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度积常数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1届高三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8 第28.2讲 溶度积常数及应用(共20张PPT)

题组一 溶度积及溶度积规则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 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
√D.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
解析 对于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即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的数值越 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即溶解度越大;对于阴、阳离子的个 数比不同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必须通 过计算进行比较,故D错误。
沉淀时所需 c(Ag+)≥
KspcACgrO2C24-rO 4=
9.0×10-12 0.010
mol·L-1=3.0×
10-5 mol·L-1,故推知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Br-、Cl-、CrO24-。
4.(判断沉淀的生成转化)已知:Ksp(CuS)=6.0×10-36,Ksp(ZnS)=3.0×10-25, Ksp(PbS)=9.0×10-29。在自然界中,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遇硫酸铜溶液 能转化成铜蓝(CuS)。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6.0×10-36 1×10-10
5.(计算沉淀转化的平衡常数)(1)[2017·海南,14(3)]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 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 ccCSOO2423--=___2_4__。已知 Ksp(BaCO3)=2.6×10-9,Ksp(BaSO4)=1.1×10-10。 解析 在同一个溶液中,c(Ba2+)相同,依据溶度积的表达式,则有ccCSOO2423--
解析 由Ksp(CuS)=6.0×10-36、Ksp(ZnS)=3.0×10-25,知CuS的溶解度小于 ZnS,硫化锌可以转化为硫化铜:ZnS(s)+Cu2+(aq)===Zn2+(aq)+CuS(s),故A
√D.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
解析 对于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即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的数值越 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即溶解度越大;对于阴、阳离子的个 数比不同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必须通 过计算进行比较,故D错误。
沉淀时所需 c(Ag+)≥
KspcACgrO2C24-rO 4=
9.0×10-12 0.010
mol·L-1=3.0×
10-5 mol·L-1,故推知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Br-、Cl-、CrO24-。
4.(判断沉淀的生成转化)已知:Ksp(CuS)=6.0×10-36,Ksp(ZnS)=3.0×10-25, Ksp(PbS)=9.0×10-29。在自然界中,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遇硫酸铜溶液 能转化成铜蓝(CuS)。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6.0×10-36 1×10-10
5.(计算沉淀转化的平衡常数)(1)[2017·海南,14(3)]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 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 ccCSOO2423--=___2_4__。已知 Ksp(BaCO3)=2.6×10-9,Ksp(BaSO4)=1.1×10-10。 解析 在同一个溶液中,c(Ba2+)相同,依据溶度积的表达式,则有ccCSOO2423--
解析 由Ksp(CuS)=6.0×10-36、Ksp(ZnS)=3.0×10-25,知CuS的溶解度小于 ZnS,硫化锌可以转化为硫化铜:ZnS(s)+Cu2+(aq)===Zn2+(aq)+CuS(s),故A
第3章第4节第2课时 溶度积常数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内因、外因(浓度、温度)
二、溶度积常数——Ksp
(1)概念:
如:AgCl(s) Cl-(aq)+ Ag+(aq) Ksp = c(Ag+)·c(Cl-)
在一定温度下,Ksp是一个常数,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沉淀 溶解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一般难溶电解质: MmAn(s) m Mn+(aq) + n Am-(aq) Ksp=[ c(Mn+) ]m·[c(Am— )]n
若任意时刻有: Qc = [ c (Mn+) ]m· [c(Am- )]n (浓度积) 则有: Qc > Ksp 过饱和,析出沉淀; Qc = Ksp 饱和,平衡状态;
Qc < Ksp 未饱和,加入沉淀可溶解。
二、溶度积常数——Ksp
(4)应用:
①已知溶度积求离子浓度: 例1.已知室温下的PbI2溶度积为7.1×10-9,求饱和溶液中 Pb2+和I―的浓度。在c(I― )=0.1mol· L-1的溶液中,Pb2+的 浓度最大可达到多少? 解:PbI2(s) Pb2+ (aq) + 2I- (aq) 解得x=1.2×10-3 mol/L Ksp =c(Pb2+) ·c2(I-) (1) 设Pb2+浓度为x,则I-浓度为2x有: x· (2x)2=7.1×10-9
设Mg(OH)2 的溶解度为S,在饱和溶液
c(Mg2+) =c,c(OH-) = 2c Ksp[Mg(OH)2]=c(Mg2+)· c2(OH-)=c×(2c)2=4c3=1.8×10-11
c 3 1.8 1011 / 4 1.65104 (mol/ L)
S=58g/mol×1.65×10-4mol/L×1L/10=9.57×10-4g/100g水
无机化学课件-沉淀溶解平衡

的乘积为一常数 。它的大小与物质的溶解度有关,反映了难 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 例 3-1】AgCl 在 298K 时 的 溶 解 度 (S) 为 1.91×10-3g·L-1, 求其溶度积。
解: AgCl(s)
Ag+(aq) + Cl-(aq)-
已知AgCl的摩尔质量M(AgCl)为143.4g.mol-1,将AgCl的 溶解度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为:
解释:用活度的概念
3.3 沉淀的生成
条件: IP > Ksp
【例3-5】 在20ml 0.0020mol·L-1Na2SO4溶液中加入 20 ml 0.020mol·L-1 BaCl2溶液,有无BaSO4沉淀生 成?并判断 SO42- 离子是否沉淀完全? 已知BaSO4的Ksp= 1.07×10-10 .
BaSO4 (s)
Ba 2+ +
起始浓度/mol·L-1 0.010﹣0.0010 平衡浓度/ mol·L-1 0.010﹣0.0010+ x
SO420 x
Ksp = [Ba2+][SO42-] = ( 0.0090 + x ) x ∵ x 很小 ∴ 0.0090 + x ≈ 0.0090
即 1.07×10-10 ≈ 0.0090 x ∴ x = [SO42-] ≈ 1.2×10-8 mol·L-1 沉淀完全是指离子残留量 ≤ 10-6 mol·L-1
⑴ >10-5 g ·ml-1 固体,才有浑浊现象。 ⑵ 溶液呈过饱和状态时,沉淀难于生成。
⑶ 避免沉淀剂过量
如: Hg2+ + 2I- = HgI2↓(桔红) HgI2 + 2I- = HgI42- (无色)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 例 3-1】AgCl 在 298K 时 的 溶 解 度 (S) 为 1.91×10-3g·L-1, 求其溶度积。
解: AgCl(s)
Ag+(aq) + Cl-(aq)-
已知AgCl的摩尔质量M(AgCl)为143.4g.mol-1,将AgCl的 溶解度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为:
解释:用活度的概念
3.3 沉淀的生成
条件: IP > Ksp
【例3-5】 在20ml 0.0020mol·L-1Na2SO4溶液中加入 20 ml 0.020mol·L-1 BaCl2溶液,有无BaSO4沉淀生 成?并判断 SO42- 离子是否沉淀完全? 已知BaSO4的Ksp= 1.07×10-10 .
BaSO4 (s)
Ba 2+ +
起始浓度/mol·L-1 0.010﹣0.0010 平衡浓度/ mol·L-1 0.010﹣0.0010+ x
SO420 x
Ksp = [Ba2+][SO42-] = ( 0.0090 + x ) x ∵ x 很小 ∴ 0.0090 + x ≈ 0.0090
即 1.07×10-10 ≈ 0.0090 x ∴ x = [SO42-] ≈ 1.2×10-8 mol·L-1 沉淀完全是指离子残留量 ≤ 10-6 mol·L-1
⑴ >10-5 g ·ml-1 固体,才有浑浊现象。 ⑵ 溶液呈过饱和状态时,沉淀难于生成。
⑶ 避免沉淀剂过量
如: Hg2+ + 2I- = HgI2↓(桔红) HgI2 + 2I- = HgI42- (无色)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课件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T ℃时,图中 X 点对应的是不饱和溶液
B.向饱和 Ag2CrO4 溶液中加入固体 K2CrO4 不能使溶液由 Y 点变为 X 点
C.T ℃时,在 Y 点和 Z 点,Ag2CrO4 的 Ksp 相等
D.图中 a= ×10-4
解析:X 点位于 Z 点上方,则 T ℃时,图中 X 点对应的是过饱和溶液,A 项不正确;向饱
。
微点拨:一般沉淀溶解平衡的研究对象是难溶或微溶电解质,但实际上易溶
电解质也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3.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外因
温度
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
向 溶解 的方向移动
浓度
加水稀释,平衡向 溶解 的方向移动
同离子
效应
水也增多了,折算成100 g 水溶解的固体质量(即溶解度)仍然不变。
学科素养测评
溴化银是一种淡黄色难溶物,见光可以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AgBr
2Ag+Br2,这个反
应既可以用于黑白相片的显影,又可以用于制作变色眼镜。
A.CaCO3 的电离方程式:CaCO3
-
-
-
-
B.HC 的电离方程式:HC +H2O
C.C 的水解方程式: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H2O
)
-
Ca2++C
+
-
H3O +C
H2CO3+2OH-
D.CaCO3 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CaCO3(s)
-
Ca2+(aq)+C (aq)
)
A.T ℃时,图中 X 点对应的是不饱和溶液
B.向饱和 Ag2CrO4 溶液中加入固体 K2CrO4 不能使溶液由 Y 点变为 X 点
C.T ℃时,在 Y 点和 Z 点,Ag2CrO4 的 Ksp 相等
D.图中 a= ×10-4
解析:X 点位于 Z 点上方,则 T ℃时,图中 X 点对应的是过饱和溶液,A 项不正确;向饱
。
微点拨:一般沉淀溶解平衡的研究对象是难溶或微溶电解质,但实际上易溶
电解质也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3.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外因
温度
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
向 溶解 的方向移动
浓度
加水稀释,平衡向 溶解 的方向移动
同离子
效应
水也增多了,折算成100 g 水溶解的固体质量(即溶解度)仍然不变。
学科素养测评
溴化银是一种淡黄色难溶物,见光可以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AgBr
2Ag+Br2,这个反
应既可以用于黑白相片的显影,又可以用于制作变色眼镜。
A.CaCO3 的电离方程式:CaCO3
-
-
-
-
B.HC 的电离方程式:HC +H2O
C.C 的水解方程式: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H2O
)
-
Ca2++C
+
-
H3O +C
H2CO3+2OH-
D.CaCO3 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CaCO3(s)
-
Ca2+(aq)+C (aq)
普通化学 PPT课件-第六章 沉淀溶解反应

(2)若Q= Ksp , △G=0,溶液为饱和溶液。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若Q< Ksp , △G <0,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无沉淀生成 或已有的沉淀溶解。
溶度积规则
[例3-18] 已知在298K时,PbI2的Ksp =8.49×10-9。问(1)在 0.010mol·L-1Pb(NO3)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10mol·L-1KI溶液时, 是否有PbI2沉淀产生?(2)如果加入等体积的KI溶液后,混合溶液 中的C(Pb2+)和C(I-)的离子积,恰好达到PbI2的溶度积,求这KI溶 液的浓度。
A. 增大 B. 减小 C. 相同 D. 无法判断
盐效应
3.溶度积规则
rG m (T) RT ln K RT ln Q
化学反 应等温 方程式
AmBn(s)
mAn+(aq) + nBm-(aq)
Qsp Cm (An ) Cn (Bm )
(1)若Q> Ksp ,△G >0,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
A. AgCl (1.8 x 10-10)
Ksp = S2
S=1.34×10-5
B. Ag2C2O4 (3.4 x 10-11)
Ksp = 4S3
S=2.40×10-4
C. Ag2CrO4 (1.1 x 10-12) D. AgBr (5.2 x 10-13)
例: Hg2Cl2 的KSP为1.3 x 10-18 ,0.1升饱和溶液的浓度
沉淀
Ksp Cm (An ) Cn (Bm )
溶度积原理
rG
m
(T)
RT
ln
K
sp
f
G
m
/
kJ
mol
AgCl(s) -109.80
溶度积PPT

3
练习:25℃,在难溶电解质AB2的饱和溶液中, c(A2+)=x mol/L,则c(B-)=( 2x mol/L) Ksp(AB2)=( 4x3 )
练习:25℃,Ksp(Fe(OH)3)=2.7×10-39,
则在难溶电解质Fe(OH)3的饱和溶液中,
c(OH-)=( ),溶液的pH=(
)
设c(Fe3+)为x mol/L,则c(OH-)为3x mol/L 25℃,Ksp(Fe(OH)3)=27x4=2.7×10-39, x=10-10mol/L,故c(OH-)=3×10-10 mol/L
7
(1)判断有无沉淀生成 例2:25℃,Ksp(PbI2)=7.1×10-9,在c(I-)
=0.1mol/L的溶液中,Pb2+的浓度最大可达多少?
练习:25℃,Ksp(Cu(OH)2)=2×10-20,
若溶液中c(Cu2+)=0.02mol/L,要生成沉淀, 则c(OH-)至少为( ),溶液pH应大于 ()
• 而列不中损的失__C_u__SO__4的_ 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
• A. NaOH
å C.CuO
√B. NH3·H2O
D. Cu(OH)2
10
1.对“AgCl(s) Ag+(aq)+Cl-(aq)”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 AgCl 没有完全电离,AgCl 是弱电解质 B.说明溶解的 AgCl 已完全电离,AgCl 是强电解质 C.说明 Ag+与 Cl-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D.说明 Ag+与 Cl-的反应可以完全进行到底
11
(2)分步沉淀——离子浓度相等时,溶度 积小的先沉淀 例2:25℃,Ksp(AgCl)=1.8×10-10,
Ksp(AgI)=8.7×10-17 ,在含有0.01mol/LNaCl 和0.01mol/LNaI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 先析出什么沉淀?
练习:25℃,在难溶电解质AB2的饱和溶液中, c(A2+)=x mol/L,则c(B-)=( 2x mol/L) Ksp(AB2)=( 4x3 )
练习:25℃,Ksp(Fe(OH)3)=2.7×10-39,
则在难溶电解质Fe(OH)3的饱和溶液中,
c(OH-)=( ),溶液的pH=(
)
设c(Fe3+)为x mol/L,则c(OH-)为3x mol/L 25℃,Ksp(Fe(OH)3)=27x4=2.7×10-39, x=10-10mol/L,故c(OH-)=3×10-10 mol/L
7
(1)判断有无沉淀生成 例2:25℃,Ksp(PbI2)=7.1×10-9,在c(I-)
=0.1mol/L的溶液中,Pb2+的浓度最大可达多少?
练习:25℃,Ksp(Cu(OH)2)=2×10-20,
若溶液中c(Cu2+)=0.02mol/L,要生成沉淀, 则c(OH-)至少为( ),溶液pH应大于 ()
• 而列不中损的失__C_u__SO__4的_ 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
• A. NaOH
å C.CuO
√B. NH3·H2O
D. Cu(OH)2
10
1.对“AgCl(s) Ag+(aq)+Cl-(aq)”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 AgCl 没有完全电离,AgCl 是弱电解质 B.说明溶解的 AgCl 已完全电离,AgCl 是强电解质 C.说明 Ag+与 Cl-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D.说明 Ag+与 Cl-的反应可以完全进行到底
11
(2)分步沉淀——离子浓度相等时,溶度 积小的先沉淀 例2:25℃,Ksp(AgCl)=1.8×10-10,
Ksp(AgI)=8.7×10-17 ,在含有0.01mol/LNaCl 和0.01mol/LNaI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 先析出什么沉淀?
溶解度与溶度积ppt课件

根据电解质溶解度的差异,习惯将其划分为易 溶、可溶、微溶和难溶四个等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0.01
1
S >10g 易溶 S 0.01~1g 微溶
10 (S g/100g水)
S 1~10g 可溶 S <0.01g 难溶
7
本章主题—沉淀溶解平衡,主要讨论研究 微溶和难溶的无机化合物,下文将其统称为难 溶电解质。
10
沉淀溶解平衡
将BaSO4晶体放入水中,开始时溶解速率较 大,沉淀速率较小。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解和沉
淀速率相等时,便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多相离子平
衡,可表示如下:
BaSO 4 (s)
溶解 沉淀
Ba
2
(aq)
SO
2 4
(aq
)
Ksp (BaSO4) = [c(Ba2+ )/c ][c(SO24 )/c ]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在溶度积的计算中,离子浓度必须是物质的量的浓度,
其 单 位 为 mol·L-1 ; 而 溶 解 度 的 单 位 有 g/100g 水 , g·L-1 , mol·L-1。计算时一般要先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S 的单位 换算为mol·L-1。对于难溶物质饱和溶液浓度极稀,可作近 似处理:(xg/100g H2O)×10/M ~ mol·L-1
9.1×10-6 8.0×10-27 6.3×10-36 4×10-53 8×10-16 4×10-38 1.8×10-11 2.06×10-13 2.5×10-13
14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联系:溶度积与溶解度均可表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 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区别:溶度积是一个标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 溶解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系统的组成、pH值的改变 及配合物的生成等因素有关。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0.01
1
S >10g 易溶 S 0.01~1g 微溶
10 (S g/100g水)
S 1~10g 可溶 S <0.01g 难溶
7
本章主题—沉淀溶解平衡,主要讨论研究 微溶和难溶的无机化合物,下文将其统称为难 溶电解质。
10
沉淀溶解平衡
将BaSO4晶体放入水中,开始时溶解速率较 大,沉淀速率较小。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解和沉
淀速率相等时,便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多相离子平
衡,可表示如下:
BaSO 4 (s)
溶解 沉淀
Ba
2
(aq)
SO
2 4
(aq
)
Ksp (BaSO4) = [c(Ba2+ )/c ][c(SO24 )/c ]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在溶度积的计算中,离子浓度必须是物质的量的浓度,
其 单 位 为 mol·L-1 ; 而 溶 解 度 的 单 位 有 g/100g 水 , g·L-1 , mol·L-1。计算时一般要先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S 的单位 换算为mol·L-1。对于难溶物质饱和溶液浓度极稀,可作近 似处理:(xg/100g H2O)×10/M ~ mol·L-1
9.1×10-6 8.0×10-27 6.3×10-36 4×10-53 8×10-16 4×10-38 1.8×10-11 2.06×10-13 2.5×10-13
14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联系:溶度积与溶解度均可表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 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区别:溶度积是一个标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 溶解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系统的组成、pH值的改变 及配合物的生成等因素有关。
化学课件第八章 沉淀溶解反应.ppt

AgCl(s)
Ag+(aq) +Cl-(aq)
ceq
S
S
c(Ag+)=c(Cl-)=S=1.34×10-5 mol·l-1
Ksp θ =c(Ag+)·c(Cl-)= S2 =1.97×10-10
例2 已知298K时Mg(OH)2的Kspθ =5.61×10-12,求其溶解度S。
解: Mg(OH)2(s) ceq
A. 3.6×10-16
B. 6.3×10-18
C. 2.5×10-17
D. 6.3×10-19
(已知KSP
θ ,CuS
=
6.3×10-36
K总,H2S = 1.0×10-19 )
Cu2++H2S = CuS(S)+2H+
K
c 2 (H ) c(Cu2 ) c(H2S)
K总
K
θ s
p
c(Cu2 )
例5:Hg2Cl2 的KSPθ为1.3 × 10-18 ,0.1升饱和溶液
的浓度是_______A___mol.l-1
A. 6.88 × 10-7 C. 6.88 × 10-8
B. 1.69 × 10-5 D. 1.14 × 10-9
Hg2Cl2(s) ceq
Hg22+(aq) +2Cl-(aq)
AgBr(s)
Ag+(aq) + Br-(aq)
S
S+0.1≈0.1
Kspθ=c(Ag+)·c(Br-)= 0.1S 同离子效应
例7:CaF2在0.1 mol.L-1 KNO3溶液中的溶解度与
水中的溶解度相比,属于下列哪一种( A )
A. 增大
B. 减小
C. 相同
D. 无法判断
盐效应
溶度积常数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1)

1.0×10-22 6.25×10-18
mol·L-1=4×10-3 mol·L-1,
2、25 ℃,在0.10 mol·L-1 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 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忽略溶 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某溶液含0.020 mol·L-1 Mn2+、 0.10 mol·L-1 H2S,当溶液pH =__5__时,Mn2+开始沉淀[已 知:Ksp(MnS)=×10-15]。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2、在t ℃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 示。又知t ℃时AgCl的K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
25℃,Ksp(AgCl)=1.8×10-10,Ksp(AgBr)=5.0×10-13,
Ksp(Ag2CrO4)=1.2×10-12,求各饱和溶液中阴、阳离子浓度。
AgCl(s)
Ag+
_
(aq)+Cl (aq)
Ksp= c(Ag+)·c(Cl_)=1.8×10-10
c(Ag+)=c(Cl_)=1.3×10-5 mol/L =c(AgCl)
Zn2+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B )
A.Fe2+、Zn2+、Cu2+
B.Cu2+、Zn2+、Fe2+
C.Zn2+、Fe2+、Cu2+
D.Cu2+、Fe2+、Zn2+
3、判断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生成时的pH 例3:向0.10mol·L-1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 Fe3+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为______。Ksp[Fe(OH)3×10-39
溶度积常数(公开课)

例题:常温下,在难溶电解质 Ag Cl 的饱和溶 液中,c(Ag+)=x mol/L: ①c(Cl-)= xmol/L ,Ksp(AgCl)=( x2 ) ②加入NaCl(s),Ksp(AgCl)=( x2 ) ③加入AgCl(s),Ksp(AgCl)=( x2 ) ④升高温度,Ksp(AgCl)如何变化 增大
(填“>”、“=”或“<”)。
图 2-12-14
溶度积常数小结
一、溶度积的定义 二、溶度积的表达式
Ksp=[c(Mn+)]m· [c(Am—)]n
三、注意事项
1、KSP只与温度有关; 2、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判断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限度。
四、溶度积的常考题型
1、概念的定性分析 2、溶度积常数的定量计算 3、图表的分析
二、表达式
MmAn (s) mMn+(aq)+ nAm—(aq)
固体物质不列入平衡常数,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sp = [c(Mn+)]m · [c(Am—)]n
写出溶解平衡和溶度积表达式 Ca C O 3 Fe ( OH ) 3 Ag S
2
Ag 2 Cr O 4
三. 使用溶度积常数应注意的问题
=0.1mol/L的溶液中,Pb2+的浓度最大可达多少?
练习:25℃,Ksp(Cu(OH)2)=2×10-20,
若溶液中c(Cu2+)=0.02mol/L,要生成沉淀, 则c(OH-)至少为( ),溶液pH应大于 ( )
(2)分步沉淀——离子浓度相等时,溶度 积小的先沉淀 例2:25℃,Ksp(AgCl)=1.8×10-10,
(1)Ksp与难溶电解质本身性质及温度有 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 无关。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PPT课件

的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沉淀已经完全( ) • ((3)常温) 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sp不变 • (4)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 ) • (5)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增大( ) • 【答案】(1)× (2)√ (3)√ (4)× (5)×
离子积 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Qc
溶度积 表达式 Ksp(AmBn)=c_m_(_A_n_+_)_·_cn_(_B_m_-__) ,式
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
离子积
Qc(AmBn)=__c_m_(_A_n_+_)_·c_n_(_B_m_-_)___, 式中的浓度都是任意浓度
应用
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PPT课件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PPT课件
• 2A.gB已r的知悬常浊温液下中,:AgBr的Ksp=4.9×10-13,AgI的Ksp=8.3×10-17。现向 • (下1)同加)入。AgNO3固体,则c(Br-)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若改加更多的AgBr固体,则c(Ag+)________ 。 • (3)若改加更多的KI固体,则c(Ag+)________,c(Br-)________。 • 【答案】(1)变小 (2)不变 (3)变小 变大
•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的解题策略 •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与化学平衡图像一样,都是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
解答问题,但沉淀溶解平衡图像更为复杂,现将破解方法分析如下: • (1)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类似于溶解度曲线,通常曲线上任一点都表示饱
2.已知 25 ℃时,CaSO4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 衡曲线如右图所示。向 100 mL 该条件下的 CaSO4 饱和溶液中加入 400 mL 0.01 mol·L-1 Na2SO4 溶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离子积 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Qc
溶度积 表达式 Ksp(AmBn)=c_m_(_A_n_+_)_·_cn_(_B_m_-__) ,式
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
离子积
Qc(AmBn)=__c_m_(_A_n_+_)_·c_n_(_B_m_-_)___, 式中的浓度都是任意浓度
应用
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PPT课件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PPT课件
• 2A.gB已r的知悬常浊温液下中,:AgBr的Ksp=4.9×10-13,AgI的Ksp=8.3×10-17。现向 • (下1)同加)入。AgNO3固体,则c(Br-)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若改加更多的AgBr固体,则c(Ag+)________ 。 • (3)若改加更多的KI固体,则c(Ag+)________,c(Br-)________。 • 【答案】(1)变小 (2)不变 (3)变小 变大
•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的解题策略 •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与化学平衡图像一样,都是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
解答问题,但沉淀溶解平衡图像更为复杂,现将破解方法分析如下: • (1)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类似于溶解度曲线,通常曲线上任一点都表示饱
2.已知 25 ℃时,CaSO4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 衡曲线如右图所示。向 100 mL 该条件下的 CaSO4 饱和溶液中加入 400 mL 0.01 mol·L-1 Na2SO4 溶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4-2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课件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C
)
莲塘一中
二、溶度积的应用
(2)判断沉淀是否生成
①离子积 AnBm(s) ⇌ nAm+(aq) + mBn-(aq)
Q= c(Am+)n ·c(Bn-)m
Q称为离子积,表达式中c是任意时刻的浓度,是溶液中的瞬间实际浓度
②溶度积规则
Q<Ksp时 不饱和溶液,无沉淀析出,还可继续溶解直到平衡。
Q = Ksp时 饱和溶液,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即AgCl的溶解浓度为: 1.34×10-5mol·L-1
Ksp( Mg(OH)2)= c(Mg2+)c2(OH-) =4c3(Mg2+)= 5.6×10-12mol3·L-3
c(Mg2+)=1.12×10-4mol·L-1
即Mg(OH)2的溶解浓度为:1.12×10-4mol·L-1
可以看到: AgCl的溶解度更小!
-
时开始出现
-20
2×10
0.02
-
-9
mol·L 1=10
14
10
-
+
-
-
-
mol·L 1,c(H )= -9 mol·L 1=10 5 mol·L 1,pH=5,所以要生成
10
Cu(OH)2 沉淀,应调整 pH>5。
[答案]
5
莲塘一中
二、溶度积的应用
(5)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沉淀完全
【例6】在1L含 0.001mol·L-1SO42-的溶液中,注入等体积0.012mol·L-1
2Ag+(aq) + S2-(aq)
1、定义: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
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要使0.2mol/LCuSO4溶液中的Cu2+沉淀 较为完全(使Cu2+溶液降低至原来的千分 之一),则应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 溶液的pH值至少为 。
.
9
1、 Ksp=2×10-20,c(Cu2+)=0.02mol/L, 要使铜离子沉淀,那么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平方的积 等于2×10-20。 解得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10^(-10)mol/L。 氢离子为1*10^(-5),PH为5。
例题 在1000mL0.001mol/LNaCl溶液中滴入1滴(约
0.05mL)0.001mol/LAgNO3溶液,试判断有无AgCl生 成。(已知:Ksp(AgCl)=1.8×10-10)
c(Ag+)c(Cl-)=5×10-8×10-3=5×10-11 < 1.8×10-10
无沉淀生成。
.
6
溶度积的计算
加入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或氧化铜,调
节pH至3~4,铁离子全部转化为氢氧化
铁沉淀除去
.
11
3.氧化还原法
开始沉淀时的
氢氧化物
pH值 (0.1mol/L)
沉淀完全时的 pH值
(<10-5 mol/L)
Fe(OH)2 Cu(OH)2 Fe(OH)3
6.34 4.67 1.48
8.34 6.67 2.81
C(Ag+)=2 ×10-3, c(Cl-)= 2 ×10-3
Qc=2 ×10-3× 2 ×10-3
=4.0 ×10-6 >1.8×10-10
Qc>Ksp,所以有AgCl沉淀析出。
.
8
例题3.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
平衡,已知Cu(OH)2的Ksp=2×10-20,回 答下列问题:
① 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 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节溶液的 pH值,使之大于 。
根据上表,CuCl2中混有少量Fe2+如 何除去?
.
12
先把Fe2+氧化成Fe3+,加入氢氧化铜或 碱式碳酸铜或氧化铜, 调节PH至3到4 使Fe3+转化为Fe(OH)3 沉淀,过滤除去 沉淀。
氧化剂:氯气,氯水,双氧水
要求:不引入杂质
.
13
4.分步沉淀 溶液中含有几种离子,加入某沉淀剂均可生
成沉淀,沉淀有先后顺序,叫作分步沉淀。离子 浓度相等时,溶度积小的先沉淀。
.
3
注意 (1) 影响因素: Ksp值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
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2) (意义) Ksp大小反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Ksp
越小说明难溶物越难溶解。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溶解度( 25 °C)
1.8×10-10 5.4×10-13 8.5×10-17
1.5×10-4 8.4×10-6 2.1×10-7
BaSO4 1.1×10-10 Fe(OH)3 2.6×10-39 . CaCO3 5.0×10-9
2.4×10-3 3.0×10-9 7.1×10-4 4
大展身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一定温度下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 乘积是一个常数;
B.AgCl的Ksp=1.8×10-10 mol·L-1,在任何含 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L-1;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 K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
5
溶度积规则——判断有无沉淀生成。
对AaBb aAb++bBa-来说, 1)Qc=ca(Ab+)cb(Ba-)<Ksp,溶液未饱和,还可溶解; 2)Qc=ca(Ab+)cb(Ba-)=Ksp, 恰好饱和,达到平衡; 3)Qc=ca(Ab+)cb(Ba-)>Ksp, 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Ksp =c (Pb2+) ·c2(I-) c (Pb2+) = Ksp/c2(I-) =7.1×10-9/0.12
=7.1×10-7mol·L-1
即:该溶液里允许Pb2+的最大. 浓度为7.1×10-7mol·L-1 7
一、沉淀的生成 1.加沉淀剂
例2:将4×10-3mol•L-1的AgNO3溶液与 4×10-3mol•L-1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能 否有沉淀析出?Ksp(AgCl)= 1.8×10-10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物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状态时,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化学计量数次 方的乘积。
Ksp = c(Ag+) ·c(Cl-)
试一试 写出下列难溶物溶解平衡和溶度积表达式:
BaSO4
Fe(OH)3
Ag2CrO4 Cu(OH)2
算一算:已知25℃KspFe(OH)3≈2.7×10-39,氢氧化 铁饱和溶液中c(OH-)≈ 3×10-10 mol/L ,pH ≈ 4.5 ,
例:已知AgI的Ksp=8.5×10-17,AgCl的 Ksp=1.8×10-10.在含有0.01mol/LNaI和 0.01mol/LNa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AgNO3溶液,先析出什么沉淀?
.
2、 Cu2+溶液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 即时2*10^(-5). 解得氢氧根为1*10^(-9)mol/L,PH为6.
.
10
2.通过调节pH
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pH值
氢氧化物 值(0.1mol/L)
(<10-5 mol/L)
Cu(OH)2
4.67
6.67
Fe(OH)3
1.48
2.81
例:根据上表的数据,CuCl2中混有少量Fe3+如 何除去?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溶度积常数KSP
.
1
一、 沉淀溶解平衡
1、定义: 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的速率等于沉淀生成的速
率,固体量和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此时 沉淀达到最大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
2、表达式:AgCl(s)
Ag+(aq) + Cl-(aq)
Hale Waihona Puke 3、特征: 逆、等、定、动、变
.
2
4、溶度积常数 (Ksp )
例1. 已知室温下PbI2的溶度积为7.1×10-9,求 饱和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在c(I-)=0.1mol·L-1 的溶液中, Pb2+的浓度最大可达到多少?
解: PbI2(s)
Pb2+(aq) + 2I- (aq)
c (Pb2+) = 1.21×10-3mol·L-1 c(I-) =2.42×10-3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