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无损检测比例

合集下载

热电工程无损检测、光谱、热处理控制

热电工程无损检测、光谱、热处理控制

无损检测方法及比例一、钢结构安装:1、厂家焊缝抽查(依据DL647-2004):(1)大板梁焊缝做表面探伤和超声波探伤,抽查比例为10%;(2)钢结构焊缝做表面探伤,抽查比例为1%。

2、安装焊缝检测:(1)当锅炉图纸有规定时,按图纸规定无损检测(2)当锅炉图纸中无规定时按下列要求进行无损检测2) DL/T678规定(适用于电站水工钢结构、承重钢结构及一般钢结构的焊接):二、锅炉范围内管道安装:1、A级锅炉厂家焊口抽查(DL647《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1)汽包焊缝1)采用超声波探伤抽查筒体纵缝25%、环缝10%(包括全部T型焊缝);2)采用超声波探伤100%,检查集中下降管座角焊缝;3)采用超声波探伤或其他无损检测方法,100%检查给水管管座角焊缝;4)其他焊缝抽20%做MT或PT无损检测,重点抽查返修过的部位及人孔加强圈焊缝。

(2)高过、高再联箱每种管座角焊缝至少抽1个做磁粉探伤;手孔管座角焊缝、减温器进水管座角焊缝、内套筒定位螺栓角焊缝100%磁粉探伤;(3)锅炉受热面焊缝,按不同受热面的焊缝数量抽查5/1000。

2、安装焊口检测:(3)B级及以上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比例及方法应当符合相应级别蒸汽锅炉的要求。

B级及以上热水锅炉的管子或者管道与无直段弯头的焊接接头应当进行100%射线或者超声检测。

C级热水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应当进行10%的射线或者超声检测;(4)B级及以下锅炉范围内管道安装(依据GB50235)2)管道公称尺寸小于500mm时,应根据环缝数量按规定的检验比例进行抽样检验,且不得少于1个环缝。

环缝检验应包括整个圆周长度。

固定焊的环缝抽样检验比例不应少于40%。

3)管道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对每条环缝按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局部检验,并不得少于150mm的焊缝长度。

4)纵缝应按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局部检验,且不得少于150mm的焊道长度。

5)抽样或局部检验时,应对每一个焊工所焊的焊缝按规定的比例进行抽查。

锅规.TSG G0001-2012.课件.2013.11

锅规.TSG G0001-2012.课件.2013.11

C级
D级
100%射线或者100%超声检测 (注4-1)P117
(1)P≥9.8MPa,100%射线或者 100%超声检测(安装工地:接 头数的50%); (2)P<9.8MPa,50%射线或者 50%超声检测 (安装工地:接 头数的25%) (1)外径大于108mm,100%超 声检测; (2)外径小于或者等于108mm, 至少接头数的20%表面检测
第一章


1.4锅炉设备分类为(以额定工作压力P,额定热功率Q.铭牌 )P13 1.4.1 A级锅炉(基本包括了所有电站锅炉):额定工作压力 (表压,下同)P≥3.8MPa的锅炉,包括: 1)超临界锅炉: 22.1MPa≤P; 2)亚临界锅炉: 16.7MPa≤P<22.1MPa; 3)超高压锅炉: 13.7MPa≤P<16.7MPa; 4)高压锅炉: 9.8MPa≤P<13.7MPa; 5)次高压锅炉: 5.4MPa≤P<9.8MPa; 6)中压锅炉: 3.8MPa≤P<5.3MPa。
— 10% 射线检测
锅筒、集箱上管接头 的角接接头

(表4-1 的注解) 注4-1:壁厚小于20㎜的焊接接头应当采用射 线检测方法,壁厚大于或者等于20㎜时, 可以采用超声检测方法,超声检测仪宜采 用数字式可记录仪器,如果采用模拟式超 声检测仪,应当附加20%局部射线检测; 注4-2:水温低于100℃的给水管道可以不进 行无损检测。



注:①相关技术规范:《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 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②编制检测工艺的要求:在《锅规》历史过程中, 这是首次在规程中完整提出制定无损检测工艺的要 求,NDE工艺包括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按相关法 规、产品标准和JB/T4730要求编制)。 ③本次规程首次明确允许利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 进行检测,但由于TOFD也有其局限性,如:对工件 近表面检测可靠性不够,不易检出横向缺陷等。所 以规程又规定TOFD要与PE进行组合检测,进行互补 。

锅炉主蒸汽管道焊缝无损检测方法选用浅析 杜立明

锅炉主蒸汽管道焊缝无损检测方法选用浅析 杜立明

锅炉主蒸汽管道焊缝无损检测方法选用浅析杜立明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分析《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以及市监特函[2018] 515号文、设计图纸中关于无损检测方法的规定,结合射线检测及超声检测方法的特点,总结锅炉主蒸汽管道安装为保证焊接质量可以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关键词:射线检测超声检测主蒸汽管道安装锅炉主蒸汽管道现场安装时,为保证焊接质量需要采用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对焊缝进行检测,以消除锅炉运行中焊缝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受现场施工场地、人员、设备等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达到锅炉制造厂那样的良好检验检测条件。

因此,在选择无损检测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以及检测方法实现的难易程度、缺陷检出率等因素,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发现缺陷。

常规的检测方法有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等几种方法。

不同类型的缺陷所选择的检测方法不同,一般来说,埋藏类缺陷如未熔合、未焊透、夹渣等一般选用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表面缺陷如表面裂纹、气孔一般选用渗透、磁粉、涡流检测。

锅炉主蒸汽管道是锅炉的主要受压部件,由于承受压力大,介质温度高,对于焊接质量要求非常高,无损检测要求严格。

在焊后进行无损检测时,需执行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主要有《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其他规定。

锅炉主蒸汽管道一般选择20G等碳素钢及12Gr1MoVG、P91等低合金钢材料,他们都属于铁磁性材料。

在做表面检测时一般优先选择磁粉检测,磁粉检测无法进行时可选择渗透检测或者涡流检测,如管道内表面裂纹的检测。

比较有争议的是埋藏缺陷的检测,需要根据结合实际情况,按照规定合理选择射线或者超声检测。

1、TS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4.5.4.6条无损检测选用方法和比例规定如下:“外径大于159mm或者壁厚大于或者等于20mmm的集箱、管道和其他管件的环向对接街头:100%射线或者100%超声检测(壁厚小于20mm的焊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方法,壁厚大于或者等于20mm时,可以采用超声检测方法,超声检测仪宜采用数字式可记录仪器,如果采用模拟式超声检测仪,应当附加20%局部射线检测)”。

TSG_G7001-2004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

TSG_G7001-2004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

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Boiler Installation Supervision Inspection Regul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4年6月23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安装监督检验的程序、项目和要求 (1)第三章附则 (3)附件 1 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大纲 (4)附件 2 整装锅炉安装监督检验项目表 (11)附件 3 散装锅炉安装监督检验项目表 (13)附件 4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工作联络单 (19)附件 5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工作意见通知书 (20)附件 6 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证书 (21)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锅炉安装过程的监督管理,规范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工作,保证锅炉的安全性能,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安装《条例》规定范围内的锅炉,其安装过程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规定进行监督检验。

第三条本规则规定的安装监督检验,是指锅炉安装过程中,在安装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监检机构)对安装过程进行的强制性、验证性的法定检验。

第四条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工作的依据是《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其他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第五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则的实施。

第二章安装监督检验的程序、项目和要求第六条安装单位在从事安装施工前,应当按照《条例》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向锅炉使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书面告知后,向当地承担相应范围的监检机构申请监督检验,并附以下资料(或者复印件)各一份:(一)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二)施工合同;(三)施工计划。

(完整word版)锅炉安装无损检测工艺标准

(完整word版)锅炉安装无损检测工艺标准

锅炉安装无损检测工艺标准根据被检对象的设计技术要求,选用相应的器材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射线透照,并进行适当的暗室处理,以至到可以正确评定焊缝内部质量优劣的射线底片。

实践证明:只有采用合理的透照方法和处理工艺得到清晰的底片,才能作为正确评定焊缝内部质量的依据。

1、基本要求1.1焊缝焊接完成后,先进行焊接表面检查,无超标缺陷,并检查合格才可进行无损检测。

1.2胶片选用天津Ⅲ型增感型胶片。

1.3屏选用铅箔增感屏,前屏厚度在0.025~0.125毫米之间,后屏厚度大于或等于0.10毫米。

1.4质计是用来检查射线透明技术和胶片处理适当与否的器材,象质计的选择应根据透照厚度及射线透照质量来确定。

1.5射线:进行射线照相时,应依据爆光曲线选择合适的爆光参数。

管电压,管电流及爆光时间,在使用某一射线机时,应制作好该台设备的爆光曲线。

1.6备暗袋,作好中心标记,识别标记和搭接标记。

2、探伤条件的选择:2.1 锅炉管子及管道探伤时应根据GB3323 —87标准进行探伤条件的选择。

2.2射线能量的选择应根据工作材料的种类其厚度来确定。

透明钢铁及合金时,透明厚度小于8毫米时应选择150KV。

透明厚度大于8毫米时应选择200KV。

2.3射线透明质量等级应满足GB3323—87标准的A、B级。

2.4几何条件选择:依据GB3323 87标准,A、B级时透照厚度比(K)应为环缝不大于1.1,纵缝不大于1.03。

射线头至工件表面距离为L1=10L2/32,几何的清晰度,ug≤1/10 L1/32。

一次透照的长度应符合相应透照质量等级的黑度和象质指数的规定。

2.5透照厚度的选择,应依据GB3323—87标准确定。

3、射线探伤操作方法。

3.1将X射线底片连同增感屏一起装入暗盒内,然后将此盒放在工件焊缝的下方(如工件是垂直固定的管子接头,则放在X射线管的对侧)安置好射线管,调好焦距(X射线管与底片的距离),在焊缝上或焊缝的两侧放置底片编号,透明日期的铅字号码,像质计盒中心位置标记。

锅炉安装无损检测

锅炉安装无损检测

锅炉制造、安装无损检测要求-------依据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项目2.8 材料验收锅炉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对锅炉用材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入厂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符合下列情况的材料可以不进行理化和相应的无损检测复验:(1)使用单位在材料制造单位进行验收,确认的;(2)用于B级及以下锅炉的碳素钢钢板、碳素钢管以及碳素钢焊料,实物标识清晰、齐全,具有满足本规程要求 2.7要求的质量证明书,并且质量证明书与实物相符的。

3.7.2 T形接头的连接对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 2.5MPa 的卧式内燃锅炉以及贯流式锅炉,工作环境烟温≤6000C的受压元件连接,在满足以下条件下可以采用T形接头的对接连接,但不能采用搭接连接:(4)T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按照NB/T47013(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有关要求进行超声检测。

3.8.1 胀接管孔(3)胀接管孔不应当开在锅筒筒体的纵向焊缝上;同时亦应当避免开在环向焊缝上;对于环向焊缝,如果结构设计不能够避免时,在管孔周围60mm(如果管孔直径大于60mm,取管孔直径)范围内的焊缝经过射线或者超声检测合格,并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缺陷,对开孔部位的焊缝内外表面进行磨平且将受压部件整体热处理后,可以在环向焊缝上开胀接管孔。

3.8.2 焊接管孔集中下降管的管孔不应当开到焊缝上.其它焊接管孔亦应当避免开到焊缝及其热影响区上。

如果结构设计不能够避免时,在管孔周围60mm(如果管孔直径大于60mm,取管孔直径)范围内的焊缝经过射线或者超声检测合格,并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缺陷,管接头焊后经过热处理消除应力的情况下,可以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上开焊接管孔。

4.3.2 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当符合NB/T47014(JB/T4708)《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并且满足本条要求。

4.3.2.2 试件(试样)附加要求(1)A级锅炉锅筒的纵向及集箱类部件的纵向焊缝,当板厚大于20mm但小于或者等于70mm时,应当从焊接工艺评定试件(试样)上沿焊缝纵向切取全焊透金属拉伸试样1个;当板厚大于70mm时,应当取全焊透金属拉伸试样2个;试验方法和取样位置按照GB/T2652《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执行;(2)A级锅炉锅筒、合金钢材料集箱类部件和管道,如果双面焊壁厚大于或者等于12mm(单面焊壁厚大于或者等于16mm)应当做焊缝熔敷金属及热影响区夏比V形缺口室温冲击试验;(3)焊接试件的材料为合金钢时,A级锅炉锅筒的对接焊缝,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9.8MPa或者壁温大于4500的集箱类部件、管道的对接焊缝,A级锅炉锅筒、集箱类部件上管接头的角焊缝,在焊接工艺评定时应当进行金相检验。

电站锅炉安装中无损检测抽查及光谱分析抽查要求

电站锅炉安装中无损检测抽查及光谱分析抽查要求

电站锅炉安装中无损检测抽查及光谱分析抽查要求
1、锅炉部件、外购材料
核查合金钢材料及焊口光谱分析记录,并对合金钢管材进行不少于5%的光谱分析抽查;
2、锅筒、集箱(包括减温器)安装焊接质量
核查焊接接头热处理后的硬度检查记录,必要时进行实际抽查(现场对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时);
对合金钢材料的焊接接头,核查光谱分析记录或报告,并进行光谱分析抽查,对于额定蒸发量小于670t/h的锅炉,抽查比例不少于5%;
3、受热面部件(包括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安装焊接质量
对照射线布片图,对每种有合金钢焊接接头的部件进行无损检测抽查,现场随机抽查不少于1%的合金钢焊接接头;
必要时,对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进行硬度抽查;
对合金钢材料的焊接接头,核查光谱分析记录,并进行光谱分析抽查,对于额定蒸发量小于670t/h的锅炉,抽查比例不少于5%;
4、压力管道(包括主蒸汽管道、再热热段管道、再热冷段管道、给水管道以及锅炉本体主要管道(包括给水分配管、饱和蒸汽连接管、过热蒸汽连接管、再热蒸汽连接管、减温水管等))的安装焊接质量
核查合金材料部件的光谱分析报告,并对不少于1%的焊接接头进行光谱分析抽查;
对照射线布片图或超声波检测位置图,进行无损检测的抽查(每种管道抽查不少于1%的焊接接头);
必要时,对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进行硬度抽查。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第1修改单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第1修改单

质检总局关于发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等3个安全技术规范及4个修改单的公告(2017年第4号)2017-01-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质检总局制定了《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电梯维护保养规则》《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个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结合实施情况,对《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3-201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考核大纲》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现予批准发布施行。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自2017年8文档附件: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第1号修改单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5-2011)第2号修改单3.《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3-2011)第1号修改单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考核大纲》第1号修改单质检总局2017年1月16日(此件公开发布)附件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第1号修改单一、将1.1修改为:目的“为了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二、将1.2修改为: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固定式(注1-1)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

”三、将1.3修改为:不适用范围“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设备:“(1)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2)额定蒸汽压力小于0.1MPa的蒸汽锅炉;“(3)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 的热水锅炉;“(4)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5)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置。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简称新锅规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简称新锅规

熔敷金属及热影响区夏比V 型缺口室温冲击试验;(3)焊接试件的材料为合金钢时,A 级锅炉锅筒的对接焊缝,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9.8MPa 或者壁温大于450℃的集箱类部件、管道的对接焊缝,A 级锅炉锅筒、集箱类部件上的管接头的角焊缝,在焊接工艺评定时应当进行金相检验4.3.2.3 试验结果评定附加要求(1)全焊缝金属拉力试样的试验结果应当满足母材规定的抗拉强度Rm 或者屈服强度R p0.2;(2)金相检验发现有裂缝、疏松、过烧和超标的异常组织之一者,即为不合格;仅因有超标的异常组织而不合格者,允许检查试件再热处理一次,然后取双倍试样复验(合格后仍须复验力学性能),全部试样复验合格后才为合格4.3.2.3 焊接工艺评定文件(1)施焊单位应当按照产品焊接要求和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编制用于评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PWP S),经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 QR),制订焊接工艺规程(WPS)后才能进行焊接;(2)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规程应当经过制造单位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存入技术档案,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至少应当保存5年4.3.3 焊接作业 4.3.3.1 基本要求(1)受压元件焊接作业应当在不受风、雨、雪等影响的场所进行,采用气体保护焊施焊时应当避免外界气流干扰,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当有预热措施;(2)焊件装配时不得强力对正,焊件装配和定位焊的质量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后才能进行焊接。

4.3.3.2 氩弧焊打底 下列部位应当采用氩弧焊打底:(1)立式锅壳锅炉下脚圈与锅壳的连接焊缝; (2)有机热载体锅炉管子、管道的对接焊缝; (3)油田注汽(水、油)锅炉管子的对接焊缝。

(4)A 级高压以上锅炉,锅筒和集箱、管道上管接头的组合焊缝,受热面管子的对接焊缝、管子和管件的对接焊缝,结构允许时应当采用氩弧焊打底4.3.3.3 受压元件对接(1)锅筒(锅壳)纵、环缝两边的钢板中心线应当对齐,锅筒(锅壳)环缝两侧的钢板不等厚时,一般应当采用中心线对齐,也允许一侧的边缘对齐;(2)名义壁厚不同的两元件或者钢板对接时,两侧中任何一侧的名义边缘厚度差值若超过本规程4.3.4.4规定的边缘偏差值,则厚板的边缘应当削至与薄板边缘平齐,削出的斜面应当平滑,并且斜率不大于1:3,必要时,焊缝的宽度可以计算在斜面内,参见图4-1;图4-1 不同厚度钢板(元件的对接)4.3.3.4 焊缝边缘偏差锅筒(锅壳)纵、环向焊缝以及封头 (管板)拼接焊缝或者两元件的组装焊缝的装配应当符合以下规定:(1)纵缝或者封头(管板)拼接焊缝两边钢板的实际边缘偏差值不大于名义板厚的10%,且不超过3m m;当板厚大于100mm 时,不超过6mm;(2)环缝两边钢板的实际边缘偏差值 (包括板厚差在内)不大于名义板厚的15%加1mm ,且不超过6mm;当板厚大于100mm 时,不超(a)纵缝(b)环缝δ—名义边缘偏差;t 1—薄板厚度;t 2—厚板厚度;L —削薄的长度。

(34)TSGG0001-2012/XG1-2017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7.06.01

(34)TSGG0001-2012/XG1-2017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7.06.01
—4 —
情况等。”
十六、将 11.4.5.1 ( 1)修改为:“液相传热系统以及液相强制
循环节流减压蒸发气相系统至少应当安装两台电动循环泵及冷凝
液供给泵,在其中一台停止运行时,其余循环泵或者供给泵的总
流量应当能够满足该系统最大负荷运行的要求;对于热功率不大
于 0.3MW 的电加热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 如果其传热系统配备有
“( 1)蒸汽锅炉,p≤ 0.8MPa ,且V> 50L (V 为设计正常水
—1 —
位水容积,下同) ;
“( 2)热水锅炉,p< 3.8MPa, 且t < 120 ℃;
“( 3)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
0.1MW≤ Q≤ 0.7MW;液相有机
热载体锅炉, 0.1MW≤ Q≤ 4.2MW。”
五、将 1.4.4 修改为: D 级锅炉
批准。”
七、将 1.6 条修改为:“有关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
术(包括引进境外技术、按照境外标准制造、新结构等) ,与本规
程不符时,或者本规程未作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申
报,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安全技术咨询机构或者专业机构进行技
测…… ”
将 4.5.4.6 ( 2)修改为:“级B及以上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比例
及方法应当符合表 4-1 中相应级别蒸汽锅炉要求; C 级热水锅炉集
箱、管子、管道和其他管件的环向对接接头以及角接接头可不进
行无损检测,其他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应当进行
10%的射线或
—3 —
者超声检测;” 十二、将 4.5.6.2.2 注 4-4 修改为:“敞口集箱、无成排受热面
十三、将 6.1.4 ( 2)修改为:“额定工作压力为0.1MPa 的蒸 汽锅炉可以采用静重式安全阀或者水封式安全装置,热水锅炉上 装设有水封式安全装置时,可以不装设安全阀;水封式安全装置 的水封管内径应当根据锅炉的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和额定 工作压力确定, 并且不小于 25mm, 不应当装设阀门, 有防冻措施。”

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劳部发[1993]44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工作质量,保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RT)、超声波(UT)、磁粉(MT)、渗透(PT)、涡流(ET)、声发射(AE)。

无损检测人员的级别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Ⅲ级(高级)。

第三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按本规则经资格考核。

第四条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以下简称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考核工作由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以下简称考委会)负责进行。

考委会分为全国考委会(对境外称:中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委员会)、省考委会(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委会,下同)、地市和企业考委会。

第五条全国考委会受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领导,并由该监察机构商请有关部、委的代表及部分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委员中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其中,承担考核的每一种无损检测方法的Ⅲ级持证人员不应少于四个。

全国考委会的职责:1.负责Ⅲ级(必要时可负责Ⅱ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考核工作;2.对境外无损检测人员进行资格考核;3.组织纺写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大纲和培训教材,建立试题库;4.组织考核工作经验交流和咨询;5.承办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委托的有关业务;6.指导省以下(含省)考委会的考核工作;7.与国外无损检测考核机构交流考核工作经验。

第六条省考委会受省级监察机构领导,并由该监察机构商请该省有关部门的代表及部分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委员中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其中,承担考核的每一种无损检测方法的Ⅲ级持证人员不应少于三个。

省考委会的职责:1.负责Ⅱ级(必要时可负责Ⅰ级)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工作;2.指导地市和企业考委会的考核工作;3.承办省级监察机构委托的有关业务;4.组织Ⅰ级考委会的考核工作经验交流和咨询。

锅炉无损检测

锅炉无损检测

中国锅炉与锅炉水处理协会China Boiler and Boiler Water Treatment Association锅炉生产质量管理知识无损检测控制系统河南省锅检院焦作分院—毛晓刚目录CONTENTS 123无损检测控制的范围、程序、内容无损检测控制的控制要求和问题锅炉安装的无损检测要求主目录中国锅炉与锅炉水处理协会China Boiler and Boiler Water Treatment AssociationTSG 07-2019附件M规定的无损检测控制的6个控制环节:1、无损检测人员管理(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资格证书,持证项目的管理,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限等);2、无损检测通用工艺、专用工艺基本要求(无损检测方法,依据安全技术规范、标准);3、无损检测过程控制(无损检测方法、数量、比例,不合格部位的检测、扩探比例,评定标准);4、无损检测记录、报告控制★(无损检测记录、报告的填写、审核、复评、发放,底片、电子资料等的保管);5、无损检测仪器及试块控制★;6、无损检测工作外委时,对受委托单位无损检测质量控制★(包括对受委托单位的确定★,对受委托单位的无损检测工艺、无损检测记录、报告的审查与确认)★无损检测工艺、无损检测报告,无损检测的工作见证(底片、电子资料等)、受委托单位的评价,人员的考核持证情况,由相应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审查确认,作出记录。

控制要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8001-201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2019.6.1实施)GB/T16507;GB/T16508; NB/T47013等本单位实际情况M3.8(1)无损检测人员管理——培训、考核,资格证书《锅规》4.5.4.1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无损检验人员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方法和技术等级★的无损检测工作。

锅炉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

锅炉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

锅炉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锅炉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00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保护人身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承压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及锅炉范围内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

汽水两用锅炉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本规程不适用于水容量小于30L的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和原子能锅炉。

第五章受压组件的焊接(—)一般要求第68条锅炉受压组件的焊接接头质量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查和试验:1.外观检查;2.无损探伤检查;3.力学性能试验;4.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5.水压试验。

第70条焊接量检验报告及无损探伤记录〈包括底片〉,由施焊单位妥善保存至少5年或移交使用单位长期保存。

(二)焊接工艺要求和焊后热处理第78条需要焊后热处理的受压组件,接管、管座、垫板和非受压组件等与其连接的全部焊接工作,应在最终热处理之前完成。

已经热处理过的锅炉受压组件,如锅筒和集箱等,应避免直接在其上焊接非受压组件。

如不能避免,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下,焊后可不再进行热处理:1.受压组件为碳素钢或碳锰钢材料;2.角焊缝的计算厚度不大于10mm;3.应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施焊;4.应对角焊缝进行100%表面探伤。

此外,锅炉制造单位应对受压件现场焊接连接件提出检验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四)无损探伤检查第81条无损探伤人员应按劳动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可承担与考试合格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探伤工作。

第82条锅筒(锅壳)的纵向和环向对接焊缝、封头(管板)、下脚圈的拼接焊缝以及集箱的纵向对接焊缝无损探伤检查的数量如下:l.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1MPa的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10%(焊缝交叉部位必须在内)。

2.额定蒸汽压力大于0.1MPa但小于或等于0.4MPa的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25%射线探伤(焊缝交又部位必须在内)。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部分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部分
15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无损检测部分

当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 伸部位各进行不少于200㎜的补充检测,如 仍不合格,则应对该条焊接接头进行全部 检测。对不合格的接管对接接头,应在该 焊工当日焊接的对接接头进行数量抽查数 量双倍数量的补充检测,如仍不合格,应 对该焊工当日全部接管焊接接头进行检测 。
(1)P≥9.8MPa, 100%射线或者100% 超声检测(安装工地 :接头数的50%); (2)P<9.8MPa,50% 射线或者50%超声检 测 (安装工地:接 头数的20%) (1)外径大于108mm ,100%超声检测(2) 外径小于或者等于 108mm,至少接头数 的20%表面检测
10%射线检测
3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无损检测部分


4.5.4.3 无损检测标准 锅炉受压部件无损检测方法应当符合NB/T 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要求。管子 对接接头X射线实时成像,应当符合相关技 术规定.GB/T19293-2003<对接接头X射线实 时成像检测法> 适用于锅炉蛇形管生产线 上对接接头快速检测。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无损检测部分



4.5.4.4 无损检测技术等级及焊接接头质 量等级 (1)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技术 等级不低于AB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 于Ⅱ级; (2)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技术 等级不低于B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 Ⅰ级;
5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无损检测部分
100%射线或者100% 超声检测
100%射线或者100% 超声检测(注4-1)
每条焊缝至少 20%射线检测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射线检 测

蒸汽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方法及比例

蒸汽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方法及比例

蒸汽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方法及比例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作为常见的工业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工业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因素等原因,锅炉存在一定的损伤和劣化隐患。

因此,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并评估锅炉的损伤程度,从而及时采取维修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蒸汽、热水锅炉的无损检测方法及其比例。

1.磁粉检测方法磁粉检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锅炉中的表面裂纹和焊接接头等缺陷。

该方法利用磁粉和磁场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分析磁粉在缺陷处的聚集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裂纹等问题。

磁粉检测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材料,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蒸汽、热水锅炉的无损检测中。

2.超声波检测方法超声波检测方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检测物体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锅炉表面或内部传输超声波,并通过接收和分析反射或透过的超声波信号,判断锅炉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如裂纹、薄弱处等。

超声波检测方法可以对不同材料进行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快速、精确等特点,因此在蒸汽、热水锅炉中被广泛应用。

3.射线检测方法射线检测方法主要包括X射线和γ射线两种方式。

该方法通过射线透射锅炉材料,再通过感应剂接收射线,并通过分析和比较射线的强度和分布,判断是否存在裂纹、焊接缺陷等问题。

射线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种材料,可以检测较深的缺陷,但操作较为复杂且有辐射风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操作,符合相关安全规范。

综上所述,蒸汽、热水锅炉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磁粉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等。

不同的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锅炉部位和不同的损伤类型进行检测。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无损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锅炉的损伤状况,以及确定修复和维护的优先级和比例,确保锅炉的安全可靠运行。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最新版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最新版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最新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与《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主要变化《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与《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主要变化:修订后的《锅规》在表达方式方面,与以往规程相比有很大改变,采用标准的格式对条文进行编号并增加了标题,在结构框架方面,按照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含调试)、改造、修理、使用、检验各环节制定相应阶段的要求,对特殊的热水锅炉及系统、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铸铁锅炉和D级锅炉首先要满足专项条件,其他锅炉和专项条件没有提出特别要求的要满足其他章节要求,在内容方面,本规程主要有以下变化:1、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2、增加了特殊情况处理渠道3、增加了在型电站锅炉用材料4、简化了材料验收程序和内容5、加强了立式锅炉技术要求6、大量减少产品焊接试板7、增加了无损检测方法,总体减少了无损检测比例8、增加了锅炉大修理的定义及内涵9、删除了锅炉房章节10、新增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和使用管理要求11、增加和完善了对油、气体和煤粉锅炉燃烧器安全技术要求12、增加了锅炉水处理要求13、明确规定了锅炉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的内容、范围及结论14、修订并大量增加了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的技术要求15、增加了铸铁锅炉的适用范围,完善了型式试验内容,降低了锅片最小壁厚16、调整了D级锅炉相关技术要求1、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从危害性及失效模式出发,突出本质安全思想,对锅炉进行分级。

锅炉最危险的失效模式是爆炸,锅炉爆炸有承压部件爆炸和炉膛爆炸。

锅炉爆炸释放的能量与锅炉介质参数和容量紧密相关,锅炉介质参数和容量越大,爆炸造成损失和危害越大,锅炉设备共分为A、B、C、D四个级别。

2、增加了特殊情况处理渠道为促进锅炉科学技术进步,对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情况,制定了安全的解决途径,鼓励创新,但创新是有风险的,新规程明确规定,对此类问题应当由专家组成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进行评审,既可突出专家的作用,又可回避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无损检测比例
一、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质量应当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其无损检测比例和方法应当满足如下要求:
(一)蒸汽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方法及比例应当符合表1要求:
蒸汽锅炉无损检测方法及比例表1
(二) B级以下热水锅炉可以免于无损检测;B级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比例及方法应当符合表2要求:
B级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方法及比例表2
(三) 非承压有机热载体锅炉可免于无损检测;承压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无损检测比例及方法应当符合表3要求:
承压有机热载体锅炉无损检测方法及比例表3
(四)受热面管子以及锅炉汽水管道如果采用无直段弯头,对接接头应当不少于50%射线检测。

对A级锅炉还应当满足表1的要求。

二、超声检测宜采用可自动记录的超声检测仪。

三、锅炉受压部件进行局部无损检测时,应当包括纵缝与环缝的相交焊接接头。

四、经过部分射线或者超声波检测的焊接接头,在检测部位任意一端发现缺陷有延伸可能时,应当在缺陷的延长方向做补充射线或者超声波检测。

在抽查或者在缺陷的延长方向补充检测中有不合格缺陷时,该条焊缝应当做抽查数量的双倍数目的补充检测检测。

补充检测后,仍有不合格时,该条焊缝应当全部进行无损检测。

受压管道和管子对接接头做无损检测抽查时,发现有不合格的缺陷,应当做抽查数量的双倍数目的补充无损检测。

如果补充检测仍不合格,应当对该焊工焊接的全部对接接头做无损检测。

五、锅炉受压部件如果采用多种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时,则应当按照各自验收标准进
行评定,均合格后,方可认为无损检测合格。

六、制造单位应当妥善保管无损检测的原始记录、检测部位图、射线底片、光盘或者电子文档等资料,保存期限为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