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剂型与临床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标准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标准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版本号:HLYY00)为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细则。

一、抗生素使用原则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凡怀疑细菌感染者,必须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且应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2.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需氧菌+厌氧菌,G+球菌+G-杆菌);二重感染 (细菌+真菌);需长期用药且细菌易产生耐药的感染 (结核病);以两联为宜,且相互间具协同或相加作用。

未经全院讨论,一律不允许使用三联抗菌药物。

3. I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要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1)选择抗菌药物。

以下手术原则上不允许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手术。

I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及时间:在术前~2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 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感染患者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可再继续用药3天。

关于药物剂型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

关于药物剂型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

关于药物剂型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剂型系指诊断、预防及治疗疾病用的药物在供临床应用以前必须制成一定的形式。

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后,不仅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便于药物的贮存、运输和携带,而且药物剂量准确,方便患者使用,还可减轻不良反应。

目前,比较常用的药物剂型有20~30种。

药物剂型和种类组成各异,对药物释放的速度和程度会产生不同影响。

临床用药中涉及药物剂型问题较多,原因是医护人员对剂型因素与合理用药的关系重视不够,为此,笔者谈谈药物剂型与合理用药的关系。

1药物常用剂型及其特点注射剂:因其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已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

片剂:性状稳定,剂量准确,其携带及应用也都比较方便,但婴儿和昏迷患者不能吞服。

目前的片剂也由最初单一的普通片(素片)逐渐发展到包衣片(分为糖衣片和薄膜衣片)、泡腾片、咀嚼片、多层片、分散片、舌下片、口含片、植入片、溶液片和缓释片等不同类型的新片剂。

胶囊剂: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及特殊异味,还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及其生物利用度,使之发挥更大的疗效,并可保证遇胃酸后易被破坏的药物的药效。

液体剂型: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较迅速发挥药效。

但放置时间过长会使疗效降低甚至失效,且易霉变,不方便携带。

颗粒剂:因其味甜、粒小、易溶化,特别受儿童欢迎。

一般又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型颗粒剂。

软膏剂:可协助药物渗入皮肤,持续发挥药物作用。

有些药物还可以通过透皮吸收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栓剂:一般为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适于呕吐、昏迷患者及幼儿使用。

气雾剂:可在呼吸道、皮肤或其他腔道起局部或全身作用。

中药剂型:一般为传统制剂丸、散、膏、汤、丹、酒剂。

2剂型对药效的影响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剂型,吸收速度从快到慢为静脉注射、吸入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直肠黏膜、口服、皮肤。

胰岛素吸入是一种较新的给药方式,主要分为经肺、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吸收等3种方式。

其中肺部吸入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功替代常规治疗的无创途径。

第四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

第四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

2021/5/4
22
➢影响药物排泄
利尿药物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可增加排尿量,加快合用药 物的排泄。
尿液酸化剂如NH4Cl等可使合用的弱碱性药物如苯丙胺、 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加速排泄。
尿液碱化剂如NaHCO3等可使合用的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 盐、巴比妥类等加速排泄。
由肾小管同一转运系统主动排泌的药物合用可因竞争性抑 制而影响药物排泄。如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可提高青霉素 血药浓度,延长半衰期。
2021/5/4
15
✓ 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细菌、寄生虫等)与药物 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 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的现象。
因此反复用药治疗某种疾病时,需制定科学的疗程进 行。
2021/5/4
16
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药物方面
5)联合用药 为了增强药物疗效,减少或消除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上同时 或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称联合用药或合并用 药。 采用相同或不同途径,同时或先后给予机体两种或多种药物 所起的药效学或药动学相互影响使药物原有作用增强或减弱 的现象,称药物相互作用。按作用机制可分为药动学和药效 学的相互作用。
2021/5/4
14
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蓄积作用
反复给药因剂量过大,或给药次数过频而间隔时间过短,或 由于机体对药物的生物转化功能减退、排泄速率过慢,而引 起体内药物蓄积。药物蓄积可增强药物效应和持续作用,也 可能引起蓄积中毒。
✓ 耐受性
反复给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减弱,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 可达到原先较少剂量所能产生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耐受性。
牛:最敏感 保定药噻拉嗪
猪:最不敏感

剂型与给药途径

剂型与给药途径
伤、创伤、眼耳、口腔等。外用时除药物 的医疗作用外,还在创伤表面形成一层薄 膜,具有封闭和保护作用。
二、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
(二)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 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归为一类
– 经胃肠道给药
• 片剂\胶囊剂\口服液
– 胃肠道外给药
• 根据具体给药途径继续分类
– 局部给药
• 皮肤\ 眼部\耳部 – 洗剂\软膏剂\贴剂\搽剂\滴眼剂\滴鼻剂
第五章 给药途径与合理用药
主要内容
1
常见的药物剂型
2
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
3
口服给药与合理应用
4
胃肠外给药与合理应用
5
局部给药的合理应用
6
常见疾病的给药治疗
一、常见药物剂型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常用药物剂型有40多种
– 按剂型形态分类 – 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剂型的分类
• 药物剂型
– 胶囊剂 – 片剂 – 注射剂 – 栓剂 – 软膏剂 – 滴眼剂 – 溶液剂 – ……
11.注射剂(Injectio)
药物的灭菌溶液、混悬液、乳状液或临用时 配成溶液的注射用灭菌粉末(粉针剂)。供 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半固体剂型
1. 软膏剂(Unguentum)
适宜基质加药物研匀制成的外用制剂。
2. 硬膏剂(Emplastrum)
基质在体温时只软化而不溶化。如伤湿止痛膏。
3.乳膏(Cremor)
6. 栓剂(Suppositorium)
坐药,是由药物与基质(甘油明胶等)制成供塞 入人体不同腔道(肛门、阴道)的固体制剂。多 呈圆锥形或蛋形,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 可以溶化或软化,释出药物而生效。
7. 膜剂(Pellicula)

临床用药管理

临床用药管理

临床用药管理一、合理用药1.合理用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药物治疗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和经济地使用药物。

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凭借个人经验的用药,导致了众多人为的医源性和药源性危害,人们开始意识到应该以科学的方法指导药物治疗;到60年代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发展使药物治疗成为可监测的过程,药物经济学的概念被提出,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标得到普遍认可;直至1987年,WHO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合理用药基本要素:①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②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③正确地调剂处方;④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⑤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对具体的药物治疗活动,评价用药是否合理的指标包括:①人均用药品种;②注射药物次数;③基本药物使用率;④通用名使用率;⑤医师与患者接触的次数;⑥临床药师与患者接触的次数等。

2.合理用药基本原则“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成为国际药学专家对合理用药原则达成的共识。

药品的安全性(safety):是指按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

药物作用的双重属性,决定了药物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

因此,医生在选择某种药物时,不能单纯考虑它可能给患者带来的治疗效果,应结合患者的健康状况全面认识药品。

当然药品的安全性是相对的,临床药师进行药物治疗管理的目的就在于让患者在承受最小治疗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化的治疗效果。

药品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指在规定的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要求。

有效性是药品的固有特性,若对防治疾病没有效,则不能成为药品。

但必须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即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

药品的经济性(economics):是指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尽可能低,即支付尽可能少的药品费用而取得尽可能大的治疗收益。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在医疗领域中,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医疗成本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药物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多样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临床合理用药并非易事。

为了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临床合理用药指南。

一、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用药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况、过敏史等因素,避免使用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更要谨慎选择药物,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

2、有效性原则药物的使用应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体种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等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以确保药物能够在体内达到有效的浓度,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3、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选择成本效益比较高的药物。

不仅要考虑药物的价格,还要考虑治疗总成本,包括药物的费用、检查费用、住院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处理费用等。

通过合理选择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4、适当性原则用药应符合患者的病情、体质、治疗目标以及医疗环境等条件。

例如,对于轻症患者,应尽量选择口服药物,避免不必要的静脉给药;对于复杂的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在基层医疗机构,应优先选择常见、易得的药物。

二、用药前的准备1、明确诊断准确的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前提。

医务人员应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病因,为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依据。

2、了解患者情况在用药前,要全面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基础疾病、肝肾功能、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对于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调整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测都非常重要。

3、掌握药物知识医务人员应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

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

可得 安全 有效 经济
三素一汤
抗生素
激素 维生素
输液
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
美国2006年处方量最大的100个药品 中只有6个抗菌药物
• • • • • • • 阿莫西林(第3) 阿齐霉素(第7) 头孢氨苄(第19) 左氧氟沙星(第15) 环丙沙星(第53) 氟康唑(第62) 强力霉素(第69)
我国临床分离的细胞耐药率极高
临床合理用药
• 主讲人:XXX
概 述
• 药物是一柄双刃剑,使用不当致药源性疾病,错误 用药是药源性疾病一个重要原因。 • 据统计,全世界50%以上的药品是以不恰当的方式 处方、调配和出售的,同时有50%的患者未能正确 地使用。 • WHO指出全球有1/3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 非疾病本身,在我国不合理用药者占用药的12--32%。
合理用药影响因素
• 正确诊断 • 患者机体状态、年龄、性别及良好的顺应性 心、肝、肾、神经系统功能等病生理基础 • 用药史、过敏史、遗传因素(酶缺陷、酶异常)个 体化用药 • 药物剂型、给药途径、方法,使药物在病变部位发 挥治疗作用,PK、PD满足治疗需求 • 药物和机体间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的四项标准(WHO2001)
WHO标准的意义
• 放在第一条的是“费用合理”,有极强的针对性 与现实性 • 放在第三条是关于不良反应的,也是当前的薄弱 环节 • 放在第四条是关于遏制耐药性的,反映了它的紧 迫性与战略性
药物的合理应用
• 合理用药的定义:(WHO) 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 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要间隔和 疗程);这些药物必需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得 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特殊剂型药品的正确使用

特殊剂型药品的正确使用

众所周知,药物需根据治疗需要制备成不同的剂型供临床使用,相较于应用广泛的片剂、胶囊剂等普通剂型,各种特殊剂型如泡腾片、舌下片、栓剂、喷雾剂、透皮贴剂等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用药人群的用药需求,在充分发挥药效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用药适宜性、降低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同的药物剂型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会影响药物疗效,增加药品毒副作用的风险。

我们在临床用药中,要充分掌握各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合理用药。

1.滴丸: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如冠心病、心绞痛、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主要供口服,亦可供外用和局部如眼、耳、鼻、直肠、阴道等使用。

服用滴丸时,应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

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1)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凉开水或温水浸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

(2)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

(3)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4)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时不宜服用。

3.舌下片:(1)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

(2)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

(3)不能用舌头在嘴中移动舌下片以加速其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

(4)含后30min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咀嚼片常用于维生素类、解热药和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

(1)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

(2)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

(3)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1)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

(2)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

(3)涂布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

(4)部分药物,如尿素,涂后采用封包可显著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物的吸收,亦可提高疗效。

药剂科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药剂科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药剂科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摘要:临床合理用药对保证患者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均有显著作用。

临床一旦出现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会降低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引发各种不良反应,严重者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造成医患纠纷,影响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从临床合理用药的实质来看,其主要是指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病史、药物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等进行综合评估后,为患者选择针对性强、安全性高的药物进行治疗。

关键词:药剂科;药学服务;临床合理用药引言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可选择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虽然给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但是也会增加临床合理用药的难度,再加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为提高医院临床用药的合理性,需要积极发挥在临床用药中的指导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

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50.14±6.37)岁。

研究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0.25±6.44)岁。

两组患者基础性病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后均开具药物进行治疗。

②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清晰。

③患者认知功能无异常。

④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重大器性质病变。

②合并药物过敏者。

③合并沟通严重障碍患者。

④既往精神病患者。

⑤患者或家属不同意参与。

1.2方法研究组开展药剂科药学服务主要内容如下:①加强对合理用药的宣传。

主要采用医院统一或科室自行组织课堂培训等方法,全面学习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及要求;同时药剂科药师主动积极地与临床医师等进行交流,加强彼此对药物相关信息的掌握,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患者的用药方案制订中;此外,药剂科每月或每季度将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处方点评结果及新药知识等通过医院工作群定时发布。

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对策分析

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对策分析

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临床用药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临床用药安全性得到增强。

方法在我院的心内科在2019年3月到2021年10月之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进行筛选,选择里面的240例,所有患者都达到了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标准。

结果在本组的240例患者里面,出现34例临床用药出现问题的情况,所占的比重达到了14.17%。

其中16例出现了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占总体的6.67%;8例出现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情况,所占的比例差不多是3.33%;4例出现配伍不合理的情况,其他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出现了6例,所占比重分别达到了1.67%和2.5%。

结论心内科临床用药还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对临床用药管理进行加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心内科;临床;合理用药;问题;措施引言心内科住院患者往往需要服用大量药物进行治疗,而且患者病情迁延反复,需要保持长期服药。

由于心内科住院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往往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加上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在服药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较大。

因此心内科患者一旦出现用药不当往往会引起患者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包括心率变化、血压波动以及心律失常和血栓等[1]。

基于此需要针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强用药安全护理,本文选取2019年3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用药安全护理前后患者的用药情况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的心内科在2019年3月到2021年10月之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进行筛选,选择里面的240例,所有患者都达到了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标准。

其中男性病例有118例,女性病例有122例。

年龄主要是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达到了(62.3±5.7)岁。

在240例患者当中,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达到了72例,高血压出现了68例,心律失常出现了52例,其他心血管疾病出现了48例。

中药临床药师的中药药物合理用药指导

中药临床药师的中药药物合理用药指导
中药临床药师的中药 药物合理用药指导
目录
• 中药学基础知识与药物分类 • 临床药师角色定位与职责划分 • 合理用药原则及实践应用举例
目录
• 不良反应监测与风险评估方法论述 • 政策法规解读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患者教育与沟通技巧培训分享
01
中药学基础知识与药物分 类
中药学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
04
不良反应监测与风险评估 方法论述
常见不良反应类型及其识别技巧
常见不良反应类型
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副作用、 后遗效应等。
识别技巧
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观 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 等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和应用场景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基于大数据分析,结合患者个体特征、 药物属性和环境因素等多维度信息,构 建风险评估模型。
VS
应用场景
适用于中药临床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为药师提供决策支持,降低用药风险。
预防措施和处置建议
预防措施
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提高药师和医师的专业素养,规范用药流程等。
处置建议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报告,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持续改进策略部署
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临床药师在医疗团队中地位
01
临床药师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 的一员,负责提供药学专业知识 ,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优 化。
02
临床药师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紧 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安全、 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
患者用药教育及咨询服务内容
临床药师向患者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 ,包括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等,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
中药饮片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标准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标准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1(版本号:HLYY002015030)为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细则。

一、抗生素使用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凡怀疑细菌感染者,必须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且应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2.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厌氧菌,G+球菌+G-杆菌);二重感染(细菌+真菌);需长期用药且细菌易产生耐药的感染(结核病);以两联为宜,且相互间具协同或相加作用。

未经全院讨论,一律不允许使用三联抗菌药物。

3.I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要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1)选择抗菌药物。

以下手术原则上不允许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手术。

I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及时间: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感染患者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可再继续用药3 天。

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

口服药物
• 9.解热镇痛类: • 双氯芬酸钠:饭后服用,本品可能诱导或加重老年 人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服用利尿剂或有细胞 外液丢失的老年患者慎用。 •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孕妇哺乳期禁用,另外对肝脏 损害比较大,此类解热镇痛药退热时要交代清楚 “必要时服用”,不要让有些患者急于退热在短时 间内多次重复用药,引起大汗淋漓甚至虚脱。要告 知患者,当体温超过38.5℃时口服,若持续发热,可 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 • 酮洛芬:可饭后服用。与食物、奶类同服时吸收减 慢,但吸收仍较完全,可避免对胃肠道刺激。
口服药物
• 克拉霉素:食物可稍延缓吸收,但不影响生物利用度。,可 空腹服用 • 诺氟沙星:18岁以下禁用,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 • 左氧氟沙星:饭后服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避免日光,防 止发生光敏反应。 • 司帕沙星:浓度依赖型药物,在每日限定剂量内一次服用较 好。 • 异烟肼:夜间顿服效果较好。 • 利福平:空腹顿服保证最佳吸收,如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则 可在进食后服用。 • 伊曲康唑:餐后立即服用本品,生物利用度最高。 • 氟康唑:由于半衰期大于24h,所以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合理 服用,不然容易引起药物蓄积而中毒。
非磺脲类胰 岛素促泌剂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 那格列奈(唐力) 餐前服用 餐后立即服药或餐中 服药。 进餐时与第一口食物 嚼碎后服用。 服药时间大约在每天 同一时间,与是否进 餐无关。
双胍类
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拜唐苹) 伏格列波糖
胰岛素增敏 剂
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吡 格列酮(艾汀)
口服药物用药交代
曹俞丰
主要点
• 一.中成药物 • 二.西药: • 1.生理特性 • 2.药物特性 • 3药物类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感冒药、抗生素、抗组 胺药物、激素类、维生素、排石药、、、、、 • 4药物剂型 •5

合理用药指南

合理用药指南

疼痛合理用药
总结词
疼痛是多种病症的常见表现,合理用药可以缓解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疼痛是多种病症的常见表现,合理用药可以缓解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
消化系统疾病合理用药
总结词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合理用药有助于改善症 状,促进消化系统健康。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类型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 流病、胃炎、腹泻等,应选择适当的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注意药物剂量 和用药时机。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饮食结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儿童用药剂型选择
根据儿童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 剂型,如液体剂型、颗粒剂等, 方便儿童服用。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避免使用对骨骼发育有影响的 药物,同时注意观察儿童用药后 的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指导
孕妇用药原则
01
在孕期和哺乳期,应选择对母体和胎儿都安全的药物,避免使
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
总结词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合 理用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风险。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 心病、心力衰竭等,应选择适当的药物。在 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注意药物剂量和 用药时机。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 食结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用药过程 中,如出现不适症状或异常指标,应及时就
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哺乳期妇女用药
02
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应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必要时应暂停哺乳。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03
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用药指导
老年人用药原则

我院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培训PPT课件

我院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培训PPT课件
基本药物中造影剂、麻醉药物没有编写。
-
2277
使用说明
在药物使用方法中,《指南》尽量做到简明扼要,药 物使用方法尽量统一,若需了解更加详细的药物信息 可参考“基本药物处方集”。
各疾病编排尽量不重复,涉及多科的疾病,一般编入 临床主要处理专业中,读者可以在相关专业中查找。
《指南》主要关注药物给药途径、剂量,对药物剂型、 复方制剂的配比等不做特殊规定,有关剂型、规格等 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为准。
-
2211
STG的不足
▪ 不正确的指南可能提供错误的信息:如指南基于 现行做法,而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 指南的制订及维护需要大量时间和努力; ▪ 更新不及时,不利于新技术应用与旧技术淘汰; ▪ 可能会产生虚假的安全意识并阻碍不断的前瞻性
独立思维(医务人员懈怠)。
-
2222
使用说明
为医疗卫生机构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常见多发病 和《基本药物目录》能治疗疾病;
56.3
6
战争
50.2
-
36
《处方集》编写目的
响应WHO的倡导; 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规范和指导合理用药的法定和专业性文件,指
导各省市的目录增补和医院处方集的制定; 落实《药品管理法》和《处方管理办法》 规范处方行为,加强用药管理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宜
-
2266
使用说明
“药物治疗”是该指南编写的主要部分,对可供使用 的基本药物使用方法、疗程等作详细介绍,使基层医 师能直接根据该指南用药;
“注意事项”对一些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非基本药物、 非药物治疗手段、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转上级医疗机 构治疗等作了介绍,以使基层医师更加全面了解疾病 整体情况,患者得到良好的医学治疗。

《药品分类与合理用》课件

《药品分类与合理用》课件
心血管系统用药
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品,如降压药、抗 心律失常药等。
03
药品合理使用原则
遵医嘱用药
01
医生是专业的医疗人员,具有丰 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应该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使用药品 。
02
不要自行更改药品的剂量、使用 频率或用药方式,以免影响治疗 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
按时服药
按照医生的指示或药品说明书上的要 求,按时服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保 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加强药品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确保 药品质量安全。
加强药品流通环节监管
对药品流通环节进行全面监管,防止 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
严格药品广告监管
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管,防止虚假宣 传和误导消费者。
提高公众用药意识
普及药品知识
倡导合理用药理念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药品知识,提高公众对 药品的认识和理解。
倡导合理用药理念,让公众了解合理用药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保障公众健康
药品分类和合理用药有助于确 保公众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 药品,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通过合理用药,能够减少抗生 素等药物的滥用,降低耐药性 的产生,维护公众健康。
药品分类和合理用药能够提高 公众对药品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促进合理用药
药品分类能够将药品按照适应症 、剂型、给药途径等进行划分, 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
加强患者用药教育
建立药品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 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药品信息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便捷 、准确的药品信息查询服务。
推进医药科技创新
加强药品研发创新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药品研发创新投入 ,提高国产创新药的研发水平。

解释剂型、制剂、吸收的含义

解释剂型、制剂、吸收的含义

解释剂型、制剂、吸收的含义
这三个术语涉及到药物和药物的使用,是药学领域的关键概念。

以下是对这三个术语的解释:
1.剂型(Dosage(Form):剂型指的是药物的给药形式,即药物的具体制剂形式。

它描述了药物是以何种形式被制成供患者使用,以确保药物在患者体内能够被安全、有效地给予。

常见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液体剂、软膏、乳膏等。

剂型的选择取决于药物的性质、适应症、患者的需求以及药物的期望给药途径等因素。

2.制剂 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制剂是指药物和制剂辅料按照一定的药学原则和技术制成的特定剂型。

它是药学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

制剂的目标是确保药物能够在给药时被准确测量、稳定保存,并在患者体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制剂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药物的选择、剂型的确定、辅料的添加以及工艺的控制等步骤。

3.吸收 Absorption):吸收是指药物在给药后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的过程。

吸收是药物在体内发挥药效之前必须经过的步骤之一。

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剂型、给药途径等因素。

不同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贴皮等,会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效果。

吸收的概念也与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相关,生物利用度描述了口服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可用部分。

综合起来,剂型是药物的给药形式,制剂是按照一定规范和技术制备的特定剂型,而吸收则是药物在体内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或淋巴
系统的过程。

这些概念在药学和临床医学中对于合理用药和治疗效果的实现都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
鼻腔呼吸不畅 嗓子干燥 气短(心得安) 呼吸变慢
神经系统
困倦 兴奋
消化系统
腹泻 便秘 口腔溃疡 恶心、呕吐 食欲减退 异常的腹部绞痛
2.合理用药的原则
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与要素 1).合理用药首先强调的是用药的安全性 作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的药物由于其特殊的 药理、生理作用,使之具有两重性,即有效性 和不安全性,包括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 所谓“是药三分毒”,提醒人们注意药物有害 的一面。
2)降低毒性 ①异烟肼与维生素B6合用可减少异烟肼 引起的神经系统毒性 ②氨茶碱与镇静催眠药合用以减少氨茶碱 的中枢兴奋作用. ③抗癌方面,用大量甲氨喋呤可增强疗效, 加用醛氢叶酸时以减轻其骨髓抑制作用.
3)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结核菌对单药治疗时易产生耐药性,联合用 药则可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如异烟肼+链 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
液体药物
液体药物的多种用途 外用于皮肤 用于眼睛、耳朵、鼻子、喉咙 内服药液 使用方法 阅读标签、了解使用方法 混悬液 用于皮肤
滴鼻剂与喷鼻剂
滴鼻剂 方法: 头后仰,向鼻中滴入规定数量的药液 ,保持头 后仰5~10秒。 喷鼻剂 头不后仰,将喷嘴插入鼻子,按压喷雾器的同 时,吸气。在抽出喷雾器之前,要始终按压喷 雾器。 注意事项 连续使用不要多于2~3天,长期使用注意容器污 染。
•药理效应强弱有的是连续增减的量变,称 为量反应,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舒缩 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 性表示称为质反应,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 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 本以阳性率表示。用累加阳性率对数剂量 (或浓度)作图也呈典型对称S型量效曲 线。
意义 •全球药害严重,资源浪费,经济负担加 重呼吁合理用药 •大众的身心健康是重大的社会与政治问 题,各国政府十分关注 强调合理用药可以提高国民身心素质,改 善生活质量,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应遵循的合理用药原则
怎样才算合理用药现尚缺一具体标准,对 某一疾病也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由于药 物的有限性,即品种有限及疗效有限,和 疾病的无限性,即疾病种类无限及严重度 无限,因此不能简单以疾病是否治愈作为 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理论上说合 理用药是要求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而避免 或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1)增强疗效 ① 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妨碍细 菌胞壁合成,增加氨基糖苷类进入细菌胞内,增强 杀菌作用. ②棒酸+羟氨苄青霉素:棒酸抑制β-内酰胺酶,使 羟氨苄青霉素对耐药株仍有效 ③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增加药物与TMPS酶的结 合,增强抗癌效果 ④高血压治疗中,长期应用长压定,二氮嗪等降压 药可产生水钠潴留,降压作用减弱,伍用利尿药可 增强降压药的治疗效果 ⑤急性哮喘时,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与茶碱类 合用具相加的疗效.
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下述规律: ①药物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能产生效应,称 为最小有效浓度 . ②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也增强. ③效应的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有一定的限 度,这个极限称为最大效应或效能,继续增 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继续上升 ④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此处曲线斜率 最大,对于剂量变化的反应最灵敏,可用以 代表药物的效价或作为药物间效价强度的 比较.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人类实现有效药物治 疗提供了可能性, ●人们已经提出并在逐步开展“个体化给药”方 案;从“基因”作为切入口,制定不同的给药 剂量、给药时间等,现代科学技术为合理用药 提供了保障。 3)经济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各个国家都十 分重视 药物治疗的经济指标是合理用药的又一个重要物
明确诊断: 选药不仅要针对适应症还要排除禁忌症 . 要求医师对药物要有全面的了解,特别对药 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要全面掌握. 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只有40%左右.对发热 者,明知是病毒性感染,大多使用抗生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如把皮质激素当作皮质激素一般解热镇 痛或消炎药用;用激素促进食欲增加体重, 导致感染加重;诱致结核病灶活动而发生大 咯血. 小儿肺炎:使用该药,导致呼吸道菌群失调, 降低抵抗能力,增加治疗的困难. 皮质激素只限于重危患者作为综合治疗的 组成部分,并在有效抗菌药物的基础上使用.
阅读处方及核对药物 核对标签 正确的服用方法、服药的次数及剂量
贮存药物
药物应保存在原始包装中,其原因 1.防止丧失疗效; 2.防止混淆; 3.标签不能撕掉。
保存方式 1 室温、避免阳光直射 2 冷藏 注意的事项 温度、湿度 药品必须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
正确用药
对老年人 降低初始剂量 选择同类药物中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对婴儿和儿童
药物剂型与临床合理用药
沈 琦 交通大学药学院
概述
合理用药的意义
拿到处方后须注意的问题 药物名称、治疗的疾病 服药时间及方式 服药期间,是否应该避免其它药物、食物、饮料 或活动 是否会发生副作用?如何应对?
剂型的正确使用
剂型的概念 为保证获得好的疗效,必须了解所用药物情况 1.拿处方取药: 了解方中药物治疗的疾病、用药方案、贮存 防止副作用发生的注意事项 限制饮食、饮酒 那些副作用预知要发生
临床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 用药,严格按照药品的适应症以及使用方法。 否则产生不安全现象。 例如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使用降 糖药的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时则会出现 低血糖; 又如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如果同时服用 500mg阿斯匹林,引起出血的可能性将增加 3~5倍。
第一,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药物的开发 和使用,可以有序地控制药物资源利用,减少 药物资源浪费,使有限的资源能够更持久地服 务于人类; 第二,从成本—效果、成本—效益、增量成本— 效果、成本鉴定;治疗与预后;药物的不良反 应等 几个方面,药物经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成 果,最终能够找到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实现“少花钱,治好病”的目标; 第三,强调用药经济性是指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 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低。即以尽可能少的药费 支出换取尽可能大的治疗收益,合理使用有限 医疗卫生资源,减轻病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
• 联合用药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并用,以达到 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目的。联合用药,已 成为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趋势。 •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因此,在联 合用药时,应充分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尽量选用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避免具有拮抗 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例如,在抗菌素应用时,应将杀 菌类的药物联合应用,而不应将抑菌药与杀菌联合应用, 否则,将适得其反。反而降低了抗菌效果。所以,在联 合用药中,必须分析药物的相互作用,要按药物的作用 规律和性质进行合理选配,才能真正起到协同作用,提 高疗效。
滴耳剂
使用方法 头侧向一边----患耳朝上---抓住耳垂拉向 后上方,耳道变直------滴管吸满药液,滴 入规定滴数的药物。 注意事项 避免滴管污染
滴眼剂和眼膏剂
使用方法 拇指和食指将眼睑下拉,形成小囊---滴管靠近 眼睑---挤出药液到此小囊---闭上眼睛---用一手 指按压鼻侧眼角1~2分钟。 注意 避免污染药液 使用眼药膏时,挤出眼膏成线状,置入小囊中, 使眼膏在眼中分散均匀。 保证使用的药水、软膏为眼用制剂。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有1/7的人不是死于 自然衰老及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90年代,美国因药物反应而住院者占住院 总人数的近30%,其中约有6%死亡。英国, 每8个住院患者中,至少有一个是因为错 误用药或药物本身问题所致,此现象仍在 蔓延。据剑桥大学教授约翰.伯特非尔得 医生估计,英国各地因医生开错药而丧生 的患者,每年达6000余人。。
直肠栓
用途 用于释放各类型药品,如用作轻泻药、安 眠药、安定药或缓解瘙痒、肿胀的制剂 方法 无论因何原因,都应用同一方式插入。 天气炎热时,可将栓剂放入冰箱。 给药后,一小时内不要大便。
舌下片剂
特点 使用方法 将药片置于舌下,吞咽之前,尽可能在舌 下长时间保留唾液以帮助药片溶解。 注意 溶解过程中,不要吸烟,进食等
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 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药物因素及机体因素. 1)量效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 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在药理学研究中更常用 浓度-效应关系。用效应强弱为纵座标、药物浓 度为横座标作图得直方双曲线。如将药物浓度 改用对数值作图则呈典型的对称S型曲线,这就 是通常所讲的量效曲线。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报道,发展中国家住 院患者中约5%是由于药品不良反应而入院,在 住院中又有10~20%的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由 此推算,我国近年来至少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 反应而入院,其中,50万人为严重反应,19.2万 人因此致死。1987年,我国死于19种主要传染 病总计1.64万人,为药品不良反应致死人数的1/11。 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对人类的生存已经构成了严重 的威胁。因此不难看出,强调合理用药是全人 类的共同愿望,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方向
透皮吸收贴剂
特点 使用方法 选择无毛发或刮净毛发的皮肤,但要避开 伤口。 部位:不进行剧烈运动的部位,如胸部或 上臂。 及时更换新的贴膜,保证给药的连续性。
药物副作用
定义 分类 具有明显症状的 经化验才能检测出来的 按副作用发生的部位
循环系统
心率加快或减慢 水肿 血压
4)适当性 用药适当表现在给药过程的各个环节,是 指对确定的用药对象做出准确诊断并拟定出治 疗目的后, • 正确选择药物、 • 制定恰当的剂量、 • 实施适宜的给药途径、 • 确定单剂量给药的间隔时间、 •拟订适当的联合用药、 • 制定适当的治疗天数和治疗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