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合集下载

中医祛湿中成药功效

中医祛湿中成药功效

中医祛湿中成药常见祛湿中成药与功效在中医理论中,湿邪是导致许多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祛湿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其中以中成药最为简便有效。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祛湿中成药及其功效,包括六神丸、湿毒清胶囊、肠胃宁片和补中益气丸。

1.六神丸六神丸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等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对于心火旺盛、胃火上炎等情况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忌用六神丸,运动员慎用。

此外,六神丸含有蟾酥等毒性成分,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中毒,应严格按医嘱使用。

2.湿毒清胶囊湿毒清胶囊具有养血祛风、除湿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因湿毒所致的皮肤瘙痒、干燥等症状。

它还对由于环境因素如冷热刺激、过敏原等引起的皮肤炎症有较好的疗效。

服用湿毒清胶囊时,需注意孕妇忌用,同时应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对于皮肤疾病的治疗,湿毒清胶囊宜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3.肠胃宁片肠胃宁片具有健脾益胃、除湿止泻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脘腹胀满等病症。

对于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水土不服等情况,肠胃宁片也有一定的疗效。

孕妇在使用肠胃宁片时需特别谨慎,哺乳期妇女慎用。

此外,肠胃宁片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应遵医嘱用药。

4.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祛湿等功效,适用于体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它对于慢性疲劳综合症、免疫功能低下、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也有一定的疗效。

补中益气丸对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需慎用。

另外,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总之,对于祛湿中成药的选择和使用,首先要明确病因和症状,然后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药物。

在服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用药剂量和注意事项,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

同时,要注意与食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药效。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目前国家公认祛湿最好的药介绍七款祛湿中成药

目前国家公认祛湿最好的药介绍七款祛湿中成药

目前国家公认祛湿最好的药介绍七款祛湿中成药如果人体内湿气太大那么对身体危害是相当打的,而且也十分难以攻克。

特别是女性特殊日期呢,湿气更容易侵入到人体,那么女人湿气太重应该怎么办?下面就给大家介绍目前国家公认祛湿最好的药,仅供参考。

目前国家公认祛湿最好的药1、五苓散五苓散解表祛湿效果是特别好,它的主要成分是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这些中药成分不仅可以加强体内祛湿力度,同时还能够减少湿气太重引起的水肿。

2、三金片三金片的主要成分是积雪草、金沙藤、金樱根等,这些中药成分可以改善尿路感染引起的小便不利,尤其是湿气重产生的湿热水肿有一定疗效。

3、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主要有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等成分组成,能起到很不错的调和脾胃作用,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恶心呕吐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如果长时间因为脾胃虚寒导致的湿气太重那么就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

4、湿热片湿热片是很不错的祛湿中成药,因为女性湿气太重很容易引起虚胖,这个时候服用湿热片有助于减少体内湿气,也能够减少湿气带来的腹痛,水肿等。

5、清热祛湿颗粒清热祛湿颗粒可以缓解湿气重带来的口干舌燥、身体燥热、四肢无力等,它的主要成分是党参、苍术、黄芪、陈皮以及野菊花等,服用清热祛湿颗粒期间还需要清淡饮食。

6、午时茶颗粒午时茶颗粒的主要成分是苍术、红茶、羌活等,这些药材可以起到祛湿健脾之功效,尤其是对于湿气引起的胸闷胸涨等都有不错的功效作用。

7、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祛湿效果特别好,它的主要成分含有砂仁、木香、陈皮、茯苓、半夏等,这些中药成分不仅可以调和脾胃,还能缓和胃痛胃胀。

湿气重可以通过服用这些中成药来改善,不过每一种的除湿中成药成分不同,产生的除湿效果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来正确服用。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

并且常常与他邪夹杂致病。

健脾祛湿选用哪些中成药呢?专家指出,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主要有木香顺气丸、健脾丸、归脾丸等药。

健脾祛湿选用这5种中成药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

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

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

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脾脏能运化水湿。

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

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

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

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健脾丸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

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

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

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中医十大祛湿、健脾胃的中成药

中医十大祛湿、健脾胃的中成药

中医十大祛湿、健脾胃的中成药老中医为您普及健康知识健康小聚传播健康讯息,共享健康人生1040篇原创内容公众号祛湿可以改善肌肤颜色,去除体内有毒物质,帮助脾胃运化,远离疾病,那么关于祛湿的中成药有那些,这次就主要给大家介绍十大祛湿药中成药。

其中有的有着祛湿健脾的功效,有的祛湿还能清热,并且有通淋利尿的功效,有效的改善人体循环。

祛湿的中成药有那些关于祛湿的中成药有非常多种,湿气能引起体内多种疾病的发生。

如果湿气太重一直阻滞中焦,就是脾胃处,会导致面黄,唇白,食欲不振,并且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这种类型的就要吃祛湿同时健脾的中成药,祛湿气是治疗疾病的根本,但是健脾是治疗现有的症状。

还有祛湿清热的中成药,祛湿清热的原因是湿气太重阻滞体内,肝郁化火,湿邪不仅是湿邪还掺杂了火热之邪。

这种情况单独的祛湿并不能解决因为湿热导致的肝郁,肝胆疾病,还要配伍清热下火的药材。

有的中成药有着很强的利水渗湿的作用,治疗因为湿邪阻滞下焦膀胱、肾引起的泌尿系统的问题。

湿邪阻塞泌尿系统会导致尿路感染,具体主要是尿频、尿急、尿涩。

严重的还会导致尿闭,有很多妇科疾病还有男科生殖器骚痒的原因都是因为湿邪下注导致的。

十大祛湿药中成药1、午时茶颗粒午时茶颗粒的主要成分是苍术、红茶、广藿香、羌活、厚朴等药材组成,此药有着很好的温中化湿的功效,治疗寒湿伤及脾胃的情况,主要见于恶心呕吐、腹泻、下腹冰冷疼痛、头痛、身体酸痛。

午时茶颗粒祛祛湿健脾的效果非常好,平时湿气引起的胸闷、胃胀也可以在吃饭前后服用。

2、二妙丸二妙丸是由黄柏、苍术两味药组成,黄柏是苦寒的药性有着清热燥湿的功效,苍术健脾祛湿,两药配合使用能治疗湿邪导致的脾胃不和导致的食欲不好,湿邪郁积热化引起的皮肤疾病,双下肢红肿,丹毒,全身皮肤的丘疹性荨麻疹。

3、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主要由广藿香、紫苏叶、白术、白芷、半夏、陈皮、厚朴、茯苓等多种药材组成,其主要的功效是化湿醒神,理气调理脾胃。

补气健脾祛湿有哪些中成药

补气健脾祛湿有哪些中成药

补气健脾祛湿有哪些中成药
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的问题备受关注,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气虚、脾胃虚弱、体湿的情形在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和常见。

而与西药、中药熬制汤剂相比,中成药治疗气虚脾虚体湿具有副作用小,方便等诸多的优点,所以通常被用作补气健脾祛湿的常见治疗手段。

多种中成药适宜补气健脾祛湿
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比较多,包含但不包括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补脾益肠丸、香砂六君子丸、理中丸、人参养容丸等。

虽然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很多,但不同原因导致的气虚、脾胃虚弱、体湿通常表现为不同的症状特点,而不同药物在功效上也细微的不同,所以在具体的补气健脾祛湿的选择也有所差异,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

根据身体筛选切记胡乱用药
由于中药具有一定的药性,特备是不同中成药在治疗补气健脾祛湿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不能乱用,进而避免盲目或者不规范食用导致的系列危害,甚至是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所以应特别注意。

与中成药相比较,食疗的方式在补气健脾祛湿也具有辅助的效果,而且与中成药相比,更加安全,但缺点是必须长
期检查,所以有条件的朋友不妨多吃小豆、薏苡仁、茯苓、丝瓜、小米、燕麦、莴苣、胡萝卜、玉米、冬瓜、鲫鱼、牛蒡、山药等食物。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

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

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在对药物选择上,要先对药物进行各方面认识,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也都是可以知道它对自身疾病治疗有没有帮助,健脾利湿的中成药有很多,对这样药物使用,都是可以放心进行,它对身体没有太多影响,那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呢,是很多人不清楚的。

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1、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2、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脘腹冷痛,肢冷便溏3、健脾丸:健脾开胃,食少便溏4、参苓白术片:健脾益气,体倦乏力,食少便溏5、霍香正气丸(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健脾祛湿食疗:1、白菜薏米粥材料:小白菜500克,薏米60克。

先将薏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

用法:食用时不加盐或少加盐,每日2次。

功能健脾祛湿,清热利尿。

适用于急性肾炎之浮肿少尿者。

2、健脾祛湿汤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3、和中化湿汤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4、清热去湿汤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在对健脾利湿的中成药认识后,选择健脾利湿的中成药的时候,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这样的药物在治疗疾病上,都是有很好作用,但是这些药物不能长期选择,因此对健脾利湿的中成药吃的时候,时间也是要掌握好的。

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每个人生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呼吸,也称喘气,因此气是每个人生存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脾胃是人体器官重要组成部分,脾胃不好会造成消化不好,营养不能吸收,脸色很差,气色不好等问题,体内如果有湿气,也会造成各种疾病。

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补气健脾祛湿是关键。

那么让我们了解一下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

并且常常与他邪夹杂致病。

健脾祛湿选用哪些中成药呢?专家指出,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主要有木香顺气丸、健脾丸、归脾丸等药。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

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

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

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脾脏能运化水湿。

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

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

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

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1.平胃丸平胃丸是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另取大枣、生姜煎汁,以汁泛丸,干燥所得的黄褐色的水丸。

其气微香,味淡。

具有燥湿健脾,宽胸消胀的功效。

【商品名称】同仁堂平胃丸【成份】苍术(炒)、厚朴(制)、陈皮、炙甘草,大枣、生姜适应症:燥湿健脾,宽胸消胀。

用于脾胃湿盛,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嗳气。

补脾胃益气的中成药有哪些药

补脾胃益气的中成药有哪些药

补脾胃益气的中成药有哪些药作为高级养生师,了解中成药的种类及其功效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是补脾胃益气的药物。

这类药物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温阳健脾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提高消化能力,增强免疫力,调节体内的能量代谢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补脾胃益气的中成药及其功效:1. 参苓白术丸:此药主要是由黄精、茯苓、白术、党参、甘草等草药制成,具有益气健脾、清心除烦、补中益胃的功效。

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乏力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3-6克,每日三次。

2. 保和丸:此药主要由炙甘草、制鸡内金、白术、陈皮等草药制成,具有健脾胃、祛湿利水、补气养血的功效。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肝肾不足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每日三次。

3.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此药主要由蒲地蓝、佩兰、黄柏、连翘等草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炎、健脾胃等功效。

适用于口腔溃疡、咽喉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4-6毫升,每日三次。

除了中成药,以下是一些补脾益胃的食谱或偏方:1. 菊花粥:菊花具有消炎镇痛、清热解毒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胃肠道不适症状。

将菊花干、糯米、冰糖一起煮粥,每日一次,与主餐一起食用。

2. 淮山红枣汤:淮山、红枣、山药具有补脾益胃的功效。

将以上草药一起煮汤,每日一次,与主餐一起食用。

3. 香蕉粥:香蕉具有补益脾胃的功效,有助于缓解腹泻等胃肠疾病的症状。

将香蕉、粳米、水一起煮粥,每日一次,与主餐一起食用。

以上偏方均为可口的食品,但应注意不要过量食用,以防引起消化不良或其他不适症状。

提议:平时应注意控制饮食,保证饮食规律及多样化,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如瘦肉、豆类、蔬菜、水果等,同时按时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减缓压力,以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健脾祛湿的中成药2

中医健脾祛湿的中成药2

参苓白术散-方剂1-《中国药典》2000年版【剂型】散剂;丸剂;片剂;口服液。

【性状】为黄色至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甜。

【组成】人参100g,茯苓100g,白术(炒)100g,山药100g,白扁豆(炒)75g,莲子50g,薏苡仁(炒)50g,砂仁50g,桔梗50g,甘草100g。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①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泄泻,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鼻窦炎,缓解期肺心病,放射病等。

②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③亦治小儿脾疳,面色萎黄,形容憔悴,毛发枯槁,精神萎靡,不思饮食,睡卧不宁。

【用法用量】①散剂:每次6-9g,日2-3次口服。

丸剂:每次6g,日2次口服。

片剂:每次6-12片,日2次口服。

口服液:每次10ml,日2-3次口服,或遵医嘱。

②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③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

【附注】①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②西医诊为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附件炎、气管炎等而见有上述证候者,均可以此方治疗。

【禁忌】本方稍偏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高血压及感冒热症者忌用;孕妇忌用。

【临床应用】慢性结肠炎:用本方每日2次,每次9g,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30日为1疗程。

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58岁,平均42.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0年,平均12.4年。

大便每日1次4例,2次14例,3-4次9例,5-6次2例,7-9次1例。

大便成形带粘液1例;糊状或溏薄25例,伴粘液19例,伴脓血1例;腹痛22例,腹胀22例,肠鸣26例,里急后重感21例。

结果:治疗1疗程后,3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33%。

【药理作用】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

夏天十人九湿,推荐10种专业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中药祛湿茶)

夏天十人九湿,推荐10种专业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中药祛湿茶)

夏天十人九湿,推荐10种专业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中药祛湿茶)近来关于健脾祛湿的养生话题越发引起大家重视,中医认为脾胃主水湿、痰饮,湿气多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中医最怕湿邪,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不但无济于事反而有碍湿邪的祛除。

因此,祛湿势在必行。

那么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判断湿气重?祛湿中成药又有哪些?一、“湿气重”的症状:(1)、脸色暗沉和口内粘腻: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早晨眼皮肿,出现下眼袋。

(2)、食欲不振:没有食欲,容易胀气,吃饭时感觉恶心。

(3)、精神萎靡:胸闷,四肢或身体沉重,浑身酸疼;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不灵活;头昏沉,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4)、大便稀烂:基本成形但较软,大便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且觉得大便排不尽。

(5)、体态虚胖: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表现为虚胖,下肢水肿。

二、若有上面的症状表明脾虚湿重,今天推荐10种健脾祛湿的中成药: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的配方实际是在古方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山药、薏苡仁、白扁豆和砂仁等药材,所以不仅能补脾胃,也能益肺气。

对脾胃虚弱、容易食欲不振、疲惫乏力、气短咳嗽的人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像有人经常大便粘腻不成形,消化不好,一吃油腻的食物就拉肚子,就多半属于脾虚湿重,就很适宜用参苓白术散进行调理。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热的病人不宜服用。

2、健脾丸健脾丸有益气健脾、消食开胃、养血安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党参、白术和枳实、山楂。

对于脾胃虚弱,常有肚子胀不消化,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的人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像有人舌苔发白、经常有口臭问题,即使刷完牙口里还是有异味,这就也是属于脾虚湿重的症状,也可以服用健脾丸来进行调理。

不过感冒发热的人不适合吃健脾丸,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群也要慎用。

3、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大多数人只知道它能防中暑,但其实它的功能主治是散寒化湿、祛暑解表、清热开窍。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关于《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中医学的视角看来,人体有湿浊之气是较为难医治的,外部原因是气体的环境湿度很大,而内部原因则是胃肠不和,这就非常容易造成体内湿气内滞,使病人出現饮食搭配欠佳等状况,此刻可以吃一些具备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那样的药品也是比较多的,例如木香顺气丸、附子理中丸这些,都是有非常好的医治功效。

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健脾丸健脾丸为知名的助消化导滞药,因具备健脾胃助消化之功而而出名。

它是依据明朝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交互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姐妹方,小孩消化不良更为常见,除此之外,还用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特异成份生产党参、白术茯苓(炒)、茯苓、枳壳(炒)、山楂果(炒)、麦芽糖(炒)。

特异方解生产聚瑞用党参、白术茯苓滋补肠胃以资消化吸收;山楂果、麦芽糖助消化温胃;茯苓、枳壳行气和胃。

诸药共用,健脾益胃,理运气滞,针对脾虚食积证极其可用。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健脾养胃。

用以脾胃虚寒,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木香顺气丸特异成份生产:甘松、枳壳(制)、茯苓、香附(醋制)、槟郎、赤芍(炒)、白蔻、姜厚朴(制)、甘草、绿皮(炒)。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行汽化湿,健脾和胃。

主冶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想吐,呃逆纳呆。

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附子理中丸特异成份生产:禄特科技(制)、党参、白术茯苓(炒)、炮姜、甘草。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温中健脾。

用以脾胃虚弱,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脚不温等症状。

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参苓白术丸此方是医治脾虚泄泻的意味着药方。

用以因稍进高热量食物或饮食稍多,便量就时显增加,伴随不消化食材,排便时泻时溏,转变反复,饮食搭配降低,食后脘闷不舒,脸色腊黄,神疲惫怠,舌淡苔白,脉沉细。

特异成份生产山参、白术茯苓、薏苡仁、淮山药、莲子肉、薏米仁、薏米仁、白蔻、橘梗、甘草、红枣。

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

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

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深知脾胃湿热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中成药可以帮助我们舒缓症状,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今天,我将介绍六种中成药,它们可以补脾胃、去湿热,并且不含糖。

1. 人参健脾胃丸人参健脾胃丸是一种极为受欢迎的中成药。

它由人参、炙甘草、白术、茯苓等药材制成,可以补益脾胃、健脾消食、祛湿化痰。

使用方法是每次服用6粒,每日3次。

注意事项是不宜用于腹泻、脾虚便溏者。

2. 六君子丸六君子丸是一种早期的名贵中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陈皮等六味药物组成。

它可以补脾胃、益气健脾、除湿化痰、开胃健食。

使用方法是每次服用6粒,每日3次。

注意事项是不宜用于腹泻、气滞胸闷者。

3. 健脾养胃颗粒健脾养胃颗粒是由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陈皮、草果等多种中药组成。

它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化湿、开胃健食的功效。

使用方法是每次1袋,每日2次。

注意事项是孕妇禁用。

4. 蒲地蓝消炎片蒲地蓝消炎片是由蒲公英、蒲地蓝、黄柏等多种药材制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湿的作用。

使用方法是每次3片,每日3次。

注意事项是不宜长期服用。

5. 气血和颗粒气血和颗粒是由党参、黄芪、熟地、当归等多种药材组成。

它具有补气活血、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使用方法是每次1袋,每日2次。

注意事项是孕妇禁用。

6. 四季抗过敏胶囊四季抗过敏胶囊是由苦参、黄芩、石膏、黄连、荆芥、连翘等多种中药组成。

它具有抗过敏、清热解毒、消炎止痒的作用。

使用方法是每次4粒,每日3次。

注意事项是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总的来说,这些中成药都具有补脾胃、去湿热的功效。

使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品。

此外,还有一些养生建议:1. 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2.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肠胃健康;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中成药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健康。

中成药—归脾丸

中成药—归脾丸

中成药—归脾丸归脾丸是一种中成药,由多种中药材经过特定的炮制工艺制成。

它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具有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

本文将就归脾丸的成分、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一、成分归脾丸主要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中药材制成。

党参性平,有益气健脾的作用;白术能健脾益胃,止泻生津;茯苓具有祛湿利尿、健脾化痰的功效;甘草有和中补脾、调和各药的作用。

这些成分相互配合,能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二、功效归脾丸主要具有补益脾胃、增强消化功能的功效。

脾胃虚弱是很多人容易遇到的问题,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归脾丸可以通过补益脾胃,促进消化液分泌,调理胃肠功能,从而改善这些症状。

此外,归脾丸还可以改善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与脾胃虚弱相关的不适。

三、用法归脾丸一般口服,成人一次3-5克,每日3次。

可以用开水冲服或泡服,一般服用前应先饮用温水,以促进药效的释放和吸收。

归脾丸一般在饭前30分钟或饭后1小时服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四、注意事项在服用归脾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2. 孩子、老人等体质虚弱者应减量使用;3. 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4. 如出现不适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5. 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一般使用2周后应停药1周。

归脾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问题。

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同时,饮食健康、规律作息也是维持脾胃功能的重要因素,应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介绍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介绍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介绍在我们周围,你可以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人老是出现饮食减少,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有可能是脾湿引起的,可能有不少人会有脾湿有症状而不自知,当然精神疲乏,口干舌燥,手脚冰冷等也是脾湿的一些症状,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哪些中成药可助你“健脾祛湿”。

1、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2.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3.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4健脾丸:健脾开胃。

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5参苓白术丸:补脾胃,益肺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健脾祛湿”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

脾虚湿困时,应健脾去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利尿)或者减少、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

温补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

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下面介绍几款去湿良方:食疗法白鲫鱼煲汤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

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

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

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田艾煲鲫鱼田艾30克,鲫鱼50克,生姜10克,煲汤饮用。

此方不仅健脾去湿,还可以预防蚕豆病。

砂仁苡米淮山粥砂仁5克,苡米30克,淮山30克,大米100克,煲粥食用。

此方可健脾祛湿。

淮山薏米莲子粥淮山、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60克,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

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肢体无力。

药疗法如果春季得了胃肠型感冒,感觉整身困倦、胃口不好、大便烂、脘腹胀满、舌苔厚腻,可服藿香正气丸或者藿香正气水。

湿气重吃什么中成药效果比较好

湿气重吃什么中成药效果比较好

湿气重吃什么中成药效果比较好体内有湿气对日常生活会造成一定影响,可以选择中成药来缓解湿气的侵扰。

体内湿气若不及时祛除,会影响身体健康。

下面就让店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湿热重的中成药吧,希望大家喜欢。

去湿气吃的中成药1、参苓白术丸【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2、附子理中丸【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3、健脾丸【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

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

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4、木香顺气丸【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5、归脾丸【成分】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去湿汤药剂1、去湿汤,功效:湿毒。

材料:火炭母30g、木棉花15g、桑叶15g、杭菊15g、布渣叶15g、荷叶15g、云苓15g、芡实15g、扁豆15g、苡仁30g、丹皮15g、甘草5g。

做法:以水煎服,连服五剂。

2、茵陈茶,功效:解毒清热,湿热,湿毒。

对热毒性毒疮,皮肤红斑热毒,湿重之肠胃热毒,肛门热毒等,均有功效。

材料:菌陈(一两),土银花(一两),夏枯草(一两),大生地(一两),土茯苓(一两), 绿豆(二两), 水(12碗)。

祛湿效果显著的10类中成药

祛湿效果显著的10类中成药

祛湿效果显著的10类中成药随着夏天越来越热,人体祛湿的“工程”又被许多人列入了每日工作清单里头。

湿邪侵犯人体时,当遇到热性体质时便会从热化,形成湿热体质,如果是偏虚寒体质的人群,则从寒化,形成寒湿体质。

寒湿多为肢体困重、口腻、大便溏薄等症状,湿热则多为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胃胀嗳气等症状。

此外,湿气的产生与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有直接关系,此为内湿。

湿气湿热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不同症状:上焦:口干、口苦、舌苔黄厚腻、痤疮等;中焦:脾胃运化时长、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等;下焦:小便灼热感、大便粘腻不爽或不通等;此外,湿邪与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也有很大的关系。

怎样才能及早发现“湿邪”的存在呢?可通过“三看”来判断:一是“起床时看感觉”,是否头昏沉,疲乏无力、打不起精神;二是“洗漱时看舌苔”,若舌苔白厚且润滑说明体内有寒湿,若发黄且粗糙说明体内有湿热;三是“如厕时看大便”,是否溏软不成形,是否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或总感觉解不尽。

湿热的调理,重中之重是提升脾胃功能。

药店中的下面这些常见中成药,大家可以对症选用:1.平胃丸平胃丸有着很好的燥湿健脾的功效,主治因湿邪过盛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感觉不到饥饿感,胃胀导致恶心呕吐,胃酸倒流。

2.附子理中丸温中散寒,祛湿健脾。

3.保和丸方中药材山楂有着健脾胃的功效,茯苓的燥湿利水效果明显,主要治疗因为湿邪阻滞中焦导致的上吐下泻。

4.午时茶午时茶主要由红茶、广藿香、苍术、陈皮等药材组成,其中红茶有着温脾胃的功效,苍术陈皮行气止逆,祛湿健脾。

午时茶温中祛湿效果显著,可以治疗湿气过重导致的肌肉酸痛,脾胃胀满。

5.夏桑菊颗粒祛风除湿,夏天因为湿邪严重很多人都有食欲不振的表现,可以喝夏桑菊颗粒缓解症状。

6.实脾丸补益脾气,祛湿调理脾胃,主要治疗儿童湿气重导致的食欲不振,面黄肌瘦。

7.保济丸解表祛湿,中和脾胃,治疗的是因为脾胃受湿邪侵袭导致的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

8.萆薢分清丸对湿邪入体,阻滞导致的脾肾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导致排泄功能失调很有效。

滋补脾胃吃什么中成药效果好

滋补脾胃吃什么中成药效果好

滋补脾胃吃什么中成药效果好滋补脾胃吃什么中成药效果好养生专家提醒,脾胃是人体消化的重要器官,是身体的“五脏六腑”之一。

脾胃不好,就会出现胃胀、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

中成药作为一种中医药物形式,因其方便、易于吸收和使用而备受推崇。

那么,滋补脾胃吃什么中成药效果好呢?下面为大家介绍6种高效的中成药。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方剂,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生姜组成。

它具有健脾胃、益气血的功效,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制作方法为:将人参、白术、茯苓、生姜洗净后,用适量的水煎煮,等到水减半后即可。

每日饮用一到两次,每次20毫升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四君子汤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引起腹泻等不适。

二、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是一种中成药,由黄连、香砂、人参、白术、茯苓、半夏、厚朴等药物组成。

它可以治疗胃肠道的疾病,如腹胀、腹泻、呃逆等症状。

该药的制作方法为:将以上药物洗净后,用适量的水煎煮,等到水减半后即可。

每日饮用一到两次,每次20毫升即可。

使用前应先咨询医师,因为该药有些人可能有过敏反应。

三、八珍汤八珍汤是一种中成药,由人参、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等药物组成。

它的作用是补气养血、健脾益胃、调和气血,可以改善营养不良、贫血、脾胃虚弱等症状。

该药的制作方法为:将以上药物洗净后,用适量的水煎煮,等到水减半后即可。

每日饮用一到两次,每次20毫升即可。

使用前应先咨询医师,因为该药也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四、葛根汤葛根汤是一种中成药,由葛根、桂枝、芍药、生姜、甘草等药物组成。

它具有祛湿化痰、健脾胃的作用,可以治疗胃寒、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该药的制作方法为:将以上药物洗净后,用适量的水煎煮,等到水减半后即可。

每日饮用一到两次,每次20毫升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葛根汤不宜长期饮用,以免过于寒凉而损伤脾胃。

五、参蒿汤参蒿汤是一种中成药,由人参、艾叶、白芍、茯苓、厚朴、大枣等药物组成。

四种疏肝化瘀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四种疏肝化瘀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四种疏肝化瘀健脾祛湿的中成药1、舒肝益脾颗粒【成分】:五味⼦、黄芪、茵陈、⼭楂、蒲公英、【功效及价格】:有清热、祛湿、舒肝、解毒化瘀、健脾和胃的功效,价格⼤概在35元左右。

【适宜⼈群】:适⽤于治疗由湿热引起的肝炎、胆囊炎导致的脾胃虚弱、腹胀腹痛、⾷欲不振、体虚倦怠等症状。

【⽤法】正常情况下⼀天三次,⼀次10克,若本⾝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就不太适合服⽤了。

2、舒肝丸【成分】:主要有郁⾦、党参、⾚芍和⼭药。

【功效及价格】:主要的功效就是疏理肝⽓、疏肝化瘀、健脾和胃、祛湿,价格暂时还没有⼀个准确的参考价格。

【适宜⼈群】:适⽤于治疗⼀些由于肝郁⽓滞、脾虚导致的病症,能够很好地改善胸闷、纳呆、腹胀、⼤便溏泄等等⼀些症状。

【⽤法】对于症状还较轻的慢性肝炎引起的上述症状,也是有⼀定的治疗效果。

⼀般情况下hi⼀天三次左右,⼀次1-2丸。

3、⽊⾹顺⽓丸【成分】:⾹附、炒苍术、⽊⾹、陈⽪、炒苍术、炒枳壳、砂仁、厚朴、⽢草等。

【功效及主要价格】:主要的功效就是顺⽓、健脾和胃、祛湿,价格⼤概在9块钱左右。

【适宜⼈群】:适⽤于脾胃不适,感觉有胃胀、嗳⽓、恶⼼等症状的⼈群。

因为药物成分都是⼀些燥湿、温中补阳的药材,所以阴虚的⼈群就不适⽤了。

【⽤法】⼀般情况下是⼀天三次左右,⼀次6-9克,最好是空腹的时候温⽔送服。

4、⾹砂六君⼦丸【成分】:砂仁、⽊⾹、茯苓、陈⽪、党参、姜半夏、炒⽩术、炙⽢草。

【功效及价格】:有益⽓、消⾷化积、健脾和胃的功效。

价格⼤概在18块左右。

【适宜⼈群】:对于脾虚、⽓郁的⼈很适⽤,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腹胀、嗳⽓、⼤便不成形的症状。

平时容易不消化、⾯⾊发黄、⼝中寡淡⽆味、或者偶尔会呕吐清⽔的⼈,可以服⽤⾹砂六君丸来调理。

10种健脾清热祛湿的中成药,帮你去除“湿邪”

10种健脾清热祛湿的中成药,帮你去除“湿邪”

10种健脾清热祛湿的中成药,帮你去除“湿邪”中医理论里将“风、寒、暑、燥、湿、火”称之为“六邪”,其中中医认为湿邪最为常见且最难根除。

湿邪不除,容易导致脾胃不调、运化阻滞,像平常经常觉得身体浮肿、乏力、四肢沉重,大便不成型、容易胸闷嗳气等,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那么“湿邪”究竟该如何去除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健脾清热祛湿的中成药。

健脾清热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1、清热祛湿颗粒清热祛湿颗粒能清热祛湿、益气生津。

其主要成分是党参、茵陈、黄芪、野菊花、岗梅根,其中野菊花和岗梅根都是清热解毒的常用药,经常用于治疗高热、咽喉炎。

茵陈有利热祛湿的作用,党参、黄芪补气,几种药材合用达到清热益气、祛湿健脾的效果。

2、六君子丸六君子丸主药是党参、炒白术、茯苓、半夏,茯苓是祛湿的要药,中医有茯苓祛湿汤是专为祛湿调制的。

六君子丸能化痰祛湿、补脾益气,对治疗脾胃失调、食欲不振、湿痰多有很好的效果。

3、四妙丸四妙丸的主要成分是苍术、牛膝、黄柏,当中牛膝活血通经,黄柏清热燥湿,所以四妙丸的功效主要是去湿热、通经络,常用来治疗湿热下注导致的关节红肿、疼痛、关节肿胀、行动不便。

4、归脾丸归脾丸主要由党参、白术、黄芪、茯苓、木香、当归等11味药材组成,常用于调理心脾两虚。

像气短乏力、心悸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都可以通过归脾丸来进行调养。

5、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很常见的补脾益气的中成药。

其主要成分是白扁豆、白术、茯苓、人参、薏苡仁等,能益脾胃、补肺气,对气虚咳嗽、食量小、大便不成形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肠胃炎。

6、湿毒清胶囊湿毒清胶囊是非常有效且价格低廉的祛湿清热的中成药,对于血热湿重导致的瘙痒、脱皮、皮肤癣都有良好的疗效。

其主要成分是地黄、当归、丹参、蝉蜕、苦参、白鲜皮,白鲜皮性味苦寒,有清热祛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7、五淋丸五淋丸的主要成分是海金沙、关木通、栀子、黄连、石韦,海金沙能清热利水,石韦清热利尿、活血散瘀,关木通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补脾胃虚弱的中成药有哪些药

补脾胃虚弱的中成药有哪些药

补脾胃虚弱的中成药有哪些药补脾胃虚弱是中医常见的病症。

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如过度疲劳、饮食不规律、长期进食冷凉生冷食物、压力过大、抑郁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身体的脾胃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等症状。

对于脾胃虚弱患者,中成药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方式。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养生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些治疗脾胃虚弱的中成药以及相应的食谱和偏方。

一、治疗脾胃虚弱的中成药1.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补脾胃虚弱的中成药。

其主要成份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和陈皮。

中医认为,这六味药物具有补气健脾、温中化湿、调和脾胃的功效。

患者可以在中药房购买处方,并按照处方用法煮汤后食用。

2.理中丸理中丸是另一种治疗脾胃虚弱的中成药。

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苍术、香附、白术、大枣、甘草和茯苓。

这种中成药能够调和脾胃、益气健脾、补益中气。

患者可以在中药房购买处方,并按照处方用法煮汤后食用。

3.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成药,它主要由人参、茯苓和白术组成。

这种中药的功效是益气健脾、祛湿除痰。

患者可以在中药房购买处方,并按照处方用法冲服。

二、治疗脾胃虚弱的食谱1.山药粥山药具有健脾胃、滋养肝肾、益气血的功效。

因此,将山药磨成粉,用水调成粥状,加入适量的红枣和桂圆,食用既美味又养生。

制作步骤:①将山药去皮,切成细片;②将山药片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制成山药泥状;③将山药泥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10分钟;④加入适量的红枣和桂圆,继续煮10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1)不宜加糖;2)患有脾胃寒凉者不宜食用。

2.荷叶糯米饭荷叶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消暑祛暑的作用,此外,糯米也具有滋补益气、健脾胃的功效。

因此,将荷叶洗净切碎,用糯米加适量水一起煮成糯米饭,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患者食用。

制作步骤:①将荷叶洗净切碎;②将糯米洗净泡水20分钟;③将荷叶和糯米加水放入电饭锅中煮熟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

并且常常与他邪夹杂致病。

健脾祛湿选用哪些中成药呢?专家指出,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主要有木香顺气丸、健脾丸、归脾丸等药。

健脾祛湿选用这5种中成药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

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

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

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脾脏能运化水湿。

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

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

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

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

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

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

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

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归脾丸
【成分】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健脾祛湿的食疗方
温补脾胃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

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民间用赤小豆、薏米熬粥常食对健脾祛湿有很好疗效。

温馨提示
防治湿症一要注意避免外部湿气的侵袭,例如不要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久待,居住之处不能湿度太大,寒冷潮湿天气尤要注意保暖。

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

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

如果患有湿症则要辨证施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