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区;可读框

合集下载

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和内含子外显子

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和内含子外显子

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和内含子外显子我们都知道不论真核与原核生物都离不开基因,它储存着生长、发育、凋亡等几乎全部生命过程的信息。

那么基因有着哪些结构呢,接下来从三个层面来讨论基因的构成:一、DNA编码区Coding region基因在结构上,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

真核生物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在转录过程中会修剪内含子,并拼合外显子来形成转录产物。

在原核生物中,基因是连续的,也就是说无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

外显子Exon外显子是在preRNA 经过剪切或修饰后,被保留的DNA部分,并最终出现在成熟RNA的基因序列中。

内含子Intron在真核生物中,内含子作为阻断基因的线性表达的一段DNA序列,是在preRNA 经过剪切或修饰后,被切除的DNA序列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非编码区在对基因的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等都位于该区域,有意思的是在人类基因中非编码区的占比超过90%。

它们中的一部分可以转录为功能性RNA,比如tRNA(transfer RNA), rRNA(ribosomal RNA)等;可以作为DNA复制,转录起始来对复制,转录和翻译起到调控作用;也可能是着丝粒与端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启动子Promoter启动子是特定基因转录的DNA区域,启动子一般位于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启动子长约100-1000bp。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转录因子可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到启动子特有的DNA序列(一般为保守序列),从而启动转录。

启动子本身并不转录而且也不控制基因活动,而是通过转录因子结合来调控转录过程。

在细胞核中,似乎启动子优先分布在染色体区域的边缘,可能是在不同染色体上共同表达基因。

此外,在人类中,启动子显示出每个染色体特有的某些结构特征。

CAAT Box 与Sextama boxCCAAT box(有时也缩写为CAAT box或CAT box):具有GGCCAATCT 共有序列的不同核苷酸序列,是真核生物基因常有的调节区,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约-80bp处,可能也是RNA聚合酶的一个结合处,控制着转录起始的频率。

遗传学名词解释(华农)

遗传学名词解释(华农)

遗传学名词解释第一章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子代与亲代不相同的现象。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染色体:完整的包裹在蛋白质基质中的DNA分子。

真核生物细胞处于分裂期,DNA逐渐螺旋化卷曲,呈现有固定形态的棒状小体。

染色质:细胞未分裂时,呈现出伸展和高度分散状态、没有固定形态结构的纤细网状物。

着丝粒:一种盘状结构,2条染色单体连接的部位。

主缢痕:着丝粒不会被染料染色,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染色体上一缢缩部位(无色间隔点),所以又称为主缢痕。

次缢痕: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往往还具有另一个染色较淡的缢缩部位,称为次缢痕;通常在染色体短臂上。

随体:次缢痕的末端的圆形或略长形的突出体,称为随体。

核仁组织中心:次缢痕在细胞分裂时,紧密地与核仁相联系。

与核仁的形成有关,因此也称为核仁组织中心(NOR)。

同源染色体:大小及形态相同,分别来源于父本和母本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

性染色体:许多物种中,存在的一对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同源染色体。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之外的其它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或核型:由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形态特征(包括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和大小顺序排列构成的图形。

染色体带:当染色体被酶或其它化学药品处理后,经过染色显示出的深浅不同的带纹。

带型:不同的染色体具有的不同形态带的组成。

染色体显带:染色体带显示的过程。

由于实验中处理方法的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的带型模式,如Q带、G带、N带、R带和C带等。

显带的机制:一般认为所显示的带为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分布的区域。

异染色质:在细胞间期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段。

常染色质: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浅的区段。

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子代DNA分子中都保留了亲代DNA双链中的一条,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无丝分裂:指通过细胞核拉长(呈哑铃状),中部缢缩形成2个相似的子细胞的过程。

医学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2

医学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2

1.转录泡(三元复合物):转录泡是由RNA聚合酶核心酶、DNA模板链以及转录形成的RNA新链三者结合形成的转录复合物。

在转录的延伸阶段,RNA聚合酶使DNA双螺旋解链,暴露出长度约为17bp的局部单链区,因外形酷似泡状结构故称之为转录泡2.3.密码子:mRNA上每 3 个核苷酸翻译成蛋白质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这 3 个核苷酸称为密码,也叫三联子密码4.摆动假说: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中,前两对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第三对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因而使某些tRNA可以识别1个以上的密码子。

5.SD序列:位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保守区,该序列能与16SrRNA的3端互补,促使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与翻译的起始有关。

6.校正tRNA:校正tRNA通过改变反密码子区校正突变。

可分为无义突变的校正RNA和错义突变的校正RNA、移码突变的校正RNA。

7.无义突变:在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中,一个核苷酸的改变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UAG、UGA、UAA),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功能的或无意义的多肽的突变,叫做无义突变。

8.错义突变:错义突变是由于结构基因中某个核苷酸的变化而使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变成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

9.移码突变:在正常地DNA分子中,碱基缺失或增加非3地倍数,造成这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

10.可读框:可读框是指mRNA上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一段序列。

11.信号肽: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12.分子伴侣:一类能帮助其他蛋白质进行正确组装、折叠、转运、介导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进行降解的蛋白。

当蛋白质折叠时,它们能保护蛋白质分子免受其它蛋白质的干扰。

很多分子伴侣属于热休克蛋白(例如HSP-60),它们在细胞受热时大量合成。

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

专业《分子生物学》复习题(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基因gene: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须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基因组genome: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4、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基因序列中可在原位发挥作用并影响其在物理上相连的基因表达的保守结构。

如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终止子等。

5、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如RNA聚合酶。

6、启动子promoter:是与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并起始转录的DNA区域。

7、增强子enhancer: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8、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9、分子克隆molecular expression: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既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10、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有目的的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人为的操作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列过程。

11、 DNA变性Denaturation: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两条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则不受影响。

12、 DNA复性renaturation:当促使变性的因素解除后,两条DNA链又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形成DNA双螺旋结构。

13、退火annealing:指将温度降至引物的TM值左右或以下,引物与DNA 摸板互补区域结合形成杂交链。

14、反义RNA antisense RNA:碱基序列正好与有意义的mRNA互补的RNA 称为反义RNA。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19)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19)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分析题(5分,每题5分)1. 根据A基因序列设计原核表达引物。

A基因序列如下:ATGTCCGAAGTAATCGAAGAACATCTTCTCAGCGATAATTCTGATGATTCCAGCTCGGAAT TGACTTCTAC………GGACGAACCACGAAGAGACGATATTAApET28a多克隆位点如下引物设计必须满足:要求在引物两端分别加上BamHI(GGATCC)和EcoRI(GAATTC)。

要求表达的重组蛋白C端带His标签。

答案:设计引物时应注意:(1)酶切位点前后应添加1~6个保护碱基,以提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效率。

(2)His标签位于酶切位点的下游,且靠近终止密码子,且mRNA的翻译方向是由N端向C端,所以目的片段插入时的顺序不倒转。

(3)引物长度一般在18~27bp,且与目的片段有合适的互补长度以保证引物可以顺利结合。

上游引物可为(5′端至3′端):CGCGGATCCGCGATGTCCGAAGTA。

下游引物可为(5′端至3′端):GGCCTTAAGGCCAATTATAGCAGA。

解析:2、判断题(55分,每题5分)1. cDNA文库是包含有细胞中所有mRNA,因此该文库能包含细胞所有的遗传信息。

()答案:错误解析:cDNA文库不包含有细胞中所有mRNA,因此该文库也不能包含细胞神经细胞所有的遗传信息。

cDNA小说作品只是包含有特定细胞类型和发育中细胞时期的表达信息。

2. 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答案:错误解析: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正电,电泳时向阴极移动;在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色谱法时向阳极移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1. 基因(顺反子)(gene(cistron)):指能产生一条肽链的DNA 片段。

包括编码区和其上下游区域(引导区和尾部),以及在编码片段间(外显子)的割裂序列(内含子)。

2.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合成子代DNA链(在DNA模板的指导下)的酶。

任何独特的酶可在修复或复制(或两者都有)中发挥作用。

3. 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使用DNA作为模板合成RNA的酶(正式应为DNA依赖性RNA聚合酶)。

4. 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的酶。

5. A deoxyribonuclease(DNAase)is an enzyme that attacks bonds in DNA. It may cut onlyone strand or both strand.DNA酶:攻击DNA之间化学键的酶。

(第二句自译:它可能仅仅切断单链或双链。

)6. RNA酶(ribonucleases(RNAase)):底物为RNA的酶,它可对双链或单链RNA特异性作用,它可为核酸内切酶或核酸外切酶。

7. 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每次可从核酸链一头切割一个核苷酸的酶,可能特异性切割DNA或者RNA的5‘或者3’端。

8. 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切割核酸链内的化学键。

可特异性地切割RNA或者单链或双链DNA。

9. A hotspot is a site in the genome at which the frequencyof mutation (or recombination)is very much increased, usually by at least an order of magnitude relative to neighboring sites.热点:突变或重组频率显著增加的位点。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程复习资料⼀、绪论1、简述基因⼯程的概念。

答:基因⼯程是指按照⼈们的设计,⽤⽣物技术直接操作⽣物的基因组。

通过分离和拷贝⽬的基因或⼈⼯合成外源基因,在体外将外源基因插⼊到载体分⼦中,成为重组DNA,再导⼊宿主细胞内,进⾏扩增和表达。

此过程所涉及的⽅法学称为重组DNA技术,也称分⼦克隆或基因操作。

2、列举基因⼯程中常⽤的⼀些技术。

答:(1)基因敲⼊:以ES细胞培养技术和同源重组为基础,通过转基因将外源基因整合到特定的靶位点,利⽤靶位点全套的表达调控元件以实现特异性的异位表达。

(2)基因敲除:将⼀个特地设计的DNA⽚段导⼊⽣物体中,通过同源重组使靶基因被置换出⽽失活的实验技术。

(3)基因敲落:是⽤反义技术,RNAi等降低或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活性。

(4)基因打靶:是⽤同源重组来瞄准希望改变的特定内源基因。

(5)基因组编辑:⽤基因组编辑核酸酶,如锌指核酸酶(ZFN)、归巢核酸内切酶、转录激活⼦样效应物(TALE)和成簇间隔短回⽂重复(CRISPR)进⾏剪切。

⼆、基因⼯程的分⼦遗传学基础(⼀)名词解释1、基因表达:指DNA分⼦经转录产⽣互补的RNA分⼦。

2、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双链分离后的两条单链均可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复制完成后的⼦代DNA分⼦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DNA分⼦相同,但⼦代DNA分⼦的双链⼀条来⾃亲代,另⼀条为新合成的链,故称为半保留复制。

3、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半不连续模型是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4、DNA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双链变成单链,从⽽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改变。

变性DNA常发⽣⼀些理化及⽣物学性质的改变:溶液粘度降低、溶液旋光性发⽣改变、增⾊效应。

5、DNA的复性:指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是变性的⼀种逆转过程。

热变性DNA⼀般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此过程称之为“退⽕”。

工业微生物育种全解

工业微生物育种全解

⼯业微⽣物育种全解1.⼯业微⽣物育种在发酵⼯业中的作⽤如何?其⽬的是什么?⼯业微⽣物育种建⽴在:(1)遗传和变异(微⽣物遗传学)的基础之上;(2)物理和化学诱变剂的发现和应⽤;(3)⼯业⾃动化(⾃动仪表装置和微机)。

⼯业微⽣物育种在发酵⼯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决定该发酵产品能否具有⼯业化价值及发酵过程成败与否的关键。

2.⼯业微⽣物发展经历了哪⼏个阶段?1)⾃然选育阶段2)⼈⼯诱变选育阶段3)杂交育种阶段4)代谢控制育种阶段5)基因⼯程育种阶段3.⼯业微⽣物育种的核⼼指标有哪些?1)在遗传上必须是稳定的。

稳定性。

2)易于产⽣许多营养细胞、孢⼦或其它繁殖体。

3)必须是纯种,不应带有其他杂菌及噬菌体。

4)种⼦的⽣长必须旺盛、迅速。

5)产⽣所需要的产物时间短。

转化率。

6)⽐较容易分离提纯。

7)有⾃⾝保护机制,抵抗杂菌污染能⼒强。

8)能保持较长的良好经济性能。

产率。

9)菌株对诱变剂处理较敏感,从⽽可能选育出⾼产菌株。

10)在规定的时间内,菌株必须产⽣预期数量的⽬的产物,并保持相对地稳定。

4.⾰兰⽒阳性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何差异?它们对溶菌酶和青霉素的敏感有何不同?5.缺壁细菌有哪些类型和异同?制备缺壁细菌主要有哪些途径?原⽣质体:G+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球状体:G-菌,残留部分细胞壁。

是研究遗传规律和进⾏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

L型细菌:⾃发突变形成细胞壁缺陷菌株;6.原⽣质体制备时,为什么不同微⽣物要选择不同的酶?举例说明。

酶在原⽣质体制备中主要⽤来酶解细胞壁的,不同的微⽣物其细胞壁成分及含量可能不同,所以要⽤不同的酶。

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有葡聚糖、⽢露聚糖蛋⽩质、⼏丁质。

霉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丁质、葡聚糖等。

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有纤维素构成结构⾻架。

7.基因组、基因、密码⼦、简并、同义密码⼦的概念是什么?⼀、基因组1. 原核⽣物就是它的整个染⾊体,原核⽣物的基因组较⼩,DNA的含量低,如E.coli的DNA分⼦质量为2.4×109Da,相当于4.2×106bp,含有3000-4000个基因,SV40病毒仅5个基因。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重叠基因:是指具有部分共用核苷酸序列的基因,即同一段DNA携带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蛋白质的编码信息。

段裂基因:将基因内部插入不编码序列,使一个完整的基因分隔成不连续的若干区段的基因称为不连续基因或断裂基因。

内含子:在真核生物基因中有一些区两段有编码功能,而另一些区段无编码功能,将在一个不连续基因中无编码功能的区段称为内含子。

外显子:在真核生物基因中有一些区段有编码功能,而另一些区段无编码功能,将在一个不连续基因中有编码功能的区段称为外显子。

假基因:具有与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似的基因序列,但在转录、转录后加工或翻译水平上的有缺陷,不能合成出功能蛋白质的失活基因,常用符号ψ表示。

开放阅读框ORF:是指从起始密码子起到终止密码子止的一段连续的密码子区域。

开放阅读框包含一段可以编码蛋白的碱基序列,不能被终止子打断。

(当没有已知的蛋白质产物时,该区域被称为可读框,而当确知该可读框编码某一确定蛋白质时,则称为编码区。

所以一个可读框是潜在的编码区。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子代双链DNA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互补链,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复制子:基因组内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或复制单位。

半不连续复制:指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ARS:自主复制序列(酵母菌中具有复制能力的DNA片段含有的复制起点)Oric:大肠杆菌DNA复制起始点ORC:起点识别复合物RF: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干扰素SSB:单链DNA结合蛋白,是一类能够选择性结合在DNA单链上,使DNA以单链形式稳定存在的蛋白质,能稳定复制时已解开的DNA单链,并保护单链部分不被核酸酶降解。

Klenow片段:克列诺片段,DNA聚合酶I被蛋白酶切开得到的大片段PCNA:分裂细胞核抗原(一种分子量为36KD的蛋白质,在细胞核内合成,并存在于细胞核内,为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作为DNA聚合酶的夹子,是DNA聚合酶的辅助因子。

基因片段分类

基因片段分类

基因片段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以下是基因片段的几种常见分类:1. 编码区(Coding Region):-外显子(Exon): 在真核生物的基因中,外显子是RNA前体经过剪切或修饰后保留下来的DNA片段,最终参与成熟RNA的编码序列。

外显子是编码蛋白质的部分。

-内含子(Intron): 内含子是真核生物基因中阻断线性表达的DNA序列,在RNA前体的剪切过程中被移除。

内含子不参与编码成熟RNA。

2. 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这些区域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的编码,但它们在调控基因表达、维持染色体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非编码RNA(如rRNA、tRNA、miRNA等)也属于非编码区的一部分。

3. 基因序列与非基因序列:-基因序列: 指的是基因组中决定蛋白质或RNA产物的DNA序列,通常以ATG起始密码子开始,以终止密码子结束。

一个可读框(ORF)通常相当于一个基因,但其产物可能尚未被发现或证实。

-非基因序列: 指的是基因组中除了基因之外的所有DNA序列,主要包括基因之间的居间序列。

4. 按功能分类:-结构基因: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调控基因: 参与调控其他基因表达的基因,如转录因子编码基因。

-管家基因: 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对维持基本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奢侈基因: 只在特定细胞或组织中表达的基因。

5. 按位置分类:-染色体基因: 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

-线粒体基因和叶绿体基因: 位于细胞器DNA中的基因。

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基因片段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2章转化:一种生物由于接受了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而发生遗传性状改变的现象。

核酸(nucleic acid):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

cAMP: ATP在酶的催化下,切去两个磷酸,剩下的一个磷酸又可以进一步和糖的第3位的羟基形成一个新的磷酸酯键,这样生成的化合物中,磷酸和同一个糖环的5和3位形成磷酸二酯键,出现一个环状,称为环腺苷酸(cAMP)。

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核苷酸在DNA分子中的排列顺序。

因此测定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课题之一。

5’末端:多核苷酸链具有方向性,左侧末端的核苷酸,其糖基第五位碳不参与磷酸二酯键,称为5’末端,3’末端:链的另一端,在右侧其糖基第三位碳不参与磷酸二酯键,被称为3’末端。

DNA的甲基化:DNA的一级结构中,有一些碱基可以通过加上一个甲基而被修饰,称为DNA的甲基化。

发针结构(hairpin):当一条链上的一段序列与另一段序列互补且相离不远时,单链就会自动折叠回来,形成了局部的双链区,叫做茎(stem),茎的一端由不互补的序列形成一个环(loop),这种结构叫做发针结构(hairpin)DNA结构的动态性:当存在条件不同时,各不同构象之间还会发生相互转变,造成相应的功能变化,这种不同DNA结构形式相互转变的现象称为DNA结构的动态性。

DNA的三级结构:指双螺旋链的扭曲。

染色质(chromatin):是指细胞周期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复合结构,因其易被碱性染料染色而得名。

染色体(chromosome):是指在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一种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物体。

携带很多基因的分离单位。

只有在细胞分裂中才可见的形态单位。

染色质: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纤维细丝是许多核小体连成的念珠状结构。

核小体(nucleosome):染色质的基本结构亚基,由约200 bp的DNA和约等量的组蛋白所组成。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1、增强子:就是远离转录起始点、决定组织特异性表达、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特异DNA序列,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与方向、距离无关。

2、增强子: 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3、同位酶:识别相同的序列但切割位点不一样的酶。

4、顺反子: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回复突变:一个等位基因可以突变为其相对的另一个等位基因,反之,另一个等位基因也可以突变为原来的基因,这种突变叫作回复突变。

6、衰减子:在色氨酸操纵子中的一个区域,此区域以形成不同二级结构的方式,利用原核生物转录与翻译的偶联对转录进行调节。

此区域只存在于原核生物合成代谢的操纵子中。

7、切刻平移:用DNA聚合酶I在有缺刻的DNA双链上一面进行5′→3′的外切,一面进行DNA合成,使缺刻在DNA上发生平移的过程。

此过程也是制备放射性探针的一种方法。

8、减色效应:变性DNA复性后,在260nm的吸收值减少的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9、核受体:细胞内受体分布于胞浆或核内,本质上都是配体调控的转录因子,均在核内启动信号转导并影响基因转录,统称核受体。

10、增色效应:当核酸变性后,其260nm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11、负超螺旋:两股以右旋方向缠绕的螺旋在外力向松缠的方向捻转时,产生一个右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力捻转造成的胁迫,这样形成的超螺旋为负超螺旋。

1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碱基顺序的核酸内切酶。

13、复制子:含有一个起点的复制单位。

其长度等于相邻两个复制起点间的距离。

14、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首先解螺旋和分离,然后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

这样从亲代的一个双螺旋DNA分子形成了两个与原先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的两个子代DNA分子。

每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的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Genomics第5章

Genomics第5章

一个典型的RNA茎环结构
② 可以像搜索蛋白质编码基因那样,搜索与功 能RNA基因相关的调控序列。这些调控序列与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调控序列是不同的,除了存 在于功能RNA基因上游之外,还可能存在于功 能RNA基因内部。
③ 在紧凑的较小基因组中,注意力直接朝向对 蛋白质编码基因广泛搜寻之后还剩下的区域中 。这些空位置通常并不空,仔细检查会发现多 个功能RNA基因的存在。
多数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具有的序列并不是所 示的序列,因此通过序列分析定位边界是一件 碰运气的事。
(3)上游调控序列:可用来定位基因起始区。上 游调控序列是为了作为识别信号在参与基因表 达的DNA结合蛋白中发挥作用。
但是调控序列是变化的,因此,运用这些来定 位基因是有问题的。
这三种简单ORF扫描的衍生方法虽然有局限 性,但普遍适用们自己的特征,这些特 征可以用来帮助在基因组序列中发现它们。
(1)功能性RNA分子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折叠 成二级结构,如tRNA分子所具有的三叶草结构。
二级结构是通过分子内碱基配对形成的。为了 使分子内形成碱基配对,该分子中两部分的序列 必须是互补的。
这些特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能够用来在基因组 序列中定位tRNA基因。
(4) 根据基因组的特征,另外的策略也可能适用 于单个生物体。
例如,脊椎动物基因组包含着许多基因上游都 有的CpG岛,这些序列大约有1kb,其中的GC 含量比整个基因组的平均含量要高。人类基因 中有40-50%的基因上游含有CpG岛。
3. 为功能性RNA定位基因
ORF扫描适用于蛋白质编码基因,但对于那 些功能性RNA基因,如rRNA和tRNA,它们不包 含ORF有一个能鉴别出所需 要的基因。
通过同源性搜索对未确定的外显子进行定位 ,以检测其功能。

分子生物学重要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重要名词解释

1.Replicons(复制子):以任意一段DNA序列为单位进行复制的这段DNA就称为一个复制子.一个复制子内仅有一个复制起始点。

2.Replication fork(复制叉):指亲代两条链发生分离的位点.同时也是新生DNA合成的位点称为复制叉,一般情况下,两个复制又从复制起始点位开始进行双向复制直到在复制终点相遇。

所有的起始区域富含AT序列。

3.Nudear Matrix(核基质):由不溶性蛋白质纤维构成的蛋白质支架在空间上支撑着DNA 复制.复制工厂被固定在核基质中,DNA可穿过其中。

4.Transposition(转座作用):重组不依赖DNA的序列.使一段DNA序列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个染色体移动到另一个染色体。

5.Transposon(转座子):是指存在于染色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6.Enhancer(增强子):在启动子起始点的上游或下游数千个碱基处,能激活转录的序列元件称为增强子。

7.silencer(沉默子):某些基因的页性调节元件,能够同反式因子结合从而阻断增强子及反式激活因子的作用.并最终抑制该基因的转录活性。

8.TBP(TATA-building protein){TATA结合蛋白}:是在含有TATA框的Ⅱ类(或Ⅲ类)启动子中的装配因子。

对所有聚合酶和启动子类型都能起作用,具有多功能性。

9.Attenuator(弱化子):指原核生物的操纵子中明显衰减乃至停止转录作用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位于操纵子上游。

10.Prompter(启动子):RNA聚合酶结合到待转录序列上游的特定起始位点,这些区域称为启动子。

DNA分子上结合RNA聚合酶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区域,通常位于基因的5’上游区域。

在多数情况下还包括促进转录起始的调节蛋白的结合点位。

11.Operon(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基因表达调控的单位.与功能相关的基因相连,由同一控制区控制转录,这些基因包括结构基因,操纵子基因和启动调节基因等。

分子生物名词解释06

分子生物名词解释06

mRNA 前体在剪接过程中组装形成的多组分复合物,主要由细胞核内小分子RNA 和多种蛋白因子组成。

mRNA 在不同的分化细胞,不同的发育阶段甚至是不同的生理状态下,由于剪接的方式不同而使相同的RNA 翻译成不同的产物。

DNA 的带后链上合成的不连续的DNA 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 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称为冈崎片段。

同一种氨基酸由多种密码子编码的现象。

密码子:连续性,通用性,简并性,摆动性。

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 和RNA 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性状的功能单位。

基因组是指生物体细胞中,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一类移动因子在转座过程中需要以RNA 为中间体,经过逆转录过程再分散到基因组中。

RNA 序列可以直接行使mRNA 的功能,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版。

类具有指状结构的结构域,这些具有锌指结构的蛋白大多都是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的功能蛋白。

指以亲代DNA分子作为模板合成出相同的互补分子的过程。

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 序列。

其本身不被转录。

DNA 序列中按确认的方向阅读双链中的每一条链的序列都是相同的。

是指基因组DNA 中含有DNA复制的起始区和终止区的一个DNA 复制单位。

承担DNA 的复制。

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 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质,有5种类型,即H1、H2A 、H2B 、H3、H4,它们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能够同DNA 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

染色质中的组蛋白与DNA 的含量之比为:1∶1。

复制时,因为复制的方向必须是从5’到3’,一条链可以连续复制,而它的反义链复制则是不连续的,会产生冈崎片断,所以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基因组上不必借助于同源序列就可以移动的DNA 片段,它们可以直接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点移到另一个位点(供体和受体)发生在专一序列的DNA 分子间的重组,有特异的重组酶和辅助因子对其识别和作用。

某理工大学《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79)

某理工大学《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79)

某理工大学《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分析题(5分,每题5分)1. 根据A基因序列设计原核表达引物。

A基因序列如下:ATGTCCGAAGTAATCGAAGAACATCTTCTCAGCGATAATTCTGATGATTCCAGCTCGGAAT TGACTTCTAC………GGACGAACCACGAAGAGACGATATTAApET28a多克隆位点如下引物设计必须满足:要求在引物两端分别加上BamHI(GGATCC)和EcoRI(GAATTC)。

要求表达的重组蛋白C端带His标签。

答案:设计引物时应注意:(1)酶切位点前后应添加1~6个保护碱基,以提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效率。

(2)His标签位于酶切位点的下游,且靠近终止密码子,且mRNA的翻译方向是由N端向C端,所以目的片段插入时的顺序不颠倒。

(3)引物长度一般在18~27bp,且与目的片段有合适的互补长度以保证引物可以顺利结合。

上游引物可为(5′端至3′端):CGCGGATCCGCGATGTCCGAAGTA。

下游引物可为(5′端至3′端):GGCCTTAAGGCCAATTATAGCAGA。

解析:2、判断题(80分,每题5分)1. 乳糖操纵子存在负控诱导系统和正控诱导系统的调控机制。

()[扬州大学2019研]答案:正确解析:乳糖操纵子存在负控诱导系统和正控诱导系统的调控机制,分别是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和CAP的正性调节。

2. 组蛋白基因、rRNA基因和tRNA基因等都属于串联重复基因,它们的产物都是细胞所大量需要的。

()答案:正确解析:串联重复基因的特点如下:①各成员之间有高度的序列一致性,甚至完全相同;②拷贝数高,常有十几个甚至几百个;③非转录的间隔区短而一致。

组蛋白基因、rRNA基因和tRNA基因等都属于串联重复基因,它们的产物都是细胞所大量需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DNA链的问题
①正链=编码链=有意链=非模板链
负链=非编码链=反义链=模板链
②与转录模板互补的那条DNA链称为非模板链,有意链,编码链(遗传信息存在这条链上)
③mRNA的转录并不总是以一条DNA链为模板的,某些基因以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模板链,而另一些基因则以双链中的另一条为模板,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模板链,DNA双链都可以作为模板链。

3、上下游引物问题
①一般给你碱基序列的那条模板,假设为A链,它的互补链是B链。

第一次延伸:上游引物是识别B链往下延伸的,它延伸出来的碱基序列跟A链一样。

下游引物是识别A链往下延伸,它延伸出来的序列跟B链一样。

5'----------------3’A
3------5 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5------3
3'----------------5'
第二次延伸:新合成的链同原始的模板一样也可作为模板扩增。

②DNA复制总是从5’端到3’端,因为DNA聚合酶只能往3’端加核苷酸。

所以谁先复制谁就是上游,往后的就是下游,上游下游是个相对概念,是某一个序列/碱基相对于另一个序列/碱基而言。

DNA是双链,两个链是反向平行的,DNA聚合酶顺着其中一个链走,这个链就是负链,另一个链是反着一段一段复制的,这个是正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