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水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一、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14)《连霍高速(G30)新疆境内小草湖至乌鲁木齐段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二、设计资料1、基层水泥稳定砂砾厚度为改移G312线、分离式立体交叉被交线厚度为20cm、互通式路基匝道路面结构32cm,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3Mpa。

2、水泥为新疆青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缓凝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180min,终凝时间不宜短于360min、不大于600min。

3、砂砾集料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有良好的级配,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不含软石和其他杂质,压碎值小于或等于26%。

细集料采用水洗砂,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2%,塑性指数小于5.砂砾集料级配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如表1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级配范围4、施工时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法,铺筑现场采用摊铺机摊铺碾压成型,底基层压实度指标按≥97%控制。

三、设计步骤1、原材检测(1)水泥:采用新疆青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缓凝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有关规范和图纸设计要求,可采用。

其主要技术指标试验结果列入下表:(2)粗、细集料:采用K3513+200右侧1km料场生产的砂砾及水洗砂,工程粒径规格为:20-30mm、10-20mm、5-10mm、3-5mm、0-3mm,对五种砾石材料进行筛分试验,根据筛分结果经计算级配满足设计要求,试算调整结果如下表:各种矿料的筛分试验结果表2、目标级配1)选取级配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要求,本次配合比设计级配应符合水泥稳定材料推荐级配范围图中C-B-1的规定,根据经验及当地原材料的特点选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级配进行选择,级配见下表:水泥稳定砾石混合料级配要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范围要求级配的矿料比例和合成级配2)含水量、干密度试验将各档石料筛分 成大一 粒径,然后配置成上表中的级配,按5种水泥剂量4.0%、4.5%、5.0%、5.5%、6.0%,依据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804-1994)重型击实试验方法,分别确定级配水泥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实验结果见下表:水泥稳定砾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汇总表2)确定级配无侧限抗压强度根据表中级配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按98%压实度控制密度,依据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由静压法制备试件,试件尺寸为ф150*150mm 圆柱体,试件成型后由塑料袋密封,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生6昼夜,浸水养护1昼夜,最后测定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见下表:表2-5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7天静压成型强度试验结果依据上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确定级配。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定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在碎石基层上使用水泥作为稳定剂进行强化处理的一种道路基层结构。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能够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原则1.基层结构力学性能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应满足道路设计要求中对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包括强度、稳定性、变形性等方面的指标。

2.基层材料的选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应选择合适的基材和稳定剂材料。

碎石作为基材应满足一定的物理性能要求,稳定剂水泥应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掺量。

3.配合比设计原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应合理确定水泥和碎石的配合比例,保证基层材料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1.确定水泥用量: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确定水泥的用量。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可以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2.确定碎石用量: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确定碎石的用量。

碎石用量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3.确定水灰比:水泥与碎石的配合比例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实验数据和经验准则,确定合理的水灰比,保证水泥和碎石能够充分反应,并达到所需的稳定效果。

4.确定掺合料用量:根据情况需要,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掺合料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性能,如矿渣粉、石灰粉等。

掺合料的用量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5.配合比设计验证: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来验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配合比。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1.应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型号和掺量,以及碎石粒径和分配规格。

2.在设计中应考虑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并合理安排水泥和碎石的配合比例。

水稳底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稳底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稳底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引言在水稳底工程中,基层是承载地表负荷的部分,其设计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基层的正常工作,需要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即通过合理控制水泥、砂、碎石等材料比例,来获得所需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针对水稳底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不同材料的比例以及添加剂的使用量,以达到所需的水稳底基层强度和稳定性。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要求:根据工程的用途和负荷要求,确定基层的抗压强度、稳定性要求等。

不同工程的要求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材料性能:水泥、砂、碎石等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颗粒形状、粒度分布、均匀系数等。

通过对材料性能的了解,可以合理地配置不同材料的比例。

3.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量:添加剂可以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如提高强度、改善抗裂性能等。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并确定其使用量。

4.施工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施工压实方式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对基层强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基于以上考虑,可以采用经验法、试验法和理论计算法等方法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其中,试验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来确定不同材料的理论最佳配合比。

在试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调整材料比例,直至获得满足要求的配合比。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步骤1.确定工程要求:根据工程的用途和负荷要求,确定基层的抗压强度、稳定性要求等。

2.选择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砂和碎石等材料,并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3.进行试验:根据选定的材料,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确定不同材料的理论最佳配合比,并考虑添加剂的使用量。

4.优化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工程要求。

5.验证试验:在确定配合比后,进行验证试验,以确保所得到的配合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招标文件技术规定;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图纸设计要求;二、使用部位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路面工程WLM2合同段底基层、基层三、配合比设计要求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d无侧限抗压设计强度≥3.0Mpa,强度控制范围3.0~5.0 Mpa;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7d无侧限抗压设计强度≥2.0Mpa,强度控制范围 2.0~4.0 Mpa。

2)、基层水泥剂量不得大于5.0%;底基层水泥剂量不得大于4.0%。

3)、混合料级配应为骨架密实型,并符合设计图纸范围要求。

4)、基层粗集料压碎值不得大于28%,最大粒径宜用31.5mm控制;水泥各项物理指标符合P.F32.5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大于6h。

四、原材料规格及产地1)、水泥:P.F32.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产地:重庆腾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2)、粗集料:碎石Ⅰ(20~30mm)碎石Ⅱ(10~20mm)碎石Ⅲ(3~10mm);产地:青木关碎石料场3)、细集料:石屑(0~3 mm);产地:青木关碎石料场4)、水:可饮用水5)、材料合成级配设计:碎石Ⅰ(20~30mm)、碎石Ⅱ(10~20mm)、碎石Ⅲ(3~10mm)、石屑(0~3 mm)分别进行筛分,借助计算机进行级配计算(见附表),得到各种材料的掺配比例:35:27:16:22,其合成级配符合设计级配要求。

五、室内试验1)、准备工作①检查试验仪器设备是否齐全,使之运转正常;②备足试验所需各种材料;③试验室工作人员:黄建胜、廖凯、伏立;2)、确定各种不同水泥剂量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根据以往经验和设计要求,先选用3.2%、3.7%、4.2%三种水泥剂量进行击实试验,其结果如下:3)、计算初步配合比分别以上表各种不同剂量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计算每个无侧限试件重量(见下表),并以振动压实法制作,每种水泥剂量分别制作13个试件,每种料具体用量如下表:注:振动压实仪试模直径:152mm 高:150mm V=2722cm3基层、底基层按初步计算的比例如下:水泥剂量3.2% 最佳含水量:5.6% 最佳干密度:2.332g/cm3碎石Ⅰ:碎石Ⅱ:碎石Ⅲ:石屑=35:27:16: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1.确定水泥掺量:水泥的掺量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一般来说,掺水比(水泥与干碎石的质量比)在4%~6%之间,较为常见。

但具体的掺量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2.确定碎石粒径:基层碎石的粒径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碎石的最大粒径应小于基层厚度的1/3~1/2,并且要求粒径分布合理,以提高基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确定水灰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比。

该比例会影响到水泥的水化反应和基层的强度发展。

一般来说,水灰比在0.23~0.28之间较为常见,但具体数值需要根据材料性能和设计要求确定。

4.考虑温度和湿度因素:温度和湿度是水泥水化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控制水泥含水量和施工时间,以保证水泥的正常水化反应和基层的强度发展。

1.基床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基床进行处理,去除沥青、油污等杂质,并进行地面平整处理,以确保基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采购的碎石和水泥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保存和保护材料,防止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搅拌均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搅拌应均匀充分,以保证碎石和水泥的充分混合。

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的方式,注意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的控制。

4.施工温度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温度对基层的强度和质量有影响。

施工时要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以免影响水泥的正常水化反应和基层强度的发展。

5.压实密度和强度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密度和强度是衡量基层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密实度和强度的检测和控制,可采用静压力板进行压实试验,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6.施工环境保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

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修整,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稳基层是指河道、渠道等水利工程的基础层,是整个工程的承重层和稳定层。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是为了确保基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内容。

一、水稳基层的定义和作用水稳基层是由石灰土、水泥土和碎石等材料经过充分的搅拌和压实而成的基础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并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

水稳基层的主要作用包括:1.承重作用:水稳基层是整个工程的承重层,能够抵抗上部结构的荷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分散荷载作用:水稳基层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均匀分散到基础层,减小对基础的集中荷载,避免基础沉陷和变形。

3.提高地基承载力:水稳基层的加固作用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减小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二、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在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基础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包括石灰土、水泥土和碎石等,在保证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当地资源,减少运输成本。

2.材料比例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基础材料的特性,确定每种材料的比例,使得水稳基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不同材料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搅拌方式的选择:选择适合的搅拌方式,包括机械搅拌和人工搅拌。

机械搅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均匀度,但对设备要求较高;人工搅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工作效率较低。

4.压实方式的确定:确定合适的压实方式,包括机械压实和人工压实。

机械压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压实度,但对设备要求较高;人工压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工作效率较低。

5.施工工艺的控制:控制施工工艺,确保基层材料的充分搅拌和压实。

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搅拌时间、搅拌强度、压实方式、压实度等进行监控和调整,保证基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的具体步骤水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了解工程要求:对工程的使用要求和荷载要求进行了解,包括承载力、稳定性和强度要求等。

水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水稳基层是指在道路工程中作为路面结构的底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并传递到下方地基层的一种结构。

在道路工程中,水稳基层的作用十分重要,能够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水稳基层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要根据道路使用的情况,确定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

不同类型的道路使用情况不同,对水稳基层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等重要道路需要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水稳定性,而次干道和乡村道路等较为次要的道路则可以相对降低这些要求。

其次,水稳基层的目标应与上层结构的目标相配合。

水稳基层一般位于路面结构的底部,其作用不仅是承载车辆荷载,还要作为上层结构的支撑层,保证上层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水稳基层时,需要与上层结构的设计目标相协调,确保水稳基层与上层结构之间的力学性能匹配,避免结构的不协调性导致的问题。

第三,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还与基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相关。

水稳基层是承载和传递荷载的中间层,直接与地基层接触。

因此,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还应考虑地基层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还受到材料的可获性和交通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材料的可获性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可能会对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产生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设计水稳基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确保设计目标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总之,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使用情况、上层结构目标、基床状况、材料可获性和交通条件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配合这些因素,可以设计出满足工程要求的水稳基层,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

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

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
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的设计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水泥与集料的比例:水泥:集料=5:100,也就是水泥为集料质量的5%。

这里的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粗集料通常称为碎石,而细集料可以是石屑或砂子。

根据级配的不同,碎石与石屑(或砂子)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2. 请注意区分水泥含量:有时可能会提到6%的水泥含量,但这是指混合料的水泥含量还是集料的水泥含量。

如果是混合料的水泥含量,实际水泥含量可能并不是6%,而是6.38%。

根据规范,水泥稳定材料中的水泥剂量应为水泥:干集料的比例。

3. 配合比设计:在某些特定的工程中,如绥满高速公路绥芬河至牡丹江段工程,底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其配合比设计需要按照现行技术规范要求的方法进行。

4. 其他参数:为了确保水泥稳定砂砾的质量,还需要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以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在设计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水泥与集料的比例、级配、水泥含量、特定工程的要求以及标准击实试验的结果。

水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一、引言水稳底基层是指铺设在地基上的一层水泥混凝土基层,用于提供均匀、坚实的基础支撑。

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报告旨在对水稳底基层的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并提供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1.强度要求:水稳底基层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上层荷载并均匀分布到地基上。

强度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要求基层的抗压强度不低于15MPa。

2.稳定性要求:水稳底基层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以保证基层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变形和破坏。

稳定性要求可以通过抗剪强度来衡量,一般要求基层的抗剪强度不低于1.2MPa。

3. 耐久性要求:水稳底基层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以保证在长时间使用和各种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耐久性要求可以通过水泥用量和抗渗性能来考虑,一般要求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抗渗等级为P6或以上。

三、配合比设计1. 原材料选择:水稳底基层的主要原材料是水泥、砂子和石子。

水泥选择标号为P.O42.5的硅酸盐水泥,砂子选择细度模数为2.6的优质中砂,石子选择直径为5-10mm的碎石。

2. 水泥用量计算:根据要求的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进行计算。

假设使用水泥用量为350kg/m33.水灰比计算:水灰比是指水泥用量与水的质量比。

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选择适当的水灰比,一般在0.4-0.5之间。

假设使用水灰比为0.454.砂石比计算:砂石比是指砂子与石子的质量比。

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选择适当的砂石比,一般在1.5-2.0之间。

假设使用砂石比为1.85.配合比计算:根据上述参数进行配合比计算。

水泥用量 = 350kg/m3水灰比=0.45砂石比=1.8砂子用量=(水泥用量/(1+水灰比))*(1-1/(1+砂石比))石子用量=(水泥用量/(1+水灰比))*(1/(1+砂石比))水用量=水泥用量/(1+水灰比)6.各组分的具体用量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调整,并进行试验确认。

水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嘉绍北岸接线施工养护一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 DB33/T836-2021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21 3、《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E51 -2021 4、《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21 二、设计要求根据室内振动成型法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含水量W0及最大干密度ρd,根据振动成型法制备试件,经过六天标准养护条件下浸水一天后,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强度Rd≥4.0 Mpa ,基层为5.0Mpa~6.0Mpa,并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少水泥用量,重视级配提高强度,减少因水泥用量过高而引起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收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并确定施工延迟时间。

三、原材料检测指标要求及检测结果 1、水泥根据《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 DB33/T836-2021要求,采用嘉兴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级缓凝水泥,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及试验室自检结果如下: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结果比表初凝终凝 3天抗折3天抗28天抗28天抗指标要面积时间时间安定性强度折强度折强度折强度求≥300 ≥180 ≥360 <5mm≥2.5Mpa ≥11Mpa ≥5.5Mpa ≥42.5Mpa 检测结果 397 304 373 0.5 5.8 23.3 7.846.92、集料采用德清安顺矿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各档原材料,1#碎石规格19-31.5mm。

2#碎石规格4.75-19mm,3#碎石规格2.36-4.75mm,4#石屑规格0-2.36 mm,各种原材料经过试验室检测,指标符合《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 DB33/T836-2021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及检测结果见下表:原材料检测结果指标及要求检测结果检测项目压碎值(%)表观相对密度针片状大于9.5mm(%)针片状4.75~9.5mm(%)<0.075颗粒含量(%) 1#碎石 / 2.64411.0 / 0.2 2#碎石 18.4 2.647 9.6 11.5 0.3 3#碎石 / 2.656 / / 1.2 4#碎石 /2.654 / / 11.7 设计要求≤25 ≥2.50 ≤15 ≤25 粗集料≤2.0,细集料≤15 3、水采用自来水。

水稳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

水稳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

水稳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一、前言二、背景介绍1.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适宜的水稳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为道路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试验的方式,通过不同配合比的试验,评估其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并选取最佳配合比。

三、试验材料1.碎石本试验选用直径为5-20mm的优质碎石作为试验材料。

2.水泥采用一级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其强度等级为42.53.混合料试验使用的混合料中包括碎石、水泥和适量的水。

四、试验方案1.配合比设计在试验中设计了不同的碎石掺量和水泥掺量的组合,共进行了五组试验。

2.试验过程将试验配合比的混合料放入试验模具中,经过振实和养护,得到试验样品。

然后对样品进行压实度、强度和冻融试验等综合试验。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试验得到了不同配合比的水稳稳定碎石基层的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压实度:随着碎石掺量的增加,压实度逐渐增大,但当掺量超过一定范围后,压实度增幅较小。

而水泥掺量对压实度的影响不大。

2.强度:随着碎石和水泥掺量的增加,基层强度逐渐提高。

在碎石掺量为25%、水泥掺量为5%时,基层强度达到最高值。

3.冻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稳稳定碎石基层在冻融循环中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抗剥落性能。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最佳配合比为碎石掺量为25%、水泥掺量为5%。

2.水稳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适合道路基层使用。

建议:1.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选取合适的碎石和水泥掺量。

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水稳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

3.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基层的湿度控制,避免过潮或过干。

1.水稳稳定碎石基层设计规程2.道路施工技术规范八、致谢感谢实验室的各位老师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

水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XXXX路面XX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XXX检测有限公司XXXX路面XX标工地试验室2020年xx月xx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XXXX路面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XXXX路面施工指导意见》3.《XXXX路面xx标施工图纸》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6.《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二、材料来源1、碎石:石灰岩规格:19~26.5mm、9.5~19mm、4.75~9.5mm厂家:xx矿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规格:2.36~4.75mm、0~2.36mm厂家:xx矿业有限公司2、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32.5厂家: xx水泥制造有限公司3、水:生活用水三、设计过程1、根据招标文件、指导意见、图纸及规范的要求,对各种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见下表)。

集料1#(19-26.5mm)各项指标集料2#(9.5-19mm)各项指标集料3#(4.75-9.5mm)各项指标集料4#(2.36-4.75mm)各项指标集料5#(0-2.36mm)各项指标P·F 32.5水泥原材料各项指标2、依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机计算,确定各种材料比例(见下表)矿料级配合成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洗法)级配中值(%)100 95 80.5 67.5 58 49.5 32 20 16 11 8.5 7 4.5 级配上限(%)100 100 89 75 66 55 37 25 20 15 12 10 7 级配下限(%)100 90 72 60 50 44 27 15 12 7 5 4 2级配上限、级配下限、级配中值合成级配曲线图由上图表可以看出三种合成级配数据接近且都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路面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安徽省蚌淮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招标文件》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3.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6. 《安徽省蚌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管理指导意见》二、原材料的选用1.石料:选用凤阳县裕丰石料厂生产的五种单级配集料;2. 水泥:采用凤阳珍珠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珍珠”牌复合硅酸盐水泥(P.C 32.5)。

三、相关技术要求1.强度:无机结合料设计无侧限抗压强度(7d)为2.0Mpa;2.压实度:现场压实度要求≥97%,制作无侧限强度试件时试件质量计算按97 %控制;3.材料要求:①粗细集料集料规格:5#(19~26.5)mm,4#(9.5~19)mm,3#(4.75~9.5)mm,2#(2.36~4.75)mm,1#(0.075~2.36)mm级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压碎值:<26 % ;针片状含量:≤20 % ;塑性指数:<9% ;砂当量:≥60% ;1#料中的0.075mm通过率:≤12.5 % 。

②水泥规格型号:P.C 32.5缓凝3 天胶砂强度:≥11Mpa28天胶砂强度:32.5~35.0Mpa;初凝时间:≥3小时;终凝时间:≥6小时;细度:≤10 % ;安定性:必须合格。

四、配合比设计过程(一)确定级配走向依据《蚌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管理指导意见》要求,我项目部在底基层材料生产之前,对石料生产厂家进行了技术交底。

明确了筛板尺寸和质量要求,并在试生产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查。

经过多次筛分及相关检测,在集料级配稳定和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对选用的原材料进行了取样试配,确定了以下三种级配的走向。

级配比例:中值偏上:5#:4#:3#:2#:1#=17:37:15:5:26中值:5#:4#:3#:2#:1#=25:28:17:6:24中值偏下:5#:4#:3#:2#:1#=28:28:17:8:19 (二)配料进行标准击实试验针对三种不同的级配走向分别选用 2.5% 、3.0%、3.5%、4.0%、4.5%的水泥剂量,含水量预计按照2.5% 、3.0%、4.0%、5.0%、6.0%、配料进行击实试验,从而确定每种剂量下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水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嘉绍北岸接线施工养护一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2011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E51 -20094、《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二、设计要求根据室内振动成型法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含水量W0及最大干密度ρd,根据振动成型法制备试件,经过六天标准养护条件下浸水一天后,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强度Rd≥4.0 Mpa ,基层为5.0Mpa~6.0Mpa,并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少水泥用量,重视级配提高强度,减少因水泥用量过高而引起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收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并确定施工延迟时间。

三、原材料检测指标要求及检测结果1、水泥根据《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2011要求,采用嘉兴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级缓凝水泥,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及试验室自检结果如下:2、集料采用德清安顺矿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各档原材料,1#碎石规格19-31.5mm。

2#碎石规格4.75-19mm,3#碎石规格2.36-4.75mm,4#石屑规格0-2.36 mm,各种原材料经过试验室检测,指标符合《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 DB33/T836-2011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及检测结果见下表:3、水采用自来水。

四、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根据《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2011要求,基层、底基层级配设计要求见下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范围要求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骨架密实型,根据各档原材料筛分结果,对各档原材料进行比例掺配,使合成级配曲线符合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范围要求,曲线顺滑。

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设计指导书

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设计指导书

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设计指导书1.目的:为统一公司内部各单位的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的设计、试验工作,规范资料编制整理,特制定本章。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中心试验室、各项目试验室进行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的设计工作。

3.编制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4.设计准备:4.1确认公路等级、气候区域、交通量和水泥稳定基层强度等级、规范推荐级配范围;4.2确认合格的原材料产地或料场;4.3各种原材料经取样、试验合格并取得试验报告。

4.4确定水泥品种、标号、凝结时间的技术性能要求。

4.5选定相关数据填附表1。

5.配合比设计计算:5.1 根据现场各种矿料的级配合成设计混合料级配有两种方法:i)图解调整法,方法见附录;ii)计算机试算法,由中心试验室提供EXCEL计算程序。

确定各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百分比。

5.2 合成目标级配要求:5.2.1根据设计文件确定强度等级、水泥品种、强度标号。

5.3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设计指标5.3.1材料5.3.1.1水泥(1)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5.3.1.2水(1)饮用水可直接作为基层、底基层材料拌和与养生用水。

(2)拌和使用的非饮用水应进行水质检验,技术要求应符合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表3.5.2的规定。

5.3.1.3粗集料(1)用作被稳定材料的粗集料宜采用各种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成的碎石,也可直接采用天然砾石。

粗集料应符合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表3.6.1中I类规定,用作级配碎石的粗集料应符合表3.6.1中II类的规定。

(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mm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的规格料。

(3)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底基层和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底基层被稳定材料的天然砾石材料宜满足表3.6.1的要求,并应级配稳定、塑性指数不大于9。

水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XXXX路面XX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XXX检测有限公司XXXX路面XX标工地试验室2020年xx月xx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XXXX 路面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 .《XXXX 路面施工指导意见》3 .《XXXX 路面xx 标施工图纸》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6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7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8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二、材料来源 1、碎石:石灰岩规格:19〜26.5mm 、9.5〜19mm 、4.75〜9.5mm 厂家:xx 矿产品销售有限公司 规格:2.36〜4.75mm 、0〜2.36mm 厂家:xx 矿业有限公司2、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 - F32.5厂家:xx 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3、 水:生活用水(JTG/T F20-2015) (JTJ E40—2007 ) (JTG E30—2005 )(JTG E51—2009) (JTG E42—2005 )三、设计过程1、根据招标文件、指导意见、图纸及规范的要求,对各种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见下表)。

集料1#(19-26.5mm)各项指标集料2#(9.5-19mm)各项指标集料3#(4.75-9.5mm)各项指标集料4#(2.36-4.75mm)各项指标集料5# (0-2.36mm)各项指标P • F 32.5水泥原材料各项指标2、依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机计算,确定各种材料比例(见下表)矿料级配合成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洗法)级配中值(%) 100 95 80.5 67.5 58 49.5 32 20 16 11 8.5 7 4.5 级配上限(%) 100 10089 75 66 55 37 25 20 15 12 10 7 级配下限(%)10090726050442715127542由上图表可以看出三种合成级配数据接近且都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宁区宁铜公路(禄口铜山段)改造工程水泥
稳定碎石基层







江苏育通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11月8日
宁铜公路(禄口铜山段)改造工程水稳配合比设计
一、概述
江宁区宁铜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依据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交通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江苏省交通厅质量监督站《质量技术标准汇编》GB(200311),监理组进行了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工作。

二、设计依据
1、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2、交通部《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交通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4、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5、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6、《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
7、江苏省交通厅质量监督站《质量技术标准汇编》GB(200311)
三、配合比设计
本次上面层所用集料为淳化镇采石灰岩集料,矿料为上峰孟墓厂产品,沥青为金陵实业AH70沥青。

依据要求进行了沥青与集料得各项指标试验(详见下表)。

1、水泥:该项目选用得水泥南京三龙水泥厂天宝山牌(缓凝)P、O3
2、5级水泥,终
凝时间大于6个小时,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有关规范得要求,可以采用。

其主要技术指标试验结果见表:
水泥原材试验结果表
根据设计要求本项目室内配合比设计中所用集料为石灰岩,由淳化镇采石场所供,矿粉为上峰孟墓厂产品,各种集料及矿粉得筛分结果见表1。

各种粗集料得试验结果如表2,细集料得试验结果如表3,矿粉得试验结果如表4
该项目选用石料得产地为青龙山采石场,质地为石灰岩。

三种规格分别为1#料(9、531、5mm)、2#料(4、759、5mm)、3#料(04、75mm),混合料级配为该三种石料组合而成。

碎石集料压碎值为18、0%,针片状分别为6、7%、5、9%,石屑中小于0、6mm 料其塑性指数为3、6,液限为19、8,均符合相关规范。

三种集料比例为:[30:30:40],混合料级配满足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2得3号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得集料级配范围见表:
三、确定水泥剂量得掺配范围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得设计强度要求7d 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根据以往项目经验,水泥剂量按4、0、4、5、5、0、5、5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
4、0:100、4、5:100、
5、0:100、5、5:100。

四、确定各种混合料得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
监理组在能估计合适剂量情况下,将剂量选用缩减至四个。

对四种不同水泥剂量得混合料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出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如表:
标准击实试验结果表
五、测定混合料标准曲线及强度试验
标准EDTA滴定试验结果表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
六、配合比组成设计成果
监理组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水泥最佳剂量:
1、比较强度平均值与设计要求值,根据试验结果水泥剂量为4、0%、4、5%、5、
0%、5、5% 时试件强度平均值均满足不低于3、5Mpa设计值得要求。

2、考虑到试验数据得偏差与施工中得保证率,对水泥剂量为4、0%、4、5%、5、
0%、5、5%时得强度数据通过公式R≥Rd∕(1ZaCv)验算,其强度均能满足本项目设计强度指标要求。

3、为防止干缩性裂缝及确保强度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5、0%得水泥剂量。


监理组工地试验室配合比组成设计成果为:
水泥::集料=5、0:100,混合料得最佳含水量为4、9%,最大干密度为2、350g ∕cm3,施工时压实度按98%控制。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对试验室确定得配合比进行调整,因该项目采取集中厂拌法施工,故水泥剂量增加0、5%,集料得含水量不能忽略不计,应及时调整出最终得施工配合比。

表1 各种集料及矿粉得筛分结果
表2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得试验结果
表3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得试验结果
表4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得试验结果
3、AC13F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采用得级配类型为AC13F型,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表5、3、21表5、3、22,设计级配如下表:
4、初选级配
依据规范(JTG F402004)得设计要求,在选择集料级配时,根据集料得筛分结果首先初选出粗、中、细三个级配,然后根据该工程地区气候属夏炎热冬温区同时考虑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及水稳定性来选择油石比,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得出试件得体积指标,根据体积指标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求得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确定AC13F得三种级配,分别测定三种级配按沥青用量为4、8%制作马歇尔试件。

三个级配得矿料比例表、三种矿料得合成级配明细表、三种级配曲线图详见下表:
三种级配得矿料比例明细表
三种矿料得合成级配通过明细表
三种级配曲线图
5、试验级配评价
参照以往沥青砼路面上面层AC13F目标配合比得工程应用情况,选择沥青用量4、8%作为三种试级配得沥青用量,双面各击实75次成型马歇尔试件。

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见下表:
可以瞧出级配1、级配2与级配3体积指标均满足要求,根据经验本次设计选择级配2为设计级配。

6、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按设计矿料比例配料,采用五种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
AC13F设计级配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
7、最佳油石比得确定
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与度与油石比得关系曲线,从曲线上找出相应与最大密度、最大稳定度、空隙率范围中值及沥青饱与度中值对应得四个油石比,求出四者得平均值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但如果对选择试验得油石比范围,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得油石比作为OAC1;作图求出能满足沥青砼各项指标要求得油石比范围(OAC max,OAC min),该范围得中值为OAC2,如果最佳油石比得初始值OAC1在OAC max与OAC min之间,则认为设计结果就是可行得,可取OAC1与OAC2得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得最佳油石比OAC,并结合南京得气候特点与实际情况论证地取用,最终得出最佳油石比。

由作图法可知相应与最大密度、最大稳定度、空隙率中值、沥青饱与度范围得中值对应得最佳含油量,它们分别为5、5%,4、5%、4、65%、4、75%。

其中值为最佳用油量初始值OAC1=4、85%,用图解法分析,求得允许沥青用量范围为4、4%~5、05%。

其中值为4、72%。

计算出最佳用油量为4、78%,最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4、8%,油石比5、0%。

目标配合比为1#料:2#料:3#料:矿粉:油石比=42:11:45:2:5、0。

四、生产配合比得设计
(一)材料情况
本次AC13F生产配合比设计所用集料,瓜子片、米砂、石屑均为淳化镇采石厂所供,矿粉为上峰孟墓厂产品,各种集料及矿粉得密度试验见表1:
表1 集料及矿粉得密度试验结果
(二)矿料级配组成计算
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得规定,参照附表,我们做了热料配合比计算各种热料仓得矿料用量如下:
热料仓筛分结果
矿料得合成级配
五、生产配合比得验证
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得有关要求,监理组在设计过程中依据目标配合比所确定得最佳用油量4、8%用拌与楼拌与做马歇尔试验,结果如下:
量。

最佳沥青用量下沥青混合料得性能检验
根据设计油石比及级配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来检验设计沥青混合料得水稳定性能,试验结果见下表: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
冻融劈裂及车辙试验
六、AC13F沥青混合料得设计结论
通过以上设计级配得体积分析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江宁区X030湖熟绕镇段养护改善工程上面层AC13F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如下:
江苏育通监理公司驻地监理组
附件目录
1.AC16F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01
2.沥青试验报告10
3.沥青路面集料试验报告13
4.目标配合比原材料试验报告13
生产配合比试验报告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