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心理动力论: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汇总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理论分析

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理论分析

心理咨询中常会用到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下面为大家介绍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1、分区观点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两者之间有前意识为中介。

(1)意识:是当前注意到的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心理活动。

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界。

(2)前意识:即当前未曾注意到,但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3)潜意识:又译成无意识,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

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

大部分的日常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

2、结构观点弗洛伊德将人从精神功能上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及超我。

本我:无意识的最深层,是生来即有的。

原我的内容除带有原始的、人类共有的特性外,还具有个体的特征。

原我是不顾及现实标准的,它只能通过自我间接地表现出来。

自我:是意识状态下的自己。

自我的功能主要有检查现实、适应环境、区分主观与客观的界线、控制情感及本能活动以及对体验进行综合判断。

超我: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具有自我控制与道德监察的功能。

超我也具有良心的含义,过强的超我易导致自责或过失感。

3.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强调幼年阶段不利的心理发展或挫折对人格特征及成年后心理疾病形成有重要影响。

从婴儿到成年性本能可以分为不同阶段。

(1)婴儿期(口欲望):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

(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会出现反射性的代偿行为,如:酗酒、暴饮暴食)(2)幼儿期(肛欲期):此时的儿童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排便,并由此接触到一些新的体验,例如自主与克制、占有与给出,也包括干净及条理性等体验。

(3)学前期(崇拜性器期):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与幻想,恋母或恋父(4)青少年(潜伏期):儿童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学习和游戏。

儿童的性本能大大降低,进入一个"性的沉寂"时期。

(5)成年(生殖期):开始对异性、社交活动、婚姻和成家以及职业感兴趣。

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 学的建立
自我心理 学的发展
客体理解和思维等。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自我的独立起源
自我心理 学的过渡
哈特曼与弗洛伊德的根本分歧: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比自我出现早,自我是从 本我中发展并为本我服务的。
自我心理 学的建立
自我心理 学的发展
哈特曼认为,在自我与本我分化以前,既没有 自我,也没有本我,而是存在一种“未分化的基质” ( Undifferentiated Matrix) 。这是人类先天的生物 禀赋,它一部分演化为本我的本能驱力,一部分演变 为自我的自主性。在哈特曼看来,自我和本我是两 种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自我独立于本能冲动,与 它同时发生、发展。
在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中发展的。
哈特曼设想中的幼儿,并不是在梦幻中漂浮,然 后突然就被要求适应,而是在出生时就带有自我的潜
自我心理 学的过渡
力,像种子等待春雨一样,等待适宜的环境条件出现,
来发动它们的成长。某种“无冲突的自我能力”不是 由冲突和挫败造成的,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是 人类特权和功能的一部分,将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然浮 现,让人类能够适应环境。这些能力包括言语、感知、
自我心理 学的建立
育的建设成为可能:
·它能够批判现存的教学方法;
·它的教义能够扩大教育者关于人类的知识 ,帮
自我心理 学的发展
助理解存在于儿童和成人教育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一种治疗方法 ,能够帮助儿童修复成长过 程中的创伤。
诊断剖面图(dizgnosticprofile)
安娜的诊断剖面图不是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病学的分类, 而是根据成熟过程来评估儿童。
新精神分析学派
——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
ego psychology

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主要观点

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主要观点

一、精神分析疗法1.理论基础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⑴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⑵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

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⑶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⑷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2.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

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3.心理治疗的原理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

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

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

来访者一旦洞悉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节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和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他们,症状也会随即消失。

4.心理治疗的方法⑴梦的分析。

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心理动力理论(自己整理)解析

心理动力理论(自己整理)解析

三、新精神分析理论
(七)◆ 总结评价—主要缺陷
1、没有脱离精神分析的理论主体 2、理论仍具神秘色彩
四、讨论
1、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心理动力理论? 2、请用集体无意识相关知识解释股票市场
的集体无意识行为。
3、讨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4、对视频中内容进行开放式探讨。
三、新精神分析学派
(二)◆阿德勒—评价
他修正了弗洛伊德提过的个人对性发展不完全而求 其补偿的理论。 总之,阿德勒学派认为人是主动的、富于创造性的、 有责任感的,会选择目标与理想并接受自己所选择 的目标与理想的指引。
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 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 分析派的代表人物。首次提出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他提出 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 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三、新精神分析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 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霍妮、弗洛姆、沙立 文、哈特曼等。
共的特点: 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冲 动论和泛性论。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派。
三、新精神分析学派
●本能
生的本能
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
●性心理发展5阶段:
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 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
二、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4、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
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
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
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
三、新精神分析学派

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

谢谢!
甘攀 葛炜婧 廖春苗Fra bibliotek•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概念包括 驱力,本能,人格结构,意识与无意识, 自我防御机制和人格发展。他认为人类行 为是由无意识和本能所决定的,这样的因 素贯穿于心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 本能包括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所有这些 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在这里,人 的精神健康是可以被了解的,人的行为经 常会被无意识的因素控制,童年的成长经 验对成年人的性格有深远的影响。
• 防卫机制 每个人都潜意识的以不同的防卫功能去保护自 己免于焦虑,崩溃或受到威胁。 它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⒈利他 ⒉禁欲 ⒊否认 ⒋移置 ⒌智识化 ⒍分离 ⒎理智化 ⒏反应构成 ⒐退行 ⒑压抑 ⒒躯体化 ⒓区隔 ⒔升华 ⒕随遇而安 ⒖投射 防卫机制通过限制世界对个人冲动的影响程度 来帮助人们获得掌控能力,其作用就是限制世 界对个人的刺激。
三﹑内容及观点
(一)自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概念是自我心理学的 早起渊源。Hartmann(1939)的《自我心理 学和适应问题》提出了“独立的自主”这 一重要概念,肇始了自我心理学。 主要代表人物:戈尔茨坦 埃里克森 自我心理学是围绕三个核心概念组成的: 自我功能,防卫机制,自我掌控感。
• 自我功能 是指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 机。 戈尔茨坦引述了12个主要自我功能: ⒈现实检验 ⒉判断力 ⒊ 感觉现实 ⒋调节和控制 ⒌客体关系 ⒍思考过程 ⒎适应性回归 ⒏防御功能 ⒐刺激屏障 ⒑自主功能 ⒒掌握-能力 ⒓复合 对自我功能的评估可以了解自我的优势何在,这是促使 个人与他人或环境进行互动的重要构成部分。
⒉力求透过内省和同理性观察而非经由有距离的客 观观察来接近经验
• 自身客体移情,人有三种基本需 求,即另我或双生移情关系,理 想化移情关系,镜像或夸大移情 关系。这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所谓 的自身客体移情。

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的理论基础:自我心理学

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的理论基础:自我心理学

第二章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的理论基础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好理论更加实用——寇特•列文( Kurc Lewin )就像一个没有六分仪的水手,一位精神科医师如果没有理论就启程航向无意识的暗潮,则很快就会迷航。

精神分析理论是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的基础,它为病人表面上浑沌的内心世界带来秩序、使精神科医生够填补并超越描述层次上的症状分类与诊断标签,并提供了一种进入与理解心灵深处的方法。

理论不只引领临床工作者去诊断与了解病人,也提供关于如何治疗的信息。

理论的理解帮助精神动力取向的精神科医师决定他要说些什么、在什么时候说、该如何说,以及哪些东西还是别说比较好。

当代动力取向精神医学最少包含四个广泛的精神分析理论架构:一、从佛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衍生而来的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二、从梅兰妮•克莱茵与其他“英国学派”成员的著作所衍生而来的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三、源于汉斯•寇哈特及其后许多贡献者的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四、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 )。

虽然已有许多著作讨论这些学派,这里我们将只检视这四个理论架构的显著特征。

接下来各章则会为这里的讨论再“添增血肉”,阐释如何在临床情境下应用它们。

自我心理学作为一位精神分析的探索者,佛洛伊德早年深深受到地志学模型(如第一章所述)的影响。

歇斯底里症状被视为是意念或事件的记忆被潜抑的结果。

佛洛伊德假设心理治疗的介入会解除潜抑而唤起记忆,接着,经由详细地以言语来描述一个被忆起的致病意念或事件,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可导致症状的解除。

例如,一位年轻人的手臂瘫痪可能源于潜抑了想动手殴打父亲的欲望;根据这个模型,这个年轻人可以借着从无意识忆起这个欲望,谈论它,表达对父亲的愤怒,从而恢复手的功能。

这个宣泄方法(carhartic merhod),即所谓的消散作用(abreaction),将无意识的致病记忆带回到意识当中。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四至六章]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四至六章]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心理动力理论,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

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最重要的发现是潜意识,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

知识点:潜意识的相关概念意识: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

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如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

前意识: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地带。

知识点:人格的相关概念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又称力比多)和攻击本能,人格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协调作用,使两者之间保持平衡。

如果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超我:类似良心、良知、理性。

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

其特点是能辨别是非、分清善恶,因而能对个体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完善的程度。

它遵循“至善原则”。

知识点:性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在性本能驱动和环境影响下,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些与各阶段相关的心理特点。

心理的性指的是口腔、肛门、肌肉、生殖器和皮肤等部位的躯体感觉,不同的发展阶段,快感集中在不同的部位。

性心理发展的五大阶段为:口欲期(又称口腔期,人格形成时间为1周岁之前)、肛欲期(又称肛门期,人格形成时间为2—4周岁)、性器期(又称性蕾期,人格形成时间为4—6周岁)、潜伏期(又称活动期,人格形成时间为6—10周岁)、生殖期(又称青春期,人格形成时间为10—20周岁)。

精神分析总结归纳

精神分析总结归纳

拉康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特点
从产生条件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 学,而是在精神病的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 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 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 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着重 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一层的内 容,故通常把精神分析称为深蕴心理学。
过渡阶段精神分析的理论
• 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可划分为:内倾和外倾 • 根据人们与世界联系的方式不同:感觉、直觉、 思维和情感 • 根据上诉两个分类排列组合可以得到8种人格类型。 5、人格发展理论: 童年时期 青年时期 中年时期 老年时期
(三)精神分析的新发展
理论分支 创立时间 代表人物 核心观念 安娜、哈 发展线;自我的自主性; 自我心理 1939年 特曼、埃 自我统一性 学 里克森 克莱因、 内部客体、心态;客体 20世纪 客体关系 菲尔贝恩、 力比多、内心结构;过 30~40年 学派 温尼科特、 渡客体;融合性客体关 代 科恩伯格 系 霍妮、沙 文化神经症;社会潜意 社会文化 20世纪40 利文、弗 识;人际关系;文化与 学派 年代初 洛姆、卡 人格的交互作用 丁纳
新旧弗洛伊德主义异同
最大差异是前者以性压抑为中心,后者以多种欲 望的压抑为中心。 最大相同是意识结构都分成意识,潜意识,前意 识。人格结构都分成自我本我超我。
(四)精神分析的内在发展逻辑
(一)简述:
精神分析由于种种原因,从开始就不是一个内在 完全统一的学派。 一方面,弗洛伊德本人在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他的弟子不满于他对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的过分强 调,从不同的理论视角纷纷对他的理论提出强有 力的挑战; 另一方 面,时代发展、环境变化导致精神分析流 行的场所发生变化,这也必然引起精神分析的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

生活在一个犹太人家庭里,但却同时保留 了他生父的许多生理特点: 高个子、金 发、蓝眼。
“在我父亲的教堂里,他们叫我‘异邦 人’,而在同学中间,他们叫我‘犹太 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 Erikson不知道该忠诚 于德国还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丹麦。
天性聪颖,智力超群,但中学毕业后,不 再接受正式教育,成了一个艺术家,并在 后来的几年中在欧洲游历。
婴儿好比是恢复视力的盲人:被大量刺激 所淹没
复杂的互动模式,在母婴之间发展出一种 “对话”。
母亲使用一种整体感觉系统,通过躯体接 触、身体紧张、体态、动作、节律、语调 与婴儿交流
婴儿是被动接受的,他会强烈的被母亲所 创造的情感气氛所影响:这里安全嘛?这 样好吗?这是事物嘛?这个可怕吗?通过 这种交流,婴儿渐渐建立了自己感知能力 的地基。
1950年,安娜被授予克拉克大学的名誉学 位,她父亲也曾在1909年时被授予过的。 这是安娜的第一个大学学位。接着,她又 被授予其他几个大学的名誉学位,包括哈 佛大学、耶鲁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在献身 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分析近60年之后,安娜 在1982年3月1日中风,并于10月9日去世。
由安娜开创的自我研究,被其他人继承并 发展为众所周知的自我心理学。艾里克·艾 里克森(1902-1994)在他的著名论著 《童年与社会》中,描述了自我是如何通 过贯穿一生的心理社会(psychosocial) (不是心理性欲)发展的8个阶段而获得力 量的。顺便提一下,正是安娜为艾里克森 做过自我分析,使他取得分析师的资格。
布罗斯——伯林厄姆——安娜
1929年,维也纳,精神分析学校
到达维也纳,接受了安娜·弗洛伊德分析, 开始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的工作。
精神分析的扩张:从内部世界转向个人与 环境的关系,从心理病态转向常态,从成 年患者转向儿童。

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

表征
两个参照世界或者框架加以区分:
可观察客体的外部世界:存在于社会环境中, 我们每天能观察到。
存在于心的内部世界:是主体对外部世界形 成的心理图像和内在表征;也就是说主体是 如何经验和表征外部世界的。
内在客体可能并非真实情境的精确反应。但 是它的确表征了儿童与母亲相关的经验,并 表达了儿童的内在心理世界。
儿童和成人都非常关心自己是否被人接纳.
二.强调早年关系的重要性
客体关系理论家关注前俄狄浦斯期。3岁前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个体最初的精神发展是 在非常早、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在这个 过程中,婴儿从与母亲完全共生的状态,经 过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从熔合到分化,最终 完成精神上的个体化与分离过程,从而形成 一个稳定的内在精神世界。
丰富了自我防御机制.
将精神分析法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提出 了自我发展路线.
自我的发展路线
通过对儿童自我生活的分析和观察,她为 本我和自我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个新的术 语,称之为“发展路线”。
自我发展的六条路线:
(1) 从依赖他人到情绪上的自信 (2) 从吮吸动作到正常饮食 (3) 从大小便不能自控到能自控 (4) 从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 (5) 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关注玩具 (6) 从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
3、 转向自我范式.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思 想初具轮廓。“防御”处理Libido与现实 的关系(自我心理学)
(1) 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危险到来的信 号(第二焦虑论)
(2) 防御机制:压抑、退化、认同、固着 等等
(二)安娜的理论
我和精神分析学是一对从 一出生就争着引起父亲注 意的双胞胎。
——安娜·弗洛伊德
如果婴儿的饥饿,母亲没有给予即刻的响应,就出 现了负向的自我经验(挫折、苛求的婴儿)、不关 心而且令人挫折的客体(找不到的母亲)、负向的 情绪经验(愤怒甚至是害怕)。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ppt课件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ppt课件
第二节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指空间的“领域”,而是指 “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在既定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 范围之外发挥作用。”
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学课程 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随安娜学
习精神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移居美国,主办《
儿童精神分析研究》杂志,致力于创立精 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曾任纽约精神分析 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主要著作:《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 (1939)、《自我心理学文集》(1964)。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适应的性质:进步的适应-倒退的适应。 适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正常期待的环境”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
(一)自我及其同一性 自我:独立的力量,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第一节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概述
一、自我心理学的起源
(一)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创伤范式:性创伤 驱力范式:自我是一种本能,从属于性本能 自我范式:自我相对,遵循着现实原则,焦虑

人格心理学之心理动力或精神分析论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之心理动力或精神分析论PPT课件

pessimism
(late)
oral
active
active
sadistic optimism
pessimism
8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中心特質:依賴dependence 衝突 (conflict)來自口慾滿足與現實的限
制。例:糖果屋童話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6) 54, 18-51
Freud:性衝動壓抑,能量轉移到社會與認知活 動。
精选ppt课件最新
壹‧學說
(1)決定論:行為基於個體內在本能的動 力,所有的行為皆有意義與目的。
(2)行為的動力: a. fixed psychic energy:固定的心理能量 b. 基本驅力:
Libido:追尋愉悅(性)的基本動力,為各種 創意活動的基礎,將能量投注 (attached, invested in) 在各項內在或外在的活動。
Thanatos: death instincts ,aggression
4
精选ppt课件最新
c. Dual theory of drives: 行為包含兩種需 求。例.髒話“Fuck”字眼。包括性與攻 擊
d. 愉悅來自 tension reduction ,若不能以 社會接納之方式發抒,則會自性格脆弱 處爆發,造成行為偏差。
5
精选ppt课件最新
貳‧性格發展與分化
(1)Universal stages (2)幼年經驗(五歲以前)決定性格 (3)固著(fixation):挫折(Frustration,慾望不
能滿足)與沉溺(overindulgence,過度滿足)導致 fixation (Libido固著於此一時期,成年後具有該 時期之行為特質) 批評與其他理論解釋:

003 心理动力论: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003 心理动力论: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学派
( Neop choanalytic School )




艾里克森 认同&认同危机 人类发展八阶段 把临床上个案史的方法发展成生活史 杨格(分析学派) 佛洛姆(逃避自由) 荷妮(焦虑研究) 沙利文(人际关系说)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学派)
2013-7-8
14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1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2013-7-8
实践理论


理论脉络、理论预设、理论命题、理论分析框架 概念框架 实践框架:实践原则、行动基础、参考框架、干 预方法、实践策略、效果评估 理论评价:贡献与局限 发展社会工作理论
2013-7-8
2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基本的理论



2013-7-8
5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概念框架与理论建构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人 S.弗洛伊德。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 的主要基石是在《梦的解析》(1900) 和《精神分析引论》(1917)等著作 中提出的潜意识理论和人格三部结构 说,但他涉足群体或曰社会心理学的 标志则是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 一书。在这部著作中,弗洛伊德借助 文化人类学的资料进入了社会心理学, 用他的“俄迪浦斯情结”这一核心假 设来说明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一切社 会现象的起源。
实践理论:社会工作理论
理论课应该是一种理论构建、理论批判培养的能力。 学术渊源和思想背景 方法论基础:作为解释社会的可能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等 研究范式和社会工作理论建构的方法论基础 理论的建构逻辑:理论前沿研究,如何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社会 理论建构的方法(建构主义、功能主义等) 基本的理论预设、理论命题、理论的模型和内在逻辑 概念框架 理论的贡献与理论效度:理论的有效性与局限 实践框架: 实践的原则:治疗的原则 自我取向的评估:案主现在或者过去应付问题的方式 专业关系:工作人员与案主之间的关系。聚焦于案主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菁在谈话中承认自己有一种报复的快感。过高的期望值使她在 被束缚、被压抑与自由发展中痛苦不堪。无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更无力反抗,但在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影响下,潜意识中的不满、报复 心理便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菁难以自拔是因为她虽然知道自己的 行为是不被容许的,但这种行为却能给她带来“成功”的快感。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菁的“拿”与“不拿”有着激烈的内心冲突,她 最担心的是被人揭发的难堪和难以预料的后果,而不被人发现恰恰是 她“成功”的基点,这是她欲罢不能的根本矛盾所在。针对此原因, 我给菁进行了心理治疗。 问题1:菁的担心,是在精神世界中哪个层面上发生的? 问题2:菁的快感,又是在精神世界中哪个层面上发生的?



从她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菁从小聪明活泼,父母对她的期 望值很高,从小就让她学很多她不感兴趣的东西,如舞蹈 、乐器、英语等。上了小学后,父母对她的学习一直抓得 很紧。为了让她的成绩保持在班级前三名,每天除了学校 作业外,还有大量的家庭作业,每逢双休日还得外出补课 。于是,菁开始用拖拉作业的方法逃避家庭作业,而后连 学校的作业也少做或不做,成绩每况愈下,引起父母和老 师的不满。菁觉得自己很失败,越来越沉默寡言。自从她 第一次在超市得手后,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刺激和兴 奋,从此便欲罢不能。 菁第一次在超市得手后,为什么会“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 过的刺激和兴奋”
2018/10/31
5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概念框架与理论建构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人 S.弗洛伊德。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 的主要基石是在《梦的解析》(1900) 和《精神分析引论》(1917)等著作 中提出的潜意识理论和人格三部结构 说,但他涉足群体或曰社会心理学的 标志则是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 一书。在这部著作中,弗洛伊德借助 文化人类学的资料进入了社会心理学, 用他的“俄迪浦斯情结”这一核心假 设来说明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一切社 会现象的起源。
压(潜)抑作用 (Repression) 否认作用(Denial) 反向(射)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投射作用(Projection)




置换(替代)作用(Displacement) 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 升华作用(Sublimation) 退化作用(Regression) 内射作用(Introjection) 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
2018/10/31
4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心理动力学理论 ——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奥地利精神科医 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 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 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 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 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
个案分析:精神分析



在和菁的谈话中,我发现她的行为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思想道德问题 ,其中隐藏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需要的错位(成功心理获得满足的需 要)及潜意识中自我防卫的逆反心理(报复的快感)。 首先,菁从小被父母强迫学习许多她不感兴趣的东西,小小年龄的她 除了顺从之外别无他法。上学后过高的家庭期望值反使菁产生厌学心 理,而学习成绩下降又使她越来越自卑,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每个 学生都有一种心理需要——渴望自己取得好成绩,受到师长和同学 的认同)。 由于反复失败,这种愿望会被压抑到心灵深处,甚至在不能顺利实现 时,成功的愿望就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菁就在这种失败与不成熟 的渴望成功的心态中,追求错位的“成功”,以此来“证明”自己存 在的价值。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社会化贯穿人成长的一生,并把人的一生划分为8个阶段: 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怯、主动与内疚、勤奋与自卑感、 认同与角色混淆、亲密与孤独感、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 完善与绝望。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 埃里克森提出了“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概念,认 为“自我同一性”体现在个体同一性的意识感、个人性格 连续性的无意识追求、自我综合活动的标准、团体的理想 和内在一致性的保持四个方面,自我同一性可以划分为三 个层面的同一性,即最初意义上的自我同一性、个人同一 性(personal identity)和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 。
2018/10/31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博士
——一个社会工作者的案例

错位的“成功”



菁是个文静而端丽的女孩。我给菁的班级上心理课,她的 一帮好友很喜欢我的课,常来我的心理工作室诉说她们的 烦恼、欢乐与秘密。菁有时随着她们一起来,但多半只是 坐在一边微笑而不开口。 一天,菁满脸愁云地找到我:“老师,我想和您单独谈谈 。” 我随即关上门。菁双手绞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老师 ,我做了一些很不好的事,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做。” 我静静地看着她。停了一会儿,菁开始断断续续地讲述。



心理动力学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 系统视角 生态视角 社会发展视角 存在主义 灵性视角 结构视角 女性主义视角 叙事治疗 寻解治疗 优势视角
3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2018/10/31
心理动力学理论 ——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基本的理论假设:行为来自于人们心理世界的运动与 互动。 基本的内容框架:心理激发行为的方式;心理与行为 如何影响个人的社会环境;心理和行为如何受个人环 境的影响 核心的概念体系:感觉、潜意识、洞察、攻击、冲突 、焦虑、移情、母子关系。
精神/心灵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 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 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意识: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 前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 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 个体觉察到。 潜意识/无意识:无意识也叫潜意识,是心理结构的深层领域和最原 始的基础,是心理系统最根本的动力,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乃至整个 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石。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 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 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
9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2018/10/31
人格/心性发展理论

佛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人类最基 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 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 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佛洛伊德是泛性论者 ,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 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 当这种能量(佛洛伊德称之为libido)
2018/10/31
6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 人格结构 理论
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和基本的欲望所构成。 它像一只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它按照快乐 原则,急切地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 • 自我(ego)是随着个体的成长,从中我中分化出来的人格部分,它代表理性 与机智,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予以 适当满足。 • 超我(super ego)指人格中最具道德的部分。当自我控制不了本我妥协而违 背了良心旱,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内疚感、犯罪感来惩处自己。自我和超我都是 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是按照现实条件来控制本我的盲目激情,而超我则按 社会道德规则扼杀本我的欲望冲动。 • 对精神分析学派的评价:精神分析学说重视动机和潜意识现象的研究,扩大了 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奠定了现代新的医学模式的基础,在治疗精神病和 其他心理疾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文学艺术、宗教、法律等领域中也有深远 的影响。但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极大夸大潜意识的意义, 鼓吹泛性论,却遭到了人们强烈的反对。
2018/10/31
12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新精神分析学派
( Neop choanalytic School )



从佛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分离出各种不同的思 想体系。原来佛洛伊德的观念不同。 其中最俱影向力的有七人:杨格、阿德勒、沙利文、 荷妮、佛洛姆、艾瑞克森、赖克。 都受过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训练 反对佛氏学说的本能论 抛弃Libido的概念及人格结构说 自行发展佛氏基本观念 创导了有关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方面的一些新概念。
实践理论:社会工作理论
理论课应该是一种理论构建、理论批判培养的能力。 学术渊源和思想背景 方法论基础:作为解释社会的可能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等 研究范式和社会工作理论建构的方法论基础 理论的建构逻辑:理论前沿研究,如何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社会 理论建构的方法(建构主义、功能主义等) 基本的理论预设、理论命题、理论的模型和内在逻辑 概念框架 理论的贡献与理论效度:理论的有效性与局限 实践框架: 实践的原则:治疗的原则 自我取向的评估:案主现在或者过去应付问题的方式 专业关系:工作人员与案主之间的关系。聚焦于案主的需要。
2018/10/31
8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潘泽泉教授
焦虑与自我防卫机制理论


自我防卫机制 可帮助个人应变焦虑与避免自我被焦虑所 击溃。当自我防卫未达病态程度时,都算是正常的行为, 但只有在尚未成为个人用来逃避现实的生活模式前,才有 调适的价值在。一般而言,防卫机转有两种普遍特性:他 们有否认与扭曲现实的特性,也都是在潜意识层面运作。 自我防卫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