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ppt课件
• 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
脾如同国家主管后勤粮草的最高官员,饮食
五味靠它进行消化吸收,并运送到全身。是人的
后天之本,主管对食物和水液的运输和吸收转化
,并把精微物质输布到全身。中医叫做“脾主运
化”。脾脏还有提升中焦之气的作用。凡内脏脱
出(子宫脱出、疝气)多是脾气下陷所致。脾脏
主管人体肌肉、四肢的正常发育成长和正常活动
、温,养胃健脾,益血壮身”。现代营养学研究
表明,大枣含有的环磷酸腺,对保养心脏十分有
益。夏日多吃赤小豆,可缓解夏天出现的口渴烦
ppt课件
26
七、五脏与食物
红色食物养心
红色食品代表有西红柿、红辣椒、红枣等。
前两种红色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
能增强人的体力和缓解因工作生活压力造成的疲
劳。尤其是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有
独特的氧化能力、保护体内细胞、使脱氧核糖核
酸及免疫基因免遭破坏、减少癌变危害、降低胆
固醇、防止便秘。红枣,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
ppt课件
8
一、脏象学说的内容
ppt课件
9
二、中医脏腑概念的特征
• 中医脏象学说的“脏腑”表述的是以 某一脏腑名称为代表的某一系统的生理病 理概念;
• 西医学所说的“内脏”则是指解剖形 态上的具体脏器与他的生理病理功能。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五
脏
六
腑
五体
皮、肉、 脉、骨、筋
五官
耳、目、 鼻、舌、口
•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ppt课件
1
中医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认 为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六腑之大主” ❖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医学PPT课件
形体 筋 脉 肉
五华 爪 面 唇
肺 大肠 金 秋 悲 鼻 辛 白 皮毛 毛
肾 膀胱 水 冬 恐 耳 咸 黑
骨
发
.
20
七、五脏与食物
.
21
七、五脏与食物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从身体健康 来讲,饮食是健康的基础,要合理膳食,中医 认为“药食同源”,不同颜色的食物即可以治 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可以保证自身血“质”良 好。例如心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红色食物;肝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绿色食物;脾功能(消化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黄色食物;肺功能不好 的人可多食白色食物;肾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黑色食品。
.
12
四、五脏的功能
• 2、肝:“将军之官”。• 主藏血,主疏泄源自 • 肝脏如同国家的最高军事领导者(将
军),勇武能出谋划策。主管藏血,能使 人耐受疲劳。肝还主管疏泄和畅达,使人 的气血舒畅,有助脾胃的消化,腑气的通 利。
.
13
四、五脏的功能
• 3、脾:“仓廪之官”
• 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
健康长寿的理论与实践。
.
16
五、六腑的功能
• 六腑以泻为常态 • 六腑的“腑”,有“府舍”的意思,是空
腔的器官的意思。 • 主要作用是输送营养和排泄糟粕,参与水
液代谢等。
.
17
五、六腑的功能
• 正是由于人体有六腑的“输泻”与五脏 的“贮藏”,这一进一出、一藏一泻, 共同协调较好地完成了物质在体内的贮 藏、转化、利用、输送、排泄等代谢的 全部过程。
• 特点: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 形态上—实质性器官。 • 功能上—藏精、气、血、津液。
.
9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学说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37
脏腑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生理:心主血脉,肺司呼吸。心主
血,肺主气。两者是气与血的关系、呼 吸与循环的关系。在气血的运行方面, 两者要密切配合,气行则血行。
病理:肺气不畅则心血瘀阻(肺心 病);心血瘀阻则肺失宣降(心力衰竭)
最新版整理ppt
38
2、心与脾:
生理:血液发挥正常的营养功能要依赖于脾的化 生、升清以及心气的推动运行(充盈与畅通) ,缺 一不可。心主血、主神依赖脾的化生和统血;脾的运 化依赖血脉的滋养。
病理:心血虚与脾气虚常相伴出现。思虑过度伤 心血,结脾气,出现心脾两虚的病症。
最新版整理ppt
39
3心与肝:
生理:心主血,肝藏血,血行方面 关系密切。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两者 在情志方面密切相关。
2、主藏血:
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意义:制约肝阳 过亢;防止出血;调节外周循环血量;月经;
最新版整理ppt
18
3、肝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怒:大怒伤肝;肝阴血不足易于发怒。 (2)在液为泪:目干涩或目眵增多、迎风流泪。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甲:依赖肝血濡养 (4)开窍于目:
最新版整理ppt
(4)在窍为鼻:
最新版整理ppt
11
最新版整理ppt
12
(二)脾脏
特点:脾主升清;脾喜燥恶湿
脾主运化、升清,统血。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最新版整理ppt
13
1、主运化: 运化是指脾脏具有把饮食物化生为精微,并将精微
运送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1)运化水谷精微:
营养脏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2)运化水湿: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ppt课件(2024版)
2024/11/12
五脏与五行相对应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筋 脉 肉 皮 骨 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泪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风 暑 湿 燥 寒 五化:生 长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宫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心藏神生理作用有二: 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
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其二,主宰生命活动。“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
膳正要·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 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 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1)、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
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 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素问·天元纪大论》)。 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五脏与五行相对应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筋 脉 肉 皮 骨 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泪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风 暑 湿 燥 寒 五化:生 长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宫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心藏神生理作用有二: 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
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其二,主宰生命活动。“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
膳正要·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 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 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1)、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
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 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素问·天元纪大论》)。 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演示文稿
(1)运化食物
食物
脾主运化
胃 A.上输于肺,肺之宣发肃降
B. 脾的自转输
精微
全身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现在是39页\一共有90页\编辑于星期六
运化食物功 能失调
(2)运化水液
腹胀、食欲不振(纳呆)、便溏或完 谷不化、倦怠、消瘦
脾主运化
多余的水液
肺、肾
体外
现在是40页\一共有90页\编辑于星期六
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生理: 心的气血充沛,脉道通利 → 面部红润而有光泽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 → 面色淡白;
心的血脉瘀阻 → 面色青紫或晦暗
现在是15页\一共有90页\编辑于星期六
2、在窍为舌 舌 ---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 生理: 心气通于舌 →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 心火上炎 → 舌生疮糜烂 心神失灵 → 舌强语謇
无无 (除 (除 胆) 胆)
第一节 五 脏
一、心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心的生理特性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现在是4页\一共有90页\编辑于星期六
部位形态
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包裹。
现在是5页\一共有90页\编辑于星期六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 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肺失肃降 → 咳喘气逆,小便不利、面目水肿。
现在是29页\一共有90页\编辑于星期六
(三)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 --- 指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 生理:
(1)肺宣发卫气,外达皮肤。
(2)肺输布精气,充养皮肤;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学说课件
送、提升;清:营养精微。营养头面上焦,维持内脏位置。 3、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溢出脉外。 4、脾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思:过度思虑,气滞气结,脾气不行。 (2)在液为涎: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肌肉的丰满健壮和四肢的正常活动与脾的运 化密切相关。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口味食欲的正常与否。
(1)在志为喜:本为良性情绪,可以促进血脉循行。 过喜则心神涣散。
(2)在液为汗:心主血脉,血脉循行皮毛肌肤,血化 生汗液,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则心气、心 血虚。反之亦然。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4)在窍为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7、肺与肾: 生理: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
与肃降;肾为水之下源,主蒸腾汽化。呼吸调 节:肺为气之主,主呼气; 肾为气之根,主纳 气。阴液互生:肺阴肾阴相互滋生。
病理:水肿尿少,喘呼;肺肾气虚;肺肾 阴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脉:脉是心的延伸,从脉搏测心 力、心率、心律(人迎、寸口、趺 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心主神志: 广义之神: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面色、眼
神、反应、声音、活动等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狭义之神: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对于脏腑的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在志为喜:本为良性情绪,可以促进血脉循行。 过喜则心神涣散。
(2)在液为汗:心主血脉,血脉循行皮毛肌肤,血化 生汗液,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则心气、心 血虚。反之亦然。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4)在窍为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7、肺与肾: 生理: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
与肃降;肾为水之下源,主蒸腾汽化。呼吸调 节:肺为气之主,主呼气; 肾为气之根,主纳 气。阴液互生:肺阴肾阴相互滋生。
病理:水肿尿少,喘呼;肺肾气虚;肺肾 阴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脉:脉是心的延伸,从脉搏测心 力、心率、心律(人迎、寸口、趺 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心主神志: 广义之神: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面色、眼
神、反应、声音、活动等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狭义之神: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对于脏腑的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ppt课件
脾转输 与散精
肺
输布和营养全身
糟粕→大肠。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31
生理: 气血生化有源,精力充沛,壮实。
病理: 气血生化不足,腹胀、纳差、便溏、 消瘦等。
32
运化水液
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
多余的水
肺宣发到皮毛→汗
肾与膀胱→尿液
生理:脾气健旺,水液运行正常
病理:水液内停 湿、痰、饮、
69
脾虚运化失调 痰饮水湿内停 肺失宣降 咳嗽喘息
70
肺气虚衰
无法通调水道 水湿内停 腹胀、便溏、水肿
71
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
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 协调,则气机通畅。
72
肝升太过 肺降不及
气火上逆
胁痛、易怒、 咳逆、咯血
73
肝火犯肺
肺失清肃 燥热内停
影响及肝
肝失疏泄, 气机郁结
3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 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 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 粕;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4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子宫), 似腑非腑;似脏非脏。
5
脏腑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
方面: 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 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 象的观察 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
24
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 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②将清气和水谷精微、津液向下布散 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
25
3.通调水道
①概念: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 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 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②与肺的宣发肃降有关
肺
输布和营养全身
糟粕→大肠。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31
生理: 气血生化有源,精力充沛,壮实。
病理: 气血生化不足,腹胀、纳差、便溏、 消瘦等。
32
运化水液
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
多余的水
肺宣发到皮毛→汗
肾与膀胱→尿液
生理:脾气健旺,水液运行正常
病理:水液内停 湿、痰、饮、
69
脾虚运化失调 痰饮水湿内停 肺失宣降 咳嗽喘息
70
肺气虚衰
无法通调水道 水湿内停 腹胀、便溏、水肿
71
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
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 协调,则气机通畅。
72
肝升太过 肺降不及
气火上逆
胁痛、易怒、 咳逆、咯血
73
肝火犯肺
肺失清肃 燥热内停
影响及肝
肝失疏泄, 气机郁结
3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 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 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 粕;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4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子宫), 似腑非腑;似脏非脏。
5
脏腑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
方面: 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 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 象的观察 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
24
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 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②将清气和水谷精微、津液向下布散 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
25
3.通调水道
①概念: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 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 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②与肺的宣发肃降有关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肾在五行中属水,藏精气,主生长发育与 生殖,主水液代谢。肾所藏之精气包括先 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构成人体胚胎及维 持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 质。肾主水液代谢则是指肾气具有调节体 内水液平衡的作用。
03
六腑详解
胆
总结词
胆是储存胆汁的器官,具有疏泄功能,有助于消化。
详细描述
胆是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有助 于消化脂肪。胆还具有疏泄功能,能够调节情志,保持人体气机调畅。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五脏六腑概述 • 五脏详解 • 六腑详解
01
中医五脏六腑概述
五脏定义及功能
肝
主疏泄,主藏血,与 情绪、筋脉、眼睛、 指甲等有关。
心
主血脉,主神志,与 舌、面、汗液等有关 。
脾
主运化,主统血,与 肌肉、口唇、涎液等 有关。
大肠
传导和排泄糟粕。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人体生理 功能。
五脏与六腑在生理上 相互协调,在病理上 相互影响。
五脏主藏精气,六腑 主传化物,两者相互 为用,互为表里。
02
五脏详解
心
总结词
主宰精神意识,主血脉,藏神志
详细描述
心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 主宰。“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藏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肺
总结词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详细描述
肺在五行中属金,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维持人体气体的正常交
人体五脏六腑ppt课件
9
心与肝
心与肝之间主要是血液循环与血量调节的关系。 若心血不足,可以影响肝的调节而引起失眠多 梦、眩晕等症,肝血不足也可以影响心的功能 而出现心悸等症。又如临床上高烧、昏迷、抽 风的病症,也是心肝相互影响的一种病理变化。 另一方面,心主精神意识,肝主疏泄条达(即 情绪舒畅)。精神与情绪也是相互影响的,如 精神不足,就会影响情绪的愉快,情绪抑郁不 畅也会影响精神的充沛。
心与肾之间的关系有二,一是阴与阳(又叫水与火)的互 济,二是精与神的互根。
心居上焦,其性主动,故以阳(火)为主,肾居下焦,其 性主静(藏精气而不泄)故以明(水)为主,心阳下降,温 暖肾阴,肾阴上济,滋养心阳,上下相交,动静结合, 形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始终使人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的 平衡状态。这种现象又叫做“水火既济”、“心肾相 交”。
3
五脏
五脏之间的联系
4
五行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5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木来自火土金
水
酸
苦
甘
辛
咸
青
赤
黄
白
黑
生
长
化
收
藏
风
暑
湿
燥
寒
肝
心
脾
肺
肾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目
舌
口
鼻
耳
筋
脉
肉
皮毛
骨
怒
喜
思
悲
恐
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 性,故以肝属“木”
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 以心属“火”;
脾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故 以脾属“土”;
心与肝
心与肝之间主要是血液循环与血量调节的关系。 若心血不足,可以影响肝的调节而引起失眠多 梦、眩晕等症,肝血不足也可以影响心的功能 而出现心悸等症。又如临床上高烧、昏迷、抽 风的病症,也是心肝相互影响的一种病理变化。 另一方面,心主精神意识,肝主疏泄条达(即 情绪舒畅)。精神与情绪也是相互影响的,如 精神不足,就会影响情绪的愉快,情绪抑郁不 畅也会影响精神的充沛。
心与肾之间的关系有二,一是阴与阳(又叫水与火)的互 济,二是精与神的互根。
心居上焦,其性主动,故以阳(火)为主,肾居下焦,其 性主静(藏精气而不泄)故以明(水)为主,心阳下降,温 暖肾阴,肾阴上济,滋养心阳,上下相交,动静结合, 形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始终使人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的 平衡状态。这种现象又叫做“水火既济”、“心肾相 交”。
3
五脏
五脏之间的联系
4
五行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5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木来自火土金
水
酸
苦
甘
辛
咸
青
赤
黄
白
黑
生
长
化
收
藏
风
暑
湿
燥
寒
肝
心
脾
肺
肾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目
舌
口
鼻
耳
筋
脉
肉
皮毛
骨
怒
喜
思
悲
恐
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 性,故以肝属“木”
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 以心属“火”;
脾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故 以脾属“土”;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ppt课件
七、五脏与食物
黑色食品养肾 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木耳、核桃等。中医认为 黑色食品具有强肾作用。黑木耳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脑 磷脂,称之为清洁血管、软化血管的“清道夫”,每餐 吃5克-10克黑木耳,就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心脑血 管疾病。黑芝麻含有的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维生素E、 维生素B1的作用参与下,能加速人体的代谢功能;黑芝 麻含有的铁和维生素E是预防贫血、活化脑细胞、消除血 管胆固醇的重要成分;黑芝麻含有的脂肪大多为不饱和 脂肪酸,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医中药理论认为,黑芝 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 用,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 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 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病症,在乌发养颜方面的功效,更 是有口皆碑。
ppt课件 4
一、脏象学说的内容
• 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等。 • 2、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
ppt课件
5
二、中医脏腑概念的特征
• 中医脏象学说的“脏腑”表述的是以 某一脏腑名称为代表的某一系统的生理病 理概念; • 西医学所说的“内脏”则是指解剖形 态上的具体脏器与他的生理病理功能。
ppt课件
21
七、五脏与食物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从身体健康 来讲,饮食是健康的基础,要合理膳食,中医 认为“药食同源”,不同颜色的食物即可以治 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可以保证自身血“质”良 好。例如心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红色食物;肝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绿色食物;脾功能(消化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黄色食物;肺功能不好 的人可多食白色食物;肾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黑色食品。
ppt课件 25
七、五脏与食物
白色食物养肺 白色食品,例如山药、燕麦片、雪梨、银耳、百 合、莲子等。近些年,燕麦的好处渐为人知,它含有 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 血糖,治疗便秘改善血液循环,是减肥的最佳食品。 梨子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有润肺、止咳、消痰 、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气候过度干燥,继而出现 口渴、便秘、干咳等;或因内热导致烦渴、咳喘及痰 黄等症状,可多食梨。现代营养学认为,山药中含有 较多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还富含钾、镁等矿物质 元素,具有营养滋补、诱生搅扰素、增强机体免疫力 等功效,还能改善冠状动脉及微轮回血流,可治疗慢 性气管炎、冠芥蒂、心绞痛等。天气枯燥,易伤肺津 ,招致阴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等病症, 此时进补山药最为适合,因山药是安然平静之品,为 26 ppt课件 滋阴养肺之上品。
脏腑(心肺脾)PPT课件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色泽红润,质地 柔软。心分为心房和心室,心房接收回流的血液,心室则负责将血液泵出。
心的生理功能
总结词
心的生理功能
详细描述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的作用,以供应全身各脏腑器官的营养需求。心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生 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脏腑之间的关系
相生相克
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肝 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 生肝;同时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 心克肺,肺克肝。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状 态。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协作完 成人体的生理功能。
02 心
心的位置和形态
总结词
心的位置和形态
详细描述
肺脾关系失调可能导致咳嗽、 痰多、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 调理肺脾功能以改善症状。
肺部感染可能影响脾脏的正常 功能,而脾功能亢进也可能导 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脏腑(心肺脾)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脏腑概述 •心 •肺 •脾 • 心肺脾的综合关系
01 脏腑概述
脏腑的概念
脏腑
中医学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 包括心、肝、脾、肺、肾等五脏 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
六腑。
五脏
主要指心、肝、脾、肺、肾,是人 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具有藏精气而 不泻、满而不能实的特点。
脾对消化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详细描述
脾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和激素,如胃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同时, 脾还能够调节肠道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消化过程中,脾还
心的生理功能
总结词
心的生理功能
详细描述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的作用,以供应全身各脏腑器官的营养需求。心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生 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脏腑之间的关系
相生相克
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肝 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 生肝;同时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 心克肺,肺克肝。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状 态。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协作完 成人体的生理功能。
02 心
心的位置和形态
总结词
心的位置和形态
详细描述
肺脾关系失调可能导致咳嗽、 痰多、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 调理肺脾功能以改善症状。
肺部感染可能影响脾脏的正常 功能,而脾功能亢进也可能导 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脏腑(心肺脾)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脏腑概述 •心 •肺 •脾 • 心肺脾的综合关系
01 脏腑概述
脏腑的概念
脏腑
中医学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 包括心、肝、脾、肺、肾等五脏 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
六腑。
五脏
主要指心、肝、脾、肺、肾,是人 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具有藏精气而 不泻、满而不能实的特点。
脾对消化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详细描述
脾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和激素,如胃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同时, 脾还能够调节肠道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消化过程中,脾还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参考幻灯片
? 中医脏象学说的“脏腑”表述的是以 某一脏腑名称为代表的某一系统的生理病 理概念;
? 西医学所说的“内脏”则是指解剖形 态上的具体脏器与他的生理病理功能。
6
7
五
脏
六
腑
五体
皮、肉、 脉、骨、筋
五官
耳、目、 鼻、舌、口
五液
汗、涕、 泪、涎、唾
8
五脏
?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 的合称。在经络学 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一脏,合为六脏。藏象学说 习惯将心包络附属于心,故一般称为五脏。
14
四、五脏的功能
? 4、肺:“相辅之官”。
? 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 主治节。
? 肺脏如同国家的总理,帮助(辅佐)着君主(最 高领导者),主管一身之气并调节着全身的活动 。主管着一身之气,全身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依靠 着肺气的作用。人有没有气力,也要依靠肺的作 用。肺脏不主管呼吸,时行吐故纳新。肺脏还与 心脏紧紧配合,推动着全身的血液运行。肺还调 节全身的水液,使用水液下行。肺还主管发声。
12
四、五脏的功能
? 2、肝:“将军之官”。
? 主藏血,主疏泄。 ? 肝脏如同国血,能使 人耐受疲劳。肝还主管疏泄和畅达,使人 的气血舒畅,有助脾胃的消化,腑气的通 利。
13
四、五脏的功能
? 3、脾:“仓廪之官”
? 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
脾如同国家主管后勤粮草的最高官员,饮食
20
七、五脏与食物
21
七、五脏与食物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从身体健康 来讲,饮食是健康的基础,要合理膳食,中医 认为“药食同源”,不同颜色的食物即可以治 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可以保证自身血“质”良 好。例如心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红色食物;肝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绿色食物;脾功能(消化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黄色食物;肺功能不好 的人可多食 白色食物;肾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黑色食品。
? 西医学所说的“内脏”则是指解剖形 态上的具体脏器与他的生理病理功能。
6
7
五
脏
六
腑
五体
皮、肉、 脉、骨、筋
五官
耳、目、 鼻、舌、口
五液
汗、涕、 泪、涎、唾
8
五脏
?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 的合称。在经络学 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一脏,合为六脏。藏象学说 习惯将心包络附属于心,故一般称为五脏。
14
四、五脏的功能
? 4、肺:“相辅之官”。
? 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 主治节。
? 肺脏如同国家的总理,帮助(辅佐)着君主(最 高领导者),主管一身之气并调节着全身的活动 。主管着一身之气,全身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依靠 着肺气的作用。人有没有气力,也要依靠肺的作 用。肺脏不主管呼吸,时行吐故纳新。肺脏还与 心脏紧紧配合,推动着全身的血液运行。肺还调 节全身的水液,使用水液下行。肺还主管发声。
12
四、五脏的功能
? 2、肝:“将军之官”。
? 主藏血,主疏泄。 ? 肝脏如同国血,能使 人耐受疲劳。肝还主管疏泄和畅达,使人 的气血舒畅,有助脾胃的消化,腑气的通 利。
13
四、五脏的功能
? 3、脾:“仓廪之官”
? 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
脾如同国家主管后勤粮草的最高官员,饮食
20
七、五脏与食物
21
七、五脏与食物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从身体健康 来讲,饮食是健康的基础,要合理膳食,中医 认为“药食同源”,不同颜色的食物即可以治 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可以保证自身血“质”良 好。例如心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红色食物;肝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绿色食物;脾功能(消化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黄色食物;肺功能不好 的人可多食 白色食物;肾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黑色食品。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ppt
中医提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饮食 ,不过度饮食或饥饿。
中医认为劳逸结合是养生的重要原则,避免 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导致的身体疲劳。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应用
中西医结合
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 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病后调理
中医在病后调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 势,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调整脏腑 功能等方法帮助患者康复。
经络系统是人体统一整体的基础,当 经络系统某一局部发生病变时,可影 响到全身其他部位,并在全身出现各 种病理变化。
03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的方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患者症状,如面 色、舌苔、脉象等,辨析 脏腑病变的性质和特点。
分析病因
根据患者病史、环境、饮 食等方面分析病因,推断 脏腑病变的位置和原因。
约本脏。
表里关系
五脏之间存在表里关系,即某一 脏腑与另一脏腑之间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如肝与酸味、绿色、 春季相应。
母子关系
五脏之间存在母子关系,即某一脏 腑为另一脏腑之母,负责滋生和促 进另一脏腑的功能。
02
脏腑经络系统
脏腑经络系统的组成
1 2 3
五脏
心、肝、脾、肺、肾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调节 人体的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
脏腑虚实病变பைடு நூலகம்
人体各脏腑之间以及脏腑与经络之间 ,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影响到其 他脏腑,故在临证时应全面分析病情 ,掌握病变的规律。
虚证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实 证为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进;虚实 夹杂则为虚实并存,既有正气不足又 有邪气亢盛。
经络病变
预防保健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课件
2021/11/14
肾(膀胱)
尿
24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 布,五经并行。”
肺失宣降
失于宣散 失于肃降
无汗,皮肤水肿 小便不利,水肿
2021/11/14
治肺以利水,“提壶揭盖”法
25
3、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吸清,呼 浊,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实质:助心行血。
2021/11/14
44
2、喜燥恶湿 生理:
脾体干燥有利于脾气升运。
病理:
湿邪容易困遏脾气。
治疗:
“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2021/11/14
45
(三)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生理:
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 脾气健运 → 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运动有力。
病理: 脾气虚 → 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失用。
2021/11/14
11
心主宰精神 意识思维活 动异常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 狂躁谵语
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 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
2021/11/14
12
治疗方面
治法
清宫汤、清 营汤、安宫 牛黄丸
补心气、温心阳、滋心阴、 养心血、清心火、活血化 瘀、祛痰开窍
清心开窍
多种外感热病的危重阶段 热病神昏、危重急症等
生理:
脾之运化旺于长夏。
病理:
长夏之湿气容易困脾。
治疗:
长夏季节用药,往往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 品。
2021/11/14
51
四、肾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肾的生理特性 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肾(膀胱)
尿
24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 布,五经并行。”
肺失宣降
失于宣散 失于肃降
无汗,皮肤水肿 小便不利,水肿
2021/11/14
治肺以利水,“提壶揭盖”法
25
3、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吸清,呼 浊,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实质:助心行血。
2021/11/14
44
2、喜燥恶湿 生理:
脾体干燥有利于脾气升运。
病理:
湿邪容易困遏脾气。
治疗:
“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2021/11/14
45
(三)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生理:
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 脾气健运 → 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运动有力。
病理: 脾气虚 → 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失用。
2021/11/14
11
心主宰精神 意识思维活 动异常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 狂躁谵语
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 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
2021/11/14
12
治疗方面
治法
清宫汤、清 营汤、安宫 牛黄丸
补心气、温心阳、滋心阴、 养心血、清心火、活血化 瘀、祛痰开窍
清心开窍
多种外感热病的危重阶段 热病神昏、危重急症等
生理:
脾之运化旺于长夏。
病理:
长夏之湿气容易困脾。
治疗:
长夏季节用药,往往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 品。
2021/11/14
51
四、肾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肾的生理特性 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体 筋 脉 肉
五华 爪 面 唇
肺 大肠 金 秋 悲 鼻 辛 白 皮毛 毛
肾 膀胱 水 冬 恐 耳 咸 黑
骨
发
七、五脏与食物
七、五脏与食物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从身体健康 来讲,饮食是健康的基础,要合理膳食,中医 认为“药食同源”,不同颜色的食物即可以治 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可以保证自身血“质”良 好。例如心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红色食物;肝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绿色食物;脾功能(消化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黄色食物;肺功能不好 的人可多食白色食物;肾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黑色食品。
六、脏腑的各种关系
• 1、脏与腑的表里关系 • 脏与腑之间生理病理存在密切关系,
相互影响。中医学将这种某脏与某腑之间 的最亲密关系概括为互为表里关系。他们 分别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 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 与胃相表里。
六、脏腑的各种关系
2、脏腑的其他关系
五脏 六腑 五行 季节 情绪 五官 五味 五色 肝 胆 木 春 怒 目 酸 青/绿 心 小肠 火 夏 喜 舌 苦 赤/红 脾 胃 土 长夏 思 口 甘 黄
四、五脏的功能
• 2、肝:“将军之官”。
• 主藏血,主疏泄。 • 肝脏如同国家的最高军事领导者(将
军),勇武能出谋划策。主管藏血,能使 人耐受疲劳。肝还主管疏泄和畅达,使人 的气血舒畅,有助脾胃的消化,腑气的通 利。
四、五脏的功能
• 3、脾:“仓廪之官”
• 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 脾如同国家主管后勤粮草的最高官员,饮食 五味靠它进行消化吸收,并运送到全身。是人的 后天之本,主管对食物和水液的运输和吸收转化 ,并把精微物质输布到全身。中医叫做“脾主运 化”。脾脏还有提升中焦之气的作用。凡内脏脱 出(子宫脱出、疝气)多是脾气下陷所致。脾脏 主管人体肌肉、四肢的正常发育成长和正常活动 。脾脏统摄血液在血管中正常的运行而不外溢, 就是“脾统血”的功能。
所以我们通过研究观察人体外在现象、 征象,就可以研究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 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这就是《内 经》所说的“有居内,必形于外”的道理。
一、脏象学说的内容
• 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等。
• 2、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
二、中医脏腑概念的特征
奇恒之腑
• 内容包含: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等不同于平常之腑。
• 特点: • 形态上—官腔性器官(类脏)。 • 功能上—藏精气(似腑)
四、五脏的功能
1、心:“君主之官”。
• 主血脉,主藏神。 • 心脏如同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主宰全
身,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由心 脏发生。主管血和脉,血液的运行和脉络 的通畅与心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常说 的“心情舒畅”、“操心”等都是心主管 人的精神思维的表现。
五、六腑的功能
• 六腑以泻为常态 • 六腑的“腑”,有“府舍”的意思,是空
腔的器官的意思。 • 主要作用是输送营养和排泄糟粕,参与水
液代谢等。
五、六腑的功能
• 正是由于人体有六腑的“输泻”与五脏 的“贮藏”,这一进一出、一藏一泻, 共同协调较好地完成了物质在体内的贮 藏、转化、利用、输送、排泄等代谢的 全部过程。
七、五脏与食物
红色食物养心 红色食品代表有西红柿、红辣椒、红枣等。
前两种红色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 能增强人的体力和缓解因工作生活压力造成的疲 劳。尤其是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有 独特的氧化能力、保护体内细胞、使脱氧核糖核 酸及免疫基因免遭破坏、减少癌变危害、降低胆 固醇、防止便秘。红枣,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 、温,养胃健脾,益血壮身”。现代营养学研究 表明,大枣含有的环磷酸腺,对保养心脏十分有 益。夏日多吃赤小豆,可缓解夏天出现的口渴烦 躁等症,尤其是在正午时分,是“心火”最旺之 时,容易出现心烦易怒,因此这个阶段,避免心 火过亢,食用赤小豆最适宜不过了。
七、五脏与食物
• 中医脏象学说的“脏腑”表述的是以 某一脏腑名称为代表的某一系统的生理病 理概念;
• 西医学所说的“内脏”则是指解剖形 态上的具体脏器与他的生理病理功能。
五
脏
六
腑
五体
皮、肉、 脉、骨、筋
五官
耳、目、 鼻、舌、口
五液
汗、涕、 泪、涎、唾
五脏
•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 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一脏,合为六脏。藏象学说 习惯将心包络附属于心,故一般称为五脏。
• 特点: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 • 形态上—实质性器官。 • 功能上—藏精、气、血、津液。
六腑
• 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合 称。
• 特点: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 形态上—官腔性器官。 • 功能上—主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
中
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脏
象
五 脏
学 说
——
六
腑
中医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认 为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中医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 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象 学说。脏象二字的“脏”(通藏字),是 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 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4
四、五脏的功能
• 4、肺:“相辅之官”。
• 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 主治节。
• 肺脏如同国家的总理,帮助(辅佐)着君主(最 高领导者),主管一身之气并调节着全身的活动 。主管着一身之气,全身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依靠 着肺气的作用。人有没有气力,也要依靠肺的作 用。肺脏不主管呼吸,时行吐故纳新。肺脏还与 心脏紧紧配合,推动着全身的血液运行。肺还调 节全身的水液,使用水液下行。肺还主管发声。
四、五脏的功能
• 5、肾:“作强之官”。
• 藏精、主水、纳气。 • 肾脏有发挥强力的作用,能产生技巧。是人
的先天根本、真火(即:元阴、元阳)的所在地, 决定的人生老病衰亡的全过程。还主管着生殖机 能和全身水液代谢及大小便的排泄。肾还主管着 脑、髓和骨骼及牙齿的发育生长,决定着人的精 力、智慧与才干。所以古人总结出了保养肾精是 健康长寿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