本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让民族得以凝聚与维系;来自外部世界的文化认同,让民族得以书写历史,创造未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发源于内部的、本民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得以凝聚、维系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同文同种”的文化认同感,让华夏先民追求统一与稳定,在文明的发源期就囊括起广大的统治范围;“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历史认同,自大分裂的南北朝到内忧外患的宋代,让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总能凝聚如初。
封建时代,民族文化认同不可避免地局限于贵族统治者中,当历史进入近现代,全民共有的文化认同更加凸显出作用。
八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旋律激发起人民同仇敌忾的斗志;今日的和平年代,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让古典文学艺术得以复苏与传播,新一代中国青年对于民族的复兴更多了一份自信与抱负。
大而观之,炎黄子孙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血脉自上古延续至今;小而观之,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激励他们砥砺奋进,为铸就民族的辉煌添砖加瓦。
当一个民族的影响力扩展到周边的区域乃至全世界,来自外界的文化认同逐渐成为这个民族文化得以长青的滋养,让这个民族在历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回望历史,罗马帝国的建筑、雕塑与戏剧艺术代表着当时世界的巅峰,其开拓进取的精神也让它的文化广为传播。
当时的无数外族人为成为罗马人而骄傲,后世的新兴统治者常把自己的帝国冠名为罗马。
论的中西文化认同
论的中西文化认同一、概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文化认同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
文化认同不仅关乎个体的身份定位,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在东方,中华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哲学思想,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认同在西方,以基督教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同样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
这两种文化认同在各自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景观。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两种文化认同也在不断地碰撞与交融中展现出新的面貌。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文化认同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互动与交融,以期能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提供有益的启示。
1. 介绍文化认同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在探讨中西文化认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文化认同这一概念及其重要性。
文化认同,简而言之,是指个体或集体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知和接受,包括价值观、信仰、行为模式、传统习俗等方面。
它是人们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个体的行为选择、情感态度以及社会交往。
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有助于个体建立稳定的自我认知。
一个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是其自我概念的核心部分。
通过文化认同,个体能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理解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稳定和连续的自我认知。
文化认同对于社会凝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一个社会的成员如果共享相似的文化认同,他们之间更容易建立互信和合作,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认同还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紧密相关。
研究表明,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心理压力,提升生活满意度。
反之,文化认同的缺失或混淆可能导致个体出现身份危机,影响其心理健康。
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背景下,探讨文化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日益频繁,个体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接纳和融合西方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认同,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从文化认同危机论研究越南和中国民间画之间的异同
从文化认同危机论研究越南和中国民间画之间的异同作者:段勇士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2期摘要:目前许多人以为越南民间画与中国民间画相同。
笔者会从这些主观性的看法出发,并按照文化认同危机论来研究越南和中国民间画之间的异同,从而突出越南民间画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认同危机;越南和中国民间画;异同2016年1月17日一些文化活动家在越南美术博物馆举行了“一起来探究和创造年画”的项目,其中包括下列活动:了解年画并亲手印刷或绘制年画、猜关于年画的谜语。
除了让年轻人意识到年画的价值与意义之外,在活动中,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答:越南年画是否起源于中国?越南年画是否与中国年画相同?从这些主观性的问题出发,本人会按照文化认同危机论将越南和中国民间画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两国的文化交流过程以及越南民间画的特色——不能与其他民族混淆在一起的民族传统文化之美。
1 认同危机论1.1 术语“认同”认同(Identity)属于当代哲学的范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盛行。
爱利克·埃里克森,一位犹太心理学家以创造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术语而著名。
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自我心理学家(ego psychologist)爱利克·埃里克森发现了社会与自然中的普遍现象,就是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
Identity的概念:今日英语中的identity源自idem,原意是多次重复。
这也是哲学中的identity跟两种事物完全相同的现象有关系的原因。
Identity属于外观的范畴,能通过直觉来识别的。
1.2 文化认同危机一个出自《庄子·秋水》的故事,“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
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
这就是成语“邯郸学步”的典故。
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其中的忧虑却是真实的。
在目前全球化的背景中,也存在跟故事里燕国人一样的现象和人物。
乡土中 国文化认同读后感
乡土中国文化认同读后感《乡土中国文化认同读后感》在翻开《乡土中国》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如此深入地思考过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影随形的影响。
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就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细腻画卷,将乡村社会的种种风貌、人情世故、传统规则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书中提到的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概念,让我对熟悉又陌生的乡村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出生在一个小乡村,小时候的记忆里,整个村子就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大家庭。
村头的那棵老槐树,是大家夏日纳凉的好去处。
每到傍晚,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便会聚集在树下,扇着蒲扇,唠着家常。
孩子们在一旁嬉笑打闹,偶尔会因为一点小事争吵起来,但很快又会和好如初。
那时候,谁家做了好吃的,总会给邻居们送一些;谁家有了困难,大家也都会主动帮忙。
这种邻里之间的亲密无间,正是乡土文化中“熟人社会”的真实写照。
记得有一年夏天,村里遭遇了干旱。
田里的庄稼都耷拉着脑袋,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于是,村里的长辈们决定组织大家一起挖井取水。
那几天,整个村子都动员了起来,男人们扛着锄头铁锹,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女人们则负责烧水做饭,为大家提供后勤保障。
孩子们也没闲着,跑前跑后地给大人们递水擦汗。
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挖出了一口深井,清凉的井水汩汩而出,滋润了干涸的土地,也滋润了大家的心。
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团结和互助,这种力量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书中还提到了“差序格局”,这让我想起了村里的红白喜事。
每逢这样的大事,家族中的亲疏关系便会清晰地展现出来。
以一家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一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
关系亲近的,帮忙的事情就多一些,也更尽心尽力;关系稍远的,也会表示关心和问候。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向外扩散的人际关系模式,在乡村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礼治秩序”则体现在乡村的各种传统习俗和规矩中。
比如过年的时候,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则会给晚辈发红包;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等等。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范文
The best investment is to invest in yourself, because this is the only investment that you can be sure of earningwithout losing money.(页眉可删)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范文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范文1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
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
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
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
目录分析
《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目录分析
《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一书,深入探讨了辽、夏、金、元 四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通过对其目录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对这 本书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该书的目录结构清晰,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包括导论、正文章节和结论。导 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创新点,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正文章节则按照历史时期的顺序,分别探讨了辽、夏、金、元四个时期的宗教思 想与文化认同。每个时期的分析都包括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交流与融合等 多个方面。结论部分则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辽夏金元时期虽 然战乱频繁,但正是这些战乱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丰富多 彩的文化景观。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不仅是我们今天应当珍视的宝贵财富, 更是我们未来应当继续发扬光大的重要资源。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的文化认同研究》范文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的文化认同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时代,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文化认同不仅是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民族团结与发展的基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团结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于铸牢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出发,对文化认同进行深入研究。
二、文化认同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某种文化的认知、情感和归属感。
它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属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认知和接受。
文化认同对于个体而言,是实现自我价值、寻求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要;对于民族和国家而言,则是维护团结、稳定和发展的关键。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成员在共同的历史、文化、地域等条件下形成的共同认知、情感和归属感。
这种共同体意识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
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文化认同提供了基础和支撑,使人们能够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文化认同又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和责任。
四、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邮化认负策略为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文化认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略研究:1. 加强历史教育:通过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们更加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
3. 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4. 强化现代文化建设:结合时代特点,建设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华文化,使文化认同更具时代性和现实性。
五、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文化认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历史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以及强化现代文化建设等措施,该地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得到了显著提升,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得到了有效维护。
文化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文化认同周述波(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
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
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一文化认同现象的发生根源及言说语境何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
”[1]事实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现象,早在文明之初就存在着,“当社会组织从家庭扩大到氏族和部落,成员的联系纽带从血亲扩大到姻亲观念认同时,氏族成员的认同便已经初步具备文化的内涵。
”[2]文化认同“界定了同边陲相对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时间性/或空间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3]。
郑晓云认为,人类文化认同产生源于三个方面,即劳动实践,自身发展的族体归属,自然祟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4]。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代社会问题,则是西方现代性引发的结果,并在西方后现代性影响下日益突出,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文化认同的危机。
西方工业社会现代性的开拓,造成了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和被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引起了近现代的文化认同现象。
“认同作为一个现代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
”[5]两次世界大战使知识分子在世界范围内漂泊与散居,也强化了文化认同问题。
“所有这些跨越疆界、国家、民族、地区的流动、移居、放逐和迁徙,形成了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散居’现象,并且带来了空前突出的文化身份问题与文化‘认同危机’。
”[6]文化认同也与20世纪60年代欧美社会中现代主义衰落、后现代主义来临以及人文领域“文化论转向”带来的文化研究有关。
“‘认同’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学术话语的后现代转向有着密切关联。
”[7]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各种异质文化的接触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文化认同问题更加凸显。
《认同》读后感摘抄
《认同》读后感摘抄《认同》是一本由约翰 P. 科特(John P. Kotter) / 罗恩 A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编辑部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元,页数:1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认同》精选点评:●如何在需求澄清会上合理撕逼●觉得还是不错的,有启发●很有用的工具书●是一本手册●注重情感,获得共鸣。
拿到认同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初涉社会的工具书●我们能取得成功,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
●讨厌那种哇哩巴嗦讲故事的方式,文字让人因很难有兴趣读下去●所有的反对意见都全部是可以排练的。
●20211004 HK. how to bring about change《认同》读后感(一):执矛提盾闯社会这是本纯粹学术著作讨论术的工具书,虽然第一作者是约翰•柯特,但貌似主要部分并不是他写的,只是一种背书而已。
而且关键相关的术貌似不太适合中国国情,完全不同的文化对于认同的理解就不一致。
人即使有寻求认同的需求,但其实怎么看待这种融资需求本身,或者是这种供给的基础和底线是什么。
或许这是我期望看到的。
但是在一本纯工具书中所,你能索取的只是一种机械的应对方式而已。
其实本身内容也不是很多,翻几下就没了,也许更适合刚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了解些不同的思考角度。
2021-2-25《认同》读后感(二):您完全可以Say NO 但。
请从这次开始把no的理由也顺道捎上您但若可以习惯性否定我Say NO大大的但。
——致敬家庭意见领袖大男子主义的:省略附带我情感色彩的定语更客观不改了懒嗯)父亲一切都是刚刚好恰逢其时的安排于我而言很好的一封信方法论——致敬偶然拾得的John P.Kotter《认同》读后感(三):核心在战略层面,你要争取第三方的支持。
在战术层面,你需要小心反对派的四种抨击手法。
①制造恐慌点破没有因果关系借力打力,按照他们的思维模式举出一个明显荒谬的例子②无限拖延,问题不重要-问题上才增强人们的紧迫感方案不深入-方案上指出他们街道处的不是自己条件不成熟-条件上引导人们看到积极的现阶段。
论中华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论中华民族间的文化认同滕绍箴【摘要】以女真为代表的北方打牲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历程,充分说明民族文化认同,无论是自主的,还是强制的,都是相互、相向进行,自然发展、长期互动.根据现实条件,优秀、较先进文化的表征更容易被两个民族达成文化共识.在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北方少数民族实现经济转型,利用打牲文化长技,结合中原儒家文化优势为助力,形成多元化、多民族文化集团,进而凝聚成新的政治中心,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政权.在文化自然认同中,形成一种民族文化发展趋向和共识,这足以说明,文化认同、和衷共济是中华民族文化主流态势.【期刊名称】《满语研究》【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7页(P91-97)【关键词】文化认同;女真;满族;民族理论【作者】滕绍箴【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5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奉行民族平等政策。
数十年来,我国民族学家不断探索贯彻和推动这一政策的实施。
但时至今日,我国民族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各民族文化间无论从宏观上方面,还是微观方面的探索都在不断深入,尤其是在民族理论方面,有些提法值得进一步斟酌。
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研究中国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史,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必须在民族关系的理论层面上,取得一定的共识,方能进入深层次研究。
旧中国因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干扰,理论混乱,许多民族理论概念,难于取得共识。
新中国建立后,一些著名的民族史学家相继发表看法,如吕振羽先生在提出所谓“华族”与少数民族“同化”的三种情况时,强调两点:一是“华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力量促成了他族融化于华族之中,成了华族的构成部分”;或“由于汉族力量的总和常常大过某族,结局是汉族常占优势。
侵略汉族而取得其支配权的民族,反而为其大部,甚至全部同化于汉族”。
二是少数民族“在文化上模仿汉族,但他们也每每把汉族同化和在文化上影响汉族”、“有不少汉人同化于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文化认同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文化认同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化本身,提升对大社会发展背景的了解。
郑晓云在本书中共利用六个大板块来介绍文化认同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前言中详细地谈到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全球传媒、互联网迅速发展等多个角度来阐释文化认同之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本书的支柱,六个章节的分类简洁明了。
其中,第一章作者从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位因素;文化认同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文化认同与文化模式三个方面讲解“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的内容。
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绍文化认同的过程与形成。
通过对这一章的品读,使读者明白文化认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过程。
单独的个人作为社会单位中最基本的个体,是构成群体认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个人认同对群体认同,乃至于民族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也告诉我们的单独个体,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警示人们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必要的努力。
说是艰涩难懂的理论书籍,其实讲述的便是最基础的知识。
我们从小便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是知道中华民族形成的诸多因素的人却是
为数不多。
郑晓云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说到民族认同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顺流而下”,讲到民族认同与民族特征,然后把民族认同与民族发展结合起来。
历史的车轮历来少不了政权的压轴,政权同样与文化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除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述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作者还从现实层面来探讨文化认同对社会的影响。
即从澳门这个特殊单位,讲述其回归后的文化认同与整合研究。
不光是澳门,还是像台湾、香港这样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地区,亦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都能从其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其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
这便启示我们对一个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要从表面理解,更要结合实际,才能更好的懂得理论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