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用空冷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空冷式换热器系统冬季运行防冻研究

空冷式换热器系统冬季运行防冻研究

2019年07月预紧力过大的问题,进而导致其屈服强度较大,超过屈服极限,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断裂的问题。

如果不及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往往会导致设备故障与损坏,所以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检修。

2.7十字头销的处理,注意十字头销与连杆小头瓦的间隙活塞式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十字头销的断面可能会出现头销脱落的问题,该问题一旦出现会导致设备损坏。

所以,应该在日常的维修中关注十字头销、连杆部分的间隙,保持在正常的区间内,同时需要避免线接触发展成面接触,否则也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3保养压缩机正常运行的建议3.1按照操作规范及维保准则进行操作与维护保养结合活塞式压缩机的运行需要以及设计使用要求来进行维护与保养。

在设备的故障警示灯亮后,需要及时查明故障原因并将故障消除,不可在未消除故障的情况下强制使用,可能会导致压缩机损坏的问题。

除此之外,针对新机组投产后的问题,需要及时对各个部位的螺栓进行保养,同时关键部位的螺栓、螺母需要及时进行扭矩检查,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拧紧操作,特别是需要大修的时候借助于磁粉探伤,做到定期维修与更换磨损件。

3.2开展压缩机状态监测工作活塞式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往往具有大量的工作状态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监控可以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转情况,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通过往复式状态检测设备也可以及时借助于振动传感、超声传感的方式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避免故障发展成为损坏。

3.3重视压缩机润滑活塞式压缩机出现故障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润滑不足所导致的,所以应该结合厂家的指导意见选择合适的压缩机润滑油进行润滑处理,油位过低时则需要及时补充。

同时,也要加强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做好操作流程的控制协调,确保润滑操作效果。

4结语综上所述,活塞压缩机出现故障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的,而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来对压缩机进行修理。

所以,在修复问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使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采取合理的修复方法进行维修。

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换热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在能源、化工、制冷、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方法及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和类型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将热能从一种介质传递给另一种介质,以实现加热、冷却或冷凝等过程。

根据传热原理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三大类。

间壁式换热器中,热量通过间壁传递,如管壳式、套管式等;混合式换热器中,热量通过介质直接混合传递,如板翅式、螺旋板式等;蓄热式换热器中,热量通过蓄热体传递,如回转型、球型等。

二、换热器的研究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换热器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国内外研究者针对换热器的传热性能、结构优化、新材料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

在传热性能方面,研究者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换热器内部的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以提高换热效率。

在结构优化方面,研究者通过对换热器结构进行改进,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在新材料应用方面,研究者不断探索新型材料在换热器中的应用,提高换热器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结垢性能。

三、换热器的研究方法换热器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理论分析。

实验设计方面,研究者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包括改变操作条件、优化流路布置、选用不同材料等,对换热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

理论分析方面,研究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换热器内部的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

此外,研究者还会采用一些现代测试技术,如红外热像仪、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等,对换热器内部的温度分布、流速等进行精确测量。

四、换热器研究成果与不足经过国内外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换热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新型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高了换热器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结垢性能;先进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为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实验设计方法的改进,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023年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动态和研究状况

2023年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动态和研究状况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动态和研究状况当前的制冷技术已经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讨论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可以说,现代技术进步离开了制冷技术进展是不行想象的。

为了让空调企业的技术人员准时了解空调制冷技术的最新进展,本文以近期间有关空调制冷技术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其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报道,以供大家参考。

1、制冷剂的讨论进展总的看来,可以把制冷剂的进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自然物质到人工合成的物质;那么制冷剂进展的其次个阶段将再回归到自然物质。

早期的制冷剂是自然界中简单获得或制取的物质,如乙醚、氨、CO2等。

但是这些早期的制冷剂最终都由于制冷设备浩大效率较低,所以在后来消失热力性能较好的氟利昂制冷剂后,最终在20世纪50年月退出常规制冷系统。

1929年美国通用公司合成出R12,以后很快消失了R11、R22等称为氟利昂的系列卤代烃化合物,因其优良的热力学特性,无毒,不燃烧,极其稳定等性质,很快成为制冷剂的主角,被大量生产和使用,如家用冰箱、汽车空调、小型冷库都用R12,至20世纪七十年月,包括制冷剂,发泡剂在内的各种卤代烃的年产量达到数百万吨,并有连续增加的趋势。

但是,氟利昂是一种化学性质特别稳定的人工合成物质,当它们挥发到大气中以后很长时间不会被自然界分解,而始终集中到平流层,在大气层11km至45km处的同温层与臭氧层相遇,由于在平流层受到剧烈太阳紫外线照耀,含氯的氟利昂分子(称为氯氟碳化合物,英文缩写为CFC)便分解游离氯原子,而氯原子可以催化分解臭氧分子,在反应中氯原子被不断的放出,所以分解反应不断进行,氯原子使臭氧层受到破坏、减薄直至消逝。

由于氟得昂被大量使用,导致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断扩大;而且据报道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空也消失了臭氧空洞,因此对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势在必行。

2、国际R22替代技术的状况在胜利地进行了CFC的替代之后,人们更多地把留意力投向HCFC。

2023年空冷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空冷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空冷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目前,空冷器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发展的加快,空冷器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国都在加大对空冷器的投资和研发力度。

以下是空冷器行业市场分析的现状。

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26年,全球空冷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以上,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发展的加快、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以及空调技术的不断改进等因素驱动的。

2. 主要应用领域目前,工业领域是空冷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各行各业对于空冷器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化学、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

此外,民用领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国内市场。

3. 市场竞争格局空冷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霍尼韦尔、艾默生、大金等国际知名品牌。

在国内市场,有一些知名的空冷器品牌,如格力、美的、海尔等。

这些厂商凭借着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竞争。

4. 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空冷器行业正经历着一系列创新和发展趋势。

首先是空冷器节能技术的改进,通过使用高效的换热材料和设计优化,使空冷器的能效得到提高。

其次是空冷器的智能化发展,通过集成传感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实现对空冷器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此外,新型材料的应用和模块化设计的推进也是空冷器行业的发展趋势。

5. 市场机会和挑战空冷器行业面临着一些市场机会和挑战。

市场机会主要来自于工业发展的需求增长、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以及对于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等。

而挑战则来自于技术创新的竞争、价格战的压力以及市场准入壁垒的限制等。

综上所述,空冷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工业发展的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空冷器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各个市场参与者应该加大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国内外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的研究进展王志刚 俞炳丰(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710049)摘要 本文总结了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换热器研究总的趋势是:传热强化的研究,新型紧凑式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以及换热器的计算模拟技术和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并且对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及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地阐述。

引 言换热器是制冷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

因此,换热器的研究一直是制冷空调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对换热器研究总的趋势是:传热机理及强化传热的研究;开发高效、紧凑、重量轻、可靠性高的新型换热器,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来革新设计方法,基于系统目标对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

一、管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制冷空调用管式换热器大致分为壳管式、绕管式、蛇管式和套管式四大类。

最常用的两种形式是水冷壳管式和风冷翅片管式。

近几年来,管式换热器在总体结构设计上虽然没有多大变化,但在传热管的表面结构、形状、尺寸与布置等方面已有明显的改进。

目前,管式换热器研究的重点在于传热规律和强化传热的研究。

(一)强化传热的研究增大传热量可以通过提高传热系数、扩大传热面积和增大传热温差三种途径来实现。

制冷空调中制冷剂以及冷却介质大都呈强制对流换热,因此,强化的重点在于单相流体对流换热的强化、凝结与沸腾换热的强化。

11单相流体对流换热的强化(1)壁面扰动结构例如粗糙表面,轧槽管、针肋、螺旋肋、重复肋和沟槽等,流体流经这些结构时,将产生流动脱离区而形成强度不同、大小不等的旋涡。

这些旋涡增强了近壁区流动的紊流程度,从而提高了对流换热系数。

(2)扩展表面即肋化表面,它是通过附加肋片扩大传热面积来减少对流换热热阻,从而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

当管内工质换热系数较大而管外工质换热系数较小时,管外的对・61・ 制冷学报 3 1997流传热热阻将成为传热的主要阻力。

采用扩展表面。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空调制冷设备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产品,同时空调系统能耗也是是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空调和制冷技术的发展以环保和节能为核心,需要不断开发效率更高的产品和系统技术。

本文对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进行了探讨。

标签: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发展趋势空调系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健康营造舒适环境的重任。

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先进的、科学的空调制冷技术,因此,大力研究、发展空调制冷技术不仅对空调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1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1)制冷剂的研究现状。

在空调制冷技术中,制冷剂的作用毋庸置疑是至关重要的,选用合适的制冷剂是保证空调制冷技术的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因而,在空调制冷技术研究中,制冷剂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效果,直接影响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进程。

从制冷剂的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制冷剂主要由“自然物质——人工合成”与“回归自然物质”两个阶段组成。

在第一阶段中,虽然乙醚与氨等天然制冷剂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直接提取,但是其提取成本较高、科技处理水平有限,无法得到广泛运用,最终被氟利昂制冷剂所取代。

但是,由于氟利昂对臭氧层易造成较严重的破坏而被其它制冷剂所取代。

目前,在这些制冷剂的运用中,最有可能取代氟利昂的天然制冷剂主要是由丙烷、氨等组成的新型制冷剂。

(2)制冷原理的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制冷技术研究越来越频繁,直接影响了新制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在这种空调制冷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一种新型制冷技术,简称为热声制冷技术。

这种技术与传统的制冷系统相比,打破了传统制冷技术的格局,凸显出与众不同的制冷优势。

这些制冷优势具体如下:①不需要使用过往的制冷剂,只要能够使用惰性气体或其混合物即可,不会对臭氧层、生活环境等方面造成过多影响。

②这种技术的基本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控制灵活、成本低。

2024年空冷式换热器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空冷式换热器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空冷式换热器市场调研报告1. 调研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换热器作为核心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空冷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换热设备,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空冷式换热器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针对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和用户进行,主要收集市场需求、产品特点、竞争对手等信息。

专家访谈主要针对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旨在了解技术发展趋势、市场预测等内容。

3. 调研结果3.1 市场规模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统计,我们了解到目前全球空冷式换热器市场规模约为XX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平稳增长。

3.2 市场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市场需求主要分为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

在工业领域,空冷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钢铁等行业,其高效节能的特点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在商业领域,空冷式换热器逐渐应用于大型建筑、商业中心等场所,为其提供了高效的冷却和降温解决方案。

3.3 技术发展趋势专家访谈结果表明,空冷式换热器的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材料技术:研发新型高效换热材料,提高换热效率。

•结构优化:改进换热器结构设计,降低空气阻力,提高整体性能。

•智能化控制: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

3.4 竞争格局调研发现,目前空冷式换热器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有ABC、DEF、GHI等。

这些企业通过产品质量、服务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追求市场份额的增长。

4. 市场前景展望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对空冷式换热器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对节能环保的要求将使空冷式换热器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技术创新驱动:随着材料技术和结构优化的发展,空冷式换热器将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竞争加剧:随着市场潜力被挖掘,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和服务提升来保持竞争力。

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行业现状分析:产需量稳定增长但市场规模有所下滑

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行业现状分析:产需量稳定增长但市场规模有所下滑

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行业现状分析:产需量稳定增长但市场
规模有所下滑
空调用热交换器,是空调实现温度调节的关键部件,在空调成本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空调制冷、制热能力能效指标。

我国家用空调成本分布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市场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产品不断更新升级,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分体挂壁式、分体立柜式和翅片管束式热交换器。

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产品主要种类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市场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
从需求端来看,近三年来得益于空调产量不断上升,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需求量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0年为1.06亿套,同比增长2.9%。

2017-2020年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需求量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市场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
但由于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销售价格不断下降,近三年来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市场规模则呈逐年下滑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市场规模为225.5亿元,同比下降4.1%。

2017-2020年我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家用空调热交换器市场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

2024年空调制冷技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空调制冷技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空调制冷技术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空调制冷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科技成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空调制冷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空调制冷技术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目前,空调制冷技术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空调制冷技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3. 市场竞争格局在空调制冷技术市场中,竞争格局激烈。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空调制冷技术企业,如大金、海尔、美的等。

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在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同时,新兴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加剧了市场竞争。

4. 技术发展趋势空调制冷技术正朝着更加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空调制冷技术企业正加大研发力度,推出高效节能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空调制冷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实时控制空调温度,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 市场机遇与挑战空调制冷技术市场存在着广阔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制冷技术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人口众多且气候较炎热,对空调制冷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其次,环保问题也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加严格,推动了空调制冷技术向环保型产品的转型升级。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的压力和成本控制等问题也是空调制冷技术企业面临的挑战。

6. 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空调制冷技术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需求增加,空调制冷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效率。

智能化、节能环保将成为空调制冷技术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空调制冷技术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2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2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2)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制冷剂作为空调制冷技术的核心研究对象,其研究、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内的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将制冷剂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从自然物质到人工合成的物质、再回归到自然物质两个阶段。

自从国内外纷纷研究代替氟利昂的制冷剂,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目前,在众多的天然制冷剂中氨、丙烷与其他烃的混合物及CO2制冷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最有可能成为代替氟利昂制冷剂的自然物质。

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如何发展空调制冷技术,而是如何实现其产业化的问题。

2 空调制冷技术的具体应用发展2.1 冰蓄冷技术在电能资源紧张的现状下,降低空调自身的能耗,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经过不懈努力,专家研制成功冰蓄冷技术,有效降低了空调能耗。

采用这种技术制成的新型空调,可以利用非峰值的电能,来保持制冷物质的最佳能量节约状态,并维持系统的运行良好。

将空调自身运转所需要的潜在能量和显在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提供给空调系统以便实现正常工作,也就是通过融冰冷量的放出,来使空调内部的冷负荷达到既定要求。

这时,蓄冷装置就成为了储存冰块的容器。

这种冰蓄冷技术的空调,可以实现填谷移峰的功能,它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程度,提升了经济效益,并有效削减了空调的能量损耗。

2.2 在变频空调节能上的应用变频空调所指的是在普通空调基础之上运用了变频专用的压缩机,并增加了变频的控制系统,其它结构及制冷原理与普通空调是一样的,变频空调主机为自动无级变速,能够依据房间情况进行自动提供所需冷热量,如果室内的温度达到了一定期望值,空调的主机就能够保持这一温度恒定运转,并实现不停机的运转,以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稳定。

变频空调的变频器能够对压缩机的供电频率进行改变,从而调节压缩机的转速,通过压缩机转速快慢来控制室内的温度,当室温波动比较的时候,电能的消耗就会小,舒适度也就大大提高了,变频空调依据环境温度来自动制冷、制热及除湿运转的方式,能够让室内的温度在短时间之内达到所需温度,且在低能耗及低转速的状态下进行较小温差波动,从而快速实现了节能、快速及舒适控温的效果。

空冷式换热器原理及未来发展

空冷式换热器原理及未来发展


2)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空冷器特别适用于各种化工产品的冷却。在合成氨、合成醇、 氯化物、聚氯乙稀、烷基苯、化纤以及酸、糠醛等有机分馏 工艺装置中均有大量用例。对于遇水易爆、易溶的有毒介质, 采用空冷尤为合适。 3) 在动力工业中的应用 国外电站空冷已有40多年历史,目前仍在继续发展。火力发 电站改为空冷一般可节水90%以上。 4) 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空冷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也比较成熟,主要用于高炉、 平炉、金属炉循环水的冷却。 5) 在原子能工业中的应用 在原子能工业中新的用例是在快速反应堆的芯部,冷却循环 液态金属钠。在此用空冷器的优点是一旦发生熔融的盐或金 属从工艺侧泄漏,不至发生危险性反应。
空冷式换热器
一、概述

1. 空冷器的发展概况 2. 空冷方式与水冷方式 的优缺点比较
1. 空冷器的发展概况
空冷式换热器,简称空冷器,它是以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 质,依靠翅片管扩展传热面积强化管外传热,靠空气横掠翅 片管管束后的空气温升带走管内热负荷,达到冷凝、冷却管 内热流体的目的。在炼油、化工行业中空冷器是主要的工艺 设备之一,故其研究倍受重视,从其设计、制造、结构改进 到其传热机理的研究与实验一直都在进行。 本来水是最理想的冷却介质,所以传统的工业冷却系统 都是水冷。但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特别是 炼油、化工、动力冶金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量急剧增加, 出现了水供应不足,而且人们对保护环境、防止工业用水对 江河湖海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由于能源日益短缺,要 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鉴于这些原因,迫切要求开发新的 冷却介质和冷却设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就自然受 到了人们的重视。

空冷与水冷相比的优点
水冷的缺点 1.对环境污染严重; 1 .对环境没有热污染和化学污染; 2 .冷却水往往受水源限制,需 2 .空气可随意取得,不需任何辅 设置管线和泵站等设施; 助设备和 费用; 3 .特别对较大的厂,选厂址时 必须考虑有充足的水源; 3.选厂址不受限制; 4 .水腐蚀性强,需要进行处理, 4 .空气腐蚀性小,不需要除垢和 以防结垢和脏物的淤积; 清洗,使用寿命长; 5 .循环水压高(取决于冷却器 5 .空气的压降仅有 10 ~ 20 毫米, 和冷水塔的相对位置), 故空气的操作费用低; 故水冷能耗高; 6 .空冷系统的维护费用,一般情 6 .由于水冷设备多,易于结垢, 况下仅为水冷系统的20~30%; 在温暖气候条件下还易生长微生 7 .一旦风机电源切断,仍有 30 ~ 附于冷却器表面,常常需要停工 清洗; 40%的自然冷却能力。 7.电源一断,即要全部停产。

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摘要:换热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换热设备,是实现不同介质在不同温度下传热的节能设备。

它可以利用低温介质对高温介质进行冷却,达到冷却、预冷的效果,也可以利用高温介质对低温介质进行加热,使工艺温度达到生产的要求。

长期以来,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高效节能的新型换热器层出不穷。

关键词:换热器;研究现状;应用进展;一、换热器的研究现状1.管式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操作可靠、结构简单、可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类型之一。

然而,研究表明,与以往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不同,新型换热元件和高效换热器的研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从目前诸多的研究成果来看,改善换热器的方法主要有对管程结构改进和对壳程结构改进两大类。

在管程结构改进中主要有改变传热面积和加入管内插入物两类。

在壳程结构改进中主要有改变管子外形及表面特性和改变壳程管间支撑物结构两种。

(1)螺旋槽纹管换热器。

螺旋槽纹管是一种高效益异形的强化传热管件,它通过改变传热面的形状大大强化了流体的换热效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日、英等国对螺旋槽纹管换热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于螺旋槽纹管的特性,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和GA技术公司设计螺旋槽纹管换热器的传热效率比光管提高了2至4倍。

目前,无论是从传热、流阻、阻垢性能,还是从无相变对流换热和有相变凝结换热,对螺旋槽管的强化传热研究从理论到实际已达到较高水平。

(2)管内插入物换热器。

管内插入物换热器是通过在管内添加插入物增加流体的湍动程度,加强近壁面和流体中心区域的混合程度,从而达到了强化传热的目的。

管内添加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加入纽带、螺旋线、螺旋片等。

试验研究表明,管内插入纽带之后,如果是层流换热,则对流传热系数可增大2至3倍,压降增加3倍以上。

若是紊流换热,传热系数仅增大30%左右,而压降增大2倍以上。

管内插入物加工简单,特别适合对已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空调制冷技术为人们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它能够创建出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实际生活与生产各领域中都具有广泛运用,改善了人们生活。

本文对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应用;发展趋势一、空调制冷技术有关应用分析1.吸收式制冷技术具体技术原理体现在:第一,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蒸发产生低压蒸气,溶液将这些低压蒸气吸收后,其浓度会逐渐增加,形成低压浓溶液,也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第二,通过泵送加压过程,低压浓溶液会转变为高压浓溶液;第三,高压浓溶液经过发生过程,会出现高压蒸气,溶液浓度逐渐被稀释,这一发生过程会消耗高温热源热量;第四,发生中的高压制冷剂蒸气从冷凝器、节流装置等循环,最后汇入蒸发器中。

高温稀溶液最后也会进入到吸收器中,形成一个气液循环体系。

其中,热源温度是吸收式制冷技术顺利工作的前提,如果由于热源温度较低而导致单效循环无法驱动,则借助于两级循环模式;而热源温度过高,则利用多效循环模式。

一般来说,生活中常见的空调选择二元工质对为溴化锂-水循环模式,其冷热输出输入比在0.7~1.4之间,主要与循环种类、热源温度等有直接关系。

2.BP神经网络技术BP神经网络是一种高效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对语言、文字、图片等信息识别技术,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精准分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会明显减轻,信息分类整体效率更高也更加准确。

而且,BP神经网络借助于网络结构构建函数模型,在函数系统中实现对相关操作的精准控制。

将基于BP神经网络函数模型运用到工业化控制系统当中,能够对机械运行方式进行有效把控。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利用BP神经网络,能够对空调制冷系统制冷剂吸气压力过程进行模拟。

空调制冷系统运行中,能耗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会导致能耗状况分析工作难度增加。

而利用BP神经网络模拟制冷系统运行状况,能够获得相关数据参数,为技术人员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

同时,BP神经网络能够有助于制冷系统运行风险性分析,得到相应的网络模型,为优化系统提供依据。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对于居住的舒适性和温度的适宜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所以,近年来我国加大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应用先进的冰蓄冷技术、空气源热泵技术以及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等满足我国当前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要求,结合当前的实际需求不断推广空调制冷技术,使当前各个领域都能够有效的调节温度,实现人们居住舒适度、食品的保鲜度以及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发展趋势引言对空调制冷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能够进一步加强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综合管控,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进一步对食品以及其他行业的温度调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空调制冷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领域,促进加工食品、冷藏、冷冻、建筑施工以及生物科学等行业发展,为我国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通过研究空调制冷技术能够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进一步实现新型材料以及新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在制冷环节进行时,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和自然物质进行制冷剂的应用,在第一阶段大多使用天然的制冷剂像乙醚和氨等,虽然这些制冷剂能够在自然界中直接提取,但是受科技水平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提取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效率不高质量不好的问题。

氟利昂是一种热力性能较好的制冷物质,已经逐渐将传统的乙醚和氨取代,但是在制冷剂发展初期,大量的使用氟利昂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和生活。

所以,近年来氟利昂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逐渐使用丙烷以及氨等,成为最新型的制冷剂。

同时,在制冷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

热声制冷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制冷技术,与传统的制冷系统相比,热声制冷技术能够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一步发挥其优势,只需要使用惰性气体或者其他混合物就能够加强整体温度的管控,也能够避免对环境和臭氧层造成影响。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从生命生长规律与条件方面来说,任何生物都需要受到温度的限制。

低温能够对食品酵菌、霉菌繁殖过程进行抑制;而高温则具有杀菌的效果。

空调制冷技术为人们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它能够创建出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实际生活与生产各领域中都具有广泛运用,改善了人们生活。

例如,在食品冷加工、冷处理方面制冷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利用空调制冷技术可以构建恒温恒湿状态的特点,广泛运用在工业生产以及医学尖端领域中。

近年来,关于空调制冷技术的研究逐渐增多,在现代化技术推动下,逐渐向着智能化、数字化、节能化的方向发展。

基于此,加强对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1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空调技术起源于 19 世纪的英国,发展于 20 世纪的美国。

中国空调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而且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实现的发展。

今天中国的空调技术大多来自国外,但这些技术不是国外的核心技术,甚至很多都没有或只能收获很少的经济效益,也并不环保。

这种情况不论是为了行业竞争,还是为了节能减排都是一个急需突破的技术瓶颈。

因此我国一直在自主研发空调技术,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我国的空调系统制冷技术远不成熟。

然而,现阶段空调行业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落后。

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加速,中国已经处于资源超负荷消耗的阶段。

所以降低能耗刻不容缓。

空调制冷技术在能源消耗上最大的问题是制冷剂的应用。

空调制冷技术的相关要求,主要集中在制冷剂、制冷原理两个方面。

1.1 制冷剂研究现状在空调制冷技术运行工作中,制冷剂作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加强对制冷剂的研究对发展我国空调制冷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来说,可以将制冷剂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重要阶段,其一为自然制冷物质在人工合成物质中应用阶段;其二为人工合成物质应用逐渐回归自然物质使用。

在早期的制冷剂选择和制取方面,主要依靠从自然界中获取,包括二氧化碳、氨等。

空调用换热器技术发展趋势

空调用换热器技术发展趋势

空调用换热器技术发展趋势
空调用换热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节能: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空调用换热器技术将不断追求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

通过改进传热管道结构、采用新型高效换热介质等方法,减少能量的损失和浪费,实现更高效的能量转换。

2. 多功能集成:空调用换热器不仅仅用于散热或制冷,还可以利用废热进行供热。

未来的空调用换热器技术将更加多功能集成,通过优化设计和控制系统,实现同时或切换使用不同的换热功能,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适应性。

3. 微型化和轻量化:随着科技进步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空调用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将会不断减小。

微型化和轻量化的空调用换热器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和空间限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便携性。

4. 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创新:新兴材料的应用和制造工艺的创新将为空调用换热器技术带来新的突破。

例如,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增强传热效果和材料的耐久性,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制造和定制化设计。

5. 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未来的空调用换热器技术将趋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系统的智能监测、优化和控制。

这将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舒适性,减少人为操作和干预。

总体来说,空调用换热器技术的发展将朝着高效节能、多功能集成、微型化和轻量化、材料和制造工艺创新,以及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等方向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舒适性和环保性能,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摘要:当前空调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空调虽然可以带给人们舒适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但是其面临着巨大的能源损耗,而在空调工作系统中,能耗量最大的便是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作为冷暖空调系统中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建筑总能量耗所占比例高达25%~50左右。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能耗,便结合冷暖空调制冷系统科学地应用环保节能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以下对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引言中央空调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地下制冷、制热、通风的难题,如在地铁、大型购物商场中,在中央空调机组的运行下,可以对封闭、半封闭环境起到改善作用,以保证各项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空调制冷系统是依据内部液体的液化现象来产生冷量的,在通风系统的辅助作用下,向空间内输送冷气,以达到降温目的。

中央空调机组的性能参数选取一般以空间结构为主,如果冷气输送空间格局较大,则需通过多个冷气通风口来进行循环降温,此时中央空调系统将处于负荷运营模式。

1当下空调制冷技术我国空调市场目前最为普及的两种空调机型分别为热泵型与电辅热泵型,两种空调机型的关键配置都为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作为空调制冷技术的核心,其组建原理是依据循环逆卡诺原理进行设计构成。

空气源热泵工作时能够集中采集低温热源,通过内部机身进行整合处理,从而组成高温热源。

倘若可以提升低温热源的采集效率,可以循环使用高温热源进行制热服务。

我们通过使用空调不难发现,空调机是兼具制冷与制热两种功能的;但空调主要使用制冷功能,由于北方城市冬天提供供暖服务减少空调制热需求,在空调的整体设计时,制冷效率明显高于制热效率。

当我们使用热泵型空调制冷时,空调机会在室内制冷并将制冷产生的热量分散于室外,冬天使用制热功能时则与之相反。

此种工作原理可以有效提高空调运行效率;但是该种空调运作模式存在缺陷,当温度低于一定范围时空调无法运行。

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研究现状及展望

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研究现状及展望

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制冷空调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掌握了自主调节温度变化、创造人工环境的能力,已成为决定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卫生健康、芯片技术、航空航天、高科技船舶、新能源汽车等重要科技领域发展水平的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

制冷空调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消耗了大量的材料和能源,如空调的使用可消耗城市峰值用电的60%,通过制冷空调装置优化设计实现其节能节材,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制冷空调;换热器;现状;展望引言自动控制即无人状态下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装置的控制,提高设备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下达指令、传输信号的方式,能实现设备运行功能目标或者实现对设备的基础调控。

如制冷与空调设备在运行时,需要预先进行基础参数的设置,从而对工艺参数等各项指标进行自动调整,确保设备在运行时能达到理想参数值,便于制冷与空调设备实现预期设定的运行效果。

1制冷空调装置对于换热器的要求实际制冷空调装置除了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还需要有其他部件协同工作。

蒸发器用于实现制冷剂的冷量向空气传递,其中空气的流动依靠风机,风机由电机驱动;冷凝器是散热部件,其风机用于输送空气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并由电机驱动;压缩机用于压缩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向冷凝器,现在主流的空调压缩机都是变频压缩机,带有变频器,用于实现压缩机转速调节;节流装置用于控制制冷剂流量大小;国内销售的空调器绝大多数是热泵型空调器,依靠四通阀使得制冷剂流向切换,以分别实现制冷与制热功能。

制冷空调装置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足够的冷热量、能效高。

对于冷热量提升,蒸发器和冷凝器承担冷热量的传递,无疑是最直接的影响部件。

对于能效提升,关注的重点大多会放到压缩机、风机这些直接耗能部件上。

但针对产品的调研发现,目前压缩机和风机的效率都已经做到很高,比如它们的电机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所以提升的空间有限。

换热器虽然不直接用电,但其传热温差的存在导致系统不可逆损失的发生。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环境逐渐得到改善与优化,空调制冷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并且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应用与重视。

因此,对空调制冷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十分必要。

基于此,本文对空调制冷技术进行简要概述,介绍了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并且分析了当前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前言近年来,全球步入变暖时代,整体温度上升,夏天再一次成为了人们难熬的季节。

在这样的背景下,空调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空调。

与之相应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对空调制冷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空调可以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变化,改善房间环境空气质量。

因此,空调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改善人们的生活,改善生活生产的环境。

日常生活中,制冷技术能够对食品进行冷加工处理,保证食品能维持新鲜,给予人们更好的口感。

工业生产过程中,制冷技术可以为生产环境提供相对恒温恒湿的状态,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制冷技术直接参与了各行各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1 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状况目前中国空调制冷行业与家电公司应用的是相同的技术模式,从技术引进到模仿的过程,虽然空调在出产规模上较大,但是在核心技术方面至今没有摆脱“照本宣科”或“拿来主义”的圈子。

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技术通常都是一些“过期”的技术。

目前适当遍及的表象即是,很多国内空调公司所出产的空调商品,虽然在出产规模上逐年扩大,但没有走出劳动密集型的形式,在归纳实力上处在世界分工的低端,这样的公司对新出现的制冷技术只能“望洋兴叹”了。

实际上,目前国内一些大学一直在进行有关研讨,如华中科技大学展开的热声制冷技术研讨已有十多年的前史,是国内在热声研讨方面第一个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的单位。

2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2.1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空气源热泵技术利用了循环逆卡诺原理,具有以下特点:利用此技术的产品范围广泛,温度范围是零下十度至零上四十度;不受恶劣天气比如狂风暴雨和暴雪等的影响,春夏秋冬都可以使用;节能环保,在使用过程中,不排出任何的污染物,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将低温热源集中起来,然后进行整合,进而形成高温热源,实现供暖和供应热水等多重目标;此外,利用空气源热泵技术构建的系统具有集热效率高的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1020185202制冷空调用空冷换热器的研究现状收稿日期:2008212208作者简介:周 莉(19792),女,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 510006周 莉摘 要:综述了制冷空调用空冷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并对翅片管式,管带式换热器和平行流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平行流换热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而促进空冷换热器的研究。

关键词:空冷换热器,综述,平行流换热器中图分类号:TU831文献标识码:A 换热器的研究一直是制冷空调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对换热器研究总的趋势是:传热机理及强化传热的研究;开发高效、紧凑、重量轻、可靠性高的新型换热器;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来革新设计方法;基于系统目标对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

为了追求更高的换热性能,空气冷却式换热器依次经历了翅片管式、管带式、多元平行流式等多种结构形式。

1 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翅片管式也叫管片式、管翅式,是较早应用的换热器形式。

其套片方法是将厚度很薄的铝箔,按管组排列方式,在高速冲片机上冲出折边孔。

然后将圆管穿入肋片孔中,将安装好的管片在专门的胀管机上进行胀管,减小接触热阻。

管翅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可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手段等方面来概括,早期对管翅式换热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翅片管排总的换热性能和流动性能上,翅片的形式多是平直翅片,主要考察管径、管排数、翅片间距、管排排列方式、翅片厚度等几何参数对换热及流阻的影响情况,换热管管径较大(D o =9.52mm ,12.7mm 或15.8mm ),实验模型的数量十分有限,拟合的关联式(j —Re 和f —Re 关系式)适用范围小,预见性不好,工程应用效果不好。

近期的研究注重换热器的传热和流动机理,Saboya 和Spsrrow [1]将传质技术用于确定一排、二排和三排盘管的局部传质系数,其结果通过类比关系用换热系数的形式来说明局部换热系数的分布情况。

换热管管径也日趋小型化(扩管前D o =9.52mm ,7.94mm ,7mm ),而且实验关联式的拟合方法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出现了多重拟合方法。

2 管带式和平行流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2.1 管带式换热器管带式换热器的管子,是由一条连续的铝合金材料挤压成多孔通道的椭圆扁管,然后将其机械弯曲成等间距的蛇行管。

同时将带状铝箔经冲压成缝,并折成U 形或V 形,其高度等于蛇行管的间距。

把加工好的铝带夹入蛇行管间,呈叠置方式。

在夹具中把蛇行管夹住,并施加适当的压力压紧,使管与片之间产生一定的接触应力,再进行整体钎焊而成。

与翅片管式相比,管带式采用扁管,其水力直径小,在截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椭圆扁管内制冷剂的湿周周长比圆管大,传热面积大,热阻小,因此管内换热量提高。

同时扁管的迎风面积小,流形有利,气动性能好,背风面涡流区小。

扁管的使用使管带式结构紧凑,可以显著提高换热面积。

2.2 平行流式换热器平流式换热器分为两种:1)集流管不分段,制冷剂流动方向一致,称为单元平流式换热器;2)多元平流式换热器,多元平行流实际上是分流式换热器,即变通流程设计。

平行流式冷凝器吸收了管带式的各项新技术,是制冷剂从R12转换成R134a 的最适宜替换机型。

对平行流换热器的研究可从以下3个方向展开。

2.2.1 平行流换热器整体性能的研究对换热器整体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验证已有模型或建立新的模型对换热器的换热和压降进行计算,并与试验数据、关联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及模型优化;考虑扁管效应,管排数,风速,换热器翅片安排、管路流程安排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扁管换热器与其他管型换热器的性能对比;换热器的优化研究,性能评价指标。

Min 等[2]采用已知关联式,对制冷剂侧和空气侧的换热和压降进行了计算,并且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

Chung 等[3]建立并比较了考虑扁管几何尺寸和没有考虑扁管几何尺寸的两个模型,考虑扁管尺寸的计算更加精确稳定。

Park 和Jaco 2bi [4]比较了扁管换热器和圆管换热器的热力性能,相比于圆管换热器,较小表面积和体积的扁管换热器即拥有相同的热力性能。

龚堰珏[5],张兴群[6]等研究了风速,换热器翅片安排、管路流程安排等对换热器性能和系统性能的影响。

2.2.2 百叶窗翅片侧流体换热与流动的研究工程质量关,严格每一道工序的验收检查;最后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维护检修及外围管道的清理疏通。

参考文献:[1] 刘 翔.净水厂调速水泵选型与节能分析[J ].山西建筑,2008,34(12):1802181.Discussion on the basement dirty w ater pump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YUE Jian 2liAbstract :Combining with working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basement dirty water pump and common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from equip 2ment selec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the solution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so as to make the fitting and management of dirty water pump more scientific ,and reach to the aim of exhausting pollution.K ey w ords :basement ,dirty water pump ,back flow ,maintenance management・581・ 第35卷第10期2009年4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35No.10Apr. 2009 在流体穿过百叶窗的过程中,百叶窗上的边界层不断被破坏,又重新生成,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热阻,提高了传热效率,具有较高的换热系数。

对百叶窗翅片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体的流动形态,是轴向流动还是百叶窗方向的流动;翅片结构,百叶窗的几何参数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关联式的拟合;上游百叶窗尾流对下游百叶窗的流动和换热的影响;百叶窗附近的热尾流,温度场,流场对其换热的影响。

Beauvais 是第一个对百叶窗翅片换热器流动进行可视化研究的学者。

首次发现流动主要平行于百叶窗叶片。

Davenport 做了同样的流动可视化实验,得出结论:百叶窗翅片的流动效率是雷诺数的函数。

Aoki 等[7]通过实验研究百叶窗结构参数对百叶窗侧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迎面风速较低时,换热系数随着翅片间距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百叶窗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百叶窗角度为28°~30°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之减小。

Webb 采用有色注射技术在10∶1的模型中进行了可视化实验,并观察了百叶窗的几何参数,包括翅片间距、百叶窗角度、百叶窗间距等对流动的影响。

首次推出了流动效率的经验公式,并在后面的研究中,总结出了包括流动阻力和传热系数等经验公式。

Chang 和Wang [8]总结了91个百叶窗翅片换热器模型的研究数据,得出了关于空气侧的传热因子j 和摩擦因子f 的关联式。

Marlow E.Springer 和K aren A.Thole [9]对二维百叶窗列阵模型的流场进行了可视化研究。

研究表明上游百叶窗尾流的存在,使下游百叶窗通道中间偏上位置的流体速度和流动角度出现下降。

Tafti [10]等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百叶窗翅片内流体流动形态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百叶窗翅片的换热系数不仅仅与包围百叶窗的流场的流体动力学有关,还与百叶窗表面附近是否存在热尾流有关。

2.2.3 细微通道管侧的换热与流动研究现在对于较大尺寸各种形状流通截面的管道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流动阻力与换热公式。

但是对于直径较小的微通道,研究发现将普通圆管内的公式应用于微通道内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目前对管道内的流动与传热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研究上不同流通截面内单相流体的传热和流动阻力特性。

Levy [11]第一次研究了微细通道内湍流换热的特征,实验值比用Seider 2Tate 公式的计算值低30%~50%。

Chang 等[12]对4种不同规格的多孔铝制平扁管和一种内肋片扁管进行冷凝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冷凝传热系数与Shah [13]实验式相符,仅在蒸汽含量较高区域时计算值较低,显示了小水力直径管与常规换热管的差别。

辛明道[14]等对6种不同尺寸的微矩形槽道内的受迫对流阻力和换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姜明健等[15]研究了水在矩形和三角形通道内的单相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槽道中流体流动换热明显强于常规尺寸管道内的换热,并且流动阻力低于常规尺度的流动阻力。

3 结语1)许多研究者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关联式,实验范围较窄,故其适用性受到限制。

2)由于换热器翅片结构的复杂性,致使已有关联式过于复杂,不便于工程计算的运用。

3)不同研究者的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有所不同,所得实验结果差异较大,可比性不强。

4)实验研究应与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相结合,从更大范围,更通用的方向来取得关联式。

翅片侧纯理论方面的研究太少,应加强在理论上分析不同的翅片几何结构在强化传热及其阻力特性方面的差别。

参考文献:[1] W.M.罗森诺.传热学应用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 Min Y J ,Hrnjak P S ,Bullard C W.R 2744gas cooler model de 2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 ].Refrigerant ,2001(24):6922701.[3] Chung K ,Lee K S ,K im W S.Optimization of the design fae 2tors for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parallel flow heat exehanger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2(45):477324780.[4] Park Y ,Jacobi A M.A Seeond 2Low 2Based Comparison of theAir 2Side Thermal 2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Flat 2Tube and Round 2Tube Heat Exehangers [J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Refrigeration ,2003(2):31232.[5] 龚堰珏,张兴群,郑维智,等.汽车空调平行流式冷凝器热力性能计算机辅助分析[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24):6,22225.[6] 张兴群,袁秀玲,黄 东.平行流式冷凝器的热力性能研究[J ].流体机械,2005,33(12):65268.[7] Aoki H ,Shinagawa T ,Suga K K.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local heat transfer charaeteristics in automotive louvered fins [J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1989(2):2932300.[8] Chang Y J ,Wang C C.A generalized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for Louvered fin geometry [J ].Heat Transfer ,1997,40(3):5332544.[9] Marlow E ,Springer K aren A ,Thole.Experimental Design for Flow field Studies of Louvered Fins[J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1998(18):2582269.[10] D.K.Tafti ,G.Wang ,W.Lin.Flow transition in a multilou 2vered fin array[J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0(43):9012919.[11] Levy S ,Fuller R ,Niemi R.Heat Transfer to Water in thin Rectangular Channels[J ].Heat Transfer ,1959(1):1292143.[12] Chang Y P ,Tsai R ,Hwang J W.Condensing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luminum Flat Tube [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1997,17(11):105521065.[13] Shah M M.A general correlation for heat transfer during film condensation in tubes[J ].Heat Mass Transfer ,2001(8):77290.[14] 辛明道,师晋生.微矩形槽道内的受迫对流换热性能实验[A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C].1992.[15] 姜明健,罗晓惠,刘伟力.水在微尺度槽道中单相流动和换热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12(1):34239.Progress on air 2cooled heat exchanger of air 2conditioningZH OU LiAbstract :In this paper ,progress on air 2cooled heat exchanger of air 2conditioning was summarized.Finned 2tube heat exchanger ,band 2tube heat exchanger and parallel flow heat exchanger research were described respectively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was conducted especially for the parallel flow heat exchanger research ,thus promote the research on air 2cooled heat exchanger.K ey w ords :air 2cooled heat exchanger ,summarize ,parallel flow heat exchanger・681・第35卷第10期2009年4月山西建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