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答案】D
【解析】A 有误。“翻来复去”的准确书写“翻来覆去”,注意“咄咄逼人”的书写。 B 有误。“人迹罕致”的书写是“人迹罕至”,注意“鼎沸”的书写。 C 有误。“戳然不同”的准确书写“截然不同”,注意“众目睽睽”的书写。 D 准确。注意“锦簇、废寝忘食”的书写。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字形的辨析。 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字词的音形义是关键。
6. 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第 1 页,共 12 页
A. 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
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 影儿呢!
D.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7.【答案】B
【解析】ACD.表述正确; B.有误,《藤野先生》写的是鲁迅的青年生活; 故选:B。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这本书多侧面 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 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 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 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 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题,要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作品,牢记名著的 书名、作者,了解作品的情节和内容,关注书中人物的经历、命运,知道人物的性格。
出作者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D. 《五猖会》中父亲强迫背书,给年幼的“我”留下心理阴影,揭示了封建家长
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8. 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 然规律。 ③”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 ④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为政》)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峨眉山月歌》) ⑥曹操《观沧海》中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9. 口语交际。 早晨,小明洗漱完毕后,等着妈妈给他做饭吃,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妈妈起来晚
了,没能及时做好早餐,小明赌气地没有吃早餐就上学了,并为此非常抱怨妈妈。 面对这样的讲述,你该怎样劝说小明昵?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 分)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7. 下面对《朝花夕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原书名《旧事重提》,以散文的形式写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
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五猖会》写的
都是鲁迅的童年生活。
C. 《朝花夕拾》塑造了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
8.【答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吹面不寒杨柳风 学而不思
第 6 页,共 12 页
则罔 思君不见下渝州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解析】答案: ①随风直到夜郎西(注意“郎”的书写)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 ④学而不思则罔(注意“罔”的书写) ⑤思君不见下渝州(注意“渝”的书写) 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 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 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 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第 2 页,共 12 页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三个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此曲描绘了一副深秋景色图,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对秋天万物凋零的伤感和思考。 B.此曲句法别致,前三句把富有特征性的九种事物组合在一起,言简义丰,构思巧妙。 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家园景象,使漂泊之人越发显得孤独无依。 D.此曲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画龙点睛,蕴含无限凄苦和 悲凉。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除了《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以外,你读过的 诗句还有“ ______ ”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3.0 分) 11. 陈太丘与友期行
稽、或可笑……请选一个你熟悉的人,以“_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人物称呼、姓名等; (2)选材要围绕中心; (3)要有真情实感; (4)不少于 500 字。
第 4 页,共 12 页
1.【答案】B
答案和解析
【解析】A.错误.“黄晕(yūn)”应读作“yùn”;“搓捻(liǎn)”应读作“niǎn”; “盔甲(kūi)”应读作“kuī”; B.正确; C.错误.“秕谷(pǐ)”应读作“bǐ“;“咄咄逼人(duó)”应读作“duō”; D.错误.“吝啬(shè)”应读作”sè“;“攒成(zǎn)”应读作“cuán”; 故选 B 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 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字音复习,应注意集中复习与分散 复习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复习重点在于点拨学习方法,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 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4.【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第 5 页,共 12 页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 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 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 熟记。
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14.0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黄晕(yūn) B. 一霎(shà) C. 贮蓄(zhù) D. 吝啬(shè)
搓捻(liǎn) 盔甲(kūi) 人声鼎沸(dǐng) 静谧(mì) 侍弄(shì) 花团锦簇(cù) 秕谷(pǐ) 憔悴(cuì) 咄咄逼人(duó) 窠巢(kē) 攒成(zǎn) 人迹罕至(hǎn)
第 3 页,共 12 页
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内容。 选文描写“我”童年时期的哪几件趣事?请简要概括。 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 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丛间 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写一段话。 七、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0 分) 13. 在生活中,我们周围总有一些熟悉的人,或幽默、或风趣、或快乐、或机智、或滑
4.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济南的冬天》--现代作家--舒庆春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白居易 C.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D. 《秋天的怀念》--当代作家--史铁生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与人 期行 期: ______ ②太丘舍 去 去: ______ ③下车 引之 引: ______ ④尊君在 不 不: ______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从哪两个方面反驳父亲的友人的? 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3.0 分) 12.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 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 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 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 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 椹要好得远。 本段的景物描写层次井然,条理分明。“不必说”侧重于事物的 ______ 态的描写,其 描写顺序是由 ______ 到 ______ ,“也不必说”侧重事物的 ______ 态描写,其描写 顺序是 ______ 到 ______
6.【答案】A
【解析】A.是比喻修辞不同于其他三项; BDC.是拟人修辞。 故选:A。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 设问、互文等。其中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学生要明确其 各自特点,并加以判断。 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呼朋引伴花枝招展翻来复去咄咄逼人 B. 各得其所人迹罕致人声鼎沸油然而生 C. 不求甚解美不胜收众目睽睽戳然不同 D. 花团锦簇混为一谈废寝忘食恍然大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娘们更是花枝招展,风采翩翩. B. 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乎. C. 姐姐好像生气了,那一双原本和善的目光此刻变得咄咄逼人. D. 遇到难题时,我们应该多听听他人的建议,择善而从,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3.【答案】B
【解析】A.花枝招展: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B.上蹿下跳:比喻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感情色彩为贬义,不符合语境,句子为褒 义色彩.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D.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故选:B.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 的感情色彩,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 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 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 意.
5.【答案】A
【解析】A.正确; B.搭配不当,改为“冬天的济南”; C.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D.前后矛盾,删除“肯定”; 故选:A。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 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 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 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解析】A 有误。“翻来复去”的准确书写“翻来覆去”,注意“咄咄逼人”的书写。 B 有误。“人迹罕致”的书写是“人迹罕至”,注意“鼎沸”的书写。 C 有误。“戳然不同”的准确书写“截然不同”,注意“众目睽睽”的书写。 D 准确。注意“锦簇、废寝忘食”的书写。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字形的辨析。 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字词的音形义是关键。
6. 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第 1 页,共 12 页
A. 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
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 影儿呢!
D.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7.【答案】B
【解析】ACD.表述正确; B.有误,《藤野先生》写的是鲁迅的青年生活; 故选:B。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这本书多侧面 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 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 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 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 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题,要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作品,牢记名著的 书名、作者,了解作品的情节和内容,关注书中人物的经历、命运,知道人物的性格。
出作者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D. 《五猖会》中父亲强迫背书,给年幼的“我”留下心理阴影,揭示了封建家长
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8. 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 然规律。 ③”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 ④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为政》)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峨眉山月歌》) ⑥曹操《观沧海》中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9. 口语交际。 早晨,小明洗漱完毕后,等着妈妈给他做饭吃,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妈妈起来晚
了,没能及时做好早餐,小明赌气地没有吃早餐就上学了,并为此非常抱怨妈妈。 面对这样的讲述,你该怎样劝说小明昵?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 分)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7. 下面对《朝花夕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原书名《旧事重提》,以散文的形式写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
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五猖会》写的
都是鲁迅的童年生活。
C. 《朝花夕拾》塑造了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
8.【答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吹面不寒杨柳风 学而不思
第 6 页,共 12 页
则罔 思君不见下渝州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解析】答案: ①随风直到夜郎西(注意“郎”的书写)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 ④学而不思则罔(注意“罔”的书写) ⑤思君不见下渝州(注意“渝”的书写) 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 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 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 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第 2 页,共 12 页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三个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此曲描绘了一副深秋景色图,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对秋天万物凋零的伤感和思考。 B.此曲句法别致,前三句把富有特征性的九种事物组合在一起,言简义丰,构思巧妙。 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家园景象,使漂泊之人越发显得孤独无依。 D.此曲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画龙点睛,蕴含无限凄苦和 悲凉。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除了《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以外,你读过的 诗句还有“ ______ ”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3.0 分) 11. 陈太丘与友期行
稽、或可笑……请选一个你熟悉的人,以“_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人物称呼、姓名等; (2)选材要围绕中心; (3)要有真情实感; (4)不少于 500 字。
第 4 页,共 12 页
1.【答案】B
答案和解析
【解析】A.错误.“黄晕(yūn)”应读作“yùn”;“搓捻(liǎn)”应读作“niǎn”; “盔甲(kūi)”应读作“kuī”; B.正确; C.错误.“秕谷(pǐ)”应读作“bǐ“;“咄咄逼人(duó)”应读作“duō”; D.错误.“吝啬(shè)”应读作”sè“;“攒成(zǎn)”应读作“cuán”; 故选 B 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 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字音复习,应注意集中复习与分散 复习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复习重点在于点拨学习方法,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 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4.【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第 5 页,共 12 页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 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 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 熟记。
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14.0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黄晕(yūn) B. 一霎(shà) C. 贮蓄(zhù) D. 吝啬(shè)
搓捻(liǎn) 盔甲(kūi) 人声鼎沸(dǐng) 静谧(mì) 侍弄(shì) 花团锦簇(cù) 秕谷(pǐ) 憔悴(cuì) 咄咄逼人(duó) 窠巢(kē) 攒成(zǎn) 人迹罕至(hǎn)
第 3 页,共 12 页
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内容。 选文描写“我”童年时期的哪几件趣事?请简要概括。 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 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丛间 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写一段话。 七、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0 分) 13. 在生活中,我们周围总有一些熟悉的人,或幽默、或风趣、或快乐、或机智、或滑
4.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济南的冬天》--现代作家--舒庆春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白居易 C.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D. 《秋天的怀念》--当代作家--史铁生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与人 期行 期: ______ ②太丘舍 去 去: ______ ③下车 引之 引: ______ ④尊君在 不 不: ______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从哪两个方面反驳父亲的友人的? 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3.0 分) 12.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 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 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 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 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 椹要好得远。 本段的景物描写层次井然,条理分明。“不必说”侧重于事物的 ______ 态的描写,其 描写顺序是由 ______ 到 ______ ,“也不必说”侧重事物的 ______ 态描写,其描写 顺序是 ______ 到 ______
6.【答案】A
【解析】A.是比喻修辞不同于其他三项; BDC.是拟人修辞。 故选:A。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 设问、互文等。其中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学生要明确其 各自特点,并加以判断。 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呼朋引伴花枝招展翻来复去咄咄逼人 B. 各得其所人迹罕致人声鼎沸油然而生 C. 不求甚解美不胜收众目睽睽戳然不同 D. 花团锦簇混为一谈废寝忘食恍然大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娘们更是花枝招展,风采翩翩. B. 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乎. C. 姐姐好像生气了,那一双原本和善的目光此刻变得咄咄逼人. D. 遇到难题时,我们应该多听听他人的建议,择善而从,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3.【答案】B
【解析】A.花枝招展: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B.上蹿下跳:比喻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感情色彩为贬义,不符合语境,句子为褒 义色彩.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D.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故选:B.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 的感情色彩,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 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 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 意.
5.【答案】A
【解析】A.正确; B.搭配不当,改为“冬天的济南”; C.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D.前后矛盾,删除“肯定”; 故选:A。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 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 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 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