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原文、赏析
《后赤壁赋》原文、译文及赏析
《后赤壁赋》原文、译文及赏析《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后赤壁赋》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后赤壁赋宋代: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
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语文答题技巧:超级管用的古诗鉴赏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超级管用的古诗鉴赏答题模板语文学科中,古诗歌鉴赏这个题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这个题目也是主干知识,所以每次考试的时候,总是有学生在这个题目上面出错,甚至得到很低的分数。
有的学生不是读不懂古诗,而是不会组织答案,即意思明白,却不能用文字准确表达。
因此这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很有用的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希望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少林寺武功的诗句
少林寺武功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少林寺武功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少林寺的诗句宋之问(六五六年?~七一二年),初唐时期的闻名诗人。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阴迎曰尽,春气抱岩流。
空乐繁行漏,香烟薄彩斿。
玉膏从今泛,仙驭接浮邱。
游少林寺沈佺期(约六五六~约七一四或七一五),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
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到处吟。
从驾幸少林寺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1位女皇帝。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
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
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
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
风枝不行静,泣血竟何追。
登少室山寺褚朝阳,唐诗人,曾登天宝进士第。
飞阁青云里,先秋独早凉。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华岳3峰小,黄河1带长。
空间指归路,烟处有垂杨。
少室晴雪送王宁李颀(六九0-七五一),颇有诗名,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
少室众峰几峰别?1峰晴见1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行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嵩山采菖蒲者李白(此仙不用多说了吧)神人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9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元丹丘歌李白元丹丘,爱神仙。
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
3106峰常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赠嵩山焦炼师李白2室凌青天,3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8极恣游憩,9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东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辛弃疾诗词《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诗词《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essay!辛弃疾诗词《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诗词《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词,词中情景交融,描写了大雨后的山光水色的傍晚景色。
登封八大景
女皇武 则天就曾多次 到石淙游乐, 笙歌燕舞,大 宴群臣,提笔 赋诗,摩崖碑 刻。史称“石 淙会饮”。
六、玉溪垂钓
颍水下源有个天然湖泊,面积越数百平方米, 名曰“玉溪”。溪南有泉水数处,从平地腾涌而出, 高可达两米,好似串串珍珠,人称“飞玉泉”。玉 溪湖中,有一块约9米见方的巨石,其三分之二没入 水中。传说此为上古时代的隐士许由和巢父二人垂 钓之处。现常有游人至此执竿钓鱼。 相传,姜子牙不愿在朝为官,遂隐居玉溪湖畔, 常坐在此石上钓鱼。他所用鱼钩是直的,边钓边说: “愿上钩者上钩,不愿上钩者顺水而去”。他的妻 子天天送饭,总不见他钓到鱼。等太公吃饭时,其 妻发现鱼钩是直的,偷将直钩捏成弯钩。于是姜子 牙很快即钓上鱼来,但他随手又把鱼抛入溪中。伤 鱼带血而下,周文王据此发现了姜太公的行踪,于 是亲临颍水,迎太公入朝。“玉溪垂钓”遂由此得 名。
三、颍水春耕
颍河两岸多梯田,每年春耕时节,农夫在颍水 河畔耕田种地,耕牛拉犁前边走,农夫扶犁后边行, 扬鞭驱犊,南耕北耘,人畜倒影,置于水中,好一 幅天然的春耕图,煞是好看。人们于是把这个地方 称为“颍水春耕”。 相传,春秋之时,郑国有一大夫,名叫颍考叔, 担任过颍谷封人。他很喜爱颍水春耕这个地方,在 这里建了一处宅院。颍大夫一向勤政爱民,一到初 春就开始耕种。他看到这个天然的春耕园,心情非 常高兴,情不自禁唱起了“耕耘乐”。 周围 农夫们听到颍大夫唱歌,也跟着。霎时间,颍水河 畔歌声四起。后人为了纪念颍考叔,就把他的住宅 改称为“颍考叔庙”。
唐朝诗人李颀有诗赞日: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娥娥千万重。 过景斜驱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八、卢崖瀑布
登封市区东北6公里的 嵩山太室山悬练峰下, 有一高大的石崖,因唐 玄宗年间,被封为谏议 大夫的卢鸿乙,不愿做 官,来此隐居,广招天 下才子,在此讲学,因 而称此崖为“卢崖”, 称卢鸿乙隐居的 地方为“草堂”。 卢鸿乙死后, 唐玄宗改“草堂”为 “卢崖寺”。
离别情思的诗句
离别情思的诗句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送别——【唐】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古怨别——【唐】孟郊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行行重行行——【两汉】佚名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寓意——【宋】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从兄郜——【唐】方干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唐】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别宋常侍——【隋】尹式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对雪二首——【唐】李商隐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黄州快哉亭记》古文赏析
《黄州快哉亭记》古文赏析【作品介绍】《黄州快哉亭记》借物抒怀,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寻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不以物而伤性”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应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含有不平之气。
【原文】黄州快哉亭记作者:苏辙江出西陵①,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③,其势益张④。
至于赤壁之下⑤,波流浸灌⑥,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⑧,以览观江流之胜⑨,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⑩,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⑾。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⑿。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⒀,动心骇目⒁,不可久视⒂。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⒃,举目而足⒄。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⒅,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⒆: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⒇,故城之墟(21),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22),周瑜、陆逊之所驰骛(23),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24)。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25),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26)。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27);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28)?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29),将何往而非病(30)?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31),将何适而非快(32)?今张君不以谪为患(33),窃会计之余功(34),而自放山水之间(35),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36),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37),揖西山之白云(38),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39)!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40),乌睹其为快也哉(41)!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高中高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①(其三)姜夔黄帽②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五)姜夔三生定是陆天随③,只向吴松作客归。
已拚新年舟上过,倩④人和雪洗征衣。
【注释】①光宗绍熙二年冬,诗人访范成大,除夕乘舟归苕溪,途中写了一组诗,共十首。
②黄帽:即俗称艄公,汉代称为“黄头郎”。
③陆天随:唐代陆龟蒙号天随子,隐居不仕,常携带书、茶具灶、钓具,乘舟浪迹江湖。
④倩:请。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三前两句从听觉入手,舟人连夜行舟,传呼不已,船篙击打流冰,发出响声。
B. “舟尾春风飐客灯”与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江春入旧年”都写了水上的春意。
C. 其五“倩人和雪洗征衣”是请人用雪洗去曾经征战疆场的衣上的风尘,画面生动。
D. 两首诗歌的前两句都点题:其三写“黄帽”暗点“归”,其五第二句“归”字点题。
(2)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悠然之情。
其三中最后一句,旧年未尽,湖上却已春意盎然,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之意;其五结句画面生动、情趣盎然,一种悠然之趣溢于言表。
②思归之情。
其三首句“睡不成”,表现了思归情切;其五前两句写归,表现了思归之情。
③凄凉无奈之感。
其三第三句“分明旧泊”等道出了水上夜行,江南漂泊,隐含凄凉之感;其五第三句“拼”是不得不然之意,不得不在一叶扁舟上度过新年,其飘零生涯可知,透出了一种哀愁与无奈。
【解析】【分析】(1)C项,“请人用雪洗去曾经征战疆场的衣上的风尘”错误。
选项曲解“征衣”的意思,根据注释及诗歌可知,应是“旅途中的衣服”。
故选C。
(2)从诗歌标题“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和注释来看,这是诗人访范成大,除夕乘舟归苕溪所写的一组诗歌,其三中首句“黄帽传呼睡不成”中“睡不成”说明诗人此时盼归心切以至无法入眠,其五中也有相关内容,如开头两句“三生定是陆天随,只向吴松作客归”借助陆龟蒙来体现自己的恬淡心境,而“只”“作客归”又流露出思归之情;其三最后两句“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借助“江南岸”“春风”等春意盎然之景来抒发自己的悠然闲适之情,其五最后一句“倩人和雪洗征衣”意思是“请人用雪洗去旅途衣服上沾染的风尘”,画面生动有趣,流露出悠然之情趣;其三中“分明旧泊江南岸”,“旧泊”暗示我们,诗人不但此次是身在旅途,而且还曾经多次飘零旅途,内心隐含凄凉之感慨,其五中“已拚新年舟上过”意思是不得不在这舟上渡过新年,内心流露无奈伤感之感。
形容沙漠线条优美的诗句
形容沙漠线条优美的诗句1. 《沙漠黄昏》作者:唐·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词大意:浩瀚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在萧关遇到骑兵,得知都护还在燕然前线。
2. 《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词大意: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 《塞上行作》作者:唐·刘得仁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无行次,云归尽向东。
高秋横ft望,川原一何阔。
诗词大意:自从和家乡分别,来到这偏僻边远的地区,触目伤情,与生俱来就多惆怅。
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来临之夜时,却身居异地,一个人孤零零地登上高楼远望归路。
大雁成群结队地飞回南方,却没有按照次序排队;白云跟随着流水悠悠地向东飘去。
在这清秋之夜俯视辽阔的原野,我的思乡之情是多么的深沉和浓烈啊!4. 《使至塞上》作者: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词大意: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疆将士,车轮过了一个属国又到了一个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又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
浩瀚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在萧关遇到骑兵,得知都护还在燕然前线。
5. 《从军行七首·其五》作者:唐·王昌龄大漠风沙里,长城边上寒。
死生皆为兄弟,骨肉俱当金鼓。
黄阁长剑臣心在,龙城上将功勋树。
截发愿学龙超,明时宁隐玉关。
6. 《入塞曲》作者:唐·王建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阳关。
出塞解回千里马,塞外草低行路人。
高峰栈道云横碍,远望归乡不见家。
诗词大意:金带连环束紧了战袍,马头顶着大雪度过了阳关。
高中高三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三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2019•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 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
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1)B(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席壮美的画面。
(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解析】【分析】(1)本题B项,“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搅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鸭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
故选B。
(2)本题问“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山色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给人寂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
(3)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秋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夜》原文及翻译赏析《秋夜》原文及翻译赏析(合集13篇)在日常过程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秋夜》原文及翻译赏析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夜》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原文】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
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
何处楼台,笛声悲动?二毛斑秋夜永。
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译文】寺庙里传来傍晚的钟声,一阵阵蝉鸣送走了落日。
半轮凉月升起,半帘夜风吹来,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
什么地方的楼台上,传来悲怨的笛声?鬓发早已斑白秋夜这样漫长。
巫山神女虽相隔重重山峰,也遮不断对她相思的梦。
【赏析一】开头两句说:佛寺中晚钟响了,意味着薄暮降临,秋夜就要到来,一种苍茫、孤独之感暗暗产生。
第三句写落日时,秋日的蝉声一阵阵传来,点明秋令。
接下来写秋夜典型的景色:半轮凉月升起,半帘夜风吹来,自然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写作者自己头发花白,已成黑白二毛,还孤独地守在漫漫秋夜中,心中充满了隐痛。
【赏析二】元曲作家。
生卒年不详。
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根据元·仇远《金渊集》卷二《和李致远君深秀才》诗,以为李致远为溧阳(今属江苏省)人,当名深字致远。
一生不得意,但因穷忘忧,孤傲清高。
与文学家仇远相交甚密。
【赏析三】李致远,生平事迹不详。
何梦华抄本《太平乐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阳(今属江苏)。
存小令26首,套数4篇及杂剧《还牢未》。
仇远相交甚密。
据仇远写给李致远的《和李志远君深秀才》诗中说他“有才未遇政绩损”“亦固穷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鹤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
《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秋夜》原文及翻译赏析篇2长安秋夜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翻译皇宫传出诏书问讯前方战机,金銮殿处理完国事深夜才归。
王维《终南山》诗歌鉴赏
王维《终南山》诗歌鉴赏王维《终南山》诗歌鉴赏《终南山》作品介绍《终南山》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65首。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
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
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
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终南山》原文终南山作者: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yú)。
白云回望合,青霭(ǎi)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hè)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注释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5.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
《终南山》翻译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终南山》赏析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
形容北方的冬天的诗句
形容北方的冬天的诗句形容北方的冬天的诗句有哪些呢?各位知道吗?我们看看下面的诗句,大家一起阅读吧!形容北方的冬天的诗句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
——选自孙道绚《滴滴金·梅》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选自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
——选自李纲《念奴娇·宪宗平淮西》对月清光,饮馀沆瀣,气逼人清煞。
——选自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选自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
——选自曹组《蓦山溪·梅》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
——选自张淑芳《满路花·冬》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
——选自司空曙《新柳》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选自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选自李白《冬日归旧山》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选自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
——选自德元《玄墓看梅》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选自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
——选自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
——选自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选自阴铿《雪里梅花诗》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
——选自张淑芳《满路花·冬》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选自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
——选自陆叡《瑞鹤仙·梅》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
——选自清江《送婆罗门》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选自韩愈《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选自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问江路梅花开也未。
雪的经典古诗词(通用6篇)
雪的经典古诗词(通用6篇)描写雪景的古诗篇一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12、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13、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元稹《南秦雪》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雪》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16、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1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元稹《南秦雪》1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19、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苏轼《和田国博喜雪》2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辛弃疾《和廓之雪》21、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22、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23、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李九龄《寒梅词》2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25、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建筑工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26、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谢道蕴《咏雪联句》2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诗少室雪晴送王宁翻译赏析
古诗少室雪晴送王宁翻译赏析《少室雪晴送王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
其古诗全文如下: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前言】《少室雪晴送王宁》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七言古诗,是《全唐诗》的第133卷第19首。
此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写雪后初晴的少室山绮丽多姿,分外妖娆;后四句写送别王宁,依依惜别,无限深情。
诗人写少室的雪景清新别致,侧重于山峰晴雪景象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以及送别双方的行动,画出了一幅诗味浓醇、山峰秀丽银装素裹的晴雪图。
【注释】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县北,东距太室山约10公里,有三十六峰,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
王宁:生卒事迹不详。
少室众峰:《河南通志·山川上·河南府》:“少室山,在登封县西十七里,一名季室,见《山海经注》,一名负黍山,有负黍城在其南。
周围方百里,上有三十六峰。
”几峰别:谓众峰中有几峰更为奇异。
少室山有三十六峰,主峰玉寨山1500多米,为嵩山最高峰。
别:格外不同。
见:同“现”。
隔城半山:指为城所隔,只能见到半山。
隔城:有城郭阻隔。
峨峨:盛多貌。
过景:落日余辉。
不可道:妙不可言。
难为容:难以形容其状。
行人:指王宁。
幽境:清幽的胜境。
切切: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凄切、急促。
【翻译】少室山峰三十六,其中几峰更特别。
一峰晴朗阳光照,一峰皑皑铺白雪。
隔城遥望半山上,处处青松连青松。
余辉斜照景色美,妙不可言趣无穷。
白云几缕有还无,山光变化难形容。
王宁与我兴致高,赏玩幽境忘启程。
北风呼啸声凄厉,吹在身上透骨冷。
浮桥依依惜别时,紧勒辔头马不行。
不忍离别频回首,含情眺望南山岭。
【赏析】开头两句,勾勒出少室山山峰众多,晴雪不同的总的景象。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少室山有三十六峰,形态各异,有“九顶莲花砦”,有“旗、鼓、剑、印、钟”五峰,还有被誉为嵩山八景之一的“少室晴雪”。
使至塞上写作手法的赏析
使至塞上写作手法的赏析1.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
“征蓬”比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
2.在路上,看到大雁向北飞的景象。
诗人即景设喻,把自己比作大雁,叙事加写景。
一个“孤”字写了单调的场景,后面跟着一个“直”字,但也显示了它的力量,刚毅的美。
沙漠中没有高山,流过沙漠的河流,没有一个“长”字无法表达诗人的情感。
扩充套件资料:原文:《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 ... 。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著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工书画。
运用比喻,托物言志的手法,融情于景地给雄浑的景色中增添一份悲壮。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
“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
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
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
冬至团圆优美诗句
冬至团圆优美诗句1、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
2、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3、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4、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5、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6、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7、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呤。
8、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9、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10、辜月今朝初一日,正当冬至满霜月。
11、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
12、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3、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
14、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15、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16、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1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18、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9、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2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1、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3、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24、冬至思吾侄,樊川示阿宜。
25、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
26、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
27、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28、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29、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
30、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31、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32、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33、冬至月尾,卖牛买被。
3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5、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
3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37、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38、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39、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40、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41、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42、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
琴歌》4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44、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使至塞上》赏析大全
使至塞上王维3。
《使至塞上》首联作用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
“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土。
“单车"也许并非真的单人单车,这样写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实是表达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属国过居延",要经过辽远的边疆地区。
“属国”,是诗人自称:实际诗人并不需经过居延,这样写,也是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
颔联作用颔联承接首联,即景生情,以景物“征蓬”归雁”自比,抒发内心感受。
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怡似“归雁”一般进人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颈联作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尾联的作用: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
经过长途跋沙、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前线统帅: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军正在前线呢!这里诗人情绪已经高涨起来,似为前线大捷而欢欣鼓舞,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有的只是慷慨悲壮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1、《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内容?答: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
2、你能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及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过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
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3、赏析“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已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的大臣,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这里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是哪一联诗句,并赏析此句?答:(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出自唐代李颀的《少室雪晴送王宁》
原文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
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创作背景:此首五言古诗,写少室山雪后初晴,诗人送友王宁远行时所作。
译文
少室山峰三十六,其中几峰更特别。
一峰晴朗阳光照,一峰皑皑铺白雪。
隔城遥望半山上,处处青松连青松。
余辉斜照景色美,妙不可言趣无穷。
白云几缕有还无,山光变化难形容。