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肝与肾
肝与脾,肝与肾的关系
肝与脾,肝与肾的关系-01-肝与脾的关系之前我们讲过,肝主疏泄,肝主藏⾎;脾主运化,脾主⽣⾎统⾎;肝属⽊,脾属⼟。
所以,肝与脾的关系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藏⾎与统⾎的相互协调及五⾏⽊⼟之间的关系。
⾸先,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发挥,第⼀能协调脾胃升降⽓机,第⼆能促进胆汁分泌。
这两条,可以使脾胃更加有利地进⾏运化。
脾⽓健旺,运化正常,则⽓⾎⽣化有源;⽓有源,肝才有源疏泄,⾎有源,肝才有⾎可藏。
如果肝失疏泄,就会⽓机郁滞,导致脾失健运,出现精神抑郁、腹胀、泄泻等肝脾不和之症。
如果脾失健运,就容易导致⽔湿内停,最后湿郁久化热,形成湿热郁蒸肝胆,导致胆汁外溢,因⽽形成黄疸。
很多⼈看到黄疸,都知道是肝功、胆功不好,却不知其实根源在脾上!!当然,⼀些胆道⾃⾝病变,⽐如⼀些梗阻性的黄疸除外。
这是肝脾第⼀对关系,在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上的关系。
肝脾的第⼆对关系,体现在肝主藏⾎与脾主统⾎之间的关系。
⾎的运⾏,离不开君主之官—⼼的调控,但要正常运⾏,还离不开肝与脾。
肝主藏⾎,可以调节⾎量。
⽐如内经⾥讲,⼈起则⾎运于全⾝,⼈卧,也就是⼈睡觉的时候,则⾎归于肝。
⽽脾⼜能统摄⾎液,使⾎不会乱跑。
脾⽓健运,才能⽓⾎⽣化有源,使肝有⾎可藏;肝⾎充⾜,疏泄有度,才能正常地调节⾎量,脾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统⾎作⽤。
这是⼆者在⽣理上的联系。
肝脾在病理上也是可以相互影响的。
⽐如,脾⽓虚弱,就会导致肝⾎不⾜。
脾⽓虚弱,吃不进、拉不出,不⽌肝,⼈⾝上任何⼀个脏腑都不会舒服,因为脾胃是⽓⾎⽣化之源。
⽓⾎⽣化之源出问题了,各个脏腑都得不到正常的濡养,不独独是肝。
⽊可以克⼟,如果肝疏泄过度,脾⼟是管不住肝⽊的。
这时候脾的统⾎功能敌不过肝疏泄太过的功能,就会导致⾎液外溢,⽐如⼥性⽉经过多、崩漏等等。
其实很多时候,肝不藏⾎与脾不统⾎是同时并见的,⼀些虚弱病⼈晚期就会出现便⾎、吐⾎等等危险的症状,这在中医上叫'藏统失司'。
第三对关系,是五⾏的⽊⼟关系。
中医讲解肝与肾的关系
中医讲解肝与肾的关系
肝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藏血和藏精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即是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
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说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称之为精血同源。
在病理上,精与血的病变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
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谢精的生理功能。
若两者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失常,精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由于肝肾同源,所以肝肾阴阳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肝肾阴阳息息相通,互相制约,协调平衡,故在病理上也互相影响,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
肝阴不足,导致肾阴亏虚而至相火上亢,反之,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的病理变化。
中医肝脾肾三脏关系如何影响身心健康
中医肝脾肾三脏关系如何影响身心健康在中医理论中,肝、脾、肾三脏的关系对于人体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三个脏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
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气机、促进血液运行、协助脾胃运化等功能。
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肾主藏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主宰着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首先,肝与脾的关系密切。
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角度来看,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
但在生理情况下,这种相克关系是相互协调的。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能够促进脾气的升清和运化。
如果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就容易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反之,如果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也会影响肝气的疏泄,导致肝郁气滞。
这种相互影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比如一些人在情绪抑郁、压力大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的情况;而长期脾胃虚弱的人,也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等表现。
其次,肝与肾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相互滋生。
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补充。
在生理状态下,肝肾之间相互支持,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如果肝血不足,会导致肾精亏损,出现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而肾精不足,也会影响肝血的生成,导致肝阴不足,出现肝阳上亢、急躁易怒、头目胀痛等症状。
此外,肝肾的阴阳也相互制约。
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使其不致过于亢盛;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使其保持舒畅条达。
如果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阴,就会导致肝阳上亢;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肝脉,就会导致肝脉寒滞。
再来说说脾与肾的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
脾的运化功能依赖肾阳的温煦,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肾所藏之精,也需要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不断补充和化生。
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就会导致脾阳虚衰,出现腹部冷痛、腹泻、水肿等症状;如果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就会导致肾精不足,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等症状。
中医五行学说滋养肝肾改善骨质疏松
中医五行学说滋养肝肾改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质减少和骨结构破坏,易引发骨折等问题。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肝脏和肾脏是人体五脏中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的器官。
通过调理肝肾,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和病情。
本文将从五行学说的角度出发,介绍中医五行学说对于滋养肝肾、改善骨质疏松的方法。
一、木养肝肝主疏泄,与木相应中医学说中,五行学说认为肝脏与木相应。
木养肝,肝主藏血,能保持血液的正常循环运行。
肝经的运行与血液供应密切相关,若肝功能不佳,血液供应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骨骼的营养不良和骨质疏松。
针对肝肾不健康导致的骨质疏松问题,中医建议通过中药调理肝气,滋养肝脏,促进肝脏的正常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丹参等,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调理肝脏,如散步、太极拳等,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的健康。
二、水养肾肾主水,与水相应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脏与水相应。
肾主藏精,肾气充足可以保持骨骼稳定。
肾虚是引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通过滋养肾脏,改善肾虚状态,可以有效地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中医中药中,常用的滋养肾脏的药物有肉桂、何首乌等。
这些药物具有温补肾阳、滋阴养血的作用,能够改善肾脏的功能,从而促进骨骼的健康。
此外,饮食中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也是改善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如牛奶、豆腐、海产品等。
三、五行相生相克的调理在中医五行学说中,五行之间相互制约和相生相克。
合理运用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调理肝肾,改善骨质疏松。
例如,肝主木,而心主火,木能生火。
若肝火旺盛,就会损伤心脏的阴血,导致骨骼的补养不足。
因此,需要通过调理肝火,保持肝脏的平衡状态。
可以选择食用具有清肝热、解毒的食物,如苦瓜、黄瓜等。
另外,水能生木,水有润泽之功。
肾脏主水,所以通过适当地补充水分,有助于调理肾脏,促进骨质疏松的改善。
同时,还应注意避免肾脏受寒,避免服用过多利尿剂,以保护肾脏的健康。
中医五行学说平衡肝肾功能改善肾结石
中医五行学说平衡肝肾功能改善肾结石中医学在中国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五行学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认识五行相互关系的变化和调和,可以平衡人体内的阴阳和五脏功能。
在中医中,肝肾是最重要的脏器之一,它们的平衡与健康息息相关。
本文将针对肝肾功能的平衡与肾结石的改善展开讨论。
一、中医五行学说与肝肾功能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和水。
肝属于木,肾属于水。
木生于土,土生于金,金生于水,水生于火,火生于木。
这种相互生克关系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
若肝和肾功能出现失调,可能会影响五行的平衡。
肝主疏泄,调节气血运行。
肾主水,调节体液代谢。
肝肾功能平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生理平衡,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但如果肝肾失衡,可能会导致气滞、湿气凝结,进而导致肾结石等疾病发生。
二、肝肾功能失调与肾结石的关系1. 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指肝脏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湿气停滞。
湿气凝结可以使肾脏排石功能减弱,易导致结石的形成。
因此,调理肝气郁结对于改善肾结石至关重要。
2. 肾阳不足肾阳不足是指肾脏功能失调,体内阳气不足。
肾阳不足的人体内寒气较重,容易形成结石。
中医认为,肾阳不足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等。
通过调理肾阳,可以改善肾结石的症状。
三、中医调理肝肾功能改善肾结石的方法1. 药膳调理中药药膳在中医中被广泛运用于调理五脏功能。
若要改善肝肾功能以及肾结石的情况,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滋补肝肾、化湿燥湿的中药材,如杜仲、巴戟天、山药等。
将这些中药材配伍制成药膳,可根据个人情况酌情食用,从而改善肝肾功能,促进结石的排出。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也可以用于改善肝肾功能。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穴位进行针灸,如足三里、肾俞等,可以刺激经络的畅通,调节肝肾功能。
3.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将燃烧的艾条或艾炷放置在穴位上进行热熏,以起到调理和保健的效果。
针对肝肾功能失调以及肾结石的改善,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肾温阳、祛痰化湿的穴位,如神阙、命门等进行艾灸。
肝肾同源,肝肾气亏易难起,中医肝肾同调,保卫幸福
肝肾同源,肝肾气亏易难起,中医肝肾同调,保卫幸福中医认为肝肾同源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肝属木,肾属水,肝的升发是由肾来协助的,正是由于肾水的滋养,肝木才能正常成长。
所以肝与肾是涵养与疏泄的关系。
在临床上如果有的病人肝脏功能不正常,那么他的肾十有八九也不是正常的。
所以,肝病与肾病在临床上一般是同时出现的。
肝血不足会影响到肾精的收藏,并且还会导致肾精的亏损。
因此我们要注意养肝,只有肝血充足了,人才能肾阳充盈,精力旺盛。
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血对于身体的重要性。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补血可以说是一生的功课,而肝主藏血,补血能够更好地养肝。
有的男性朋友在一定的时间里总是觉得头晕、耳鸣,视力也有些下降,并且老觉得累,还很怕冷,有时候还会失眠。
这很有可能就是肾阳不足的情况,并且还伴有肝血亏虚的现象,这是一种精血失调之证。
要知道,阳气不足就会导致头晕无力和怕冷,而耳鸣的现象更是肾虚的典型症状。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所以一旦肾阳不足的话,人体的肾精就无法蒸腾为肾气来滋润双耳,这就会出现耳鸣的现象。
而视力下降则和肝血的亏虚有关。
中医认为“肝主目”,只有在肝血充盈的情况下,人的双眼才能够得到滋养,进而更加明亮。
一旦肝血不足的话,眼睛就容易出现看不清楚东西的情况。
肝藏血,在肝血充足的情况下,人体的冲任二脉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肝血不足对于男人而言,就很可能会导致不起的症状。
所以说,肝肾同源,如果肝血不足,就会影响肾精,从而使肾阳亏虚。
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就要注意养好肝,补足肝血。
调理时就可以用五味子、柴胡、茵陈、板蓝根、猪胆粉、绿豆来进行调理。
比如说过于忧虑悲伤、精神过度紧张、或者不良习惯过多等。
在中医理论上难起多是由肾气不足、肾阳虚弱、阴虚火旺三种病症引起。
肾阳虚弱表现为不振,阴虚火旺表现冲动结束早,而肾气不足多是软弱无力。
这三种病症中,由肾气不足而导致的才是很常见的。
那么,中医又是怎么治疗肾气不足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呢?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情况,一般调理的时候就要从补气开始,而且这股气一定要能够下达于肾。
中医养生调理肝肾保护心脑血管
中医养生调理肝肾保护心脑血管中医学认为,肝肾是人体重要的脏腑,它们的相互关系密切,对于心脑血管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主疏泄,肾主藏精,两者的平衡对于维护心脑血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养生调理肝肾的方法和保护心脑血管的重要性,供读者参考。
一、肝肾的作用肝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储藏血液、调畅情志、疏泄气机等重要功能。
肾则是人体先天之本,负责调节水液代谢、产生精气、掌握生长发育等重要职责。
肝肾的功能协调平衡,对于心脑血管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肝肾的养生调理2.1 调节情绪情绪的不稳定会对肝肾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重要的养生调理方法。
中医认为,愉快的情绪可以疏肝理气,减少病理反应。
2.2 合理饮食中医提倡合理饮食,尤其是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的食物有利于肝肾的健康。
此外,适量饮水可以帮助肾脏排毒。
2.3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肝肾功能,提高血液循环。
中医推荐一些适合肝肾养护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
但是,过度运动会消耗过多的能量,对肝肾健康不利。
三、保护心脑血管的重要性心脑血管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心脑血管的疾病是造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护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三、肝肾与心脑血管的关系中医学认为,肝肾与心脑血管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肝肾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肝肾虚弱会导致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心脑血管的供血和运行;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四、养生调理对于心脑血管的保护4.1 调理肝气中医养生强调调理肝气,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情绪波动,避免过度劳累。
这样可以减少肝气郁结,保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4.2 补益肾精适量的补益肾精可以增强肾脏功能,提高心脑血管的耐受力。
中医养生推荐食用黑豆、黑芝麻、山药等食物,补充肾脏所需的养分。
4.3 改善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也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手段。
中医对五脏六腑的理解与调养
中医对五脏六腑的理解与调养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中医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维护人体的整体平衡和健康,其中对五脏六腑的理解与调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五脏六腑的概念中国古代医学将人体内脏器官分为五脏和六腑。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和肾,而六腑则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六腑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一个脏腑的失调都会影响整体健康。
二、中医对五脏六腑的理解1. 心脏:中医视心脏为主宰血脉、调节情志的重要脏器。
中医强调心脏的活动与情绪的关联,认为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会影响心脏功能。
调养心脏的方法包括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等。
2. 肝脏:中医将肝脏视为整个人体的“将军”,主要参与气血的调节和储存。
肝脏失调常表现为情绪不稳、胸闷、头晕等症状。
中医调养肝脏的方法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调理、适当活动等。
3. 脾脏:中医将脾脏认为是消化吸收的主要脏器,也是体内气血生化的基础。
脾脏失调常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问题。
中医调养脾脏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定时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4. 肺脏:中医将肺脏视为人体的“将军”,主要负责呼吸和体内气血的循环。
肺脏失调常表现为咳嗽、气短、容易感冒等症状。
中医调养肺脏的方法包括多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室内湿度、适当锻炼等。
5. 肾脏:中医将肾脏视为生命的根基,主要负责水液代谢和生殖系统的调节。
肾脏失调常表现为腰痛、遗尿、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中医调养肾脏的方法包括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肾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三、五脏六腑的调养方法中医强调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等方式来调养五脏六腑,以达到平衡人体阴阳和谐的状态。
1. 饮食调养: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饮食调养的原则包括避免偏食、注意荤素搭配、适时进食、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关于中医五脏的知识科普
关于中医五脏的知识科普
中医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它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心:心主血脉,主管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同时还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肝:肝主疏泄,主管人体气机的疏通畅达,调节情志,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协助脾胃消化。
脾:脾主运化,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还具有统摄血液、固摄脏腑的作用。
肺:肺主气,司呼吸,主管人体的呼吸功能,调节气机,推动血液运行,通调水道,促进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肾:肾主藏精,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水液代谢、纳气等功能。
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如果五脏功能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非常注重调整五脏的功能,以恢复人体的健康。
总之,中医五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和中医的诊断、治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中医肝与肾[整理版]
浅谈中医肝与肾的关系摘要:中医肝与肾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在经络上的联系、肝肾精血同源、肝肾同司相火、肝肾母子相生及与耳目、筋骨运动的关系等方面。
关键词:中医藏象学说;中医肝与肾;肝与肾的关系;论述中医肝与肾在藏象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二者关系十分密切,笔者就中医肝肾之间多方面的联系问题作如下浅述。
一、经络上的联系肝肾同居下焦,有经络相互贯通。
《灵枢·经脉篇》载:“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
”[1]这是肾的经脉直接与肝相贯通。
此外,足厥阴肝脉足少阴肾脉都和冲脉、督脉相会,通过冲脉、督脉取得间接联系。
《灵枢·经脉篇》载:“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2]《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其络……别绕臀,至少阴(肾经)”。
[3]这两段经文说明了通过督脉相会的情况。
又《灵枢·经脉篇》指出:“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4]《灵枢·逆顺肥瘦篇》“夫冲脉者,…其上者,出于颃颡。
……其下者并于少阴(肾)之经。
”[5]冲脉在上与厥阴肝经会于颃颡,在下并于少阴之经。
这是通过冲脉的间接联系。
二、肝肾精血同源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属一类,皆属阴精范畴。
肾水是肝血化生之源,肾精充足则肝血旺盛,临床上肾精不足引起肝血虚少者,通过补肾则可获良效。
血属阴类,靠阳气的温煦,特别是命门真火的温煦才能生化不竭。
肾精是肝血化生的物质基础之一,肾阳则为肝血生生不息的动力来源。
临床一些严重贫血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常从肾施治,在养血益精基础上兼以温肾,药用熟地、肉桂、鹿茸、紫河车、枸杞子等,常获良效。
肾精可以化生肝血,肝血亦可营养肾精。
血藏于肝,运于诸经,输布水谷精微以养五藏。
肾精靠后天之精不断补充,后天之精来源于五藏,而血营五藏,五藏精盈乃下流于肾,所以血不足可影响五藏生化,引起肾精不足。
中医肝与五脏的论述
中医肝与五脏的论述一、中医对五脏的理解中医注重人体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将人体的五脏视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五脏分别是肝、心、脾、肺、肾,每个脏器都有其独立的功能,同时也与其他脏器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五脏相互配合,互为表里,构成了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
其中,肝脏在五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医肝脏的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位于腹腔的右上方。
中医将肝脏比喻为将军,主管策划和组织,对整个身体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疏泄:肝脏具有疏泄作用,能够调节人体气血的流动。
如果肝脏功能正常,气血循环顺畅,人体就会保持健康。
2.宣发作用:肝脏能促进气血的运动,通过宣发使气血得以供给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3.储藏功能:肝脏可以储存血液,当身体需要时,可以释放储藏的血液。
4.调节情绪:根据中医理论,肝脏与情绪密切相关。
当肝气不畅时,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等情绪问题。
5.掌管筋脉:肝脏与筋脉有密切的联系,肝主筋脉,所以肝气充足时,筋脉才能灵活运动,保持身体的正常机能。
6.通达功能:肝脏的通达作用是指肝脏与其他脏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肝气疏泄不畅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正常功能。
三、肝脏与其他五脏的关系和作用五脏在中医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整体。
肝脏作为其中的一脏,与其他四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作用。
1.心与肝:心和肝相互依赖,互为表里。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两者共同调节血液循环。
肝气不舒畅时,可能导致心血不足,出现心慌、失眠等症状。
2.脾与肝:脾主运化,肝主疏泄。
肝气郁滞可能导致脾气不振,脾失健运,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问题。
3.肺与肝:肝气疏泄可助肺气宣发,保持呼吸的顺畅。
肝气郁滞可能导致肺气不畅,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
4.肾与肝:肾主藏精,肝藏血。
肝气疏泄可助肾精的生成和储存,保持身体的生育能力和性功能。
综上所述,肝脏与其他五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护着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中医学中的五脏六腑的功能与病理
中医学中的五脏六腑的功能与病理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体为整体系统,强调维护人体内外的平衡和协调。
在中医学中,五脏六腑是核心概念之一,它们有着独特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五脏六腑在中医学中的功能和病理。
一、五脏功能与病理1、心心脏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君主",主管血脉循环和情志活动。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主持血液循环、掌管情绪、开窍于舌、主宰睡眠等。
心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心悸、心痛、失眠等。
2、肝肝脏在中医学中是"将军",主管气血调畅、保持情绪稳定。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藏血、调节气机、主宰筋脉等。
肝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等。
3、脾脾脏在中医学中是"将军",主管运化水谷、提供营养。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主持运化、掌握血液、肌肉营养等。
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脾气虚弱、消化不良等。
4、肺肺脏在中医学中是"将军",主管呼吸和气机流通。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主宰呼吸、宣发肃降等。
肺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咳嗽、气短、声音嘶哑等。
5、肾肾脏在中医学中是"将军",主管生殖、生长和蓄藏精气。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主宰生育、掌管骨髓等。
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肾虚、腰疼等。
二、六腑功能与病理1、胃胃是六腑之首,主要功能是接受和消化食物。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储存和分解食物、调节脾胃、化生清阳等。
胃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胃痛、消化不良等。
2、膀胱膀胱是排泄脏腑之一,主要功能是排尿。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储存尿液、排泄废物等。
膀胱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尿频、尿急等。
3、胆胆是肝的伴侣脏器,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储藏和分泌胆汁、调节情绪等。
胆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胆囊炎、胆结石等。
4、小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分解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消化吸收、传导化生等。
小肠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腹泻、消化不良等。
从中医思维解读:肝司二便与肾司二便!
从中医思维解读:肝司⼆便与肾司⼆便!前⼀段时间,读命理先⽣的⽂章,⾥⾯提到壬⽔与⼄⽊、甲⽊与丁⽕、丙⽕与⾟⾦、庚⾦与癸⽔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粉丝,由此我联想起肝肾与⼆便的关系,原来也可以从天⼲地⽀五⾏喜忌上来理解。
壬⽔是⼄⽊的粉丝,也就是说壬喜⼄,⼄庚是天⼲五合,⼄⽊也通庚⾦,壬⽔为膀胱,⽓化后形成⼩便,庚⾦为⼤肠,产⽣的糟粕为⼤便,难怪唐容川在《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下卷》中说:“肝内膈膜,下⾛⾎室,前⾛膀胱后连⼤肠,厥阴肝脉⼜外绕⾏肛门,⼤肠传道,全赖⽊⽓疏泄”,可见,肝在⼆便的形成和排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旦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就容易出现⼆便排泄异常的疾患,如五更泄、便秘、遗溺和癃闭等,故称为肝主⼆便。
但从庚⾦喜癸⽔,壬⽔与癸⽔相表⾥可以看出,⼤肠和膀胱都听命于肾,故肾也司⼆便。
那么肝和肾司⼆便的区别在哪⾥呢?肾开窍于前后⼆阴,为胃之关,主司⼆便,但⼆便的通畅与否与肝之疏泄也有密切的联系。
(注:⼗⼲与五脏六腑的对应:甲——胆,⼄——肝,丙——⼩肠,丁——⼼,戊——胃,⼰——脾,庚——⼤肠,⾟——肺,壬——膀胱,癸——肾,丁壬合化⽊——三焦,戊癸合化⽕——⼼包。
)⼀、肝司⼆便⼈体清⽓的上升和浊⽓的下降是相反相成的。
⼆便是⼈体浊⽓排出体外的重要途径。
⼆便的通畅也是维持⼈体⽣命活动的基本保证。
⼆便的形成主要与饮⾷物的消化直接相关,主司饮⾷物消化的脾胃必须在肝的协调下才能升清降浊,如黄元御在《灵枢徽蕴·噎膈解》中说“饮⾷消腐,其权在脾,粪溺疏泄,其职在肝,以肝性发扬,⽽渣滓盈满,碍其布疏之⽓,则冲决⼆阴,⾏其疏泄。
”1、肝与⼤便⼤便的形成与排泄主要与脾胃⼩肠⼤肠有关。
⼤肠传导、⼩肠受盛的都属于胃之通降,脾之升清与胃之降浊必须协调⼀致才能完成⽔⾕的消化。
⽔⾕的消化异常必然引起的⼤便的改变。
⼤便的异常主要责之与脾胃。
《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
说明魄门的启闭依赖于五脏的调节,废物的排泄与五脏均有关系。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强调身心的相互关系与平衡。
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对五脏六腑的了解以及如何调理它们。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中医基础知识。
一、五脏六腑功能1. 心脏:中医认为心脏主管血液循环,同时与情绪、记忆、激情和睡眠等方面有关。
调理心脏的方法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等。
2. 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同时也与皮肤和情绪有关。
中医认为肺脏主要功能是呼吸并控制气机。
调理肺脏的方法包括保护好呼吸道、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加氧气摄入量等。
3. 脾脏:脾脏是中医认为对消化和吸收有重要作用的器官。
调理脾脏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减少食用寒凉食物等。
4. 肝脏:肝脏是中医认为掌控情绪与气血畅通的重要器官。
调理肝脏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当运动、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避免过度饮酒等。
5. 肾脏: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的根本之源,掌管生长、发育和繁殖。
调理肾脏的方法包括保持适当的水平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补充水分以及避免熬夜等。
6. 胃和小肠:胃和小肠是消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位,负责分解和吸收食物。
调理胃和小肠的方法包括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以及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等。
二、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1. 饮食调理:在中医理论中,饮食是调理五脏六腑的重要方面。
适宜的饮食可以增加机体的营养摄入,同时也可以帮助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
对于不同的脏腑,需要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例如,对于肝脏,应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清淡的蔬菜水果。
2. 中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传统方法之一。
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功效,可以帮助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黄芪、当归、枸杞等。
使用中草药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中医医师的建议。
中医学关于“肝与肾的关系”的概述
中医学关于“肝与肾的关系”的概述
肝与肾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称“肝肾同源”即“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包括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资互制等方面。
一、精血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于水谷精微,且能相互转化资生,故曰“精血同源”。
《张氏医通·诸血门》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肾精肝血,荣则俱荣,损则俱损。
肝血不足与肾精亏虚多相互影响,以致出现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亏的症状。
二、藏泄互用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关系。
疏泄与封藏相反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排卵、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排精功能。
若二者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失调,月经量多或闭经以及排卵障碍;男子可见阳痿、遗精、滑精或阳强不泄等症状。
三、阴阳互资互制
肾阴是一身之阴的根本,肾阴充盛滋养肝阴;肝阴充足能补充肾阴。
肝肾之阴充盈,可防止肝阳过亢,保持肝肾阴阳协调平衡;肾阳资助肝阳,温煦肝脉,可防肝脉寒滞。
肝肾阴阳之间互制互用维持了肝肾之间的协调平衡。
如肾阴不足可累及肝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不涵木又易致肝阳上亢,可见眩晕、中风
等。
肾阳虚衰可累及肝阳,导致肝脉寒滞,可见少腹冷痛,阳痿精冷,宫寒不孕等症状。
中医养生专业知识点心肝脾肺肾
中医养生专业知识点心肝脾肺肾
心:
1.心的功能:主宰人的精神,管理血流和循环,控制心脏与周围的血管。
2.心的病理表现:心悸、心痛、失眠、多梦、口苦、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3.心的调养方法:睡眠充足、不熬夜、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保持良好
的心态、适当运动等。
肝:
1.肝的功能:调节情绪,主管筋脉和血液,贮存和调节血液供应。
2.肝的病理表现:头晕、目干、喉咙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情绪
不稳、易怒等。
3.肝的调养方法: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合理
饮食、避免过度饮酒等。
脾:
1.脾的功能:掌管消化系统和过程,产生和调节免疫系统。
2.脾的病理表现:食欲不振、口干、口渴、腹胀、腹泻、乏力、浮肿等。
3.脾的调养方法: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饮食清淡而养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肺:
1.肺的功能:主管呼吸系统、控制水液代谢,协调运动活动。
2.肺的病理表现:咳喘、气短、口干、口渴、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
3.肺的调养方法:呼吸训练、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草等有害物质。
肾:
1.肾的功能:主管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控制骨骼生长发育。
2.肾的病理表现:精神疲乏、腰酸背痛、头发脱落、面部色素沉着、夜尿、性功能下降等。
3.肾的调养方法:保持充足睡眠、热敷保暖、适当运动、避免过度疲劳、饮食清淡、避免过度饮酒等。
中医肝病学中如何辨证论治肝肾阴虚
中医肝病学中如何辨证论治肝肾阴虚关键信息:1、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依据2、肝肾阴虚的症状表现3、治疗原则与方剂选择4、用药注意事项5、预后评估与调理建议1、引言中医在肝病的治疗中,辨证论治是核心原则之一。
肝肾阴虚是常见的证候类型,准确的辨证论治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1 中医对肝肾阴虚的认识肝肾阴虚是指肝阴和肾阴均不足,多由久病失调、情志内伤、房事不节等因素导致。
111 肝肾之间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
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
肝肾相互滋养,若一方亏虚,常可影响另一方。
2、肝肾阴虚的症状表现21 常见症状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膝酸软、胁肋隐痛、失眠多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
211 脉象与舌象脉象多细数,舌红少津。
212 性别差异在女性,可能伴有月经不调、经少或闭经;在男性,可能出现遗精、早泄等。
3、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依据31 四诊合参通过望、闻、问、切获取患者的全面信息。
望神色、形态,闻声音、气味,问症状、病史,切脉象等。
311 症状分析综合各种症状,判断阴虚的程度和累及的脏腑。
312 病因辨别明确导致肝肾阴虚的具体原因,如久病、劳伤、情志等。
4、治疗原则与方剂选择41 治疗原则滋补肝肾之阴。
411 常用方剂一贯煎、杞菊地黄丸等。
412 方剂加减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如失眠多梦严重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等;腰膝酸软明显者,可加杜仲、牛膝等。
5、用药注意事项51 药物性味选用滋阴之品,多为甘寒、咸寒之药,避免使用温燥、苦寒之药。
511 用药剂量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轻重调整用药剂量,避免滋阴过度,阻碍脾胃运化。
512 疗程与复诊规定合理的疗程,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预后评估与调理建议61 预后评估根据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脉象舌象变化等评估预后。
611 调理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志过激。
饮食宜清淡,多食用滋阴润燥之品,如百合、银耳、甲鱼等。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肝与肾的关系
肝与肾的关系肝肾同源生理学名词。
又称乙癸同源。
含义有三: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生,故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
②肝和肾均内藏相火,相火源于命门。
③肝和肾虚实密切相关,相互制约,治疗上多兼顾二脏。
《医宗必读》:“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内经》。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揭示了肝肾两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
1 “肝肾同源”的理论渊源“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渊源于《易经》,医学基础根源于《内经》,临床实践丰富于汉唐金元,理论体系形成于明代,实验研究发展于现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
”吴昆注曰:“髓生肝,即肾生肝,水生木也。
”可见《内经》认为,“肾”是通过“髓”生养“肝”而体现“母子”联系的。
“脑为髓海”,“肾生肝”的生理功能,必然受到“脑髓”的调控。
不但“肝肾”生理联系如此,而且病理影响亦然。
《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故有“恐伤肾”之说。
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指出下焦病的治疗应“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
此说原指肝肾寒热,以后逐步发展到指肝肾相火与真阴。
北宋·钱仲阳在其《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肝有相火,有泻而无补;肾有真水,有补而无泻。
”至明·李中梓运用《易经》哲学思想,根据《内经》医学理论,参考历代医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其《医宗必读》中提出著名的“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理论观点。
“肾应北方壬癸”,“肝应东方甲乙”,肾藏精,肝藏血,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精血同源),由于肝肾同源于精血,故曰:“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中医基础理论:脏与脏的关系——肝与肾
肝藏⾎,肾藏精,精⾎可以互⽣;肝属⽊,肾属⽔,⽔可以⽣⽊。
肝肾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故有“肝肾同源”、“精⾎同源”、“⼄癸同源”之说。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者相反相成,故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肝肾同源及疏泄与封藏关系⽅⾯。
1. 肝肾同源:所谓肝肾同源,主要是指精⾎同源、精⾎互⽣的关系。
肝藏⾎,肾藏精,精能⽣⾎,⾎能化精。
肝⾎有赖于肾精的资助,肾精⾜则肝⾎旺,肾精亦赖肝⾎的滋养,肝⾎旺则肾精充。
正是由于精⾎之间可以互⽣互化,所以,肾精与肝⾎,荣则同荣,衰则同衰。
肝⾎和肾精,⼜同源于⽔⾕精微,依靠⽔⾕精微的不断充养,才能充盛⽽不衰,故称肝肾同源。
考试⼤站收集在五⾏中,肝属⽊,肾属⽔,肾⽔可以养肝⽊。
阴阳学说认为,肾阴为⼀⾝阴液之根本,对各脏腑的阴液具有滋养功能,肝阴得到肾阴的资助,即能涵敛肝阳,使肝的阳⽓不⾄过亢,保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
肾阴养肝阴的理论与⽔⽣⽊是⼀致的。
脏腑配属五⾏、天⼲、⽅位,肝为东⽅甲⼄⽊,肾为北⽅壬癸⽔。
肝胆相表⾥,均属⽊,但肝为⼄⽊,胆为甲⽊。
肾与膀胱相表⾥,均属⽔,但肾为癸⽔,膀胱为壬⽔。
因此,肝肾同源⼜称之为“⼄癸同源”,其中⼄代表肝,癸代表肾。
由于肝肾在⽣理上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病理上也常互相影响。
2. 藏泄互⽤: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者之间存在着相反相成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医肝与肾的关系
摘要:中医肝与肾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在经络上的联系、肝肾精血同源、肝肾同司相火、肝肾母子相生及与耳目、筋骨
运动的关系等方面。
关键词:中医藏象学说;中医肝与肾;肝与肾的关系;论述
中医肝与肾在藏象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二者关系十分密切,笔者就中医肝肾之间多方面的联系问题作如下浅述。
一、经络上的联系
肝肾同居下焦,有经络相互贯通。
《灵枢·经脉篇》载:“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
”[1]这是肾的经脉直接与肝相贯通。
此外,足厥阴肝脉足少阴肾脉都和冲脉、督脉相会,通过冲脉、督脉取得间接联系。
《灵枢·经脉篇》载:“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2]《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其络……别绕臀,至少阴(肾经)”。
[3]这两段经文说明了通过督脉相会的情况。
又《灵枢·经脉篇》指出:“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4]《灵枢·逆顺肥瘦篇》“夫冲脉者,…其上者,出于颃颡。
……其下者并于少阴(肾)之经。
”[5]冲脉在上与厥阴肝经会于颃颡,在下并于少阴之经。
这是通过冲脉的间接联系。
二、肝肾精血同源
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属一类,皆属阴精范畴。
肾水是肝血化生之源,肾精充足则肝血旺盛,临床上肾精不足引起肝血虚少者,通过补肾则可获良效。
血属阴类,靠阳气的温煦,特别是命门真火的温煦才能生化不竭。
肾精是肝血化生的物质基础之一,肾阳则为肝血生生不息的动力来源。
临床一些严重贫血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常从肾施治,在养血益精基础上兼以温肾,药用熟地、肉桂、鹿茸、紫河车、枸杞子等,常获良效。
肾精可以化生肝血,肝血亦可营养肾精。
血藏于肝,运于诸经,输布水谷精微以养五藏。
肾精靠后天之精不断补充,后天之精来源于五藏,而血营五藏,五藏精盈乃下流于肾,所以血不足可影响五藏生化,引起肾精不足。
同时肝血入肾可直接化为肾精。
既然肝血可以化生肾精,那么血虚必然是肾精虚少的原因之一。
所以临床治疗肾虚精少者,每于补肾益精药中加以养血药,取效更速。
肾精肝血相互资生,荣枯相系,所以有“精血同源”之说。
三、肝肾同司相火
中医认为人身火分君火相火,君火为心所主,相火则为肝肾所司,同时与心包络、膀胱、三焦、胆有一定关系。
相火是生命活动的动力,肝有此火则血不寒,足以司气机之升,尽疏泄之职,任将军之官;肾有此火才能助脾运化,助肺纳气,温精秘气,主生殖机能,又能调节水液为胃之关。
所以明代张景岳认为相火属正气范畴。
但相火亢而为害的情况也是临床上常见的。
从《内经》火分“壮火”、“少火”的观点出发,相火亦具两重性,也有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
欲维持相火的正常生理功能,关键在于要有一定的制约和调节。
相火乃下焦水中之火,赖肝肾之阴的滋养,涵育,始能水火相济,阴平阳秘,发挥其生理作用。
如若肝肾阴血不足,则相火易亢,相火亢旺则燥热内生,内生燥热进而耗损阴液,这就是相火亢而为害。
肝肾之阴易耗,相火常常亢张,亢张的相火为病理之火。
相火妄动,系内生之火,内伤虚热,与外来实火病症有异,治则不同。
外来六淫之火是贼邪,其来也暴,其去也速,可直清直泻。
而内伤虚火,由内而生,源于肝肾阴血亏损,使机体阴阳平衡失调,
机能活动处于虚性兴奋状态。
阴虚火动则见五心烦热、遗精梦泄、头目眩晕、耳鸣耳聋、消渴淋沥、舌燥喉痛、齿牙动摇、足跟作疼等。
相火亢旺,有人称其为“逆子”当予调补、安抚诱导。
采用滋阴降火,补水配火,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
朱丹溪用苦寒之黄柏以坚阴,张景岳倡六味、左归,反对苦寒折伤脾胃,临床当视情况酌情选用。
笔者认为苦寒之品,必要时可短暂使用以折伐过旺相火,但相火毕竟属虚火范畴,不能以苦寒清彻收功,主要方面还在滋养肝肾之阴。
肝肾精血充盈,亢张之相火自能平潜。
从阴阳平衡的观点出发相火有其亢张,就会有其不足。
相火不足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相火不足则气用不足、脏气虚寒,肝肾机能低下,甚则全身气化活动衰减;另一方面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有可能发生相火不能安于宅内,虚火上腾,治疗当水中补火,引火归源,可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四、肝肾母子相生
肝五行属木,肾五行属水,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肾水可以滋生肝木,中医谓之母子相生。
肝肾母子相生,一般多指肾阴滋养肝阴。
因为肝肾同源,肝脏阴血的源头在乎肾,所以,在肾阴滋养下肝脏阴血才能充盈,从而维持肝的生理功能。
肝阴血不足不能发挥荣养作用,会出现一系列病变。
如肝络失养见胁肋隐痛,不能上充头目见眩晕目涩,不能充养筋膜则筋骨痿弱,爪甲脆弱。
在妇女会出现经少经闭。
肝阴血不足常致肝郁不疏、变证丛生。
再则肝体宜柔润,肝阳忌亢张,而肾阴即有润滋肝体、潜敛肝阳的作用。
若肾不养肝,水不涵木,则可以引起肝阳上亢,证见头晕目胀、面赤耳鸣。
肝肾之阴亏耗过甚,则肝阳暴张,风阳上扰,可致肝风内动。
肾不滋肝,肝肾阴亏,肝的多种机能均可失常,临床表现也复杂,概括发病特点,总以“阴虚阳亢,上盛下虚”八字为要,治疗当滋肾养肝。
阴虚肝郁、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当滋肾疏肝,滋阴潜阳熄风。
当然,治肝之法较多,但对水不涵木引起的病证总应以滋养肝肾为基础,再视病情,佐以凉肝、敛肝、平肝、疏肝、摄肝、潜肝、镇肝等法,才能获效。
若仅为肝肾阴亏引起的筋脉失养,虚风内动,则滋养肝肾精血,风可自熄。
五、肝肾上系耳目
一般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上养于目,若肝血不足或肝阳上亢则目不能视。
《内经》载:“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6]同时肾脉直接上系于目,肾之精气对于目的营养更加重要。
瞳仁属肾,寓真水上承于目,目始精采神奕,虽肝开窍于目,而肾为肝母,肝血赖肾水滋养,肾水充足则肝血旺盛,目视精明。
所以目视精明,不仅关乎肝,尚且关乎肾,内障眼疾多由肝肾虚损或肾虚肝旺引起,主治大法不离肝肾。
对于耳,《内经》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7]耳为肾窍,肾精足耳始能闻。
同时耳和肝关系也很密切。
足少阳胆经上系于耳,肝胆相表里,肝气横肆,肝阳亢上常可引起耳鸣、耳聋、耳痛、耳痒等。
故临床治疗耳部疾患常从肝肾入手。
六、肝肾共司筋骨运动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两骨之—端为节,节与节相交处为关,关节结构之滑膜韧带均属于筋。
筋骨相系,共司人之坐卧行走,站立运动。
肝肾不足,不能营筋养骨,则筋骨痿弱,运动不能。
如同《内经》所描写的:“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8]临床老年性筋骨痿软,及其他许多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均应考虑肝肾虚衰的问题。
肝肾虚衰是痿证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应当治以补益肝肾,滋阴清热,代表方如“虎潜丸”。
痹症一般由风寒湿热侵袭,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疏筋活络为主。
但是久痹如顽固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用这样的方法一般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原因是患者有肝肾内虚的因素,当从补益肝肾人手,如“独活寄生汤”即是补肝肾
与祛风湿并施之剂。
七、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的关系
肝主疏泄与肾司封藏二者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以维持和调节一些重要生理机能。
肝疏泄失常可以影响肾的封藏机能,这是肝病及肾的一个重要方面;肾精不藏,肝血不足亦可致令肝郁不疏、变证丛生,此时仅以疏肝难以奏效,须益精养血,兼以疏达才能恢复肝脏的疏泄机能。
疏泄即疏通和排泄,一方面指条达气机,舒畅气血,促进全身生化作用。
另一方面指某些体液的排泌,代谢废物的排泄。
肾主封藏,封藏有储藏固摄之意,首先指的是藏精,推而广之,凡属对于人体正常作用有关的物质储藏问题,都与肾密切相关。
肝疏泄机能失常,必然会影响到肾封藏机能,引起生殖、二便、水液代谢的反常及体内精微物质的下泄。
综上所述,中医肝与肾生理上的紧密联系决定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也就决定了治疗上的协同治法,如滋养肝肾、滋肾平肝、补肾疏肝、温养肝肾、滋阴熄风等法。
在临床中,肝肾同治法常常被应用,只要辩证准确,往往收到药到病除之功。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7.
[2]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2.
[3]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95. [4]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3.
[5]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57.
[6]程士德,孟景春.内经讲义[M]. 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5.
[7]程士德,孟景春.内经讲义[M]. 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5.
[8]程士德,孟景春.内经讲义[M]. 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