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看贵州屯堡文化形成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但在移民的分布和影响上却不完全一致。 (军士、官员、平民、罪犯、商旅) 等方面都基本相同,
滇、黔两地为多民族聚居区,土官土司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其社会发展途径及中央王朝对其实 行的羁縻政策,长期以来均与内地大相径庭。两地多山多水,大小盆地构成的坝子成为了当地经济发 展的主要支撑点。云南坝子较多且面积稍大,约占全省总面积 的 ( * ,条 件较好。贵 州坝子 较少 且面
元代贵州分属于四川、云南、湖广三省管辖,明王朝建立十余年后,云南仍为残元梁王势力所盘 踞。贵州地当西南要冲,成为内地进入云南的咽喉,战略地 位 十 分 重 要, “云 南、 湖 广 之 间,惟 恃 贵
[ !] 阳一线;有云南,不得不重贵阳” 。 欲长久 控 制 西 南, 必 先 巩 固 云 南; 欲 巩 固 云 南, 必 先 稳 定 贵 州。
[ (] 则是受当地少数民族的影响。 清初的蒙化地区,当地少数民族“男妇以青布蒙首,体掩羊 皮” ,城镇 [ &] 汉人受其影响, “亦多效之” 等等。这种状况,与其他移民地区的表现特征大体一致。
明代贵州移民的分布和影响,则有着自己的不同特点。 万方数据
・ $& ・
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 %##) 年第 % 期 %##) 年 * 月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洪武中期傅友德、蓝玉、沐英率 "# 万大军平 定 云 南 后,朱 元 璋 即 令 其 务 必 消 除 贵 州 的 不 安 定 因
[ $] 素,否则如当地土司不尽服之, “虽有云南,不 能 守 也” 。 故 明 军 从 入 黔 开 始,就 在 其 辖 区 内 尤 其 是
从湖南经贵州东、中、西部直 达 云 南 的 通 道 一 线 普 遍 设 置 卫 所, 派 驻 重 兵 防 守; 自 永 乐 时 单 独 设 省 后,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贵州的控制。有明一代,在 贵 州 境 内 先 后 设 置 了 贵 州 卫、贵 州 前 卫, 及 永 宁、 普定、平越、乌撒、普 安、 赤 水、 威 清、 兴 隆、 新 添、 清 平、 平 坝、 安 庄、 龙 里、 安 南、 都 匀、 毕 节、敷勇、镇西 %# 卫,如 加 上 当 时 地 属 贵 州 而 兵 辖 于 湖 广 都 司 的 偏 桥、 平 溪、 镇 远、 清 浪、 铜 鼓、 五开,及万历时于遵义所设威远,共 %& 卫。 各 卫 下 设 所、 屯、 堡 等, 形 成 大 大 小 小 的 军 事 据 点 分 布 各地,而大多集中于自湖南经贵州出入云南一线的交通要道及附近城镇,贵阳以西安顺一带则为重中 之重。这些地区“汉多夷少” ,汉族人口 超 过 了 少 数 民 族, 其 他 则 多 属 “汉 夷 杂 处” 或 “夷 多 汉 少” 地区。这较之于云南移民在全省的分布相对均衡广泛具有很大差别。 从汉族移民在贵州的影响看,大部地区与云南无异,即移民与土著民之间相互影响,交通沿线及 城镇附近地区以汉化为主,偏僻地区也不乏被 “夷化”之人;唯独贵阳以西的安顺、平坝、镇宁、永 宁一带独树一帜,汉族移民与周边民族界限分明,至今尚存留着若干既保持着原本家乡习俗而又具有 某些地方特点的移民后裔群体“屯堡人” 。屯堡 人 生 活 习俗世 代 相 传,不 仅 语 言、服 饰 长 期 保 留 明 代 的特征,而且有演地戏、跳花灯、抬汪公、祭五显 等 习 俗,婚 姻 丧 葬、 建 筑 风 格 也 保 持 了 古 代 遗 风, 从而形成了与贵州其他地区、后来进入的汉族以及当地民族均有差别的屯堡文化,傲然特立于六百年 间,堪称西南乃至全国移民文化中的一个奇观和熠熠闪光之点。
:;’*,%2* : F/ 67.B82/D :? 7;4 67072:/ 75::G6 A.H7.54 ,<4 ;034 C0B4 D5407 0A;2434C4/76 54A4/7H8 I J;26
7;4626,K8 7;4 <08 :? C0L2/D 0 A:CG0526:/ <27; 7;4 A;050A7452672A6 :? C2D5072:/ K47<44/ 7;4 M20/ 0/B N20/ 54D2:/6 2/ 7;4 O2/D M8/0678,C0L46 0 H:7 :? /4< 2/34672D072:/ 0/B 6.GGH4C4/76 0K:.7 7;4 A0.64 :? 7;4 D5:.G :? 7;4 67072:/2/D 75::G6 0/B 276 A.H7.54 ?5:C B2??454/7 326.0H ?24HB6 0/B 06G4A76 I
从明代滇、黔移民特点比较看贵州 屯堡文化形成的原因
古永继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 !"##$%)
摘要:对贵州屯堡文化的研究,近年来硕果累 累。本 文 通 过 明 代 滇、黔 移 民 特 点 的 比 较, 从 不 同 的 视 野和角度对屯堡人及其文化形成的原因作出新的探讨和补充。 关键词:明代;滇、黔移民;屯堡文化;成因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9 =(,>’: 7;4 O2/D M8/0678 ; O2D5072:/ ?5:C 7;4 M20/ 0/B N20/ 54D2:/ ; 97072:/ 75::G6 A.H7.54 ;
E0.64 近年来,贵州屯堡文化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相关研究成果堪称丰富。明代内地汉族移 民大量入迁西南,对当地社会发展影响巨大。滇、黔两地同属云贵高原,自古以来即渊源深厚、风气 相通,在地理、民族上浑然一体,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密切,各方面相似之处甚多,然独具特色的 屯堡文化何以仅见于黔中安顺一带?贵州学界同仁对屯堡文化的产生已有诸多述论,笔者在此不揣浅 陋、冒昧置喙,亦通过对明代滇、黔两地移民特点的比较,试从不同角度对屯堡人及其文化的成因作 出些许补充。
!"# $%&’# () *"# +(,-%*.(/ () 0*%*.(/ !,((1’2&3*&,# ./ 4&.5"(& ./ *"# 6./7 89/%’*9
!" #$%& + ’(
( -.//0/ 1/23456278 9:.7;<467 =5:/7245 >/6727.74 :? @7;/2A 97.B246, &./C2/D,-.//0/ !"##$% , E;2/0)
收稿日期: ’##" + %’ + ’’ 。
[作者] 究。
古永继 ( %$"P —) , 男, 云 南 大 学 西 南 边 疆 少 数 民 族 研 究 中 心 教 授, 主 要 从 事 西 南 地 方 史、 民 族 史 研
万方数据 ・ "! ・
古永继: 从明代滇、黔移民特点比较看贵州屯堡文化形成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历史上的云南,战略地位重要。唐宋时立足于此的南诏、大理,曾一度使中央王朝大感头痛。元 蒙灭亡南宋,采取侧面迂回、 南 北 夹 击 的 方 式, 先 从 西 北 绕 道 四 川 攻 灭 大 理 国, 再 以 其 为 基 地 进 行 “斡腹”包抄,最后灭亡南宋。从公 元 !"## 年 的 试 探 性 进 攻、 !"$% 年 攻 占 大 理、 !"&’ 年 南 宋 彻 底 灭 亡,到后来在元王朝对东南亚国家的交往和用兵中,云南都发挥了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基地和桥头堡 之重大作用。故朱元璋从明王朝建立伊始,即十分重视云南,对明军平定云南及收服当地民族首领的 步骤、方略都亲自制定,遥控 进 行 指 挥。 永 乐 时 明 廷 将 贵 州 单 独 置 省, 使 其 成 为 全 国 十 三 布 政 司 之 一,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保持自湖南经贵州入云南 通 道的 畅通无 阻, 全 力 巩 固 云 南 政 局 和 疆 域 的 稳 定。 明代通过各种方式向滇、黔大量迁入外地 移 民,仅 常驻 留 戍 军 士,云 南 即 达 !$ 万、贵 州 则 达 !( — ") 万之多;两地在移民的地区来源 (江南、东南各省) 、民族构成(汉族为主并有部分回族) 、人员组成
[ "] 积狭小,仅占全省总面积 的 % * ,条 件 较 差, 明 代 即 有 “天 无 三 日 晴, 地 无 三 尺 平” 、 “山 多 田 少, [ %] 地瘠水冷,刀耕火种,子粒秕细,鲜有收获” 的说法。
明代移民在云南的分布,主要在靠内设府的 广 大 地 区,即 滇 池 周 边 的 云 南 府,洱 海 边 的 大 理 府, 及澄江、楚雄、曲靖、永昌等地,涉及面相对均衡和广泛;这些地区多丘陵平坝,河流纵横,自然条 件优越,明初以前虽仍是当地世居民族唱主角,但自汉代以来特别是经南诏、大理时的经营及元代建 立行省后的开发,不少地区的封建制经济已有一定规模,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相当水平,成为省城 以外各府州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并构成了云南社会整体发展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云南外来 移民的定居方式以城镇屯聚和坝区屯田为主,其特点为军屯与夷村、汉人与夷民错落杂居。移民虽挟 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而入,但在城镇坝区内双方的差别并非悬殊巨大,因而在相互交流、学习和融 合的过程之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较少产生剧烈的排斥和冲突。外来移民与当地民族间的交流 融合整体上呈双向性发展,一些地区人数较为集中的汉族移民在与当地民族的交往融合中占据主导地 位,一定时期内能保持自己的某些特点而不消失,并使当地民族中不少人逐步走上汉化道路而被融入 汉族之内。如永昌府一带,明初迁江南人入居此地, “故其 习 尚 与 江 宁 相 仿 佛,是 以 号 小 南 京 …… 语
[ #] 临安府, “士 秀 而 文,崇 尚 气 节,民 专 稼 穑。衣 冠 礼 度, 与 中 州 言服食仪礼气习,大都仿佛江南” ; [ $] 埒” 。 而一些人数较少且居住 于 传 统 少 数 民 族 聚 居 地 的 部 分 汉 族 移 民, 则 往 往 被 融 合 于 当 地 民 族 之
中。如乾隆《丽江府志略》 记载明代所设而于清初顺治时裁革的内地与丽江的联通道路上驻有 "% 哨, 各有哨兵或哨民 " — % 人不等,明末时全都改姓纳西族姓氏“和” 。此为汉族融入当地少数民族 中的典 型事例。 另外汉族移民为适应风土气候,在世代定居中也在不断吸取当地文化的营养而改造着自己,从而 使云南汉族与内地 各 省 汉 族 逐 步 形 成 若 干 差 异。 如 明 代 云 南 汉 族 居 住 瓦 房,“各 省 止 用 板 瓦, 此 中 (云南) 用筒瓦,以南中多风也” ;雨天汉族习惯戴以笋壳制作的斗笠,喜食“蒜脍” ,交易多用海贝,
贵州民族研究 ’##! 年第 ’ 期 S: T ’ , ’##! ( U:HT ’! T Q4/450HT S: I %#,) (第 ’! 卷总第 %#, 期) Q.2R;:. @7;/2A 97.B2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aidu Nhomakorab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屯堡人的产生和屯堡文化的成因,近年来贵州学界同仁多有探究。或认为:主观条件上,同一 区域的人,在同一时段内,以同一身份集团性地长期移住到同一个新的区域内,原籍文化自然地形成 定势;客观条件上,重兵屯戍、守望相严、卫所屯 堡 分 布 密 集, 土 司 与 卫 所 官 军 摩 擦、争 战 次 数 少、 规模小、时间短,屯军及后之屯堡人的损失、流散不多;屯军势力强大,土司势力弱小,使屯堡社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