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改空洞说教,展示真我风采-最新年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改空洞说教, 展示真我风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决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真实的作文内容是对生活的再现、艺术的再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作文是学生书写性灵的空间,是以我心写我口、言为心声、心口如一、人文和谐的体现。既学作文,又学做人,这是一条作文教学的健康和成功之路。然而当前的语文作文教学却有些失之偏颇,从而导致学生恐惧作文,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就不能写出感人的好文章。
一、作文教学走入误区的主导因素笔者从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及中考作文改卷经历中,总结出当前作文教学走入误区与作文评价标准有关,也与教师的态度和作文教学方法有关,同时也与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
1. 评价标准的问题。目前,新的教学评价未定型,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仍以学习成绩为终极目标,这致使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教学方法。他们虽然有意在作文教学上大胆创新,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希望学生能不拘形式地自主拟题、真实描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但是在面对那一篇篇低分作文时,语文教师们还是动摇了。作文的提高是一个潜滋暗长的过程,须循序渐进,短期内无法迅速提高作文成绩。但是学生成绩的好坏却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这就迫使教师们
为了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而使用一些八股、机械的教学方法,套用死板的作为框架,导致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恐惧感,失去了表达真我的兴趣,从而写出千篇一律的作文。
2. 教师因素。当前不乏一些教师不善思考、教无良策、随波逐流,对学生的思想不能给予正确引导和启发,扼杀了学生创造和想象的天性,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的影响,致使学生更加难于以我心写我口、言为心声。教师本身专业素质不过硬,无明确的教学计划,又不能及时了解新的教学动态、新的教学思想理论,导致其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呆板,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作文批改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落到实处。多数教师的作文批改方式是全批全改,简单的一个“阅”字或是一个分数,而无具体的点评,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审视文章的缺点与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不能有针对性批改学生的作文,没把作文训练落到实处,只会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3. 家庭因素。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双眼紧盯着孩子的分数。不少家庭为了孩子的成绩,把孩子逼得很紧。每天除了学习外,不让他们做家务,不准他们看电影电视,不准阅读课本以外的“闲书”,节假日也不准他们私自出去玩玩、转转,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们虽然集中精力把课本中的内容熟悉了、掌握了,但知识面狭窄。他们不认识自然界中最普通的植物,他们不知怎样去待人接物,与人交往,他们不知怎样去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他们成了“四体不勤,五谷
不分”的学生。生活中只有埋头学习,缺少各种奇闻妙趣,这也难怪不少学生遇到写作文就皱着眉,咬着笔,搜肠刮肚,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二、作文教学误区的表现类型作文教学的误区表现多种多样,笔者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将作文教学的误区总结为空洞说教式、零散无序式、机械套用式和强压命令式四种类型。
1. 空洞说教式。不少教师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反复要求学生作文要“审题仔细,选材新颖,主题深刻,中心明确,结构严谨,事例典型”等等。至于如何才能做到选材新颖、主题深刻、中心明确、结构严谨、事例典型往往不多加阐述与讲解,最多就是拿一些范文评讲下而已。这种指导对学生写作文根本没有实质性的益处。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讲起作文技巧来口若悬河,真正作文时却无话可说,或是写出来也是空话、套话,与主题不相关。这种指导只是确定了学生到一定基础后的目标,却未包括学生原有知识、技能或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起始状态的分析。有美好的构思,却无行之有效的过程和方法,这只能是一种无多大实效的空洞说教。新课标中一再强调,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使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教师的作文教学除了“授之以鱼”外,更要“授之以渔”。有活水才有水清如许,才有学生的飞扬文采。
2. 零散无序式。作文有多种手法、技巧,比如:先抑后扬法,对比法,象征法,托物言志法等,如果只讲方法的好处,使用的精妙,而
没有具体的指导,没有相应范文的比较赏析与领悟,即使教师们口能生花地描绘这些写法的益处,大部分学生也会觉得一团雾水,出现似明又非明的状况。新课标中指出,知识的连贯性,基础的拓展性,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有概念形式,缺少直观的材料,学生还是无从下手。如:在指导人物写作时,通常要说到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教师反复强调这些手法的好处,而没有形象的例子和具体的操作,也只是有名无实、空洞无物。我们有些老师以为作文如同一部机器,部件具备了就能组装好,殊不知不告知学生“组装”的方法、技巧和过程,学生如何能动手?作文应着眼于整体,学生只有了解了整体布局,再分解训练,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
3. 机械套用式。作文的提高是一个潜滋暗长、日积月累的过程,想一蹴而就、一举成功,三、五个月里让学生写出上等佳作,这恐怕有点异想天开,但有一种保险、陈旧、八股形式的教学却可以在短期内为应试作文取得一定的好成绩。例如:借用别人的材料、开头、结尾,或背诵佳作套入考试的话题作文中,增加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将有可能取得较为可观的成绩。因为教师不可能对学生所有的作文都读过,对某些抄袭或引用还是无从考证的。但我们很清楚一点:这种教学是与作文的真实性背道而驰,对学生作文真实水平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可我们的学生却在他们本来可以抒写性灵的圣地里装上虚假、谎言、甚至剽窃。这种机械的教学方法,不仅贻误了学生的宝贵时间,而且无形中侵蚀了他们纯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