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磁铁》教案

第四单元磁铁1、我们知道的磁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
过程与方法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2、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2、乐于表达和交流。
3、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整理关于磁铁的知识。
【教学难点】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宝刀传说。
(课件图片出示)古代的侠客不光武功高强,而且常常有好的兵器。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从青铜兵器到铁制兵器,越来越结实,但是也有了一类特殊的兵器。
就一把普通式样的刀,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却说是“宝刀”。
原来,其他的兵器不敢轻易靠上它,一靠上它兵器就会被它吸住,力气小的人往往会让兵器脱手。
撒暗器的也不管用,那些铁制的暗器还没伤到人,只要用宝刀在面前挥舞几圈,暗器就被它全部吸住了.难怪被侠客们称为“宝刀"!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2、听完了宝刀的传说,我想小朋友们的心里一定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吧?呵呵!不着急,再看看老师的遥控小车吧!3、演示遥控小车:把一块磁铁用纸包上放在塑料小车上,把一根条形磁铁包装成指挥棒状,手拿“指挥棒"靠近小车,吸引或排斥着小车前进和倒退.小车怎么会听我的指挥?4、怪事还真多,你能猜猜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猜测、交流、讨论。
二、我们对磁铁的了解:1、在我们周围,很多物体上也都使用了磁铁。
我们知道磁铁的哪些事情,是怎么知道的?2、请以小组为单位,在记录纸(我们知道的磁铁)上画出或者写出对磁铁的了解吧!再想想怎样把小组知道的有关磁铁的事情介绍给全班小朋友。
一会儿我们开个小小交流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多,介绍的好。
3、小小交流会:我们知道的磁铁。
(1)、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以“磁铁”为中心用网状图形式记录在黑板上。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身边的材料(全单元)》优质PPT公开课件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塑料的来源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 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羊 毛
直接来自
木 材
于大自然
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比较棉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实验一:“感官总动员”直接对比棉花和腈纶棉
谢谢观赏!
再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13.纸
讨论纸的用途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 它们有什么用途?
……
各种用途的纸
牛皮纸
卫生纸
书写纸
宣纸
箱板纸
新闻纸
复印纸
人民币
古代的造纸术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 公 元 105 年 ) , 蔡 伦 在 总 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 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 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 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 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 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 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 “蔡侯纸”。造纸技术的 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 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造 纸术也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之一。
电线 常用工具
周围的金属制品
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 金属制作它们?
金 铁
银 镁
锌 铅 铜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一
用砂纸打磨铜棒、铁棒、铝棒的表面,仔细观察,你 有什么发现?
金属有光泽。
金属的共同性质
分工明确 观察仔细 记录整理 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三
用铁锤分别敲打铜丝、铁丝、铝丝,你有什么发现?
看一看
A 棉花 白色
B 腈纶棉 白色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金属》优秀教案

14.金属【教材分析】《金属》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三课。
本单元四课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的。
本课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一、研讨身边的物品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
日常生活中利用金属制成的物品很多,教学可以从身边有哪些金属制品入手,然后再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它们有哪些特征?二、探究金属的性质。
从两个维度进行:1.金属的共同性质。
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
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金属的共同性质,有光泽、导热性、延展性。
2.金属的不同之处。
动手探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金属的不同之处,不同的金属硬度不同,不同的金属质量不同。
三、探究物品用不同金属制作的原因。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表上信息,作出选择,并解释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明白金属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四、了解金属的更多的特点。
列举一些合金制品,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很多的金属制品不是由某一种金属制成的。
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对金属有所认识,在生活中也使用过金属制品,知道金属的触感和色泽,可以判断出哪些是金属哪些不是。
但是对于金属有哪些具体的性质,以及为什么要用这种金属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
对于合金,学生们也只是在生活中听到过,并不理解什么是合金。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常见金属的共同性质。
2.知道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
科学探究:1.能够利用多种感官观察金属的特征。
2.能够利用简单工具探究金属的性质。
科学态度:1.了解选择金属材料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人类为了使金属材料更加符合需求,创造出了合金。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的性质【教学难点】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决定不同金属的用途【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冀教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填空第14课1.柳树枝条在风中飘荡,湖面被风吹起了波浪……这都是由于(风)的存在。
2.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3.空气变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风)第15课1.表示空气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叫作气温,(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工具。
2.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内的气温是(不一样)的。
3.在测量时,要仔细观察气温计的(量程)与(刻度)。
4.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不一样)的。
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米。
5.观测气温的活动步骤为:制订计划,确定(观测地点)、(开始时间)、观测时间间隔、(观测人)。
6.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中午)气温较高,(早晨和夜晚)气温较低。
第16课1.我们在二年级学习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更加科学地描述或预报天气,气象学家设计了很多形象的(气象符号)。
2.由于(气温)、(云量)、(风)、(雨)、雪等的变化,天气会有不同的状态。
通常,我们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天气状态。
3.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方面描述天气。
4.根据天空中(云量)的多少,可以将天气划分为:晴、多云、阴。
5.根据24小时(降水量)的多少,将天气划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
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包括(北风)、(东北风)、东风、(东南风)、南风、西南风、西风)、(西北风)。
比如,从北向南吹的风叫(北风)。
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18)级。
7.天气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第17课1.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等方面描述天气。
2.降水有多种形式,包括(降雨)、(降雪)等。
3.我国不同地区季节变化有很大(不同)。
4.气候是指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气温)、(降水量)等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知道材料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科学探究:1.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2.能根据计划探究材料的特征。
科学态度:1.能积极想办法比较棉花与腈纶棉探的异同之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人造材料。
教学重点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计划探究材料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塑料尺,本子,燕尾夹。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棉、放大镜、小烧杯,水,培养皿,火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来上课的时候,老师带了几个小东西,你能不能说说他们是什么材料做的?2.师:回答得这么自信,那老师考考你们?3.师:(出示塑料尺)这种直尺是什么材料做的?生:塑料。
4.师:(出示燕尾夹)这个夹子是什么材料做的?5.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那老师要加大难度了。
在我们生活中,建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PPT出示图片)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轻声说一说。
6.师:谁来说说你们的交流结果。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将这些材料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7.师: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人造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8.师: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挑一挑,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上台展示。
9.师:大家都同意吗?学生发表自己的分类依据。
10.师:是的,沙子、石子和木材直接来自于大自然,是天然材料。
而玻璃、钢筋、水泥等是人们制造出来的,是人造材料。
(指着黑板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板书题目)二、认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1.师:那人造材料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比如纸、玻璃和塑料,哪位同学挑选一个你知道的说一说?(根据学生的答案点击PPT中的相应图片,出现超链接后的详细图解,再进行师生交流,再点击图片则回到前面。
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茎的奇妙》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茎的奇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的第3课《茎的奇妙》,主要介绍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茎的基本结构,认识不同类型的茎,并掌握茎的输导功能。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示了茎的奇妙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植物茎有了初步的认知,他们知道植物有茎,但对其结构和功能了解不深。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茎的奇妙世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茎的基本结构,认识不同类型的茎,掌握茎的输导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茎的奇妙世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茎的基本结构、不同类型的茎、茎的输导功能。
2.教学难点:茎的输导功能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探究茎的奇妙世界的能力。
2.情境教学: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茎的奇妙。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茎的结构、功能及不同类型茎的PPT,辅助教学。
2.实物模型:准备植物茎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茎的结构。
3.实验材料:准备茎的实验材料,如植物茎、剪刀、显微镜等。
4.教学视频:收集与茎相关的教学视频,丰富教学手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茎?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茎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不同类型的茎,如木本植物茎、草本植物茎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结构特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习作范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习作范文1. 原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科学家,我最近进行了一次关于水的实验,非常有趣,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首先,我准备了一瓶水,将其放在冰箱里冷冻了一会儿。
当水变成冰块时,我触摸了一下,感觉非常冷。
这时,我用手指触摸了一下冰块,感觉到它坚硬且形状固定。
这是水的固态。
接着,我将冰块取出,放在室温下等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块逐渐融化成水。
我又用手指触摸了一下,感觉到水比冰块时温暖多了。
我还将水倒在地板上,发现它会自由流动,而不像冰块那样固定不动。
这是水的液态。
最后,我将水煮沸,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水开始冒泡,直到达到100度。
当我用手指触摸沸腾的水时,感觉非常烫。
我还用盖子盖住锅子,然后观察到锅子里的水蒸气。
这是水的气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水的三种状态有了深刻的认识。
水的固态是冰块,水的液态是自由流动的水,水的气态是水蒸气。
这些不同状态的变化使我对水更加好奇,也更加迷人。
希望大家也可以进行各种有趣的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谢谢大家!小科学家2. 翻译结构2.1 标题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作范文2.2 正文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科学家,我最近进行了一次关于水的实验,非常有趣,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首先,我准备了一瓶水,将其放在冰箱里冷冻了一会儿。
当水变成冰块时,我触摸了一下,感觉非常冷。
这时,我用手指触摸了一下冰块,感觉到它坚硬且形状固定。
这是水的固态。
接着,我将冰块取出,放在室温下等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块逐渐融化成水。
我又用手指触摸了一下,感觉到水比冰块时温暖多了。
我还将水倒在地板上,发现它会自由流动,而不像冰块那样固定不动。
这是水的液态。
最后,我将水煮沸,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水开始冒泡,直到达到100度。
当我用手指触摸沸腾的水时,感觉非常烫。
我还用盖子盖住锅子,然后观察到锅子里的水蒸气。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磁铁》知识要点及实验题

第四单元磁铁一、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
3、磁铁有许多种形状,如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块形磁铁、圆形磁铁等。
4、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做同极,不相同的有磁极叫做异极。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把两块相吸的磁铁吸在一起,磁力的大小会增大;把两块相互排斥的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的大小会减小。
6、指南针由磁针、支架、方位盘、盒子组成7、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二、简答;1、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答: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铁质材料做的。
磁铁能吸引钉子,大头针、曲别针、缝衣针等物体。
2、磁铁有哪些性质和用途?答: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我们可以用来定方向;磁铁有吸铁的性质,可以用来辨别铁制品。
3、如何用指南针定方向?答:①把针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②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向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③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4、悬吊条形磁铁,当它最终停下来时,会出现什么现象?答:当磁铁停下来时,会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5、在现代化社会中,磁在哪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在哪些家用电器中还用到了磁铁?答:电铃、电冰箱、电视机、电话、电动机等。
7、把一只老鼠和一盆花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罐内,放在阳光下,老鼠会憋死吗?答:不会,因为老鼠会呼出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叶子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供老鼠呼吸。
三、实验题1、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三年级下册第66页)实验目的:了解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实验器材:磁铁,木片、卡纸、皮筋、塑料棒、回形针(铁)、铁钉、铜线、玻璃珠、棉线、铝片、铁夹子等物体。
实验步骤:用磁铁分别吸引木片、卡纸、皮筋、塑料棒、回形针(铁)、铁钉、铜线、玻璃珠、棉线、铝片、铁夹子等物体。
新大象版科学(2017)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土壤,生命的家园》全单元全套课件PPT

我们发现:
1.动物和植物都是有_生__命__的物体,
都属于_生__物__。生物都能_生__长__、会 _繁__殖__,都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
2.石子、沙子、瓶盖是没有生命的物 体,叫非生物。 3.土壤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非生物。
调查: 哪 里 有 土 壤 ?
找一找,地球上还有哪里有土壤,这些土壤中还 有哪些生物。
地球的陆地表面大部分都覆盖着土壤。 土壤孕育了生机勃勃的植物,植物又 供养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土壤是人类 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第四单元
2.土壤的成分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猜想土壤里可能含有的成分并会设计实验
方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2
会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3
知道土壤是由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土壤 中有什么。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土壤中含有绝大多数的化 学元素,基本上可以满足植物对矿物质的需求。
第四单元
3.不一样的土壤
学习目标:
1
知道按照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土壤
可以分为黏质土、沙质土和壤土三类。
2
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了解三种土壤的特点。
3
知道土壤可以按颜色进行分类。
提出问题:
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 壤看起来不一样呢?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实验: 如何保护土壤呢?
“保护土壤”的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研究种草是否可以避免水土流失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土壤、草皮、水壶、水、托盘……
1. 将土壤平均分成两份,堆成形状厚度相近的 两个斜坡。 2. 其中一盘上覆盖草皮……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 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教鄂教版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生活用品中的科学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生活用品中的科学单元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几种物体中有弹性的物体是()。
A.泡沫B.海绵C.空气2.我们鞋底上都有许多不同形状的花纹,其作用是()。
A.增大摩擦力B.增强弹性C.减小摩擦力3.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是()。
A.增大弹力B.增大摩擦力C.减小摩擦力4.把下列物体放入水中会下沉的是()。
A.气球B.泡沫C.铁块5.相同质量的物体,最容易浮在水面上的是:__________。
A.较大的物体B.较小的物体用补C.中等大小的物体二、填空题6.钢铁在水里是要下沉的,但我们改变它的______________后却能让它浮在水面上。
7.( )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制成的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摩擦力的大小与( )、( )、物体的运动方式、接触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8.拉伸或压缩弹簧时,我们感受到它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 )。
9._______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制成的一种测量力的_______的工具。
10.摩擦力的大小与( )、( )有关。
三、判断题11.物体只有在水中才会受到浮力,在其他液体中不会受到浮力。
( )12.大小(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质量大的在水中更容易下沉。
( ) 13.圆珠笔笔杆上的橡胶套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14.较软的物体弹性好,较硬的物体弹性差。
( )15.可以利用橡皮筋产生的弹力给小车制作动力装置。
( )四、简答题16.下雨时,同学们鞋上沾有雨水,走在楼道上容易摔倒,而老师们会及时在地面上铺上橡胶垫,这样做有什么科学原理呢?17.为什么有的圆珠笔芯能够伸缩?五、实验题18.沉没在水底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把你的实验方法写在下面。
六、综合题一.摩擦力下面是朱艾辰同学研究物体在不同接触条件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实验,方法如图。
19.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__N。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种子萌发》第一课时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种子萌发》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3.掌握观察法探究种子发芽的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种子发芽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如何用观察法探究种子发芽。
2.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想图片上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
2)出示种子,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种子与图片上的物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习环节1)谈论种子的重要作用当问及种子的作用时,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它是植物繁殖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种子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通过观察种子,可以发现它是由若干部分构成的。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种皮和胚芽。
种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防止它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害。
胚芽则是种子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具备萌发的潜力,能够生长出新的植物。
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过程的开始,它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才能开始,如正确的温度和湿度等。
2)讲解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和氧气。
种子的存活并不取决于地下土层的氧气含量,而是取决于种子与土壤中的空气的交换。
在种子进入土壤之前,它们通常处于休眠状态。
种子吸收了水分后,可以激活发芽的生理机制。
温度也是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种子的生长速度和影响。
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种子最容易萌发。
氧气是种子发芽所需的第三个必要条件。
所有的植物种子都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种子的呼吸作用会使种子内部的能量和水分得到释放,从而激活发芽过程。
3)探究种子发芽的过程及实验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种子发芽的过程。
将学生分为三组。
第一组观察种子在水的情况下的变化,第二组观察种子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的变化,第三组观察种子缺少氧气时的变化。
每组同学需注意观察种子的时间和变化,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四单元说课稿

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四单元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物体因受力作用而产生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2. 了解不同物体在不同施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差别;
3. 能够用言语或简单工具模拟相关的力学现象;
4. 养成科学探究的惯,积累观察和归纳的经验,并能在探究中感悟事物的本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不同物体在不同施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差别。
2. 如何用言语或简单工具模拟相关的力学现象。
难点
1. 掌握物体因受力作用而产生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PPT等教学工具和仿真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5分钟)
启发学生对于物体在平时的运动状态的认知,并引出由什么原因能够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2. 新课呈现(15分钟)
通过课件中的图像和动画,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力、单位、不同种类的力以及物体在接受力的影响下发生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3. 实验探究(25分钟)
学生们跟着实验说明操作仿真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
经验,进一步认识力的本质和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运动状态的
变化。
4.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向学生简要解释小车在实验中的现象。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运用了新颖的实验教学法,通过仿真实验器
材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和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同时,在实验探究的环节中,设计了多组实验情境,让学生通过观
察实验现象,探究运动状态变化的产生原因,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
的能力。
不过,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和掌控学生的行为,以避
免实验现象即视为结论的偏差现象和安全问题。
【精品】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科学下 第四单元 期末复习知识点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第四单元动物王国知识点15 土壤里有什么1、一个完整的蚂蚁群体通常由(蚁后)(雄蚁)(工蚁)(兵蚁)共同组成。
2、像蚂蚁、蝴蝶这样的动物,它们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凡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动物都是(昆虫)。
3、(昆虫)是世界上种类和数量都最多的动物。
4、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发育),一般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5、蚂蚁大家庭中有哪些成员?它们是怎样分工协作、共同生活的?蚂蚁大家庭包括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
蚁后负责产卵;工蚁负责照顾雄蚁、看护蛹、储存粮食,兵蚁负责防御和进攻。
6、举例说明你都认识哪些昆虫?蚂蚁、蜜蜂、蜻蜓、螳螂、蝉、蝴蝶等。
16 它们都是鸟1、像鸡、鸽子、喜鹊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的动物一般都是鸟。
2、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现有鸟类(1400)多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
3、我们当地常见的鸟有哪些?麻雀、燕子、喜鹊、黄鹂、鸡、鸭、鹅等。
4、鸟的身体结构主要包括(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其中前肢进化成(翅膀)。
5、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鸟呢?①开展爱鸟周活动;②冬季为小鸟提供过冬的食物;③给它们安个家;④不破坏鸟的栖息地;⑤不掏鸟蛋、不抓小鸟,积极宣传保护鸟类的知识等。
17 猫和兔1、像猫、兔、虎这样(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的动物一般都是哺乳动物。
(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2、种类:(1)家畜都是(哺乳)动物,例如(猪)(牛)(羊)等;(2)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在水里生存的哺乳动物还有(海豚);(3)会飞的哺乳动物有(蝙蝠);(4)(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但用(卵)繁殖后代;(5)(人)是哺乳动物。
3、哺乳动物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18 多样的动物1、鱼类一般身体表面有(鳞)、用(腮)呼吸,用(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用(卵)繁殖后代,如(金鱼)(鲤鱼)。
2024新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 天气、气候和我们《天气与生活》优质课件

新知讲解
雪天:打雪仗、堆雪人。
6
新知讲解
人们选择什么样的天气进行户外活动呢?
我们会选择无风的 天气到户外打羽毛球。
7
新知讲解
运动员则会选择微风 天气进行帆船运动。
运动员则会选择下雪 天气进行滑雪运动。
8
新知讲解 活动2:给运动会选日子
气温、降水 等也会对我们进 行户外运动有着 一定的影响。
9
新知讲解
你能为学校的运动会选择合适的日子吗?
举办运动会,不 仅要考虑短期的天气 状况,还要考虑当地 的气候特征。
10
新知讲解
如果从气温考虑,选 择什么时候比较合适呢?
11
课外拓展
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一个地区 多年的天气特征。
例如,非洲撒哈拉沙 漠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 干燥少雨。
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 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16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7
谢谢观看 !
2024/2/16
18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课是小学中的一门有趣的副课,其中的科学实验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科学实验包含的内 容很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说说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一、备课方面 虽然小学科学不是主课,但是老师应该对小学科学实验充分重视,在备课方面要精心准备。确定好教学内容和 方向,明确教学目的,对一学期的科学实验都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二、学生准备工作 有的实验课是实验室里本来就有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的,但是有的实验课是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工具的,老 师应该在上课前,让学生们准备好相关实验工具,并提前预习实验内容。 三、提升学生兴趣 小学生刚开始对科学实验课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孩子们年纪比较小,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对科学实验失去兴趣。 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动手做科学实验,并及时予以一定的奖励。 四、教学方式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有的是让学生一个个的操作过关,有的是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然后互相 合作完成实验。不管什么教学方式,一定要学生们写下详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考核方面 小学科学实验一般不做考试要求,但是老师们可以自己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做实验的态度、实验操作过 程、实验结果进行评分,作为小学生的平时成绩,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重视。
2021年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天气变化》单元教学课件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1、当天气发生异常变化,给人类造成损失时, 这就是气象灾害。 2、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洪涝、干旱等。
课堂延伸
了解龙卷风和沙尘暴 龙卷风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 常发生于雷雨天气,虽然影响范围较 小,但破环力极大。龙卷风常会将大 树连根拔起,摧毁建筑物,使成片庄 稼和树木瞬间被毁。
观察实验
描述天气
观察天气,试着用恰当的词句描述今天的天气。
今天是晴 天,看不
到云。
今天的风 很大!
早上来学校时 温度比较低,
很凉爽。
资料:由于气温、云量、 风、雨、雪等的变化,天 气会有不同的状态。通常 ,我们用不同的 符号表 示天气状态。
划分依据 天空中云量的多少
24小时降水量的多少
天气
晴 多云 阴 小雨 中雨 大雨
观察实验
实验(三)
风的模拟实验 将两支管子和实验箱按图示进行组装。 在管口A处点燃线香,观察烟的流动方 向。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将线香放 在管口A,观察烟流动的方向。画出实 验中线香的烟流动的方向,说明风形成 的原因。
巩固提升
1.在做蛇形纸实验中,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 上升的热空气 )使纸螺旋转起来。 2.冬季空调扇叶应( 向下 )吹风;夏季 空调扇应向( 向上 )吹风。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风: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叫风。 风的形成: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 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课堂延伸
谈谈风的利与弊
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哪些是有利的?哪些又是不利的? 收集有关的资料,举办一场关于风
的利与弊的辩论会。
作业布置 感受风的力量 用一张方形纸和一个纸盒做一个小风车。
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植物的秘密

科学责任
尊重事实,尝试多思路多方法完成探究任务,合作学习。
关爱并尊重生命。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
重点
观察、描述、记录、比较、分析、归纳、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等能力。
教学
难点
观察归纳植物的共同特征;认识植物的6大器官;探究其功能作用。
教 学时间
4课时
教学
课 题
第一课植物的身体
2.观察校园中的植物
(1)布置任务:你能找出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吗?找出校园中植物的六大器官。让学生与图片上的植物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两人一组,进行观察和交流植物的各器官的作用。
(2)实地考察: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观察不同的植物。
(3)课堂讨论:植物的这些器官有什么作用?
(4)学生观察完毕回到教室进行分享:分享观察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这个环节起到引发学生思考,提出他们的观点和问题就行。)
(4)提供支撑:课件展示教材P28的完整六部分的番茄植物图片,并一一介绍番茄的叶、花、果实、茎、种子和根。
引导学生感受归纳思想的方法。
(5)小结: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有些植物只开花不结果,叫不完全花。有的植物的种子在花的内部,例如仙人掌。有的植物开花时间短,有的植物开花只在晚上开花。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已在低年级学过探访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的生长等内容,对于植物也不陌生,他们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活,并且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种植,照顾植物经验。他们发现各种植物都有一些基本的需要,如对阳光和水的需要,不同植物还有一些自己的特殊需要。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对于植物更深层次的探究,初步归纳出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特共同特征,观察描述绿色开发植物的器官及其结构,了解这些器官维持自身生存所具有的一些功能,感悟生命的力量,培养学生关心爱护植物的意识。教师组织实施本单元的观察和实验活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新教材)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长 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12课种子发芽了1.种子的外面包裹着种皮,起保护种子的作用。
2.种子都包括种皮和胚。
3.种子里面最重要的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4.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三部分。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子叶为植物提供养分,后来就枯萎了。
5.观察种子发芽,会发现大多数种子先长出胚根,再长出胚芽,植物的根的生长方向是向下。
6.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7.有的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阳光、养料等。
8.现在,农民在种植草莓、花生、大姜、土豆等作物时,会覆盖地膜。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提高土壤的温度和保水能力,促进草莓、花生等植物的根系发育,减少杂草生长等。
第13课种辣椒一、填空题1.在观察辣椒的生长前,预先制定观察内容、观察时刻、记录方法等,就是在制定观察计划。
2.观察辣椒的生长过程,要做好记录。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拍照片、画图画、写观察日记、表格记录等。
3.植物会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枯萎等阶段。
4.空气流通的地方,辣椒的长势快;背阴处的辣椒,长势慢。
辣椒(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有利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
二、排序题我能准确给向日葵生长过程排序。
1 2 3 4 5 6向日葵的生长过程是 2 5 4 1 6 3第14课植物的“分身术”1.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
2.用茎繁殖的植物,例如月季、绿萝、吊兰、仙人掌、马铃薯、莲藕、蒜等;用根繁殖,例如红薯、菊花、蔷薇花、草莓等;用叶子繁殖,例如落地生根、多肉植物、橡皮树、虎皮兰等。
3.月季既可以用扦插的方式繁殖,也可以用压条的方式繁殖。
4.像月季这样,将枝条或根插进泥土中进行繁殖的方式,我们叫作扦插,6.嫁接,也是一种植物繁殖的方法。
它是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外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
第15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复习题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
3、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4、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一般的指南针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
5指南针方位盘上字母的含义是:N—北;S—南;W—西;E—东;NE—东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
6、钢针经过磨擦可以变成(磁铁)。
12、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
13、司南为什么要放在光滑的铜盘上?
为了能让司南自由转动。
14、一块磁铁会改变另一块磁铁的磁力,用(相吸)的方式会使(磁力变大),(相斥)的方式会使(磁力变小)。
15、你是怎样制作指南针的?
研究的问题:怎样制作指南针?
准备材料:钢针、磁铁、塑料碗、水、吹塑纸、笔
制作过程:1、用手拿着磁铁的一端,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20~30次。
2、如果钢针能吸起大头针,说明钢针有了磁性。
3、把磁化的钢针插在吹塑纸上,放在水中,磁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在吹塑纸上写上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我们的指南针就能指示方向了。
16、指南针的制作原理:
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我们把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17、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