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科菲耶夫《降B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Op.83)的音乐分析及演奏诠释

合集下载

《普罗科菲耶夫《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奏诠释》范文

《普罗科菲耶夫《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奏诠释》范文

《普罗科菲耶夫《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奏诠释》篇一一、引言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以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赢得了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这部作品的音乐特点,并从演奏者的角度出发,对其演奏诠释进行探讨。

二、普罗科菲耶夫《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的音乐特点1. 强烈的情感表达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表达,他的《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也不例外。

这部作品以深刻的情感内涵和富有戏剧性的表现力,使听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作品的情感色彩。

2. 鲜明的个性和创新性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性,他的作品常常突破传统的音乐形式和技巧,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在音乐结构、和声运用以及节奏感等方面都表现出普罗科菲耶夫的独特风格。

3. 丰富的音乐元素这部作品在音乐元素上极为丰富,涵盖了多种音乐风格和技巧。

从浪漫主义的抒情到现代音乐的创新,这部作品将多种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普罗科菲耶夫音乐的多元性。

三、演奏诠释1. 理解作品情感在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时,首先要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仔细研究作品的旋律、和声以及曲式结构,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情感,从而在演奏中准确传达出作品的情感色彩。

2. 掌握演奏技巧在掌握作品情感的基础上,还需要熟练掌握演奏技巧。

这部作品在技巧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钢琴技巧和音乐素养。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节奏感、力度和音色等方面的技巧,使演奏更加精准、细腻。

3. 创新性的演绎作为一部具有创新性的作品,普罗科菲耶夫的《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也需要演奏者在演绎过程中进行创新。

在保持原作风格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适当的创新,使演奏更具个性化和表现力。

四、结论普罗科菲耶夫的《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是一部充满情感色彩和个性的作品,需要演奏者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并熟练掌握相应的演奏技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曲目讲解第七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曲目讲解第七级

第项内容是乐曲一共四首,自选一首第一首《山娃》张朝曲这首作品描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孩子,他们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生活非常自由自在,性格非常活泼开朗。

他们光着脚,在山里跑来跑去,感觉非常自如愉快。

乐曲一开始的2个小节就要给人一种在山上远望的旷远意境与感觉。

四次延长音的先后出现都要很好地加以想象,才能恰如其分地加以延长,整个人仿佛置身于南方的山林之中。

开始两个小节两次的一低一高,营造出很好的音乐空间感,2个小节的一强一弱也很仔细的做出来的话,更会增强其色彩的反差与对比。

紧接着是一句快速的从上向下的跳动句好像孩子们活跃的、欢天喜地的从山上跑下来。

这一句听起来很难的,是快速两只手的交叉。

但实际上大家只要把两只手的规律找到的话,不但有助于视谱,还有助于准确地弹奏。

首先要把左手的减五度(e----降b)找好了,用整体的感觉来弹,再加上右手的a-----g-----e,这个句子就会弹奏得非常顺利了。

第6小节开始进入乐曲的主体部分我们把它当作A段,两个小节的过门要适当地强调每一小节第一个音,并认真地弹好连-----跳------跳-------跳的处理,让人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主题的活泼性质。

从乐谱上,大家也可以看到一个渐弱的记号,但是渐弱不能降低连跳处理的棱角,而是作为伴奏必须比右手的活泼曲调轻一点才行。

从第8小节是乐曲的主题出现,这个八小节的主题展现要弹得非常生动活泼,倚音要感觉很调皮的,连,断,保持音等都要弹得很分明。

第16小节开始,主题升高了十一度,音量变为mf,音乐的性质和第一遍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更明亮。

从第24小节开始是B段,曲调明显与A段有了不同,触键可以稍微的温柔和有一些控制的感觉。

接下来的乐句在前一句的下方五度,好像有人响应了前一句,这四个小节的后两小节和前面的第26、27小节比,音的进行是反向的。

下面的8个小节,和前面8个小节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在第32、33、37小节的第一个音上加了一个倚音,音乐比前面8个小节显得更活跃和调皮。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简析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简析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简析杨紫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本文以《第七钢琴奏鸣曲》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旋律、和声、节奏、曲式,以及打击乐式的钢琴演奏风格的诠释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初步探寻了普罗科菲耶夫“战争奏鸣曲”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继承古典;创造革新;个性化;打击乐【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一、《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背景普罗科菲耶夫一生所创作的九首钢琴奏鸣曲分别在三个不同时期完成,代表了他全部的创作生涯,其中的第六、七、八首既被称为“战争奏鸣曲”的三首,堪称20世纪的钢琴奏鸣曲之最。

降b小调《第七钢琴奏鸣曲》是“战争奏鸣曲”中的第二首,也是最杰出的一首。

因其1942年写成此曲时适逢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胜德军,作者便以此作贺,故又名《斯大林格勒奏鸣曲》,编号83。

作品反映了苏联人民面对邪恶不屈不挠,奋起抗击的精神和盼望光明、迎接胜利的信心。

1943年《第七钢琴奏鸣曲》由钢琴家李赫特首演于莫斯科,音乐界对这部作品好评如潮。

二、作品曲式分析第一乐章:激动的快板转行板采用活跃的6/8拍子,用奏鸣曲式写成。

听上去好象是一首魔鬼的谐谑曲,充彻旋风般的进行。

以强有力的带有鲜明节奏的不和谐旋律和尖锐的和声作为开始,有着原始机械,狂野粗暴的味道。

主部快速而热烈,情绪激昂、动荡不安。

其一,开门见山的八度旋律围绕着核心音降B而做迂回式的静音环绕,形成大幅度的上下起伏的旋律线,伴随八分音符的均等节奏,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紧张兴奋、惊恐不安的情绪;其二,特定节奏以其鲜明的进行曲风格和坚定有力的步伐,表现出队伍在行进中的昂扬士气,和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

这也是作曲家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现。

经过以上两种形象因素的交织发展,音乐逐渐趋于安静而进入雅致优美的副部。

副部为小行板,在高音曲弹奏的旋律安静而抒情,好似暂时把恐怖的现时生活搁置在一旁,离开了紧张的气氛和不安的心态而回到了美好的以前。

普罗柯菲耶夫《第七交响曲》创作的艺术特征

普罗柯菲耶夫《第七交响曲》创作的艺术特征

普罗柯菲耶夫《第七交响曲》创作的艺术特征摘要《第七交响曲》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交响乐作品,也是最具有古典主义形式和浪漫主义内容的一部作品。

该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将雅与俗、革新与继承、现代性与易解性完美的统一起来,融抒情性、民族性、创新性为一体,从而使作品具有宽泛性的创作理念。

这种创作理念也是现代音乐艺术发展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方向。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创作特征艺术特征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 Sergeyevich Prokoflev,1891―1953)是20世纪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与指挥家,1947获“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1891年4月23日生于俄国乌克兰山区的伊卡特利诺斯拉夫省松佐夫卡村,1953年3月5日卒于莫斯科。

他一生共创作了七部交响曲,《第七交响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交响乐作品之,同时也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音乐作品。

该作品创作于1951年底,是普罗科菲耶夫(以下简称普氏)打算为儿童广播电台写的一部交响乐,作品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和活力,是一部非常诚挚抒情的交响乐,因而也被称之为“青年”交响曲。

1952年10月11日,由全苏广播乐团演奏,萨莫苏德指挥在柯隆音乐厅首演。

1957年4月,当列宁奖首次涉及到文艺领域时,《第七交响曲》首次荣获这一苏联文艺的最高奖赏――列宁奖金。

对于《第七交响曲》在历史上始终伴随着不同的评价。

有人认为它过于简单,甚至说它是“非交响乐”的范例,如对普氏的天才衷心赞佩的奥林?唐斯就称“《第七交响曲》是一种后退而不是一种进步”。

而苏联评论家则认为它是一部炉火纯青的杰作,如肖斯塔科维奇在1952年11月12日的《苏联艺术》上写道“《第七交响曲》真正是生活欢乐的、抒情的,它以自己清晰与光明的内容与非常新颖的和声语言使人感到高兴……我祝你再活100岁来创作。

听一首像你的《第七交响曲》这样的作品让生活变得更容易而快乐。

独创性抒情性流浪性的作曲风格——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

独创性抒情性流浪性的作曲风格——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

独创性抒情性流浪性的作曲风格——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分析作者:陶晓晖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内容提要]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作品让人有丰富而多彩的想象力与联想性,原因在于他的钢琴作品中带有古典主义的影像,复调的色彩、浪漫的手法、印象的韵味、现代的气息。

在音乐史书中给普罗科菲耶夫的定位是20世纪现代派作曲家。

通过了解他,研究他,分析他之后会有一种感觉,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世界,笔者认为他的音乐作品中能让人回忆起其他作曲家作品的影子,这就是普罗科菲耶夫钢琴作品的独创性、随意性、流浪性。

《第七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经典作品之一,本文从这首作品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对于这位作曲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进一步挖掘他的音乐内涵与演奏特点。

[关键词]演奏难点分析/乐章要点/节奏型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1)01-0150-4最开始接触普罗科菲耶夫钢琴作品是大学四年级,我的主教教师张晨教授向我介绍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并让我弹他的OP.1《 f小调第一奏鸣曲》。

他的作品难以琢磨,作品的风格难以定性,原因在于年轻时普罗科菲耶夫的思维实质是浪漫主义的,但听他的音乐和弹奏他作品时又感觉到他的创作手法是远离浪漫主义音乐的手法。

感觉现代中夹杂着浪漫与多变的声音,具有较强的讽刺与戏剧性,曲中哀乐各具,第一乐章开始声音的对比使人联想到贝多芬早期奏鸣曲中的对比曲式。

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作品让人有丰富而多彩的想象力与联想性,原因在于他的钢琴作品中带有古典主义的影像、复调的色彩、浪漫的手法、印象的韵味、现代的气息,在音乐史书中给普罗科菲耶夫的定位是20世纪现代派作曲家。

通过了解他,研究他,分析他之后会有一种感觉,他属于哪个派别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世界,笔者认为他的音乐作品中能让人回忆起其他作曲家作品的影子。

这就是普罗科菲耶夫钢琴作品的独创性、随意性、流浪性。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作者:李怡雯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01期摘要:普罗科菲耶夫是近代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而《第七钢琴奏鸣曲》则是其在钢琴领域的巅峰之作,作品形式和内容俱佳,既展示出了普氏高超的创作技法,更表现出了其伟大的人文情怀。

鉴于此,本文从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创作经历谈起,从曲式、旋律、节奏等多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1-0012-03一、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创作概述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原苏联著名音乐家,1891年4月出生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自幼在母亲的引导下学习音乐,并表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

后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后又师从于格里埃尔、里亚多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维托尔”,毕业后开始专业音乐创作。

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笔耕不辍,先后创作出了一百五十多首作品,涵盖交响乐、歌剧、舞剧、协奏曲、浪漫曲等多种类型,高产而高质。

具体到钢琴来说,这是其偏爱的创作领域。

早年青年时期,在系统学习了和声、对位法等知识后,普氏就尝试创作了第一、二钢琴协奏曲、四首钢琴练习曲以及十几首钢琴小品等。

从1918年开始,普氏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海外生活,先后游历于美国和法国,但是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普氏的海外生活境遇并不理想,所以钢琴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也相对有限,仅创作出了第五钢琴奏鸣曲、第三、四、五钢琴协奏曲等。

1933年,普氏回到了前苏联,随之也迎来了创作的高峰。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第六、七、八三首战争奏鸣曲,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更加完整和洗练,而且在内容上也更加深刻,实现了质的变化和飞跃。

1953年,普氏在创作中离世,而共三十卷五十册的作品全集,正是这位伟大音乐家对人类音乐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见证和记录。

“管中窥豹”俄国音乐——斯克里亚宾与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

“管中窥豹”俄国音乐——斯克里亚宾与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

“管中窥豹”俄国音乐——斯克里亚宾与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格林卡人们可以将19世纪俄罗斯音乐史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始于1800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由皇宫贵族赞助支持的意大利歌剧、法国轻歌剧构成主流沙龙文化,俄罗斯人逐渐将此发展成圣彼得堡风格。

这种风格在格林卡的早期作品中达到顶峰:其中充斥着贝多芬中期灵巧、好似高脚杯般热情、欢快、有活力的加洛普舞曲,路德维希·施波尔(Ludwig Spohr,1784~1859,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

他的作品是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度的桥梁)的和声手法,以及比起范妮·门德尔松(门德尔松的姐姐)略微好一些的旋律曲调。

彼得大帝希望其子民接受的文化风格业已完成——他们的音乐如其建筑,变成了苍白、毫无瑕疵的西方世界之翻版。

虽说这些都是西方文明的精髓,但却是过时的,不再使用的东西。

穆索尔斯基格林卡的出现犹如一座桥,将俄罗斯音乐引入第二阶段——其音乐风格的继承者们发展出了对个体身份的深沉探究,最为人所知的是穆索尔斯基作品中关于俄罗斯民族灵魂的卓越探索。

穆索尔斯基的审美本能源自咖啡馆唯美主义,这注定了他是个充满温柔却又不可避免散发着一股风流味的家伙——他难得清醒,脑子里有些高贵的想法,而且从不为所谓的技巧所限制,把这些一同装进疯狂、充满创意热情的盒子。

他的风格带着问心无愧的笨拙,标志着下一个俄罗斯音乐时代的开启。

同时期,与穆索尔斯基重叠着出现了第三阶段的萌芽,我们可以称为“出口的一代”。

实际上,这个时期唯一赢得全世界的爱,最为成功的俄罗斯艺术家仅此一位——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他拥有的非凡技巧能使其完全摒弃国家附加在艺术家身上的民族主义影响。

即便如“穆索尔斯基风格”,柴可夫斯基依旧可以依照自身需求灵活使用,并至今保持着自己在全世界范围内俄罗斯音乐的标志性地位。

柴可夫斯基的职业生涯是对所谓“闭塞的俄罗斯”最有力的反击,正如20世纪出现的世界公民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谈《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思想

谈《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思想

谈《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思想关键词:历史;节奏;重音;对比;音响1939年普罗科菲耶夫开始写三个奏鸣曲(第六,第七,第八)同时进行三首曲目十个乐章的创作。

”在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到苏联的时候,普罗科菲耶夫深刻感到战争的严峻形势和战时苏联政局的不稳定,作曲家情绪受到极大的影响,这首奏鸣曲便诞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

《第七钢琴奏鸣曲》(降B 大调,作品83号)总会给人一种危机感和武力压迫的深重情绪,我认为这首作品时作曲家本人“战争系列”奏鸣曲中登峰造极的一首.一、历史背景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政局错综复杂充满了动荡不安,苏联也不例外,一战的创伤还未得到平复,新的大战又迫在眉睫。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沙皇俄国,局势的动荡使普罗科菲耶夫在十月革命以后离开祖国,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

为了在演奏与乐曲创作这两种活动之间获得满意的平衡,他在西方旅居了15年。

二战前夕的1932年,普罗科菲耶夫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苏联。

1933年之后阿道夫·希特勒(纳粹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理兼元首)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不仅开始了所谓的“扩展空间运动”,而且大量扩展军备,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中。

1939年9月纳粹德军不宣而战,突然入侵波兰,不到一个月波兰沦陷。

作为波兰的邻国苏联来说,战争的厄运也同样降临在了它的头上,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后苏联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身为苏联人的普罗科菲耶夫,虽然不能去战场跟敌人厮杀,但是他还是拿起笔,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旋律来激励着苏联人民去战斗,《第七钢琴奏鸣曲》(作品83号)就诞生在這一非常时期。

根据普罗科菲耶夫第二任妻子米拉的描述,1939年至1943年普罗科菲耶夫一共写了三首奏鸣曲(第六,第七,第八),作品的创作具有时代的烙印,深刻的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性与作曲家本人在战争年代不屈不挠的意志。

二、音乐形象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非常有特色,例如经常性的在谱曲中运用突然地转调,大胆的和声,强烈的节奏对比等。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探究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探究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探究雷蕾【摘要】Prokofiev’s Seventh Piano Sonata, written in the1940s,composer of classical and modern compo-sition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iques ,perfectly demonstrates the heroic struggle ofthe Soviet people and the history of fascist scene ,with a strong arts infection force of human immortal piano music chapt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reative background and themes of the Seventh Piano Sonata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piano and acoustic creationtheory ,the creative features are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unity of classical and modern harmony,demonstrating the bright smooth lyrical style melody ,composition technique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flexible use .%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作曲家借助古典和现代创作技法的融合,完美展现了前苏联人民与法西斯英勇斗争的历史场景,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人类钢琴音乐史上的不朽篇章。

在阐述《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和作品主题的基础上,结合钢琴创作理论,从实现古典和声与现代和声的统一,展示出明快流畅的抒情风格旋律,对20世纪作曲技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

浅谈普罗科菲耶夫和他的3首战争奏鸣曲

浅谈普罗科菲耶夫和他的3首战争奏鸣曲

浅谈普罗科菲耶夫和他的3首战争奏鸣曲摘要: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是20世纪俄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

和莫扎特一样,都是属于早慧型的天才。

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融合了古典传统与富于个性的创造,两者之间平衡协调。

他最显著的特点是抒情性,他晚年的作品显得尤为深情动人。

代表作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D大调第一“古典”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等等。

九首钢琴奏鸣曲是他最好的钢琴作品。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作品;战争奏鸣曲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r Prokofiev,1891—195 3),是20世纪俄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

一、普罗科菲耶夫简介普罗科菲耶夫和莫扎特一样,都是属于早慧型的天才。

是在德彪西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最大的作曲大师。

在柴可夫斯基等前辈之后,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将俄国的音乐带进现代艺术的殿堂。

他们以自己杰出的作品,再次证明他们在音乐上的创作才华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潜能。

普罗科菲耶夫更以怪异繁杂的风格,具体呈现了俄国音乐从古典、浪漫走向现代主义的变化过程。

他不但继承了19世纪的钢琴音乐传统,还在钢琴这种乐器上面加上了富有野性和魄力的表现,缔造了一个新的钢琴音乐时代。

普罗科菲耶夫于1891年4月11日出生在乌克兰的小镇松佐夫卡,父亲是当地的农艺学家,母亲则弹得一手好琴。

自幼随母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虽然是一首仅有九小节的简单写作,但已显露出难得的音乐天赋。

9岁完成第一部歌剧《巨人》。

他13岁考入彼得堡音乐学院时,已写了四部歌剧、两首奏鸣曲、一首交响曲和许多钢琴曲。

在音乐学院,他师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在作曲和钢琴两个领域表现出色,并以优异成绩赢得鲁宾斯坦大奖。

1918—1932年间,普罗科菲耶夫侨居国外,在欧美旅居多年,作为独奏钢琴家,他的巡回演出大获成功,并应邀作曲。

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融合了古典传统与富于个性的创造,两者之间平衡协调。

敲击出的震撼

敲击出的震撼

敲击出的震撼[摘要]《第七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呜曲中最杰出的一首,该作品以二战为创作背景,用普氏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真实深刻地再现了残酷的战争场面,集中地反映了战争中人们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在这部经典的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敲击性”的演奏,这种演奏法使该作品有了与众不同的音响效果,也成为了作曲家的代表风格。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敲击性演奏法二十世纪经典作曲家之一的普罗科菲耶夫一生共刨作了九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第七钢琴奏鸣曲》被认为是最杰出的一首。

该作品以二战为创作背景,用普氏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真实深刻地再现了残酷的战争场面,集中地反映了战争中人们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在这部经典的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敲击性”的演奏,这种演奏法使该作品有了与众不同的音响效果,也成为了作曲家的代表风格。

一般情况下在钢琴演奏中是非常反对用敲击钢琴或砸琴的方式演奏的,因为通常这样的演奏方式会带来非常不好听的音响效果,但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这首《第七钢琴奏鸣曲》所运用的“敲击性”演奏法,与平常所说的砸琴演奏是截然不同的。

该作品中的“敲击性”演奏法是普氏代表风格之一,它特殊的音响效果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战争的冷酷无情,也反映出人们冰冷绝望的内心,尤其在第三乐章,近乎疯狂的敲击给听众带来了非常震感的音响效果,深刻的反映出经历战争后的人们重见光明,重获新生的信心与热情,可以说这种敲击是情感表达的需要,是表现作品音乐气质不可或缺的。

然而要很好的掌握这种演奏法,不仅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演奏功底,还要经过系统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这是非常困难的。

”钢琴演奏的‘敲击风格’又称‘打击乐思维’和‘巴托克顿弓风格’,钢琴家凭其强健的体魄,发达的肌肉和钢铁般的手指,在键盘上以强力度的运用和‘出格儿’的不协和和弦的尖锐的连续强奏为‘底色’,使钢琴发出通常只有打击乐才能甚至不能发出的音响,从而在表演风格上独树一帜。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作品分析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作品分析

060《名家名作》·评论[摘 要] 普罗科菲耶夫晚年创作的《第七交响曲》是他的巅峰之作。

在这首作品中,他将高尚的浪漫情怀与热血爱国的民族特色完美融合。

对于普罗科菲耶夫来说,音乐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而这部作品则代表了他内心的纯粹追求。

他在创作过程中倾听着内心的声音,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交响曲不仅展现出他的非凡才华和创造力,更传递出了他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祖国的热爱。

以《第七交响曲》为例,从创作背景、作品特色等方面对音乐作品展开深入分析,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普罗科菲耶夫的艺术创作特征和音乐理念。

[关 键 词]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创作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作品分析杨 媛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是苏联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与指挥家,曾被授予“斯大林奖”,1947年获得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年4月被追授“列宁奖”。

1891年4月23日,普罗科菲耶夫出生在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松卓夫卡村,其父亲是一位农艺师,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且热爱音乐,对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启蒙有着重要作用。

在父母精心的培育下,普罗科菲耶夫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

为了更好地发展,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13岁的普罗科菲耶夫开启了音乐求学之路。

1904年9月,普罗科菲耶夫带着两个厚重的箱子,包括四部歌剧、两部奏鸣曲、一部交响曲和许多钢琴作品,顺利通过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在这里度过了十余年时光。

1914年,普罗科菲耶夫在完成了尼·尼·齐尔品的指挥班和叶西波娃的钢琴班的课程后毕业,自此开启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普罗科菲耶夫传奇的一生经历了两个转折点:一次出国(1918年),一次归国(1932年)。

这两个转折点把他一生的创作经历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俄国时期(1904—1918);中期——旅居外国时期(1918—1932年);晚期——苏联时期(1932—1953年),从他这三个时期的思想倾向、音乐特征可以看出,他的音乐创作风格在国家变革、社会环境变化中逐步转变。

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讲解 -回复

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讲解 -回复

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讲解-回复如何演奏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

第一步:了解基本知识在开始演奏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七级降B大调是指基调音为降B(B),并按照特定的音阶规则构建的大调。

此外,奏鸣曲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和形式的乐曲,通常由多个乐章组成,包括快速的序曲、慢板和终曲等。

因此,在学习和演奏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之前,我们需要熟悉大调的音阶和奏鸣曲的结构。

第二步:研究乐谱在理解基本知识后,我们需要获得乐谱。

乐谱是演奏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的指导。

通过仔细研究乐谱,我们可以了解曲目的曲调、节奏、音符和动态等要素。

此外,还可以了解曲目的结构和演奏技巧。

第三步:练习音阶在演奏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之前,我们需要练习大调的音阶。

音阶练习有助于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提高演奏技巧。

在练习期间,我们应该注意正确的手指位置和音符的准确性,同时保持稳定的节奏和音量。

此外,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节奏和练习模式,以提高音阶的演奏效果。

第四步:练习曲目的技巧和演奏表达在熟练掌握音阶后,我们可以开始练习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的技巧和演奏表达。

在练习期间,我们应该注意曲目中的技巧要求,如平滑的音程跳跃、准确的音符转移和连弦的音符等。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曲目的情感表达,如动态变化、音色变化和节奏感等。

通过练习这些技巧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演绎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

第五步:整体练习和演练在掌握了曲目的技巧和表达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整体练习和演练。

整体练习是指将所有乐章连接起来,并按照曲目要求进行有序的演奏。

在整体练习期间,我们应该注意乐章之间的过渡和转变,以及曲目中的重点部分和难点。

通过反复地练习和演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的结构和意图,并提高演奏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最后一步:演出在完成了上述步骤后,我们可以准备进行演出。

在演出时,我们应该保持自信和放松的状态,注意控制好节奏、音量和表达,并与乐队或伴奏者进行良好的协作。

通过演出,我们可以将自己对七级降B大调奏鸣曲的理解和感悟与观众分享,并提升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演奏水平。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
四 三拍 。乐 章 开头 是 带 有歌 唱色彩 的抒情 旋 律 , 速 度
勇往 直 前 。可 ຫໍສະໝຸດ 看 出 , 作 品 的旋 律部 分是 和而不 同 的 ,
充 分满 足 了作 品 的主 题表 现需 要 , 展 示 出 了普 氏精湛
的创 作技 法和 灵活 的创作 观念 。
( 三) 节奏 分析 节 奏对 音乐 作 品 的重 要性 是不 言 自明 的 , 特别 是
音乐 家 , 1 8 9 1年 4月 出生 于 乌 克 兰 顿 涅 茨克 州 。 自 幼在 母 亲 的引 导 下 学 习音 乐 , 并 表 现 出 了过 人 的音 乐 天赋 。后 考入 圣彼 得 堡音 乐学 院 , “ 后 又师 从 于格里 埃
二、 普 罗科菲 耶夫《 第七 钢 琴奏 鸣 曲》 的创作 分 析
刻, 实 现 了质 的变 化 和飞跃 。 1 9 5 3年 , 普 氏在 创作 中离 世, 而 共 三 十 卷 五 十册 的作 品全 集 , 正 是 这 位 伟 大 音 乐 家对 人 类音 乐发 展 做 出突 出贡献 的见 证 和记 录 。
谢 尔盖 ・ 谢 尔 盖 耶 维奇 ・ 普 罗科 菲 耶夫 , 原 苏 联 著
时期 , 在 系统学 习 了和 声 、 对 位法 等 知 识后 , 普 氏就 尝 试 创 作 了第 一 、 二钢琴协奏 曲、 四首 钢 琴 练 习 曲 以 及
卜几首 钢琴 小 品等 。从 1 9 1 8年开 始 , 普 氏开始 了长 达
试 图以作 品为号角 , 鼓舞苏联人 民的勇气 , 表现 出了
紧张不 安 心理 的真 实写 照 。经过 四个 小节 的短小 过 渡
十五年的海外生活 , 先 后 游 历 于 美 国和 法 国 . 但 是 受 到 多种 原 因 的影 响 ,普 氏的 海外 生 活 境 遇并 不理 想 , 所 以钢 琴作 品 的数 量 和质 量 也 相对 有 限 , 仅创 作 出 了 第 五 钢琴 奏 鸣 曲 、 第三、 四、 五钢 琴协 奏 曲等 。 1 9 3 3年 ,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的艺术风格探析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的艺术风格探析

【 2 ] 雷蕾 、普 罗科菲耶 夫 《 第七钢 琴奏鸣曲》 创作 特征探 究【 J ] . 北华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 0 1 3 , ( 4 ) : 1 5 3 — 1 5 6 .
【 3 】 董 晨 阳 、 普 罗科 菲 耶 夫 第 七钢 琴 奏鸣 曲 演 奏探 微 【 J 】 . 中 小 学 音 乐教 育 , 2 0 1 1 , ( 5 ) : 4 3 - 4 5 .
美好生活 、对和平 的美好愿望 ,作 品中鲜 明的民族风格 、个性特征和现代 意义,使 其成 为二十世纪钢琴作品 中的典范 。
参考 文献:
[ 1 ] 林 琼 、普 罗科 菲 耶 夫 第 七钢 琴 奏 鸣 曲 的特 点和 演 奏 风格 [ J ] . 大众文艺, 2 0 1 3 , ( 5 ) : 1 3 2 — 1 3 3 .
夫 的 钢 琴 作 品 表 现 为 :现 代 走 向 ,大 量 运 用 具 有 其 鲜 明 个 性 特 征 的 和 声 语 言 ,在 早 期 的钢 琴 套 曲 《 讽 刺 曲 集 》等 作 品 中能 体
现 出这种创作风格 ;古典走向,在 《 第七钢 琴奏鸣曲》中的第一乐章 中,曲式的安排 完全遵 照了 了传 统奏鸣 曲,但在旋律与
性之美和人 与 自然 的和谐相 处,所 蕴含的深刻的思想 内涵 ,使其至今仍有着现实 意义 ,直 到现在 《 第七钢琴奏鸣 曲》依旧经
典不衰 ,成为 了一部反映二战的音乐版 历史教科书。
结束语 : 《 第七钢 琴奏鸣曲》作为 2 O世界相对 比较复杂的伟大 的音 乐作 品,以极 富有抒情性 的旋律 、有 利的段落组合 ,展现 了 前苏联人们与法西斯斗争的战争场面 ,以个性化 的演奏风格 , 让 人们感受 到动 人心弦的战争 场面和人们的抗争精神及对未来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演奏CD版本的比较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演奏CD版本的比较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演奏CD版本的比较作者:林琼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2期摘要: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已成为钢琴演奏的经典曲目,其中Richter,Pollini,Berman,Ashkenazy,Pletnev,Horowitz的演奏鲜为人知。

本文选用这六个大师的演奏CD进行比较,研究他们怎样使用钢琴演奏的技法来表现音乐意图,希望为学习和演奏好这首奏鸣曲拓宽思路。

关键词:演奏速度;演奏手法;力度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109-02一、总体结构的比较总体看来,Richter ,Pollini , Berman , Ashkenazy ,Pletnev ,Horowitz这六位大师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各乐章音乐气氛的诠释是很接近的:第一乐章的主部、展开部和结尾充满了威胁感,声音都比较直挺,具有速度感;而副部则是叙述式的,与主部相反的音乐形象。

第二乐章平静的旋律、舞曲的节奏,却都渗透着战争阴影下的冷峻,声音也都不是柔美松弛的。

第三乐章,在这个描写英雄行进的托卡塔中,六位大师都表现出相当的力度和速度。

二、乐章间时间安排的比较六个版本的乐章间时间安排如下图所示。

各乐章(第一乐章包含主部和副部)开始时的基本速度大致是:Richter:7:55 /6:08/ 3:30 152|50 / 44/ 176~180Pollini:7:28 /6:05/ 3:10 165|60 / 54~56/ 184Berman:8:13 /6:20/ 3:39 152~158|55 / 44/ 168Ashkenazy:8:20 /5:55/ 3:28 163|48 / 56/ 172Pletnev:9:07 /6:40/ 3:40 124|60 / 58/ 165Horowitz:8:12 /5:20/ 3:40 122~124|66 / 62/ 166三、演奏手法的比较作者认为,Richter 和Pollini的处理很有说服力,他们在本文论述的动力性、抒情性和色彩性方面的解释很有吸引人,音乐细致同时节奏的处理也较严谨,可以说体现了作曲家意图和演奏家个性的结合。

普罗柯菲耶夫《第七交响曲》创作的艺术特征

普罗柯菲耶夫《第七交响曲》创作的艺术特征

普罗柯菲耶夫《第七交响曲》创作的艺术特征
豆军红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9(000)018
【摘要】<第七交响曲>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交响乐作品,也是最具有古典主义形式和浪漫主义内容的一部作品.该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将雅与俗、革新与继承、现代性与易解性完美的统一起来,融抒情性、民族性、创新性为一体,从而使作品具有宽泛性的创作理念.这种创作理念也是现代音乐艺术发展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方向.
【总页数】2页(P102-103)
【作者】豆军红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
【相关文献】
1.普罗科菲耶夫第六交响曲艺术特征浅析 [J], 王文澜
2.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形态 [J], 豆军红
3.普罗柯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和弦结构的个性化运用 [J], 周文娇
4.浅谈普罗柯菲耶夫《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音色的设计与布局 [J], 任佳
5.简朴与欢乐的交响--普罗柯菲耶夫《古典交响曲》之艺术个性 [J], 徐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罗科菲耶夫《降B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Op.83)的音乐分析
及演奏诠释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1953)是20世纪著名的苏联作曲家和钢琴家。

他的作品在继承古典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于二战期间的1939-1944年创作的第六至第八钢琴奏鸣曲被合称为“战争奏鸣曲”(War Sonatas),这三首作品把战争中的各种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

本文以普罗科菲耶夫《降B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作品83)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分析全曲各音乐要素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说服力的演奏诠释方法。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包含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总体特点等,以及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立足于音乐文本对全曲进行的音乐分析,从曲式、和声、织体、节拍、节奏及主题形象进行深层次的解析,尤其是把全曲的所有主题根据其形象分成动力性、迷茫性以及悲情性的主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通过申克式图表进行辅助分析,并结合对谱面各速度、力度与表情术语含义的解读,力求更深入地挖掘出各音乐要素的创作特点;第三章以第二章的各项分析为理论依据,探索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与各音乐要素特点相对应的演奏诠释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演奏更有说服力,也能更进一步地诠释该作品的思想内涵。

最后结语部分是对上述三章内容的总结,主要对全曲各音乐要素的特点及相应的演奏诠释方法进行梳理与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