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共30页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心气充沛----心脏提供充足的推动力。 血液充盈----血液量充足。 脉道通利----脉道通畅与完整。
医学课件
11
心主血脉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色、舌 色、脉象及胸部感觉四个方面反应出来。
心主血脉功 心血亏虚 能正常 面色 红润有光泽 淡白无华 舌色 脉象
胸部 感觉
喉亦为肺之门户,肺之经脉 上通于喉,是清浊之气出入 之要道,又是发音的主要器 官。 医学课件
第一节
五 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 为六脏。 本节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 等的关系。
医学课件 1
一、心 Heart
心的解剖位置:
位于胸腔之左, 居横膈之上,两肺之 间,脊柱之前,略偏 于左,外应虚里。 虚里— 左乳下心 尖搏动处,又名胃之 大络。
医学课件 4
心的特性
心在五行属火, 在色为赤 在味为苦 为阳中之阳脏 主通明 应于夏气而主长养
医学课件
5
说明
由于中医学重视“形而上”的思维方法,所 以,脏象学主要以阐述功能为特点,立足解剖, 但不泥于解剖。中医研究脏象除注重人体本身 的整体性外,同时还重视内脏与所通应 的外 界环境息息相关的联系。故中医学的心,不仅 包括解剖学的心脏(古人称血肉之心),而且 还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古人称神明之 心),是联系全身相关脏器组织及自然界和社 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又称心系统。 主要与西医的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 及内分泌(心钠素)等系统的部分功能有关。 6 医学课件
功能失常
肺主呼气 呼吸的调节 肾主纳气
第三章 藏象学说——肾
第三章藏象学说——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即“腰者,肾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肾脏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肾在五行属水。
由于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于肾与膀胱,故肾与膀胱相表里。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肾藏精:藏,即闭藏,是指肾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肾对于精气的闭藏其作用是将精气藏于肾,促进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流失,为精气能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创造必要的条件。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就其来源而言,有先天、后天之分。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与生俱来,藏于肾中。
出生之前,是形成胚胎的重要物质,是生命的构成本原;出生后,则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死的物质基础。
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
人出生后,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和脾的运化而化生的水谷之精,转输到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以供脏腑生理功能活动之需,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
可见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肾中密切结合而成为肾精。
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生成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源源不断地产生又充养和培育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只有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和滋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也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
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脏腑之精充盛,肾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方能正常。
肾藏精,精化为气,通过三焦,布散到全身。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藏象五脏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
肾主水
相关器官的调节作用
1、肾中阴阳对整个津液代谢过程
以及控制膀胱的气化与开合 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对人体津液代谢起着主持和调节的作用《素问.逆调论》 “肾者水脏,主津液”
2、肾阳的气化功能直接关乎到尿液的生成
肾主水
水谷
津液
外达皮毛 向上--呼气 向外--汗
04
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听觉减退
05
或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06
耳实证从肝胆论治,
07
虚证从肾论治
08
二阴 前阴(外生殖器),排尿和生殖的器官
01
后阴(肛门),排泄粪便的通道
02
肾开窍于前阴
03
肾主生殖
04
膀胱贮尿和排尿的功能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实现
05
肾的气化功能正常,膀胱就能适时开合及排尿
06
2
肾的位置:
肾的形态结构
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肾有二,精之居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医贯》)。
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肾的位置形态
1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2
“腰者,肾之府也” 《素问·脉要精微论》
01
02
03
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
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布出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概论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参见“整体观念”)
2022/12/30
中医基础理论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 ,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 ”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 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1 重宏观思维 2 重功能联系 3 重外象推测 4 重整体联系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象概论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 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 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 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 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核心部分。
2022/12/30
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藏精气而不泻 脏腑与形体官窍源自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2022/12/30
2022/12/30
中医基础理论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藏象─┤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五脏之阴,是五脏之气中的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
脏 腑 │
└ 奇恒之府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象概论
形态结构
功能特点
人体各脏的生理功能,虽部分可从观察其形态结构来获得,但主要的是以各脏精气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的。
2022/12/30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的概念涵有“藏”和“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 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 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五 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 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 统。
中基课件--藏象-肾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之间的关系:
分
凉润 宁静 抑制 沉降
肾阴
对立 协调
肾精
化
肾气
肾阳
温煦 推动 兴奋 升发
肾阴与肾阳的关系:
• • • • • • • “无形化有形” 一身阴气之源 具有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的作用 抑制和调控脏腑机能 濡养、凉润脏腑形体官窍。 减缓精血津液的化生及输布 抑制机体新陈代谢
㈡肾主水
⒈含义: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 代谢的功能,故肾称“水脏》:“肾者水脏,主津液”
气
心 汗 液
肝
气
上 焦 中 焦 下 焦
谢① 脏肾 腑气 调对 控参 促与 进水 作液 用代
蒸
化
肾气及肾阴肾阳通过对各脏腑 之气及其阴阳的资助和促进作用, 主司和调节着机体水液代谢的各个 环节。
肾阳
互相承制约束
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分
肾阴
协调 对立
五脏 之阴 气, 非此 不能 滋
肺阴 心阴 肝阴 脾阴 胃阴
肾精
化
肾气
肾阳
五脏 之阳 气, 非此 不能 发
肺阳 心阳 肝阳 脾阳 胃阳
“久病及肾”之说
病理:
阳虚内寒 肾阳虚
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疲惫乏力、
温化失职
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阳痿等
阴不制阳
潮热心烦、腰膝酸软、口干咽燥、 耳鸣眩晕、遗精早泄、舌红少津等
二阴
病理意义:
肾气化失司——小便增多、尿失禁、遗尿、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
肾中精气虚衰——阳痿、早泄、不育、月经不调、不孕等。
肾阴不足,肠液枯槁——大便秘结难解。 肠寒气滞,传导无力——大便艰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腰者,肾之府。
”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肾为“先天之本”。
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藏精,主蛰,又称封藏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属络于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主要生理机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机能。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精得藏于肾,发挥其生理效应而不无故流失,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
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
出生之后,“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即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对脾气及脾阴脾阳的推动,才能不断地化生,以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及形体官窍;先天之精也须依赖脾胃所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盛,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肾精又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
如肾气虚衰,闭藏肾精的功能减退,可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
若肾气的激发作用减退,或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可致生殖之精不得化生的精亏或施泄不行的精瘀病变。
2.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
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精充足则肾气充足,肾精亏虚则肾气衰弱。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和肾气的盛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中医基础理论6藏象肾
肾气充盈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具有重要影响,肾气不足可导致发育迟缓或生殖机 能障碍。
详细描述
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是指肾气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具有重要影响。肾气充盈, 人体的骨骼、牙齿、头发等发育正常;肾气不足,则可导致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牙齿 松动、头发脱落等症状。此外,肾气还与生殖机能密切相关,肾气充盈则生殖机能正常,
现代医学对肾功能的评价方法
现代医学通过检查尿液、血液以 及肾脏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来 评价肾功能。
肾脏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CT 、MRI等,可以观察肾脏的形态 和血流状况,进一步评估肾功能 。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沉渣、 尿蛋白定量等项目,可以反映肾 小管和肾小球的功能状况。
血液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 项目,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 和肾脏储备功能。
05
肾在临床中的应用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以大量蛋白 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 为肾病综合征与肾气不足、水湿内停有关,治疗上应以补肾 利水、益气健脾为原则。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和针灸等 。中药汤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伍,中成药则 可选用具有补肾利水、益气健脾功效的药物。针灸治疗可选 取肾俞、脾俞、阴陵泉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肾功能逐渐恶化的 过程。中医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与肾虚、湿浊、瘀血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应以补 肾排浊、活血化瘀为原则。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和针灸等。中药汤剂可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伍,中成药则可选用具有补肾排浊、活血化瘀功效 的药物。针灸治疗可选取肾俞、命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中医藏象理论 肾
病理:
肾骨 精髓 不空 足虚
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 骨失所养 老年人骨质脆弱,易骨折
精神萎靡
脑失其充 思维迟钝
记忆力减退
医学课件
31
齿为骨之余 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精所化,故 称“齿为骨之余”。
肾精充沛— 牙齿坚固而不易脱离 肾中精气不足—小儿:可见牙齿生长迟缓 成人:可见牙齿松动早脱
34
肾在窍为二阴
含义:二阴的功能状态与肾密切相关 生理: 尿道 排尿 依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前阴 男子——排精 有赖于
外生殖器
二阴 后阴
女子——排出月经 娩出胎儿
肾藏精 的功能
大肠的传导
肛门排便
依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
医学课件 35
尿频、遗尿 病理: 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失常—— 尿失禁、尿 少或尿闭等 肾精肾气不足,则可导致人体性器官的发育 不良和生殖能力减退。
医学课件 37
4.肾在液为唾
含义: 肾在液为唾——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 分,由肾精所化,多出于 舌下,有润泽口腔,滋润 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 病理: 多唾或久唾——易耗损肾精 肾阴不足——口干咽燥 肾阳不足——唾少口干而不欲饮
医学课件 38
4.肾气与冬气相通
冬季寒冷,自然界万物静谧闭藏 同气相求 肾为水脏,润下藏精为封藏之本 病理 故肾气与冬气相通 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素体阳虚, 久病阳虚者多冬季发病。(能夏不能冬) 阳虚性慢性病易在冬季寒冷时复发。
中医藏象理论
医学课件
1
肾 Kidney
肾的解剖位置: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 左右各一。左微上,右微 下。
医学课件
2
肾的形态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5藏象五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藏象学说概论 五脏 六腑 奇恒之腑 脏腑之间的关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本节主要内容
一、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脏腑的分类 三、藏象学说的形成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藏象与藏象学说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的解剖形象 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 通应的物象。
本节主要内容: 1、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五脏与形、窍、志、液的联系。
一、心
位置:位于左侧胸腔,两肺之间,外有心包。 形态:形如倒垂之莲蕊。 外应:虚里
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
外在联系: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液为汗, 其华在面,在志为喜。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 别称: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生之 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经络: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 在宏观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如每一功能 的微观机制的研究);
在整体思想指导下的个体差异研究 (如体质研究,精理论的构建);
据功能以推测其结构的研究(如肺气 宣降有行呼吸和水液作用,推测肺气与肺 与气管的某些神经递质、受体、细胞因子 等相关,肝气的疏泄功能与平滑肌相关)。
第二节 五脏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 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 又称为六脏。
影响藏象学说的形成因素:
藏象学说 的形成
藏象的概念和结构源于古代 的解剖观察
内脏的部分直观功能源于其
形态学的认识 内脏的复杂功能通过整体观察
而赋予 藏象概念由临床验证不断得到
修正和完善 藏象概念的确立得益于
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 脏腑通过经络联系和功能配合,构成整体。
第二章-藏象(6)五脏-肾
本节复习题
• 1.肾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别称、形窍志液 时。
• 2.怎样理解肾主水的含义? • 3.肾主纳气的机制是什么? • 4.髓分哪几种? • 5.齿、发的别称。 • 6.天癸的概念。 • 7.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
•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 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 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 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 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 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则齿发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注意:什么是天癸?
肾主司生长发育生殖示意图
肾之精气
女二 七男 二八
女七 七男 八八
年龄
肾之精气不足
• 小儿生长发育不良
– 五迟(立迟、语迟、行迟、 发迟、齿迟)
– 五软(头软、项软、手足 软、肌肉软、口软)
• 成人早衰
肾为先天之本: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 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 “元精乃先天之精,非交媾之精”——《寿世传真》 – “人禀天地之气以有生,而太极之精寓焉,此吾之所
固有,而充塞于两间者也”——《针灸大成·肾脏图》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
•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 先天之精只有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和滋养,
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 后天之精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
治肾以多补少泻为宜。
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三)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实际是肾之精气促进机 体生长发育的功能的一部分。 • 髓又分骨髓、脊髓和脑髓,三者均由肾精化生。 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 齿为骨之余。 • 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反映了肾精之盛衰。 发为血之余。
中医基础理论(六)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六)藏象【1】先说“藏”第一,它代表内脏。
我们人体有五脏、六腑,这是大家熟悉的。
五脏,就是“心、肝、脾、肺、肾”。
有时候还加上“心包络”,称之为“六脏”。
在《难经·三十六难》中,第六脏为“命门”。
其实,就是把肾分为左右两脏,其左为肾,右为命门。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还有个“奇恒之腑”,也是六个——“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女子胞,也叫胞宫,就是现代人所熟知的“子宫”。
这“五、六、奇”统合一起,构成了人体的主要内脏系统。
其中,“六腑”和“奇恒之腑”可以分别统归五脏的功能范畴之内,因为“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这个道理,打个比方,很像我们一个国家、一个省份、一个城市,有五大班子领导一样。
五大班子,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军队,又以党委为领导中心。
心肝脾肺肾五脏,以心为领导核心。
第二,藏可以读作“藏(cáng)”。
表示五脏六腑藏在人体内部。
重要的东西,当然要藏起来。
就像打仗的是时候,指挥部在哪里?指挥部肯定得藏起来。
人体有四肢百骸,脸蛋上打一耳光,头顶撞了墙,手上打了一板子,脚底下被台阶绊住了,不太要紧的。
如果把某人的心脏拿出来,打了一板子呢?这人是不是要Game Over了?重要的事物,一定得藏起来。
司令部一定不能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中,对吧?所以,人体的“五大班子”都要藏于形体之中。
而且,越重要,就藏得越深。
比如心脏就比小肠重要。
心脏在哪里?——胸腔之中,两肺之间,隔膜之上,而且还有心包卫护。
心包是覆盖在心脏外面具有保护心脏作用的心包膜,就像我们人体穿着衣服一样。
再往外是胸廓,胸口还有胸大肌,都可以保护我们的心脏。
而小肠呢,就在腹腔之中,腹部软软的,就不像心脏有那么多保护层。
司令部的警卫员肯定比团长的警卫员多,这也是常理。
第三,它代表“收藏”。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个个都是宝库,里面收藏着人体所需的精气和能量。
五脏的内部组织相对而言,比较充实,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则多呈囊状,或管道形态,主要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 2. 主骨生髓 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 肾中精气,化生脊髓和脑髓
29
3.肾主纳气
(1)含义:
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
(2)机制:
肾的纳气作用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 (3)作用: 防止呼吸表浅,从而保证体内外的气体正常交换。 肾气亏虚,摄纳无权:呼吸不匀,呼多吸少,呼吸表浅, 动则气喘(肾不纳气)。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 阳相交,呼吸乃和”。
38
膀胱的生理功能
1. 贮存尿液
人体的津液通过肺、脾、肾等脏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 其滋养濡润机体的作用。其代谢后的部分则下归于肾, 经肾的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浊者下 输于膀胱,变成尿液,由膀胱加以贮存。
2. 排泄尿液
尿液贮存于膀胱,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量的时候,通 过肾的气化作用,使膀胱开合有度,则尿液可以及时 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14
3.肺主通调水道
(1)含义: 又称肺主通调水道。 是指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从而 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 “肺为水之上源” (2)机制——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实 现
15
(3)肺主通调水道的作用
肺 气 宣 发 使水液向上向外布散 到全身,外达皮毛, 若“雾露之溉”以充 养,润泽和护卫各种 组织器官; 肺 使水液向下向内输布 气 以充养和滋润体内的 肃 脏腑组织器官 降 使一部分被机体代谢利用后的 废水和剩余的水液,通过呼气 水汽的形式,通过皮肤汗孔以 蒸发和排汗的形式而排出体外
41
谢 谢!
42
8
2.心主神志(又称 心藏神或心主神明) (1)神的含义
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 一般称之为 广义的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
面色
舌色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
脉象
胸部的感觉
1.面色红润 2.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 3.脉象和缓而有力 4.胸部感觉舒畅
(2)心藏神
(1)概念:又称心主神志,心主神明。指心具有主宰人体
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命活动和人体精
4.功能系统
肺-大肠-皮-毛-鼻-涕-魄-悲忧
5.特 点
1)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气之本,水之上源。 2)喜润恶燥,为娇脏,贮痰之器。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主气
主呼吸之气 宗气的生成
主一身之气 调节气机
(1)主呼吸之气 ——指肺是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浊吸清,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分类
脏 腑
名称
结构特点
生理功能
功能特点
阴阳 表里
经络 络属
五 脏
肝、心、脾、肺、 肾
实体性器官 (中满)
化生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满而不实
有
有
六 腑
胆、胃、小肠、大 肠、膀胱、三焦
中空性器官
受盛传化水谷
胸闷 心悸 唇舌青紫 心血瘀阻
3.肺主宣肃 :主宣发和主肃降的合称。
排出浊气
向上升宣
(1)肺主宣发 向外布散 输布精微和津液
宣发卫气
肺失宣发 呼吸不利 胸闷 咳嗽 鼻塞 无汗
气、血、水
吸入清气
肺气清肃
(2)肺主肃降 向下通降 输布精微和津液 清肃异物
精选中医基础理论6藏象肾资料31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