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子系统分类
建筑智能化分部 子分部分项

统,(4)给排水系统,(5)热源和热交换系统,(6)冷
0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单独组卷
冻和冷却系统,(7)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8)中央管理
工作站与操作分站,(9)子系统通信接口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 (1)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2)消防
04
动系统
联动系统
单独组卷
智
能
05
建
安全防范系统 (1)电视监控系统,(2)入侵报警系统,(3)巡更系 统,(4)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5)停车管理系统
单独组卷
筑 06
分
综合布线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单独组卷
部
(1)集成系统网络,(2)实时数据库,(3)智能化集成
07
智能化集成系统系统与功能接口,(4)信息安全 Nhomakorabea08
电源与接地 (1)机房,(2)智能建筑电源,(3)防雷及接地
(1)空间环境,(2)室内空调环境,(3)视觉照明环
09
环境
单独组卷
境,(4)电磁环境
智能建筑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子分部
分部工
程名称
工程代 号
子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备注
(1)通信系统,(2)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3)公共广
01
通信网络系统
单独组卷
播系统
02
办公自动化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2)信息平台及办公自动化应用软 单独组卷
件,(3)网络安全系统
(1)空调与通风系统,(2)变配电系统,(3)照明系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2)安全防范综合系
统(含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门禁系统
智能建筑概论

1.11、智能建筑的定义中国;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的优越性智能建筑是指以建筑为平台;基于对建筑各种智能信息化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其优化组合;具有感知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及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延续现代功能的环境..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的优越性:1)提供安全、舒适和高效便捷的环境2)节约能源3)节省设备运行维护费用4)提供现代通信手段和信息服务2、智能建筑的三大子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3、智能建筑的分类及其发展趋势智能大楼、智能广场、智能化住宅、智能化小区、智能城市、智能国家智能大楼、智能小区→智能社区→智能城市→智能国家→智能地球4、智能建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1对环境和使用功能变化的感知能力..2将信号传递到控制设备的能力..3综合分析数据的能力..4作出判断和响应的能力..1.21、智能建筑的基本组成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和建筑环境等智能建筑主体配置要素及其各相关辅助系统2、智能建筑:A+4C技术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A+4C技术包括:现代建筑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图形显示技术3、CA、OA系统的作用与组成CA系统主要包括:电话通讯网;局城网及广城网;综合业务数据网;卫星通讯网等作用:保证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它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相连;并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CA是智能建筑的中枢;是把构成智能建筑的三大子系统连接成有机的整体的核心..OA系统包括:共用信息处理系统和用户专用信息处理系统..作用:提供先进的信息处理功能;具有决策支持体系..1.31、系统集成定义;系统集成的实现..随着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逐渐增加;监控对象众多;内容地集成在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这种解决方案就是系统集成..1系统集成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核心;综合配置建筑内各智能化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监护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综合管理..目前实际应用多为以楼宇自控系统为核心的实现多个子系统互联互融;形成BMS集成作基础;以便进一步与OA、CA系统用TCP/IP形成集成;实现一体化的IBMS集成..系统集成对内是处理局域网问题;对外着重与城域网、广域网、卫星网或GSM、CDMA卫星网的接口接入的问题..2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各系统之间的互联性和互操作性;这就需要解决各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问题2.11、综合布线与智能大楼的关系..——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大厦的基础..2、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特点:实用性、灵活性、模块化、兼容性、可靠性、开放性3、综合布线和传统布线的实施过程的比较方案设计;施工4、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划分成6个子系统:工作区终端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5、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使用的传输介质有界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线缆和光纤等三种传输介质同轴线缆:作为有线电视的传输介质光纤:用作楼宇间的数据网络主干6、综合布线产品等级综合布线产品根据生产技术和采用材料的不同;可用不同等级的产品来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信号的传输..共分为1-5个等级;等级越高效果越好等级1:语音和低速数据最高至20Kpbs等级2:语音和最高传输速率最高至1Mpbs等级3:语音和最高传输速率最高至10Mpbs等级4:语音和最高传输速率最高至16Mpbs等级5:语音和最高传输速率最高至155Mpbs2.2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各设计等级的特点、配置要求、适用场合、组网介质根据国家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可划分为基本型、增强型和综合型三个型级..基本型特点:支持语音或综合型语音/数据产品;并能够全面过渡到数据的异步传输或综合布线系统.. 配置要求1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2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3完全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4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2对双绞线..增强型特点:不仅支持语音和数据的应用;还支持图像、影像、影视、视频会议等;且具有为增强功能提供发展的余地;并能够利用接线板进行管理..配置要求1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以上信息插座;2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3采用夹接式或插接式交接硬件;4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3对双绞线..综合型特点: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用光缆和铜芯电缆混合组网..配置要求1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2在每个基本型工作区的干线中至少配有2对双绞线;3在每个增强型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至少有3对双绞线..2.31、信息插座分类:嵌入式安装插座、表面安装插座和多介质信息插座2、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案与设计要点..工作区子系统设计设计方案1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2适配器的使用设计要点:从信息插座到终端设备的连接通常使用两端带连接插头RJ-45的接插软线;但有些终端设备需要选择适当的适配器或平衡/非平衡转换器才能连接到信息插座上;连接缆线长度一般为3m..为便于有源终端设备的使用;信息插座附近设置单相三孔电源插座..3、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设计步骤过程水平子系统设计设计方案:1确定导线的类型2确定电缆的长度3确定布线方式设计要点:水平配线一般宜采用非屏蔽八芯线缆;在有些需要高速率应用的场合采用光缆..水平线缆的长干线子系统设计设计方案:1确定每层楼的干线电缆要求2确定干线电缆长度3确定干线电缆路由和敷设方法 4 确定接合方法..设计要点:1语音网宜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数据网宜采用光缆..当全程传输距离在100米以内宜采用3类或5类八芯线缆含语音、数据..2根据水平配线子系统的所有语音、数据等信息插座的需求数量来确定每层楼的干线类型和数量..3按照EIA/TIA568标准和ISO/IEC11801国际布线标准;干线子系统布线最大距离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设计方案:①第一阶段是选择和确定主布线场交连硬件跳线架、引线架的规模;②第二阶段是选择和确定中继线/辅助场的交连硬件的规模③第三阶段确定设备间各硬件的安置地点..设计要点:设备间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关键部分;因为它是外界引入包括公用通信网或建筑群体间主干布线和楼内布线的交汇点;所以确定设备间的位置极为重要管理子系统设计步骤1确定各场的规模..2确定主布线场..3确定设备间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计步骤1了解敷设现场2确定线缆系统的一般参数3确定建筑物的线缆入口4确定明显障碍物的位置5确定主线缆路由和备用线缆路由6选择所需线缆类型和线规7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劳务费8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材料成本9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设计方案3.11、建筑管理自动化系统广义BA主要内容;所包含的子系统..从广义的观点来看;国际上已经把安全监控系统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简称SAS与消防监控系统Fire Automation System;简称FAS纳入BAS的范畴中;在这里由于我国国情;可暂不考虑消防监控系统..BA子系统:变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控制系统、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保安系统、监控中心、监控中心..2、BAS基本功能1自动监视和控制各种机电设备..如启、停、显示等..2自动检测、显示、打印并记录存储各种设备运行参数..如温度、湿度、流量、电压、电流、用电量等.. 3自动调节各种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要求根据外界参数变化而自动调节..4监控并及时处理各种意外、突发事件5实现对各种设备的统一管理、协调控制6实现能源管理自动化7停车场管理等3、BA系统的意义和作用1节省大规模的能耗2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3提高楼宇管理水平4提高环境的舒适性5提高设备的安全性集中式BAS:结构简单;投资省;开发周期短;但功能有限;一般只适用于单类设备子系统的监控;不能适应现代化大楼综合管理的需要..分布式BAS是目前广为采用的BAS体系结构;它的特点是分布控制;集中管理;体系结构具有层次化的特征..综合化BAS的特点是分布控制;综合化管理..能够支持综合化服务和管理功能3.2~7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控制系统图、监控功能表..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法流程图..1、系统应考虑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结构布局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三种基本形式;各自基本组成、适用场合..区域报警系统:即由区域报警控制器或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适用于三级保护对象..集中报警系统:即由集中报警控制器或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或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适用于二级保护对象..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即由设置在消防控制设备、集中报警控制器或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或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适用于一级保护对象..3、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主要有感烟式;感温式;感光式;可燃气体探测式和复合式等类型..点型离子感烟探测器灵敏度高;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对阻燃火的反应最灵敏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灵敏度高;对湿热气流扰动大的场所适应性好红外光束激光线型感烟探测器;其探测范围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好点型感温探测器、线型感温探测器性能稳定;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好火焰探测器对明火反应迅速;探测范围宽广复合探测器综合探测火灾时的烟雾温度信号;探测准确;可靠性高的主要类别、各自基本特点..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各种线制的特点..多线制特点是一个探测器构成一个回路;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当回路中某一探测器探测到火灾时;在探测器上只能反映出探测器所在回路的位置..总线制特点是用线量明显减少;设计和施工也较为方便5、火灾自动报警器发展的三个阶段;线制与信号特点第一代;多线制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第二代;总线制可寻址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第三代;模拟量传输式智能火灾报警系统;误报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大幅度提高了报警的准确度和可靠性6、智能火灾报警系统按智能的分配来分;可分为哪几种形式系统①智能集中于探测部分;控制部分为一般开关量信号接收型控制器;②智能集中于控制部分;探测器输出模拟量信号;③智能同时分布在探测器和控制器中..7、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智能建筑防火灭火要求;智能建筑应具备的消防联动设备全部或部分①火灾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火灾发生时警示或通知人员安全转移;②消防专用电话;火灾报警;查询情况;应急指挥;能与“119”直通;③非消防电源控制;火灾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灯控制;④室内消火栓泵和喷淋水泵;火灾时实施灭火;⑤消防电梯运行控制;⑥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和干粉灭火系统;火灾确认后实施灭火;⑦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的控制;火灾时实施防火分隔;防止火灾蔓延;⑧防烟排烟风机;空调通风设备;送风阀;排烟阀乖;防止烟气蔓延提供救生保障..8、火灾确认后消防广播的联动要求..火灾发生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警报信息;消防联动控制器根据火灾信息管理部联动关系;输出联动信号;启动有关消防设备实施防火灭火..消防联动必须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均能实现..在自动情况下;智能建筑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照预先编制的联动逻辑关系;在火灾报警后;输出自动控制指令;启动相关设备动作..手动情况下;应能根据手工操作;实现对应控制..9、消防联动设备的联动要求..1 如果所要控制的对象是防火门时;首先要了解防火门的开关方式和开启状态..卷帘也可由现场手动控制..防火门按开启状态分为常闭防火门和常开防火门..常开防火门通常用于人流物流较多的疏散通道上..常闭的防火门一般由防火门扇、门框、闭门器、密封条等组成;双扇或多扇常闭防火门还装有顺序器..2 火灾确认后;防火门、防火卷帘控制系统联动要求:①防火门任一侧火灾;防火门自动关闭且关门信号反馈回消防控制室;②防火卷帘控制系统中;烟感报警情况下;疏散通道上;卷帘下降至楼面1.8m处;③防火卷帘控制系统中;温感报警情况下;疏散通道上;卷帘下降到底;④防火分隔时;探测器报警后卷帘下降到底..10、探测器的布置11、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以下6部分组成1火灾探测器:是火灾系统的传感部分;能产生并在现场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或传送现场火灾状态信号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手动触发装置;按钮一般装于金属盒内;用户确认火灾后;敲破保护罩;将键按下;报警设备如火警电铃动作..同时手动信号也传送到报警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其准确度比探测器要高..3火灾报警控制器:向火灾探测器提供高稳定度的直流电源:监视连接各火灾探测器的传输导线有无故障能接受火灾探测器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迅速正确地进行控制转换和处理;并以声、光等形式指示火灾发生位置;进而发送消防设备的启动控制信号..4消防控制设备:主要指的是火灾警报装置、火警电话、防排烟、消防电梯等联动装置、火灾事故广播及固定灭火系统控制装置等..可在火灾确认后;通过模块自动或手动启动..5火灾警报装置:当发生火情时;能发出声或光报6电源: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特点是连续工作;不能间断..这就要求消防设备的供电系统应该能够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消防设备的功能;及时发现火情;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在高层建筑或一、二级电力负荷;通常采用单电源或双电源的双回路供电方式;用两个10kV电源进线和两台变压器构成消防主供电电源..5.11、智能大厦对保安系统的要求..保安系统要提供的三个层次的保护..现代化大楼需要多层次、立体化的保安系统..三个层次的保护:1外部入侵保护2区域保护3特定目标保护2、了解安防系统的组成主要子系统1出入口控制系统2防盗报警系统3闭路电视监视系统3、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测、延迟和反应4、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根据其安全管理要求、建设投资、系统规模、系统功能等因素;由低至高分为基本型、提高型、先进型三种类型..每个类型的要求5、楼宇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sms+若干相关子系统子系统组成:前端、传输、信息处理\控制\管理、显示\记录6、安防系统的设计原则1)可靠性:安防系统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2)独立性:安防系统应建成为直属保卫部门一体化的独立体系;绝不能作为其他弱电系统子系统进行混合管理3)安全性:安防系统的程序或文件要有能力阻止未授权的使用、访问、篡改或者毁坏的安全防卫等级;硬件设备具有防破坏报警的安全性功能4)联动性:安防系统能与其它系统联动;如消防系统、灯光照明系统;保证自身能获得更好、更准确的信息;并为其它系统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确保安防系统不会影响到其它系统的功能..5)扩充性:安防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系统应有较大的扩充余地6)易操作性及实用性7)标准化: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按国家标准绘制;施工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以保证质量8)经济性:在满足安全防范级别的要求前提下;在确保系统稳定可靠、性能良好的基础上;在考虑系统的先进性的同时;按需选择系统和设备;做到合理、实用;降低成本5.21、防盗报警系统组成、各部分作用各种类型的探测器、现场区域控制器、报警监控中心2、各类探头特点、选用注意事项..点型报警探测器是指警戒范围仅是一个点的报警器..开关入侵探测器可靠性高、误报率低线型报警探测器是指警戒范围是一条线束的探测器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探测用的红外线必须先调制到特定的频率再发送出去;而接收器也必须配有频率与相位鉴别的电路来判别光束的真伪或防止日光等光源的干扰面型报警探测器警戒范围为一个面;当警戒面上出现危害时;即能发生报警信号..空间入侵探测器是指警戒范围是一个空间的报警器..3、防盗报警系统形式..1 一级报警系统包括两种:①小型电视监控及报警系统②区域控制电视监控及报警系统2多级报警系统指:集中控制电视监控及报警系统;5.3出入口控制系统包括三个层次的设备 :1直接与人员打交道的设备 2控制器 3计算机装置2、出入口控制装置中使用的出入凭证或个人识别方法.. ⑴ 卡片⑵ 代码⑶ 人体生物特征识别 61、 CCTV 系统的结构组成、各部分作用系统由摄像、传输、控制、图像处理和显示等四个部分组成摄像部分的作用是把系统所监视的目标;即把摄体的光、声信号变成电信号;然后送入CCTV 系统的传输分配部分进行传送..传输分配部分的作用是将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馈送到中心机房和其他监视点..控制部分的作用是在中心机房通过有关设备对系统的摄像和传输分配部分的设备进行远距离遥控..图像处理是指对系统传输的图像信号进行切换、记录、重放、加工和复制等功能..显示部分则是使用监视器进行图像重现;有时还采用投影电视来显示其图像信号..2、 CCTV 系统各组成部分特点、使用、选用注意事项..摄像部分的核心是电视摄像机;它是光电信号转换的主体设备;是整个CCTV 系统的眼睛..摄像机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的摄像机以及镜头、滤色片等.. 传输分配部分主要有:1馈线传输2视频分配器3视频电缆补偿器4视频放大器 控制部分的主要设备有:1集中控制器;2电动云台3云台控制器4微机控制器摄像机结构:摄像机一般由摄像单元、录像单元、寻像器、话筒、附件等几部分组成..其内部结构如图5—1所示..所有的摄像机都以同样的基本原理工作:把光学图像转化成电子信号..具体过程是:景物通过透镜组聚焦在摄像器件的“靶面”上;“靶面’;是一种光电导材料;它能按照成像的亮暗程度将光学像变成电信号;并经过电路处理后;送至录像单元;话筒拾取声音信号并将其变成电信号;经过声音处理电路后;与图像信号同时被记录在磁带等介质上..3、CCTV 系统的各组成形式特点、示意图单头单尾方式 多头多尾方式单头多尾方式多头单尾方式监视器。
智能建筑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长安大学

第一章测试1.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和智能化集成系统。
()A:错B:对答案:B2.我国最新制定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在2006年。
()A:错B:对答案:A3.公共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错B:对答案:B4.智能建筑的概念各地区各民族都是一样的。
()A:错B:对答案:A5.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
()A:错B:对答案:B6.考虑到21世纪绿色和环保的主题,智能建筑也要满足绿色、节能和环保。
()A:错B:对答案:B7.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由单系统到组合系统到集成系统;由商务办公大楼发展到综合建筑、住宅小区,发展逐渐规范。
()A:对B:错答案:A8.智能建筑的内涵是其功能,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建筑智能化不会是一个终极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A:对B:错答案:A9.智能建筑的基础为()A:控制技术施用信息,赋予建筑效应器官的功能,使信息产生实际的效用。
B:通信技术传递信息,赋予建筑神经系统的功能;C: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赋予建筑思维器官的功能;D:感测技术获取信息,赋予建筑感觉器官的功能;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有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两种。
()A:对B:错答案:A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A:实现以最优控制为中心的过程控制自动化B:实现以节能运行为中心的能量管理自动化C:实现以安全状态监视和灾害控制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D:实现以运行状态监视和计算为中心的设备管理自动化答案:ABCD3.供电品质指标包括:电压、频率和波形。
()A:错B:对答案:B4.照明系统由照明装置(灯具)及其电气部分(照明开关、照明线路及照明配电盘等)组成。
()A:对B:错答案:A5.作照明用的光源,其主要性能指标是:光效、寿命、色温、显色指数、启动、再启动等。
建筑智能化子系统分类

建筑智能化子系统分类:
1、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
综合管网
智能化专网(运营商)
光纤到户(运营商)
有线电视系统(光纤入户替代)
2、计算机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交换机、安全设备)
无线网络(WIFI)
3、会议音响系统:
会议管理
会议音响
背景音乐
4、安防报警系统:
安全报警
周界防范
电子巡更
无线对讲
可视对讲(住宅)
5、视屏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
大屏显示
信息发布
6、出入口控制系统:
门禁管理
访客管理
停车场管理
车位引导定位
快速道闸
7、智能控制与检测系统:
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
楼宇自控系统(BA)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能耗管理与抄表系统
有害气体检测系统(H2、CO、CO2等)8、其他系统:
梯控系统/ 无线网桥/ 电梯五方通话。
建筑智能化工程各子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智能化工程各子系统方案设计说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时间: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设计依据 (3)2.1 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3)2.2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3)三、设计范围 (3)四、各子系统设计说明 (4)4.1 视频监控系统 (4)4.2 公共广播系统 (5)4.3 电子巡更系统 (6)4.4 停车场管理系统 (6)4.4.1车行管理系统 (6)4.4.2人行管理系统 (7)4.5停车场管理系统 (7)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地址:二、设计依据2.1 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1.1 经甲方确认的建筑设计文件;2.1.2 经甲方确认的由水暖专业及电气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2.2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2.2.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2.2.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2.2.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2.2.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018;2.2.5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2.2.6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2.2.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2.2.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2.2.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2.2.11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2.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2.2.1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16;2.2.14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2.2.15 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
三、设计范围根据业主要求及项目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智能化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1、视频监控系统;2、公共广播系统;3、电子巡更系统;4、停车场管理系统;5、室外管网系统。
建筑智能化工程都包括哪些?

建筑智能化工程都包括哪些?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智能建筑工程包括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和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10个子分部。
一、通信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通信网络有电话通信、卫星通信、无线信号覆盖、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电视会议、背景音响及广播等系统,使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视频可靠地传输。
1.电话通信系统(电话网)主要包括用户交换设备、通信线路和用户终端设备三大部分,为建筑物内各类人员提供通信服务。
2.电视会议系统由摄像机、麦克风、彩色显示器、音箱、控制器、通信网络等组成。
3,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网)由信号源装置、前端设备、干线传输系统和用户分配网络组成,为用户提供有线电视信号。
4.广播音响系统有音源设备、声源处理设备、扩音设备、放音设备和传输线缆等组成。
为大楼内的各种场所营造听音环境,广播各种信息和节目,同时兼作紧急广播使用。
二、信息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信息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管、文件服务器等)、应用软件、管理软件及网络安全等。
借助于这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信息通道,与外部互联网连接,开展各项业务。
三、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组成。
建筑物内部或建筑群之间的传输网络,使建筑物内部或建筑群之间的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以及建设设备与物业管理设备的状态信号彼此相连,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以及各类控制信号。
四、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由火灾探测器、输入模块、报替控制器、联动控制器和控制模块等组成。
主要功能为火灾参数的检测,火灾信息的处理与自动报警,消防设备联动与协调控制,消防系统的计算机管理等。
建筑智能化系统考核试卷

B.智能建筑
C.智能家居
D.以上都是
14.下列哪种设备不属于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网络设备?()
A.交换机
B.路由器
C.集线器
D.传感器
15.建筑智能化系统中,以下哪个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建筑物的安全监控?()
A.视频监控系统
B.防盗报警系统
C.火灾报警系统
D.以上都是
16.下列哪种系统不属于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6.建筑智能化系统中,______是衡量系统节能效果的重要指标。
7.在智能化建筑中,______系统用于实现室内外照明设备的智能控制。
8.建筑智能化系统中,______系统主要用于实时监测建筑内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
9.智能化建筑的______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10.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建筑的______、节能、环保和人性化。
5.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所有的网络设备都是用来提供数据传输通道的。()
6.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无关。()
7.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只能实现照明的开关控制。()
8.智能化建筑的消防系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启动并报警。()
9.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能源管理系统仅用于监测能源消耗。()
1.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BAS指的是______。
2.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______是实现建筑物与外部环境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
3.建筑智能化系统中,______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控制建筑内的电力消耗。
4.智能家居系统中,______技术是实现家电设备远程控制的关键。
5.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______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建筑物的安全防护和报警。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介绍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介绍一、什么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过去通常称弱电系统,是指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管理,以满足建筑物的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通过对建筑物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对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使智能建筑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将其定为第7项分部工程,GB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也将其纳入“安装工程”范畴,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对其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做出了具体规定。
依据GB50339-2003规定,建筑智能化系统分为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与接地、环境和住宅(小区)智能化等10个子系统。
根据设计和需要,实际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为其中的1个或者多个子系统和系统集成。
常见的建筑智能化子系统有: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各子系统等)、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住宅(小区)智能化(访客对讲系统、家庭控制器应用较多)等。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的必要性(一)国家规范关于智能化系统检测的规定:1、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强制条文3.0.3条第8款:“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2、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强制条文3.0.3条第9款:“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3、GB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3.4.4 条:“工程结构、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进行优良评价:”第3款:评价项目中设置否决项目,确定否决的条件是:其评价得分达不到二档,实得分达不到85%的标准分值;没有二档的为一档,实得分达不到100%的标准分值。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物联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新技术的发 展,使弱电智能化系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未来的智能建筑正朝着集约化、系统化、标准化发展,绿色、 环保、节能是智能建筑的发展主流方向。同时,智能建筑的建设 中,应避免重技术,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的情况,构造出以 人为中心的数字化的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IIS信息设施系统构成
Internet
VPN用户
PSTN
核心冗余 防火墙冗余 路由冗余
企
业
服
务
网管
器
群
州公司
防火墙
防毒墙 GE Trunk
核心 SW
路由器
SDH
2M E1
DDN 备份链路
接入层采用多台 交换机堆叠,双 联路上联
…
市公司 多网点接入 可考虑利用 本地城域网
FXS
县公司
信 息 中 心 设 备 机 房
消 防 监 控 中 心 机 房
应 急 指 挥 中 心 机 房
? ? ? ? ? ?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IIS信息设施系统构成
(一)信息设施系统IIS(intelligented integration system)
(完整word版)智能化分部、子分部、分项划分

智能建筑电源,防雷及接地
环境
空间环境,室内空调环境,视觉照明环境,电磁环境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含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门禁系统、楼宇对讲系统、住户对讲呼救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多表现场计量及与远程传输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小区网络及信息服务系统、物业办公自动化系统),智能家庭信息平台
序号
分部工程
子分部工程
分 项 工 程
7
智能建筑
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平台及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子系统通信接口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消防联动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电视监控系来自,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停车管理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缆线敷设和终接,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信息插座和光缆芯线终端的安装
智能化集成系统
集成系统网络,实时数据库,信息安全,功能接口
序号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平台及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热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源和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子系统通信接口火灾报警及消防联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消防联动系动系统统安全防范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停车管理系统7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敷设和终接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信息插座和光缆芯线终端的安装智能化集成系统集成系统网络实时数据库信息安全功能接口电源与接地智能建筑电源防雷及接地环境空间环境室内空调环境视觉照明环境电磁环境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含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门禁系统楼宇对讲系统住宅小区智能化住户对讲呼救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多表系统现场计量及与远程传输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小区网络及信息服务系统物业办公自动化系统智能家庭信息平台
智能建筑系统构成

智能建筑系统构成1综述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工程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智能建筑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将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住用、用户需求服务)和管理(物业运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最优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建筑物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其中结构和系统方面的优化是指将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自动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和集成技术(Integration)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
2建设智能建筑的目标智能建筑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
(1)对使用者来说,智能建筑应能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有一个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环境。
(2)对管理者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建立一套先进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不仅要求硬件设施先进,软件方面和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素质也要相对应配套,以达到节省能耗和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
3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智能建筑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ManagementAutomationSystem)、通信自动化系统(CAS: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AutomationSystem)三者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StructuredCablingSystem)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集成,其中建筑环境是智能建筑的支持平台。
3.1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功能是调节、控制建筑内的各种设施,包括变配电、照明、通风、空调、电梯、给排水、消防、安保、能源管理等,检测、显示其运行参数,监视、控制其运行状态,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各种设备,使其始终运行于最佳状态;自动监测并处理诸如停电、火灾、地震等意外事件;自动实现对电力、供热、供水等能源的使用、调节与管理,从而保障工作或居住环境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后题答案修正补充版

1-2简述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其核心技术智能建筑除了有一般的供配电、给排水、暖通空调设施外,还综合利用了4C技术,即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
1-3简述建筑智能化的组成及结构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有个建筑管理系统BMS、信息网络系统INS和通信网络系统CNS 三大子系统组成。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将这三个系统通过综合布线系统GCS联系在一起。
建筑管理系统BMS又划分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安全防范系统SAS、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FAS。
(通信网络系统是指电视、广播、电话、卫星;信息网络系统是指办公、服务、智能卡、物业管理营运、计算机网络)1-5什么是广义BAS,它包括哪些内容?有何特点?BAS包括了电力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的监视和控制。
BAS提供一个设备监控与管理以及节能控制的功能。
主要是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监视、对照明系统注重节能控制、对电梯系统实现监控和联网管理、对暖通空调系统保证舒适和节能、对给排水系统注重设备可靠和节能运行。
2-7简述BACnet数据通信协议的作用和体系结构。
BACnet与Internet实现互联时,应采用何种协议方式?作用是解决不同厂家的楼宇自控系统相互间的通讯问题而设计,并不太适用于智能传感器、执行器等末端设备。
BACnet采用四层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与Internet互联采用了IP/UDP协议2-8简述LonTalk数据通信协议的作用和体系结构。
LonTalk与BACnet各有何优势?个人认为BACnet解决了上层协议的问题,LonTalk应该是为了解决智能传感器、执行器之间的现场设备之间的通讯问题。
LonTalk采用了7层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Lonwork网络结构灵活、组网方便、支持多种传输介质2-12何为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的特点是什么?综合布线是由线缆(如铜缆光缆等)和相应的连接件(如连接模块,插头插座,适配器配线架等)组成的信息传输通道。
建筑智能化系统

VS
详细描述
智能医疗通过远程诊疗、智能诊断、机器 人手术等技术,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04 建筑智能化系统 的设计与实施
系统规划与设计
需求分析
01
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控制、
信息管理等。
系统架构设计
02
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结构、
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运行管理
制定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案,包括值班、巡检 、应急处理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挖掘,为建筑 智能化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系统维护与升级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根据技术发展和需求变 化,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
05 建筑智能化系统 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实现了建筑内部各种设备之 间的信息传输和数据交换。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 全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可以为建筑智能化系统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障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传感器技术
高成本与投资回报问题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 高,需要充分考虑投资回报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 多个领域和学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由于系统的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回报难以预 测和控制。
03
解决方案
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制定 合理的建设方案和预算;加强成本控 制和管理,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积 极探索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提高投 资回报率。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

2022/10/2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综合布线系统图
工作区子系统 Work Location 水平子系统 Horizontal 干线子系统 Backbone 设备间子系统 Equipment 管理子系统 Administration 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楼宇自控系统
2022/10/2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楼宇自控系统
变配电系统监控范围: 应急发电机监视;主开关动作状态监视;主回路
电源漏电报警;变压器超高温报警;供电品质监视 电 流、电压、功率因数等…… 。
给排水监控范围: 水泵的启/停控制。监视各水泵的工作状态和
故障报警。监视各水箱的水位及异常报警。
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是将多种视听设备、数字设 备、卫星闭路电视部件和器件,用电缆、光缆、微波或这些 媒介的组合连接起来,用以传输、分配和处理声音、图象、 数据信号。
该系统不仅包括本地数字有线电视台的电视节目,而 且可通过卫星天线接收到境内外的卫视节目,同时还可以播 放自办节目。
2022/10/21
2022/10/2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电子巡更系统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防盗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是指当非法侵入防范区时,引起报警的 装置,它是用来发出危险情况信号的。防盗报警系统就是 用探测器对建筑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它可以 及时探测非法入侵,并且在探测到有非法人侵时,及时向有 关人员示警。譬如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报警器等可有效 探测外来的人侵,红外探测器可感知人 员在楼内的活动等 。一旦发生人侵行为,能及时记录入侵的时间、地点,同时 通过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
浅谈智能化项目中的桥架子系统

浅谈智能化项目中的桥架子系统摘要:智能化中的桥架子系统就是铺设电缆的一个路由通道,使智能化项目中使用的线缆在铺设的时候整齐,美观。
桥架子系统主要由支撑部分包括(支、吊架)承载线缆部分也就是承载线缆的主体托盘以及一些辅助安装材料比如膨胀螺丝等构成。
智能化工程中首先开始施工的室内子系统就是桥架子系统,通常都需要规划相当长的工期。
桥架子系统是室内其他子系统的基础。
以下我们就简单说说桥架子系统。
一、桥架的分类桥架按不同的材质、功能、样式、表面处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不锈钢材质桥架;铝合金材质桥架;防火阻燃材质桥架;凹槽式结构桥架;阶梯式结构桥架;托盘式结构桥架;冷、热镀锌桥架;喷漆桥架;喷塑桥架等;二、桥架的选择在智能化项目中,桥架主要作用为了承载网线、光纤以及一些电缆。
如项目条件允许在桥架设计时可多设计几条桥架,分别做不同线缆的承载。
如通讯桥架只承载网线、光纤;强电桥架只承载220伏以上的电源线缆;弱电桥架承载一些110伏以下控制线缆。
明确了桥架的承载功能后,就要根据承载线缆的数量、重量来选择桥架的型号、规格。
以下表格是根据项目中的实践经验整理的桥架规格和各种类型线缆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上表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有关规范规定:桥架中电缆铺放率不超过国家标准规范的给出的规定值,220伏以上的强电电缆的铺放率不超过50%,110伏以下的弱电电缆铺放率不超过70%,另外桥架内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
确定了宽度和高度后再根据国家对于桥架的标准规范确定桥架厚度。
下表为智能化项目中桥架容纳综合布线线缆根数参考值:桥架国标厚度:<100mm电缆桥架宽度<150mm~时,厚度需选择1.5mm<150mm电缆桥架宽度<400mm~时,厚度需选择1.5mm至1.8mm<400mm电缆桥架宽度<600mm~时,厚度选择1.8mm至2.0mm<600mm电缆桥架宽度<1200mm~时,厚度选择2.0mm至2.5mm桥架非标厚度规范:<100mm电缆桥架宽度<150mm~时,厚度选择0.8mm或者1.0mm<150mm电缆桥架宽度<400mm~时,厚度选择1.2mm至1.5mm<400mm电缆桥架宽度<600mm~时,厚度选择1.5mm至1.8mm<600mm电缆桥架宽度<1200mm~时,厚度选择1.8mm至2.5mm最后根据项目现场的实际环境,选择不同特性的桥架。
课2智能建筑的相关技术

(1)、干线部分
它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是局域网、有 线网、数据网、无限网和程控网之间的桥 梁。其中,局域网包括校园网、小型企业 的信息网等;有限网包括有限电视、图文 电视等;数据库包括图书资料、电子书刊 以及各种信息数据等组成的数据网;无限 网包括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组 成的无线寻呼、电话网、程控交换网等。
客户/服务器技术
客户/服务器(C/S:Client/Server)技术是一种优 化的网络计算模式。它将一个计算机应用分解为两 个部份,交由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来分别执行。把 复杂的计算任务留给后端的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机) 处理,而把一些频繁与用户打交道的简单任务交给 前端客户机(PC机)来处理,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 是一种请求/响应的关系。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技术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for Cooperative Work,简称CSCW)是指在计算机技 术支持的环境中(即CS),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 一项共同的任务(即CW)。
CSCW是在现代社会中,以人们的协同工作方 式为背景,并且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 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为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为 前提条件而形成的。它涉及到众多的学科领域,如 计算机,管理学,通信,分布系统,人工智能,社 会学,心理学,组织理论等等。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
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
根据美国最近公布的《21世纪的技术: 计算机、通信》研究报告书:应用将建 立在互联网网络的基础之上,并且具有 良好的人机交互多维信息处理能力。在 技术上,发展的重点将是虚拟技术、协 同工作技术、可视化技术;在应用上, 必须密切结合应用需求,强调综合集成。
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
建筑智能系统分类

13.2.1 通信网络系统(CAS)通信网络系统是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数字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相通。
主要包括:1电话通信系统建筑或建筑群的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属性以及公用网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接入远端模块局或采用虚拟交换、自设独立的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PABX)或综合业务程控用户交换机(ISPBX),并应与公用电话交换网连接。
2计算机网络系统智能建筑本地网络的安全,应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在通信子网和高层或应用系统中采取措施。
计算机网络系统应为管理与维护提供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并应提供高密度的网络端口,满足用户容量分批增加的需求。
3卫星通信系统可设置多个端站和设备机房或预留天线安装位置和设备机房位置,供用户接受和传输数据和语音业务。
4 有线电视系统(含闭路电视系统)提供当地多套开路电视和多套自制电视节目,并与卫星系统联通。
5 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建筑物由于屏蔽效应出现移动通信盲区时,设置移动通信中继收发通信设备。
6 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的类别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确定。
公共广播系统一般可分为: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7 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应是音频系统(电声、建声)、视频系统(投影、摄像、录制)等多系统的综合设计,所选用的音频、视频设备、计算机等的网络传输、语音与数字设备接口、终端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
会议系统应实现计算机语音、文字、图形、图像、自动监管、多媒体实时同步网络传输、系统控制一体化功能。
8 同声传译系统(1)同声传译一般可设有多种语种(根据甲方的需求);(2)同声传译传输方式可采用有线同声传译和无线同声传译;(3)会议室译员间的位置应设置在主席台对面或主席台的两侧(或二层较高位置),应使译员能观察到发言者的口型。
13.2.2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办公自动化系统是采用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